生化环材几个专业未必是最差的专业,但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是,这几个专业是当前大学里少有的本硕博招生人数倒挂的专业,
大多数大学里学院的招生,都是本科生最多、硕士生次之、博士生最少。特别是历史、哲学、民族学、社会学等专业,往往是几十个本科生、十几个硕士生、几个博士生,大部分人读完本科也就去找工作了。纵然是就业困难一些,但好在毕业时也才20出头,不管怎么说转行的难度也不大。
而生化环材就是另一种情况。比如去年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为了帮毕业生求职,发了一封求助信。这里面提到,该学院2020年共有129名本科生、133名硕士生和143名博士生毕业。这里面博士生的人数居然比本科生还要多。更让人觉得无语的地方是,现在生化环材相关的博士点申请很容易——比如我之前看的某个地方师范大学,连中文专业的博士点都没拿下来的时候,生物和化学的博士点都已经开始招生快十年了。
这个差异就类似于有人问“感觉农学的就业比生化环材更差,但为什么生化环材是天坑”——农学的就业差,是大多数人一入学就知道的,而生化环材却不然,并且这个专业还用更多的硕博招生名额给了不少人“我读个研究生/博士就业就能好一点”的希望。
在现实中不是,在知乎就不一定了。
理工科在知乎全是人下人,知乎壬上壬有3个逻辑,逐层递进:
考公
轻松
市区
无论是多冷门难就业的专业,先预设毕业即考公上岸,不管考公难度和竞争比。在知乎壬上壬看来,有岗位=能考=能考上。而贫困山区的公务员和深圳的公务员都是公务员,四舍五入等于没区别。
当你指出公务员并不容易上岸以至于有大量脱产专业考公党存在的时候,壬上壬会提出第二个理论,轻松。在他们看来,只有理工科需要加班,而且必然是冒着生命危险全年无休,剩下的岗位都是955随便摸鱼还能提前跑路。
当你指出被吹爆的房产中介、导游、医美等低门槛岗位竞争激烈工作劳累,行政、文员等工作事务琐碎加班严重的时候,壬上壬会拿出终极理论:市区论。
所谓市区论,通俗来说,就是这些职业虽然加班、劳累、收入低,但它们都处在“市区”,仅凭市区这一点就已经完爆处于郊区的理工科专业了。如果你问他们什么是郊区的话,他们会告诉你有理工科在地方就是郊区,可谓先天立于不败之地。
按照壬上壬的终极理解,劳务外包的珠江新城站的地铁安检是个好职位,而最好的非公务员职位应该是保险电销。
其实不是。哈哈。
生化材环还真的不是垫底的。垫底的是啥,是小众专业,具体就不点名了,以免伤害群众感情。
小众专业满足什么特征呢,就是名字非常生疏,听毕不知道是干嘛的,毕业了几乎没有对口单位(要知道生化材环专业对口单位多的是,但是就是挣钱少而已)。转行很困难,因为和其他专业没有重叠,格格不入。
其实最初豆瓣的私密小组的设计初衷是为了让人讨论一些不方便公开讨论的事情的——比如各种癖好,sex相关,甚至情侣建一个只有两个成员的私密小组留一点“纪念”。后来变成这个样子,不知道阿北有没有想到,反正我当初是没想到。
豆瓣建立之初有相当强烈的自由主义甚至是无政府主义——比如说小组的管理,官方对小组的管理就是没有管理,谁先到先得,组长最大,组长干什么官方都不管,其他用户不服你就自己建一个相同话题的小组。
对于言论方面也是,2008年的时候豆瓣官方删影评书评的理由从来都是一条:对网站生存造成威胁。甚至曾经发过的通知邮件明明白白的告诉你,删你评论的原因是因为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删除,别怪我,不是我想删的。
阿北其实是一个有自己的洁癖价值观并且有一些理想主义的人,或者至少曾经是。比如说当年豆瓣“足迹”项目组爬了穷游网的数据被爆出来,他直接承认,也没有推到临时工头上,并且保证再也不做旅游类产品——至少至今9年了,他还没有违背这个承诺。
他很有可能认为绝对的言论自由是正确的,别人说什么都不该管。如今他应该是被逼的没办法了,再这么下去网站怕都要没了。
更何况结合之前锁分锁评,就算曾经有什么理想主义,也早就败给了地心引力。
毕竟都快十年过去了,豆瓣早就不是那个豆瓣,互联网也早就不是那个互联网,世界更不是那个世界了。
对于这个没有什么收益,带来的流量又都是危险流量的产品,其实还是早点砍了好。
其实我一段时间也是持“绝对言论自由”这个观点的,但是没有边界的自由言论开始影响到现实世界中的行为的时候,言论自由是否应该有边界,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困惑,十多年来目睹的一切让我愈发感觉,有的问题从来就没有天然的永久正确,向前一步是奴役之路,往后一步是万丈深渊。
其实最初豆瓣的私密小组的设计初衷是为了让人讨论一些不方便公开讨论的事情的——比如各种癖好,sex相关,甚至情侣建一个只有两个成员的私密小组留一点“纪念”。后来变成这个样子,不知道阿北有没有想到,反正我当初是没想到。
豆瓣建立之初有相当强烈的自由主义甚至是无政府主义——比如说小组的管理,官方对小组的管理就是没有管理,谁先到先得,组长最大,组长干什么官方都不管,其他用户不服你就自己建一个相同话题的小组。
对于言论方面也是,2008年的时候豆瓣官方删影评书评的理由从来都是一条:对网站生存造成威胁。甚至曾经发过的通知邮件明明白白的告诉你,删你评论的原因是因为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删除,别怪我,不是我想删的。
阿北其实是一个有自己的洁癖价值观并且有一些理想主义的人,或者至少曾经是。比如说当年豆瓣“足迹”项目组爬了穷游网的数据被爆出来,他直接承认,也没有推到临时工头上,并且保证再也不做旅游类产品——至少至今9年了,他还没有违背这个承诺。
他很有可能认为绝对的言论自由是正确的,别人说什么都不该管。如今他应该是被逼的没办法了,再这么下去网站怕都要没了。
更何况结合之前锁分锁评,就算曾经有什么理想主义,也早就败给了地心引力。
毕竟都快十年过去了,豆瓣早就不是那个豆瓣,互联网也早就不是那个互联网,世界更不是那个世界了。
对于这个没有什么收益,带来的流量又都是危险流量的产品,其实还是早点砍了好。
其实我一段时间也是持“绝对言论自由”这个观点的,但是没有边界的自由言论开始影响到现实世界中的行为的时候,言论自由是否应该有边界,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困惑,十多年来目睹的一切让我愈发感觉,有的问题从来就没有天然的永久正确,向前一步是奴役之路,往后一步是万丈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