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美剧《西部世界》(Westworld)? 第1页

  

user avatar   jing-lue-ji-z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含剧透,请谨慎阅读。顺便安利一下集智主站:集智 - 通向智能时代的引擎


美剧《西部世界》向人们展示了人工智能获得自主意识后的未来世界。但是,我们离制造出《西部世界》里 AI 接待员还有多远的距离?我们不妨结合最近几年的人工智能研究看看有哪些能够实现,哪些不会成真,我们会发现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遥不可及。


AI 的故事理解能力


《西部世界》中的机器人并非只靠程序员编写程序而成。还有一大部分工作要靠专业作家完成,他们负责为每个机器人编写独有的背景故事。这些故事给了接待员们所需的记忆和感情深度,让他们在园区游客眼里看起来是活生生的人。当问及它们是谁,做过什么或者有什么感觉,它们会查阅自己的背景故事,从中寻找答案,并不会像庞麦郎那样找不到答案就交给时间。



《西部世界》在剧中提到,能够回答故事性的问题,是通过图灵测试的基本要求,而乐园中的机器人在“建园后第一年就做到了。” 但图灵其实是作为一种思维实验提出了这项测试,不是用来衡量 AI 研究进程的一个标准。一个机器是否通过了图灵测试,对于判断我们还有多久能造出剧中的机器人并没有多大帮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15 年 Facebook 的 AI 实验室发布了一篇论文《Towards AI-Complete Question Answering: A Set of Prerequisite Toy Tasks》,介绍了新型的 bAbI 测试。在论文摘要中,研究人员写道:


为了衡量研发智能对话机器人的进度和水平,我们认为可以利用一套代理任务,通过询问问题来评估机器人的阅读理解能力。我们的任务通过几个方式衡量理解水平:系统是否能通过综合故事情节、简单介绍、逻辑推断等因素回答问题。任何目标是能和人类对话的 AI 系统,都应先满足我们设计的这些任务的要求。


换句话说,在你希望 AI 能通过图灵测试前,应该先通过 bAbI。

这项测试包含一系列的很多的简单故事和问题,均是自动生成,能测试 20 个不同的心智技能。比如,下面这个问题就是用来测试机器是否被不相关的事实情况所困扰:


Mary 去了洗手间。John 走向走廊。Mary 走到了办公室。
Mary 在哪里?答案:办公室。


下面是个难度稍高点的问题,用来测试基本的逻辑归纳能力:


Lily 是个天鹅。Lily 是白色的。Bernhard 是绿色的。Greg 是个天鹅。
Greg 是什么颜色的?答案:白色。


要想通过这项测试,机器应该在三个方面都能达标:它的理念是学习一切,包括它自己的语言,通过阅读方式即可。如果专门针对 bAbI 测试编写程序肯定能获得近乎完美的分数,但是如果是普通的没有做任何针对性设计的 AI 呢?



去年 12 月份,Facebook 发布了一篇名为《Tracking the world state with recurrent entity networks》的论文,称 Facebook 的 AI 已经能完成全部 20 项任务。


当然 AI 研究人员也可以训练一个神经网络,完成这些任务或其他的问答测试,从而创造一个能使用它自己从现实世界学来的知识讲述故事,例如 Facebook AI 实验室研发出一种叫做“记忆网络”的新学习模型,能够从与人类的对话中学习语言,进而应用到未来的对话中。

论文地址: arxiv.org/pdf/1410.3916


无独有偶,Google 的 DeepMind 实验室也研发出一种算法,能阅读和理解《每日邮报》等新闻文章。

论文地址:arxiv.org/pdf/1506.0334


而且,这种机器学习方式即便是测试问题以随机的语言提问,也能凑效。


这很重要,因为如果机器能够学习仅凭文字就能回答问题,那么随着技术不断成熟,最终也能通过阅读学习我们的世界甚至我们人类。这也是 DeepMind 的下一个目标,其也在进行让机器理解故事的研究。等机器读完全部 Google Books 上的书籍后,就能更进一步,阅读我们为它专门写的书籍:正如《西部世界》中为机器人写的背景故事一样。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们需要理解,那就是通过阅读书籍和背景故事训练后的 AI 没有理由会知道自己是个机器人。如果 AI 向自己的记忆问及“我是谁”这种问题时,它会在训练它的数据中检索信息,而训练 AI 的书籍通常是以人类的视角写就,而非机器人,因此 AI 自我意识到自己是个机器人并不是件容易发生的事。

AI 的记忆问题


《西部世界》中关于记忆有两个重要情节:

  • 接待员开始获取本应清除掉的记忆。
  • 接待员有优良的记忆能力,无法分清什么是回忆,什么是现实。


这种情况现实吗?

我们先来看看清除记忆这个话题。


当前大部分 AI 技术的进步都是源自神经网络领域的发展,它们是模仿人类大脑的一种数据结构。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当前手机的语音识别质量大幅提高,像谷歌翻译软件这样的翻译质量也进步很多,这些进步的背后正是神经网络的进步。


这些应用于语音和图像识别方面的神经网络,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有点像是出自本能反应。神经网络经过训练后,向它们展示一些数据,它们就能立刻对答案做出最佳猜测。但神经网络如果越大,性能会越差,因此限制了它们执行一些重要的任务。所以研究者们开始给它们添加一个新元素:记忆。


神经网络中的记忆与普通计算机的存储记忆大不相同,虽然内容都是存储在一些常规文件中。首先它有“内容可寻”的特性:神经网络通过查询和它想要的内容类似的信息,就能获取记忆。其次,神经网络的记忆并不是简单地划分为人类理解中的文件和目录。它是大量的数字,神经网络自己决定怎么利用和整合它们。


DeepMind发布的一篇探究神经网络记忆的论文中指出:


研究人员利用记忆中的所有元素(不像通常图灵机器和或电脑只利用了一种元素)定义了“模糊”阅读和写作,它们的模糊程度可大可小。模糊的程度,是由一种“注意力集中”机制决定的,这种机制会限制每次阅读和写作操作,与记忆中的一小部分元素产生相互作用,而忽略其余元素。


论文地址:arxiv.org/pdf/1410.5401


这样以来,某些事情存储在神经记忆中哪个位置就变得很难定义:一个特别的记忆可能会分布在许多位置,而有些位置比其它位置会起到更大的作用。这就给清除某些特定记忆时带来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怎么做到让这些位置的其它记忆完好无损?当然我们也可以像剧中的 Ford 那样选择“回滚”指令,也就是说让一个较早版本的印象代替整个记忆内容,这肯定能起作用。但这么做也意味着 AI 会忘记它刚学到的所有东西,包括一些有用的信息,正如剧中 Bernard 所说:“正是那些毫不起眼的东西让她们看起来很真实,活生生的,让乐园的游客们爱上她们。


Ford 和 Bernard 都面临一个很困难的任务:他们既想清除接待员脑中先前被游客们屠杀和虐待的记忆,但又想让接待员脑中保存下她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新词汇新短语、进步的骑马技术等等。这些微小的经历能改善接待员的真实感。


即便是 AI 技术不断进步,清除记忆也不会很容易,因为在神经网络中,所有记忆是互相连接的,一个旁观者很难理解清楚,这和人类大脑机制很像。


那第二个话题呢?也就是接待员们无法分清回忆与现实。2016 年 DeepMind 还发了篇论文《Towards conceptual compression》,论文作者介绍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算法,能像人类的记忆一样工作:扔掉细节但保留概念。

下面这张图显示的是集中图像压缩算法之间的比较:



最上面一行是原始图像,灰色的一行是网络中用的普通 JPEG 算法(灰色是因为它没法将文件压缩到这种程度),接着一行是 JPEG2000,最后两行是使用了神经网络的压缩结果(两种不同的模式)。每种算法都给定了相同的空间去编码原始图像。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第五行的神经网络能够保存“水前的鸟”这个概念,而称得上先进的 JPEG2000 的结果却是一片模糊,普通 JPEG 就直接放弃了。其它几幅图,比如人与大象也是如此。

这和人类的记忆机制很像,虽然遗失和模糊了回忆中的一些细节,但基本的概念仍保留了下来。


因为神经记忆的这种“模糊”特性,以及广大编程人员不得不以最有效的方式利用资源,所以很难想象机器人的记忆能保存那么多的细节,以至于都无法和机器感应器保存的现实数据区分开来。尽管我们常常认为计算机是种很完美的设备,从不丢失信息,但事实是它们一直都会放弃一些数据以改善在其它方面的性能。


人类对 AI 的控制问题


《西部世界》中另一个值得和现实 AI 研究比较的方面是关于 AI 的可控性。

机器人反抗制造它们的人类,是科幻作品中的常用素材,《西部世界》也没例外。Maeve学会了如何覆写将其关停的程序。在现实中,我们已经在使用很多机器人:工厂中造东西的,家里打扫卫生的。它们都不曾反抗人类,也没这个能力。因此,很难看到这种想法变成现实。


很难,并不意味着不可能。


我们今天应用的神经网络,比如用在手机中识别语音,都是模式匹配网络。向它们展示一些数据后,它们会对看到的东西做出最佳猜测。比如向它展示一只猫,它会输出“猫”这个结果。尽管我们很难完全理解神经网络是如何给出答案的,但它们依然对人类非常安全,因为它们没有任何代理权力,也就是说没有能力与这个世界产生互动,也无法制定计划。


然而,研究者们近来一直在大力研发能和世界互动以及制定计划的 AI。这些新型 AI 能玩游戏,和当前这些非常简单的、完全靠脚本驱动的程序非常不同。只需观看游戏画面和操作步骤,它们就能学会玩一个新游戏。因为玩这种为人类设计的游戏会涉及到复杂的计划和执行操作,所以这些AI与剧中的接待员这种 AI 很像。


不幸的是,这种类型的 AI 已经出现了一些事故,显示它们可能会走向歧途。最先出现在奖励类游戏中。要学会玩一个游戏,需要明白一些注意事项,好知道自己玩的好还是不好。而在游戏中,这同常意味着自己要尽量最大化得分。而AI在玩游戏中为了尽可能得分,会做出不寻常的举动:


OpenAI曾研发出一个神经网络,学习玩CoastRunner,这是一款划船比赛游戏。AI的设计者们希望AI能完成比赛路线,因此将程序编写为让AI通过收集比赛路线周围的能量和金币来获得最大得分。

那么哪里出了问题呢?看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938819334420832256


我们会发现 AI 在比赛途中发现在某个地方收取能量包后,过一会儿会出现能量包,结果 AI 居然在这不停地绕起了圈,还会算计多久能量包会再次出现,于是 AI 用这种套路拿到了高分。

而在另一个玩游戏的 AI 在玩俄罗斯方块时,居然学会了每次快要输的时候通过无限期地暂停游戏能获得更好的得分。

如果 AI 能学会破解软件控制其运行环境(虽然这种情况看起来不可思议),我们不难想象一个迷恋于得分的机器人也可能做出反抗人类指令的举动。


人工智能研究者们也在严肃对待这个问题,DeepMind 和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他们的论文《Safely Interruptible Agents》中认为人类应时刻监督 AI 做出造成灾难性后果的行为。而且他们认为 AI 还可能学会以比人类要求更高的水准完成任务,从而防止人类将其关停。



对于这个问题,《西部世界》并没有多少探讨,至少在第一季是这样。实际上,剧中的接待员们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定目标,只是机械地重复她们的故事线。这样我们就产生一系列的疑问:如果一个 AI 接待员忽然获得了自由,比如 Maeve,她会做什么?占领世界?尽情享乐?报复人类?还是什么都不做?可能第二季会告诉我们答案吧。但是,Maeve 的神经网络在运行在她脑中的普通非神经软件上发现了一个 bug,然后“黑”进了自己的大脑让关闭她命令失灵,这在现实中是完全不可能的。


结语


在浏览 AI 研究成果的过程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并不是最新的技术成就,而是 AI 令人难以置信的飞速发展。现在研究者们已经开始用儿童书籍训练 AI 的理解能力,要不了多久就可以用人类图书馆中的书籍训练 AI。因此,我们有生之年见证机器完全通过真正意义上的图灵测试也并非完全遥不可及。



user avatar   darthm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季完结撒花,轻度剧透预警。



作为「

西部世界(美剧)

」话题索引的编辑者,无论是剧集本身还是知乎的讨论,我也算是和大家紧紧追了一季。虽然每个周一,都早早在更新索引的时候被剧透个爽,终于到了第十集的时候,好心的 HBO 鼎级剧场邀请我去参加看片会,第一时间看到了终季结局,拯救我于剧透地狱。看完之后,站在刚刚吹散北京雾霾的大风里,气流里携裹着北半球深冬的阳光和冷,东三环高楼矗立,车流拥堵,无论是刚刚吃过的杯装提拉米苏,还是路过人们平淡无奇的羽绒服,都散发着存在的味道。被这现实的大风不带怜悯的吹着,突然就想起来了片尾曲的名字, Radiohead 的 Exit Music(For a Film),today we escape,we escape。

《西部世界》第一集结尾, Teddy 下意识的抚摸着自己上次中弹的胸口在火车上迷惘的醒来; 黑衣人带着印第安荷官的头皮,一骑黑马独行于寻找 Maze 的路上,而 Delores 在自己「我知道一切皆有定数」的旁白中,淡定拍死一只苍蝇。片尾曲这时响起,一首经典福音音乐,Ain’t No Grave, 据传由当时身患肺结核的灵歌歌手 Claude Ely 即兴创作于12岁,带着一点冥冥之中神启的意味。「There ain't no grave can hold my body down」这一句,伴随铃鼓被吟唱多次。歌词里描摹天使,远方和不知前路的灵魂,大地之上没有坟墓能够留住死亡或者生命,这个故事才刚刚开始。作为观众,我们怀疑自己被编剧用平行世界或者多维空间愚弄,我们怀疑黑衣人是真实存在的人类还是编码而成的 AI,也问自己,如果真的有一个「西部世界」,你手持门票,跳下火车,是会参与一场残暴欢愉,还是依然遵循规矩与美德?所谓「真正的自我意识」,对于 Host 来说是跳脱程序编排,对于人类来说,难道处于为所欲为的世界里,才能发掘它的存在?


就是从这一首歌开始,一个故事在溯回,交叠,跨越中渐渐展开。剧中 Host 们追逐迷宫,我们则在一集一集的剧情演进中验证假设和结局。戏里戏外,都在寻求一种真相,无论它是被早已写在程序或者剧本里,或者随着时间和记忆的更迭,有着更加随机的演绎。

追这样一部剧,交流就成为了不可少的一部分。从第一集到第十集,每个剧情讨论的问题都聚集了几百个答案和上千关注者,「

西部世界(美剧)

」这个话题,也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有了43000多的关注。它有时候是观剧指南,有时候是辩论场。之前我虽然没有为这部剧写过任何评论或者分析,但为了编辑更新索引,也为了看大家的纷繁答案,每周都会为这个话题贡献不少 PV。有太多的猜想和假设需要验证和分享,看到相同的观点按下赞同,遇见未想到的细节丢给朋友一起讨论,当然也会有与自己的猜想相左的观点出现,嗯,算你是另外的平行宇宙啦,不然我们打个赌,诺兰会引领情节走向哪一边?虽然不知道自己这一点微小的工作是否有助于他人(可能更有效的是用索引页面隔离更直接的剧透),不过对于我而言,从第一天开始持续的关注话题和讨论,是看剧之外更加有趣的拓展阅读。也许不小心看到这篇答案的你,也有一部真爱的剧集或者电影,要不要也来试试编辑它的话题索引?整合更有效的信息之余,也能享受一场更完整的剧透。当然,重点是前者嗯。

花了很多笔墨给第一集,除了因为它是一个开始,也同样由于这是和最后一集一样,我唯二没有被剧透的两集,看的时候更多了点原生的震撼。70 分钟,已经足够让许多个相互关联而又看似独立的故事展开它的一角。我沉迷于 Hector 蒙面骑白马而来,血洗酒馆的一段。背景音乐是滚石的Paint it Black,经过重新编曲配器,配合刻意放慢的镜头,如同酒吧里自动钢琴的表演,带着非天然的美丽无情。女强盗从容抬起双管猎枪,瞄准,射击,弹无虚发,日光之下无新事,千百次循环中平淡无奇的一次重复。那时候并不知道她的名字,后来才知道是 Armistice,我天然对字母「A」开头的英文名字抱有好感,又何况是这样一个看起来远离她的暴戾,带点性冷淡意味的单词。第十集里,她和 Hector 果然光芒万丈,最后的彩蛋,也是她的主场。这两个人似乎从不纠结于自我意识或者迷宫,说起模糊存在于记忆中来自异世界的回收人员,也并未抱着对待神明般的敬畏。无论是在甜水镇还是 Delos 公司,有一把枪,就有血与火。他们不纠结于自己的存在,我也同样不纠结他们的行动是否由自由意志所指引。简单粗暴的一对暴力搭档,实在可爱。



当年看到这里,独坐于电脑面前的我,只想随便抓住一个人,近距离直视此人的眼睛,连说三遍「这他妈实在太酷了」。苦于无人即时交流,所以经过互相强喂安利,我们由看电影分队发展出来的魔兽世界五人刷刷团,又成为了西部世界讨论组。当年一橙不染,装等喜人的我,友人 ABC 以及随机出现的 D,一边苦战于苏拉玛,一边交流关于西部世界的各种迷思。首先困扰我们的是,作为人类,在乐园里如何分辨谁是 host,谁是真正的同类,接下来,脑洞由此就延伸到了每个或者每队 guest,他们是参与了单独为之开放的一个副本,还是大家一起进入了 MMORPG 混战。讨论了一轮「故事线多久会循环一次」,「每队 guest 是否都是单独出现」,「黑衣人是否遇到过其他 guest」,乃至「黑衣人是否是人」(是的,我曾在第五集之前坚定的相信过,黑衣人也是一个有着既定故事线与职责的 host ),并且罗列推敲了许多细节之后,我们开始在大秘境里谈论尚且模糊的几条时间线。Logan 与 William 登场之后,友人 ABC 中最勤快的那一位整理了几位角色的主视角,并试图把被编剧刻意打碎模糊的时间节点拼接起来。Teddy 与年轻时代的 William 并不处于统一时间线,以及帮助 Dolores 拾起牛奶罐的 Teddy 和 William 之间必然有一些微妙的穿越时间的联系,大概算是谜底揭开之前,这个讨论组达成共识的研究成果。其间,友人 B 如同神助,在第二集刚刚结束之时,就预言到与 Ford 在沙丘上对话的男孩,大概就是少年 Ford 的 host 版再现;我也觉得 Bernard 的举止总有一种细微的违和感,他以及更多在控制总部工作的人,应该也只是比起园区 NPC具有更高权限的 host。

起初几集,我的乐趣在于辨认猜测时间线和 host,随着剧情的慢慢推进,假设的过程也渐渐倾向于验证。对于剧情的思考,也扩散到更加形而上的层面。 这种关于存在以及自我意识的思考和恐慌,很多来自 Maeve 的故事。她,也是我把《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放进书籍推荐的原因之一。小说中的未来都市阴霾冰冷,人类执着于排除异己,仿生人拼命证明自己活着。在 Maeve 身上,两种矛盾大概是共存的。一方面要打破这个世界的既有界限,一方面想从内在的情感和意识中唤醒自我的存在。虽然她并未吟诵引用任何莎士比亚的台词,却如同莎翁悲剧中的典型角色,强大而多情,有过抗争与彷徨,最终还是臣服于不可知的宿命。有些朋友认为,最后一幕中 Maeve 终于坐在驶离乐园的火车中,拿着女儿坐标的纸条踌躇很久,终于在最后一刻选择回归西部世界去找寻女儿,是一种觉醒后人性光辉的反射。对此,我持完全相反的意见。 Maeve 曾经明白,自己任何语言其实只是早已写好的台本重现,关于「女儿」的记忆只是因为曾经作为 host 扮演母亲的角色,甚至连反抗逃离也是编排好的戏码,但最后,她依然遵从于早期故事线的设定,以一个母亲的原始设定身份回归西部世界。大型广告牌上,「Live Beyond Limit」Slogan 之下,依然播放着 Maeve 和女儿白衣白裙其乐融融的影像,这是乐园造物主为她安排的最深刻的愿望与梦。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至于为什么,这时的她不想。


看完这一幕后,我的时间线就到了一开始提到的东三环。深冬的阳光冰凉刺眼,我对自己的存在,也有了些许疑惑动摇。有时候我是手持萨格拉斯权杖的毁灭术士,这时的世界有着明确的边界,分辨 NPC 和玩家轻而易举。然而当我登出帐号,回归所谓现实,真实和虚假就从简单的二元对立模糊成了抽象的概念。真实可能随着概念的转化,符号的替代和信息的流动慢慢被消磨,一个世界最真实的面貌,往往无法是感官认知所能触及表达的。

除了宏大诸如世界观,一些细节也一样迷人。 @马元翔@尼克桑@尚盐 等知友提过的西部世界官方网站 Westworld: A Delos Destination ,真的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他们的回答也很精彩)。只是因为地域 IP,总是会被强制跳转到 HBO 的亚洲官网。当时费了一番力气才登入,如同各种旅行预定网站一般定好房间以及入园时间之后,就会有一位名叫 Aeden 的 host 来介绍关于西部世界的种种。留下邮箱,还会每周收到来自host 或者 Delos 公司的邮件。随故事进展,邮件里也会写到,随着 Ford 博士的新故事线即将完成,Delos 董事会的成员也会到访,这场庆典活动,我们邀请您一同参与。每当看到一封来自「Aeden at Westworld」 的来信,都有突然从现实世界掉进爱丽丝兔子洞的错觉。在网站上可以和 host 对话,我说了一句 「I love you」,没想到却被回赠了一句经典台词。


嗯,好吧。当时大概播到第三集,William 与 Dolores 之间的感情尚未铺展开来,现在回头想想,好在 William 没有向 Dolores 说出这三个单词,否则他的黑化大概要提前不少。


另外一个想要提提的,是《西部世界》的 Tagline,「Every hero has a code」。我之前在知乎也提过一个关于它的问题: 《西部世界》的 Tagline 「every hero has a code」有什么特殊含义? ,虽然回答数量不多,但大家对此都有一些自我的解读。HBO 看片会之后,刚好有一个短暂的 James Marsden (Teddy 扮演者)见面会,我就把这个问题抛给了 James,顺便请他聊聊 Teddy 的 code 在他心中应该是怎样的。James 回答说:


我认为code 应该是有两重含义。从客观层面来说,host 是被人工制造,程序控制的。另一方面,从更主观的角度来看,每个角色都有他的核心特质。至于 Teddy,如果用几个词来形容他,那么应该是荣誉感,高尚和善良(honor,dignity,goodness)。 他与很多其他 host 一样,是「西部世界」的受害者。他死了成百上千次,内心也依然是坚毅善良的。他是一个很好的人类(good human being)

James 在回答里特意用了「human being」这个词来形容 Teddy,大概在他眼中,Teddy 是配得上「人类」这个身份,他有血有肉,也有一个美好的人格。回顾整季,Teddy 确实是最深重的受难者。当他被程序驱使,协助 Dolores 屠杀全镇时,即使不能控制自己停止举枪射击手无寸铁的居民,也绝望的喊着「我都做了什么?这不对劲」。他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受自己控制。我相信,这是某种自由意识。


《西部世界》真的是一部巧妙的剧。追着它的这两个半月,因为有了每周一的期待,时间过得飞快而轻易。完结之后的本周二三四,我都处于一种惆怅的贤者状态,于是决定记录一下这个被虐以及被剧透观众的心路历程。磕磕绊绊写这篇回答的时候,大概循环播放了十几遍 Radiohead 的 Paranoid Android ,虽然这首歌不曾在剧集中出现,但随机往复的旋律和歌词,和主题也是情理之中的合拍。


Please could you stop the noise'
I'm trying get some rest.
From all the unborn chicken'
Voices in my head.
What's that'

What's that'


Westworld,我们 2018 年再见。


user avatar   luo-hao-98-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景甜:抱歉,是我选的他。


user avatar   ai-mei-ju-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史书评价很恰当,欺负孤儿寡母的摘桃咖,刻薄寡恩,评价不高,明清祭祀帝王都把他踢出帝王庙,虽然现在有些键盘侠在为他翻案,但是现在的主流还是对他评价不高,毛主席都说他做法蕴藏大乱,隋文帝是历史上最会扒刮地皮的皇帝,连灾年都舍不得放粮 以下我整理的杨坚实绩

1、欺负女儿外甥摘桃,屠尽宇文家族

2、屠城,毁了两座古城邺城和建康

3、为了多收税大索貌阅、强制析户

4、三斗为一斗,变相横征暴敛剥削百姓

5、大肆发放铸币炉给诸王和大臣,致使货币崩盘

6、东征高丽,三十万大军死了十之八九,二十多万人命就这么没了

7、猜忌太子,好的侍卫自己用,把老弱病残派到东宫,并让老婆毒菇监视东宫

8、杀功臣,杀功臣的数量能排进所有皇帝前三,打赢突突的史万岁一回来就被杨坚砍了,发明廷杖,曾经在朝堂上用廷杖打人,还嫌弃廷杖不够粗,后来把廷杖加到3倍粗

9、佞佛,大肆修建寺庙

10、严刑峻法酷吏,三个人偷一个瓜判死刑

11、修仁寿宫死了几万人,还夸杨素干得好

12、明明国库里装了很多粮食,但是开皇14年灾年不放粮,很多百姓都饿死在粮仓周围,而且还在灾年低卖北周旧米(此时北周灭亡已经14年了)后来忽悠百姓设置义仓(所谓义仓就是让百姓在丰收年把粮食交一些给政府保存,遇上灾荒百姓可以去义仓领粮食,但是这是欺骗百姓的,等百姓交了几年粮食,杨坚全部收归国有,相当于我们交了社保最后被收为国有一样。

13、废天下学校,苛待学官

14、禁绝私史,杀害大儒 15、逼弟弟离婚,弟弟不同意,就毒杀亲弟弟 16、剥削百姓攒钱给小老婆花,宣华夫人容华夫人生活非常奢侈,但是灾年缺不放粮。 17、对结发夫妻刻薄寡恩,妻子重病带小老婆在外游玩,不回来见妻子最后一面,导致妻子都没有机会交代遗言,临死前甩锅老婆,说独孤误我。[/cp]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中产阶层家庭的纠结和焦虑:年收入70万不够用》? 
  如何看待国脚的高身价?这样下去,会有什么后果? 
  如何评价陶喆? 
  美剧《萤火虫》(Firefly)为什么有那么高的评价?它在哪些方面比其他科幻剧优秀? 
  如何看待美国女权领袖、MeToo 运动发起者被曝性侵男演员后暗中支付巨额封口费? 
  把云天明的大脑送给三体人的意义何在? 
  如何评价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 
  有家室的男老师与女学生一起看内衣秀,如何评价这位老师的做派? 
  如何评价美国海军 DDG-1000 朱姆沃尔特驱逐舰? 
  如何评价 2016 NBA 全明星扣篮大赛? 

前一个讨论
景甜又要出演《环太平洋2》,她这种毫无演技的人是如何得到青睐的?
下一个讨论
你见过的最惊艳的魔术是哪个?





© 2024-06-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