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
不算,咖啡无论从语文还是化学还是生物角度都不配叫豆浆。
甲骨文里的浆字长这样:
你是不是觉得一脸懵逼?
这是一个会意字。左下角是案板,右下角是肉(记得小时候老师说“肌肉”的“肌”是肉字旁,不是月字旁吗?),上面代表飞溅出来的水。把肉放在案板上剁飞溅出来的东西是啥?
血呀!
所以浆的本意是血浆。后来变成指代一些浓稠的东西。
咖啡冲泡出来长这样,粘度很低,流动性和水差不多。这玩意和普洱泡出来的感觉差不多。我们只会叫茶水,茶汤,而不会叫茶浆。因为粘度不够,流动性太强。所以从浆的本意来说,咖啡不配叫浆。
从化学上来说,咖啡也不配叫浆。
我们来看看最常见的“浆”—豆浆的组成。
很明显,除了一些微量元素以外,豆浆里最主要的成分是水,蛋白质和脂肪酸。在豆浆里,有水,有油(脂肪酸),还有乳化剂(蛋白质)。于是豆浆是一个典型的乳化体系。再加上里面还有一些磨碎的黄豆颗粒。所以豆浆非常有质感。人们喝豆浆也是为了补充营养。
反观咖啡。人类喝咖啡的目的非常纯粹,那就是摄取咖啡因来给自己打鸡血。于是咖啡的提取工艺也简单粗暴。常见的咖啡机都是用高压蒸汽把咖啡因萃取出来。因此咖啡中最主要的成分就是咖啡因,当然还有一些风味物质。由于蒸汽萃取的过程,能提取出的油非常少。台湾甚至有一家叫Singtex的公司,专门去咖啡店回收咖啡渣提取咖啡油。
挂耳咖啡也是类似的原理。直接冲泡出来的汁根本没有油脂,无法乳化形成和豆浆一样浓稠的体系。
所以从化学角度,咖啡不配叫浆。
咖啡豆虽然被称为豆,但是它是茜草科植物。而我们常吃的各种豆子,像黄豆,绿豆,红豆等,是豆科植物。咖啡和豆子差的十万八千里,自然不能算“豆”了。
所以无论从语文还是化学还是生物角度,咖啡都不配叫豆浆。
这是我看到的最准确的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高考相对公平,所以性价比极高,所以其他活动都可以适当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