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央视网青年呼吁不要污名化「伞兵」? 第4页

                    

user avatar   steamstorm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一个故事

上海人喜欢骂外地人,国家可能觉得这样不好,所以屏蔽了这个词。

后来,我们有伟大的汉语拼音,于是上海人用外地的缩写wd来表示外地人,国家可能觉得这样也不好,只能屏蔽了wd这个词。

可是 ,这依然阻止不了上海人骂外地人的想法,于是,聪明的上海人开动脑筋,发现wd这个词是西部数据的缩写,西部数据是造硬盘的,于是硬盘成为了外地人的代号。

由于硬盘是一个数码名词,所以把这个词设置成屏蔽词不太现实,而且屏蔽了硬盘 还有金士顿,雷克沙,三星等友商,所以硬盘这个词就保留了下来。

所以今天,你现在去上海申花吧,可以看的很多硬盘这个词。这就是词语的解构。

同样,傻逼这个词,也经过了多次解构,一开始大家都直勾勾的打出来,可惜,这个词变成了敏感词,打不出来了。

于是,聪明的网友发明了沙币这个词,后来,沙币也成为了星号。

再后来,网友发明了煞笔这个词,这个看上去人畜无害的词也成了星号。

由于敏感词词库越来越多(在战雷,我甚至连me264都打成了星号,而且怎么样打都是)

所以,网友只能把谐音,而不是同音的伞兵化为傻逼的意思。

同理还是井盖这个词,调侃河南人偷井盖这个梗,后来井盖不能打了,拿铁就成了井盖的代名词。

所以随着屏蔽词越来越多,一些词被夺取原有的意义不能够避免。毕竟傻逼外地人河南人都是存在的,你也不能堵住所有人的嘴不是。


还是提一嘴我的战雷

无论我打出的是阿拉伯数字,还是汉语拼音,还是汉字,都是星号。

后来我加了空格,斜杠一类也没有用,得到的是更多的星号。

但是,我真的发现了一架me264。


user avatar   li-xiang-1-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神兽诗(本诗作于2010年)

初见百科有词条,只觉此物颇有趣。

本为南美之羊驼,生于马勒大戈壁。

博士引之为经典,春哥收之为坐骑。

始有词条和图片,又见歌曲与传记。

马鱿蝶蚕方登场,N大神兽重接续。

欢闹之余看维基,始悟其中有深意。

今年河蟹初横行,淫声秽语无消息。

网友以为限自由,遂造神兽来抗议。

马蟹争端谁之过?还须静心细分析。

若无卧草烧不尽,岂须河蟹纵横起?

适逢国庆六十年,网络净化为势必。

“雅蠛蝶”声应断绝,休教孩童学冠希。

“朵猫”“欺马”却留取,莫用绿坝堵民意!

自由舆论本难得,网络开辟新天地。

“鹳狸猿”之权宜小,“贾君鹏”应多自律。

惟愿网络空气清,不要很黄很暴力。


user avatar   neopeking19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后只能“闪避”开伞兵这个词了。


user avatar   wang-lei-45-21-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曾经以为火星文是笑话,现在才发现火星文是未来。

“**”不让写,“**”不让用,“**”不能写,“**”不让发.......

有些东西不是说你假装看不见,他就可以不存在,你不让他的真身出现,可不得不停换个马甲带他现身吗,今天这个马甲不让用,明天那个马甲不让用,慢慢的马甲就会越来越过分。

当代掩耳盗铃


user avatar   hao-wang-21-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看,一般网上出现了些不该说的东西,就是 删+屏蔽+小黑屋 了事。

这次怎么变成央视呼吁了?

也就是只能好好商量、劝导了。

真是屈尊。。。。

从应用的眼光谈一下,为什么 伞兵 惹了这么大的事。

简单说:屏蔽一个词,需要这个词语义和用法单一,容易识别并减少误伤。

1 特殊性:

也就是容易识别,假阴性少。

比如 傻x,你改写为 sb,傻b,在监管层看来,都是可以的。

因为就算sb这个词,使用的场景也相对单一,除了骂人基本不用;也容易识别,容易删帖。

或者你异化为 莎比,沙笔,莎碧。都是可以的。这些生造词,基本没有别的使用场景;识别起来其实也很容易的。

虽然生造词太多,一般不怎么管,管不过来,但如果某一个生造词,比如用【莎碧】的人多了,我就把这个词加到屏蔽词列表里面去,很容易删掉用这个词的大部分帖子。

2 误伤的代价:

也就是假阳性问题。

万一识别错了,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接着说【莎碧】这个词,你过滤它,必须得考虑:正常情况下的用词也一样被过滤了。

比如有的人就叫这个名字,她会受到影响。

还有NMD/CNMD,也可以是军事名词。

但这些情况都很特殊,使用者也都没啥能量。哪怕被误删了,也不会引起强烈反响



你现在明白,为什么 伞兵 被点名了。

两个方面都破防了:

1 使用场景:程序很难区分,我是在讨论真伞兵,还是在骂人。一般的关键词检索很难了。NLP当然可以,但运算代价高。

2 误伤:你把有伞兵的言论都屏蔽了,或者屏蔽错了,jun dui 媒体必然来找你麻烦。官媒写个文章歌颂zidibing,你说它污言秽语给删了?

这就造成了,言论难以控制,或者控制的代价过大。


user avatar   nai-bao-de-da-s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好莱坞电影《星际之门》(*是电影,而不是后来拍的美剧)中,外星人为了完全控制古埃及人、杜绝一切rebel行为,所以严禁人类使用任何文字。

因此,当第一批探险小队穿过星际之门发现古埃及人后,由于语言不通而在沙地上画图来交流时,现场所有的古埃及人仿佛看到了死神一样,全都惊恐地闭上了眼睛、不敢看沙地上的任何图形和文字。

是不是有种应该感恩现代人类文明的感觉~?

1975年12月10日,瑞典国王和多位亲王出席了瑞典皇家学院为索尔仁尼琴[1]举行的隆重颁奖仪式。索尔仁尼琴在奖获奖感言中说:

“在这个大厅里,曾经有许多获奖者在你们面前发表过颁奖演说,然而,大概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给瑞典皇家学院和诺贝尔基金会带来如此之多的麻烦”、“直到1961年,我几乎不敢让我的任何熟人和朋友阅读我写的任何东西,因为我担心这会为人所知。”

事实上,在此一年前(1974年2月),被特赦结束劳改流放生涯不久的索尔仁尼琴又以叛国罪被逮捕[2],并被剥夺了苏联国籍。

1970年代,在索尔仁尼琴的海外流亡期间,基辛格曾警告美国总统福特不要接见索尔仁尼琴,认为这会影响与苏联的谈判,“索尔仁尼琴是个著名作家,但他的政治主张是一件令追随他的异见者都觉得尴尬难堪的事。接见他不仅会得罪苏联[3],还会因其政治主张在美国及各盟国中引起论战。”

直到苏联解体的3年后(1994年5月),历经了深度缄默和隐居生活的索尔仁尼琴才结束了长达20年的海外流亡生涯,实现了20年前“我将活着回来”的预言,重返俄罗斯。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下令剥夺索尔仁尼琴的国籍、并将其强制驱逐出境的勃列日涅夫。

在勃列日涅夫成功上位苏共总书记后,身边有人提议应该将他的传奇经历写下来出版。很快,为了顺应“人民的呼声”,勃列日涅夫的小说三部曲就迅速问世并成为苏联人民争相传阅的畅销书。

1978年11月,苏联在宣传“三部曲”时曾宣称:苏联人在“读、重读、废寝忘食地研究勃列日涅夫的著作”,因为这是“无穷无尽的思想智慧和泉源”。甚至,一些苏联报刊还吹捧这些著作是“政治才略的教科书”,是“令人爱不释手的诗篇”。

1981年,平均每2个苏联人就有一册勃列日涅夫的“三部曲”;苏共则将其列为party内必读读物。文学评论家们也铺天盖地的大肆褒奖,苏联作家协会还直接让勃列日涅夫如愿获得了1979年“列宁文学奖”(苏联最高级别文学奖项)。

然鹅,在勃列日涅夫去世仅3年后,真相就被曝光:“三部曲”是实际上是由3名记者代写的。

而真实的勃列日涅夫由于受教育程度很低,在平时的国务活动中,如果离开了演讲稿,他甚至都难以将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

1987年,苏联政府宣布“三部曲”为伪劣作品,下令从书店全部下架。苏联著名学者阿尔巴托夫则在《耽误了的痊愈:当代人的见证》一书中直白的指出,这就像是苏联“全民演出了一出荒诞的戏”。

另一方面,在“全民演出了一出荒诞的戏”这件事情上,德国人则与苏联人完全不同。


2017年,由张熏导演、宋康昊主演的韩国电影《Taxi Driver》上映之后,立即在全球市场引起了轰动。当时,该片在德国第一大网络影评平台上不仅获得了超人气和超高评分,而且还引发了轰轰烈烈的大讨论。

很快,这部现象级电影就被德国有关部门全网封禁,该网络影评平台也直接将这部影片从官网上删除,就仿佛韩国人从来没有拍摄过这部电影一样。

于是,就形成了德国电影市场上的一次特色奇观:无数感到angry和不可思议的德国瓜众,纷纷跑到该网络影评平台上另一部同名电影(1976年的美国电影)页面下继续进行大讨论,从而导致这部冷门美国电影的评价人数瞬间超过了17万人。

然鹅,这次发生在电影领域里的奇观,却仅仅只是德国某种命运轮回的冰山一角。

2019年9月25日,德国内阁9大部门联合组织了“德意志最美奋斗者”表彰大会。这次在柏林国会大厦隆重举行的表彰大会上,共有278名个人、22个集体被授予了“德意志最美奋斗者”证书,其中,还包括了一位非常特殊的人物:汉娜·蕾沃尼·Z[4]

然鹅,极其尴尬的是,在这次表彰大会的第二天,德国就发生了46年一次的轮回。

9月26日,柏林大学法学教授奥古斯塔·卫斯理·F[5]的个人社交媒体帐号被封禁。封禁类型为“限制登录、不可解封”,理由则是“传播恶性谣言等违法违规内容”[6]

第三天(9月27日),德国第一官方媒体DNA突然刊发了一篇专题文章,批评了当年曾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新文艺复兴运动[7],不仅与柏林大学法学教授的社交媒体帐号被封禁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且也极具讽刺性和针对性。

在这短短三天内发生的事情,几乎是德意志民族历史上两次新文艺复兴的现实缩影。

而在此5个月之前,德国排名第一的大学举行了该校108年校庆。当时,该校校长还特意提出了“自信、更开放” 的校庆口号。

但在校庆当天,该校的“镇校之宝”维克多·W[8]纪念碑却被2米高的蓝色围栏360度无死角围住。由于当时该校法学院知名教授(约翰·古力特·X)刚刚因批评德国内阁而被撤职调查在德国本土和国际社会都引发了强烈抗议,因此校方害怕维克多·W纪念碑的碑文内容[9]引发联想而提前采取了WW措施。

对此,德国广大瓜众不仅纷纷对这所德国排名第一的大学发出了质问[10],而且还重新强调了在8年前的百年校庆时、德国科隆大学前校长的一篇著名文章《德国排名第一的大学和美国MIT之间的巨大差距》。该文章直白的指出,“百年校庆,没有看到德国排名第一的大学有任何反思”,并在文章结尾引用了德国著名女哲学家汉娜·阿伦特的名言[11]


事实上,自从德国柏林倒塌以来,德国境内的文字censor不仅没有改善,反而越来越严格。

于是,就形成了德国人在本土却无法自由使用自己母语的尴尬画面。日耳曼民族昔日的辉煌,早已消失殆尽。

目前,德语已经成为了地球上被阉割最为严重的人类语言,没有之一。其中,仅仅关于德国内阁的娓荩词[12]就高达几万个。

没人知道,在看完了苏联人和德国人的现实故事之后,距离德国7234公里之外的国内广大瓜众是否能够重拾一个感恩之心、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岁月静好”。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13]第十九条说:“ 人人有主张及发表自由之权利;此项权利包括保持主张而不受干涉之自由,及经由任何方法不分国界以寻求、接收并传播消息意见之自由。 ”

楼下保安则说,在纳粹德国时期,所有德国人不用教就知道的只有两件事:如何用刀叉吃饭、以及不能批评谁。


⚠️以上内容节选自《幻痛》DLC-7、22,所有sensitive内容均已删除,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在公众号或new base中查看。

参考

  1. ^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杰出哲学家、历史学家、小说作家,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1945年,二战时获得过两枚勋章的苏联炮兵连长索尔仁尼琴的私人信函被截获,因在信中戏称斯大林为“留着小胡子的人”,导致其在东普鲁士前线被逮捕,并被苏联政府以“反苏宣传和阴谋建立反苏组织”为罪名判刑8年。1953年,在刑满后他再度被流放到哈萨克斯坦,直到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赫鲁晓夫进行的改革政策)才获得平反,隔年恢复名誉。
  2. ^ 1973年,揭露苏联整个劳改营内幕的长篇巨著《古拉格群岛》在巴黎出版。这一作品彻底激怒了苏联当局,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随即签署命令,剥夺了索尔仁尼琴的国籍、并强制押上飞机将他驱逐出境;但索尔仁尼琴不服,临行前立下誓言:“我将活着回来”。随后,在克格勃首领安德罗波夫的指挥下,索尔仁尼琴被直接驱逐到西德。
  3. ^ 索尔仁尼琴曾直白的表示:俄罗斯没有朋友,只有敌人和奴仆。
  4. ^ 她当年因反对big leap、质疑新文化复兴而被打成FGM并入狱6年。由于在狱中拒绝认罪,她被用铁丝钳住舌头和嘴巴、双手被反铐、身背18斤重背铐和沉重的脚镣;不仅惨遭毒打、头发被拔光,而且德国有关档距还指使狱中男犯多次对她实施囵菅。最后,她被关在一个只能坐、不能躺的小号里,精神失常,并在经历了惨绝人寰的长期磨折之后被枪决,时年44岁。枪决前,由于害怕她呼喊口号,狱警竟然把她按倒在地、残忍地割断她的喉咙。而从1969年被捕到1975年被枪决,她不仅一直被与家人亲属完全隔绝,而且死后还不允许家属收尸。
  5. ^ 早在2008年,他就已被柏林大学法学院调派(流放)。作为德国主张民主宪政和司法独立的知名学者(法学教授),他还曾公开质疑德国内阁将Bundespolizei系统凌驾于德意志司法之上。
  6. ^ 在同时期受到言论和学术研究等全方位压制的德国知名学者还包括:德国排名第一大学的法学院教授约翰·古力特·X(因批评德国内阁而被撤职调查)、柏林大学法学院教授维克多·雨果·Z因被举报“鼓吹西方制度”而导致其撰写的德国联邦大学经典教材《宪法学导论》被全面封禁。
  7. ^ 并且还直白的宣称“实践证明,新文艺复兴运动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如果没有新文艺复兴运动,德意志的民族事业会取得大得多的成就”。
  8. ^ 该校哲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之一。
  9. ^ Diejenigen, die im zukünftigen Leben unerkennbar sind, sind auch die Lehren des Herrn, und manchmal können sie ausgehandelt werden, aber dieser unabhängige Geist, freies Denken, hat Tausende von Opfern durchgemacht und ist seit langer Zeit bei der Welt, a insgesamt drei Licht und ewiges Licht.(中文翻译为: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10. ^ “因为自信,所以挡碑?挡碑之后,更加开放?”
  11. ^ “当大学决心于经常为国家和社会利益集团服务的时候,马上就背叛了学术工作和科学自身。大学如果确定了这样的目标,无疑等同于自杀。”
  12. ^ 皿橄词是“允许人们说出口、再加以审核”,娓荩词则是严格禁止人们讨论的。
  13. ^ 1948年,联合国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中的第十九条、以及《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十九条均明确提出了free speech的定义。

user avatar   zhi-he-yong-z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JMS,阴阳怪气真的有用。”


user avatar   mai-cui-ya-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主要是傻逼的敏感词替换、屏蔽系统,导致了大家不能正常说话。

依然记得当初那个24嘴交换机的梗。


user avatar   xiong-miao-60-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请教一个问题,假如有人这么说:

你像个伞兵一样优秀。

这是夸还是污名化啊?


user avatar   yi-li-bi-ya-bu-b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准使用污词。

只会导致正常词汇污名化。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湖南一文联主席网上晒诗遭差评怒砸网站办公室? 
  我爸是李刚真相究竟是什么? 
  如何评价观察者网 2020 年 5 月 17 日亚洲特快节目对以高达为例的一众日本动漫的批评? 
  《奇葩说》邱晨对自己港独言论和行为微博再次道歉,这件事你怎么看?会对她以及《奇葩说》产生哪些影响? 
  如何评价 B 站 UP 主「NathanRich火锅大王」? 
  2019年你从哪个意想不到的地方学习了有趣有用的知识? 
  美国在二战中伤害日本平民的行为是否违反国际法? 
  如何看待「200 多名鸡西记者 12 个月发不出工资,下班帮人搓澡」一事?传媒行业记者真实现状如何? 
  范冰冰是怎么从金锁变成范爷的? 
  普通话中「他、她」的发音不分,在叙述长篇、多角色事件时很不方便,为何当初不采用「伊」来指代女性? 

前一个讨论
学生被学校强制要求到工厂实习致残,而学校让自行与工厂协商,学生在实习期间受伤,责任该如何判定?
下一个讨论
大家上网时都遇见过哪些奇葩的网络喷子?你是如何回应的?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