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支付宝中的基金能不能买?它的推荐逻辑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可以买,但有一个前提:只有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才能让推荐机制真正服务于自己。

说到推荐逻辑,大家可能首先会联想到刷图文平台、刷视频网站的体验,如果你今天看了个瑜伽教学,第二天打开一看,哥几个老地方继续学穿搭。这样的推荐系统,就是在遵循着一套「内容池-召回-排序」的逻辑:当用户打开 App 的时候,平台从海量内容储备中搜肠刮肚一番,先尽可能找出可能适合的内容(召回),再结合用户的偏好与内容的数据表现,选出最贴切的几样呈上去(排序),等着用户翻牌子。

支付宝推荐基金的逻辑,和内容推荐机制既有相似也有不同。

相似之处,在于同样会结合用户的投资目的,从产品库中寻找合适的内容。而不同之处,在于排序的方式存在差异,并不会一味顺着用户的过往表现、继续推荐和当前持仓情况相似的产品,而是有可能反其道而行之,提醒投资者对冲风险。

大部分内容平台的目的很单纯,只要用户看着满意就好,看过一篇内容,之后就会继续推相似的内容。而理财平台却不能完全以看着顺眼为目的进行推荐。也许,用户已经喝酒吃药上了头,这时候给他继续推热门行业的偏股型基金,他也会继续买、买的时候也觉得被戳中了爽点,但这未必是最为理性的选择、不利于实现分散风险的效果。于是,推荐系统就会提醒用户布局一点更加稳健的资产,适度考虑逆周期的投资产品。

从这个角度来看,支付宝的推荐机制具备两个优势,一是能够帮助用户分大类配置资产,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合理组合;二是能够兼顾短期投资机会和长期业绩表现,对于希望长期持有的投资者,如果运用得当,有助于实现更高胜率。

而要发挥这两个优势,就需要我们真正理解自己的情况、明确投资目的、掌握一定的筛选技巧,我个人会建议按照以下三个步骤来操作:

第一步:进行自我诊断,评估资产配置需求

在绝大部分普通人能接触到的理财产品中,存在着一个「不可能三角」: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难以三全其美,投资者很多时候最多只能选择其中两样。

如果想要兼顾安全性和流动性,既想让收益相对稳定,又想随时取出来变成现金,那么这种投资品的收益就不可能太高,例如货币市场基金。

如果想选择既想要相对确定的收益率,又不想被物价和通胀甩在身后,经常需要牺牲一定的流动性,例如选择信托产品,在存续期间不能随时支取,除非承受一定的损失进行转让。

想要兼顾流动性和收益率,则往往意味着承受更高的风险,例如投资股票市场或者购买偏股型基金。

既然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不可兼得,每个人就需要找到自己最看重的因素,来找到适合自己的资产配置需求。

如果在几个月内有可以预见的大件开销,就多布局一些可以随时变现的投资品,比如货币市场基金;如果每个月有可控的结余,可以考虑定投产品帮助自己养成理财习惯;如果日常生活开销已经存在压力,对损失的承受能力较差、血压已经到了较为危险的范围,就需要在收益性方面作出一定妥协,转向更加稳健的投资,而这就引出了第二步:

第二步:定位合适板块,找到正确的投资标的

在让平台为自己推荐产品时,记得要选择合适的入口,就跟下馆子也要先看厨师的拿手菜是一样,不能指望去西餐厅点出一份卤煮火烧,也没法在涮肉馆子吃上惠灵顿牛排。

在使用支付宝选择基金产品时,也要选择符合当下诉求的方向,这样才能让推荐机制理解自己的诉求,实现分大类配置资产的目的。

说起来有些玄妙,操作起来其实很简单粗暴:在支付宝的理财界面,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稳健理财」或者「进阶理财」的不同入口,就能找到不同侧重方向的产品(稳健理财以偏债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为主;进阶理财则主要是股票型基金)。这样一来,就能根据自己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分门别类选择投资标的了。

类似地,对于各种榜单类产品,也需要花一点时间阅读榜单的推荐逻辑,理解什么样的基金能够上榜。例如,如果相信集体共识的力量,可以按照近期购买人数进行筛选排序;如果更加坚持长期主义,可以重点关注「长期绩优」榜单。明确了自己看中的方向,才能知道榜单上的产品「牛」在哪里,正确评价榜单和自己的匹配度。

另外,对于支付宝基金栏目中的「投资好机会」,也不要上头,时刻牢记与自身投资目标的适合度。例如,跟当下行业热点趋势相关的股票型基金,适合具备一定行业分析能力和金融常识的进阶投资者,适合拿出闲钱来「有枣没枣打三杆子」,而不宜动用应急的存款或者有指定用途的储蓄。

我自己就是这个心态,可以接受交学费、甚至可以接受蹭个热点图一乐,但学费支出有个上限,找乐子也不能耽误日常固定的开销。相反地,如果自己属于追求稳健的投资者,则不妨关注偏债型基金的好机会推荐,面对短期高收益率的产品要保持冷静。

第三步:理解推荐机制,让推荐机制真正为我所用

在明确了自身投资需求、找到合适的渠道之后,要进一步发挥推荐机制的作用,还需要理解背后的道理。

我们在回答开头提到过「内容池-召回-排序」的基本产品逻辑,对于不同的投资需求来说,推荐系统进行排序的机制也会有所区别。对于中短期的投资,平台关注的是未来 3-6 个月的热点板块;而对于中长期的投资,系统会更加综合地考虑收益、风险、流动性等维度,叠加用户的偏好进行推荐;而对于更加长期的投资,支付宝会综合考虑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基金公司的实力和基金经理的业绩管理能力等因素,选择在更长投资周期表现出众的产品进行推荐。

在此基础之上,投资者依然需要了解基金经理的管理风格、明确基金的类型和持仓情况、通过历史表现大致对风险和收益情况做一个判断(但也要注意,历史数据不能推出未来表现),这样才能确保推荐系统端上来的菜符合自身投资目的。譬如说,如果自己追求的是稳健收益,但系统推荐的偏股型基金较多,就可以通过「稳健理财」入口再挑选一些风险更可控的产品;如果自己有较为看好的风口行业,但在系统推荐基金的持仓中没有涉及,也可以通过支付宝理财页面中的「发现」栏目搜索行业资讯、加入相关产品的讨论区了解更多情况,主动收集信息帮助决策。

归根结底,只有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才能找到合适的产品入口和榜单;通过自身的操作行为帮助推荐系统理解了目标,推荐机制也会变得更加准确、更有借鉴价值。这是一个人和机器互相配合的过程,既有平台的推荐,也有个人的筛选,两者相结合,就更有助于实现理财目标。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文截图仅供方便理解所讨论的问题,不构成对任何具体产品的推荐。)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几天去一家新餐厅吃饭,发现菜单很复杂,选择也很多,在一道主菜和一道甜点的后面,加了一个星号,表示「强烈推荐」。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在我不掌握其他信息的情况下,是不是应该听从菜单的推荐呢?

这个其实很难一概而论。饭店可能推荐容易做的,利润率比较高的来赚快钱,还是推荐自己确实觉得好的,来提高自己的信誉,和顾客共赢。所以归根结要看其背后的推荐原因是什么。然后我就想到了理财类产品,因为存在着真金白银的投入和产出,搞清楚平台推荐的底层逻辑就更加重要了。为此,我问卷调查了23位基金投资者。


推荐类型:顺还是逆?

理财的推荐和内容平台的本身的推荐不同。内容平台本身的推荐一般来说是学习用户的喜好,然后给用户推他/她可能喜欢看的。内容千差万别,没有高下之分,只有用户喜欢或者不喜欢的区别,我喜欢的内容,对我来说就是好的内容。

但是在理财这个问题上,是存在客观标准的,无论是风险的分布,还是年化的收益,这些都不可能闭着眼睛说「我喜欢」而忽略的。而用户的偏好和水平千差万别,有的人已经身经百战了,有的才是萌新,所以我就好奇,支付宝的推荐,是否和内容平台的推荐逻辑一致。

我简单的把支付宝的推荐基金,按照标注的风险高低分成三类:高风险(H2), 中风险(M1)和低风险(L0)。一般来说股基,也就是基金主要以投资股票为主的是高风险,债基,也就是基金以购买债券为主的是低风险,而中风险是两者不同比例的混合,或者宽基指数等等。

数据的结果非常的直观:


横坐标是持仓的风险,纵坐标是推荐的理财产品的风险,球的大小代表频率,比如说(0,2)这个点比较大,就代表样本中的用户持仓偏保守,而支付宝此时推荐了股基基金。

这里反映的是平台对用户预期的管理。大家购买基金前都有一个风险评测的环节,很多人选的都是『有高收益的预期,可以承担一定的风险』,但是如果持仓过于保守,那么就很难匹配之前的预期。

这个时候平台就倾向于推荐权益类基金,帮助用户增加收益,收窄用户预期与真实行为间的偏差,匹配自己对「理财」这一整体收益的目标;而(2,0)和(1,0)的推荐,应该也是基于这一逻辑。

当用户表达了高收益倾向,但是行为偏向于保守的时候,支付宝会偏向于推荐风险较高的产品来提升收益率。这一点和大多数机器学习的推荐系统的逻辑是一致的。

但是右上角几个点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些异常点的背后,是有什么特别原因么?于是我进一步的询问了他们过去一年的收益率。

发现这些异常点的收益率,显著的高于完全按照互补理论推断出来的正常点。

那么这个逻辑就很清楚了:

当支付宝发现你虽然选择了高风险,但是收益依然不错的时候,支付宝会认定你是经验丰富的老手,所以这个时候它就不会去推荐低风险的基金,反而会去推荐其他同样高风险的基金来供你参考;而如果支付宝发现你前段时间收益不佳,风险又高,那么这时候就偏向于推荐低风险的来对冲一下,缓一缓。

所以从这个小调查来看,支付宝的推荐逻辑,并不是完全和内容平台一样,投用户所好的,而是根据用户的持仓、经验和收益(应该还有其他很多的参数)来帮助用户优化投资组合为目的。

榜单排名:买正买反?

另外一个很多人关注的,就是支付宝的榜单。

排行榜毫无疑问是最直观的信息输出,尤其是在自己了解不多的情况下。支付宝的榜单在选择的过程中有没有用呢?



理论告诉我应该是有用的,华尔街日报也搞了一个Category King排行,结果就发现排名第九第十的,就要比没有上排行榜的第十一和第十二名获得的资金流入显著为高。[1]因为榜单靠前的基金相当于增加了曝光度,曝光对于资金流量的影响是明显的。

但是也有一个观点,就是应该和大众反买,你买我就偏不买,这样赚取一个反市场情绪的溢价。我的调查中也包括了这一项,用户选择是否最近看了排行榜的推荐,如果看了,那么选榜首前三,还是故意不选榜首前三(选榜尾过于耸人听闻,这个就不单独做一个选项了)。

在23个样本中,有16个都有看过榜单之后选择的持仓超过半年的基金,这16个样本中有,有11位选择了榜首前三,有5位没有选择榜首前三。根据他们汇报的收益率,可以做出这样的箱图:(这里的榜单是一个整体,没有划分“看的是什么榜”,而是采用“有没有使用榜单作为直接投资参考”作为划分依据,有使用就是1,没有使用就是0;而第二个1和0则是:“看了榜单但是没买前三“ 就是0,买了就是1)

(0, 0)是根本不看榜的;

(1,0) 是看了榜但是不买前三的;

(1,1)则是看了榜也买了前三的。

从平均数和分位数来看的话,看了榜,并且根据榜单购买的收益率依然是最高的,其次是完全不看榜单的,最低的是看了,但是没有买前三的。

这里数据就比较有意思了,一个解释就是:完全不看榜单的可能是因为相对比较小心,或者本来就有明确的目的,比如对自己的投资水平有一定自信。

作为一个旁证,在所有不看榜单就购买基金的7个样本中,有两个购买的是高风险产品,而购买高风险产品的这两位投资者,都看了第三方的研报,比如「投资顺风车」等等。他们都属于比较能掌握买点和卖点,对于投资板块比较有成熟观点和分析能力的基民,所以取得了可观的收益。

而对于看了榜单的人来说,显然跟着榜单买的收益还是显著为高的。这个数据说明,在自己没有其他信息的前提下,榜单确实可以成为一个参照。当然,也要承认一点,就是榜单组的高收益,是存在「自定义榜单」影响的,因为支付宝榜单有很多的标准:


熟练的运用这些标准来选择自己的基金本身,就是一个正面而积极的信号。所以榜单组的高收益可能也和这一点有关。

推荐有没有收益?

从上面来看,其实跟随支付宝的推荐,持有足够长时间之后的收益还是可观的,但是我在论坛上听到的和看到的往往却不是如此。有时候会产生类似于呼兰说的「总有朕想害刁民」的心理:

觉得「跟着推荐亏钱」怎么回事?肯定是推荐不安好心!这种的感觉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往往基于两点:

1. 确定性偏差。买对的时候,会认为是自己的选择英明,而忘记了自己其实也参考了榜单和推荐;一旦买的发现亏了,会觉得是跟着推荐所以输的;

2. 震荡市场下短期的浮亏和浮盈来回切换都很正常,而基金相比股票,无论是涨幅还是回撤都普遍更小,本身就是更长期的一项投资。如果亏了就卖,看涨了就买,那么这对盈利是一个不利的因素。对于频繁买卖,有数据表明,交易的次数和收益成反比[2]


从这么一个小的调查结果来看,支付宝的推荐还是试图帮助用户在资产配置的原则下,结合用户的显示偏好,来动态优化投资组合的。毕竟作为平台,只有让用户赚到钱,才会不断的继续在平台上购买,平台是没有什么动机去故意的推荐自己认为不好的产品的,这无异于拿自己的信誉打水漂。并且,这种侧重于大类资产平衡的策略,整体上也是帮助用户来降低风险的

其实啊,推荐也只是一方面,关于基金的投资,之前做的两期视频里面也提到,更关键的还是要有耐心,给基金经理和市场一些时间来调整。

当然,本文只是满足自己好奇心的一个小小的调查,不构成投资建议,也请大家知悉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然后这个小调查也不保证样本的无偏性和代表性,23个数据点,也没有大到可以做出稳健结论的地步。但是在有限的证据下,我想对「平台是善意还是恶意」这个问题,天平还是偏向于善意这一边的。

要不 @支付宝 你支持支持我,整一个大规模的用户数据调查?这对你们也是好事啊。

参考

  1. ^ Kaniel, R. and Parham, R., 2017. WSJ Category Kings–The impact of media attention on consumer and mutual fund investment decision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23(2), pp.337-356.
  2. ^ Bailey, W., Kumar, A. and Ng, D., 2011. Behavioral biases of mutual fund investor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02(1), pp.1-27.

user avatar   cao-hao-peng-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决定要不要买基金的时候,我觉得大家还是要理清自己的投资逻辑。

可能最近的市场行情较前段时间显得稍微稳定了点,而且整个行情也变得较为乐观起来,所以近段时间大家的积极性也高不了不少,最近问我市场状况的人也多了不少,毕竟经过这段时间的涨幅,在多少回点血的状况下大家的想法也各有不同。

有激进派的,满脑子想着加仓豪赌一把,也不管市场状况如何吧,逼人的自信程度让我很是惭愧,不由地对自己的谨慎策略有那么一丝怀疑。

也有保守派的,反正人家就是“把钱还我,我要回家”,受尽了资本市场摧残之后任你再说些都不好使了,人的打算就是基金涨到原来位置了就跑了,不玩了。

但更多的还是骑墙派。

说买吧,胆子不允许的时候仓位也有点超了,但说放弃吧,有点不舍得后续行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这块钱拿出来也不知道放到什么地方,算是半纠结状态吧。

而就我个人投资经历来说,对于基金的选择我可能更多地是根据现实需求去选择方向和种类,然后再在这些限定条件下搜寻合适的基金。

就比如说在去年那种炸裂的行情下,我可能就会偏向稍微激进的投资模式,主要方向聚焦到偏股票热门板块基金投资。

而在如果是较为波折的状况下,我的选择就可能会保守些,这时候我可能就会选择一些固收类的基金,整个模式的切换不在于我的个人喜好,而在于后续整个行情的变化。

但在这种模式的切换中,在不清楚如何快速转换的时候,支付宝理财板块就是一个很好的参考依据。

为了让用户更好地实现大类资产配置,帮助用户降低潜在的投资风险,支付宝金选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针对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的给出了不同建议:

其实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支付宝金选推荐出来的基金主要有两个优点:

第一个是资产的合理配置。

支付宝金选这块我觉得做的比较好的点是根据不用的客观需求给出了不同的推荐建议,就像我上述所阐述的投资理念一般,对于个人的资产配置来说从来就没有正确的答案,只有那些最符合投资者需求才是最好的资产配置。

支付宝金选能够帮助我们在明确自身需求同时帮助进行相应的资产配置以降低风险。

第二个是长期持有。

不管是赚更多和更安稳两种投资建议中,支付宝金选都带有一个推荐持有时间的建议,而相较于前者资产的合理配置,其实如何确保自身能够长期持有这块一直以来也是投资者所面临的核心,其实如果拉长周期来看,不管是权益类还是债券类资产都是有很好的回报。

长期持有不仅是支付宝金选基金的建议,更是资本市场长期发展下来的客观现实。

此外,关于基金推荐的逻辑,支付宝金选也并不只会给大家推荐那些看似表现最好的项目,而是给出一些可能认为不错的选择,这些选择的逻辑大家没必要一定跟随,但看看方向还是好的。

相较于在市面上繁杂且良莠不齐的基金中做挑选,我们可以在支付宝金选甄别出基金进行选择来规避掉一些可能存在的坑。

而且,就算是我们不打算买,支付宝金选依旧是一个很好了解市场工具

比如说我们是否在投资过程中对行情存在一定迷惑,对目前市场那些板块是热门板块存在疑虑,对未来长期发展中那些板块是需要我们关注的,这些东西看上去很有必要,但实际上真接触下来想要对市场有了了解就比较麻烦了。

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投资者来说,对于市场的整体节奏判断是不会特别敏感的,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市场上每日的复盘找到今天涨势最好的板块,但我们却很难分辨出一段时间内那些板块涨的最好,或者说等到我们知道那些板块是热门板块的时候,可能这些板块已经走过了大半了。

因为市场的关注度是相对集中地,但实现这个相对集中却需要一个过程,而在过程中,主力已经实现了拉高,那么散户再关注进去的风险就无形中变大了。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但很多时候我们别无选择。

就像我们过去嚷嚷了快一年的白酒行情以及后续的的有色崛起一般,除了去年五月份那波的券商三连阳外,所有的行情展开都需要时间,但等到我们真正看到这些行情的时候,可能这些行情就已经到了尾声了。

比如说有色的行情应该是从去年8月开始,但有色真正让市场注意起来的时候却在今年的一二月,而这之间的差距就是我们既错过了时间,也错失了机会。

但支付宝基金却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时候我们去看支付宝为我们整理的基金经理关于市场的判断以及相关基金的状况去了解市场并作出选择。

就比如说支付宝基金为我们提供的热门板块,再给我们指引方向的同时也提供给了我们更多可以考虑的机会。

同时,再给大家讲一个小方法:

当大家认为那些板块有机会的时候,不妨打开支付宝不同板块推荐的基金,然后选择这些板块成分股中的共同股票进行选择。

因为这种共同的股票已经是人家基金经理帮我们精心筛选过一遍了的,在这些股票上下功夫不仅不会浪费时间,反而减轻我们的负担,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收获。

最后还是给大家提示一下风险。

就在做任何投资决定的时候,我建议大家首先还是明白自身的需求最终在哪里,不要因为看上去很好的推荐就贸然进入,也不要因为市场的波动而惊慌失措,遵守投资纪律的同时相信投资结果就好了,但最终都要牢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话题

  什么样的用户不喜欢支付宝? 
  从现实的角度出发,你愿意一辈子租房子吗? 
  大家今年理财收益率是多少呢,有没有比我高的啊? 
  重磅突发! 如何看待王健林大动作几乎清仓AMC"套现"近100个亿? 
  除了比特币,还有哪些区块链的数字货币值得投资? 
  雷军称未来 5 年研发投入超 1000 亿元,手机销量三年做到全球第一,透露了什么信号? 
  基金定投这么好,为什么能坚持下来的人那么少? 
  万能的知乎,2021年应该买什么基金。? 
  多城调整公积金政策,首付比例从 40% 调至 20% 、提高贷款额度等,释放了什么信号? 
  有哪些行业指数基金可以长期配置? 

前一个讨论
毕业后想干ICU,前途咋样,需要哪些素质以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下一个讨论
如何通俗易懂地解释「融资性贸易」?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