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游戏是电子毒品,也有轻重之分。
那些能使人体会到一个庞大世界,使人拥有一段不寻常经历的游戏,毒性较轻,应该得以保留。
但那些充值氪金,使人获得相对于他人的优越感的游戏,没有任何价值,应当予以封禁。
当正如我多次讲的,中国经济已经被互联网深度绑架,积重难返了。
这都是月经题了。
搜索一下我写过的跟【家贼】有关的答案,结果如下:
这是去年6月我写的防止熊孩子家贼的答案。
你看,今年等来了。
人脸识别有啥用。
骗啊,骗完拉个憨脸要退啊。
亲爹的骨灰钱都能这么造,呵呵哒。
真是养儿防老。
反应了人脸识别体验还有优化空间。现在钱包类app人脸识别是请张张嘴,眨眨眼,点点头。可以改成请眨眨眼然后开始大声朗读屏幕上的文字。
屏幕上的文字为,本人正在进行xx登陆,登陆后可进行转账,充值,xx,xx操作。
又是这个什么观察报,大家小心了。
放风测试反应,后续有高能。
团灭教培前,也是类似教育机构收费不合理、营销陷阱、退费难、家长负担重之类的小新闻,不是很多,每隔几天一条吧,不经意就冲上热搜。
老实说,败家仔女天天有,别说22万买命钱了,坐吃山空赔亏掉一家上市公司的都有的是
君不见这些舆论去报道关注?真有这么高的热度吗,这预期管理做得。。。
划关键词:直播、游戏。啪一声,响毕,又要灭一个行业了。
奉劝某些所谓恰饭的,及时出局,及早布局,回头是岸。
这样下去恐怕段子要成真了
1.现在的环境下,中老年人对小孩的监督管束变得非常艰难。
因为传统意义上的管孩子,只能做到物理上的管束,拦不住现在的小孩用信息获取方面的优势看到他想看的,玩到他想玩的,花出超乎他能理解的钱。
我小时候逃课去网吧至少只要被锁家里了就没辙,但现在手机一拿,什么都有。
现在的小孩是原生的移动互联网居民,他们学会这些东西的速度超乎你想象,对爷爷辈的中老年人更是降维打击。
2.父母的缺位对孩子的价值观影响。
这篇新闻虽然很短,但里面提到了孩子父亲去世,从20w赔偿款都在奶奶账户里,大致可以判断出孩子的母亲在孩子的成长里大概率也是消失的。
这家人是意外造成的被迫缺位,但更多的留守儿童家庭的情况其实也很类似,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父母的陪伴,只有奶奶满足生理需求的照料,显然不能形成一个健康良好的判断力和价值观。
这时候孩子就很容易被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塑造,做出让父母社会惊讶的事。
3.平台的求生欲已经很强。
不说这个已经上了新闻的案例,现在未成年人消费退款,头一两次审核都很轻松,自己试试就知道。很多老哥用这个方式都白嫖了很多游戏。
这个风口浪尖上,没有人会愿意赚这点小钱把碗砸了。
4.都是游戏的错。
已知1:孩子父亲早夭,母亲缺失
已知2:孩子欺骗奶奶绑定信息大额消费
已知3:游戏公司和平台答应退款
结论:都是游戏的错。
(真要管起来,就不是只有你们喷的氪金手游了,别天真的以为会有人在乎有的游戏好有的游戏坏,什么单机3a优质优秀游戏,甚至剧本杀都跑不了)
我查了下这个新闻,分三个角度来谈一谈这个事。
游戏平台将在15个按照正常流程的工作日退还用王大妈认证的账号充值的钱,电商平台也将会退还消费金额。可以看到能查到的应该是都退还了,求生欲满满,也都履行了社会责任,也算让人很满意了。
关于游戏沉迷,我曾经专门从心理学角度论证过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事情,结论如下:得到的结论是未成年人自制力缺乏以及“孩童的探索欲望与幻想天性”是根本原因,而游戏,可以很好的放大并满足(注意顺序)“孩童的探索欲望与幻想天性”。游戏世界很容易就成为他们探索现实和对未探索现实的的幻想的延伸。而影响因素则有年龄增长、父母管控、课业压力,其中年龄增长是上网时间增长的主要动力,年龄增长意味着生活经历的丰富,而父母管控和课业压力是其中起着阻碍作用的趋势。而直接原因则是未成年人是否容易沉迷游戏与父母的陪伴质量高低。
原文如下,有详细数据来源与论证过程:
我一再强调着,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事,而家庭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但现在出于各种复杂原因,家庭在教育上的甩锅也最为严重。
我曾经在游戏禁令发布后,去郊区打第二针疫苗,那天是星期一,医院排队的人里有不少附近中小学的学生。在队伍中,不少孩子们都在玩手机游戏,一边玩一边飙着脏话,而他们的父母就在旁边,对这种情况丝毫不理会。我当时就惊异于他们怎么能在工作日继续玩游戏,问了一下,都回答说:“我用我爸/我妈的身份证实名认证了。”
你看,家长如果主观上不重视或者说由于客观原因而无法重视,那学校和社会即使再严格又能怎么办?毫无办法。
回到这个问题,父亲去世,在报道中提到了母亲早已去世,两个孩子由奶奶抚养,老人对于互联网科技不懂,也因此被两个孩子欺骗说是考试需要让她进行了人脸识别,也没发现3个月内陆陆续续消失的20万。而且,在实名认证后,两个小孩还陆续八次通过了人脸识别验证。
这是现实生活悲剧下的家庭教育的缺失,其实这种问题真不少见,常见于新闻的充值多少多少万的未成年人,大多是留守儿童再或者是低收入低学历父母抚养的儿童。
新闻中提到了一个事情,那就是孩子们是在电商平台上购买的账号。在前段时间,在新闻批评过租号买号平台后,各大买号平台都开始要求实名认证。但电商上的卖号平台还没有跟进这些监管措施,这也就给新闻中的小孩们提供了可趁之机。
但问题是,商品是根据需求创造出来的,在家庭层次上无法对未成年人的需求进行合理的疏导,那在商品上监督再严,也没有用啊。尤其是这个事件中,我甚至庆幸于两个小孩是在正经电商平台上购买的账号,如果是第三方私人购买,那这钱都追不回来。
现在来看,社会中能做的,比如游戏公司已经是求生欲拉满了,但全产业链中还是有进步空间的,还可以加大对未成年人沉迷游戏以及过度消费的关注和保护。但这个其实提升空间仍然有限。
社会已经在努力了,学校也在努力。我真觉得,无论是为了生计还是别的什么原因,都不能成为家庭教育缺失后将后果归咎于社会和学校。教育子女不是养猪放羊,不是给点吃的能长大就行,真的是需要投入时间精力的。而且贫穷也不该成为逃避家庭教育责任的一个借口,这些年来尤其是我高中和大学我见过不少家庭贫寒但大人依旧以身作则,孩子成长得比一般中产家庭优秀得多的例子,其中我高中同桌——一个出身于父母双亡奶奶捡破烂的家庭的女孩还正面影响了我很多年。
相比于游戏,我更担心的是,孩子在游戏这一对社会无危害的事物上投入时间精力其实顶多废个人。可别忘了,在手机游戏这种低成本娱乐方式没有风靡前,校园暴力有多凶残,我仍记得也就是十多年前我的初中,人们打架是会操起砍刀的,当时学校的德育处都是雇佣满脸横肉的壮汉,而如今,这些壮汉们每天最多的事情是逮小兔崽子们带手机玩游戏。当然未成年人暴力事件中,游戏并不是主要影响因素,这主要是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有关。
但担忧却仍不止——在缺乏合格家庭教育的家庭中,这些孩子们的未来该怎么办?
同我对几日之前另外一个事件的看法(如下链接),并且在此基础上特别想要强调指出,支付宝和微信(或者其它类似支付平台),以及相关银行,容许仅仅凭人脸识别就可以绑卡消费的做法,是有极为严重的安全问题和极不负责任的:人脸识别(或者其它生物识别)并不能证明当事人知道正在进行何种授权操作,也不能代表获得了当事人的授权。
凭什么银行启用个新卡都必须要本人到柜台才可以(这时卡里并没有钱),绑卡消费确可以仅仅凭一个人脸识别就可以远程操作?还不限额?这不合理。
二类账户三类账户结果有什么用?至少也要限制一下自助注册的范围,一类账户必须到柜台绑吧?
尤其是对60以上的人的账户,建议强制要求柜台绑定。
还有就是支付宝的盗刷险(虽然不知道此案例是不是支付宝),对于这种情况怎么个说法?赔吗?
我很早就说过,很多人喷网游。网游的确有其问题所在,但是未成年人为啥会有支付手段成百上千,甚至几万几十万的支付?运营网游的和运营这些支付平台的,甚至是运营直播的,都是一家人,这真的好吗?
昨天就看到了这个新闻,感觉心理堵的慌,打开知乎想着写点什么,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可是点开回答好半天,竟然没有写下一个字。原因是情绪太复杂了,这里面好像每个人都有错,可是仔细想想,又好像每个人都不是绝对的过错方。
就拿这两个孩子来说吧,他们分别10岁、11岁了,差一岁的小哥儿俩,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一起玩耍。
2019年,他们的爸爸因车祸去世了。对于10岁的儿童来说,突然失去了爸爸,大概相当于天塌了吧。
我注意到在整个新闻里没有出现妈妈的名字,猜测她应该是不在家里生活了,于是小哥儿俩只能跟着奶奶生活。生活对他们来说是相当残酷的,失去了父亲,也没有母亲的管教,家里的经济条件又比较差,很多同龄人有的东西或许他们都不曾拥有过,比如炫酷的奥特曼,漂亮的球鞋等等。。。
我不知道他们的学习成绩怎么样,透过这件事我看到了两个特点:
1.两个孩子都很“聪明”,可惜用错了地方。
2.日常疏于管教,否则不可能会有这么多时间玩儿游戏。
基于这些原因,我想游戏或许是他们唯一可以在同学面前夸耀的资本,这也一定程度解释了他们为什么那么的不计成本要买高段位的账号,他们急于想要证明自己也是很强的,哪怕是在游戏里。
如果有父母在身边,他们或许是两个鬼灵精怪的小调皮。
失去父母的关爱后,他们却成了做错大事的淘气包。
再来看下游戏平台。
新闻里描述他们两个为了玩儿游戏,让奶奶完成了人脸识别,绕过了放沉迷系统,但随后他们的账号还是被系统识别出来是未成年人,平台限制了他们的账户,无法充值继续玩儿了。随后才转去PDD平台先后花费14万元购买账号。
抛开这22万元悲惨的来源,单纯从游戏平台来说,他们的防沉迷系统是生效了,所以封禁了他们最初的账户。后面买从PDD买的账户都是经过别人实名认证的,欺骗过了防沉迷系统。
那么,有朋友要问了,能不能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系统经常进行人脸确认呢?
答案是不应该。
如果一个合法的游戏平台,频繁要求用户进行人脸确认,这是不合理的。如果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调取前置摄像头拍摄用户,那这是违法的。
就这件事而言,其实结果尚可,游戏平台记录的3万多消费已经确认会原路返回,PDD平台购买账户的14万也会帮忙申请退款,另外5万很可能花到了定制皮肤的画师那里,相信最终也能退回大部分款项。
对于平台后续来说,坚持积极有效的防沉迷系统,严格管理账号转让机制或许是一个可以减少类似事件发生的方法。比如更换登录设备要求强认证,账户发生高频次或较大数额消费记录,要求进行二次确认才能继续等等。
期待平台在保护未成年方面有更加积极的作为。
最后回到奶奶这里。
这一家人真的是可怜,家里的顶梁柱倒了,留下了两个幼小的孙子。这位奶奶一方面要操持家里的生计,另一方面要抚养他们两个。我在她的脸上看到了发自内心的悲伤与失望,一方面是因为这笔钱数额特别巨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笔钱的特殊意义。
这是他儿子车祸死亡后的赔偿金,在她眼里,这就是儿子拿命换的钱。现在被两个不懂事的小孙子挥霍了。
如果是正常家庭,这件事家长一定要承担一部分责任的。正是因为家长的疏于管教,才使得孩子没有正确的金钱观,几百几千的账户都不要,开口就要五万的,即便是我这个成年人要花五万块我都要考虑很多天啊,而他们居然就那么的无所谓。
然而事情发生在她家,对于一位失去儿子,又要操持生计,又要奔波讨回儿子赔偿金,又要抚养两个小孙子的她来说,我们不知道她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又那里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呀,真的没有办法再苛责什么了。。。
希望经过这件事后,两个孩子能够真正明白父亲已经不在了,未来的生活依旧艰辛,希望他们能够鼓起勇气努力学习、生活,走出虚拟世界,在现实世界寻找到自己的乐趣和成就感。
也希望奶奶和家人们不要再苛责他们了,款项应该绝大部分是可以追回的,这几天他们应该已经受到了足够的教训,教育这事是过犹不及,后续还是得想办法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和看护,帮助他们摆脱游戏的魔力。
这家人算是比较特殊了,如果有可能,真的希望孩子们的老师、社区的工作人员都能给他们一点关爱,也许奶奶说破嘴都没用,但是老师的一句话却能将他们拉起来。
加油吧孩子们,不要再让奶奶和爸爸失望了。
我看了b站上的视频,感觉真是牛逼,我现在充个30的月卡都要思前想后,说服自己这是在支持中国的文化输出,做足了心理工作,而小学生648竟然能不痛不痒地冲下去,而且还是老爹的死亡赔偿,买号几千的不要,起码要五万顶配的,说话像个家里有金矿的老土豪,这真是穷人家孩子的派头吗?像我这样的穷鬼鼠人出身,从有记忆起就知道来钱的不易,从小每毛钱都要精打细算,都要克制节约,能不花就不花,时常要面对类似”今天买了可乐,明天早饭就没了”的选择,完全不敢想几千几万往游戏里砸。
这两个小鬼行为和思维上看上去完全不像这种窘困家庭出来的,更看不出对死去父亲有任何的尊重和对长辈有丝毫的同理心,不知道家里人是怎么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