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职场新人如何让师傅带你? 第1页

  

user avatar   sean-yen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21世纪了,咱换个词吧,前辈/老师,都行。在外企流行叫 Mentor。

之前有一个人力资源行业群里,有人发文说要招聘学徒,激怒了一堆HR——啥年代了,你还搞学徒,还要拜师,这种招聘贴,不要贴在我们群里,怕丢人。

你一叫师傅,我就想起这个场景。

或者这个场景

咱也不是搞传统艺术行业的,咱没那么大辈分差,你愿意叫我一声哥,也行(叫我一声叔,我心里咯噔一下,回头得染个发),愿意叫我老师,我凑合答应着,想着回到家肯定被我那个真做老师的老婆嘲笑。

叫我名字,也没半点毛病。

关于职场怎么能找到愿意帮助我们,教我们的老师/前辈/Mentor,我有这样几个建议:

1)选择有Mentor文化的公司

我刚到Mercer的时候,29岁,也不算新人了。

我的Mentor是一位跟我差不多岁数的外国小姐姐,金发碧眼美国人,据说嫁给了我一安徽老乡,所以留在了中国。

我的前两周她安排得特别紧凑,让各个团队的Leader轮番请我吃饭,要求不重样。

之后,她自己请我吃饭,Mercer的保密系统贼多,我当天需要登陆的系统账号,足足20多个,密码还不重样……

我入职第一天就开始打退堂鼓。

她看出来了,找了行政的小姐姐全程指导我,要求教会才准走。

第一次公司培训,我惊讶的发现,实习生也参与培训,问了同事才知道,Mercer 把所有的实习生都看做是未来员工,都要提供全面的培训,即使人未来不愿意留下。

我意识到,这家公司是愿意帮助新人的。

后来我在Mercer待了5年半,也帮助过很多新人,新人离开后还会给我寄明信片

有哪些典型的「学生思维」?问题里,我也亲眼目睹过有人这么对学生说 :

学生时代有老师,到职场上就要靠自己,别指望有人教你。

我很意外,这不是我接收到的职场理念,我学到的职场理念是,尽可能帮助新人成长,他们的成长意味着我们的成功。

事实上,很多正规企业(尤其是外企)都有成熟的Mentor(老带新)机制。新人入职,自动配送Mentor。Mentor的义务是帮助新人融入,时不时请新人吃饭。

这种机制对于企业来说是有价值的,新人成长,公司才能前进。这个道理我在之前写过,不赘述了,可以参考:

相反,一些小企业也没有意识到培训新人的重要性,而有些老员工担心新人抢了饭碗,故意不教新人,反而编出毒鸡汤:职场都别指望有人教你。

对于这种人和这种企业,职场新人能躲就躲——这是不欢迎新人的文化。你在这里即使能通过百倍努力获得成功,但这种程度的努力可能已经让你在一个友好环境下,取得3-5倍的成就了。

2)主动要求得到帮助

大家上班的时候都很忙。

每个人有自己的KPI/OKR要完成。

我尽管背上了Mentor的责任,但我的工作不是调查新人遇到的问题,在新人发现之前就帮他们解决掉。

Mentor不是你的大学辅导员。

你要主动开口提出要求。

我去年遇到过一个实习生,她大四双非一本,秋招失败来我这里实习,发现我是职场领域的自媒体博主。然后就拼命用我,经常打电话来问我各种求职面试的问题(当时是远程实习),周末也会来问一些求职中的困扰。

她不说,我肯定是不知道的。她说了,我当然尽力帮忙。后来,我们散伙,我回了上海,结果春招季又收到她的电话:

接到一份人力资源行业的offer,该不该接。

我花了1个多小时和她聊完,建议她拒掉了。

最后她拿到了快手的offer,成功加入了互联网行业。

这孩子最大的特别是不把你当外人,使劲用咱。我也开心啊,帮助到新人朋友,以后没准能抱实习生的大腿……

但之前我也有类似的实习生,有问题不好意思问,最后选错了工作,来找我说他后悔当初没问我……

我当时一脸懵逼:发生了什么?

3)学会帮助你的Mentor

人嘛,都是将心比心,互相帮助的。

作为Mentor,我帮助你的时候,可能是不求回报的;但是如果你确实能回报,那当然是意外之喜。

有人说,我的Mentor很厉害,他肯定不需要我帮助。

其实不然,再厉害的人,都是需要帮助的。

文坛巨匠沈从文,早年北漂到北京(当时还叫北平),想靠写文章为生,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发表的机会。

他万般无奈向当时名满天下的郁达夫求助。郁达夫去沈从文那里一看,大冬天没有炭火,沈从文只穿着两件夹衣。脚缩在被子里。用冻得通红的手,坚持写作,当时他已经三天没吃过饭了。

当时的郁达夫也有自己的苦恼,他在文坛虽很有名气,但在大学教会计学,创办的杂志被停刊,很是郁闷。

看到沈从文之后,他很快被这个年轻人的坚持感染,他马上解下自己的羊毛围巾,给沈从文围上,又拉着沈从文去饭馆大吃了一顿,那顿饭花了1块7,郁达夫掏了五块钱,买完单剩下的都给了沈从文。

不久之后郁达夫又把沈从文介绍给徐志摩,帮助沈从文发稿,实现了自己的作家梦。

当时的沈从文相比郁达夫可以说是全面劣势,并没有什么资格成为郁达夫的人脉,但是当郁达夫踏入沈从文的住处时,郁达夫感受到了鼓舞,年轻人这么苦都在创作,我自己的郁闷相比起来又算什么?

即使是这一点精神力量,都让郁达夫愿意挺身相助。

拿我自己来说,我也有类似经历。

曾经我还在猎头公司工作,有一位年轻的记者朋友苦于请我帮忙给些职业规划的建议,推荐份工作。我当然是努力帮了他,帮助他接到了互联网公司的offer。

多年后他在互联网越做越好,跳槽到更牛的公司担任管理岗。而在我2018年计划转型互联网时,他反过来帮我打听了圈内的很多消息,也帮我在创业项目上给了很多有用的建议。

放在多年前,我实在想不到一个年轻的记者能够怎么帮到我,但是本着「帮帮这个很上进的年轻人」的想法,我去帮了他,没想到,6-7年后他却成为了我在互联网圈子的引路人。


我们愿意帮助新人

对于我们30+岁的职场人来说,已经有了不少职场资源,去帮助一些努力上进的年轻人,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同时,也说不准,这些年轻人什么时候就能成为我们有价值的人脉。

沈从文一辈子受到过礼遇很多,被人请吃饭送礼物,也不算是少见。但是他这一辈子都记得郁达夫的一饭之恩和送给他的羊毛围巾,当他年迈时,每当有人来访,他都会讲这个故事。

为什么?因为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如果我们帮助那些目前急需帮助的年轻人,他们往往会一直记得,也会想找机会回报帮助过他的人。

只愿意给别人锦上添花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雪中送炭。

希望我的分享能够让题主鼓起勇气,来加入靠谱的企业,找到靠谱的前辈,大胆说出你的需求,我们是真心愿意帮助你们的。

以上,供你参考


user avatar   s.invalid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不知道其它行业如何。但程序员这行,请端正心态:交朋友,但不要拜师傅。


拜师是传统技术行业的陋习。

过去的技术水准、理论水准都很差,以至于只能“言传身教”、亦步亦趋的、走上无数弯路,这才能学会一点点皮毛……

更何况,有的师傅为了压榨弟子,会故意“留一手”不教;甚至有些心肠歹毒的,从一开始就像戚长发教女儿徒弟一样,好端端的《唐诗剑法》教成《躺尸剑法》:

“‘哥翁喊上来’,跟着一招‘是横不敢过’,那就应当横削,不可直刺。
‘忽听喷惊风,连山若布逃’,剑势该像一匹布那样逃了开去。
‘落泥招大姐,马命风小小。’”

其实是什么呢?

“‘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是说一只孤孤单单的鸿鸟,从海上飞来,见到陆地上的小小池沼,并不栖息。这两句诗是唐朝的宰相张九龄做的,他比拟自己身份清高,不喜跟人争权夺利。将之化成剑法,顾盼之际要有一股飘逸自豪的气息。他所谓‘不敢顾’,是‘不屑瞧它一眼’的意思。你师父却教你读作什么‘哥翁喊上来,是横不敢过’,结果前一句变成大声疾呼,后一句成为畏首畏尾。剑法的原意便荡然无存了。你师父当真了不起,‘铁锁横江’,教徒弟这样教法,嘿嘿,厉害,厉害!”
“忽听喷惊风,连山若布逃”,其实是“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如何“落泥招大姐,马命风小小”,乃是“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在湘西土音中,这“泥”字和“日”字却也差不多。


所以有这么个说法,叫“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当然,某些“假传”可能并不是写书的人心肠歹毒,而是自己也不懂。比如计算机软件行业的著名假传经典“编译原理”和真传经典“龙书”。


总之,传统的师徒关系,只适合那些缺乏理论总结、无法形成文字因此往往也不怎么有深度的技术——这种技术,你跟着师傅,见样学样、偶尔高兴了点拨你几句,自然就学会了。


但程序员这行不行。

它是有成套的、体系严谨的理论的;这些理论言辞精炼、环环相扣,随便一个侧面都能写一本书——如果不分良莠、看过就算的话,我这些年读过的计算机方面的书,恐怕不止一人高了。

哪怕仅限于课本,那也得有半米高。

这么多经典的、成体系的知识,靠“碎片阅读”“言传身教”,你到下下辈子都别想学通。


不仅如此。

哪怕我就是想给你讲明白……很遗憾,当你基础不行时,很可能一个小小的问题,我得给你讲一个月才能挖到根源、才知道你究竟哪里不明白。

而且,由于不知道你的知识范围,我很可能就会不停的引入你知识范围之外的概念;每个概念又导出一本书来……

最终,教你几年,你就更糊涂了。


想真的学会,你必须自己给自己补课。

比如,静下心来,把相关课程彻底学明白——把作为支柱的物理学、数学也全都补上来。

有了基础之后,你再找Google,找到权威网站、论文,把相关领域搞明白。


所有基础打好之后,我们说话你才跟得上:这个系统我们要如此设计,这里要依赖倒置,方便应对需求;这里做一个dispatch,把任务分发下去;这里注册回调,报告结果……来我们看一下,功能是否还有遗漏、将来万一需要什么扩展功能是不是很容易扩展……对对,这两个模块可以合并一下,提炼出一个通用库,把差异封装在这个库的引用代码里……


天书?

有了相关基础,这就不是天书了。

没人有时间在会议室给你上课、把一本软件工程从头讲一遍的——我就是愿意讲,老板也不愿意给我发工资啊。


当然,基础达到了,我很乐意和你分享知识:这里用事件-通知机制,会比轮询效率高、延迟更有保障且不容易卡死;这里写成递归就很容易理解了,但递归容易爆栈,所以我们先写递归、后把它改成循环;这个接口的确可以完成基本功能,但万一增加了某个需求呢?不不,你思考方向错了。不是把接口搞的很复杂才能支持所有需求,恰恰相反,我们不做额外的假设,把它写的更短小精悍,是不是反而更容易复用了?对啊,把需求变更相关代码隔离在接口之外,这就是依赖倒置……


没错,别拿我当师傅。整本数据库原理我可背不下来,没法现场给你讲课。

你有基础,我乐意一句话点醒你;没基础,那就别浪费彼此时间。


反过来说也对:如果你绝顶聪明、自己都能把基础知识学的七七八八、只是不知道该怎么随机应变的使用,那么我很乐意帮你一把——你赶上甚至超过我只是时间问题,和你结个善缘,有机会了咱可以合作做点什么,对吧。

就是赶不上,起码你也知道我真的是在帮你。咱团队齐心合力业绩节节拔高,大伙儿都多拿奖金,岂不美哉。


而如果你愚弱不堪、又不肯努力,我努力教你你还太长不看……那我还是早点把你得罪了比较好。

从一开始关系就不近,你就不会那么恨我;否则,你自己不长进、我又放任你过来和我打的火热……那么能力、待遇上的落差会让你加倍的难受、忍不住胡思乱想、觉得我留一手甚至误导你;倘若因妒生恨,反而惹出事来。

我又不图你啥,何必给自己找事呢。


所以,不妨交朋友,但不要拜师傅。


user avatar   si-lu-j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些职场新人会有这样的困境:参加工作的第一年,非常迷茫,换工作频繁。问其原因,说自己不适合。再问下去,原来是自己干的不好,被别人替代了




  

相关话题

  为什么现在的一些年轻人都不乐意讨好领导了? 
  如何看待 1 月 7 日拼多多又一员工被救护车拉走,经诊断为肠痉挛? 
  怎么应对职场老油条:做得好不如演得好;被抢话 挖坑 推卸责任? 
  如何才能改变现状,成为更好的自己? 
  为什么和领导关系再好,关键时刻也不会管你? 
  如何优雅的回复领导「收到,幸苦了」? 
  对于工作,你们觉得是工资重要?还是开心重要? 
  如何委婉地求领导放过不擅长写材料的我? 
  如何让员工在上班期间少做和工作不相关的事? 
  我每次请同事吃饭,他都吃了,却从来不回请我,他到底是咋想的? 

前一个讨论
如果能够做到让一个人从主观意识上认为自己不存在,那会发生什么?
下一个讨论
求推荐HIFI落地音箱,预算一万以内?





© 2024-05-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