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这问题的人,主要是不清楚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是什么。它们不是著作,是编撰工程。
简单说,在电脑和互联网出现以前。书有四难。
第一是写书难,是这对作者而言的。现在写作只需要电,但那时需要笔墨纸砚,样样是钱。
第二是校对编辑难,现在校对编辑哪错改哪,但那时一处错,可能整章都要修改。
第三是出版印刷难,中国活字历史很久,但活字从不是主流,雕版手抄才是。
第四是保存交流难,我们现在能看到古书,大概是古书总量的5%不到。古代保存难有三点,第一是没空调,书容易受潮。而中国经济发达文风盛的地方,多数比较潮。第二是发行量小,只发行一次的书,基本很难保留(今天都有这个情况)。第三也是最要命的,就是古代信息交流不便,书可能还有,但你不知道在哪。(我不知道编撰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时中国有多少种书,但是明末有人推算过,清末有人统计过,明末大概有近二万种书,而清末有二十二万种。所以统计的人最后都放弃了。)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大规模的保留书传承书,只能由国家牵头,个人是不可能有这个力量的。就以《四库全书》为例吧,它不是一个创造性工作,它是一个保护性工作。它的工作流程其实很简单,先把各地藏书筛查一下,看看到底有哪些书,然后让各地的藏书楼把少见的书交上来。这样基本素材就有了。有了素材就是校订,查漏补缺。这个就非常费功夫。然后是选定版本,誊抄编册,最后是建阁保存。这几年因为工作需要,《四库全书》中部分具体门类我看过,类似砚台类。看完就会明白。它的主要工作难点,其实都随着科技的发展解决了。现在书目上网,你很容易知道哪有什么书,而且书有电子版后,一个移动硬板就可以放下四库全书,根本不需要组织几千人誊写编册盖楼藏书。这就回到了问题根本,无论四库还是永乐,根本是为了保护,现在保护太简单了,只要有人掏钱,随时给你印出来。
如果强调“制作古典文献值得收藏的精致副本”的一面,具有形式较为统一、规模较大等特征的当代丛书,可能比较符合要求的是《中华再造善本》系列。
如果强调“收录当代人文学术书籍”的一面,具有形式较为统一、规模较大等特征的当代丛书,可能比较符合要求的是《中国文库》系列。
“四库全书”其实是一部四不全的次品乃至废品,与永乐大典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在编修过程中,很多珍贵的古书籍遭到了刻意的人为删削、焚毁、篡改、错讹,一部徒有虚名的盛世书籍罢了。
遥想当年岳飞北伐金国间,何等意气风发,一曲《满江红》气吞万里河山的英雄气概,其中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竟被篡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何其可笑…
禁毁给典籍造成了严重后果。大量有价值的著作人些绝迹。但是在严酷的禁毁之下仍有许多优秀的典籍通过各种方式得以存留,或者是无意中幸免遇难,或者是冒着杀头抄家的危险有意藏匿。总之有一部分禁书幸存到今。
幸存的禁毁书以其自身含有的历史真实性和传统文化精华,唤起人们的良知本能。乾隆以后,抗清起义见风起云涌,外国侵略纷至沓来,国事日衰,朝廷多事,文网自然趋于松弛,一些禁毁书于是稍加删削掩饰,甚至以本来面目单行或编入丛书行世。入民国后,这一进程在政治上已没有什么限制,可以更宽松地进行。这当然是很可喜的事情。但是劫后幸存的禁毁书,每种存世数量都很少,且绝大多数是善本,甚至是孤本。它们都处在濒临灭绝的状态。
《四库全书》于乾隆36年开编,46年完成,花费十年时间。其以“稽古右文”之名,行“寓禁于征”之实,致使编入丛书的只有3461种,79309卷,其余被认为价值不大且无“违碍”的图书未收入《四库全书》,列为“存目”。而其他有“违碍”内容的书则遭到禁毁、篡改、删节。当时有人曾说乾隆的意思是天下仅可存汉书三千卷,其余书籍留书名后毁禁者七千,完全毁禁者不计其数,堪称五千年来第一。但是现在仍有一批人鼓吹说修订四库全书有利于文化的传承,简直可笑至极。
王锡侯,因不满《康熙字典》为一家之言。用了十七年时间,编成一部新颖的字典:字贯。因字典中有康熙、雍正的庙讳及乾隆的名字,乾隆大怒:下令把王锡侯处斩,子孙六人处死,全家二十一人连坐,妻媳及未成年之子为奴。
当代国学大师,楚辞泰斗,当代中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红学家文怀沙直称满清纪晓岚是“汉奸”,因为他编纂《四库全书》时,“为了迎合爱新觉罗氏,而对大批经典进行了篡改”。
如果这些书籍没有被毁,我们将会对中国古代的思想水平、技术水平、科学水平、文化水平、文学水平、艺术水平、开放程度、社会风气等,有全新的认知!也将影响到未来的中国以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