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王宝强在微博上发表声明,声称妻子和经纪人出轨并公开离婚? 第1页

  

user avatar   song-xiao-xiong-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记得早前看过王宝强的一档军旅真人秀节目《真正男子汉》!节目过程中,带班兵头拿出一个无线电话,让每一个参加节目的嘉宾现场给家人打电话报平安。

那可是没有经过通知和准备的突击直播啊,并且电话是开了播放器,免提的。大家可以一起听到电话里传来的语音。

如有打给老婆的,基本老婆声音里都流露出一副或甜蜜或恩爱或惦念或牵挂的腔调。当然,基本都挺精明的,电话一接通就赶紧提示自家老婆:是免提,注意说话。

王宝强面对电话时,表情就微微流露些许的紧张。现在回想,估计他清楚自己家什么情况,所以紧张。

王宝强也真是太老实,电话一接通,并没像其他人先提示妻子电话是免提,就直接如平时一样咧嘴喜滋滋的喊:老婆,是我。

得知是王宝强, 电话那头立即传来王宝强妻子的声音,言语里毫不掩饰不满的情绪:你怎么突然会现在打电话呢……?

我很惊讶,参加高强度危险的军旅真人秀的老公突然打电话回来,不是更应该担心对方身体发生意外的吗?似乎都能看到对方微皱的眉眼,毫无半句牵挂关切的语句。和其它嘉宾的妻子们殷切娇嗔的问候形成鲜明对比,更突显马蓉对自己老公的漠不关心。

王宝强要求女儿听电话时,手机传来小姑娘娇嫩的声音。妻子对丈夫假装镜头那种柔情蜜意就算了,让我惊讶的是,那么小的小姑娘,对待自己爸爸的口气居然没有丝毫敬重与眷恋,居然脆生生的说:你快回来吧……你不然就别再回来了。

当时听着就很诧疑,“……不然就别再回来了”,这种话分明是成人的口气。从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嘴里说出来,多半是潜移默化地受了妈妈平日里真实生活中对待爸爸真实态度的感染。这得有多宠溺自己的妻女嗬?才能导致自己这般被漠视的境地。

王宝强看着电话喃喃自语:这么快就给我挂了。见他满眼里是对妻儿的依恋不舍与无奈。当下就些许心酸并疑惑:其妻怕是也并不怎么爱宝强吧,平时出镜都是伪装是强颜欢笑出来的吗?

今天离婚通知出来,得知很多人和我一样看到那段视频有类似感觉,方知当时的疑惑并非是错觉。

其实,夫妻间真实的恩爱 ,是会通过言行不经意自然流露,细节无法在镜头下伪装。我只是想起偶然看到的那期真人秀,想起当时自己的观后感而已。

关注王宝强,只是因为这个憨厚单纯的男人满心满肺的只想凭一己之力竭尽全力尽其可能的去让自己的家人远离从前自己那种物质匮乏的无助与窘迫。对妻女过分溺爱不是错,他只是用自己的方式来爱自己的每一个家人而已。

众多关注喜欢王宝强的粉丝们,估计早发现镜头前貌合神离那牵强的笑容与不自知的肢体外倾。所以离婚前就有 不少人直接在马蓉的微薄下面留言:“怎么感觉你不爱王宝强啊……” 等等,其中上个月居然还有人给马蓉留言:“感觉你们要离婚了!……”

感叹!留言足见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user avatar   Lu-xiao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散场时听到前面一个妹子一边哭,一边跟身边人说,“李安这片子拍的是不是太平淡了啊。”

本来正低头哭的我,听了这个评价,忍不住莞尔一笑。


这大概就是李安独特的魅力吧。没有曲折跌宕的情节,也不煽情,甚至会让你觉得平淡,但依然有击中人心的力量。

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因为李安让人回到人本身


他帮你撕掉贴在人身上各式各样的标签,“英雄”也好,“少年犯”也好。他让你看到他们的爱和恐惧,欲望和需求、坚持和软弱,让你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看到人性中相通的部分。


不讴歌谁也不斥责谁,只是小心翼翼地拍,老老实实地呈现,这恰恰是对人最好的尊重和爱护。


很多电影里有正义使者也有反派恶魔,而李安的电影里,从来没有清晰的黑白之分。


他不给观众出简单的是非选择题,他只会认认真真地用电影向你提出一个又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以下文字有剧透,不介意的请继续食用。)


问题1

比利·林恩们是英雄吗?

还是病人?

失败者?甚至 潜在罪犯?

片中的主角比利·林恩只是个19岁的,参军去了伊拉克的少年。

之所以他会成为全美关注的战斗英雄,是因为在一次战斗中,林恩所在的B班的班长遭到当地圣战徒的枪击和劫持,林恩发现后,立刻冲过去救班长,和对方枪战,还经历了一场凶险异常的贴身肉搏。最后林恩和B班战友们虽然打退敌人脱了险,但班长还是因伤重牺牲。


B班战士们和圣战徒搏斗,林恩勇救班长的这段经历被一台摄像机偶尔录了下来,录像传回国后,林恩和B班战友们在全美迅速变成家喻户晓的美国英雄。


而李安在开头快速交代完这帮军人成为英雄的过程后,第一次让这些军人在观众面前亮相就是他们站在一起嘻嘻哈哈聊昨晚看脱衣舞娘,跳大腿舞的事。


李安让你看到这些“英雄”寻常人,甚至有点小猥琐的一面。


之后李安又告诉你,林恩是为了什么去当兵的。并非因为爱国,而是因为爱姐姐。


林恩口中像天使一样美的姐姐,因为一起车祸毁容,未婚夫立刻抛弃了她。


林恩一怒之下砸了姐姐未婚夫的车,还追着打他,犯了罪。父亲把他保释出来,交换条件是他必须参军。


最初在B班班长和中校眼里,林恩就是一个闯了祸的毛头小子和少年犯。当他回国后,发现周围人都把自己当英雄时,他尴尬又茫然。


在新闻发布会上,记者问他们这些军人在作战之余,都做什么时,战友们给出一本正经的回答。而比利·林恩很清楚真正的答案上不得台面,那就是“想女人”。


发布会上,他满脑子想的就是站在一旁的美丽拉拉队员。发布会一结束,他就和啦啦队员在后场来了次亲密接触。


美国国歌奏响时,人们看到他泪流满面,却不知他是为自己遥不可及的梦想生活而哭,那个梦和国家无关,只和他自己有关,有一个房子,养一条金毛大狗,和心爱的女人床笫缠绵。


但民众大概是不会接受英雄这一面的,你都是英雄了,怎么能有欲望呢?


李安的解剖刀并没有只是停留在英雄只是普通人的层面上,他接着往下划,让你看到英雄身上那有关病人、失败者、甚至是潜在罪犯的一面。


林恩和队友参加橄榄球中场表演时,全程头疼,他不断催经纪人给他一片止疼药。战场的惨痛记忆也不时在他眼前闪回,让他眩晕。


而他的战友们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高度紧张、不稳定,暴躁易怒。在外界环境嘈杂时,他们尤其容易反应过激。比如当中场表演的高潮,他们需要走上舞台,和真命天女同台演出时,烟花爆炸,巨大的响声和烟雾立刻让这些军人联想到了危机四伏的战场,甚至丧失了现实检验能力——当一个编导推搡催促这些军人快走时,林恩一位战友的第一反应就是把编导打倒在地。


林恩和他的战友们应该都有不同程度的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


如果从心理健康层面,看这些所谓的英雄,其实都是需要治疗但没有得到治疗的心理病人。他们伤人甚至伤己的概率都不小。


当林恩和战友们坐在台上看橄榄球表演时,坐在他们前排的一位白人男子用开玩笑的口吻说,“军队里有人搞基,有些同性恋在战壕里卿卿我我”时,这群战士觉得受到了侮辱。其中一个战士立刻死死勒住他的脖子。


如果不是周围人及时劝阻,那位嘴巴不太干净的白人男子差点被勒到窒息而亡。


在这里,宣传中的卫国英雄和冲动的杀人犯之间的界限十分模糊。如果周围人劝阻的再晚一点,那个战士勒脖的时间如果再长一分钟,可能他的下半生就在监狱中度过了。


更荒谬残酷的是,这些内心有创伤的病人之后还要顶着英雄的头衔,回到伊拉克的战场,继续杀人或被杀。


比利·林恩这样有PTSD的军人并非少数——根据美国创伤后应激障碍基金会的数据,每3 名从海外行动中归国的美军士兵,便有一人被诊断为患有严重的PTSD。


战争除了带给这些士兵PTSD,还会带来什么呢?


李安借B班另一位班长之口说出了,“战争会扭曲人”的话。


在发布会上,被问到在伊拉克做什么事来娱乐时,林恩的一个战友回答“打死那些敌人,听他们的寡妇们哀嚎”,这个回答让全场气氛凝固了。这家伙意识到场面尴尬,补充说,他说的只是一句电影里的台词。


然而当他脱口而出这句话时,是不是也带着一些真心呢。


人是情境的产物。在战争这种极端环境下,人的行为和心理很容易会被异化、扭曲。军人即使之后退伍离开战场,多少都会留下一些心理阴影——

我查了下,据美国“战友基金会”统计,美国平均每天有22 名老兵自杀,每年超过6000名老兵自杀。很多人在自杀前有暴力倾向,而受伤的大部分是家人和朋友。


看到这样的数据,再去看“战斗英雄”四个字简直像是讽刺。


而如果让林恩这些英雄回到正常社会,他们又能做什么呢?




片中用一处镜头告诉了你答案:林恩和战友Mango,以及Mango的朋友,一个做酒保的黑人小哥,溜出去吸烟时,黑人小哥说,现在在做的这份工作薪水和待遇太糟,没法养家,为了老婆孩子,为了6000美元入伍奖金和付给他家人的保险,他想去当兵了。


而Mango和林恩也开始思考,如果回来,自己能做什么呢?汉堡王的服务生么?


回去很糟,留下来也很糟。“还有什么办法呢”这是他们面临的现实。


李安在接受陈文茜采访聊新片时说过一段话:“现在美国的职业军人都是在‘好铁不打钉’的这种情况下,因为奇奇怪怪的原因去参战。所以这个阶层的人跟社会其实是脱节的。”


入伍参军的那些人中有的因为需要钱;有人像林恩一样犯了事,为了逃避入狱,而参军。


他们往往教育程度不高、缺乏一技之长,离开战场,回到国内,未必就能顺利融入社会。


他们去当兵,也只是一种讨生活的方式。


问题2

战争真的能带来

和平和民主吗?

比利·林恩和战友深夜闯入伊拉克民宅,发现男主人藏了一把枪、一张入伍证,这让他们高度紧张:眼前的这个伊拉克男人或许是无辜的,但也有可能是潜在的恐怖分子。不管如何,先抓走再说。


即便这个男人的妻子在默默流泪,他的母亲在哭喊在祈求,他的孩子因恐惧和悲伤瑟瑟发抖,其中一个小男孩的眼睛被愤怒而绝望烧成了红色。他直直看着林恩,这个带走他父亲的美国人。


这一刻,仇恨的种子已经种下了吧。


如果这个伊拉克男人之后没有回来。他的孩子、他的妻子、母亲在未来会不会成为复仇者,成为美国人口中杀不绝的“恐怖分子”。


李安在接受陈文茜采访时,说到为了拍这段,特地去约旦访问难民,他了解到的情况其实比电影中呈现的要严重得多。电影中虽然有美国军人爆粗口、在证据不足情况下逮捕伊拉克人的画面,但还是比实际情况温和许多了。


在李安看来:“这是既不是士兵的错,也不是那些人的错,可是这样的事情就是会发生。你会真的会替去搜屋的人,跟被搜屋的人这两方都感到难过,会恨那些政客,为什么他们布下了这么迷乱的局面,不把人命当一回事。”


李安在片中穿插了多处情节来展现战争实际效果和政客口中效果的差距——

1处是,在新闻发布会上,记者问“这场战争给当地带来了哪些变化”时,林恩的战友回答:“只是增加了更多对抗之人。”。


另1处是,林恩回家,姐姐问他,战争真的能带来民主吗?林恩默然。


所以,这场战争的意义是什么?到底为了什么?


李安很清楚,这多多少少会刺痛一些美国人吧。


本土从来没有被战火侵扰过的美国人可能不大能感受到伊拉克那些平民的感受。“我是从第三世界来的,我会比美国人更敏感”,李安自觉应该站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拍电影)还是要有一些理想和客观(眼光)”,为此他甘愿承受别人的批评。


问题3

军人打仗是为谁卖命?

你们是真的在保护民众

还是成为强权打手?


在林恩和战友们吃自助餐时,一个做页岩气开采的老总过来和林恩他们说,如果美国页岩气开采技术进一步改进,我们可以自给自足能源,你们这些孩子就不需要为了占有伊拉克的石油资源而去伊拉克当兵了。


班长听完就发飙了,为了让对方难堪,而故意说自己和手下的这些战士就是因为享受杀人,享受战争才去当兵的。你开采你的能源,我们杀我们的人,两不相犯。


这当然并非实际情况,这些军人并不是穷凶极恶的屠杀者,班长只是在表演。当那位老总识趣黯然离开后,班长也有点自责,觉得自己过分了,问林恩,我是不是个混蛋。


班长的反应其实是一种自我价值被否定后的应激反应。按那老总说的逻辑,他们这帮军人被送上战场,不是为了保护祖国啊,而是为了掠夺别人家的石油资源,为了赤裸裸的利益。他们这些人冒着生命危险去战斗就成了一件道德上站不住脚的事。


班长之所以会这么表演,是因为他觉得,在页岩气老总眼里,他们是被人利用的棋子和杀人工具。与其这样,我还不如让你觉得,我就是喜欢杀人,我上战场因为我开心,而不是因为被利用。


看这段时,我内心被巨大的悲哀和无力感压得喘不过气。人为了活下去,为了精神不垮掉,是需要自欺欺人的。


这种感觉大概是:我知道我的生活烂透了,但我不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救世主来拯救我,来质疑我为之献身的事情的价值。比起被拯救、被怜悯,我更需要被肯定。


即使我知道你说的可能是真相,我也不会承认,因为那会导致,我的付出都成了笑话。


问题4

民众真的

如他们所说

爱“英雄”吗

民众们找林恩们握手、签名、拥抱,喋喋不休诉说对他们的崇拜、感恩,但这就是全部真相吗?

片中橄榄球队员也好,新闻记者也好,普通市民也好,都会问林恩们,关于战争,关于杀人的细节感受。


没有人关心,对他来说,回忆那些事,是一种创伤记忆的反复重现,是一次次展示伤口。


大家只是满足自己的窥私欲、猎奇心理和隐秘的嗜血欲望。


在商业社会,一切皆可被消费。他们这些军人不过是一种被消费的对象罢了。


那些坐在电视机前面看比利·林恩救战友所消费的可能是一种对战友情谊、对英雄主义的憧憬和意淫,想要把这个故事拍成电影的那些投资商们,看到的是未来的票房投资回报。


对于当事人而言,自己生命中重要的经历、感受、情感,在别人眼中不过是一个可以卖钱的故事。

而且还不大值钱——开始说的是每人10万美元,到最后成交时,就变成了5500美元。而愿意出5500美元的也只有一个人而已。


当林恩站在舞台上表演时,黑人伴舞演员一边围着林恩跳舞,一边对他说,fuck you,傻大兵。即便是这样万众瞩目的场合,他依然能清晰感受到来自其他人的恶意。


而且他还不能反抗。如果是在台下,他或许会一记左勾拳砸过去。但那时,他在台上,那么多双眼睛看着他。他只能像一个道具一样一动不动得站着。


之后表演一结束,他和他的战友们就立刻被工作人员像清扫垃圾一样驱赶。那意思再明显不过,表演结束了,你们这些用完的道具还不赶快离开。


当林恩要离开,和啦啦队员吻别时,林恩忍不住脱口而出,我很想带着你逃跑,那个女孩子当时就笑容就僵硬了。你要去哪里呢,你不是美国的英雄吗?


很显然,她爱的并不是比利·林恩,而是“美国英雄”比利·林恩。


很心痛是不是?李安不顾林恩的心痛,继续往前走——

在影片末尾,他让你看到,维修工操着铁棍报复B班,这些军人被自己宣称要保护的民众往死里暴打。这大概更彻底让林恩看清了现实——人们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即便爱你,爱的也只是他们需要的那个你。


问题5

比利·林恩为什么选择回到战场?

这选择是勇敢还是懦弱?

比利·林恩本身不是一个支持战争的人,甚至可以说,他内心是反战的。


他看到过伊拉克小男孩流泪的眼睛,看到过那片土地上人民的敌意,他内心无法不怀疑战争的意义。


但最终他还是回到了伊拉克,继续做一个军人。


即便他真的有PTSD,即便心理医生打电话告诉他,你这么做不是懦弱,而是真正的勇敢,你站出来,会让更多人意识到PTSD的存在,更多战士能得到应有的治疗,而不是继续被战争、被精神疾病折磨。


他也一度被医生说动,答应希望他接受精神诊断并退伍的姐姐,考虑一下她的提议。


然而最后,他还是做不到。在停车场,他和姐姐对视的眼神里有那么多无奈和忧伤。


他害怕战友们不会理解他,甚至唾弃,觉得他是一个贪生怕死、背弃兄弟的逃兵。


他害怕中场演出时见到的那些说着爱却好像要把他吃掉的人。


虽然他并不想做军人,但讽刺的是,他实际上具备做一个军人的很好素质,用班长的话说,在战场上,他勇敢镇定,能冷静处理问题,安抚战友的情绪。


军人这个职业能给他成就感、荣誉感,如果留在国内,他害怕自己不过是个最平庸无奇的服务生。


和这些害怕一样真切的是,他爱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


当初他上战场是因为爱姐姐,现在他回到战场,则是因为爱兄弟。


他不是什么英雄,他就是一个天性纯良的少年啊。他在意的始终是,能不能和爱的人在一起。


去向哪里从来没有与谁同行重要。即使前方是战场,是死亡又怎样,起码我有你们。我不能抛下你们。他走上那辆战车时,眼前出现了死去班长蘑菇的脸,他情不自禁说了,“我爱你”。


这种爱是最动人的。


蘑菇曾经告诉林恩,你要找到比自己更大的东西。


林恩已经找到了。对他而言,那个东西是和战友生死与共的集体归属感。


比起站出来承认自己有PTSD,让自己以及更多像自己这样有PTSD的人离开战场,他更在意,能不能得到认同、归属和爱。


为了这些,他可以上战场。


李安在《十年一觉电影梦》里说过他对战争的看法,“有时人加入战争跟理念并无太大的关系,只因为要在群体中证明自我价值,一如为球队加油,你一定是站在本乡本土这边,未必是理性的判断。”


你可以把这句话当成林恩最后选择回归战场的注脚。


所以,人能在多大程度上作出自由选择?又究竟哪种选择才是真正的勇敢?


用李安的话说:“往深处追究,人在人际关系,在社会群体里,不就是有一种不自由?我们每个人都是人际关系的奴隶:家庭、朋友、国家、族群等的奴隶,黑奴只是个最极端的例子,这是人性的枷锁。”


但谁又能逃开这人性的枷锁。


人如何才能自由?

李安说过,之所以想拍片是因为“拍片给了我发言权。你不拍,大家就以为是现成的样子;你拍的话,人们在现成之上又多了一种选择……若我不争取、不表达、不发言,径直让它过去,将来的历史、大家脑海中的文化印象就是另一回事。艺文工作者就是要把它反映出来,让世人看到人们真正的心声。”


这部片子做到了。


他让你反思固有的观念,让你对那些“理所当然的正确”产生怀疑,让你多一个角度看待人和事。

最终李安想做的,是让你活得更加自由。


因为“自由的精神,就是对何谓正确不那么确定的精神;自由的精神,即是尽力去理解别人见解的精神;自由的精神,即是将别人的利益与自己的利益不带偏见一并考虑的精神。”(勒尼德·汉德法官语)


我很感激李安拍了这样一部电影。

——

weixin.qq.com/r/b3UEHAb (二维码自动识别)

我的微信公号 「雅君的好用分享」(yakishare)


欢迎来这里找我玩儿

和你分享阅读、写作、电影、音乐、APP以及吃喝玩乐




  

相关话题

  周立波和金星的公众形象有什么不同之处? 
  如何看待前女记者自述遭遇家暴,其丈夫否认家暴出轨:「她来了个电话就说不过了」? 
  如何看待冯唐翻译《飞鸟集》受争议,在微博晒出托福成绩? 
  如何评价三代目火影的功过是非? 
  如何评价最近知乎上出现大量的支持大麻合法化的答案? 
  你是从哪个细节发现女友/老婆出轨的? 
  如何看待新西兰枪击案? 
  为什么王宝强家庭地位低? 
  如何看待女性不想结婚? 
  佐佐木希那么好看,为什么她老公还出轨? 

前一个讨论
Web后台开发,如何定时运行一个任务?
下一个讨论
汽车停车后开启空调是否会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 2024-11-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