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因为品牌能力弱嘛。(暴论)
洪晃是个很有争议性的人物,但她关于国内“时尚圈”的吐槽,我都特别爱看。
一群整容欧洲脸学比佛利山庄开几个酒会,就时尚啦?
洪晃当年能被《黄土地》这部电影勾魂,迷上陈凯歌,说明她本质还是是个文青。
我比较认可她对时尚潮流的理解,起码比那帮只会堆硬妆封面照的强。
潮不潮流、时不时尚、牛不牛逼,不仅仅在于你运用了哪些设计元素。
广州中大的面辅料市场,图样管够。
重要的是:
你要运用这些设计元素,解读、表达、总结出一些时代情绪、一些大众共鸣;
还得有点前瞻性,经得起几十年的考验;
还得是你自己的。
洪晃一直不大瞧得上苏芒,除了同行仇家的传统艺能外,还是有她个人的一点理想主义的:
洪晃觉得中国得有中国自己的时尚潮流,咱们这票牛逼的文化人得理解我们自己身处的时代和土壤,得形成中国自己的潮流产业链。
所以08年洪晃执掌《世界都市iLook》时就盯着中国本土设计师报道,盯着中国的音乐美食旅游报道。论“讲中国故事”,洪晃算开路先锋。
讲各个城市里的文化地标,觉得这像普通人认知的时尚杂志么?
但另外一些同行就不一样。
图我也懒得放了,反正整本杂志就是讲首映礼、片场、走秀、化妆品、首饰,等等等等。
从内容的角度,就是影视业最粗浅的对外宣发素材,加上女性消费品广告大合集。
然后堆满各种硬照修图照,堆满各种洋牌子logo。
一般咱不轻易点评内容的高低,但身为一名直男,我诚恳地觉得后者很垃圾。
就是美式邮寄广告刊,只有刺激没有知识,更没有情绪。
但可惜,这种形式才是容易理解的,也容易商业化的。
而且这种形式贯穿了中国几乎所有品牌圈。
国内企业长期面临着生存压力、扩张压力、迭代压力。
市场大、市场变化快、市场竞争强。没有什么空间给企业的品牌人员去提炼和解读大众,更不可能去沉淀什么“和消费者的情感链接”。
真正文化层面的事,没闲工夫。
所以大家走的路线都是抄,抄文案、界面、包装、工业设计、元素、剪辑风格、色调,抄海外老牌子已经成熟的范式。
而且只抄不积累,尤其不积累数据外的信息,例如自己的产品故事、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员工对制造产品的内心感悟。
我们的时代是波澜壮阔的,但我们的企业没有余力来感知大众的心理。品牌人员实际上不存在,本质都是销售员。
所以当“国潮”起来时,所有品牌一窝蜂地上。
手上没有积累的故事,所以只好讲同一个故事嘛。
文艺复兴是拿古罗马古希腊的瓶子装自己热那亚新兴资产阶级的酒,法国七十年代的冷感设计是回忆68年的五月风暴,日本一堆的工业设计是顺应一亿总中流。
我们没有。或许在产品形态上能看到时代的变化(例如小家电反映的独居化),但品牌文化上很难看出来,只是一锅八国联军大杂烩。
电梯屏幕的广告里是看不到中国的,倒是能看到赛博朋克。
国潮本身没毛病。不管是八九十年代的集体童年,还是秦砖汉瓦唐服宋锦,老百姓喜闻乐见。
但一味地复用元素而空无内核,国潮始终都是瘫着的。
我们的企业和消费者还在消费一个幻想里的世界(一般是纽约东京巴黎伦敦),哪怕从消费主义的角度来说,我们都还没开始内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