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曾经常见的食材淡出了中国人的食谱? 第2页

        

user avatar   life-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高粱。

由于出色的抗旱能力,曾在华北地区广泛种植。尤其是干旱的黄土高原地区,高粱曾作为主食被大面积种植。根据考古发现,高粱有至少5000年的种植历史,对于北方地区的居民来说,直到上个世纪,高粱还被作为主食。莫言的小说《红高粱》也用高粱这种作物作为了一种意象。

但是,大部分年轻人并没有吃过高粱,甚至没有见过。为什么高粱从大家的餐桌消失了呢?除去产量问题和农业技术进步的原因,高粱它是真的不好吃。

高粱的谷粒脱壳后叫做高粱米,可以直接煮成饭吃。但根据长辈的说法,高粱饭是最难吃的主食,远不如小米饭和大米。甚至麦粒煮的饭都比它好吃。那磨成面不就好了吗?也不好使。

高粱面由于呈暗红色,也叫红面。它是涩的,缺乏粘性,有点像沙土遇水即散,无法直接做成面食。为了做成面食,要在红面里掺入一部分榆树皮(榆树皮磨成的面粉,也可以吃)增加粘性。那口感就可想而知了。家母是78年考上的太原理工大学,那时候还叫太原工学院。据她回忆,那时食堂主要吃一种被同学们称作“钢丝面”的面条,因煮熟了还很硬,甚至能站在碗里得名。这种面条就含有大量高粱面,吃进嘴里咀嚼起来咔嚓咔嚓的,和吃了把沙子似的,里面都是没有完全磨碎的粮食颗粒。

甚至炒面都不首选高粱面。这里的炒面不是炒面条,而是干炒面粉,解放前和建国初期艰苦时期曾广泛作为军队口粮。我们这里现在偶尔还会吃炒面,一般选白面和豆面(绿豆磨成的面粉)炒,很少吃红面。

最终,随着农业的发展,高粱渐渐离开了餐桌,主要用于酿酒,不再作为主食。吃高粱的故事,也渐渐成为了传说。


user avatar   li-meng-yang-88-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这些也不能算淡出了吧,老人们倒是都清楚,现在想吃也能找得到,到田间地头能找到。

蒲公英。杂草丛里常见,春天摘嫩的沾酱生吃。

苣菜,有甜苣苦苣之分。河沟边上杂草丛中常见。我家旁边有条河,岸边大片的苣菜,春天经常采嫩的来吃,老了不就行了。可生吃,也可以用水焯过凉拌。



地葫芦,通常腌成酱菜吃



鬼子姜,有点像生姜,通常也是腌着吃。


紫苏叶。有种香味,可以切碎了拌凉菜。我也喜欢拿这个叶子卷烤肉吃。


酸枣。

酸酸甜甜很好吃,酸枣树有刺,小时候常跑到农村去摘。

沙棘

很酸带点甜的野果,枝上有刺。小时候摘来经常一遍吃,一遍被刺扎得疼。现在看到有卖沙棘汁的饮料。



最后……高能预警……心理承受能力差可以不看。

……………

……………

……………

………………

……………

……………

天津人大概有知道的。

下面这个高蛋白食品….发音叫玛蛈的东西,我也不知道是哪两个字。煮熟了汤都是绿的。吃起来很香。

PS,我一直分不清这玩意与沙蚕有什么区别,但是当地人总是说这不是沙蚕,不一样。



user avatar   xiang-ran-shao-de-xiao-huo-ch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20年了,给大家更新一个冷门一点的,茄柴。

茄子大家都吃过,不过有很多人应该没有想过,茄子杆上那层紫色的皮也是可以吃的。我们村里有人种茄子,从来不会发愁怎么清理地里的茄子秧,因为很多妇女们,会自愿免费处理这些看起来像柴火的茄柴。甚至有时候还要去地里抢,为的就是吃这一点每年只能吃一次的茄柴。

(茄子植株上这层紫色的表皮,就是茄柴啦)

先把茄秧的叶子摘掉不要,然后把摘去叶子的茄秧放在平整的石板上,用棒槌反复捶打。茄秧的表皮比较软,茄秧的里面是类似于嫩木头的结构,很硬。由于软硬度不一样,茄秧的表皮在捶打下就会脱落,这层表皮就是"茄柴"。捶打虽然看上去相当的暴力,而且摘下来的茄柴品相不好,但是这比手慢慢剥可快多了,而且还容易入味。

有的茄秧上还会有长不大的小茄子,我们叫"茄包"。摘下来和茄柴一起洗净,大铁锅里放油烧热,放八角花椒和几片生姜,将茄柴与茄包放进去翻炒几下,然后倒入腌老咸菜的卤汤,如果没有的话可以添水加盐与老抽代替,但是味道根本不一样。老咸菜的卤汤有一种独特的香味,可能,人永远也无法复制岁月的滋味吧。然后就是小火慢慢的煨煮,等待茄柴入味软化,就可以吃了。(当然,咸菜卤汤除了香味,还有超级多的亚硝酸盐,现在才知道不能多吃。。。)

先油烹后卤煮的做法,我们这叫做"炸"。通常用这种手法处理芥菜晒干后的叶子,我们这叫咸菜秧。和咸菜不一样,咸菜秧并不只是干瘪的咸味,而是多了一丝油香和热卤水混合香料的风味。咸菜秧按理说只是做咸菜的附属品,但是有意思的是,大家往往更喜欢吃咸菜秧。

我上小学的时候没有在我们村,而是寄宿在临乡的一所私立学校,这所学校最让我烦恼的就是我总是食堂的饭菜实在淡的过头了,相当于影响我吃饭的兴趣。所以为了保证自己看起来好像营养不良其实就是营养不良的儿子可以多吃点饭,每次过完星期要开学的时候,我妈总会给我装一玻璃瓶的咸菜秧,让我用来慰藉自己口味明显偏重的舌头。

(这就是芥菜,下面的一坨就是芥菜疙瘩,收获的时候,上面的叶子连带芥菜疙瘩顶部一起削下来,晒干就可以做炸咸菜秧了)


跑题了跑题了,应该说茄柴的。炸好的茄柴,味道比咸菜秧要香的多的多,不过也有可能是因为一年只吃那么几天的原因?总之茄柴的味道是带着类似树皮特有的木头味和茄子的香味,混合在一起的奇怪味道。嚼起来会有一些"shai"的感觉,因为茄子的表皮是很粗糙的。但是又因为小火长时间的煨煮,它的质地已经变得很烂糊,所以很容易下咽。所以吃茄柴并不像是饥荒时代啃树皮的无奈,它更像是一种时令性极强且不易获得的珍馐。

在我的记忆里,由于茄柴的出现时间实在太短,所以就显得很稀罕,稀罕却又很平凡。所以它很适合分享,因为它得来的很简单,但是又很难吃到。所以每次家里做茄柴,都会像过节一样热闹。仔细想想也挺有意思的,有可能单纯的叫爷爷奶奶,堂弟堂妹,他们来家里吃饭,他们也许会来,但是肯定没有"今天我家做茄柴了"这个理由来的让人无法拒绝。人的聚集总是需要一个理由,无论什么理由,对吧。现在想想,那时大家对着桌子上这一大盘子黑乎乎的看起来相当没有食欲的东西,大快朵颐。一转眼,也已经是十几年前了。

——————————分割线——————————

先说点甜品,黍子,甜高粱杆和甜玉米,梧桐花和槐花。(超长的童年杀)

(这是快要成熟的黍子,熟了以后是黄色的)

老家河北农村的,小时候家家户户都要种一分地的黍子,用来在过年的时候蒸窝窝。黍子面和好,包的时候放进煮好去核的大枣,放到大铁锅里蒸。黍子面窝窝蒸出来是特别特别粘的,而且不像玉米面窝窝一样是硬的可以拿在手里吃,它是软趴趴的一坨。一般都是拿两根筷子插起来放在碗里,拿筷子扒拉到碗边一口一口咬着吃。味道也不像玉米面那样粗糙(我们这叫“shai”),而是很润的那种感觉。(蒸黍子面粘窝窝还有一个小窍门,在毡布上铺一层大白菜的叶子,上面再放粘窝窝,这样粘窝窝就不会黏在毡布上。)

网上搜到的黍子面窝窝,用的是切碎的枣,我们那用整个的大枣,而且用量比较多,蒸熟了以后就不是这样挺立的形状了,而是彻底趴成一团。你可以想象图中的窝窝头被压扁了,就是那种样子,越是质地好的黍子面,蒸出来就越软越粘。对了,垫在窝窝下面的,就是亭子盖。

不过现在麻雀太多了,种了也是十不存一,只好去市面上买。但是现在卖的大多都是黏玉米面掺的黍子面,加上现在过年蒸窝窝的人越来越少,渐渐的都快吃不到了。(还好我姥姥每年过年都要蒸一锅黍子面窝窝,每次想起来都觉得很幸福。)

哦对了,刚放凉的窝窝头,会变得稍微发硬。这时候用手掰成小块,放到油锅里炸,盛到盘子里撒点白糖,这是我最喜欢的吃法,有种特别的焦香味。而且通常我妈在炸窝窝以前会先炸一些自己种的红薯,然后用炸红薯的油炸窝窝,那时候能吃到这些东西,就好像吃炸鸡一样,感觉特别的幸福。偶尔还会炒点红糖黄豆和红糖芝麻饼,虽然现在吃的东西五花八门,自己做的东西,味道也不是超级好吃,但是下厨本身就是一种消磨时光的乐趣。

(甜高粱和普通高粱的区别就是甜高粱的果穗是紧紧的一团,而普通高粱的果穗类似于上图的黍子,是散下来的)

甜高粱在我们这里绝迹的就更早了,往年是在地头的一个畦子里种这种高粱,为的是等高粱收获的时候除了可以给孩子弄点零嘴以外,还可以拿高粱果穗下的那一段秸秆做箅子和亭子盖。

箅子是一层高粱杆用线串连起来,然后根据自家锅的大小做成合适的圆形。蒸馒头包子的时候,先在水已经烧热的锅里放一个“工工”形状的木架子,上面铺上箅子,再铺毡布,淋水,放馒头,盖锅盖,蒸熟。亭子盖是两层高粱杆,一层横一层竖,用线穿好以后是固定的,不像箅子可以卷起来。亭子盖主要用来放准备要上蒸锅的馒头和饺子,以及用作发面缸的盖子。

哦对了,村里我爸爸这一辈和他们的上一代,还会拿去了籽的高粱穗和黍子穗做笤帚,高粱穗硬,适合扫砖铺屋地,黍子穗软,用来扫炕和家具上的灰尘,高粱穗用高粱杆做成长把笤帚,适合站着扫脚下的垃圾,黍子穗用黍子杆扎成短吧,适合拿在手里扫比腰高的地方。

但我记忆最深的是甜高粱的杆,之所以叫甜高粱,不是因为它的籽甜,而是它的杆特别甜。小的时候家里穷,买不起甘蔗吃,就在自家地里种上几十棵甜高粱,也不准备吃高粱面,就是为了给我们这些孩子弄点零嘴。那时候我记得自己经常没事就跑到地里霍霍,折腾半天才能把一根高粱从根弄断,然后就坐在地头上从头吃到根,说实话现在想起来都能感觉到那股甜味,用比较小清新的话说就是“那是我童年的味道”。

不过在我刚上小学的时候,种高粱的人家就已经越来越少,没过多久我就再也没吃过了。

不过幸好还有另一种替代品……玉米杆。

讲道理我这个吃货常年流窜于田间地头,可以说吃过的玉米杆加起来都够一头牛吃一年了……而且我还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那就是……



这两张图是得了玉米黑粉病的玉米植株。一般只有这种玉米杆是最甜的,而且霉包(就是那个白色的不明物体)越大,玉米杆越甜。不过我没有试过这个霉包的味道,有哪位仁兄有大胆的想法你们可以去试试,提一句,这玩意掰开以后里面都是黑色的粉末,所以叫黑粉病。

除了得了黑粉病的,还有就是特别小的玉米杆,结的玉米棒子只有一个拳头大小的那种,玉米杆也是甜的。而且有时候因为这些小玉米还没成熟,还能掰下来回去煮着吃,又是一种零食。

甜高粱杆和甜玉米杆的甜味里,都带有一点植物特有的草腥味,而且如果找到的秸秆太老,里面内瓤的水分就会消失,那时在啃就是干巴巴的一团,什么味道也没有了。

然后可以带来甜味的还有槐花和梧桐花。梧桐树比槐树开花早一点,每当梧桐开花,我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洪荒之力,每天偷摸爬上树摘梧桐花,把花瓣撕开吃里面那一丁点的花蜜,虽然蜜量特别少,但是梧桐蜜是迄今为止我尝过的最甜的味道了。记忆颇深的是有一次爬上树摘花蜜吃的太尽兴,没发觉有条大豆虫爬到我脖子上了,我一摸,手上传来蠕动的感觉,吓得我手上一用力,把豆虫扔下去的同时自己也从树上摔下来了。然后落下了怕虫子的毛病……(经评论区提示,这是泡桐,但我吃了这么久,居然不知道这玩意和梧桐树的区别)

现在村里的梧桐树也砍的差不多了,而我爬树的技术也是荒废多年,想吃也吃不到咯。


如果梧桐花是甜的话,槐花就是香,槐花的气味实在是太香了。每当槐花盛开的时候,整个村子都会弥漫着那种香味。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路上要经过长长的一排洋槐林。每当份槐树开花的时候,正好是中午有午休,下午三点才上课的时候。那时候我中午吃完饭就走,和同学们在槐树旁边集合,然后一起爬到槐树上摘一串槐花,一个一个的慢慢放进嘴里。其实槐花并不是特别甜,不过这就是一种游戏,可以吃槐花总比爬上一棵什么都没有的树要强吧。不过因为离学校比较近,所以经常会看到某个班的人全部集中在相近的几棵树上一边吃槐花一边叽叽喳喳的说废话,一班人最重要的就是整整齐齐嘛!

相对于上面所说的几种玩闹得来的食物,山药叶和梗就更像是劳动后的奖励。(我们这把红薯叫山药,土豆叫山药蛋,棍山药叫白山药)

这是山药的茎叶,长期趴伏在地就会长出根,然后长出新的小山药,但是由于一块地的养分有限,这样生长的结果就是等收获的时候只能找到一些比手指粗不了多少的小山药。所以在它的生长过程中需要经常有人翻动山药秧,把刚扎下的根拔起来,避免这种养分浪费的事情。

小时候因为家家户户都种山药,但是爸爸妈妈又很忙,翻秧的活就一直是爷爷带着我和堂弟去做(我家还挖了个山药窖,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玩跑到里面玩捉迷藏)。由于山药秧很结实,也不怕乱踩,只要不踩断就没事。所以我爷爷也乐意看我俩在地里折腾。然后他去掐刚长出来的山药嫩梗和叶子。由于那时候太小,红薯秧对我们来说又长又结实,我俩索性蹲在地里一节节的往上翻,我爷爷就笑话我俩说别人都是翻秧,你俩这是猪拱地。等我俩忙活完了,爷爷也早就掐了一箩筐山药叶了。

油锅烧热下几颗八角,翻动两下把洗干净的红薯叶放进去,加盐翻炒几下,添水小火慢慢煨软,就可以吃了。山药梗因为纤维素很多,所以嚼起来特别费牙,而且如果煨的时间太短,还会不入味。(评论区大佬告诉我要撕去表面的那一层皮,受教了,今年回去做山药梗的时候就试试)但是山药秧有种特别的味道,我说不上来,这次真的不是我童年的幻觉,是真的有……

当然还有一种应该很多人都吃过的东西,榆钱。我看好多答主也都回答过这个,想来作为春天为数不多的美食,应该会有很多人乐得享用吧。想当初作为摘榆钱的主力军,我就是在榆树上练出了一身过硬的爬树技术。然而至今没用这身功夫掏过鸟窝,不仅是我对不能吃的东西没兴趣,而且我对撸狗的兴致远远大于养别的东西。

图上的榆钱稍微有一点点老,嫩一点的还不能舒展的这么大,味道更甜一点。

我们当时是拿一个塑料袋爬上树,顺着榆树细枝的根部到末端一捋,就能捋下一小捧榆钱。如此反复,装满一塑料袋就把塑料袋扎住口,扔给在树下接应的弟弟妹妹(我不傻,不会离地太高就扔的,只有下到必须双手抱树的树干部分时,才会扔)。站在榆树上和槐花开时上槐树,看到的景色是不一样,榆钱开时大部分树木的叶子还没长开,透过高高的榆树,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而槐花盛开的时候,站在槐树上,目光所及之处,是绿叶和白花的海洋。

生吃榆钱会有一点土腥味,但是更多的是甜味,但是没吃多少就会腻,更为普遍的吃法是“蒸”。榆钱用水反复清洗,沥去水分加面粉和一点盐用手拌匀,然后上锅蒸,蒸的时候捣蒜泥,如果没人忌蒜,就把蒜泥倒在蒸熟的榆钱上,同时淋一点热油,拌匀就可以吃了。我喜欢在蒜泥里放一点醋和盐,等吃的时候夹一块蒸榆钱,蘸一点蒜泥吃,也不吃馒头,就这么吃下大半碗的榆钱,喝一碗粥,这顿饭就算吃完了。

这种菜与面粉搅拌蒸熟的食品,我们这叫“Ku Chu”,不仅是榆钱,槐花灰灰菜和老豆角以及一种在我们这叫“扫帚苗”的野菜,都可以这样吃。这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用老豆角,选地里已经膨胀发白的豆角,太老的就剥去皮,只留里面的种子,与其他切完段的豆角一起拌上面粉,剩下的步骤参考蒸榆钱。蒸豆角最好吃的就是种子,特别的面,而且豆角没有其他野菜的那种土腥味,一直是我的最爱。好在我们家每年菜地里都少不了豆角,所以每年都能吃到这样的美味。

其实说实话,以家常的做法炒山药叶,蒸榆钱蒸豆角之类的菜,味道并不会太过出类拔萃。我之所以觉得它们好吃,一是因为它们的时令性太强,一年之中只有很短的时间可以吃到它们;二是因为我在获取它们的过程中一直很快乐,愉悦的心情也会带进饭菜里;三是在那个食物匮乏大棚技术尚不普及的年代,在寥寥无几的菜品中,这些偶尔出现在饭桌上的食物,味道显得独特而出众。如果让我现在去市场上买点山药叶回去自己炒,有可能我吃不下两口就放弃了。

在我还未上小学以前,收割机还没普及到我们那里,每次麦收都是靠手拿镰刀割,然后扎成捆,扔到拖拉机的斗上拉去打麦场,用拖拉机头拉石碾滚压过几遍之后,,把麦秸用铁叉叉起来堆到一旁,趁有风的时候用木锹铲起一锹麦子高高扬起,让风把轻一点的麦麸和碎麦秸吹远一点,重一点的麦籽就会落得比较近,如此反复,就能分离麦子里的大部分杂质。最后装袋运回家,晒干以后放进粮囤里,麦收就算结束了。(粮囤是由大概长一点五米,宽七十厘米的铝板围成的大圆环,一般五个圆环套成一个粮囤,根据需要可以增减圆环的数量,圆环之间有特殊的卡扣形状以便固定。)

一般这个时候,地里,路边,离地不远的打麦场上,到处都是劳作的人们,野兔很容易在地里受到惊吓,惊慌失措的乱跑,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被哪个走狗屎运的家伙一把扑住,晚上又是一顿美餐。我至今难忘的一只野兔子就是在打麦场上帮忙扫麦籽的时候,不知从哪边跑来一只野兔子,被我爸一扫帚给拍死了。那时候我爸还纳闷这兔子这么肥,而且这么容易死。结果等晚上开膛的时候,一刀滑下去,里面露出了一串好像葡萄一样的小兔子……那时候全家吃肉的喜悦一下子就消减了不少。但是事已至此,总不能扔了吧,最后还是用五脏庙超度了它。

野兔子大部分是这种草黄色的,偶尔见过几只灰兔,但是特别少。兔子肉的脂肪特别少,吃起来特别劲道。

当然我小时候吃的野兔子是很多的,总不能都是傻兔子一只只的自己撞上来的。那时候我爸在拖拉机后面那个一直转的轮子上装上一圈三角带,另一边连着一个小型发电机,专供一个大度数氙气灯。晚上开着拖拉机出去,等到了地头,就把大灯打开,照到兔子的眼睛,它就会站在原地不动,而且在反光下看起来像两盏明灯,特别显眼。小时候村里还有一人多长的能打铁砂和钢珠的火铳,也不知道我爸从哪借来的,就用火铳一铳过去,下去捡兔子。后来不让用火铳了,就换成用狗追了。

那时候父亲总是在割完麦子和收完玉米以后的晚上出去,那时候地里没有遮挡物,大灯一亮可以照很远。凌晨回来,剥皮开膛,在院子里用斧头斩成小块,收拾完了放进锅里,放上炖肉用的香料包,加水,灶膛里放细柴点火然后慢慢添粗柴。这时候差不多我妈就该醒了,然后吩咐我妈什么时间放盐添水,开锅多久换小火,然后他就洗漱补觉去了。一般差不多要七八个小时,这一锅三四只兔子才能炖透,那时候我都是闻着香味起床的,我妈一见我起来了,就掀开锅盖给我夹一块肉给我尝,还笑着问我是咸是淡。但我总是三口两口连嚼的时间都恨不得省去就咽下去,根本尝不出个滋味。而且我爸很介意我妈根据我的口味来放盐,因为我比较喜欢吃咸的,我爸口味比较淡,总说盐放多了肉就太紧,吃起来就不好吃了。但是我妈总是习惯性的问我,我说不上来就再给我夹一块,让我慢慢吃,尝出咸淡了告诉她,虽然我妈也从来没听过我“再多放点盐”的建议……现在回想起来,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更新——
深夜通读了一遍自己写的这篇答案,突然觉得自己跑题严重。食物和它们的味道似乎不是主角,我花了更多的篇幅来叙述获取它们的方式,以及我自己的故事。不过这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我自己并不是什么老餮,对于食物味道的描绘并不能精准又详细,只会说“特别的香味”,“独特的味道”之类的苍白词语……

还有很多小伙伴评论说自己经常吃这些东西,其实你们有没有发现,从我们这一代开始,已经逐渐开始远离与农耕有关的生活了。我连哪个节气该种大白菜都想不起来了,挥动锄头松土锄草这种事也不再得心应手,更别提去地里辨别野菜上树摘榆钱了,有时候就算有那个心思,却也没有时间了。所以从这个方面看,这些在我们看来这些“理所当然”的可以吃的东西,也许在下一代的眼里,和普通的野草并不会有太大区别。


user avatar   ingthet-cros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更正:为了考证自己先前的回答是否正确,我专门去孔夫子旧书网买了一本陈万青的《鲸与捕鲸》,

原答案中写的食材是须鲸下巴表皮褶皱;事实上须鲸下巴表皮的褶皱确实可以做成熏肉和咸菜,但是根据印象中老人的描述,他们指的应该是鲸鱼背鳍和尾鳍制成的拌菜,具体做法如下图所示:

事实上对于将鲸鱼背鳍和尾鳍作为食材,在日本也是有的,但是主要是作为刺身或者直接烤着吃(如下面链接所示,没字幕而且广告有点多。。),而只有中国人会选择做成拌菜;

书中关于鲸鱼肉的做法:

可以看出虽然中国人大量食用鲸鱼只有几十年时间,但是当年对于如何烹饪鲸鱼使其符合中国人的口味上还是有相当多的研究的。

关于鲸鱼的其他食用价值,书中在这幅图里进行了分类:

个人认为这张图可能是源自日本关于鲸鱼用途的相关书籍,或者可能是进行了一定的借鉴;可以看到在图中除了对我先前所说过的鲸肉和尾鳍以外,原答案中说的须鲸下巴的褶皱,也是可以作为熏肉和咸菜食用的,这个我小时候吃过,味道像肘花;此外,图中画出的可以作为咸菜和调味料的“芜骨”,经过百度之后我发现这个实际上是日本的一种叫法,指的是鲸鱼头骨的骨髓,如下图所示:

可见日本不愧是食用鲸鱼有几百年历史的国家,对于鲸鱼哪里能吃,怎么吃更好吃这一点上确实比我们懂得更多;


《鲸与捕鲸》这本书出版于1978年,是我国出版的第一本也是最全面的一本描述捕鲸和鲸鱼应用价值的书,下面上传几张我拍到的书中内容:

以下是书中关于鲸鱼食用等价值的部分描述

以下是关于如何活捕海豚的描述:

以下时关于如何捕鲸的描述:



下面是原答案,我就不修改了;

说一个曾经昙花一现,将来可能再也吃不到的食材:

须鲸下巴那部分表皮的褶皱,剥下来以后可以用盐腌制当咸菜吃;在一些比较老的动物学和博物学书里对这一点都有描述;

大学毕业以前在辽宁听很多老人都说吃过这东西,具体味道如何不知道,貌似比较有嚼头;

中国古代历史上捕鲸一直是一项很冷门的行业,新中国成立后曾经一度发展过捕鲸业,甚至有过专门的捕鲸船队,但是仅仅运行了20年左右就因为全世界海洋中鲸鱼数量的剧减从而很快停止,而国人对鲸鱼的食用和工业价值的开发也仅限于那20几年的时间;

拿鲸鱼皮做咸菜这种做法通常也只存在于对动物能好怎吃极为关注的中国人群中,而随着捕鲸业的停歇现在全世界每年捕鲸的数量极少,在中国用来食用更是不现实的事情;更重要的是,鲸鱼皮本身就是一种冷门食材,它的选材取材和腌制的方法在当年就很少有人掌握,现在估计已经失传了,将来再重新开发估计也是不太可能。


user avatar   li-bai-bai-4-8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要追溯到辰东本人的习惯了。

辰东小说里的天劫不是必然发生的,而是可选的,强者靠渡劫磨炼自身,渡劫越多,劫的威力越大,就越强。比如别人的小说一般是结金丹要渡劫,那所有人(包括妖)都得渡这个劫。

但辰东小说里,金丹期可以分为3类

1,完全不渡劫

2,只渡金丹劫

3,结金丹、中期、后期各渡劫一次

基本上2能吊打1,3能吊打2,3要是去打1,那就是一招秒一群的节奏。

而且3还可以细分,按照天雷的数量和质量还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天雷越多越好,越神秘越好。

比如你每次渡劫渡的是普通的9道天雷,那你就是个普通圣子水平,欺负欺负只渡1次劫的小门派长老也就差不多了。

如果你每次渡劫都是九九八十一道天雷,天雷还形成真龙、凤凰、鲲鹏等仙灵,那就是高级配角待遇,只要不惹主角,诸天万界横着走。

如果是每次渡劫都是万丈雷海,而且雷海中隐约构建出神秘道图、古天庭虚影,那就了不得了,只要你能确定其他人渡劫的时候没有实物(比如斩仙台、雷池之类)出现,那你就是真主角。


所以这就明白了吧?

不是大道如何如何,大道没有任何意志,只是自然而然的试图断强者的前路,表现为各种雷劫。

叶黑被劈的很惨,是为了凸显这个劫难过。

劫难过则是为了凸显主角牛批。


user avatar   reseted15930525655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印度是挺严重,但是轮得到美国来说三道四吗?

真实人数是报告的2到5倍,那美国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不然灯塔的光芒何在?此时不拉拢印度联合对抗中国,还有更好的时机吗?(狗头)

虽然印度在3月下旬已暂缓新冠疫苗出口,但到4月中旬,印度数个邦仍出现疫苗短缺的情况。印度目前主要使用的阿斯利康疫苗和本土生产的Covaxin疫苗都处于库存不足的状态,数百家接种中心因此关闭。在继续开放的接种点内,疫苗存量也只够维持一两天的接种量。
据悉,目前,印度政府将扩大疫苗接种范围当作“救命稻草”,但美国却正在限制对印度的疫苗原材料出口。
印度媒体20日发布的报道称,如果美国不为印度提供37种关键原料,印度的新冠疫苗生产线将在几周内停工。

不仅见死不救,还要限制原材料出口,这是要赶尽杀绝呀。


user avatar   shui-ji-yuan-tong-kuai-di 网友的相关建议: 
      长恨歌里面写的,会不会有夸张成分?有一些画像我也看过,没觉得杨贵妃多漂亮。是因为当时和现在审美差别吗?
user avatar   kerorolao-b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是因为物理学已经开始快要碰触到这个世界我们可能的认知边界了。

包括什么边界呢?这里有物理观察能力的边界,也有主观客观分界的边界,甚至有这个世界底层规则的边界。

假设说吧,我们这个世界是虚拟的(而且很可能就是),那么我们是什么呢,不过是网络游戏里的NPC角色,就像你在魔兽世界里看到的卫兵,任务NPC一样,差别是我们更加智能,并且会思考。

假设我们就是那些NPC吧,我们也会思考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律是什么。通过一些实验和逻辑思考,我们很快就能发现很多规律,比如这个世界上物体运动的规律,能源传递的规律,甚至光线和颜色渲染等等更高级的规律,这些规律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游戏内的道具和环境通过实验而感知到的。于是我们提出了种种的假设,提出了各种数学方程来总结这些规律,我们惊奇的发现,这些理论是对的,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既普适又实用,能指导我们在这个世界里干出很多以前干不了的事情,比如造出了能上天入地的机器,也学会了怎么远距离的通信,我们的科学开始突飞猛进。

但是,研究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我们发现了很多奇怪的很难解释的现象,比如为什么法师发出的火球,你观测和不观测的时候命中的概率会有变化,为什么两个相距遥远的宝箱,开出来的物品始终保持互补的概率,这些似乎和逻辑常识不符。但是,我们很理性的认为,可能这就是这个世界的客观规律吧,这个世界上有一些奇怪的规则,虽然不知道是怎么来的,但是这个世界就是依照这些规则构建出来的。

再然后,研究深入到了一些更难理解的领域,比如在这个世界显现出来的最小像素背后究竟是什么,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客观)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我们(意识)的本质又是什么?科学研究卡在这个地方似乎再难推进。有的科学家说,肯定是我们没有造出更厉害的道具炮,如果我们用更强大的道具炮对轰,在极端的运算条件下,这个世界一定会显露出更底层的运算机制出来。

好了,现在你先跳出来,做为这个游戏的上层世界的开发者身份来看一下。你会觉得很有趣:你创造的世界里的代码正在试图弄明白自己是什么,或者想弄明白这个世界是什么。他们发现了这个世界因为虚拟造成的一些奇怪的地方,比如你为了节省运算量,大部分的场景和物体都是在玩家不观测的时候不装入内存的,大部分的计算也都是先计算结果再反过来根据观测需求输出过程。当然这么做会让游戏里的智能NPC感觉到因果律被违反了,但是没关系,他们会理解这个世界就是这么运转的。然后你看着这些NPC开始修改一些脚本,试图利用道具反应来制造出超越数值边界的计算,然后引发计算BUG,并通过研究BUG现象来更进一步的分析这个世界的代码运转特性。

你很佩服这些智能NPC的想象力和探索欲望,你也很理解他们,不过做为开发者,你当然知道这么做是没用的,这个网络游戏程序有着复杂强大的保护机制,不可能被游戏里的NPC弄崩溃,而且就算弄崩溃了大不了也就是打个补丁重启游戏就好了,出错时候的日志都会清掉,他们什么都不会记得的。而你也知道,这个世界的本质其实是建立在高层世界的计算机的各种硬软件系统之上的,这其中包括了服务器,网络通讯体系,协议,客户端,编程工具,图像引擎,底层驱动等等机制,而这些机制游戏里的NPC无论如何研究也不可能明白的,他们不可能明白在他们的世界维度之外的东西,这是他们的不可逾越的界限,他们就算把CPU弄烧掉也不可能从游戏里蹦到现实中来。

对于游戏里的NPC来说,他们只能在这个世界程序运行的规则之下进行探索和学习,他们不可能超越这个世界去到更上层的世界,不可能变成坐在键盘前的开发者,他们虽然很聪明也很好奇,但是终有一天他们会发现再也无法向这个世界更深的奥秘去探索了,因为他们所探索的世界规则有他们碰触不到的边界。

这是做为NPC的悲哀,开发者想,不过他转念一想:我们自己也不过是一个更高层世界创造下的NPC,我们也同样被局限在当前的世界里,永不可知外面的世界是什么,大家彼此彼此,都在笼中而已。

==============================

好家伙,居然有这么多人对科幻概念有兴趣,回复出几百条来。

请大家理解一点,既然谈到了科学的边界之外的地方,那自然说的东西是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这叫什么,这叫做想象,所以大家不要把科幻当民科来批,放飞想象也是一种娱乐嘛。

既然说到了对科学边界的想象,那么我就补充几句:

1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是一定有边界的,因为我们从哲学逻辑上就无法回答任何无限穷底的问题,比如时间的尽头后面是什么,物质无限细分下去是什么,宇宙的边界之外是什么,时间的最小单位之下是什么等等。所以,我们应该理解无论科学如何进步,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就是有极限的,哪怕是神也无法掌握所谓终极真理,科学没有所谓的终极;

2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的边界可能比你想象的要更早到来。有人举出各种例子,说明百年前人类也觉得科学已经快到尽头了云云,但是现在又进步了这么多。但是现在情况确实不一样了,现在碰到的障碍和瓶颈和之前碰到的问题有本质的区别。现在碰到的问题很多都是人类在实验观测手段上难以突破的障碍,比如我们无法造出太阳系半径大小的加速器,也无法进入更高的维度去观测,或者突破主观和客观的界限,在低垂之果摘完之后,剩下的恐怕是天顶才有的果实。虽然现在人类在无数领域里面都在加速探索,但其实顶尖领域的科学家都知道,基础领域颠覆性的突破已经很难再出现了,缺乏实验支持的理论和玄学并无二致,和上面的科幻一样,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

人类科学还会有很多进步,未来我们可能解决核聚变,发现更多粒子,统一四大力,开发真空能,我们能任意的操纵物质,实现原子级的打印技术,甚至能直接打印出一颗行星来我也不奇怪,但是这些其实都是现有底层理论的工程学应用而已,人类在现有理论上不断加强实用转换还能大大的拓展人类的能力,但是无论这些能力强到什么程序,有些边界依然会永恒的横亘在人类认知的边缘,让人类不得逾越。人类无法逆转时间箭头和熵,无法修改宇宙常数,无法超越光速运动,无法跃迁到更高维度,无法跑到宇宙之外,无法逃脱自己所处的时空牢笼,无法得知是否存在有更高层次的世界,更无法叩问自己的造物主为何创造自己和这个世界。

3 我们其实也不用悲哀,每个智慧文明都会处在一个牢笼之中,无论它多么高级也永远无法得知笼外是什么。等触摸到边界以后会发生什么呢,其实大家都很熟悉,就是内卷嘛,文明只好开始娱乐自己。既然向上无法超越,那么我们倒是可以向下造出一个新的牢笼来。虚拟技术,人工智能这些对于每个文明都不难,很快我们就能在虚拟世界里创造一个新的宇宙,并且把智慧代码放到这个虚拟环境里观察了,也许这也是一种理解世界的仿真方式,或者就仅仅是我们的一种消遣罢了,不然呆在这个笼子里还有什么乐趣呢?

说点题外话:谈到仿真世界,算起来搞不好又要清档了。地球副本已经清档五六次了,每次都是某个物种占据优势地位后就清的,感觉似乎是某种代码竞赛,如果是这样,我们应该恭贺这届的冠军团队,你们通过智慧代码赢得了这轮比赛的胜利,战胜了上轮的恐龙开发团队,谁让他们这届还采用老思路,继续走速攀食物链路线呢(说到这个话题可以再开本书了,生物分类学妥妥就是一场策划风格大赛啊,充满了各种明显的设计流派和思路,让一个游戏策划去读读生物分类和进化的百科书籍,他会感觉到一种极其熟悉的感觉:这不就是我们边拍脑袋边想出来的怪物表吗,我都能看出不同策划的水平差异……)

好了,以上都是胡扯,大家看看就洗了睡吧,但愿能帮你们打发一点无聊时间。


user avatar   po-po-chao-shi-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正版药厂公开到岸价了吗?没有。为什么?


user avatar   feng-jin-80-85-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辫子粉以前顶多荧幕上给人洗脑,现在知乎贴吧上也四处出击,为了打击汉人几十年来重塑的脊梁,把各种汉族英雄虚无化,把汉族领导的朝代抹黑化甚至装做汉粉进吧挑起内讧。

他们从故纸堆里制造无数耸人听闻的“新历史”来欺骗无知历史小白,造谣一句话,辟谣跑断腿,自媒体从明初“朱元璋非汉族”“朱元璋屠苏州”到明末“木匠皇帝爱奶妈”“崇祯冤杀袁崇焕”等等,把明朝描述的宦官专权、皇帝奇葩、厂卫横行、百姓吃土、官员阴暗、军队孱弱。然而“明朝那些事”的一鸣惊人,打破了辫子粉史学界对明朝印象的垄断,大量的历史爱好者纷纷拜读,而心智坚毅者更是撇开满清篡编的《明史》,自费搜阅明朝一手资料,只为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大明,这下辫子粉慌了,开始培植网络写手,费尽心机利用历史资料的垄断力,搜肠刮肚寻找明朝的黑历史。并不管这些所谓的“黑历史”是否符合逻辑,一股脑都发到网上,而民间专业的明朝铁粉不甘示弱,从各种能买到搜到的明史资料里一一反驳。网友们看这些世纪辩论贴津津乐道,从中看到的不仅仅是历史基本功的PK,更是挺起几百年来被强行弯下的脊梁的使命感。辫子粉硬钢不起作用又怕更多的汉人觉醒,就开始扣帽子,譬如“明吹”,要知道一个正常的汉朝粉、唐朝粉、宋朝粉都很清楚,那些披着“明粉”来挑衅的必然是辫子粉,同样,辫子粉也知道自己人人喊打,所以尽可能伪装,今儿是宋粉,跑去唐吧里挑衅,明儿装成汉朝粉跑去宋吧里挑衅,仔细一看,这些都是铁杆元清粉。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 
  如何评价荀彧其人其事? 
  同样是中原王朝南迁,为什么南宋能延续一个半世纪之久,而南明却只坚持了十几年?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里的“复兴”指的是历史上哪一次兴旺? 
  历史上有哪些才貌双全的女子? 
  中国海军如果经费足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能赢吗? 
  黑皮梨(冻酸梨)的原理是什么?能否用这个原理制作果汁? 
  有什么只有中国才有的「外国菜」? 
  历史上有哪些君主死得特别奇葩? 
  三国演义里武将对决一回合有多长时间?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上海纽约大学第一届毕业生去向?
下一个讨论
十号胖狐狸这么萌,为什么没有女朋友?





© 2024-05-2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