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制造业为什么利润这么低?还要砸碎多少外国的产业壁垒才能掌握议价权呢? 第2页

           

user avatar   dan-ji-ta-de-mao-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很简单,中国一无资源,二无核心技术,三无话语权定价权。属于彻底的来料加工地,除了人力,其余所有生产要素几乎都靠外部。


user avatar   cheng-qiang-7-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上游下游都在别人手里,成本高。自己没有定价权。

下面这个叫做塑胶粒,来自美国杜邦,日本东丽,韩国LG。有国产,国产塑胶粒只能用在家具级别的产品上,胶凳子,菜篮子这些。电子产品上的零件只能用进口塑胶粒。

下面这个大家伙叫做注塑机。来自欧美日本韩国,台湾。东莞的小老板们宁愿花高价买二手台湾的,也不买国产便宜的。不要动不动说别人盲目,人家是拿着血汗钱在投资。

下面这个叫做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是国防航空航海被卡脖子的一个关键项目。还是德国和日本的。国产也有,别说是小老板们,连操作工都抵制国产的。

说个简单的,下面这个叫丝杠,是自动设备里的常用零部件,依赖进口。你想自己组装一台数控车床,发现这些零部件,感应器,操作系统还是得买进口的。


user avatar   shuo-fang-xing-k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中国大多数的制造业其实并没有利润。包括现在比较火的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其中,上游锂资源由于短缺,今年以来大幅涨价。可以参考的是,比亚迪前三季度营收1400个亿,利润却只有24亿,同比降低28%,利润率只有1.7%。而比亚迪一线员工每天10几个小时的工作量,薪水还是小厂的水平。包括蔚小理,到现在仍是亏损状态。

可以明显的看到,在全球的产业布局中,最赚钱的还是研发,设计的科技企业。还有掌握优势技术的一批制造业企业,比如德国。而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利润不高,每年不是把利润拿去研发,而是去提高产能,周而复始,盲目扩张的背后是价格战,更没有利润。企业没利润,员工薪水不提高,周而复始,一潭死水。

参考苹果,设计出一部手机,一个电子产品,做好一个IOS生态。似乎掌握了最精湛的武功秘籍,平步青云,一年3000亿美元的营收,1000亿美元的利润,30%多的利润率。苹果在我国,每个生产环节,每个部件都培养出3个以上供应商,让这几个供应商相互竞价;互相压低价格;互相残杀;最后苹果坐收渔翁之利。

而阿里,京东,美团以及字节,虽然方便人们的生活,但本质都是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在纳斯达克指数中,并没有将阿里,京东列为科技公司,而是互联网销售公司。像我们大部分人,都是从事制造业,(中国大多数普通人都是在制造业大军中)。企业没利润,员工薪水不高,一潭死水,又有多少人想去消费呢?

愿未来中国能改变如今制造业困境,走出像德国那样硬制造业的道路。让普通人薪水多一点,幸福感多一点,获得感多一点,惟愿国泰民安,人民殷实富裕。


user avatar   yi-yu-ya-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资本家分为三六九等,那么我们的资本家绝对是最下九流的!最.TM.没出息的!这也是我们制造业利润这么低的重要原因!

制造业要提高利润只有一条路,产业升级建立技术壁垒。然而我们的资本家,无论民的国的央的,窝囊到根本就没想过提高自己的技术。以前很会找借口,说是政策的规定,国企的限制影响了民营资本的发挥。然而这十年来的国内互联网行业民营资本放开了发展,也没啥国企介入不允许你做什么的吧,结果呢?推广了996,把自己的垄断建立在剥削消费者和员工的基础上,竞争的唯一手段就是靠疯狂的压榨,根本就没想过投资发展技术建立起自己的技术优势!是互联网行业没有技术优势可以建立吗?我们和欧美在互联网软件上差距缩小了吗?是国内的这些互联网大厂没能力追赶吗?自己就完全没有想过提升技术水平!这该是把舞台给你民营资本随便发挥了吧。结果就搞出了个这种结果,呸!恶心!

制造业也是这样!咱们的制造业工厂有想过考大投资技术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建立技术壁垒来提高利润吗?没有!不说结果成不成功连这个动作都没有!只会靠剥削员工来压低成本去竞争,对外贸易连涨价都不敢,最最下九流的就是我们的资本!

我早就说了,首先就应该从员工端来倒逼国内的这些工厂产业升级,员工只能955,自己想加班都不允许,而且不允许让员工下班后还在家里工作,确实不能停工的工厂可以请人三班倒,但是多给的工资必须给足。包括美团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五险一金必须都交齐,不允许有外包合同,所有员工必须是正式员工,无责任底薪不能低于4000。公司工厂如果因此受不了,要么自己投钱技术升级,要么破产倒闭。不要动不动拿就业来威胁,爱破产不破产,因为这两个措施破产了只能说明确实需要被淘汰了。

这个措施都不能算改革吧,算是符合无数打工人的利益吧,按理说拿来投票的话应该是全票通过的吧,但是你知道多少人反对这样做吗?最搞笑的反对的人里不少还是打工人。

————————————————————

很多人拼命在辩解,那我就从内卷这个角度来说说吧。什么是内卷?内卷说白了就是一直在量变却始终无法形成质变,导致量变越来越没有意义。其实欧洲历史上也有过国内内卷越来越厉害的时候,但是人家有出路啊,首先就是殖民地扩张啊,既然国内内卷这么厉害了那就直接去国外捞钱啊,欧洲的对外殖民扩张的历史让他们避免了像我们现在这样内卷的这么厉害。其次就是欧洲的两次工业革命和二战后科技大进步,让人家不会一直量变无法形成质变,科技一旦突破,生产力大发展,必然形成质变,那样就能很大程度上缓解内卷。

咱们要想摆脱现在内卷的状态,第一就是必须产业升级突破技术发展,像当年的欧美一样,掌握全世界就我有其他人都没有的技术,形成技术垄断壁垒。但是都知道这条路对我们来说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靠这个尽快摆脱内卷的状态不现实。第二就是走出去走出去走出去!!!重要的事说三遍!!!国家喊走出去喊了二三十年了,可咱们的这些企业,无论是民的还是国的还是央的,这么多年了,有哪个愿意走出去了的?一个一个的只会窝在国内卷!就是不肯出去抢占海外市场!一个一个的说什么人性是贪婪的,人家欧美的资本家就不贪婪?人家怎么就知道不停的扩张海外市场把国内的内卷压力转移到国外去?而且扩张海外市场获得的利润不比在国内卷的高?都说资本是逐利的,看看国外的资本家人家是怎么找到最赚钱的办法的,再看看咱们的这些,不是下九流是啥?


user avatar   xie-dan-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制造业是领导看得懂的。

利润高了,印度学会了怎么办。

价格低了,他没钱赚,他去学习干啥呢?


user avatar   fan-fan-91-21-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垄断才会有议价权。

因为就你一家,这是计划经济产物。

而市场经济下,你不可能垄断,所以要提高利润就只能在工艺,人员素质上找空间。


user avatar   shanyouz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中国是从下往上拱,逐渐升级,去占领别人已经有的阵地。对于大多数工业品来说,性价比是第一位的。也就意味着大部分时候,你不可能比别人“贵”。

其实微观世界本就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供应商想把老供应商挤掉,要么同样的东西,价格更便宜。要么同样的价格,东西更好更全。甚至有时是价格更便宜,东西更好。这一定会影响利润率的。

当然你也可以说,我们可以造有差异化或颠覆性的东西赚高利润啊。这不是说不可能,但对中国这种体量来说一定是少数。而且三楼没盖好就直接盖五楼,本就不符合制造业发展规律。


user avatar   industry20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问题是:中国制造业为什么利润这么低?

事实是,不光中国制造业的利润这么低,全世界的制造业,利润率都低。

下图展示了美国、德国、日本三国的制造业净利润率走势。

可以看到在50-70年代,制造业曾经是暴利行业,日本净利润率甚至高达40%以上,最低的美国也有30%左右,丝毫不比现在的互联网巨头净利润率低(腾讯、百度等巨头,2020年净利润率约25-30%)

而到了2000年左右,德美日三国制造业利润率均大幅度下滑,德国、美国仅为5%,日本略高一些也不过10%左右。

图片来源:20世纪美国制造业利润率变化特征与启示 (blogchina.com)

利润率不断走低的事实,导致发达国家经济构成中,传统制造业的比例也在不断降低,这就是所谓的”产业转移“。


500强巨头中,传统制造业公司数量越来越少,科技、金融、服务业公司越来越多

图片来源:沈建光:二战后美国制造业的变迁与衰落 (hexun.com)


制造业利润不断走低这一现象,在上世纪80-90年代,已经引起了行业先行者的注意,并提出了种种理论。

国内重要科技业者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在1992年为了“再造宏碁”提出了有名的“微笑曲线”(SmilingCurve)理论,以作为宏碁的策略方向。

微笑曲线中段最低,两端朝上,它的涵义是: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分别是研发和销售,而处在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

从微笑曲线可以看出从事产品研发、零件生产、市场销售和售后服务的企业能够获得较高利润,而从事组装的企业利润水平较低。


user avatar   ying-piao-luo-j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不是我们引以为傲的吗?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聊聊历史。一分钱利润观当年十分火爆,04~05年我在北京上高二的时候,也有一篇阅读理解是推崇这种价值观的。

所以你现在说中国制造业利润低,那不低行吗?利润是两分钱你都嫌高。


user avatar   mi-shang-xun-hua-wen-liu-de-diao-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许多人忘记了一件事,我们是以房地产为支柱产业的,这个是国策。

在此国策下会产生强大的基建能力,基建狂魔的称号不是吹的,是世界公认的。全国走一圈,从乡镇到一线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各种商品房,精美程度是不怎么输美日欧的,有空去鸭绿江看下,两岸是两个世界,完全不好比的。

我们土地财政特别发达,公路铁路的覆盖几乎世界之最。一个城市保持房价稳中有涨,就会有投资和炒房的,土地卖出去就能建国际机场,金融中心,奥运场馆,然后就产生不输于东京汉城纽约的国际大都市。

北上广深重庆,随便拎个出来有人说不如别国大都市吗?有人说孟买,不存在的,单高速服务区的厕所就能吓得印度人闭不上眼。

至于制造业,可以不谈这个事,虽然我们制造业在GDP中占比十年连继下跌,那又怎样,我们城镇人口住房占有率93%,人均占有居住面积世界第一,美日欧算什么哩。

我们和世界其它强国走的根本不是一个路子,美国人向我们出口芯片,我们向他们出口基建劳务,他们卡我们芯片,我们卡他们劳务,谁怕谁哩。我们住房资产人均一点不输美日欧的。

我们十四亿人口相当于美日欧总和,商品房45万亿相当于美日欧总和,为啥和美日欧比制造业,那个不要去谈。楼市健康平稳发展,我们一点问题没有。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房地产是我们的产业支柱。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专家预计 2018 中国新生人口跌破 1500 万? 
  你是如何走上对某些专业劝退的道路的? 
  为什么好像各种专业都会有人劝退? 
  为什么出生率一旦降低哪怕影响因素消失都不可能回来了? 
  如何看待「印度制造」的崛起,中国该如何应对?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这条路该怎么走?这代年轻人可以做些什么? 
  中国的机床行业已经到了怎样危急的境地? 
  开工厂是种怎样的体验? 
  福耀玻璃 2021 年实现净利润 31.43 亿元,同比增长 20.95%,这一增幅背后有哪些原因? 
  中国是否很多制造是扶不起的阿斗? 

前一个讨论
我在学校菜鸟驿站拿错了别人快递,但是在第7天归还了失主,现在快递公司要求我赔付1190元,是否合理?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诸多短视频app内容的字幕中,要把 “死” “钱” “血”等字打上马赛克?





© 2024-06-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