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玻璃大王」曹德旺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对中美两国经济的评价?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该回答已于2021年5月27日11:36:36定向爆破


user avatar   liulangdeha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初在长春皮尔金顿干过两年,皮尔金顿也是做汽车玻璃的,跟福耀算是竞争对手,因为工厂规模小,一直占不到上风,但基本上也没被挤出市场,效率比福耀还高些,主要给一汽提供捷达玻璃,还有其他零散的份额,都是已经停产的车了,比如海马之类的。

开始是三资合营,说好的效益工资,但实际上克扣的厉害,后来英国皮尔金顿总公司觉得效率太差,就买断了其他两家的股份变成独资,仍旧是效益工资,但一分钱不克扣了,多劳多得,工人工资从一千多块涨到了五千多,然后就倒闭了……

单位效益最好的时候,厂长反复提过,我们有两块牌子,一块是高科技,一块是合资,这两个牌子能免一部分税,没有这块免税,分分钟倒闭,所以工厂为了保住这两块牌子,下了很大力气,但没有想到最后倒闭是因为工资太高。

很多同事都去了长春福耀。

如果不是去了动画公司,差一点也成为福耀的员工撒。


user avatar   ningnans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数据化说明曹德旺美国设厂的真相

1:福耀玻璃自身的雄心

福耀玻璃是全世界最优秀的汽车玻璃制造商,

它占据了中国汽车市场70%的份额,全球份额为20%,排在世界第二位。

全世界唯一能和福耀对标的制造商是日本旭硝子。旭硝子是汽车玻璃全球份额第一名

但对比福耀玻璃,旭硝子处境相对艰难,旭硝子在和福耀竞争中处于全面弱势,我们对比下两者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情况,下图是旭硝子2015年的财报

2015年,旭硝子的业务收入52.2%来自玻璃,玻璃业务是不折不扣的主营业务。

运营利润仅仅为133亿日元,大约6.92亿人民币,运营利润率仅仅1.9%

注意,旭硝子的玻璃业务包括了汽车玻璃和建筑玻璃,如果单看汽车玻璃,旭硝子2015年来自汽车玻璃总收入大约为185.1亿人民币,比2014年仅仅增长1%,


2015年,福耀玻璃业务收入为135.7亿人民币,比2014年增长5%,净利润26亿人民币,

净利润率19.2%,福耀基本只做汽车玻璃,非常专注。


也就是福耀玻璃的利润率是旭硝子的10倍,

这是福耀玻璃在技术和管理上在业界领先的结果。福耀玻璃在制造工艺上可以实现一条产线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更符合汽车玻璃的个性化需求,海外三大竞争对手:日本旭硝子,板硝子和法国圣戈班均很难复制,因为意味着设备和产线几乎全部更换,这在目前海外竞争对手都处于超低利润率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事。


再看2016年前三季度,福耀玻璃营业收入增长了19.55%,净利润更是增长了17.65%,

而旭硝子2016年前三季度来自玻璃业务的收入下降了1.5%, 其中第三季度更是下降了5%。

也就是说福耀玻璃在进一步蚕食旭硝子的全球市场份额。


福耀玻璃已经是一家跨国集团,销售额30%在国外,已经是美国通用汽车的最大供应商。

随着这几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崛起(尤其是2016年,自主品牌销量大爆发,2016年11月,长安,吉利,长城月销量集体突破10万辆),福耀即使守在中国市场,

未来的增长也是可以预期的。但是曹德旺领导的福耀的雄心远远不只是在中国。


随着海外最大竞争对手旭硝子逐渐式微,不仅在客观上在和福耀竞争处于被动地位,旭硝子在主观上也有意收缩汽车玻璃业务,转向其他业务。

在国内份额已经占到了70%的情况下,海外竞争对手又处境艰难的局势下,福耀走出去抢夺国际市场,帮助日本在汽车玻璃领域去工业化,也是必然的选择。


2:曹德旺提到了中国制造的两个优势,这个不能忽视。

一个是人力成本只有美国的八分之一,一个是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比美国高。


可能大家对老曹说的中国劳动生产率高没有一个概念,同样是福耀玻璃的工厂,

中国工厂和美国工厂的劳动生产率差多少呢?《中国财经报道》2016年10月播放了一期关于福耀玻璃的节目,里面已经给出了答案。

美国由于长期的去工业化,年轻的工人不好找,有经验的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


2016年,福耀从国内调集中国工人,在美国工厂,和已经训练和上岗了半年多美国工人进行了生产效率测试,给汽车玻璃压膜。

在两条线上中国和美国工人进行比赛,双方也都知道是比赛。

福耀公司制定的生产定额是800片,最终中国工人可以做到生产1011片,超出要求20%,

而美国工人只能生产792片,没有达到要求,然而这已经让中方管理人员喜出望外了,因为美国工人平时的工作效率只有500多片,是通过比赛激发了竞争意识才提升到了792片。

也就是说,美国工人真正的工作效率只有中国的50%。



3:曹德旺反应的数据是真实的,但是不应该误读。

以下为曹德旺12月19日接受新京报采访的回答:

1)曹德旺:在俄亥俄州建的汽车玻璃工厂投资6亿多美金,在其他两个州建了配套的上游材料工厂和仓库,花了3亿多,总共加起来10亿美金。

解读:确实在美国投了十亿美金。


2)曹德旺:福耀是做汽车玻璃的,我做了30几年的汽车玻璃,国外8大汽车制造商都是我的客户,最初签约时,他们只是在中国买我的玻璃,因为我在其他国家没有工厂。

2009年,德国大众要求我们作为供应商2012年前必须在俄罗斯有工厂,那我们2012年就在俄罗斯建成一个厂;2012年,通用公司又要求我们,2016年12月之前必须在美国建一个工厂,并且2017年1月必须在美国供货。

这个时候福耀已经是通用最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了。准确来讲,一开始决定去外面建厂是我们答应人家的,不答应生意就没法做。

解读:在美国设厂是客户的要求,不答应生意没法做


3) 曹德旺:2013年开始,我们就在美国各地考察。各个州都知道我们福耀要来美国建厂了,几个州的招商局跑到福耀,抛出很优惠的条件,希望能吸引我们。

  比如,我在俄亥俄州建厂房,18万平方米,675亩地,卖给我1500万美金,俄亥俄州政府给我们各种补贴,目前第一笔补贴就有1500万左右。算下来等于买土地没有花钱。

解读:送土地送补贴不是美国的优势,这个中国也可以搞。


4)曹德旺:中国制造业成本太高,美国天然气每立方相当于7毛钱人民币,中国卖2块2,这还是政府对我很优惠的前提下;电价,美国3毛钱左右,中国6毛多;

解读:浮法玻璃生产,天然气是最大成本之一,占了30%-40%,而天然气这个资源价格美国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美帝国主义的页岩气革命并非浪得虚名。电价美国是中国50%,这个也没的说。

但是注意,资源优势其实不能算很大优势,例如一旦工厂多了,那么资源价格还能那么便宜吗? 中国现在疯狂建核电站,电价相信会有降成本空间,天然气就不容易比美国便宜了,不过好在也就是玻璃这样的少数行业天然气成本高。


5)高速公路,美国不收费,中国过路费一吨5毛钱。

这还不包括税负。美国只有35%的所得税,中国除了25%的所得税,还有百分之几十的增值税。再算上其他各项税费,算下来,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负比美国高35%。

解读:税美国是35%, 中国各种税费算下来比美国高35%,也就是总共47%

高速公路过路费,这个就是不如美国,没的说。

来我们总结下,中美两国在制造业成本上相对于对方的核心优势:

中国两大优势:劳动力成本是美国八分之一,中国工人生产率是美国工人两倍。

这其中劳动力成本优势会逐渐丧失


美国两大优势:资源价格便宜,税费和运输成本低

这其中税费和运输成本中国可以想办法改善,但是资源人家更丰富,这个中国办法不大,但是至少可以用核电等新能源方式降电价来弥补

中国的优势美国有办法削弱,美国的优势中国也有办法削弱。


中美两国的竞争是长期性的,谁也别想一下把对方打倒,所以媒体还是要提高自己的姿势水平,不要总是见风就是雨,来个中国制造业成本超过美国了这样耸人听闻的标题,这并不符合事实。


user avatar   xin-jing-bao-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这几天不少人在传曹德旺逃跑了。我们第一时间采访了曹德旺,他自己的回答是:

“事实上曹德旺没有跑,也不会跑,我的事业重心一定是在中国,因为我是中国人。我去美国,今年70岁了,不会讲话不会开车,进不了他的主流社会,我去干吗?



那么曹德旺为什么要在美国建厂呢?

根据曹德旺的分析,虽然美国的人力成本比中国贵,但是土地、能源、利息、物流、税收等费用都比中国便宜,而且在美国“办个企业不用像在国内一样请客送礼,看上级领导脸色”。六年前,与美国对比,中国商品的生产成本低,交易成本高;六年后,中国商品不仅交易成本高,而且连生产成本的优势也快消失了。长此以往,中国制造业恐怕将没有任何竞争优势。

从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国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空间非常有限。要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主要还是依靠降低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泛指所有跟交易有关的成本,包括管理、销售、物流等环节产生的费用以及税收、杂费等“看得见”的费用,还包括各种形式的“公关”费用以及保护财产权和知识产权的费用等“看不见”的费用。通俗地说,交易费用是制度运行的费用。因此,一个国家的制度质量越高,其运行费用就越低,分摊到企业身上的税收和杂费就越低,企业就越是可能有竞争力。反之,如果一个国家政府运行效率低、贪腐严重,税费必然高,企业的负担就越重,想降也降不下来。

最近的经济学理论证明了上述观点。过去,经济学家认为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决定了比较优势,进而决定了贸易模式。现在,经济学家发现一个国家的制度质量决定了比较优势以及贸易模式。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纳恩(Nathan Nunn)的跨国实证分析表明,那些制度质量更高的国家,在生产和出口高科技产品(契约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因此,要提高“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关键是提高中国的制度质量,降低中国的制度成本。就此而言,在201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里也明确提出“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降低交易成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提高政府运行效率,严厉打击贪污腐败,减少各种浪费。第二,精简政府规模,建设高效的“小政府”,从而大大降低财政性支出,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税收。第三,加大对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产权保护力度,坚决禁止对企业的各类违规收费和摊派。第四,保护企业的合法契约,政府要带头遵守“契约精神”,这样才能优化经商环境,减少企业投资的不确定性。

以下是我们与曹德旺的完整对话:

新京报:此次在美国投资建厂是基于什么样的契机?

曹德旺:福耀是做汽车玻璃的,我做了三十几年的汽车玻璃,国外8大汽车制造商都是我的客户,最初签约时,他们只是在中国买我的玻璃,因为我在其他国家没有工厂。

2009年,德国大众要求我们作为供应商2012年前必须在俄罗斯有工厂,那我们2012年就在俄罗斯建了一个厂;2012年,通用公司又要求我们,2016年12月之前必须在美国建一个工厂,2017年1月必须在美国供货。这个时候福耀已经是通用最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了。准确来讲,一开始决定去外面建厂是我们答应人家的,不答应生意就没法做。

新京报:10亿美元的投资是怎样构成的?

曹德旺:在俄亥俄州建的汽车玻璃工厂投资6亿多美元,在其他两个州建了配套的上游材料工厂和仓库,花了3亿多,总共加起来10亿美元。

新京报:建厂的资金都是福耀自己承担?

曹德旺:那当然了,作为供应商你有这个责任。不过国外这些大企业是先拿大单跟你做两三年,让你先赚到钱再出钱建工厂。像美国通用就是提前给我们签了单,我们答应人家在2016年建厂。

新京报:能不能讲讲投资建厂前实地考察的过程?

曹德旺:2013年开始,我们就在美国各地考察。各个州都知道我们福耀要来美国建厂了,几个州的招商局跑到福耀,抛出很优惠的条件,希望能吸引我们。比如,我在俄亥俄州建厂房,18万平方米,675亩地,卖给我1500万美元,俄亥俄州政府给我们各种补贴,目前第一笔补贴就有1500万美元左右。算下来等于买土地没有花钱。

新京报:实地考察和比较后你有什么感想?

曹德旺:我认为美国人恢复制造业大国的决心很大。从总统到各个政府部门的一把手都出面为发展制造业“站台”。调研完之后我觉得,我早就应该来了,而不是一直拖在国内。

新京报:为什么这样说?

曹德旺:中国制造业成本太高,美国天然气每立方相当于7毛钱人民币,中国卖2块2,这还是政府对我很优惠的前提下;电价,美国3毛钱左右,中国6毛多;高速公路,美国不收费,中国过路费一吨5毛钱。

新京报:你最近也对外说过“中国除了人便宜,什么都比美国贵”,你认为在前面你提到的“贵”的东西中,什么又是最“贵”的、最大的负担?

曹德旺:增值税吧。中国的增值税有多高?简单来说,一个卖6000块的手机,增值税大概要交1020块。当然,其中有可以抵扣的项目,是哪些呢?按照目前的税收制度,采购的费用可以抵扣,工资不能抵扣,折旧费不能抵扣,管理费、运输费这些都不能抵扣,不能抵扣的部分大概有40%到50%。

按照中国目前一般企业的利润水平,这样算下来,最终大约有一半的营业利润都被收走了。制造业利润非常微薄。

新京报:美国的情况呢?

曹德旺:美国没有增值税,只有35%的所得税,加上其他各项税费总共大约40%,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负比美国高35%。其中问题主要就出在增值税上。

新京报:你过去常常提到小微企业,说“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末梢神经”。增值税对小微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曹德旺:小微企业就更艰难了。增值税的存在让很多小微企业长期无法发展壮大,也就难以和大企业做生意。这样一来形成恶性循环,会把很多小微企业扼死在摇篮里。我们福耀自己就是小微企业出身,我相当明白其中的艰难。

新京报:作为制造业企业家,你认为国内增值税的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曹德旺:像美国一样,把增值税取消,改成所得税,同时把所得税提高,赚钱了交税,没有赚钱就不用交税。

但是另一方面,还要对那些骗税的进行从严打击,那些偷税漏税的,要从严惩处,就让他倾家荡产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中国对这些反而管得不够严。

新京报:我们过去一直有个认知,中国人力成本低,廉价劳动力是一个优势。

曹德旺: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前面说的所有的成本综合加下来,即使在劳动力比美国便宜的情况下,中国也已经没有突出优势了。况且劳动力现在也只是比美国便宜,跟周边国家比,一点竞争力都没有,跟俄罗斯、波兰、中欧都差不多,甚至中国的白领工资比这些国家还要高。

新京报:你认为中国制造业丧失劳动力优势的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曹德旺:其中有一个原因我觉得是国内基建速度太快,房地产发展过热,这些方面都需要大量的民工。你知道现在房地产建筑工地都是怎么招工人的?很多都是按天招人,按天算钱,比如一天10个小时,给工人400块钱,他们也不交税。但是制造业不一样,我们要交税、买保险。劳动力价格就是这样抬高的。

另外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现在学生毕业后,首选的职业他要去当公务员,公务员当不上,退而求其次,选择进入银行等金融机构,高素质的工人越来越少。

新京报:跟美国的劳动力状况相比呢?

曹德旺:美国蓝领劳动力价格大约是中国的8倍,这是美国之前施行的“去工业化”带来的后果,持续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大概50年的时间。上世纪80年代时,美国大学毕业的年轻人都不去工厂了。去哪儿呢?大量跑到华尔街、硅谷这些地方。美国金融危机之前,服务业占国家GDP在65%左右。

这导致现在美国要恢复制造业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劳工结构的问题,年轻工人没有,都是老工人。

新京报:这个“去工业化”的后果,跟中国现在的劳动力状况有可比性吗?

曹德旺:不是,美国是去工业化,而我们中国是从来都没有真正实现过工业化,从美国学到的直接就是现在的“去工业化”。不过现在美国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了,在大力恢复制造业。

新京报:你以企业家的角度来看,国内制造业的环境是否还具备吸引和留住投资的优势?

曹德旺:我就说一个现象:现在很多好的企业搬到欧美去了,中小企业呢,有的搬到越南,有的搬到柬埔寨。以纺织业企业为例,在越南、柬埔寨,棉花一吨比国内便宜40%;电价、水价、气价比国内便宜四五十,工人工资又比国内低。

新京报:鉴于你前面谈到的这些问题,你觉得政府应该怎么做?

曹德旺:我希望政府继续支持提倡发展实体经济,其实最近政府的声音也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具体做法上,政府应该关注小微企业,关注实体经济,财政金融要向国家扶持的产业倾斜。解决制造业的增值税问题。

新京报:其实政府也一直在提倡资金要“脱虚就实”,你认为关键在哪?

曹德旺:政府官员的数量毕竟有限,而利益群体层面比较广。你(政府)把这个窗户关掉,他从那个窗户跳进来,你把那个窗户关掉,他又从天窗跳进来,防不胜防的。所以我觉得,这个需要很多企业家自律,能够懂得大义,因为这不光是政府的责任。

我以前老说,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我觉得在国土上每一个企业家都应该以国家为重,树立一种报国为民的心态。

新京报:“报国为民的心态”,这个话怎么理解?

曹德旺:就好比金融、IT、房地产,这些赚钱快,赚钱也多,我为什么不做?因为我觉得做这些事除了自己赚两个钱,对国家一点好处都没有。多少人找我搞私募基金,我从来不答应做,我宁可捐给慈善机构,我也不愿意做这些。

新京报:这种取舍是完全出于你个人的价值评判吗?还是说商业考量?

曹德旺:完全是出于我自己的价值观。

新京报:现在福耀在国内和国外投资的比例大概是什么情况?

曹德旺:大概5年的时间,福耀在国外投了大约有70亿人民币,在国内也有七八十亿,目前来看投资规模基本持平。投资形式主要都是建厂,建生产线。

新京报:下一步福耀还会加大在国外的投资吗?

曹德旺:这个不好说,看具体情况。

新京报:很多人想知道,玻璃大王接下来还会把发展重心放在国内吗?

曹德旺:毫无疑问是放在国内,因为我的总部在中国。我在中国拥有一家最好的上市公司,每年我有两位数的增长,去年我才在香港挂牌。福耀现在净资产300个亿,我在国外才投了这些,能算什么?

当然,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我是要塑造一个跨国集团。我之所以公开讲,中国税负太高、成本太高,这不是我在抱怨,也不是我要跑。我只是为了提醒政府,也提醒企业家,提醒大家危机感,告诉大家要小心。我的朋友说我应该把嘴巴闭起来,我就是太直率了,最近遭了不少骂。

新京报:你认为你的做法(去国外投资)会不会引发国内企业的示范效应,或者说跟风?

曹德旺:做得好的人应该走出去。但是我也警告大家,你出去干什么、你能拿什么东西出去,这些最好想清楚。

我在美国投资已经20年了,1995年进美国投资,到1998年,四年时间亏了接近1000万美元。福耀现在不一样,我有了跨国集团的规模,有了自己的技术,自己的资本,有稳定的订单,有美国市场的认可度。像我这样的企业,我觉得你就可以出去。

新京报:有些人像当年说李嘉诚那样,说“不要让曹德旺跑了”,你想怎么回应这种声音?

曹德旺:我觉得可以有这么一层理解:我们应该思考,为啥曹德旺要“跑”?把我前面说的问题解决了,大家不就不跑了吗?

另外我想对他们说的是,事实上曹德旺没有“跑”,也不会跑,我的事业重心一定是在中国,因为我是中国人。我跟你现实一点讲,我在中国是政协委员,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我获奖无数,慈善捐款金额达到80亿,大多数国人很尊重我。我要是考虑到钱,那我的股票很坚挺,我把股票卖掉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我自己儿子又不接班,我去美国,今年70岁了,不会讲话不会开车,进不了他的主流社会,我去干吗?

新京报:美国大选后形成新的政治格局,是否会对中国制造业产生影响?

曹德旺:我在美国的时候,有记者采访时问我,特朗普对中国的经济政策可能很严厉,你怕不怕他制裁你。我跟他讲,我是企业家,我在美国做生意,我做的事第一就是研究美国人需要什么东西;第二,我能不能按照他的要求做出满足他需要的东西,如果我都能做到,质量也能达到他的要求,他什么TPP都没关系。为什么呢?你美国人自己需要,你又不会做,那你当然要去买了。这就是我理解的、我们跟美国的政策:你好我也好,我不好你也不好。

中国的增值税有多高?简单来说,一个卖6000块的手机,增值税大概要交1020块。不能抵扣的部分大概有40%到50%。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新京报官方微信号(微信ID:bjnews_xjb)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user avatar   shen-bao-80-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喜欢烘焙,刚开始,偶尔做做蛋糕,面包。我的建议准备如下就好,其他东西可以根据喜好慢慢添制。

1、烤箱:容量不低于30L,功能上至少可以做到单独控制上下管温度

2、厨师机:喜欢烘焙,不建议购买面包机,想做懒人版简化版面包的可以考虑,直接买厨师机,用处多,可以揉面团,打发奶油,打发鸡蛋等等。

相对便宜些的厨师机千元以内可以满足基本家庭需求。当然预算够的话可以买性能更好的。家用的,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都有。

3、电动打蛋器:电机尽量皮实一些,太弱的机器使用多了电机会烧。不过要在分量和性能间做一个平衡,好的电机内部铜等金属材料用料足,但提起来的手感很重。

比如,我最后添制的,太沉了,手提打时间久了会酸,所以有时候偶尔还会用原来的小机器,那个轻巧。

后来的机器,动力不错,打发蛋白速度快,不过价格也贵,够买之前的三个了,算是各有利弊吧。

4、手动打蛋器

5、厨房秤

6、橡皮刮刀

7、打蛋盆两个:盆深一点更好用,打发不容易飞溅。

容量建议2~3L,一大一小最好,其中一个大一点的盆,建议容量不小于3L。这主要是在做全蛋打发时,体积会膨大的很大,如果6蛋的配方,2.5L满足不了要求,3L都会满满一盆。

材质建议不锈钢,虽然视频里经常看到玻璃容器,那是为了视觉效果,实际用的时候,玻璃容器还是很沉的,举起来远不如不锈钢容器轻松。

如果有个盖的就更好了,可以做为面包发酵容器来用。

8、擀面棍

9、毛刷:硅胶易清洗,棕毛感觉上更健康

10、隔热手套

11、6寸8寸活底蛋糕模各一

12、带盖吐司模一个




  

相关话题

  年轻人是制造业的根基和未来,但选择制造行业的年轻人似乎越来越少,这个矛盾该如何解决? 
  如何看待「小米版凡客」?凡客是在学小米么? 
  如何看待李国庆拍卖自己一小时的午餐时间?如果你拍下,你想和他聊点啥? 
  说一个你最烧钱的爱好吧? 
  如何评价媒体报道称微软正谈判收购 TikTok 美国业务?会成功吗? 
  特斯拉被判「应对工厂种族歧视不力」,向黑人员工赔偿 1.37 亿美元,给企业带来哪些警示? 
  作为合伙受益人给人买意外人身险,规定时间让其自愿意外死亡,算违法吗? 
  2016年 中国经济形势如何? 
  如何看待蔚来车主发表的联合声明,称蔚来对 NP/NOP 辅助驾驶系统的宣传未对他们产生混淆和误导? 
  怎样在一年之内赚到 15 万元?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常见妈妈带儿子去女浴室,而少见爸爸带女儿去男浴室?
下一个讨论
怎么评价龙应台在香港演讲关于一首歌代表一个时代,台下唱《我的祖国》?





© 2024-05-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