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大家看一下朱丽安·摩尔的电影《依然爱丽丝》,可能机顶盒里就有这部片子。
遗忘甚至是相对比较轻微的症状,
就像其他答案里讲的,
它会全方位摧垮人之所以为的人的所有东西,
所以最应该做的是确诊和及时干预,
尤其是未来无子女的老人将会越来越多,
怎么样判断患者处置个人财产以及其他事务的能力有多受损,
是一定要提上日程的。
这电影里有个桥段挺心酸,也很有预示意义,可谓不是办法的办法。
相信看过电影的人都有所触动。
新闻不长,但信息量相当大,可关注的点也很多。
1,盗窃罪没问题
基本上看,保姆犯盗窃罪应该没什么问题。这个事实清晰,证据充分,银行转账取现肯定有充分的流水和影像记录,落实证据很简单。
2,钱是怎么转走的?
因为新闻很简单,没交代保姆是怎么取钱,钱去了哪里。假如是多次取现,钱的去向无法追踪,保姆说是老人请她取的,取完都给了老人,至于现在钱去哪儿了自己不知道。那证据落实起来可能就没这么轻松,所以也许保姆是直接转账给自己的账户?这也太蠢了(笑哭)。
1,银行有没有责任?
大额转账和取现都需要双人身份证,作为亲密到能给密码的保姆,拿到老人身份证不是什么难事,又掌握了老人的密码,可以推断银行在这方面没有什么责任。
2,儿子怎么查的账?
儿子查账,不知道是去银行查的还是直接看的存折。也不知道儿子怎么好端端想到查账。
如果是去银行查账,没有本人身份证也是不能查账的。
如果是直接看存折,那保姆原本是有机会继续隐瞒的。因为银行并不会每笔交易都一定打到存折上,比如卡折关联(储蓄卡和存折用一个账户),保姆用储蓄卡取钱,就不会反映到存折上。如果儿子只是查看存折,很可能瞒天过海。
3,老人的担心原本是多余的
就算忘记了密码,银行也不会赖账,大不了去拿着身份证重置密码就好了。
因为没有更多信息,无法判断事情对错,那就只能想到什么说什么了。
1,无论怎样,请相信自己家里人
不管两个儿子要差成什么样,才能让老人更相信一个保姆,儿子永远是你儿子,保姆可不会永远是你保姆。
2,子女对父母要更善意,不要总是想着钱。
3,子女有时候吵闹未必真只是为了钱,而是为了父母的偏心争一口气。所以父母在平衡多个子女关系的时候一定要处理好,很多家庭矛盾其实根源在父母身上。
我有个亲戚,生了俩儿子,相差三岁。生了老二之后,老大对老二恶意满满,总是要过来欺负他。究其原因我发现,因为有了老二之后老大的受关注度下降,而且家人总是因为老二批评老大,所以老大对夺走自己爱和关心、还经常因为他受到批评的老二充满了敌意。
但是,这是老大造成的吗?老大毕竟也只是个四岁的孩子。归根到底是家长平衡不好这个关系。而且越懂事,越体谅父母的孩子往往越吃亏。
苏大强对蔡根花小宝贝心生情愫,决定把自己的财产都给她,并让她自己去取。
苏明成发现后回来闹,苏大强不敢承认,就说是钱是蔡根花小宝贝自己偷走的。苏明成报警,银行有转账记录是转到了蔡根花小宝贝自己的名下,银行有流水单是蔡根花的签字,有监控记录了蔡根花转账的影像。苏大强一口咬定没有授意过蔡根花取钱。
蔡根花小宝贝百口莫辩,无凭无据,被判盗窃罪。
如果真是赠予,要有书面赠予协议,起码也要留赠予的意思表示,录音也好书面凭证微信也好。
很多人都在纠结,到底老人和子女有多大矛盾才会不信任子女而是信任保姆。
最大的原因是,老人患有阿尔兹海默症且已经有一定发展,出现了除了记忆衰退以外的症状,这太正常了。老年痴呆并不是简单的记忆丧失,而是从肉体到精神全方位的毁灭一个人。
在这里简短的提一下,很多时候,公益广告也好,口口相传也好,阿尔兹海默症似乎就是不断的丢失记忆直到无法自理。其实不是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除了记忆能力的丧失,认知能力下降与人格损害更折磨照顾者,而且容易带来更大的法律风险。在患病且发展到一定程度,很多老人认知能力就会受损,工作与习得技能逐渐丧失,无法做出正确的,或者说符合一贯行为的判断。而且很多患者也会变得多疑,暴躁,自私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把密码告诉保姆,财产损失这种都算轻的,少部分患者甚至会有暴力倾向和暴力行为。这时候你都很难把这种行为归为故意,实际上ta做的事连本能都算不上,只是混沌的大脑随便发出的指令。
所以一旦早期确诊阿尔兹海默症,除了积极配合治疗,理智一点的话,子女和老人要趁着还有行为能力抓紧时间把所有该安排的安排出去,该搞得财产分配搞好,该给自己留下来照看的东西通过法律程序留足。子女还要努力学习相关护理知识,后期该吃什么精神类药物就都给上。
说实话,晚期阿尔兹海默症在目前的治疗极其有限,而且对大脑摧残不可逆。到最后几年,与其说是为老人自己治病,更多支撑家属照看的动力是亲情的牵绊念想,那是给自己抚慰。那时候的老人,从人格和精神上,往往已经难以被称为人了,更别说是那个熟悉的,牵挂自己和自己牵挂的血肉亲人了。。
强答一个。
老爸当过兵,上过老山前线。当年部队从山东上火车出发往云南走,在山东上火车的时候,站台上放着《十五的月亮》,部队的亲属们都在火车站送行,虽然有些悲壮,但是几乎没人哭。火车到了云南境内,靠站歇停,这下可倒好,不知从哪来了一群又一群的云南当地的老百姓,老太太老大爷大哥大姐小弟小妹小朋友,根本没人组织,也没人安排,就是挤到铁道边拉着车上素不相识的解放军的手往他们手里塞酒碗,塞鸡蛋,塞吃的,操着一口完全听不懂的方言说着什么。一车的小伙子哭的泪人一样。
个人觉得法律责任与贫富无关,家庭条件不好不能作为挡箭牌。
我觉得这个事最大的问题在于会让一些人钻空子。
可能对于这个孩子确实是无心的,不是有什么仇恨的心理,纯粹是为了好玩,但是这样不公平的对待,
有钱就赔偿,没钱就原谅的对待方式,只会导致一些处心积虑的人钻空子。
万一,有些人就是仇富,就是刚好自己贫穷,发现有可以免于责罚的方式,又可以宣泄自己的愤怒,也去用油漆泼洒呢?
事发后,可以装作无辜的样子,贫穷的样子,是否可以免于责罚呢?
当一个人因贫穷免于责罚时,我认为车主可能是“善良”,但衍生出来可能滋生的是一些图谋不轨的人。被利用,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因为这么做本就存在不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确实不是一句空话。
有人有幸免于处罚,就容易让部分人钻到空子。不应该因为穷就可以免于法律知外。
我觉得他虽然是小孩,但是不损害他人利益,乱碰他人东西的简单道理应该是懂的。并不是无知。
如果免于责罚,其实某种程度上,只会让他意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对他的教育而言也许也并非是件好事。
责罚的目的在于吸取教训。做错了事,需要承担一定的代价。
孩子未成年,家长作为监护人,应当为其负起责任。
家庭条件不好,可以分期付,分期赔偿,可以定出一个赔款计划,以后慢慢还。
这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否则,做了错事,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就可以免于赔偿,是不是某种程度也是一种纵容?
孩子的过错,家长需要赔偿。
这样,家长以后也会更加注重家庭教育,管教好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