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学生集体呕吐,校长痛哭换不动送餐公司,校长有责任吗?他该怎么处理送餐卫生问题? 第1页

              

user avatar   nogirlnotalk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我觉得...还有些曙光?

因为这则河南封丘的负面新闻,是河南媒体自己报道的。


学新闻出身的,有个老毛病:看到新闻,总是习惯性找一下报道来源。

这个提问里,直接报道方是每日经济新闻,引用的是九派新闻的稿子。

我当时第一反应:嗨,一个是成都的一个是湖北的,看来又是事发当地默不作声。

还记得成都49中和钱王墓么?前者是杭州媒体挑的,后者是成都媒体挑的。反正大家都不碰本地的事,尽可能眼睛往外看。

这也是没办法:你就算是当地喉舌,在衙门序列里你也是往后稍稍的。盘根错节,小庙招惹不起大佛。


但仔细一看,这则新闻的真正第一报道方,是河南电视台《都市报道》栏目。

这就让人精神一振。

仔细看视频报道,确实是河南电视台:

这么说吧,只要是本地喉舌报道的本地问题,一般是能够得到比较合理的解决。

因为这说明在本地比较重要的层级里,阻力较小,甚至有“示范”之意。

看截屏里的栏目名:新闻接到办。照河南电视台的说法,是今年11月的改版栏目。

名字敢起“接到办”,那说明至少能报出来的,就得办一办。

07年山西黑煤窑事件的报道记者,付振中,河南人;他的事迹激励了另一位河南后辈,崔松旺记者,就是吃垃圾装智障解救黑砖窑厂智障奴工的那位。

这俩都是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的记者,而都市报道栏目就是在都市频道下的。

想想同属河南电视台、隔壁民生频道的《小莉帮忙》在安阳狗咬人事件上的表现,深感河南新闻界还是有人的。

加油啊。


回到新闻。

学校招标上的破事,我反正这么多年已经看麻了。我估计是个读过书的都麻过,毕竟有利益输送的校园小卖部才是主流。

随便一搜新闻:今年湖南新宁一所中学小卖部,3年中标费是320万;湖南邵阳另一所中学马上刷新记录,3年382万;最后广东肇庆一所中学一处160平米的小卖部惊艳全场,3年728万。

倒不是说中标的小卖部老板一定会卖假冒伪劣,但利润率要求摆在这。

小卖部、食堂、校服书本,学生和家长的钱是最好赚的,也是各路神仙扎堆的地方。


新闻里戚城中学的食堂外包有没有类似的猫腻?不知道,我人也不在封丘。但有个细节让人很迷惑:

根据封丘县的公告,涉事公司叫“北京志宏餐饮公司”。

照企查查的搜索结果,北京符合这个名称和经营范围的公司就这家:

可这家公司今年2月22号已经注销了呀?

照新闻报道,这家公司是从上周一才开始送餐,也就是今年11月15号。

那业务主体到底是谁?

如果北京志宏是主体,那这个资质审核和注销后的业务转移是怎么回事?如果北京志宏不是主体,那谁又是他们的包工头?

这些比较有意思。


user avatar   nnzzll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还有人记得浙大2019年的诺如病毒事件吗

整个校医院全是上吐下泻的学生,校医院医生都被学校下命令诊断单上不准写食物中毒,最后通报出来只有29个人,始作俑者的浙大新宇后勤集团至今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这,就是浙大


user avatar   sui-yi-70-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事儿最好是让子弹飞一会儿。事情没那么简单。

30多个学生上吐下泻,这事实上已经是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了!如果校长敢在媒体面前直接“指认”教育局,而不是餐饮公司,那他就不应该是个哭哭啼啼也要先让有问题的餐进学校的人。敢跟教育局对干,但是明知餐可能有问题,还要先让学生吃?

作为一个校长,已经出现重大食品安全问题的情况下,并且他认为餐饮公司的餐有问题,那即便是他换不动餐饮公司,那他也绝对有权利不让问题餐进学校!而不是一边哭哭啼啼,一边让孩子吃问题餐!不觉得这很诡异么?这不是校长不管事的问题了,而是故意放任在问题扩大化。

当然不排除这校长是个“老好人”不敢担事儿,但明知道餐可能有问题,还让学生吃的“老实人”应该让位,因为他可能没能力保护学生的安全。

我个人认为正确的做法,是先停止学生吃可能有问题的餐,然后自留一份样本,同时送检一份样品,同时报警,由警方再追查餐饮公司,同时追查招标流程有没有问题。而不是上来就跟着校长的引导,去质疑教育局权限太大了。

即便是招标环节出了问题,那也是教育局相关责任人的问题,而不是“教育局”这个管理部门的责权问题。当然你说教育局搞一言堂,或者官场风气不好,官大一级压死人,这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了。

我个人认为教育局“统一招标”这个方案本身没任何问题。如果这个地区的教育局招标出了问题,那一定是人的问题。如果教育局招标出了一次问题,然后就放开给学校搞,那不过是谁吃唐僧肉的问题。

所以如果真的是这家餐饮公司出了问题,那就直接查封这家餐饮公司。然后调查教育局招标流程是否规范,相关人员是否有利益输送,而不是否定这个流程本身。甚至上纲上线到否定教育局权责本身。


user avatar   helanyizhim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让一个成年男性在镜头面前哭泣是一件很难的事,要么他是老戏骨,要么是真的无能为力了。


user avatar   xiao-bao-33-4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河南老把人急哭,先是1个狗霸王急哭记者,今天又是学生们的午饭急哭一个校长。


11月23号,河南新乡1所学校中午的“营养餐”把学生们给吃进医院了。


这是当天吃的饭:

当天正好有位家长也在,就拍下来了

学生们回忆当时吃的饭:

吃完就开始不对劲了;

学生说:豆腐有点馊,烩菜有腥气...

当时还有家长还有试吃的,

结果也一样肚子疼~

学生肯定是苦“营养餐”久矣,

全都不想再吃了。

娃娃吃出毛病,大人肯定极为不爽,就堵着学校大门不让餐车进来。

学校出事肯定找校长,问校长这都咋回事啊?校长直接哭了...

校长说:

校长说,我就想让学生吃好点,那记者就问了,咱不要他配送就行了呗?校长摇头说:不行。

除了这是招标招好的,更硬核的是校长也签了20年合同,要想违约就赔3倍投资。



26号,县疾控中心采集了16位症状明显学生的相关样本,检出大肠杆菌及大肠杆菌群含量超标...


午饭不卫生实锤。


这种午饭谁会吃?谁都不会吃的,但饭菜不干净不是1天2天的事了,校长为什么没动作?


这里面水很深,谁都把握不住。


一般院校都是由教育J直接管辖,下至招聘任免,上至招标投标,基本上就是教育J一个萝卜章顶用,至于校长可能也就是个打工的,上面拍的扳,校长能做的就是执行。


假设,这教育J招标投标的是七大姑八大姨一些关系户,搞起了相关输送,那校长只能俩眼一闭,装作啥都不知道。


想捅破?“高明远”们是吃素的?


但凡一个正常校长肯定能意识到,但人家敢做么?估计尝试过很多后依然无力改变,遂只好接受媒体采访,借用民众之力来逼宫了。


但不管真相如何,眼泪都不能避责;校长这一哭不能让午饭干净起来,更不能撕毁20年“油水”合同。


刚也说到了,校长可能也就是个打工的,打工就要背锅,但要说担责,恐怕也只是小责。


这种事你能说在河南是个例么?从小学到大学,关系户承包学校食堂、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在学校大搞垄断可以说在各个地方都有。


这种关系户1不怕学生投诉2不怕老师家长举报,有的承包商或相关人员更鸡贼,他们分化师生,只给老师吃好的,学生吃剩饭剩菜。


而且他们消息灵通,耳听八面,一说有人来查马上装好样子,台风一过,一切照旧。


2018年9月贵州贵阳2所学校发生疑似中毒事件,学生也是吃了营养午餐后,大批学生上吐下泻。


之前央视焦点访谈还爆出:某小学的午饭清汤寡水,什么萝卜白菜海带汤,荤菜就是一根香肠,这叫营养餐?

最后查出来,问题在内部。这小学8块5的餐标最后到学生嘴里就是3块5了,中间4块5呢?就有人拿走了,拿走干嘛?给自家闺女买房子去了...

至于操作无非就是食材缩水,1个大苹果你给他换成小苹果;再开2张单据,明明要土豆20斤,你再开1张要100斤土豆的票子,这油水不就都出来了嘛~


这就是所谓“营养餐”,还有学校一些小卖部;还记得之前四川达州有俩学生蹲在学校门口暴饮牛奶这事么?

人家为啥想喝完1整箱牛奶?因为学校不让带,为啥不让带?因为人家说校外带的食品怕不安全,所以不让带。


那校内的东西就一定安全么?


而且群众眼里都有极明白的计算,他们看的很雪亮:校内小卖部价格比校外贵。


一瓶奶可能外面超市5块钱,

到了校内小卖部就8快起步。


学校、医院这都是深海区,下面的资源很丰厚,所以很容易吸引很多鲨鱼过来抢食。


因为这2个领域钱好赚,人好办。


各个地方尤其是门阀严重的18线小镇,一些土老板们最爱盯上学校、医院的业务;因为只要能分到1块外包业务,1块业务就能让上千人掏钱。


而这上千人选择权不在他们自己学生手上,只在1-2人手中,只要搞定这几个人,就能撬动这上千人。


而且也方便压得住;这么多学生吃了这么多年馊窝头也就近2年爆出来,为啥?你孩子就在人家学校里,成绩、座位、排名、人身安全、有个头疼脑热啥的,处处受制于人。


假设你要是公司食堂,敢把这么多员工吃进医院,早就给送上热搜了,还等到今天?


所以朋友们,这也叫“金融杠杆”啊~

撬动几个人,赚了几千人,还压得住,

成本低、利润高,风险可控,

这种事谁做不发财?


既然这种事有利可图,而且还不是小利是大利;很多学校食堂采购还都是自行采购,那教育J相关、校长、教务主任、采购负责人到食堂基层都是一条线上蚂蚱,甚至于领导们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想来分一杯羹。


所以扪心问问,

难道真就只是送餐公司的杀千刀么?


又何止是送餐公司?着实是这条线的嘴太多了;本来这10块价格既合理又有利润,可有100张嘴,过多的人都想来吃一口,怎么办?没有300%的利润但有超过300%的嘴巴,那照样要冒着绞首的风险也要去做。


在18线城镇,1个粮食供应商只需要对接一个小学,小学学生不用很多4 500人即可,1年保底20W没啥太大问题。


1人满肚流油,4 500人满肚地沟油;1人赚足,那学生吃的自然都是菜市场里不要的烂土豆、霉萝卜,市场上的屯货次货都给了学校,这其中的差价自然是喂饱了很多张嘴。


但这也不是最硬核的,最硬核的是这一条线上的总源头,供应商跟是谁拍板让这供应商进入学校的人。


在这几个决策人眼里,这些需要吃“营养餐”的孩子们在他们看来是什么?

毕竟他们自己的孩子是肯定不会吃这种“营养餐”的。


一说,我们这是正经招标进来的,

真就是正经招标进来的么?

提前内定好对象,量身制定规则,

再找几个公司给个辛苦费过来围标就完事了,

这套路不就是市面上最流行的么?


最后,愚希望大伙火力点千万别歪了;有人说校长是好校长,有人说校长是鳄鱼眼泪,他也是利益链上的一分子,他并不是唐吉坷德。


别纠结一个校长了,他不过是木偶罢了。


他是唐吉坷德也好,是真为了学生也好,是为了自己帽子也好,这都不重要,咱大伙火力点一定明确,咱要把那些拿了钱却给学生吃烂土豆的人或那一船人,都给挖出来。


让正道的光照进巢穴里,

让更多的人出来走几步。


再多说一句,我一直都说今天有些人比前辈差远了,不管是智商层面对各种斗争的理解,更包括素养层面。


当年国家那么艰难,前辈们勒紧裤腰带搞军用重工业都还在用行动践行着这句话,可在能吃饱肚子的今天,却有很多人把这句话当成了场面话...


当今有些人并不知道,这句话虽只有14个字,但这每1个字背后写的都是:责任和但当,而不是利润和差价。


以上

非常感谢你的阅读!

公众号:宝哥胡扯淡

专写咱打工人的文章


user avatar   lai-fei-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虽然我对我小学有刻骨铭心的仇,但我还是顶这个校长。

说他是演的,有可能吧,毕竟戏精那么多。

不过我宁愿相信他说的真心话。

现在利益输送的东西太多了,哪个社畜没见过?

我一哥们的单位,从事贵金属加工的,老师傅私下接活绕开上面监督,一伙人虚开单子骗加工费更是家常便饭。对于这种事情,客户和厂商都心知肚明,

像几年前那个西安地铁电缆造假,那种生产商是怎么中标的?为什么面对镜头感大言不惭保证产品没问题。后来兜不住才磕头。

新闻里报道只有一家小学出事,我猜可能是真的。

毕竟这种暗箱操作不可能临时准备,肯定早就计划好了。

我猜是劣质材料每个地方都添一点,再用点香料啥掩盖,不至于出事。

但中间衔接环节出了点问题,某个不知情的一般员工把边角料都送一家去了……

这种暗箱操作肯定不会全人知道,完全有可能发生。

更阴暗一点,可能是餐饮公司内部人员干的。

比如某人因为对上级心怀不不满,又知道背后的交易,故意把有问题的菜送给学校,导致学生和家长中毒。

反正我大不了被辞退,你们出事了就得丢乌纱帽甚至进局子。

我可不是脑补过度哦,有一个例子。

几个月前,某地的英语教辅书中出现了黄色笑话,作为一篇完形填空。事发后教育局,校长,出书的都被处罚了。

后来有人发现,这个教辅出版商经常诱惑人以实习为名免费打工,到期了一脚踢走。

保不准黄色笑话就是员工塞进去的。

毕竟几百篇短文要一个个看很费时间,而且开头根本看不出问题。

新闻里还提到一个“微腐败”,千万别低估了某些基层领导的贪婪。

19年锦州市某个不动产登记处,领导伙同手下员工,有编制的加劳务派遣八九人被查了。

为啥?

因为这一伙人以“插队办理业务”等为借口,和中介公司串通收取好处费。

假如你去办证,本来一周才能拿到的,你给中介几百块第二天就能领到。

这伙人非法获利了11万……呃,均摊下来每个人就拿到一台苹果手机……

才十几万就能让这些人放弃自己的前程,那要是几十万呢?上百万呢?

小贪也是贪,不管怎样我挺这个校长。


user avatar   leesoohyuk-99-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放在开头,我的回答被很多人盗用,我并不反对转载,只要说一声标明作者就行了,不问自取就是偷,严重侵害了我的利益,尤其是一个百万大V:一个人的莎士比亚

原文照抄,还投自制,凭什么我熬夜用心写的回答被你当作牟利的工具?你的百万粉都是靠抄袭得来的么?别扯上莎士比亚了你根本不配


原文:

基本上没有可能了,他的泪水说明了他的选择,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抉择。即使他没有任何过错,大概率也会被换下,在那个地方难以立足,他揭露了阴暗面,只有阴暗面消失,他才有可能见到阳光,而这个可能性并不大

看到这个事件,我想到了一个人

我见过一个和他很像的人

我高三的语文老师

他带我的那一年是他最后一年带学生

他是一个东北人,来到我们这个南方的小城市教书,待了二十多年。

我的印象里他是我见过最有文人气息的老师,非常热爱文学,经常在朋友圈分享自己写得诗。爱每一个学生,那时候他快六十了,每天坚持六点半到学校,批改我们的作业试卷,有问题去找他他永远都会放下手中的事情耐心地解答,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贴满了办公室的墙,跟他一个办公室的老师都非常喜欢他。

他常常说到自己在一个北方城市当校长教书的乐趣,说那里的风土人情,唯独对自己离开的原因闭口不提

高考前的最后一节语文课,他跟我们说了自己的过去

他说了一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在当校长的时候,上面的人安排了早餐承包商,但是吃出了问题,他拒绝再让早餐承包,在学校搭建食堂,请了放心的人过来做早餐,为了让孩子们吃到营养的早餐他从自己的工资里拿钱补贴

但是这样触碰了他人的蛋糕

后来的事就是他无法再在那个地方待下去,于是来到了南方

来到了这里待了快十年,他成为了校长的人选,几乎是板上定钉的事,又被撤下了

他明白其中的原因

是上头规定要从某经销商那里买的练习册,他觉得与教材不符,于是他教的那两个班都没有订学校安排的语文练习册

要知道在指定经销商那里买练习册的油水是很大的,他始终为学生着想,却没为其他人的利益“着想”,这样的人当上一把手会断了多少人的利益?所以他被淘汰了

于是他辞去了主任的职务,在后面的十几年里只当一名普普通通的语文老师,一直到退休

我记得那一天他在讲台上自言自语

他说他年纪大了,以前的事情却记得很清楚,时不时浮现出来,他在想自己会不会后悔。如果当初做了不一样的选择,他的生活或许会比现在好上太多,人生或许会不一样

但是他又看着我们

他说

但是如果我这样做了,我将无法再直视你们干净的眼睛

他是一个真正的令人可敬的老师

感恩有他,教了我一年,原本八十几分的语文高考考了130分

他老人家现在过得很好

我很想他


user avatar   xing-luo-ke-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无论是否是真心,校长这番操作都很聪明。

出现这种学生集体呕吐的大事,作为一校之长,最次最次也是被免职。与其如此,不如揭发黑幕,就是自己被秋后算账,也把这些躲在幕后的黑手拉出来垫背。

很多人说如今这个校长职位不保,我的看法恰恰相反。三五年之内,绝不会胆敢有人找这个校长的麻烦。今天的校长,是为学生请愿,为学生落泪的优秀校长。全国人民爱戴,全国媒体关注,教育局脑子瓦特了找他的霉头?说不得还得昧着良心表扬一波。

至于风头过了,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没办法,这就是现实。食堂招标不是个小盘子,而是教育局小金库的大盘子,别说你一个县的教育局担不起,就是市教育局,省教育厅都担不起,真查起来,全国教育局都得抖三抖,你信不。

还是那句话,读书人的碗,是不好砸的。除了食堂,其他的课本,练习册,素拓活动,校服,桌椅,学校装修,体育器材,操场…哪个里面没有门道?哪个里面没有利息?要有本事,就来个大扫除,翻一翻白雪下面,都是脏东西。


user avatar   huang-ji-liu-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看你们天天喊着考公,但是思维还不是体制内的思维啊。发生这种事,你们第一时间竟然是想更换送餐公司,而不是下达整改通知。

处理这种事其实很简单,下达整改通知就完了。下次再犯?再下达整改通知,整改通知yyds。


user avatar   starylawy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现有信息来看,有30多名学生吃出了问题,已经符合一般食品安全事故的标准。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
1.5.4 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食品安全事故:
  (1)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县级行政区域内两个以上乡镇,给人民群众饮食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
  (2)造成伤害人数30至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的;
  (3)县级政府认定的其他一般食品安全事故。

这种情况下,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要求成立事故处置组织,设立专门调查小组调查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在未查清涉案公司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家长们要求暂停送餐公司的要求是合理正当的。

《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了查封、扣押、召回、停止营业等强制措施。其中,采取的临时措施,譬如查封、扣押,可以有效的阻止侵害结果的再度发生。目前是何原因该公司还能继续送餐,相关措施没有及时跟上值得深究。

另外,即便教育局的招投标,双方之间存在各种猫腻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来履行。合同中应当有针对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追责条款。而且此等情况下,已经符合重大过失的要件,完全可以解除合同。到底是何原因继续护犊子,我们不妨让子弹飞一会儿,让监管部门查查清楚。

涉及食品安全,这是底线,建议一查到底。




              

相关话题

  灵璧县警方通报 14 岁男生因冲突死亡,称「为查明死因,法医正对被害人进行尸检」,案件后续会如何发展? 
  老师校外补课 ,扇学生巴掌,上课和学生介绍明星肖战,侮辱学生,管学生叫东西,狗东西,能不能举报了? 
  男生如何看待热爱健身的女生? 
  学生逃课翻墙触电身亡案二审维持原判,学生自担七成责任,电力公司赔三成,校方无责,如何看待这个判决结果? 
  大学里遇到在路边哭的女生,身为陌生人该怎么做才好? 
  如何评价媒体报道「Science 一作,一作影响因子破 100」的 25 岁上交材料与工程学院王言博? 
  老坛酸菜事件中,有没有人和我一样,认为不应该苛责康师傅和统一的? 
  鄂尔多斯回应年薪 60 万招清华、北大毕业生当中小学教师「我们负担得起」,高薪招聘中小学老师是趋势吗? 
  有哪些是青春校园题材小说的烂梗? 
  山西一中学违规宣传高考成绩被通报,学校应怎样合理宣传学生成绩? 

前一个讨论
LV 男装总监兼 Off-White 创办人 Virgil Abloh 去世,如何评价他的一生?
下一个讨论
快三十了,干了快九年的工作在一线城市月入 4~6k 还要继续吗?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