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大开眼界。。。
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格明明写着用的是“2005年不变价格”,可某些人连“不变价格”是什么意思都搞明白,就质疑统计局的数据,还能获得1000个赞。。。
去年的钱和今年的能比么?2005年北京海淀区的房价5000块,现在5000块在通州能买到房么?不同时期的钱是不能直接比较的,必须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关于剔除汇率波动原因比较复杂,就不多讲了)。拜托,这是宏观经济学入门的常识,不要基本常识都不懂就反驳人家专业人士的统计。。。
你不信的原因真是no law to see。。。
不懂不变价格我就不吐槽了,上面
@林枫已经给出了比较好的推算。我着重吐槽一下“适龄人口”。国家统计局下面明明指出,原文采用的是“就业人口收入”测算的劳动生产率,用世界劳动力适龄人口和中国就业人口对比是几个意思?2015年中国的就业人口在7.7亿,而适龄人口是9.1亿。也就是仅仅中国就有1.4亿(15%)的适龄人口没有进入劳动力市。原因可能是有些人在学习,有些人当家庭主妇,有些人短期生病,有些人不想找工作,有些人找不到工作,其中前几种都是不计入失业的。
查查国家统计局2013美国的就业与人口数据,就知道当年美国就业人口1.6亿,而适龄人口差不多2.07亿,中间差了0.47亿人,占适龄人口比重差不多23%。显然从(就业人口/适龄人口)来看,中国比美国高了8%,难道是因为中国比美国就业市场好?
显然不是。原因很简单,适龄人口是16-65岁,那么中高等教育越普及的国家,就有越多的适龄人口没有参加就业市场,而这些国家恰恰是发达国家。2013年美国大学入学率(毛)大概是86%左右,中国2015年还不到38%。受教育程度越高显然工资更高,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就业人口占适龄比重越高,按高票的算法这个国家劳动生产率就越低。要知道美国高等教育是发达国家比较糟的,所以显然用适龄人口的算法会低估了发达国家的就业人口工资。
同样,对于特别低收入国家来说,用适龄人口测算工资也错的没边了,因为这些国家的失业比重过高。也就说用适龄人口的算法,对收入特别高和特别低的国家,都低估了就业人口的工资,也就是原文定义的“劳动生产率”。
引用错误数据还标准了重点,再次no law to see。。。
哎,不多说了,就这样吧,呵呵。
此文章,用人均产值去衡量劳动生产率,美国人劳动生产率是中国的13倍。也就是说一个美国人干活顶13个中国人。
如果真如此,来中国投资的美国生产企业都是脑子进水了。
我只能说局里自从把我开除之后,越来越不严谨了。
我来讲道理,这一次我完全站在统计局一边,也就是说我要反对楼上几乎所有人
大家看清楚,国家统计局文章的标题是
国际比较表明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较快而“中国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 7.4%”这个标题则是无知媒体断章取义的结果。而楼上几乎所有人都没有看出来这断章取义的关键之处。 只有
@林枫的答案接近真相,但是他也只是说明了统计局这个数据的可靠性,他得出的结论是这个数据没有意义,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简而言之,统计局得出的这个劳动生产率是按2005年价格计算的,这种等价计算的结果并不能反映当前的实际情况,这也是林枫说这个数据没有意义的原因。但是,这个数据并非真的没有用,这个数据唯一的用处,恰好就是反映我国从2005年起至今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情况,也就是说,人家统计局的文章和这个数据完全就是严丝合缝的对应关系。
为什么计算我国劳动力价格的增长情况需要用这个“2005年不变价格”来算呢?简单说明一下吧。比如2005年你做了100双鞋子,鞋子市场价格是10元1双,也就是共卖了1000元;2006年你还是做了同样的110双鞋子,但是2006年鞋子的价格变成了20元1双,也就是共卖了2200元,难道因此你的劳动生产率就增长了120%?当然不是,所以为了正确计算你的劳动生产率,需要用一个固定的价格,也就是将鞋子的价格固定在10元,这样一来就可以正确得出你2006年共生产了价值1100元的鞋子,你的劳动生产率增长了10%。同样的道理,一个美国人2005年由于使用了更好的设备,生产了120双相同的鞋子,每双卖价10美元,也就是共买了9600人民币,2006年,他还是生产了150双相同的鞋子,每双卖价提高为20美元,也就是共买了19200人民币,但是如果用19200去除以1100,得出中国人的劳动效率是美国人的5.7%,美国人劳动效率是中国人的17.5倍?那就太荒唐了。正确的算法有两种,一种是按平价计算,2006年中国人生产110双鞋子,美国人是120双,中国人劳动生产率是美国人的91.7%;另外一种是一当前价格计算,2006年中国人共卖了2200元,美国人共卖了19200元,中国人劳动生产率是美国人的11.5% 。
媒体的无知之处就在于,他们根本不明白这个按照“2005年不变价格”计算出来的数据是绝对无法去与其他国家横向对比的,不可能得出“中国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 7.4%”这样的结论。这个数据唯一的作用就是证明我国这些年来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情况,也就是统计局的结论。
有人指出,统计局原文中有“我国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7.4%”这样的话,的确,统计局是这样写的:
我国与世界平均水平及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1996年我国单位劳动产出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0.6%,2015年已达到40%,相当于美国的比重也从2.1%提升到7.4%。
请注意,统计局的用词是“比重”,比重这个词更强调数值上的对比,而不是意义上的对比,就是说统计局在这里仅仅是想说我国这些年劳动生产率比美国及文中提到的其他国家都要快,而不是想说1个美国人干活抵14个中国人。这个数据只能说明“增长率”的问题,而不能说明实际的劳动生产率是多少。很明显,统计局整片文章都是在说我国的“增长率”如何如何,这是正确的。而媒体却将用于证明增长率的数据,当作了实际劳动产值数据来使用,这就是错误的了。
看看统计局的原文就知道:全篇重点都是在谈 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率。所贴的表格全!部!都是讲的增长率,唯一提到两个国直接对比的地方”从2.1%提升到7.4%“其实为了强调相对于他国的提升速度。
即使谈到了产值对比,也仅仅是一小点带过,完全不是全文的主要内容更不是重点。
使用不变价gdp的目的不是为了统计出 一个地区某段时间就业人口的单位实际产值,而是为了方便在一个时期内进行纵向的比较,从而十多年里得出实际的劳动生产率提升速率。
修改这一项会导致数字发生巨大变化,但仍旧可以显示中美一段时期内各自劳动生产率变化的趋势。
比如:把这这个不变价gdp直接换成某一年固定价格的 大米,也可以通过生产大米数量的增长,来得出一段时期的劳动效率增长率以及未来趋势。因为这也可以反映这段时期总的劳动成果。
但是却不能说:某年中国人均生产大米一顿不及美国人均生产汉堡一箱产值7.4%。
以“劳动生产率增长速率”这个指标,结合其他方面信息,正如文章中那样,可以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比如:
可以探究关于中美劳动生产率提升速率变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结合我国年龄、受教育程度的人群数量变化,可以预测未来劳动生产率的发展趋势。
结合社会劳动力分配、保障机制建设情况, 可以得出两者关系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方向。
还可以分析其他国家在gdp增长背后的实际推动力以及其所处发展阶段。
甚至通过劳动生产率增速与国民收入增速的比对,反映出行业间、地区间等等贫富差距。
而现在传的沸沸扬扬的“7.4%”其实是最没价值,却充满误导性的数据。
统计局这篇文章《国际比较表明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较快》从数据到总结基本没有问题,紧扣文章开头,更不是什么哭穷。
造成现在的错误认知,归根究底,是统计局原文的疏漏被媒体的放大误导舆论的结果。
为了纵向比较的“不变价gdp与就业人口之比”不能来作为经济体间横向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指标,因为其是将物价与汇率做了假设性的限定后下的关于中美两国各自劳动生产率变化的投影。由于汇率与通胀以及就业人口本身内部的差异性,中美两国的平均劳动生产产值虽然差距大,但是不能反映实质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之比——劳动生产率。
文中所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来比较中美两国就业人员的实际的生产力效率,除了产生“干同样的活十个中国人不如一个美国人”的片面错误印象之外,没有半点可取之处。
每消耗一桶石油所产出的gdp
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碳产出的gdp
每投入一美元研发获得的gdp
以上,以经济角度可量化的生产要素作为标准,才能相对准确具体比较某方面两个经济体的效率。
而“就业人口”这一个综合大量生产具体要素的概念,难以用来衡量劳动生产率的实质高低。
就业人口中:
受教育水平、管理体系、工作时长、职业行业、区位因素、科技水平、政治因素等等差异都会导致两个同样规模的就业人口群体毫无可比性,某个时刻的gdp表现千差万别。
金融行业与物流行业的劳动效率能以统一标准判断吗?西藏的金融行业跟陆家嘴的金融行业能揉到一起看吗?
两个人(农民与程序员)的平均产值与另外两个(矿工与股票交易员)的平均产值的比值,无法说明实际劳动效率的高低。
如果,中美两国之间汇率等差异太大,不好看清这种计算方式用来横向比较的谬误,那就用北京市西城区与海淀区做一个直观简单的比较:
就直接拿2015年数据分析:
全年gdp 就业人口 (按参加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计算) 2015年劳动生产率
海淀区 4613.5亿 212. 2万 217412.8元
西城区 3270.4亿 144.7 万 226012.4元
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断论:以高等教育与信息技术为特点的海淀区人民的劳动生产率比部委云集、金融大鳄扎堆的西城区低。
原文对比出的7.4%这个数字难道就意味着十个中国工人干不过一个美国工人?
十个的中国码农效率低于一个硅谷程序员?
谁都知道这与现实不符,但在媒体加工后的字里行间却处处透着这种认识。
2015年7.4%这个数据,是用2005年不变价gdp计算得来,算上近十年的汇率变动、通货膨胀,跟真正要反映的年度单位劳动力生产的实际价值差的太远、对于经济体间的效率对比更没参考意义。
对于中美这样对于汇率、通胀水平相对稳定的国家,得出的数据虽然不准确但还不至于太夸张,如果将其中一个换成俄罗斯,那在2014年计算所得的劳动生产率足足跌了一半;如果将两个都换成双项大幅变化的国家,那起比较出来结果基本与现实生产效率无关了。
7.4%在这方面充其量就是个挑起自卑或自信的数字噱头而已。
总结下:
由于文中注释提到无法按照全要素计算劳动生产率,因此通过折衷的方式计算出了“劳动生产率”,但因为其中就业人口的复杂性,并不能作为国家间直接比较的数据。其目的通过引入不变价gdp、与就业人口的综合性来推导出出“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这一关键数据,最终进行具体的宏观经济分析。这是文章的数据分析的整体思路。
但唯一的硬伤就是:
没有把“不变价gdp与就业人口之比”计算出的数据与真正反映实际情况的“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区分开来。前者,其实是后者在某种限制条件下的投影,但文中没有提到这一关键点。而且一句“我国劳动产出仍旧较低。2015年我国单位劳动产出只有7318美元,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8487美元。与美国的98990美元相比,差距更大”暗示文中的劳动生产率就是实际数据,从而误导舆论。
统计局工作人员也不过是公务员,没有受到过经济训练,所以他仅仅是给予统计,但是并没有解释能力。他所说的是“全员劳动生产率”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世界普遍通用所说的“劳动生产率”是单位时间内的产出,具体的说是每小时经济产出(output per hour worked)。
我们可以对比下这两个概念,统计局声称的“全员劳动生产生产率”是生产总增加值除以就业人口,意思为单位劳动力平均产出;普遍所用的“劳动生产率”是单位小时产出,所以实际上“全员劳动生产率”应该除以平均工时。由于中国人每年平均工作时间大概是2200小时,美国则为1750小时,所以实际上他的统计数据还要高估了,所以这个值应该为6%左右。由于我国处于后人口红利期,人口赡养比例较低,就业人口比例依旧高于平均水平。我国现在约有7.75亿人就业,而美国只有1.5亿人就业;同时我国就业人口工作时间都更长,分母更大的情况下分子就更小,所以实际上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和技术领先国家(美国)要比经济水平相对更低。
这个情况不仅仅出现在中国,在日本和韩国也是如此,普遍估计韩国的劳动生产率仅仅为美国的50.2%,日本则为65.4%。西班牙本身经济水平和韩国相近,但是工作时间远远少于韩国,实际上这意味着西班牙的劳动生产率远高于韩国,而根据OECD的估计西班牙的劳动生产率则为美国的74.5%。
即使如此,这个数据很明显是过分低估了中国的经济水平。理由有两个:
一个可靠的方式是使用尽可能接近现价的不变价计算单位,并且使用购买力计算,例如OECD本身选择的是constant prices 2010 and PPPs。考虑到这两点我们做估算的话,中国的人均GDP按照购买力衡量现在大约美国的25%,中国的劳动生产率的可靠应该略高于美国的20%。所以,普遍的估计为中国的劳动生产率略微高于美国的劳动生产率的20%,一个比较精确的说法应该是21%。
从某种意义上,即使是21%的数字,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应该是被低估的。因为中国的经济规模应该大大高于现在已经测算的规模,在过去5年中国就已经更改了3次统计测量方式,每一次都提高了经济规模。即使如此,潜在的经济规模依旧存在,所以经济水平的低估意味着劳动生产率被低估了。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中国官方声称的劳动生产率增速远远高估了,因为中国政府高估了自己经济增长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