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马斯克致信 SpaceX 员工称公司遭遇发动机生产危机,可能面临「真正的破产风险」,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lolicon-6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正常啊,企业是否破产看的是现金流,现金流为负就有问题,现金耗完了就大概率破产。

SPX看起来高大上,但是现金流方面并不美妙,目前明显的收入只有F9相关的发射,一次6000万刀出头,一年20-30次发射中还有10次以上是自家的,算起来收入也就不到15亿刀。开销方面星链的开发和部署需要大量的金钱,光是用自家火箭发射也要花近5亿(10次每次4000多万),我猜去年在星链上SPX至少花了20亿,目前一分钱还没收入。星舰方面也是高强度开发,几个研发生产试验基地好几千精英工程师人吃马嚼的,开销肯定不少。光是100台试验型的猛禽发动机,这制造费用怎么也要上亿刀,你说这么先进的复杂设备,其生产设施的投入远高于一年的产值这没问题吧,那猛禽的生产设施怎么也得好几亿的投资吧。里外里怎么看SPX最近一年的现金流至少也是负的20来亿刀。好不容易有个NASA的高价值项目能极大改善现金流(我看SPX开出20亿的颠覆性价格也是为了一锤定音,彻底改善企业现金状况),让企业维持到星链项目能产生大的正向现金流。又被贝光头扯烂污(相信贝光头也是看到这一点才故意拖延整马一龙)拖了大半年。

SPX开办以来的融资其实是非常有限的,最近一次融资之前的融资总额不超过50亿刀,而收入坦白来说也不高,收入总额不会超过150亿刀很多。历年来的研发和生产投入也很高,现在手头的现金储备真的是不多了,以每年负20亿刀的速度很难撑很久的(不超过3年)。未来两年星链项目还要维持很高的投资强度,收入却还有限(每年5-10亿刀的收入),星舰项目的投入还会大幅提高,比如今年是生产了100台猛禽,明年就算只摔掉4台BN,就要损失100台以上的猛禽。就算明年爆出负的40-50亿刀现金流我也不会吃惊。所以马一龙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也是非常正确的。

PS:所以说马一龙的开发效率实在是惊人,我估算SPX历年的现金收入大概在250-300亿刀,总额比SLS项目已经花的钱略多,用这笔钱他做了多少事啊,完成了一种中型火箭一种重型火箭的开发,两型飞船的开发,100多次火箭发射,几十次飞船发射,1000多颗自有卫星发射,人类历史上最大卫星星座的部署,人类历史上最大火箭的开发…………

星链项目本质上是一个通讯公司,通讯公司历来是重资产的蓝筹公司,投入巨大收入不高但稳定。存在资金的长短期错配。星舰项目投入巨大,我看到它产生第一笔外部现金收入也就是HLS项目实施前,至少还要花50-100亿刀。但是目前航天发射市场总共才多大,就算SPX全部吃下来既满足不了他的发射能力,也满足不了他的资金缺口。所以才想出星链项目来产生新需求拉动,可是上面说了星链项目本身就有资金长短期错配的问题。也就是说:太空发射需求不足,投资巨大,资金长短期错配,SPX想出星链项目创造需求,但是星链项目搞不好投资更大回收周期更慢,导致资金的长短期错配更加严重。所以说我觉得攻击马一龙是唯利是图的资本家实在是错误,他家的SPX从投资特别是现在互联网投资的角度真的是非常烂的投资,恐怕只有巴菲特才会认为这是好投资(巴菲特非常擅长靠资金长短期错配来赚钱)。

当然我们作为看客也不必太忧虑,以马一龙的能力和目前的形势,还远没有到他的事业进入真正危机的程度。

但是除非星舰明年的测试顺利到惊人的程度,比如说星舰第二次(夏天之前)发射BN就完全回收成功,SPX需要一次大规模融资,融资金额在50-100亿刀以上。

更新了一下数据,印象里对SPX公司的发射次数有误,实际上它目前目前才120次左右发射。

再延申一下,马一龙不愿意融资,尤其是大规模融资,如果往好处(人性光明面)想,原因是要完成他的梦想,现在烧的钱还哪到哪,未来还多的是现金储备告急,投资者信心崩溃的时候,到时候公司里每多一个不是心甘情愿和他一起发疯的投资者都会对他的前进产生巨大阻碍,现在遇到困难时每一分借到的助力都会成为未来遇到更大困难时的障碍。作为普通人能解决眼前的困难已经要不顾一切了,但是马一龙是个目光远大的疯子,他的选择可能会不同。你看他不是亲自上阵放弃休假(估计要去工厂打地铺了),可怜下面的员工…………(焉知他们不是乐在其中?)

我是历来不太相信什么民营航天体制优势论之类的,不过是压力-反馈机制而已。看赫鲁晓夫访美时发出的威胁,先总统肯尼迪发出了“在最近一个十年的末尾把人类送上月球”的回应,然后就把巨额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到阿波罗计划中,米国工程技术人员在苏维埃洲际弹道导弹的瞄准下也焕发了惊人的热情(例如翻墙进公司加班);与此同时对面苏维埃方面也是在“明天莫斯科要被炸平”的恐惧下拼命发展航天技术。现在西方世界唯一还能行之有效的类似机制,大概就是在马一龙这样狂人经营者的管理之下“猛禽的生产没准备好?赫茨利,you are fired".

其实这一切都是没有必要的,NASA把HLS项目以60-80亿刀给SPX就好了,世上本无是,庸人自扰之…………


user avatar   eric3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本打算这个周末休息,这是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第一次休息,但现在不行了,本周我将整夜和整个周末都在猛禽生产线上。”

老板都住在生产线上007了,你一个员工好意思下班吗?

“坦白讲,我们需要所有人一起从这场灾难中恢复过来,除非你有重要的家庭事务。”

家里没死人就赶紧来为了人类的希望奋斗吧!

看看人家马斯克,加班信都写的这么感人肺腑,都姓马,比马云强多了。

同样是工匠,给马斯克当宫酱就是香!


user avatar   mnwd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马斯克的信件中透露出一个明确的信息——明年一定要拥有星舰级的发射载具。因为和星链项目高度绑定了,再像以前那些延期实现就不只是被喷点口水而是真金白银地损失钱财。

不过现实地说,明年能实现的只可能是消耗上面级版本BFR。

消耗上面级版本BFR要想实现低成本,就必须箭体低造价,大棚焊不锈钢火箭技术突破让上面级箭体造价降低到百万级,如果猛禽发动机每台造价能降低到一百多万美元,装备四台真空版猛禽(不回收就不需要低效率的海平面发动机,中间三台海平面换成一台真空)的一次性上面级(隔热瓦、可动翼面、着陆腿、小储箱都不再需要了)造价控制在千万美元以内,考虑到避免了回收上面级有近百吨的运力损失,消耗上面级版本BFR也能实现每公斤LEO入轨成本百美元这个核心目标。

要猛禽发动机制造边界成本压得这么低,生产批量不能少,不消耗式发射就想做到这么大的批量是难以想象的。

而且上面级不回收,还减少一个需要FAA审批的项目,也避免了个巨大不可控的风险。

之前马斯克重点蹲博卡奇卡而无暇多顾猛禽发动机生产,是因为大棚焊火箭这块太有难度了,非马斯克莫能。现在是大棚焊不锈钢火箭搞得挺顺,猛禽发动机生产线反而相形见绌,从侧面证明马斯克这个人也太神了。


user avatar   david-18-29-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只能说,马斯克的步伐比我预计的还要大。

本来spacex已经是业内龙头企业,独占了全球60%以上商业发射市场,手中有低成本高可靠的猎鹰9B5火箭,有空间站货运合同,客运合同,有月球着陆器合同。无论如何都稳的一B。

但是马斯克却说再不努力,我们就要破产了。

显然是他们现在摊子铺的异乎寻常的大。

一方面他在快速推进星链卫星的研发和生产,从没有激光链路的版本,到有激光链路的,再到最新的V2.0的全新版本,而且显然这个最新版本的体积和重量都有很大的增加,原有的猎鹰9火箭无法发射了。估计现在星链卫星的生产体系正在快速构建,而且肯定是个很大的体系。

一方面他在快速推进星链终端的生产,按照他所说是按照一年几百万的规模来的。每一个接收天线都是一个相控阵天线啊,现在还处在补贴生产中。

而这些终端发挥作用依赖于天上有卫星,天上的卫星依赖于星舰来发射,低成本大数量高频度的发射,一艘星舰就要30多台猛禽发动机。什么概念?中国现在长征5所用的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推力是120吨级的,氢氧发动机是50吨级。 当年航天飞机的氢氧发动机是200吨级的,装了三台,五架航天飞机装了15台RS-25发动机,每台5000万美元,不过当然那是可复用的液氢液氧机。而美国从俄国淘的便宜货,400吨推力的RD180是每台1000万美元。每一枚宇宙神5火箭用一台。

而这个星舰一艘就要30多台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方式中最高端的)200吨级推力的液氧甲烷可复用发动机。

然后为了高密度发射,就必须不止一艘星舰,10艘星舰就是300多台,每天一台的生产也要生产一年。

这是马斯克把自己逼上的绝路......

不过就如当年特斯拉model3的产能爬坡时马斯克不得不睡工厂,但过了那个槛之后海阔天空,几年内特斯拉冲上万亿,马斯克成为世界首富。

如今的spacex也是一样,试想一下,如果猛禽的产量跟上了,猛禽——星舰——星链卫星——卫星终端这个商业闭环合拢了。 那么普天之下,航天产业他还有什么对手?

他可以低到令人发指的成本向轨道发射载荷,他的卫星网向全球提供通信和其它载荷服务,而且同样是成本低到令人发指, 星链成为一个提款机,每年几百亿美元,足以让他打开通往火星的通路。


其实真正想一下,马斯克的这个速度实在是有点非人类。

我们做个对比,美国那边,用航天飞机的遗产,那拆下来的库存的RS-25发动机,留下来的固体助推火箭技术,燃料储箱技术,波音公司从十多年前就开始研制这一款主要技术都是现成的火箭,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发射过,已经花了200亿美元,而发射一次大约需要20亿美元。

中国这边研制长征5火箭,所需的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技术在1990年从苏联得RD-120补燃煤油发动机开始研究相关技术,2000年YF100发动机工程立项,2006年长征5火箭立项,一直到2016年第一次发射,但还没搞利索,又归零,一直到2018年最终搞定。

其实这些速度反而更接近7、80年代之后的世界航天稳定期的速度。但现在看,老黄历是时候抛弃了。

马斯克呢,星舰直到2018年都还在琢磨用复合材料做壳体,然后马斯克开窍了,换,2019年拆除了复合材料工装,开始悍不锈钢壳子,到现在不过2年多的时间,而他已经要求明年实现两周一发的速度运营了.......

不过马斯克也确实急啊,他要去火星的人,在地球每多耽搁一年都会影响倒退的时间线,时不我待。


user avatar   cheng-feng-po-lang-de-ye-ye 网友的相关建议: 
      

鬼知道。

就这几天原来推进部门的负责人Will Heltsley跑了。有人是工作压力太大,有人说被其他公司挖了,有人说是对最近的公司内部配售股权不满。

好像还走了几个。

原因肯定是没人知道。

不过,大家还是要有一个基本认知。这个世界上其实就没有什么星辰大海,只有真金白银。


user avatar   shen-peng-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挑衅?美帝要大规模入侵了?好可怕呀。

"吾视天下鼠辈犹草芥耳。大军到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取,顺吾者生,逆吾者死。汝知之乎?"

"阿妹用兵如神,战必胜,攻必取,吾亦素知。昔日板门店签条约之际,西贡挥铁拳之时,喀布尔空中飞人之日;波斯湾跪伊朗,伊拉克割麦,叙利亚偷石油,丢盔弃甲阿富汗,坠机沉水于南海……此皆无敌于天下也!”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二战后,美帝打赢过任何一场大规模热战吗?朝鲜、越南、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他们达成了哪一个战略目标?

别说中国、俄国这个体量的国家,他们在面对伊朗、朝鲜的时候,又有多大胆量发动热战?所谓美军“打了几十年的仗”,实际上就是在那些极为弱小、没有战略纵深的国家打治安战而已。

我不是说美帝军事实力不行,而是说在现有的国际环境下,普世帝国的那一套玩不转了,你核弹再多、飞机再多、航母再多,也不可能完全征服一个国家和地区……打仗不是玩SLG游戏,点点鼠标就能解决“军事、政治、经济”一系列综合问题,打仗是要面对“人”的问题……打仗还要考虑对手的实力,美军如果真的要在南海挑起战火,来几个航母编队也得沉海底喂鱼去。

今天的美帝内虚外肿,还要穷兵黩武,除了骗国会的经费、烧纳税人的钱,得不到任何好处。

搞霸权主义就是“十个指头按跳蚤,一个都按不住”。

打仗打的是系统化的工业、制造业,美国制造业严重空心化,很多战斗机的生产线都没有了,造个军舰还要用振华重工的港口机械呢;美国军队里的工程师已经开始有大量的印度人;美国负责核武器维护管理的,已经有大量的文盲二流子了;虽然摔了飞机,卡尔文森号航母上的官兵正在做瑜伽呢……

美军军工看起来还能苟延残喘,但你看现在烧军舰、撞潜艇、摔飞机的“印度化”水平……你能想象他们全力开动战争机器的模样吗?

不是我瞧不起美帝,我认为他们现在唯一有效的进攻手段……是全国肆虐的新冠病毒、以及感染新冠的美国人。


user avatar   long-ya-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对华为熟悉的更多的是终端,或者说手机,我们就聊聊手机。

今天为了回答另一个问题,刚好做了一张图,统计了御三家2015年-2020年Q4手机出货量的变化图:

2018年,华为制裁前最后一个完整年,在苹果新机发布的Q4,出货量做到了6000万台以上,相应的,苹果在iPhone6发布之后,Q4季度出货量首次跌破7000万台,之后,华为被制裁,销量快速下滑,苹果急速攀升。

2020年,华为季度出货量下滑到3000万台的时候,苹果季度出货量直接做到了9000万台,2021年Q4苹果单季度出货量如果突破一个亿,我是毫不意外的。

苹果的神话,乔布斯的神话,大家耳熟能详,我就不赘述了。

在华为没有被制裁之前,是直接冲着破这个神话而去的。

在中国市场,华为其实已经突破了这个神话的,在2020年中的时候,5000-8000价位的高端机核心区段,华为已经超越了苹果。

华为之前,苹果就是高端机市场的天顶星,在华为之后,苹果又是这个市场的天顶星,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这个过程中,苹果有什么大的变化么?

其实没有,苹果还是那个苹果,一切都是按部就班,但有华为和没华为,苹果的市场地位完全是两个概念。

所以,你说华为强吗?

华为每年千亿研发,在苹果之上,很多人对这个不服气,用各种理由来否定华为,说什么研发投入是数据做出来的,华为没有上市,公布的官方数据不可信。

我们都不需要去从专业角度驳斥这种言论。

就看市场表现,尤其是高端市场的表现,这个是实打实的。

市场之外,十年的时间,华为做出了海思麒麟,做出了鸿蒙,这两个过去被认为是中国科技企业无法突破的两座大山,华为突破了。

当然,海思麒麟已经被认可了,鸿蒙还处在争议中。

但我们仔细想想,如今对鸿蒙的各种批判,是不是和十年前对海思麒麟的各种批判如出一辙?

如果华为这一波没有被美国干死,给鸿蒙十年的成长时间,十年后鸿蒙会是什么态势?会不会比今天的海思麒麟差?

你说华为是不是真的牛逼?


user avatar   seraph-25-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一个大家都不愿承认的考古学事实:甲骨文里面的商王武丁征服东亚(当然有点偏题了,决定性的战役,这不是一场战役,而是一系列的征服战争)使得东亚(华夏)人种扩散到整个东亚大陆。在这之前东亚(华夏)人种只是蜗居在太行山区的可怜虫而已(现在研究发现东亚华夏人种和东亚地区的其他遗传学族群差距相当大,和非洲黑人差距是最远的,有强烈的遗传漂变)殷墟殉葬坑里面的人种博物馆就是证据。像东亚这种常染色体极纯粹(比如不算封闭的西北人群受到外部的影响仅仅只有3%,南北汉人其实差距极小,两广汉人差距稍大一点,但是跟其他族群的距离还是很远,虽父系母系很多样,决定体质人类学的常染色体却非常单一)并且规模庞大的族群放到世界范围内都是独一份,分子生物学意义上东亚(华夏)内部分化度是所有亚人种里面最低的却是人口极多的。连一些边疆的小民族都不如(日本人韩国人都是华北汉人的小分支)东亚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显然不是个最佳解释

杨希牧先生曾对近400具祭祀坑头骨进行了测量,划分出五种形态

Ⅰ 北亚人种类型,类似现代布里亚特和楚科奇人,80具,占35.6%

Ⅱ 太平洋尼格罗人种(亚洲昆仑奴)类型,与现代巴布亚人和美拉尼西亚人头骨类似,38具,占16.9%

Ⅲ 欧洲人种类型,与现代英国人头骨类似,只有两具,占0.9%

Ⅳ 爱斯基摩人类型(极北)55具,占24.4%

Ⅴ 小头人骨,50具,占22.2%

添加资料:世界上常染色体纯粹的人群只有东亚,巴布亚,西非,科伊桑。而不是大家认为隔离于新大陆的印第安人

东亚人常染由纯粹的北部东欧亚成分组成,其内部的差距也极其微小。巴布亚人常染由纯粹南部东欧亚成分组成,巴布亚是个研究人种进化的天然博物馆,Y染很多样(而且大多都是接近根部的类型),常染很单一,体质很多样。西非人和布须曼人也是两种不同的纯粹非洲常染人群。

而世界上其他人群的常染构成都较为复杂,欧洲人由西欧亚狩猎采集者WHG,古北欧亚人ANE,Basal Eurasiam这三种差异很大的成分组成。中东人由WHG和Basal Eurasian两种成分组成,部分还有非洲常染。印度除了有欧洲人的三种成分,还有很高比例的西欧亚与南部东欧亚混合形成的印度土著成分。半岛东南亚人由北部东欧亚和一部分印度土著成分组成,岛屿东南亚人由北部东欧亚成分和部分巴布亚成分组成。印第安人和西伯利亚原住民由北东欧亚成分和部分ANE成分组成。中非,东非人由西非成分和部分科伊桑成分和不同比例的西欧亚成分组成


user avatar   sun-yu-yang-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道理来说,早减晚增本身是没啥毛病的,毕竟只是个选项,丰俭由人。

大家怕的是某些人通过这些选项,再加点私货。而且这个说法和推迟退休一起出来,由不得大家多想。

按照目前的舆论情况,如果你敢允许早退减拿,估计只要不在体制内的人就统统早退了,反正也没啥规定领了社保就不能接着打工,对吧?甚至还可以把原来交给社保的那块放自己口袋。

所以,让你早退减拿是不可能的,忽悠大家晚退多拿的可能性比较大。


user avatar   gui-xiang-7-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难怪这个上古文明衰亡了




     

相关话题

  为何汽车烧汽油、卡车烧柴油、飞机烧煤油、船烧重油? 
  你想过没有,「马斯克星链」究竟有多「恐怖」? 
  特斯拉「断网」,数百车主「被锁车外」,马斯克向车主道歉,其背后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断网」? 
  活塞发动机的增压涡轮为什么普遍是离心式而没有轴流式的? 
  如果星链(Starlink)用于军事会怎么样? 
  为啥科技狂人都在美国呢? 
  如何评价椰树集团针对招聘广告回应称「五个担心」,担心将再次濒临破产? 
  阻碍特斯拉量产的难点是什么?在华建厂对特斯拉量产有何帮助? 
  为什么丰田不给TNGA卡罗拉放一台2.0或者2.5发动机做成小钢炮? 
  雷凌双擎上的1.8L,98匹的发动机为什么参数这么难看?是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 

前一个讨论
历史上的李世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下一个讨论
有没有理智的人能说一下为啥立法不吃狗肉?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