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章邯为什么不杀了赵高退守函谷关?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lao-yu-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赵政书》中存有“章邯杀赵高”的说法,即:

秦王胡亥弗听,遂行其意,杀丞相斯,立高,使行丞相、御史之事。未能终其年,而果杀胡亥。将军章邯入夷其国,杀高

这一点与《史记》中秦王子婴通过政变杀死赵高的内容存有矛盾。

究其原因,一者或为《史记》记录有误;二者或为《赵正书》记录有误;三者为未两者均有误,目前尚未知赵高之死的实际原因。

当然,如果解释成“子婴是在一线武将的支持下完成的政变”也不是说不通,只是个人认为比较牵强。

2、

在巨鹿之战末期,楚军以突袭战术击破了围攻赵人的王离部,秦廷从长城调集的北方军团被歼灭——顺便讲个笑话,秦始皇密令长城军团在中原有变时不得回援,因为“秦可灭,华夏不可灭”。

就在王离部被击败的时间节点上,假设章邯部选择立即撤退的话或许能够顺利撤至三门峡一带——当然,这取决于能否突破沿途其他义军可能存在的堵截——不过,终归是有可能的。

但是,等到楚军、赵军、齐军、燕军完成重整以后,章邯部基本就被敌军咬死,再想完成长途撤退就比较费劲了。

估计有朋友会问:

就完全不能撤吗?

其实这种事之前有人干过。在秦庄襄王一朝时,蒙骜在汲一带被五国之师击败,秦军就撤退到了函谷关。只是我们不知道蒙骜为了完成这次撤退究竟损失了多少战争资源——从魏、韩、楚三方在随后立即进行的火并来看,秦军付出的代价就算不会太大也绝对不算太小——这显然是章邯无法接受的代价。

所以,章邯只能被义军咬住,动弹不得。

3、

既然无法退至函谷关,对于章邯而言杀死赵高似乎就不那么重要了。

在王离兵败之后,秦廷自战国末期以来始终处于躁动状态的投机氛围最终肆无忌惮地释放了出来。

帝国从中央到军队的所有官僚开始向纵方献媚。秦伯七百载社稷能否得以延存俨然不再重要。对于帝国的忠臣而言,如果在皇帝的尸骸上分一杯羹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因此,权臣和外将都开始了行动,一场谁将成为“秦王”的生死竞速由此展开,至于守不守函谷关也就成了这场竞速中一个无关紧要的小细节。

4、

然而,历史为我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秦王子婴的搅局突然中断了赵高与章邯的竞争。而函谷关以南的另一个重要关隘——武关——迎来了另一位楚将。

彼时,镇守武关的秦将也想分上一杯羹,却被楚人不解风情又干净利落地干掉了。合法秦王被迫向沛公投降,只是此时的“合法”究竟应该取决于昔日周天子的分封还是如今楚怀王的约定,谁也说不清楚。

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攥住函谷雄关或许很有用,也或许没啥用——最终的结论只能交给历史来检验了。

5,

当然,章邯最终还是成为了关中的王。

不过再聊的话也只能聊一聊陈仓关,实在轮不到函谷关。


user avatar   er-zhu-rong-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章邯是秦一系参与分封的唯一幸存者,所以你看到的秦末历史,多多少少带些章邯一系的政治宣传,而秦二世和赵高根本没有历史话语权。

这一系列结果,就是我们对历史的印象是章邯带着大秦最后的精锐孤军抵抗反秦联军,而赵高在后面给章邯拆台。

表面上,赵高是宰相,好像是比章邯将军官大。然而,实际上,在王离的长城军灭亡后,章邯控制着全国可战之兵的情况下,丞相赵高肯定是比章邯官小的,甚至连皇帝秦二世也绝不敢说自己比章邯官大。

对于章邯来说,秦二世和赵高不过家中枯骨,随手可擒,而与正面的反秦诸侯达成妥协把自己摘出来才是关键,否则自己成了反面角色,也守不住函谷关。

所以《赵正书》就记载,章邯与诸侯军达成妥协后,回到关中,马上亲手宰了赵高。




  

相关话题

  秦一统天下有多难? 
  秦国为什么要灭六国? 
  先秦两汉有「右北平郡」,那么「左北平」在哪里? 
  马其顿和秦哪个能打? 
  如何评价大秦帝国系列第三部《大秦帝国之崛起》? 
  如何看待李斯的人生哲学? 
  秦朝为什么会二世而亡,背后有哪些值得深究的问题? 
  如何评价赵高? 
  我国自秦朝以后,一直到清朝灭亡,并没有“封而建之”,为什么却称为”封建社会“? 
  西汉初有没有人怀念秦朝? 

前一个讨论
巅峰南宋和非洲部落打一架,谁赢?
下一个讨论
可以认为“自律人形”们有生命吗?





© 2024-12-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