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浅见:知网需要的不是量变,而是质变,不是舆论逼得近一点就调调价格,而是要回到作为平台来促进知识分享的应有之义,不再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躺着收买路钱。
知网之所以能运营付费下载业务,是因为它获得了学术论文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知网不生产论文,而是论文的搬运工,正如电商平台也不生产商品,只是在撮合交易。
说到这,就有了两个问题:
1、知网是如何获得论文传播权的?来路正当吗?
2、知网撮合了对学术成果的交易,原作者得到正当补偿了吗?
对于第一个问题,知网和诸多学术期刊存在合作关系,当论文作者成功中稿、和期刊签订协议时,一般会有一则条款,要求作者授予知网该篇论文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这是一种双方议价能力不对等的格式条款,且期刊和知网往往不会做出显著提示。知乎上有不少学术工作者,可以想想自己发表论文的经历:可曾有人提供过拒绝上知网这一选项?可曾有机会讨价还价,要授权给知网得加钱?恐怕没有,作者稀里糊涂就把重要的权利送给了知网。
至于一些学位论文,校方往往会要求学生签订协议,其中包含授权知网使用的条款,学生也难以拒绝 -- 都到这时候了,谁会为了这点事情耽误自己毕业呢?
对于第二个问题,答案更加显而易见:可曾听说有人因为论文在知网上成了「爆款」而获得分成的?没有吧。。。网文平台都知道根据浏览量、订阅量给作者分成,知网做的真是无本的买卖,甚至原作者看自己的论文都要收钱,引发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起诉知网一案。
所以说,问题不在于下载费用的量变,而在于性质上能否名正言顺:一是要确保得到原作者的授权,二是要让原作者也能通过著作权获益。
如果还有一点的话,就是针对知网这种在细分领域具有极强市场支配地位的平台,还需要加强反垄断执法。这样一来,作者可以自由选择将学术成果放在哪一个平台来传播,平台为了吸引用户注册、争夺市场份额,也会开始打起价格战 -- 让他们打起来、为了更高效传播知识而竞争,不正是学术搬砖工乐见其成的现象嘛。
其实知网就是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来告诉大家,为什么法律上需要支持惩罚性赔偿和集体诉讼的原因。
其实知网这个根本就不构成垄断,只要开放集体诉讼和惩罚性赔偿,凭它盗用这么多无授权的论文,就直接破产了。
不过……
知网这种企业压根就不应该存在。
论文不是消费品,论文是知识。学者发表论文时从未索取报酬,他们的研究本质上是由纳税人资助。政府通过财政拨款资助科学家做出研究成果,成果发表推动社会进步。
知网为这个过程提供了什么帮助?他们有什么资格声称自己拥有版权?
所以这根本不是收费高低的问题。国家应该把知网这样的平台直接收归国有化,之后建立向全民开放的论文查阅平台。类似裁判文书网那样。而不是现在这样,让绝大部分学者的成果变成一小部分垄断者的利润。
知网最大的问题是定位不清,不仅仅是价格的问题。
如果知网是一个类似爱思唯尔,斯普林格这样的商业化出版机构,自己旗下的期刊你搞收费,那么其实问题不大。大不了你别来投啊。
如果知网被定位为一个面向学术机构的分发和检索平台,类似wos那样。wos下载也是跳转出版商啊,人家收的是检索的钱……而且,知网自己的期刊分级做的一坨屎一样,什么杂七杂八的垃圾期刊垃圾文章都要,一点都不靠谱……wos为什么做的相对好一点,因为你太不靠谱的话立即就会有新的索引取而代之,毕竟不走wos一样可以下论文。
可以这么说,国内中文期刊质量不大行和这种诡异的分发机制有一定关系。国内的出版平台是不具备真正的网络分发能力的,知网就是一个垄断的分发检索平台+垄断的云出版社。
这就造成国内的作者和读者与知网打交道实际上比与爱思唯尔、wos等更麻烦,也更困难。
因为知网导致国内的作者和读者大概率被恰两顿饭:
一方面国内出版社大概率要收版面费,因为出版社不能通过网络分发获利(或者说获足够利)。以前我做编辑的时候知网收录还给我们点钱,当然肯定是远远不够用的,所以只能打广告(要饭)外加收版面费(恰饭)……后来不知道还给不给了;
另一方面,知网居然还能恰一次读者的钱……我们都知道,sci这种期刊要么是作者付费开放获取,要么是免费发表收费订阅。国内这个奇葩的分发体系居然可以做到读者作者双恰……
补一个学位论文的观点
很多(或者说绝大数)学校的毕业论文都带一个版权转让性质的协议,大体上就是学生“自愿”把版权让渡给了知网和学校。这就导致知网看上去获得了合理合法的版权。
但问题来了,如果学生拒绝签这个版权转让是否还能毕业??
如果不能,那是否意味着该协议并非是“自愿”签署的……如果这样,我认为这个版权让渡实际上应该是无效的。
更新,国家反垄断执法机构回应了知网是否涉嫌垄断。广大网友的行动力是真的强。
还是回到问题中来。
中国知网的定位是什么??
学术平台还是文献商场???
学术平台,作品的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文献商场,知网需要购买作者的著作权,需要得到作者的同意。广大的研究生,博士生们,你们同意过了吗?
知网的优势在于:
1 数量巨大的数据库
2 广大高校指定的“学术不端检测平台”
3 丰富和海量的文献
可以说是各个高校和知网的合作才能给知网带来巨大的数据资源,但是反过来,知网又利用自身巨大的数据库资源抬高高校的合作费用。
可以说,这简直是空手套白狼的典范,
用着你的数据挣着你的钱,
用着你的钱来完善自己的数据库
再用着你的数据库,挣着你的钱!!
再用着你的数据库,垄断自己的学术不端检测资源,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
总之,就是,你给钱让我完善数据库,我再利用数据库来挣你的钱。
这也太会玩了!!!!!
大写的
我写的那玩意不值七块五,别下了!
涉及到这种利益问题,我们100年也解决不了。
我支持。因为匿名是网络环境差的万恶之源。
知乎做得好。与此同时,头条和抖音也上线了IP属地。
根据 @新浪财经 报道:
据悉,今日头条、抖音展示的帐号IP属地均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文或评论时的网络位置,境内展示到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境外展示到国家(地区)。而且帐号IP属地以运营商提供信息为准,相关展示不支持手动开启或关闭。
在公告中,今日头条和抖音均提出,展示账号IP属地是为了维护真实有序的讨论氛围,减少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造谣、蹭流量等不良行为。快手则表示是为了防止部分网友在热点事件中出现蹭流量、传播不实信息、冒充当事人等干扰正常讨论的行为。
实际上,在字节跳动和快手的产品上线该功能之前,微博已经于今年3月先行一步。3月17日,微博官方账号称,因发现个别冒充当地网友发布和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微博将上线“用户个人资料页展示近期发帖所在地”的功能。
据悉,微博也是在个人主页中展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布微博或评论的IP归属地,而且IP归属地显示规则与评论区此前显示规则保持一致,国内显示到省份/地区,国外显示到国家。
2、
几乎所有的网红产品,都是利用人性的七宗罪所达到的。
而匿名就是网络环境的万恶之源。
匿名,意味着一个人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无论你是咒骂那个普通人去死,还是问候他的十八代祖宗。
在网络平台上,我们看过了太多这种悲剧。
为什么女权的“权”会被污名化成“拳头”的拳?
我个人是支持女权的。但是里面有人在故意把水搅浑。
为什么有人被人肉和网暴?
因为在屏幕面前可怕的那个他,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甚至很多明星粉丝对普通人群起而攻之,所倚仗的,不过如此。
为什么微信上的环境要比微博等好得多?
因为微信是实名化的。喷他,意味着他可能能找到你的真实身份,如果他想的话。
当然,做人是需要互联网树洞的。在BBS这种场景下,所有人都可以匿名化。
而在如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我支持全面实名化。
但愿天下不再有网络暴力。
复制粘贴老回答:如何评价华为以每股 1.58 元,豪派超 500 亿元分红?
残酷时代,无数网友高呼“加油”,对于一家遭遇世界最强国家打压的企业而言没有任何意义。
毕竟企业终归还是依靠人来运作,如果人心散了,大家都不愿意继续留在这家企业了,那么企业就算短期内还活着,本质上已经死了。
“加油”是吃不饱饭的。
如何留住人,自然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课题。
而在这个世界上,“给钱”或许不是最好办法,但绝对是能够有效稳定人心的办法。
毕竟作为一名华为的员工,如果你真的能够被公司按照个人贡献公正公平地给予(毕竟不可能人人都是一个价格)奖励,而这种奖励换做跳槽到其他公司是拿不到的……
那么忠诚度自然会很高,一般的公司根本挖不走。
同时这也表明华为作为非上市企业的优势,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带着投机性质的大股东拿走最大蛋糕,造成分配严重不均。
如果不是这样子,而是跟某些几乎被外资把持的企业那样整天就是股东想着怎么捞钱套现,那恐怕华为就不可能一方面继续给予员工足够的回报,另一方面继续投入经费参与卡脖子问题的研发。
无论如何,华为只要能够将利润用在该用的地方,那么它的战略眼光就永远走在同行们的前列。
不过,既然这涉及到分配问题,如果华为内部的分配机制并不能让大多数员工满意,则同样可能会有丧失人心风险,这一点也是要在结尾强调下的。
我刚做完癌症手术治疗,就遇到三个严重问题:
一
在山东省立医院做宫颈检查,检查完医生啥结果也不说,过了几天来取了tct报告,显示正常就回家了。
一个月后阴道流血来找医生,医生才告诉我还有一张活检结果没取,取了后发现是特殊类型,恶性程度最高的癌,生存率低。
我才发现当初门诊医生就知道有菜花状肿瘤,却没告诉我。医院既然发现特殊类型癌一个月了,竟然不通知病人!这种癌一个月就有可能从早期变成晚期,而且取报告的病理科小姑娘态度非常敷衍,你多问一句都不想搭理你。
如果当初门诊医生告诉我可能是癌,如果病理出来后第一时间通知我,我可能会提前一个月做手术,生存率不至于这么低!脉管已经有了癌栓,浸润超过2/3
二
我在山东省立医院做的手术,病理的免疫组化p53结果竟然是错误的!已经过其他医院多个病理科主任确认。这么大的医院,免疫组化都能搞错,真是不敢想,到底是不是关系户在里面混啊? 这是我的p53照片,正确的结果应该是野生型
另外,我的病理拿到山东省肿瘤做会诊,也没有看出来p53有问题,呵呵。
三
我到山东省肿瘤医院找一位妇科主治医生做放化疗,我很谨慎的不敢多问他问题,生怕烦到他,即使这样他也不怎么搭理你。
中间因为报销的原因要去另外一个城市打免疫再回来继续治疗,已经提前跟他说好了,但是回来后短信也不回,电话也不接,资料也不给你(我的一些资料他还拿着,比如基因检测报告等)。
这医生脾气真够大的,连我的p53错误都没看出来,去另外一个医院人家一眼就怀疑有问题(基因检测tp53无突变)。
既然医生不接我了,我只能到妇科其他医生继续放化疗,可是人家一看是冯医生的病人都不接我(说怕影响不好),让我只能回去找他,被迫无奈,我只能转院放疗。
得了癌症,才知道现在的医院有这么多问题。如果当初门诊医生就告诉我有菜花状肿物,可能是癌,我可能提前一个月手术不至于这么重。
加了病友群,发现不少病友的病理报告分期不对。比如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应该是三期,但上面却写一期,病理科不应该是很严谨的工作吗?无力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