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澳洲疫情连续暴涨,后续情况会怎么样? 第1页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和英国美国进入差不多的处境。


user avatar   te-lan-ke-si-de-j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怎么觉得洗地已经洗出了高端大气的味道......国内不能共存的理由是:

人口数量大,人口密度高,人均医疗资源不如发达国家,灭活疫苗效果不如辉瑞的......

我告诉大家我不能做坏事的理由是:我家人口多,人均居住面积小,家里穷还要靠我养,作案工具先进程度不如那些老司机。

我不能做坏事的理由难道不能光明正大的说出来吗?我们为人就是不能犯罪,而要坦坦荡荡生活。说出来会死吗?还是说这句话因为什么普世价值或者意识形态说出来是政治不正确的?


如果新冠就是流感级别,全球人民那还要带什么口罩?医护人员还要里三层外三层穿什么防护服?还要建立什么疫苗护照?大家还要搞什么疫苗分配?隔离这种弱智的事情还要继续干什么?

你防不住就是防不住,就是没有社会管控能力和组织度去解决,洗地再怎么洗也是没用的,病毒不和你讲普世价值,不和你讲民主自由。管不住那就优胜劣汰,靠天吃饭就行了。

我们也没必要嘲笑人家,人家自有自己的生存方式,缺货我们就卖货,缺人想要移民过去的就过去好了反正我们人口这么多每年就需要移出去一些的。如果共存模式能闯出一片天地搞出不少好的地方我们就学习,如果共存就是自生自灭那么我们就继续动态清零就可以了。

至于移民出去的那些高华,恕我直言你已经是外国人了,不需要你怎么来评判PRC的防疫政策,你的评价没任何意义也不会影响到PRC的政策,你要来PRC也是一套防疫政策招呼你,你不服从就遣返滚蛋。


我对澳洲的疫情现状看法:

1.冷眼旁观,不嘲笑,也不羡慕。

2.澳洲缺货我们就卖货,继续用倾销的方式阻止其他国家当前试图自己建立生产链的动力。倾销到绝大多数国家根本从成本上说根本无力反抗PRC

3.澳洲如果继续招人,我建议想要移民的中国人还是多多去比较好。你们不移民出去待在PRC其实对PRC并没什么好处对你自己也没好处,还不如大家双赢。

4.西方的疫情状态好的地方我们学习,做的差的地方我们避免就行了。

5.所有入境PRC的人不管你是谁,最严格的隔离观察制度走一遍。不服从的中国人吃牢饭,外国人/港澳台的遣返没得商量,你要骂没人权就骂吧,反正你叫破喉咙也没用的。


user avatar   wan-pi-de-hu-j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提供两张素材给大家,遇到鼓吹与病毒共存的就怼其脸:


死亡滞后住院2周吧?这住院数原地飞升了,死亡也得飞升吧?这还是疫苗接种率9成,疫苗仍然能防omicron重症的情况下。

你说再来个让疫苗和既往感染完全失效的新变异株,会不会击穿欧美的心理防线呢?之前感染2.8亿人,就出现那么多变异株,现在omicron这个感染数,共存派居然在满怀希望地期待它停止变异就此消失?

在既往感染、疫苗接种和各种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压下,共存派居然在满怀希望地期待它的毒力越变越低?

对了,H1N1毒力一百年来有下降吗?09年没发明特效药“达菲”之前我记得甲型H1N1流感致死率有10%+吧?


再提供几张“群体免疫”毒奶图:



病毒从来不跟你讲共识,也不跟你讲舆论,你说破天,该怎么着怎么着,这种我行我素狂抽共存派脸的行为居然让我觉得病毒大哥有时候比一些人可爱多了(bushi)。



01.12更新:

感谢大家的厚爱,放一张韩国与病毒共存的图:

哦对了,之前不是说死亡滞后住院两周吗?

现在死亡创历史新高了:

住院呢?还在涨:

让你丫共存!活该!


1.15日更新:

死亡滞后住院两三周,有评论区里的人看着我第一次发的图说没死人,死亡跟着住院暴增不是板上钉钉的吗?

住院数现在变这样了:

住院数翻了9倍多,住院不见顶,死亡就不可能在两周内见顶啊。

死亡长这样:

也就是提出与病毒共存的时候日增死亡的十二三倍,也就比5天前翻了个倍,不算多呀,按这速度再涨两周也就到个每百万日增5-6人,撑死7-8人(实际上我觉得不太可能,不可能一直是这个涨速),不死到自己头上,跟没死人有区别吗?没有吧?


1.21更新:

加一张对比图吧。西方防疫模范新西兰和前防疫模范澳大利亚的新冠新增死亡对比图:

20年第一波疫情新西兰每百万人新增死亡是比澳大利亚高的。

明明能防住,明明西方世界都能防住,选择放弃是为了什么?经济?不防疫被疫情轮一遍经济就能好了?


user avatar   mu-feng-bei-ch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user avatar   yang-yang-21-60-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2月9日更新

新增死亡就不说了,不出意外的话,这个月澳洲新冠死亡人数就会超过当年湖北,如果按人均比例的话,维州已经超了,新州正在路上。

今天,代表新州公立医院4.8万名护士的工会表示,数千名护士将在周二罢工长达24小时。这是自2013年7月以来第一次全州范围内的罢工。

当然,我知道对某些护士来说,他和他的同事们不一样,他很好,很棒,很开心。


1月18日更新

新州新增死亡36人,维州新增死亡22人,昆州新增死亡16人,这是有疫情以来全国单日新增死亡人数最高的一天。其他州待更新。

1月17日更新

新州新增死亡17人,维州新增死亡6人,昆州新增死亡7人,堪培拉新增死亡1人。

1月16日更新

新州新增死亡20人,维州新增死亡13人,昆州新增死亡3人,南澳新增死亡2人,堪培拉新增死亡2人。

1月15日更新

新州新增死亡20人,维州新增死亡23人,昆州新增死亡6人,南澳新增死亡4人。从12月底疫情爆发至今,短短两周,全国已有数百人因疫情遇难,而从12号算起到现在,仅四天时间阿德莱德已死亡21人,有刚满周岁的婴儿到年过百岁的老人,作为只有一百多万人的小城,这是怎样的人间惨剧。然而,有些无耻的ID,造死人的谣,说“据我所知,没有人死”。被打脸后,依然昧着良心的说,“我不介意被感染,我不介意我小孩被感染”。连西澳的超市从三天就开始限购,这些ID依然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说物资充足,都是你缅甸人囤货导致的。无耻啊,无耻啊~~~~

1月14日更新

新州今天新增死亡29人,再创新高。维州新增死亡18人,昆州新增死亡3人,南澳新增死亡6人。今天楼下wooli超市,整个海鲜区直接关闭了。。。。。。不过超市的告示是因为停电。


1月13日更新

在某些人不断鼓吹的轻症,比流感还轻,零星,无死亡下。今天新州新增死亡22人,维州新增死亡25人,南澳新增死亡4人。全澳单日新增死亡突破50人。

刚看到一个回答,非常得意的炫耀,说确诊或者密接隔离有700刀补贴。我有点惶恐,因为拿这个补贴的前提是银行存款(offset也算)低于1万刀,不到5万人民币存款。。。。。

1月12日更新

今早新州新增死亡21人,维州新增死亡21人,南澳新增死亡7人,这就是某些无耻ID口中的南澳0死亡,全澳零星死亡。超市宣布各种限购,厕纸限购一包,感冒药限购两盒。昨天南澳又有一个5岁儿童,因救护车紧张,在二级烧伤后等了近一小时才被送往医院。州长专门对此事表示道歉


1月11日更新

今早全澳新增死亡27人。其中新州11人,维州13人,昆州,ACT,南澳各1人。默哀。。。这波惨烈程度已经超过去年冬天delta时了。目前除西澳外各种非紧急手术全部延期或暂定,口罩令和密度限制重新引入,对疫情缓解估计有一定作用,现在阳性率已经稳定下来了,甚至略有下降。


1月10日更新

今早新州新增死亡18人,包括一名5岁幼童,(昨天16人),维州新增2人,其他州待更新,这就是有些无耻之徒口中的零星人数。新冠的第一波疫情,澳洲基本是躲过了的,但截至今天,两千万人口的国家,死亡人数已达2319人,而且疫情方兴未艾,看不到尽头。大家可以和两年前的武汉比较一下,到底谁更惨。要说封城影响经济,我就不想说墨尔本,悉尼和武汉到底谁封得更久了。对了,悉尼墨尔本这周又开始限制公共场合人数,公交系统全部改成周末运行时刻(班次减半)。

让我感到困惑,乃至出离的愤怒的是,在有些澳奸,五角,粉红嘴里,中国人的命才是命,中国人哪怕死一个都是人间炼狱。澳洲人死再多,ICU再爆满,都是岁月静好,零星不足为道,都只是个数字而已。澳洲人的命凭什么就这么贱?既然在澳洲生活,挣澳洲的钱,为什么不能多关心关心澳洲人自己,为什么要天天粉饰太平,把精力投放在一个万里之外的地方?

去年七八月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各州政府为了让大家待在家里,遵守防疫规定,每周用纳税人的钱750,750的敞开发,给各种生意的补贴更是上万。几大医院的护士在电视上流着泪跟大家控诉,希望大家戴口罩,打疫苗,不要聚集,他们快撑不住了,最后好不容易才把疫情控制下来,这么多人负重前行,怎么在有些人的嘴里,就成了岁月静好,轻描淡写,零星死亡,跟流感一样??得多么无耻,没有下限的人才能无视这么多人的努力,颠倒黑白?


--------------------

下面是1月9日原回答。

看到Nika护士又在造谣,而且是拿死人造最无耻得谣,忍无可忍,不得不写几句,免得大家以为南澳华人全是这种为了恰烂钱脸都不要了。

上面是他的原话

下面是南澳州官方最新的疫情通报

得多么厚的脸皮才能对16人的不幸离去视而不见。且不说9号当天就人去世,而昨天是5人,元旦前还有一个13个月大的婴儿感染去世,当天在本地ABC台这条新闻几乎霸屏。得多么昧着良心才能睁眼瞎说??

事实上大部分死者都是这个月才统计到,因为南澳疫情是在元旦前才爆炸的,按两周的病程,死亡人数的攀升本就是1月中旬才开始。就好像悉尼,这几天平均死亡人数已经达到两位数。要知道,南澳只有百多万人,西安的十分之一,我都不说乘以10倍了,要西安这波疫情死了十六个人,现在会是什么情况??

为了恰烂钱,不但对死亡视而不见,而且还无耻得偷换概念,明明官方原文是现有176人住院(出院和死亡的不计入),说成是一共123人住院。一百多住院看着是不多,但为什么不多?不让住啊,我好几个朋友打电话叫救护车,救护车问了直接说不来,你这个是轻症,他们只拉重症的,让自己在家硬抗。阿德,悉尼这几天都发生了年轻人在家里瘁死后确诊新冠的,上面那个婴儿也是在家走的,真心希望那个护士跟这些人一起。

回到问题,后续我持谨慎乐观态度。毕竟澳洲接种率算高的,像美国、意大利那种惨状估计不会,但疫情的负面影响对澳洲社会依然很大。最近几周消费水平已经和半年前封城的时候差不多了,这两年做生意的人太惨,尤其是刚解封时因为员工短缺盲目加薪招人的。

周围被感染的太多就不提了,上波疫情各大华人区除了livepool,cabramatta这些重灾区,大部分周增都只有几例,所以感觉离自己还挺远的。但这波疫情各区每天日增都过百例,有些区甚至日增三四百。叫救护车也没用,原因上面说了,都在家里面硬挺,大部分症状都还ok,一周左右恢复。

最后分享个身边的小事吧,前几天有回国度假的朋友问我澳洲超市是不是断货了,说朋友圈里Burwood的wooli货架空了(他住burwood),我住rhodes,说没有啊,刚才从楼下的wooli回来,挺齐的。结果今天去逛的时候傻眼了。。。。具体看图吧。


忘了说,图片拍于今天下午6点,超市0点关门。


补充一个元旦节前跟以前室友的聊天记录,她现在在阿德CBD警局当护士,相对来说安全点。


user avatar   nulli-cedo-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在澳洲,刚下前线,不是精澳,也不是中吹。

作为一个前线人员我是失望的——疫情两年了,除了我已经早早打了三针辉瑞大几率应该死不了,防护装备相对充足之外,情况并没有太大的改观。

医院依然住满了新冠病人,择期手术基本全部取消,每天COVID这个词应该会重复三五百次。

作为澳洲这样的国家,实行中国式绝对的清零政策显然不可持续,没有内循环,经济要崩溃,民生要崩溃,不能出去浪的年轻人也要崩溃。

你说那些已经打完疫苗死亡率几乎等于0的年轻人有任何动机去“为了保护他人的生命”放弃自己的工作和派对吗?绝对没有。

封锁不具操作性,躺平不可避免。

我失望的是既然很早就已经决定要躺平,那至少也要做一点躺平的准备,躺平得好看一点,躺平的有一点尊严

且不说澳洲是发达国家中最晚拿到疫苗的,总理架子太大,疫情早期就直接就无视了前来卖疫苗的辉瑞,好大的官威。基本的分散化投资都没有做,直接大赌注下了阿斯利康,还想在澳洲开厂卖给其他国家的人大发他国国难财,玩脱。

既然要躺平,正常的逻辑就是要预期每天几万几十万例确诊,医院床位要准备好吧,人力资源要准备好吧,核酸或者快速检测的测试总要准备好吧。

然而并没有。

要床没床,我的严重胰腺炎的病人住不进ICU,只能在挂着HDU牌子的普通病房用着升压药,让从来没有重症经验的病房护士护理——一个挂着Dr头衔的人不代表能做医生的事情,同样挂着HDU的门牌不代表它就真成了重症监护室,这需要设备,需要受过训练的医务人员。有一天我的消化内科的好友心力交瘁的给我发短信——他的肝移植病人术后居然住不进ICU,因为那些不愿意打疫苗的蠢货,这些没有任何过错,真正需要救治的病人却受到了惩罚。

打疫苗的系统也是很奇葩,我用过几次,和呼吸门诊用的一个APP,都快两年了服务器都经常在工作时间维护,或者直接当机。更搞笑的是打辉瑞的系统和打阿斯利康的疫苗系统居然不是一个系统?这个项目是总理小舅子成功招标的吗?到底这样做的逻辑在哪里?花更多钱,做更少事?

要检测不能检测困难,核酸要排队要等一两天,快速检测全国断货或者囤货居奇卖出天价,很多病人的PCR样本直接过期,直接无法检测。快速上报系统和强制上报法令直到每天十万例才匆匆上线,被新冠已经毒打两年了还在裸考抱佛脚,真是光怪陆离。现在每日数字我也不理解为什么还有人在关注,确诊多少万彻底就是一个没有意义的数字,还是不要花钱在统计上了,花钱给病人买点快速吧。住院数字也没有意义,新冠现在入院的标准比起前几波高的那不是一点两点,一定会死和应该死不了病人政策基本是都给我回家不要冲击医院,吃点Panadol 886


这一波疫情因为准备不周,有成千上万的不是新冠的病人付出了重大的代价,甚至付出了他们的生命,而他们的故事鲜有出现在新闻中,但是却在我的工作中每天都在看到——对比起自己选择不打疫苗作死的人,这些人没有做错任何事,我为他们深深的感到不公。

不过对于澳洲疫情的未来我是乐观的,疫情的峰值总会过去,不打疫苗的人毕竟是少数,他们不管是死还是最终免疫得总有一个穷尽,其他的人生活必须要过下去,也应该可以正常的过下去。如果我在医学院学的病毒学理论站得住脚,未来的变种应该会传染性越来越强,但是致死率会越来越低。

我愿意相信科学,相信我的饭碗。

与此同时我也希望时间可以证明中国的长期彻底清零的政策是正确的——说这句话没有CNN纽约时报那种阴阳怪气的意思,是真心的希望与全世界选择不同抗疫方案的中国能够在疫情真正的尾声完美转身离开,而且付出相对最小的的代价,毕竟那里是生我的土地,有我爱的家人。

希望很快疫情后的某一天可以边境可以不需要隔离的开放,可以再一次让我这个缺假的打工人拥抱好久没见的家人


user avatar   ivan88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update 23/01/2022:

西澳决定延迟开放了,最新的数据是两针辉瑞对omicron的防护作用只有4%,booster后防护作用能到60%多。booster后防护重症率能从80-90%提高到98%。意味着之前东部其实是面对omicron裸奔了一个月左右。数字的真实性东边那是不得不承认,面对西澳坚持把booster打上去再开,西澳的矿业反正很支持,东部开始炒作西澳你不和我们一起躺平那是个政治问题,虽然我们短期经济拉了人没了,但是长期你西澳输麻了(狗头,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顺便一提,现在全澳洲西澳经济状况最好,失业率最低只有3.4%,全澳平均是4.3%,但是东部海岸继续赢麻了,别问,问就是西澳不自由,然后继续一边催人打booster一边说西澳不用打booster也能开边境

update一下:

要是平常看financial review就知道,国内的Zero covid strategy其实明白人都知道是很好的,就算是鬼佬也只能承认ZCS的效果,然后酸溜溜说几句什么冬奥会之后可能会导致北京封城。顺便一提,悉尼现在大家都在家自我隔离,街上的交通状况已经和lock down的时候一样了,那些反对lockdown的人还没法抗议,没限制你的自由,但是大家都自觉在家不出门了,经济不好你连抗议的对象都没有,绝不绝。

有些人自己得了好了在哪里鼓吹大号流感,真心觉得恶心,现在这波感染最多的是20-29岁的年轻人,年轻人抵抗力本来就强重症少,要是留学的,在澳洲家里没小孩没老人,自己吃饱全家不饿的当然觉的没事了,他们甚至都不和整个local社会有太多的联系,自己的小孩和亲人面对着生命威胁的时候是啥感受他们不明白的[飙泪笑]说白了就是自私。

今天的新闻是NSW大家都害怕感染在家不出门,零售业血崩,啥都不戴州长去和零售业代表开会了,经济疫情双输,麻了,顺便一提你要是天天听澳洲新闻的话就知道,澳洲的政客政策有效期可以以天来计算,头天说了不收紧第二天可能就被骂的改口了,朝令夕改太正常了。

我看有人提要接受现状共存躺平,现状糟糕可不代表你做的就是对的,不代表不能积极干预,不代表不秋后算账,圣诞节之前NSW每日新增就100多,不说是完全清零,起码控制的不错。什么时候开始控制不住爆发的呢?取消了QR code和强制口罩,然后没预见到圣诞节的检测压力。

这就是人祸,不是不能慢慢放开回复经济,但是为什么不保留QR code和强制口罩,一放开就全没了?民众本来已经习惯了进店扫码,开始相信了tracing的alert,有可能是close contact的才去做PCR test,这时候医疗资源完全够用。而且大家已经习惯了戴口罩,你一说不强制,很多人就没有道德压力了,就不戴了。

然后圣诞节一方面是要求test的人数增加,一方面是医疗检测人员也回家放假了,检测点关门了,结果一下子很多阳性患者也没法确诊,确诊的时候都感染很多天了。你说NSW health没能力预测到这点,我是不信的。

结果就是一方面阳性患者不能及时确诊,一方面民众失去了QR code来确认自己是否是安全的,结果就是现在到处都是有alert,大家彻底失去了对QR code的信心。

结论就是现在这位啥都不戴的新NSW州长不是坏就是没能力,反正他医疗资源足够,死的都是代价。

————以下原文

圣诞节之前听2GB的主持人一直在强调说所谓的住院率低就好了,不用lockdown,没事的。

当时就觉得这帮人在扯淡,总数只要足够大,再小的住院率也会变成一个big number,只要医疗挤兑开始了,死亡人数就会持续增加,总人数上去了打不住了,住院和死亡人数马上就会上去。没有限制措施,NSW每日新增现在根本打不住,过两天日增10w不是梦。强调重症率就是个统计学上的trick。

7天后NSW的医院都开始撑不住了,院感没法控制,医生护士抱怨没有个safe zone来休息。

wfh的时候到处都有同事感染了阳性的消息。

更扯淡的是现在没得的都开始自我lockdown了,不敢去wws或者Coles买东西,去了就到处是alert,全都delivery

之前lockdown的时候还有job keeper啥的,现在不lockdown也没了,大家自我lockdown后反而商家公司更难了,然后NSW到目前自测的阳性的可还没纳入统计呢,真算了我估计NSW数据还要翻倍。这个新州长想上来摘桃子,现在砸手里了,玩脱了

现在就是在家苟到打booster,苟到这波过去,每天健身多吃水果,平心静气,必须要出门的时候n95手套消毒液上全套的。

谁爱得谁得,反正我不想得,谁知道long term有啥副作用,而且大部分人都上有老下有小的,万一没挺过去呢,自由党滚蛋,不作为就下台,我看工党挺好的,看好新高铁,利好房价


user avatar   besebast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西方国家里,清0坚持到最后的两个国家。清0政策坚持到了2021年下半年。

澳大利亚不是国内,用和国内一样的严防死守政策,是要给老百姓和企业发钱补偿的。

这几年的疫情以及和我们国家交恶,土澳各级政府已经是债台高筑了,经济上就注定了封城清0的政策是不可持续的。

其次,说来你也可能不信,土澳老百姓是真的受够了不想再封城了,都非常怀念过去的正常生活。在澳大利亚,也没有哪个州政府敢和自己的公民说就地过圣诞节的。土澳的老百姓也不可能像我们国家的老百姓那么听话。

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澳大利亚的州政府和联邦政府都明确承诺,疫苗接种率到90%以上,就再也不封城了。这样澳洲就有了西方国家里几乎最高的疫苗接种率。这也算是给自己的医疗系统建起了第一道保障。在好几个州,12岁,注意是包含未成年人的12岁以上的双针率达到了90%以上,可见民众为了自由,也是撩起袖子往死里打。这和美国民众有很大一部分对疫苗持怀疑态度完全不同。附上一张最新的全澳洲的疫苗接种统计。

最近这波奥密克戎已经流行快一个月了,累积确诊案例接近百万。医疗系统,包括急救车在部分地区虽然有点捉襟见肘,但是还远没有到医疗系统崩溃的地步。维多利亚州ICU也就是10%不到的占用率

icu里一大半是头铁的30岁以下的年轻人,也是疫苗接种率最低的年龄段。

按本地的主流观点,就是确诊数会在一月底到两月初见顶,群体免疫可能在三月份实现,所以慢慢看吧。

本文只讨论澳洲的疫情和背景,完全没有必要对比国内的防疫政策。

那些喜欢阴阳怪气,说国外就只能躺平的,以及您觉得会有更硬核的毒朱出现,您永远是对的。


user avatar   wzzyj 网友的相关建议: 
      

部分聪明人(2021年12月1日):

我:

大家好,大概在3个月前,我聊过这个问题:


那个时候,我说了无数次Delta不是最后一个变种,谈了Long Covid。也聊了180天的Doherty模型是不完整的。


As-is: 我们现在在哪里?

2021年12月1日的时候,我们州(NSW)在这里:

2022年1月8日,我们州(NSW)的数据是这样的:


首先,限制还是有的,昨天(7 Jan 2022) 紧急宣布的限制:

  • 暂停非紧急手术
  • 与此同时:夜店不准唱歌跳舞(但是婚礼不算哦)

暂停非紧急手术是和夜店不准唱歌跳舞在同一天生效了(摊手)。

此时医院的capacity是这样的(请注意看*小字部分)[1]

我们的超市是这样的:

我们的消费(经济)情况屎崩成了这样[2]


增加限制真没有意义吗?

想这样一个问题:

大家说:lockdown没有用/不能再lockdown了/lockdown没意义

这究竟是别人告诉你应该这样想,还是所有的客观现实告诉你这个结果。

你说Lockdown会造成消极的经济学后果,但为什么没有lockdown,所有人的消费模式都在表达同个结果:我们在自行Lockdown

这是一个很简单,我一直在重复重复再重复的道理:Lockdown并不是一切消极经济影响的源头,疫情才是。

我看到太多太多太多太多的无良抄袭公众号,上来就是翻译一些正常受过点教育都压根不看的新闻,有的受众看了还觉得很开心如获至宝。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不支持lockdown,因为看太多的垃圾媒体,莫名其妙就觉得lockdown大家都会完蛋了——大可不必。

我很想知道,如果医院的capacity跟不上,超市的供应链继续断裂,实际消费水平跌破上一轮Lockdown——那为什么不Lockdown?既没有经济繁荣,又不能保证健康,这是一个任何理性人都不会选的选项。如果我们行动的更早一点,我们也许可以不用Lockdown,但是现在我们其实已经在De facto Lockdown了。

哦对了,Lockdown和解封转换成政策也不是非黑即白的事情。

即便Lockdown,并非永久不出来了,涉及细节也不是everything or nothing的事情。你说如果英国这样叫解封,那新加坡这样还算解封吗?日韩呢?国内呢?明明所有的限制都是色阶,却莫名其妙的变成了黑白取舍。实在大可不必。

我希望大家能有critical thinking,选择正确的,而非盲从。


哎呀都是轻症啦,无所谓啦,你看没几个人死的呀

因为得了COVID死亡根本不是COVID最坏的结果,从来都不是。

某笔记类社交媒体上的呼声归结一下就是:

“还没有重感冒厉害,怕啥,躺平躺平。”

“阳了阳了,没事没事,就是味觉没有了。”

“中招了,有点难受但没有死,发了热也退下去了,好开心。”

如果你以这些作为参照,得出结论是:得了没事。那各大大学的research都可以停一停了,因为没必要继续搞了,光看某笔记社交媒体就好啦。

我希望大家能审慎的看待这些个例,因为:

  1. 幸存者偏差:重症、死亡的人不会自拍,没办法说话,你看不到,但是以固定且不小的比例存在。
  2. Long COVID:因COVID直接导致的死亡并非最坏的结果,无数的学者/专家都有聊过long COVID——长期存在的症状何时消退/如何治疗至今没有很好的答案。作为土澳Medicare管一切的世界来说,未来支出会有多少、资源占用几何,尚未可知。一个偏远地区的居民看GP都费力,有long COVID能获得足够的医疗资源吗?未可知。
  3. 医疗过载:我们并不生活在一个没有其他疾病的世界里。这个世界不是COVID or nothing,有人会要生孩子,有的人会突发心脏病,有的人有漫长的慢性病需要控制,有的人有先天疾病需要定期就医,有癌症病人等着手术。

    医疗过载的意思不单单是“没有人力物力治疗COVID病人了”——很糟,有更多的COVID病人会死,没错;更糟的是很多原本不那么致命的疾病/突发状况因为无法及时获得医疗资源而变得致命,它并不单单面向COVID病人,死亡很公平的面向所有人。
  4. 救救孩子:你知道这一轮医院里现在有多少小朋友吗?


To-be:我们应该怎样安全的走出来?

推荐阅读OzSage的分析[3]

讲了两种可能的情况:

  1. 任何限制不做改变,无任何干预->灾难性结果,医疗挤兑。
  2. 进行“vaccines-plus”限制,减少新增病例,包括:

OzSage喜欢推一些折衷的方案。强调教会商家/雇主营造一个“空气安全”的环境,包括打疫苗、戴合适的口罩(N95)、空气净化器及空气流通、追踪病例(TTIQ)。讲求用物理手段隔绝病毒。

如果真的对Hard Lockdown有什么心理阴影,这应该是所有限制选择里最合理的方案了。

我觉得这里有两点是大家(尤其是商家)可以借鉴的:

  1. 戴好N95(全棉口罩/外科口罩+室内高密度人群/长时间停留需要注意风险
  2. 保证空气流通+上净化器

我可以看到这些意见能被其他paper很好的支持(fact check ✅)

真的要social,室外比室内安全,人少比人多安全,保持安静比唱唱跳跳安全[4]


就政策而言,如果需要Lockdown,就该Lockdown。

需要增加Restriction,就应该增加Restriction。

政策应该跟着科学走,彗星上有没有矿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彗星如果撞地球的话大家必死无疑。

抱薪救火,烧的最后肯定是自己。


你不喜欢这样或者那样可以走呀

摊手,像我这样没有存在感的文章,也就拍老师这种学术挂的会感兴趣,但没想到有的人非要强行来Q我。

话说,我想问问。好像“所有人只允许有一个想法”,不是土澳的价值观吧?

如果所有生活在澳洲的人真的只能有一个想法,那为什么会有Shadow Cabinet?还要什么Auspol?要什么TPP?为什么要有媒体?为什么要投票?反正拿到什么就支持什么不是吗?

说这话之前要不要先把Reddit和Twitter让Telstra禁一禁,不然有人可能会不小心表达不一样的观点然后不小心拿过万赞呢。

按这逻辑我们NSW应该是没有CHO的,因为Dr Chant经常出不太一样的意见。明天建议通知她离职一下,这职位就让小王接了,毕竟小王什么都支持。

我不懂,一边说着专横独断有多糟糕,一边反手就开黑:有不同意见的都给我滚。

就仿佛像在说我不喜欢中英夹杂的人,因为真的好low。

真想的不一样就不一样呗。你怎么想的我不关心,我这边尊重+祝福。各自安好多好。

参考

  1. ^ https://twitter.com/BenedictBrook/status/1479276547798618114
  2. ^ https://www.abc.net.au/news/2022-01-07/economic-crisis-covid-19-social-distancing-lockdown-anz-data/100744990
  3. ^ https://www.sbs.com.au/news/australia-has-gone-from-covid-control-to-chaos-so-what-now-two-pathways-lie-before-us/dbd76b54-e9c4-46c4-a13d-8b6b87712464
  4. ^ https://doi.org/10.1136/bmj.m3223

user avatar   bobo-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比较搞笑的是,一提这些就有共存派说什么封控管理影响普通人生活,影响经济发展。

你问他到底影响到哪了,是中国的超市全空了,还是中国的物价暴涨了,他不说。

你要说因为疫情封控没法上班,那不封控的发达国家一样有人没法上班啊。中国工业人口占比还远高于发达国家呢,一旦共存了,工业人口可没法居家办公,工厂丢单子的话,全部都得失业。

你要说因为疫情封控没法出国旅游,中国普通人一年到头有啥机会出国旅游。年假就那么点,出国哪够用的。

你要说因为疫情封控导致经济负增长,那看看经济形势,到底是哪个国家经济规模在增长,哪个国家在萎缩的?

你要说因为疫情封控的结果,导致所有其他国家的躺平共存政策显得很不合理,让躺平国家的媒体不得不极力鼓吹自家政策的合理性。那我信,我很赞同也很支持。但是你鼓吹的时候把自己老百姓覆盖住就得了,还非要来让中国跟着共存,是不是以为所有群众都没什么独立思考能力啊?




     

相关话题

  目前的大形势和环境,还能不能去澳大利亚留学? 
  如何看待澳大利亚政府将我国发布的留学预警称为「散布虚假消息」? 
  福建屡现境外输入复阳病例,强化疫苗接种筑免疫屏障,目前当地疫情防控措施如何? 
  今天打了第三针新冠疫苗,今后会不还有第四第五针?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恐惧新冠病毒?奥密克戎的威胁性是否被低估? 
  如何解读新研究:海鲜市场非新冠病毒始发地,11 月或已开始人传人? 
  金华晚报爆“沈阳五爱服装城一业主核酸检测异常,部分群众不遵守防疫规定破门而出”是怎么回事? 
  云南瑞丽一男子跳楼轻生,并非网传隔离酒店的隔离人员 ,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如何看待科技部下发通知,要求在疫情防控任务完成之前不应将精力放在论文发表上? 
  如何看待男子谎称外出买菜实为做工被行拘? 

前一个讨论
问下越南现在的疫情如何啦?
下一个讨论
天津启动保供机制,生活必需品储备达 3000 吨,对当地居民带来了哪些保障?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