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年龄不大但已开始焦虑30岁后的生活,这种焦虑意识真能让他们避免年龄危机吗? 第2页

     

user avatar   bo-cai-2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有时候我觉得有些问题的问法吧,有点欺负老实人的意思。

以前我们有句古话,还以正面姿态出现宣传的,叫做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在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教育观念里,一个人,多多考虑几十年以后的生活,有忧虑之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应该……没毛病。

那现在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年轻人在工作经历中,遇见了市场监管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漩涡,上一辈父母在国企里吃一辈子大锅饭没有了,国家解决住房不谈了,眼见着有一批人以火箭的速度发展了起来,但是传说中先富带动后富还没看见,反而看见了不少资本海外化,国内空心化的现象,那么小到个人发展,大到社会稳定,焦虑点……不对吗?

更何况我们的传统社会从来都是不养懒汉的想法,直到现在一说发钱,必定有自来水告诉你国家不容易,的确,我们还有几个亿人口月均收入一千以下,不说多不多吧,但在上海打工交社保的最低基数是5000多,也就是说,你如果实际收入只有一两千,你都没到以后可以拿退休金的基数线。连退休金的门槛都那么高,其他福利估计真的没法搞。

看英剧《是,首相》里,英国也有年轻人年龄不大对现状不满未来堪忧的问题,他们自我焦虑吗?照片子里的说法是他们走上街头打砸抢玩去了,里面可爱的首相还说,为什么不让他们都去服兵役啊!

可爱的汉弗莱说,本来他们还是没经过训练的打砸抢队伍,现在你要国家出钱训练他们??

所以我们的年轻人,只是焦虑焦虑自己,偶尔喊喊躺平(其实经常翻身起来),这些血气方刚身强力壮的时候,他们这么约束自己,真的就……很好了。如果还要被规劝,被怀疑……搞的好像这事能靠嘴皮子就解决,不太现实。我看高票写农村青年不焦虑,但当年和我一样年纪时经常有农民工讨薪跳楼的,那不叫焦虑吗?感觉不让人焦虑的不是农村还是城市,而是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对未来和现状的矛盾能否解决。当然这是个大问题,我自认我没有办法,我智商肯定不如首相和汉弗莱呢。

如果年纪大了,觉得自己活出来了,是个榜样,想给周围人的焦虑指一条明路,我个人意见,最好的办法就是打钱,少规劝,多打钱,或者一边规劝一边打钱,也许身边的年轻人吧,就不那么容易在你面前焦虑了~~


user avatar   luo-ai-min-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昨晚做实验走得晚,实验老师留在旁边问我们啥时候结束,顺便聊天,聊到最近一个师兄即将回浙大做百人计划研究员。师兄非常优秀,在全国土木工程高校里文章数量和质量都排得上号,不停地卷卷过了多少海龟博后才能回浙大谋一个六年百人研究员,争一个浙大长聘教授的职位。

话峰一转,说到自己女儿学业,现在杭州中考加了艺术,只靠学校里老师教的内容想拿满分很难,就得不停补课。浙大相当多老师都居住在紫金港校区旁边的紫金西苑,旁边就是学军分校,给我们讲杭州一共十几所好一点的初中每所学校招300个满打满算5000人,要是中考没能进这些学校以后顶天考个二本,怎么辛苦怎么挣钱也得把孩子学钢琴学画画的补课费给挣足。

即使浙大硕士毕业,留在杭州一个月扣除五险一金也就一万出头,租个步梯房单间1000,吃饭2000,交通水电话费买衣服等等2000,留下5000在杭州买房无异于痴人说梦。企业朝着年轻化趋势走,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职场,三十五岁一个门槛,翻不过去一辈子都是打工人甚至丢了饭碗。

就说高校教职,35岁优青45岁杰青,错过一个时间窗口这辈子副教授顶天,现实就是这么惨然,而大部分人都在博后师资博后特聘副教授这些非升即走的岗位里卷只为留下来。

在这种卷中又卷的风气和环境里,即使浙大毕业即使有一个不错的工作,买房结婚也压垮了大部分年轻人,大部分人都在房贷的负荷下省吃俭用,用自己的青春换留在大城市的机会和可能,至于生育,老师十年内毕业的师兄师姐基本没有生孩子的。

我们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高度发达的城市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构成了我国当前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资本挤压生活空间,工作996难以避免,35岁危机的今天,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镇青年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学校里的环卫工、绿化工人,工作几十年缴养老保险,六十五之后一个月也不到一千,所以他们为了多攒点钱都在学校里帮老师帮学生干体力活一个小时五十,以求日后养老。

时间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大家都会老去,而社会不会老去,永远都会有新鲜的血液进入社会。但可怕的是我们的社会正在逐渐老去。


user avatar   blackwarrior-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年轻人的焦虑倒不是这个时代的特例,早在20年前的高考生就为申报哪个专业,哪个大学发愁了。


每个人都不傻,未雨绸缪为自己的职业做规划,是应有之义,所以年轻人为30岁的生活而发愁是自然而然的事。


不过当前社会焦虑感确实比以前要重,这也有一些时代的特征:



1.相比二三十年前,目前的职业规划路径没有以前清晰。


以前中国是计划经济体制,或者说当时的市场经济还比较单一,学数理化当工程师,学文学的去作协,学音乐的去乐团,学师范的当老师,学医的当医生,基本上士农工商的区别和规划都很清晰。当时学生的目的主要是考上好大学,之后国家分配和按专业申请工作即可。


但是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尤其是这几年中国经济体量上去了后,中国经济模式发生了很多改变。大量的农民工进城,电商的发展,网络的发展,直播的发展,电竞的发展等等让整个中国社会的职业路径产生了很多变化。以前李佳琪只是在商场卖口红的“柜姐”之一,但是现在他成为了中国数一数二的带货主播,年薪在上亿以上。


以前在北京饭店当主厨的国宴大师开始在创立老饭骨账号,给网络普及传统老菜的做法。


有些女生也抛弃了传统的幼师、护士等职业,开始自己创业搞美甲店、奶茶店,有些男性开始把打游戏当做正途,成为职业选手。以前被成为网络毒品的游戏,现在堂而皇之的有了电竞这个相当于职业运动的声誉。


整个社会的节奏变化非常快,新的职业目不暇接,这让还按照原来父母发展路线的同学们开始彷徨,面对社会如此繁多的职业和告诉的变化,昨天大赚的行业很可能今天会成为夕阳产业,今天流行的行业很可能未来会没落。二十一世界据说是生物的世纪,但是和这个广为人知的预测大相径庭的是,计算机才是大热的行业。


所以今天的年轻人选择性比以前的人多,但是也更容易忧虑和为难,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样的选择是正确的。


2.社会高速发展,很多工作的职业发展空间有限,流动性很强,容易引起人焦虑。


以前中国社会基本上一个人在某一部门、厂子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基本不会挪窝。虽然赚的不多,但是稳定性很强,不会担心裁员,经济形势变化等外在因素,基本上踏踏实实上班,下班就干自己的事就行了。


但是现在社会发展速度太快了,今天当红的企业,明天就倒闭,就算如恒大这样如雷贯耳的大型企业,也摆脱不了可能倒闭的命运。每年倒闭的企业和增加的企业都在迅速增加,很多人干个两三年,就需要调整。这就会带来很强的不安全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尤其是现在私人企业对效率的追求以及个人竞争的激烈,导致下班时间在加班或者下班时间不得不充实自己,以求找到更好的工作。每个人的私人空闲越来越少,现在的时代,似乎休息时间干点娱乐的事都是罪过,这都是竞争的大环境导致的。



当然大家也不比为此太过焦虑,适度的焦虑是提升自己,保持社会竞争度必要的心态,只有这种居安思危的心态,才会不落于人后。但是太过焦虑,就会失去良好的健康心态,这对发展也是不利的。


事实是,今天的中国比二三十年前选择性更多,现在的年轻人可以相对更自由的从事一些喜欢的工作,像靠打游戏直播赚钱这样的活动,在以前都是不可想象的。


总之危机与转机并存,焦虑与机会并存,保持好心态即可。


user avatar   Guppy060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焦虑也没用,该来的危机还是会来。这种现象我也有过,后来发现纯属自己吓自己。年轻人如果太过于焦虑30岁以后的生活,说明学生思维还是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完全忽略掉每个时代的大环境都不一样,都在变化。


现在焦虑30岁的生活本质就是看到高考分数后就觉得自己以后应该是怎么样怎么样的,已经板上钉钉了,要么盲目乐观,要么盲目悲观,放大了自己的心理恐惧。


如果我说,你赶紧想办法努力提升自己的抗风险能力,找点没有什么成本的副业做,你会发现,都是徒劳无功。看完这句话如果你觉得更焦虑了,那说明你的情绪太容易被煽动了,年龄焦虑搞不死你,还有其他东西可以搞死你。


焦虑意识大多数时候是没有用的,比好奇心差远了。好奇心在的话,反而人会多去常识新鲜事物,说不定能找到第二条路,而焦虑只会是整天活在恐惧之中,没准到了那个时间点,发现未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如果30岁的生活那么恐怖,那么你去街上看看30岁以上的人是不是家破人亡了,还是风餐露宿了?国内职场的政治正确和成功的概念只有一个:当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非常符合年轻人对成功的想象,有自己的团队,高收入,有点自己的地位,哪怕并不知道自己合不合适。


实际上,职场还真只是过度的一个场所。打了几年工,应该要做的事情是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环境,做适合自己的工作,并且努力朝这个方向走,这样每天都跟打鸡血似的,焦虑?根本没时间焦虑。


user avatar   NLSZ-an-hao-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也分时间段,快到30时,有年龄焦虑正常,无可厚非。

我28岁的时候,觉得自己很年轻。但有一天早上醒来,忽然想到一个令自己恐怖的事:

我小时候一直心心念念,幻想该有何种作为的25岁,竟然3年前就过去了。

想到此处,一股悲凉情绪涌上心头,原来青春消逝的感觉就是没感觉。连“浪费”的感觉没有,它就是没了。

我常常把时间段看成盛放我的盒子,初中是三年的盒子,高中又三年的盒子,躺在盒子里的时候非常有安全感,而且我在盒子中的身份,不会因为跨出盒子时感到的那阵冷风而瑟瑟发抖。毕业时的分别,回望令人难过的母校,那都是时间盒子边界的模样。

但现在20-30的这个青春大盒子要看见边界了,地平线耸起的高墙近在眼前。我该怎么办?

高墙间的巨门缓缓开了一道缝,缝中凛冽寒风都让我站不住了,中年危机,三十五岁失业,孩子占据娱乐,社会更多的要求,组建家庭的责任.....操,我还不能直说我不想负责任、不想面对困难、想继续多玩会,还得装做不是因为这些。所以作为替代,我至少能抱怨一下对年龄的恐惧吧,我至少能焦虑一下这个时间盒子即将迎来尽头吧。

于是乎,

真奔三的人不提自己是奔三,开口就会真焦虑。

假奔三的人才总说自己奔三,因为伤不到自己。


是的,20出头就开始焦虑30岁,完全没用,自欺欺人。

这种焦虑纯粹就是“上进心”的替代品。就为对自己说:

“你可看好了,我为年龄而焦虑过了,别说我什么都没干。”

结果焦虑成了情绪调剂品,虚伪且贼耽误事。

该吃吃该玩玩该忙忙,你明明不需要面对时间之墙的,你明明自称奔三的时候是可以脱口而出的。完全没有必要酝酿那个情绪。你只需要为了防止10年后的自己焦虑而做一点准备。

我知道你想否认,可没有意义。如果年龄和焦虑成比例递进的话,20出头就焦虑那30多岁的人一定是成片成片的自杀,基本没有活口。这不是20多岁时焦虑真伪的问题,而是你有没有“余量”的问题。

这是一种结构性虚伪。

就好像你说掷硬币次掷到一次反面今天就不吃饭一样,我并不是怀疑你头次打赌的决心,但我也知道你连续掷10个反面的时候一定会耍赖。因为没有余量了,因为我就是不信你能因为这点事真饿死了。

所以当你20岁为年龄焦虑到一定程度,就自动变为虚伪,你说什么都没有用。跟我信不信你没任何关系。

而且不仅是有脑子的人能看穿,30岁时的你自己也会觉得当时的自己虚伪。自己都无法装给自己看,这是最要命的。

何苦呢?

不就是为了表现自己年轻时对自己有更多的期待么?

长大一点你就知道,让别人看得起你的地方是你的作为,你的行动力,你的成就。而不是你对自己的要求。那是你没出校门之前的惯性,老师、家长、学生构成的学习氛围里,把“对自己要求”看的特别重,因为师长想省事儿,让你个人意志替代他们的催促。

然而出了校门可就不重要了,“个人要求”算个屁,能把事情解决的人哪怕天天自命闲云野鹤,这人也是好样的。因为现实世界的运行,是由一个个成就和一个个困难混杂而成。要么解决困难,要么铸造成就,要么二者兼有。世界的齿轮,推一点,转一点。

你表现出自己想要什么,并不能给你带来荣誉。

无论你表现自己怕什么,都不可能有个长辈抱住你说孩子别怕我帮你解决。你告诉自己很焦虑,那只是徒增负面情绪,并不是真的“重视”。真正的重视,都是直面自己这个年龄最该完成的事,着手解决。着手解决的人反而是不焦虑的。

拖延症患者越拖越困在娱乐的时间小盒子中。最后把任务草草了解,为之后更大的焦虑埋下伏笔。他们拿着游戏手柄,忧心忡忡,有什么用?

三十岁的时候回头再看那个又担惊受怕又坚持刷剧的自己,你觉得他焦虑的价值几何?


user avatar   xuanj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能,科学证明,过分焦虑只会导致动物更容易染上各种绝症,缩短寿命。

当一个时代的人都染上了某种神经官能症的时候,我通常都会给他们推荐道家思想这味药。


user avatar   cheng-xiao-quan-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一定,有可能会酿成巨大的悲剧,杀死自己和亲人。

2020年过年期间,学历焦虑最重灾区河北省的王同学得知自己考研失败。寒假过后由于疫情也无法开学,只能在家继续复习考研,心情极为焦躁。

2020年5月13日19时,王同学的母亲跟他聊起了找工作的事情,埋冤他不好好复习,没考上研究生,读了个本科工作都找不到。唠叨了一阵,王同学受不了,和母亲骂了起来,随后摔门进屋一个人看电影。

凌晨两点许,母亲上完厕所,发现王同学还在看手机,没有睡觉,唠叨了一句,就知道玩,如果不玩就考上研究生了,随后便回房睡觉。

在床上的王同学越想越恼火,打心里怨恨母亲,为什么把他出生在这个世界上,极度怨恨后便在手机上搜索如何快速的杀死一个人。

凌晨三点,王同学走到母亲的房边,发现母亲在熟睡之中。便在家中北边正在装修的房子找了一根50厘米长,锈迹斑斑的钢管钳,随后脱下拖鞋摸索到房中,听着母亲轻微的鼾息声有些犹豫,也有些害怕。但随着心中冤念一过,紧握管钳重重的砸下,一下,母亲闷哼一声,两下,三下,四下,五下,只剩下轻微的呼吸声了。他打开灯,看着被砸的血肉模糊的母亲,很害怕,但又想彻底结果了她。便去到厨房找来一把菜刀,却又有些下不去手,随后拿起了被子蒙住了母亲,直至母亲彻底没有了气息。

第二天十点,王同学拿起了手机报警自首,供述了自己杀人行为。

据王同学的同班同学及室友描述,王同学平时心地善良,待人和谐,除了考研这段时间变得寡言少语以外,没有其他异常。据王同学的父亲描述,王同学与其母亲平时关系很好,两个人话很多,偶尔有口角也没有发生过过激矛盾,唯独考研成绩出来之后几个月里,王同学考研没考上也没找到工作,两人口角变多,出现过一些激烈的争执。

王佳乐杀人案最终以判决王佳乐无期徒刑结尾,因时间离现在很近,我就拿出来说一下。

焦虑到了极致是会杀人的,在这个地方由于人口众多一个普通人的发展机会是渺茫的,生存的方式是困难的,甚至生命的价值也是低廉的,没有社会经验,也没有特长,头脑也一般的人,关心他们的人也是凤毛麟角,心理支柱也就是父母了。只能把父母说的话看的非常重,甚至走向极端。

特别是青年男性群体,这样的人现在非常非常多。从小被教育负起责任,但到了成年后才发现,自己面对房价,婚姻,彩礼,学历这些大山自己的能耐是如此渺小,现实是如此苍白,同龄女生甚至都没正眼瞧过他们,无论是在心理尊严,生理需求上都有着极大的困惑,有部分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一无所获,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

总有那么一刻觉得,虽然什么也没做对,其实也没做错什么,可能唯一做错的事情就是被生在世界上。

年龄危机?学历危机?机会成本危机?说实话,有口饭吃,也不算是危机,只是无法与认知自洽,与自我和解,导致走向不归路。我还是要说,不管你身处何种情况,特别是男生,请把欲望收起来,把精力集中到一处,不计较过错,无悔于选择,深耕十年,终归还是会有所收获,这比做极端的事情强的多。少生孩子,多学习,多思考,多赚钱,推翻传统经验思想,不拘泥于形式,这不是告诉你怎么成功的鸡汤文,这是在告诉你如何保护自己和后代身心不受到极端伤害。

更别急着生孩子让他们重复你的人生,这个时代,父亲的事业极大概率决定了“非超级天才孩童”的下限,充分尊重后代的人生体验,减少孩子的生存与发展焦虑,这才是自我有效焦虑,不是无用功。


user avatar   a-bao-bei-kong-j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咱就是说作为一个混迹美妆圈N年的人,我可以大胆举手回答了。

两家店都是线上线下均有销售途径的,屈臣氏的线上我没用过,但丝芙兰线上线下体验还是很哇塞的,选择这种大店主要因为全部保证正品(买到假货真的很跌份)。导购的话只有线下的店面有,这两家的店覆盖面都很广基本每个城市都有,屈臣氏的门店应该是多一些但是店面比较小,丝芙兰的话少一些,但店面大东西比较齐全,各有千秋吧。

导购的本质区别,取决于销售模式不同。销售模式的不同导致了购物体验的不同。大家对两家柜姐的服务始终是褒贬不一,咱接下来就细扒一下。

首先,说说我个人在线下购物时的体验

屈臣氏的导购是真的烦人,这点没冤枉她,每次进店都追着推荐一些有的没的。根本没有自主选购的空间,比如洗发水都在一个货架上,想要购买注定要在货架前斟酌一下,这个时候一定,咱就是说“一定”会有柜姐告诉你,你拿的这个洗发水不好用,然后跟你讲另外一个牌子的好用,拉着你去看她家的牌子。如果你不买她推荐的牌子,那她马上冷脸不再理你,更有甚者还会PUA一下你的发质,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被PUA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屈臣氏的导购分为两种,一种是屈臣氏自己的导购和第三方驻店导购。本店的导购只负责卖货,她们是底薪加提成,店长负责收银,这部分导购只会推荐屈臣氏自己的产品,但并不拼命,因为他们本身是有底薪的,更何况屈臣氏的那些护肤品大家心里都有数,基本上就很一般。第三方导购就是我们遇见的缠人导购,店内的卫生、上货、价格变动都是他们来负责,但是她们是没有底薪的,也就是说他们只能通过卖给你货才能拿到工资,那当然拼命,哪怕你已经不耐烦了,她也会抓住一丝希望跟你推销。

但丝芙兰的销售模式就不同了,所有的导购都是丝芙兰自己的。他做的就是一站式购物,区别于专柜的一柜一品牌,丝芙兰东西很全,没有私人的柜台。你买什么牌子导购都会有提成,不存在品牌之间的恶性竞争,所以只要你是丝芙兰顾客,她都会很热情。而且他家的导购专业知识比较全面,会给你推荐最适合你的,不会给你极力推销某个品牌的东西。

所以丝芙兰的服务其实很对我的胃口。网上很多人说丝芙兰的BA高冷,我一点没觉得,毕竟逛了这好几年的丝芙兰,每次去的时候都会有柜姐问我需要什么。有需要的时候会很专业的跟着我讲解,没需要的时候就不会烦我,你就是把台上十几只口红都试了,也没人说啥。对于我这种社恐人群(也不算很社恐,就是很烦陌生人不保持安全距离),相较于屈臣氏那种死缠烂打,这种自由式购物体验真的是深得我心

说到这里我还要夸一夸丝芙兰线下的是试妆体验,前几年刚会化妆不多久,眉毛总是画不好,去丝芙兰选眉笔的时候,柜姐很专业的给我介绍了几款比较适合我的眉笔。重点是,她会不厌其烦的给我化妆试眉笔的效果,一边画还一边跟我讲什么样的眉形更适合我、眉头怎么画更自然,当时还挺感动的。最终选择了植村秀的砍刀眉笔,上色轻松不晕染,很适合新手小白。

如果是会员那福利更没的说,当初注册丝芙兰的会员是因为新人会选送一个小礼物。这些年在丝芙兰买了不少东西,我的卡早就是黑卡了(离金卡只有一小步啦)。每次我过生日的时候,都能在专柜领到面膜、美妆蛋或是沐浴露等小礼品,还能收到丝芙兰发来的祝贺短信。说起来有点点心酸,社畜生活十分忙碌,有时自己都会忘记生日。能记住我生日的大概只有我妈和丝芙兰了。虽然礼品都不是很贵重的物件,但是确实十分暖心,总提醒我自己没有被遗忘。而且生日月双倍积分,咱就是说有啥想买的都攒到生日月买,最划算了。当然,他家每年都好有几次骨折价的大促,也是疯狂囤货的好契机。

导购本质的区别或许是因为销售模式,但是用心不用心大概就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了。其实有时只是一个小礼物或者一句暖心的话语就可以捕获我这样的死忠粉,毕竟女孩子嘛真的很容易被这些小细节打动的,个人会觉得丝芙兰讨喜很多,比较推荐。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国民党主席参选人张亚中提出的“两岸和平备忘录”? 
  2021年,你认为大众会更加理性吗? 
  如何用一句话证明自己没睡醒? 
  毕业后做销售,有些迷茫,还想转行,想学点东西该学点什么? 
  为什么美国有black lives matter这种政治正确的同时对黑人的歧视仍然严重? 
  江苏一老人退休金迟迟不到账发现「被死亡」,镇长称「这么点小事还惊动电视台」,相关部门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大学生如何更好的参与到元宇宙中? 
  如何看待现在鲁迅的文章从课本中删减和增添? 
  如何看待,一个男人说话吐舌头? 
  一个人能低调到什么程度? 

前一个讨论
国家发改委称「目前西安市重点生活物资供应和储备较为充足」,这对疫情防控有哪些帮助?
下一个讨论
西安这次疫情期间,你觉得自己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





© 2024-05-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