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了解楚国尤其是早期的领土扩张史? 第1页

  

user avatar   he-yue-xi-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徐依妙

邀。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各位安利一个游戏,《欧陆风云3》的春秋MOD,涵盖了从平王动迁到楚汉争霸之间每一年的历史地图,并且极其准确,与谭其骧老先生的历史地图册相比,由于他涵盖范围极广,对于了解疆域的动态变化更为合适,对于我这种地理渣来说真的是福音,以下我将结合一些游戏截图具体可以到百度欧陆风云春秋吧了解、下载,祝大家吸毒呸游戏愉快


==============================分割线==============================


首先上一张春秋初期楚国周边的政治图。

(不要嫌弃控制台,我只是单纯的为了开迷雾~)

清人高士奇在《左传纪事本末》中写道:【北为中原之蔽者,最大陈、蔡,其次申、息,其次江、黄,其次唐、邓,而唐、邓尤逼处方城之外,为楚门户……然自楚亡邓,县申、息,残江、黄,以至六、蓼诸国,无不兼并,地几半天下】可以说很好的概括了春秋初期楚国所面临的地缘形势以及楚国的扩张过程。

大体而言,春秋时期楚国的扩张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楚武王、楚文王时期,楚国的扩张方向主要是在江汉地区,在这一阶段,楚国成为了江汉地区的霸主,巩固了自身的核心区,并且将北疆推进到申国所在的方城一线,占据了南阳盆地,为其北上争霸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是楚成王、楚庄王时代,这一阶段楚国通过在淮北区域的扩张进而向中原称霸,并在庄王时代达到霸业的顶峰,并在其后不断与晋国争霸。第三阶段是是康王之后,随着弭兵之会的开展,来自中原的压力减弱,淮河流域的吴国成为楚国的主要敌人,楚国的扩张、拉锯也都是在东部的淮河中游展开。以下我们将就各个阶段楚国所面临的矛盾论述楚国的扩张过程。

春秋初期,楚国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便是如何获得江汉地区的主导地位,使其拥有一个稳固的大后方,为之后的北上争霸提供条件,这一历史任务是由楚武王和楚文王完成的。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与楚国关系最为密切的便是其西部的权国,因而楚国长达三百年的开疆拓土,也从权国开始。灭掉权国以后,来自汉西的威胁得到解决,楚国将由沮水、漳水北上,问鼎江汉平原,楚武王的目标直指江汉地区实力最为强大的随国。

虽然无法直接吞并随国,但是随国却不得不向楚国臣服,楚武王试图通过随国介入中原秩序,并留下了【吾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王不加位,我自尊耳】的千古豪言,楚国称王意味着楚国正式脱离周王室主导的中原秩序,它即将以江汉霸主的身份重建南土秩序。楚武王在沈鹿会盟江汉诸侯,新近臣服的随国缺席,楚武王再次出征随国,这次的胜利意味着楚国江汉霸主的地位正式确定,以楚国为核心的江汉秩序得到了稳固。武王四十年,郧国策动州、绞、蓼进行叛乱,最终被武王平定,这次叛乱的失败也意味着楚国的江汉霸主地位彻底稳固下来,江汉地区从此成为楚国稳固的大后方。

随着楚武王晚年灭掉卢、罗,其一手建立的江汉秩序正式完成,整个江汉地区不是为楚国所征服,便是成为楚国的附庸,楚武王以其一世之力,为楚国营建了一个稳定的核心区,成为未来三百年楚国开疆扩土的根基。

(武王时代)

武王之后,是为文王,文王继承了武王的事业,继续为楚国问鼎中原的霸业为奋斗,并且这一次,文王的目标直指北上中原的桥头堡:申国、息国。文王二年,楚国与巴国联合发兵,灭申置县。申国是北上中原的要冲之地,楚国夺取了申地,便是打通了北上中原的通道,申地位于南阳盆地之上,饶胜文在《布局天下》中指出南阳盆地便是中原的“旋转门”,既可北上中原争霸,又可东进淮域,进一步威胁淮北地区,争夺霸业。

有一件事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文王即位之后直接消灭了申国,而不是与之相邻的邓国,这一方面可以窥见文王对于申地的重视与渴望,另一方面也给楚国留下了隐患。果然灭申后不久,楚文王便发兵消灭邓国,使得申地与楚国本土连成一片。

在北部夺取申地后,文王随即东出淮域,利用蔡、息之间的矛盾灭息置县,由此继申之后,第二个北上的前线据点页落入楚国手中。息在淮河上游北岸,控制着渡淮的要津,是北上汝水的门户,夺取息地后,楚国不仅巩固了江汉地区的稳定,并且获取了东进淮南、北上中原的关键据点,为其之后的霸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正是从这时起,江汉地区彻底稳固下来,楚国的扩张方向转变到淮北地区和淮河流域,楚国的扩张由此进入第二阶段。

文王之世,立足于武王建立的江汉根基,积极向北方拓展,夺取了申息两个北上中原的关键军事据点,楚国问鼎中原的霸业直到此时才真正成为可能,楚国此后建立的申息之师,成为荆楚在北疆插入中原的一把利刃。

(文王时代)

文王之后,是为成王。相比于之前的武王、文王,之后的庄王,成王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那一个,然而成王一世,却分别与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进行着争霸,是楚国北上中原的初次尝试,帮助楚国度过了争霸的最艰难岁月,为楚国初步建立了争霸的基础,为庄王的一飞冲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之前几位积极进取的楚王一样,成王即位之后连续三次伐郑,力图以郑为突破口,建立楚国主导的中原秩序。楚国的动态引起了当时中原霸主齐桓公的警惕,齐桓公率领诸侯联军南下攻楚,最终与楚成王达成召陵之盟,暂时限制了楚国的北向发展,然而楚国的实力并未受到削减,其雄心同样也未因此而遭受挫折。

成王意识到此时尚不是争霸的时机,因而将目光转向东方,楚国接连消灭弦、黄两国,成为楚国进一步向淮河流域东进的根据点。果然,成王二十六年,楚灭英氏,将势力推进到淮河中游一带,推进速度之快超过中原诸侯想象。

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不止,由齐桓公、管仲建立的中原秩序也开始走向瓦解,楚成王意识到争霸时机已到,北出方城而争霸中原,在泓水击败宋襄公,之后又击败陈国,使得整个淮北平原都落入楚国的掌控之中,楚国初步建立了由楚国主导的中原秩序,楚成王虽无霸主之名,却已有霸主之实。

然而此时楚国的中原秩序并不稳固,接连受到了宋、齐的挑战,更为严重的冲击来自于晋文公,晋文公回国之后力图建立以晋国为主导的中原秩序,由此在城濮与楚国进行了决战,最终楚国落败,由成王一手建立的中原秩序尚未稳固便告崩溃。

虽然成王北上称霸的行动最终失败了,但是这却是楚国第一次涉足中原秩序,并且成功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可以说,没有楚成王三十年的经营与进取,就没有庄王的一飞冲天,问鼎中原。

(成王时代)

成王之后,是为穆王。经历了城濮之战的挫折后,穆王把目光重新放回东方的淮河流域,在先后消灭江、六、东蓼、蒋、舒、宗等国,使得楚国在淮河流域的疆域大为拓展。由于在位时间较短,穆王没能做出如其先祖一般的宏业,然而这暂时的隐忍却预示着楚国这只火凤凰的腾飞,终于,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开拓之后,楚国终于迎来了霸业的巅峰。

穆王之后,是为庄王。庄王幼年即位,权柄掌握在权贵手中,庄王只能隐忍不发,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出现天灾,楚国出现了饥荒,楚国西部的庸国发动群蛮,向楚国发动了叛乱,可以说庄王即位之初便不得不面临严峻的政治危机,最终在巴国的协助下,庄王平定了庸国叛乱,重新恢复了江汉秩序。

庄王六年开始,楚国与晋国开始就郑宋一线进行对峙与拉锯,显然,楚庄王再次把目标定为称霸中原。庄王八年,楚国兵伐陆浑之戎,并观兵于周郊,问鼎之轻重,其称霸中原之雄心显露无遗。

然而正当庄王准备大展宏图时,楚国内部爆发若敖氏之乱。若敖氏是当时楚国最为强大宗族,长期占据令尹之位,控制朝政,形成强大的宗族势力,庄王虽然平定了叛乱,但是国力大损,其争霸之举不得不进一步延后。

此后庄王先后获得了郑国和陈国的臣服,在与晋国的对峙中逐渐取得优势。最终,庄王十六年,决战爆发,晋楚与邲进行了决战,最终楚国获得大胜,由楚国主导的中原秩序正式确立起来,庄王十七年,楚国乘胜追击击败宋国,并控制了整个淮北地区,由此楚国的霸业达到巅峰。

后人论及秦国,总要提到奋六世之余烈,然而其实楚国同样如此,从熊渠的【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到武王、文王的奠基,再到成王的争霸尝试,楚国历代先王,用长达百余年的时间积极进取,终于在庄王时代实现了问鼎中原的宏业,庄王的霸业既是庄王自身功业的顶峰,也是楚国百余年开拓进取的最终成果,楚国历代先烈,用自己的心血和奋进,实现了楚武王【吾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的诺言。

(庄王问鼎)

庄王之后,是为共康之世,这也是楚国维护楚国霸业而与晋国进行对峙、拉锯的时期,晋楚两国在郑、宋一线进行了进一步的拉锯,然而在鄢陵之败后,楚国逐步落入下风,同时随着晋国内部卿族问题的激化,楚国内部群公子政治的发展,两国都面临严峻的国内政治问题,无力再进行国际秩序的争霸,最终在宋国的调和下,第二次弭兵之会达成,晋楚两国平分霸权,这也意味着楚国的扩张从北上争霸的第二阶段进入沿淮河东进的第三阶段,而弭兵之会更大的历史意义则在于,春秋的霸主秩序已经走向瓦解,争霸的时代已经过去,大变革的战国之世即将到来。

也就是在共康之世,对于楚国而言,一个巨大的祸根已经种下。楚共王二年秋,申公屈臣奔晋,虽然申地对于楚国而言至关重要,但是一个县公的奔逃仍不足以引起楚国的过度重视,然而就是这样一件当时看来不足一提的小事,却造成了楚国未来近百年的困局。

屈臣使吴,促成了晋吴联盟,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吴国迅速崛起,成为楚国在南方遇到的第一个对手,两国在淮河中游地区展开了长期的拉锯。

(共康之世与吴国崛起)

共康以后,是为灵王。灵王延续了共康时代的国际政策,继续在淮河流域与吴国拉锯,并且成功夺取了州来,使得楚国的疆域扩展到淮河中游地区,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吴国扩张的步伐。

对于灵王时代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在内政,楚国中期以来,中央集权逐步衰弱,对于县公的控制力衰弱,尤其是作为县公的群公子,更是占据了楚国新近征服的淮北地区。楚灵王即位以后,为了加强对于淮北地区的控制,对这一地区实施了灭国迁县的政策,希望以此打击陈蔡故国以及群公子的政治势力,然而灵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终引起了淮北公子县公的强烈不满,最终楚灵王死于政变,即位的楚平王将灵王时代加强集权的政策全部废除。

从上帝视角来看,楚灵王对于楚国来说无疑是一位有为的君主。第一,他极力主张开发淮北,使淮北地区成为江汉地区之外的第二大核心区,这一决定无疑是极具先见性的,战国后期,白起攻破郢都以后,楚国丢失了全部的江汉区域,淮北成为楚国真正意义上的核心区,甚至于在楚汉时期,项羽也是以淮北地区为自己的大本营,第二,更为重要的是楚灵王是楚国中后期以来唯一一位试图恢复中央集权的君主,在楚国中后期,中央对县公的控制力逐步衰弱,使得原本由君主直辖的县公竟成尾大不掉之势,同时群公子政治的局面形成,君主的权威进一步衰弱,而到了战国悼王时期,已经成了【封君太重】的地步,然而楚灵王在一百年前便预见到地方贵族势力强大的危害,并且着手打击地方势力,然而可惜此时楚国已经积重难返,愤怒的淮北贵族掀翻了楚灵王的统治,也击碎了楚国复兴的全部希望。

(灵王时代)

平王即位以后废除了灵王时代加强集权的各项政策,这使得楚国内部的贵族政治愈演愈烈,楚国形同一个深陷于泥沼中的跛足巨人,已然病入膏肓,这正是在这一阶段,楚国长达两百年的扩张步伐停滞了,平王在边界筑城戍守,似乎仅满足于保住眼前的疆土,不仅再也无力染指中原,甚至在与吴国的对抗中逐渐处于下风。

正是在这种黑暗中的政治氛围下,楚国迎来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灾难,多年前奔逃的伍子胥如今带着数万吴国精锐杀回了楚国,并且在顷刻之间攻破了郢都,楚国犹如一个多病的巨人,在吴军的狂风暴雨面前轰然倒下。当秦国的援军和楚国的贵族加入战局以后,楚国恢复了国都,但是这场浩劫却给楚国带来了极大的创伤,由其先王一手创建的中原秩序彻底崩溃,楚国陷入立国以来最为艰难的时刻。

(吴师入郢)

(昭王复国)

在经历了吴师入郢的浩劫之后,楚国迎来了振兴的昭惠时代,两位楚王励精图治,使得楚国获得了暂时的复兴,尤其是当越国消灭吴国后,楚国趁机重合整合了南土的政治秩序,使得楚国疆域得到了大幅拓展,并且奠定了战国时代的基础,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春秋时代行将结束,历史即将迎来更为辉煌壮烈的战国时代。

(惠王时代)

后论:

我并不是地理意义上的楚国人,我并没有生长于此,不过我对楚国一直以来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湖北有一句方言,叫做不服周,用北京话来说大概就是混不吝,也许便是从楚国那里流传下来的,无论是熊渠的【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楚武王的【吾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还是后世项羽的【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以见之】,无不体现了楚国反传统、叛逆、悲剧的英雄主义色彩,也许正是这种叛逆的英雄主义,才让楚国在诸夏礼乐之中,显得独具特色,富有魅力。

最后留两张图,一张是平王动迁,春秋刚刚开始,一张是楚惠王去世,楚国即将进入战国时代。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分割线=============================

楚国问题联动:

项羽想建立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天下? - 何越曦的回答 为什么楚国多公族叛乱? - 何越曦的回答



  

相关话题

  战国时期的国君凭什么有资格封手下为侯? 
  中国古代高台式的宫殿建筑为什么(唐朝以后?)就消失了? 
  三星堆是否是彝族文明? 
  如何看待白鹤滩水电站库区考古新发现,金沙江中下游现先秦时期人骨遗存,有哪些历史和现实意义? 
  西周时期和春秋时期的山东半岛以及江淮北部的局势是怎样演变的? 
  如何了解楚国尤其是早期的领土扩张史? 
  为什么楚国被攻下首都和陪都后还能存活五十余年? 
  为什么楚国被攻下首都和陪都后还能存活五十余年? 
  为什么齐桓公不能一统天下? 
  齐桓公伐楚,管仲为什么只指责楚国「包茅不入」和「昭王南巡不返」,而不指责楚国僭越称王? 

前一个讨论
破产姐妹里Max的心理素质到底多高?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一些政治偏左的朋友在谈论川普和希拉里相关问题时容易失去公正客观的态度?





© 2024-05-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