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晋国会公室渐衰,诸卿坐大? 第1页

  

user avatar   larrynone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一段血淋淋的晋国往事,所有的一切源自于“曲沃代翼”,且听老夫慢慢道来。

“曲沃代翼”是晋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政治事件,可以说“曲沃代翼”完全改变了晋国的发展走向,为晋国将来称霸中原奠定了雄厚的政治基础。

昭侯元年,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曲沃邑大於翼。翼,晋君都邑也。成师封曲沃,号为桓叔。靖侯庶孙栾宾相桓叔。桓叔是时年五十八矣,好德,晋国之众皆附焉。君子曰:“晋之乱其在曲沃矣。末大於本而得民心,不乱何待!”《史记 晋世家》

公元前745年(昭侯元年),晋昭侯封其叔父成师于曲沃(今山西闻喜县),史称曲沃桓叔。这样的分封是欠缺政治考量的,当时的曲沃的面积不仅比晋国的都城翼大,其地理位置也比翼城优越。

翼城的位置就在临汾盆地东侧那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反“C”形的突出部内。曲沃则是在反“C”形缺口的正中间。从国防安全的角度考虑,翼城最有可能遭遇重大军事威胁的方向就是那个缺口。如果将一个最值得信赖的宗室分封到曲沃,那么这个城池将会承担起国家要塞的功能,从而极大的保证国都的安全。

这种分封从表面上看没有错,但是任何政治决策都不应该忽略客观形势。这时候已经是东周时期了,周王朝的统治秩序——周礼,正在崩溃。“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逐渐演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东迁之后的周王室已经无力维持分封秩序了,各地的诸侯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的地缘优势和实力开始自由“发展”。

翼城相对于曲沃确实安全,但是安全不是绝对的。翼城地理环境相对闭塞,发展空间不大。相比之下,曲沃则可以在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上肆无忌惮地扩张。强大起来的曲沃势力一旦反水,翼城则危如累卵。

于是乎,一幕血腥大戏就此上演。占据地缘优势的曲沃势力与占据政治优势的翼城势力进行了长达67年,历经三代的争斗。由于翼城的晋侯是正统的国君,因此也被称作“大宗”,而身在曲沃的国君叔父一族作为旁支则被称作“小宗”。

分封之时,曲沃桓叔已经58岁了,在春秋时期这个年龄绝对算是高龄了。但是他人老心不老,且有相当丰富的政治经验。他来到曲沃后励精图治,将曲沃建成了晋国的第二个军事、政治、经济中心。小宗从此以曲沃为基地,长期与都城大宗展开全方位的夺权斗争。

公元前739年(昭侯七年),曲沃桓叔在都城的内应——晋国大臣潘父,弑昭侯而迎纳曲沃桓叔,桓叔想趁机入翼夺权,但晋国国人起兵抗击桓叔,桓叔失败,只好退回曲沃。晋国人立昭侯之子平为晋君,是为孝侯,并且诛杀了叛党潘父。

夺权第一回合曲沃败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桓叔高估自己的实力,盲目认为只要杀死君主,然后有重臣迎接便可夺权成功。这就完全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最终在翼城人民的英勇抗击下,桓叔狼狈地逃回了曲沃。

公元前731年(孝侯八年),73岁的曲沃桓叔在不满与愤懑中死去,其子鲜(亦名鳝)继立,是为曲沃庄伯。

公元前724年(孝侯十五年),曲沃庄伯又派人到晋都翼城弑了孝侯,然后乘乱带兵攻打国都。晋国人在荀国等诸侯的国际援助下,进行反击,庄伯只好再退回曲沃。晋人复立孝侯之弟郤为君,是为鄂侯。

夺权第二回合曲沃再次败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庄伯不动脑子,在不考虑国际影响的前提下,再次玩起了弑君的老把戏。最终国际社会被激怒,国际联军直接把庄伯给打回曲沃龟缩自保。

公元前718年(鄂侯六年),晋国国君鄂侯嗝屁了。曲沃庄伯觉得他的机会又来了,于是乎乘着国丧期间,发兵出击。周桓王得知此事后,立即派虢公带兵讨伐曲沃庄伯,庄伯再次失败,返回曲沃。桓王立鄂侯之子光为君,是为晋哀侯。

夺权第三回合曲沃还是败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庄伯再一次忽视了国际社会,所以他不出所料的、毫不意外的被国际政治老牌玩家——周天子,摆了一道。

公元前716年(哀侯二年),国际政治菜鸟玩家——曲沃庄伯,心怀忧愤,日益病重。弥留之际,庄伯对着儿子姬称说:“国际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啊!!!”,说完便驾鹤西游了。

同年子称继立,是为曲沃武公。武公在吸取爷爷与父亲夺权失败的惨痛教训后,他不再像前辈们那样肆无忌惮地盲目出击。而是选择了“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武公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猎手,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他绝对不会放箭。于是乎,继位六年间他毫无动作,一直在积蓄力量等待最佳时机。

隐忍六年后,机会终于来临。公元前710年(哀侯八年),晋哀侯有鉴于翼城大宗屡屡被动挨打,深感实力不足,于是发兵入侵其南面的陉廷(今山西翼城东南,大夫封地,非诸侯国)以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前709年,陉廷向曲沃武公告急,武公当然明白“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这个道理。

曲沃与陉廷结成生死同盟,联军与晋军在汾水旁展开决战。最终,联军以压倒性优势大获全胜,并且俘虏了晋哀侯。此时的武公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没有选择挥师攻翼,而是主动退回曲沃,冷静观察国际社会的反应。并且派人积极游走于王室与列国之间,向国际社会曝光侵略者晋哀侯的罪行。当时的国际舆论一致认为,晋哀侯无视周王室,无视周礼的存在,悍然发动侵略战争,使得无辜的百姓生灵涂炭。

曲沃武公在国际政治上成功扭转了曲沃势力的负面形象,他以周礼坚决捍卫者的姿势亮相于众诸侯眼前。晋哀侯以“反周天子罪、反周礼罪”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夺权第四回合曲沃还是未能成功,但是曲沃势力已经被历练得更加成熟与强大了。武公已经完全掌握了主动权,他在晋国影响力已经大大加强,晋君的号令已经没有什么效力了。这一次,曲沃势力在政治上吃得很饱。

在翼城这边,晋人得知晋哀侯被俘虏之后,立刻立了晋哀侯之子小子为君,是为小子侯。面对这一局面,曲沃武公异常愤怒。在他看来,出身小宗的曲沃一系论能力、论实力都强过翼城的大宗。但是,晋人却拘泥于周礼,歧视小宗。不论小宗多么优秀,都无权继承君位。

愤怒的火焰激发了武公弑君的基因,公元前705年,曲沃武公诱召晋小子侯并杀之。但是这一不理智的行为,立即招致了国际社会的强烈不满。周桓王得知曲沃势力再次弑君,便命令虢仲率兵伐曲沃武公,武公抵挡不住王师,只得再次退回曲沃自保。随后周立晋哀侯弟缗为晋侯。

夺权第五回合曲沃仍然失败。这次武公的失败完全咎由自,愤怒的火焰燃烧了他的理智。事实证明,在春秋时期,任何不考虑国际社会反应,单方面发动的重大政治、军事行动必将失败。

好在这次惨痛的失败让武公瞬间清醒过来,公元前678年(晋侯缗二十八年),曲沃武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兵讨伐晋侯缗,并且速战速决,攻破国都,当场斩杀晋侯缗。在时间上不给周王室干涉的机会;在政治上极力笼络讨好周王室。曲沃武公用抢掠来的珍宝器物贿赂新立的周釐王,毫无政治经验的周釐王见到丰厚的财宝,立刻将“周礼”抛之脑后。在周釐王看来,大宗也好,小宗也罢都是你们晋国人自己的事情,谁当国君不是当,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只有这眼前的奇珍异宝才跟我有关系。于是周天子本着拿人钱财为人消灾的原则,既然生米煮成熟饭,干脆任命曲沃武公为晋君,列为诸侯,故曲沃武公又曰晋武公。

武公尽并晋地,正式成为晋国国君。最终,曲沃桓叔姬成师一系彻底打败姬仇一系,夺得晋国正统地位。但是,从政治的角度看,曲沃代翼还没有完成。

曲沃武公伐晋侯缗,灭之,尽以其宝器赂献于周釐王。釐王命曲沃武公为晋君,列为诸侯,於是尽并晋地而有之。 曲沃武公已即位三十七年矣,更号曰晋武公。晋武公始都晋国,前即位曲沃,通年三十八年。《史记 晋世家》

公元前677年(晋武公三十九年),晋武公去世,诡诸继位,是为晋献公。在曲沃代翼的过程中桓叔、庄伯的后代子孙们在屡立功勋,多有分封,势力也急剧膨胀。这群小宗里的公族试图再次上演“曲沃代翼”,于是不断通过各种途径威逼晋献公,晋献公以史为鉴,深感忧虑。

但是晋献公是个狠人,他与大司空士蒍谋划。公元前669年,士蒍唆使群公子尽杀游氏全族,又受命建都城聚(即今绛县南城车厢城),集桓、庄群公子居之。同年冬,献公发兵围群公子,兵刃车厢城,桓、庄之族多被杀,残存者逃往虢国。除开极少数如郤氏、栾氏、韩氏等亲己派,其余公族被屠戮殆尽。

从桓叔封曲沃到晋献公清洗公族,这前后将近七十年的时间里,共杀五个晋君(昭侯、孝侯、哀侯、小子侯、晋侯缗)、驱逐一个晋君(鄂侯),斗争涉及到了周边八个诸侯国以及周王朝,曲沃最后终归代翼。晋献公以史为鉴,果断采取非常手段,将公族血洗,防止“曲沃代翼”再次发生,从而稳定了晋国的政局。

曲沃代翼对晋国的影响是非常积极的。小宗与大宗自由竞争,优胜者成为国君,这毫无疑问是一种新生力量代替腐朽势力的结果。曲沃一系通过血的斗争逐步认识到周王朝与周礼正在衰微,未来的国际格局将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在斗争中不断积累国际政治经验,为晋国未来能够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奠定了基础。

晋献公血洗公族后,晋国的公族势力提前退出了历史舞台,他们便不再是直接左右晋国朝堂的政治集团,不任公族竟成为晋国所特有的政治制度,“不续群公子”已成国策。晋国的卿大夫同样提前登上了春秋的政治舞台,此后晋国政权长期被卿大夫轮流执掌,这相对于齐、楚、秦等国而言是超前的政治现象。

此后晋国政体逐步发展为三军六卿,晋国的六卿制度把晋国带到了中原霸主、众诸侯之长的地位,同时又内斗不断且蚕食君权,最终导致了三家分晋。

铁汁们,写作不易,请允许我放个广告:


user avatar   slayer2c 网友的相关建议: 
      

晋国最终解体,这个根子种在重耳这里。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晋国经过重耳整合后,由不明确的股东制变成了明确的股东制度。

一、晋文公回国与封赏

借助秦国的力量,重耳快速拿到了君位。并且一及其迅捷的手法弄死了自己的侄儿。暂时坐稳了位置。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巩固自己的位置,其实就是两点:

1、对外,稳住自己的外援秦国(重耳回国的财力、物力与武力的来源)。

2、对内,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

第一条和我们问答的关联不大,所以先略过了(不是说不重要啊)。我们来说第二条,利益再分配。

二、晋文公的利益分配方案

在当时,有两种方式,即大家司空见惯的两种:

1、沿用已经使用很久的分封制

2、接着自己侄儿的路线(楚国路线)强化中央集权,尽可能使用官僚制(辅之以分封)。

这里插一个小故事:介子推之死

龙欲上天,数蛇为辅。龙饥乏食,一蛇割股;
龙已升云,数蛇各入其穴,一蛇无穴,不见所处。

是封赏的时候忘记了介子推么?几乎不可能的。你想介子推一直陪着重耳,重耳想吃肉的时候。介子推把自己大腿肉割下来给重耳吃。

这种人怎么可能忘记?!

那为啥介子推没有官职(封地)呢?因为介子推拒绝了!重耳没办法。这里牵涉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为啥介子推拒绝封赏?!

因为,介子推和重耳两个人执政理念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介子推希望重耳能够加强中央集权,玩自己侄儿、楚国那套。重耳觉得自己办不到,打算回到原来分封的玩法。

这是晋国整个国家分裂——根子就种在这。

原文:

推曰:“献公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开之,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曰是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冒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懟?”
推曰:“尤而效之,罪有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禄。”
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欲隐,安用文之?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此乎?与女偕隐。”至死不复见。

所以,晋文公大赏功臣的时候,介子推拒绝领赏。

他说:“下面的人为了牟取私利,就赞美上面的过错;上面的人想要显摆政绩,就奖励下面的欺诈,如此上下相互欺骗,也就难以和他们相处了。”

他的老母亲说:“你也可以去找他请赏,要个爵位啊,否则,就这样死了,怨谁?

介子推说:“明知道是错误的,还去效法它,罪过就更大了。况且我出过怨言,不再吃国君的俸禄了。

他母亲说:“那么,也要让国君知道这件事,怎么样?

介子推说:“没有必要了!语言,是身上的装饰品,身子将要隐藏,哪还需要言语去装饰呢?既然我连赏赐都不要了,难道还再去显摆一下自己吗?

三、文公后政治格局

晋国获得了短暂的、一片和气的快速发展,因为大家都得到了好处,但是晋国公室呢?逐渐变成了有名无实的董事长。即所谓六卿——逐步架空了晋国君主的权力。

当时的政治,是一种大家族政治,结构其实比较简单。由国君一族,和分封出的许多大家族,共同统治着这个诸侯国。
每一家族的族长,都是朝廷里的大臣。这些族长大臣们聚在一起,选出其中最优秀的六人,进入政府的常委班子,所谓六卿。
这六卿既是政府的领导,也是军队的领导。因为当时文武合一,军政不分,出则为将,入则为相。当时的军队,分为中、上、下三军,每军各有一个“将”和“佐”(副将)构成,共计六个名额。

领导班子构成如下:

先氏——先轸,先且居,先克、先都(先轸、先克这一族的远亲)

狐氏——狐偃,狐射姑(晋文公即位后,把贾城封给了狐射姑,所以狐射姑就被叫做“贾季”,成为贾氏一族的掌门人,也是后来贾姓的始祖之一)

赵氏——赵衰、赵盾——即后来的赵国先祖(晋国末期六卿之一)

士氏——士榖、士会(范武子,晋国末期六卿之一)这一支(士榖也是晋国多年的老臣。虽然他没啥特别的功劳,但他的父亲士蒍,却是晋献公早期的重要谋士,曾帮晋献公设计,清理门户,一次性杀掉了所有的贵族公子)士榖——范氏先祖(晋国末期六卿之一)

梁氏——梁益耳(梁益耳是晋国的老臣,年纪估计最老。虽然混了一辈子,没啥惊天动地的功劳,但大家会因为相互谦逊,而把他推上前台)

蒯氏——蒯得:蒯得也是在晋国靠年龄熬出来的老臣。

箕氏——箕郑父(晋国旧臣,晋文公回国后,箕郑父改投在赵衰门下)

荀氏——荀息、荀首【荀首,智庄子——智氏的先祖(晋国末期六卿之一)】、荀林父【中行氏的先祖(晋国末期六卿之一)】(家族却是以前的望族。他爷爷是荀息,荀息就是帮助晋献公一石二鸟,既吞虢又灭虞的那个人)

魏氏——魏寿余,魏犨之从子也(重耳流亡的随从)——魏国先祖(晋国末期六卿之一)

韩氏——封于韩原的本土贵族——韩国先祖(晋国末期六卿之一)

晋国的执政班子从这些人中产生。这些人基本都是大家族的族长,晋国公室,对他们只有任命的权力,没有不任命的权力。

也就是说,这些大家族的族长,必须在晋国担任六卿中的职务的一个,晋国公室到末期,没有否决权。只有协调的义务。

六卿彼此争夺,经过最终兼并,只剩下了韩赵魏三家,最终瓜分了晋国。

大致可以理解为,原来大股东(晋国公室)的股份被蚕食后,仅仅剩下了名誉董事长。随后六七个大股东互相兼并,就剩下了三个大股东。

三个大股东谁也吃不掉谁,大家互相一商量。撤资得了,自己开公司。

三家分晋!谁也挡不住了。

你说这个根子是不是晋文公种下的?!

=======9.24更新====

1、晋国为何要搞中央集权?

答:两个原因,一个是中央集权是新出现的模式,楚国一直就这么搞,扩张速度就很快,并且很强大。第二个原因就是晋国国祚传承了。晋国的内政有一个大毛病,就是“小宗取代大宗”,晋献公也是这样。他通过铁血手腕,不停的干掉自己的兄弟叔伯,就想修剪树枝一样。把旁枝修剪掉,树干不就越长越好了么?后面惠公、怀公也一直都在这么搞。不管怎么说,这段时间晋国还是很强大的。

2、为啥晋文公不搞中央集权?

以下只是分析,原因大致有这么几个

a、中央集权是新模式,能不能成功,谁也不知道。

b、中央集权,需要自己的行政班底,这个班底需要没有社会根基(游士)的支持,这些人当时已经出现了,但是很少。重耳手里没有。

c、重耳依靠的班底里面都是晋国的本土贵族(你可以把本土贵族理解为两边下注,无论谁在位,倒霉的只是个人,但是家族利益是可以保障的)这个班底导致重耳没办法对自己依赖的人下手。也下不去手,这就是文中说的,重耳觉得自己办不成这个事——但是怀公、惠公那是真下得去手,找个理由就杀。。

3、晋献公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答:晋国强大起来,就是在他手里,他学习了楚国模式,并且客观上也不得不这么搞。但是开始中央集权,是非常得罪人的。这导致晋献公、晋惠公、晋怀公,这三位手里血债累累。难以得到贵族的支持,导致最终自己位置总是不稳,总有人背后使绊子。

最终重耳放弃了这么做,获得了短暂的喘气机会。但是晋国分类的种子也就在此种下了。

4、关于晋献公弄走自己儿子的概略说明

晋献公有排得上号儿子有三个:太子申生重耳(晋文公)夷吾(晋惠公)、以及妖姬的两个孩子奚齐卓子。共计五个。最后两个直接就在政变过程中死了。

晋献公打算把自己的大位传给奚齐,所以他逼死了自己的大儿子申生,逼走了两个小儿子。

晋献公的逻辑:

晋献公自幼亲见他的爷爷、他的父亲残杀他们自己的亲属,但他认为这是对的,因为晋国因此而强大了。所以当他上台的时候,他就用这一招,将他的亲兄弟、堂兄弟们杀的片甲不留!只剩下他一个光杆司令,这样的结果,就是晋国更加稳定了,并且又一次的强大了!
他深信这样一个道理,一棵树要长成参天巨木,就必须得不停的剪枝!他是楚国帝国模式的忠实信徒,坚信这样才是稳定强大之路!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要把他的君位传给他最心爱的四子——骊姬的儿子奚齐。奚齐还太嫩了,所以,他要预先为他剪枝!

这造就了晋国的政治动荡的根基,后面的人也有样学样了。


春秋五霸的到底是那五霸?估计你肯定没仔细想过,我把这个解释放这里了。


user avatar   mu-tao-56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根本原因,是一个历史书上一般不写的故事,就是“曲沃代翼”。说白了就是晋国旁支用了几十年颠覆了嫡传正支,将“下克上”的理念带到了世人面前。作为篡位成功的典型,曲沃一支害怕这样的故事再次上演,不敢再重用王族,只能用外姓公卿。于是有了赵魏韩智范和中行六家实力派公卿的大发展,最终尾大不掉。

另一个原因,就是六家里面有一家姓赵(不是抖机灵,是认真的)。作为春秋战国时期我最喜欢的一家诸侯,用一个词形容赵家,就是“不服”。如果用一个耳熟能详的人物来形容,赵国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李云龙。几百年来所有的左右天下的大事,都源自赵国的一个小举动。“你为了救老婆打县城,整个晋西北都乱成了一锅粥”,哪天我会专门推文写一下赵国怎么把春秋战国几百年的历史串起来的,绝对有意思。。。


user avatar   dong-dong-39-7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现在来谈赢家还为时过早,因为几个能决定战后格局的重要因素还无法确定。但有两点可以基本确定了:这场战争没三个月无法结束,北约方面不会派兵直接干涉。所以从这两点来看,欧佩克等能源输出国(除了俄罗斯)将肯定是赢家;同时国际资本将向美国回流,美联储终于有了加息的物质基础。

至于未来的国际政治秩序和金融格局等都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甚至俄罗斯过两年熬到懂王上台后咸鱼翻身也不是没可能。唯一可以确定被严重打击的就是现有国际秩序将会礼崩乐坏,我们又要回到霍布斯丛林了。


user avatar   han-peng-j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麟之趾

(先秦)佚名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user avatar   gu-ze-yu-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努力工作,年收入突破百万。我楼下小卖部老板眼红了。

他说他每天7点开店,晚上10点关店,工作时间比我长,收入却比我低,这不公平。为此,他甚至发展出了一套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要求将卖给我的可乐从一瓶2块钱涨到100块钱。

他说之前他受太多委屈了,等他觉得委屈弥补回来了,他会把价钱降到一瓶4块钱的。但想像原来一样2块钱一瓶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我默默想了一下,走多一百米,用2块钱在另一家店买了一瓶可乐。

这件事被小卖部老板知道了,他生气了,他跑去骂另一家小卖部老板,骂他不尊重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并且在我家楼下贴大字报隐晦地骂我。

你说我为啥讨厌他?

我不只讨厌他,我甚至想报警呢。可惜警察说这事他们管不了。

……

这件事还有后续。

后来,小卖部老板人权组织找到了我,跟我说我楼下的小卖部老板的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不是正宗的,他们才是正宗的。

我说,那你们的是怎么样的?

他们说,我们卖3块。




  

相关话题

  战国时期的燕国是否实际上是郾国? 
  为什么说秦昭襄王为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之后六国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西周时申国君侯联合犬戎攻灭周幽王,算不算华奸行为? 
  为什么淮河流域没在两周春秋有值得一提的国家政权? 
  吴起战无不胜,为什么没有被列入战国四大战将中?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的大臣普遍能文武两用? 
  河南发现世界最古老造币厂,这一发现有何意义? 
  秦灭六国的时候,为什么其他国家不援助? 
  勾践灭吴,后来怎么样了? 
  如何评价范雎? 

前一个讨论
历史上真实的苏秦三兄弟是怎样的人?
下一个讨论
曹操的83万大军能统一同时期的日本吗?





© 2024-11-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