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炯德教授可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几乎所有这类新闻都有他的身影。
“徐坰德在社交媒体Instagram 上发文,称中国服装抄袭了《鱿鱼游戏》的服装“
“死磕中国,频繁要求修改百度百科词条的徐炯德,又跑去美国抗议啦“
“徐炯德教授又来碰瓷,非说“笠帽”是韩国的,要中国尊重韩国文化“.....
放在之前我会觉得,这能代表韩国人的普遍看法么?不就是个韩国偏右的嘴炮么,跟国内提出“英语起源于中国”的湖南大学杜建钢教授有啥区别?
但这次,我觉得在要求将Chinese New Year改为Lunar New Year这件事上,他还真能代表相当大部分韩国人的意见。
耶和华在那里打乱了天下人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到了世界各地,所以那座城名叫巴别。
——创世记11:4–9
巴别塔的故事作为中韩目前文化争端的注脚再适合不过了。中文互联网看到这一新闻义愤填膺,骂一句偷国,表达一下鄙夷,但似乎没有人愿意真正梳理一下思路,看看我们的邻居到底在想啥。
简单来说,双方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中国人觉得加上Chinese才能说明春节来自中国,韩国肯定又想偷走春节,而韩国人觉得Chinese代表“中式”,希望去掉“Chinese”并不是要否认春节起源于中国,而是因为春节从中原传入半岛,经过上百年的演变,已经不怎么Chinese了。比如韩国人压岁钱用“白包”,春联用白纸,没有放鞭炮的习惯等等,而Chinese New Year必须是红彤彤/有爆竹声才有气氛。
其次,春节的英文译名包括了Spring Festival,Lunar New Year,外国人来到中国或见到中国人,说一句Happy Chinese (Lunar)New year,显然是十分得体的,但去到越南或者韩国的地界,碰到非华裔,还说Happy Chinese New year,显然就没有说Spring Festival 或直接Happy New Year来的合适,因为人家不在中国,不是Chinese,也不过中式春节。怎么用词,显然应该取决于你面对什么样的过节主体,而不是硬加个Chinese来显示春节来自中国(不带Chinese不代表人家否认春节最早起源于中国)。这也是为什么王毅部长在祝福国外友人时采用的是Lunar New Year,而英国王储查尔斯去到唐人街的时候采用的是Chinese Lunar New Year。
如果所有名称都硬要厘清起源,那日常生活很多东西都会有一股莫名其妙的违和感...吃日本方便面,开德国小汽车,玩美国智能手机,演奏中亚枇杷,过基督徒情人节...如果你不加上这个前缀,是何居心?是不是想混淆视听“偷走”人家的成果...何其荒诞。
明清纳贡体系早已成为过去式,动辄以天朝上国自居,要求邻国承认自己矮一头,大可不必了。现代民族国家要构建自己民族叙事,韩国人越南人要求去掉Chinese对他们而言是构建民族叙事的现实需求,抗议Google把lunar new year直接等同于Chinese new year也是当今世界的政治正确,类似于美国少数族裔的抗议。
政治正确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双标。黑人搞黑命贵,转头又去歧视亚洲人,中国人明面上说国家间民族间交往平等互利,批判苏联沙文主义,暗戳戳地又希望亚洲各国都承认是中国的文化属国,明目张胆鼓吹华夷有别…这就有点尴尬了。
更合理的做法是直接Happy Chunjie,保证没有韩国人跳出来跟我们争辩啥。
要问我怎么看待,知道有这么回事就行了,让更多人了解感受春节的内涵和气氛才是正事,别人跟我说Happy Lunar new year我会说谢谢,而不是纠正他必须加Chinese。
下一步就是happy Korean New Year
下一步就是Chinese steal everything, for example, the Korean New Year.
别说不可能,香港人还问广东人”为啥你也会说粤语“,台湾人还问福建人”为啥你也会说台语“呢。
答主在加拿大某个高中留学,说点外国人他们怎么看春节
昨天大年初一的时候,一个六十五岁的老白男老师播报晨间消息,祝贺春节,就用的是Lunar New Year这个表述
大过年的,听到的时候心里多多少少有点别扭,作为中国人咱还是希望听Chinese New Year
话虽如此,学校里还有韩国人、越南人,你说是Chinese New Year人家多多少少心里也有点不愉快
加拿大这个白左国家很讲究multiculturalism那一套,就是多元文化主义,节日文化这一块是妥妥敏感区,这种咬文嚼字的事情上是真的有偏执狂一样的PTSD
不过大部分庆祝活动里绝对是以中国文化元素为主,春联写的汉字,贴的福字也是中文,最热闹的也是唐人街
这种文化上的分歧,就跟左派无限可分一样,你说我极端左派,我说你修正主义,咱都知道春节是起源中国的节日,朝鲜半岛上的人民是作为文化上的附庸接触到的春节,我们的文化正统性很清楚
但是这事,你虚空辩经屁用不顶,他们不是不知道证据确凿,就是纯纯想整活展示一下自己文化上的主体性
你说,春节属于汉族四大传统节日之首,距今已有四五千年历史,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
他能说,韩国标准时比北京时间快1小时。是东亚地区最先庆祝农历新年的地区 [1] ,所以韩国更有正统性
你能怎么反驳?他一开始就没想讲理
这里我要给文宣口的同志们献上一策:
以后的春节联欢晚会,可以在首尔、东京和河内举办分会场,参演人员上吸收韩日越的著名人士,在其各大电视台和主流网站搞转播。组织活动要首选联系韩日越政府,如果没有沟通成功,次选也可以先联系当地非政府组织,办上几年再和韩日越政府沟通搞成官方活动
解放一下头脑,放弃争正统性的辩经。在东亚内强调共性,顺水推舟搞统战;在世界上,把春节像圣诞节一样,塑造成流行文化
经济上既然用RCEP和未来的中日韩自贸区整合了东亚,用这个思路,说明在文化上用实用主义做诱饵整合东亚完全有可能
到时候还搞什么华夷之辩,大家都是一家人。做好民间的文化交流,至少让东亚人民互不陌生。盎格鲁世界并不存在这样一个文化核心,东亚中华文化圈不一样,文化上老大哥的身份完全有机会立起来。这样,也为中国崛起以后东亚的全面投共搞了一个缓冲垫,整合东亚在各国民间接受度会高不少
到时候春晚上如果能看到桥本环奈、IU和赵今麦比美,相信看春晚也一定比现在有意思很多,东亚的lsp们谁不好这一口?
中国学一下韩国不调休,
韩国从三天假加到五天,
中韩两国人民关系更好了,
春节爱叫什么叫什么。
你朝鲜半岛回归中国了,不就没这烦恼了嘛?老给自己那点儿GPD给烦的上火,多不值得,来,喝几口高丽参茶压一压。
挑事这个“韩国市民团体”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从东北工程到泡菜、韩服、朝鲜族名人国籍,近几年中韩相关的网上争端,几乎都有它的参与。它的大名叫韩国网络外交使节团,缩写VANK,也有媒体译为“韩国之友”。
韩国网络外交使节团(Voluntary Agency Network of Korea, VANK)是成立于1998年的韩国民间团体,宣称注册人数有15万人。注册会员在缴纳会费(2万韩元)后需要完成搜集韩国宣传资料、交外国朋友、给存在“事实错误”的外国机构发“友谊书信”等任务。
其主要目的是“纠正对韩国的错误认识”,使用的方法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评论区人海战术刷板、组团写邮件投诉。
主要战果包括迫使Google和美国印太司令部等将“日本海”改称“东海”,在海外开设韩国文化展览,组织宣传韩国独立运动等。(最后一件还是正事)
虽然是市民团体,但是该组织还是有“后盾”的:
比如另一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多次与《环球时报》对喷的韩国诚信女子大学教授徐坰德。徐氏要求百度百科删除“泡菜”词条中的“韩国泡菜起源于中国”以后,VANK就在请愿网站上发布了“中国窃取韩国泡菜文化”的相关题目,获得2万多人签名。(可见这种打着多元化旗号的渐进式韩国化行为不是第一次做了)而且徐氏“学术界人士”的身份为VANK的争议主张背书,实际上起到了夸大和虚构争议的作用。(他们甚至连第二个背书的人都找不到。)
比如韩国外交部门等政府机构。关于百度百科上的朝鲜族诗人尹东柱国籍问题,就由韩国外交部向“中方相关部门”提出了“更正要求”。2016年成立的“海外历史歪曲共同应对委员会”也有韩国外交部和VANK参加。
韩国文观部下属的海外文化弘报院成立了同类组织“纠错改正团”,通过驻外使领馆招募使用韩语的外国志愿者,“纠正世界各地关于韩国的错误信息”。
韩国总统直属的韩国民主和平统一咨询会议曾经与VANK合作,邀请其负责人在青岛( @蒋梦珊 素鸡估计也想不到家被偷了)举行讲座和征文比赛,旨在向当地韩侨“讲授如何传播正确的韩国知识”。
比如韩国媒体。韩国最大门户网站naver承担了VANK的网络运营和一部分资金。韩联社曾与VANK联合举办“提升国家品牌展览会”,韩联社社长盛赞该活动“纠正被歪曲的历史”。
比如韩国学术界。韩国学中央研究院和东北亚历史财团都曾为VANK提供捐款。
相比之下,窝在上世纪画风论坛里的东傀右翼、墙里墙外战斗力大相径庭的西傀粉红、只知道当黑客偷比特币的北傀网军简直弱爆了。
这个现象首先是现代民族国家争夺帝国祖产的行为,切割前现代的共同体文化将其塞入民族国家虚构的国界与传统。
其次,这算是白左世界观在东亚文化的投射,在他们看来一种“平等”的文化待遇,必然要限缩文化主体的存在感,打破主体族群对于文化符号的“垄断”。
圣诞老人可以是各种肤色的,那春节就也必须是各个族群共有的,让“Chinese”垄断这个节日显然是政治不正确的,尽管他们并不明白这背后的起源。
最后,中国作为曾经的帝国主体并没有没有处于西方世界之中,话语权被完全剥夺,面对着全面围堵,韩国这种西方阵营的藩属国就更要借这东风变本加厉。
西方国家可能开始也搞不清楚事情的源流,跟着声音大的走自然是正常的了,也说不好有些别有用心的人会借着这种风气故意矮化中国,甚至会指责维护春节正统的行动是“文化帝国主义”了。
春节真的不是普世的,Chinese new year就是源自中国传承至今的文化。今天别人可以改名成lunar new year,明天就能改成Korean/Vietnamese new year,后天可能就连Chinese new year也没了,再反咬一口指责我们“剽窃”。
此中的轻重,很多人尚没有察觉,甚至着急为外人辩护,多少有些友邦惊诧的意思了。
文化是定义身份的关键,文化话语权则关乎到“我们是谁?”的宏大命题,无法掌控定义自我的权力,最终就会被他人塑造成眯眯眼傅满洲,心甘情愿地成为他者眼中最好的“我们”,泯然于世间。
说明韩国人还真响应了那位教授,真的发起给春节改名的运动了。
这个“改名运动”最初是韩国一个教授发起的,他打算让“春节”的英文翻译“Chinese new year(中国新年)”改为“Lunar New Year(农历新年)”。
这次韩国市民团体抗议联合国春节邮票上的“Chinese Lunar Calendar”,就是韩国人对这次“运动”的践行。
也许有人会觉得改个翻译而已,没什么,跟动不动就嚷嚷“xxx是韩国的”、“xxx起源于韩国”比起来好多了,最起码这次他们没腆着脸喊“春节起源于韩国”。
但我却觉得他们这次的行为更恶心,比“偷”的行为还恶毒。
因为我看到一种可能,那就是韩国人似乎换战略了。
他们以前是偷、是碰瓷、是跑到中国盗墓把文物带到韩国然后指着文物说这是韩国的。
现在他们发现这么做收效甚微,于是他们打算抹掉“东亚文化”中的“中国印记”,或者是直接把“中国文化给”改成“东亚文化”,一劳永逸!
拿这次改名运动来说,如果“春节”的英文翻译是“中国新年”,那假如你是外国人,你发现韩国人和中国人在同一天、过一样的节日,你很好奇,于是你上网了解,发现这一天是“Chinese new year”。
你会觉得:哦,原来韩国人也过中国节,看来中国文化对韩国的影响可够深的!
但如果“春节”的翻译是“农历新年”:
你会觉得:哦,原来中国和韩国的文化是同种同源啊!
看出区别了吗?
翻译一改,春节就从中国人的春节,变成了农历国家的春节。
这么做等于是把“中华文化”变成了“东亚文化”。
这可不是说“中华文化主导了东亚文化”。
而是说“中华文化是东亚文化的一个分支”。
韩国从一个“学习者”变成了“参与者”,中国也从“文化核心”变成了“影响之一”。
夸张一点就是,他们不承认中华文化是你中国的本土文化,而是我们东亚国家共同参与、互相交流、融合而发展出来的文化。
简言之,中华文化并不属于中华,而属于整个东亚。
这么做不仅韩国受益,越南和日本也受益。
举几个极端的例子:
“我们的衣服和汉服像,不是因为我们学汉服,而是我们同宗同源,互相影响,我学习了他的领子,他学习了我的袖子,后来经过本土演变,就变成了这样。”
“我们用汉字也不是我们学习中国,而是我们一开始都用象形文字,后来我们各自演变,就变成了这样。”
按照这个路子,韩国以后八成还会发起各种改名运动,要求“汉字”改为“象形文字”、“汉服”改为“亚服”等等……
教授不愧是教授,名字一改,一劳永逸,不比打口水战强?
这玩意儿其实就跟几年前日本教授的“崖山之后无中华”一样,直接否认你中国的文化传承,这样就不存在“偷”和“学”一说了,毕竟我们同宗同源了嘛,哪分师父和徒弟呢,大家都是“文化古国”嘛。
其实改成Lunar New Year也不太对。
因为所有用阴历和阴阳历的族群,新年都可以叫Lunar New Year。除了东亚文化圈使用农历的国家以外,犹太人和印度、东南亚的许多族群也是用阴阳历的。
而且这些不同的阴阳历,岁首也各不相同。但是印度一地,就有许多种常用历法,光阴阳历就有许多种,岁首也有许多种。那么,当我们在说Lunar New Year时,说的到底是哪个新年呢?
所以从平等和支持多元化的角度来看,我建议联合国要么一个新年也不祝贺,要么所有新年都祝贺一遍(就是会比较麻烦,一天一个,误……
历法实在是个有意思的东西,毕竟连现在用的公元纪年本身,都是西方的产物呢~
韩国这也太阴间了。
农历是阴阳历,调和阴阳,天人合一,与波斯历、苏米尔亚述希伯来历、印度古历,这三种古老历法一样,都属于阴阳历。阴阳历都是一年约365天,同时月份与月相对应,使用闰月来修正每年的天数。
像伊斯兰教历那样完全对应月相,一年只有360天、元旦前几年还在冬天过几年就变到夏天,才是阴历。
单独用阴(Lunar)来表示农历,太阴间了。
应该更正为中华农历(ZhongHua Agricultural Calendar),简称农历(Agricultural Calendar),正本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