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何同学的视频《我用108天开了个灯......》? 第2页

        

user avatar   xiang-yu-qing-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失望。

我觉得不能用江郎才尽来形容何同学,虽然他的视频确实看起来有些灵感枯竭。我觉得这是从个人up主走向团队后遭遇的问题、资本和甲方要求太多带来的问题,当然最核心的还是转型带来的问题。

哪怕都是数码区up主、科技区up主,每个知名up主的内容和方向也都是不一样的,找到自己最擅长的点,当年何同学能火,是因为他找到了自己最擅长的点,粉丝也喜欢他这几点,但现在转型了,抛弃了当年让他火起来的那些东西。

纵观何同学这几年的经历,可以看到他是以产品评测起家(早期视频多为苹果产品评测),当年还是学生的他也分享了一些自己的成长经历(有两期讲少玩手机、未来规划的),之后就是火出圈的5G测速视频(这本质上也是个测评视频),再让后依然是产品评测为主。

正所谓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我不理解何同学为什么做这些做得好好的非要转型呢?他这不仅仅是增加新的东西,还把以前的扔了,我很好奇为什么要把已经做成功的事情扔掉,成立团队去做DIY呢?

真的,我觉得何同学你还是做体验比较好,让你火出圈的5G视频就是体验类的,你现在转型做DIY这块真不是个好主意。

个人up主到好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的工作室,会有一个明显的阵痛期,而且很多人并不适合团队作战,如果你看了何同学早期个人的视频就会发现,他的视频有着浓厚的个人风格,但最近的视频越来越少了,我认为这就是团队干活带来的问题,何同学可能真的只适合单人作战。从学生到毕业后成为全职up主,从个人视频创作者转型成工作室团队作战,从体验测评转型DIY设计,这每一个都是大跨越,每一个都会影响何同学的人设,从目前来看他的转型很失败。

他当年的视频有着强烈的个人色彩,你现在去把他当年的5G视频、少玩手机视频、600W人合影视频、备忘录做动画视频,甚至是去年7月那个毕业视频看一遍,都能感受到他强烈的个人风格,剪辑的节奏感、文案语言的幽默感和共鸣感、作为学生的迷茫感,年轻人的朝气,这些都能感受的到,但最近的这两个视频就好像少了,或者说像是在可以模仿早期视频,但模仿的很拙劣。这就很有趣,明明都是他自己的视频,为啥说现在的在模仿以前的呢?而且还模仿的不好?这就是团队干活的问题,可能拍摄不是他自己了、可能剪辑也不是他自己了、可能他并没有控制好整个团队的节奏。

有意思的是《我用108天开了个灯......》这个视频明明是工作室一群人合力完成,看完视频感觉还像是他独立完成的,这就是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麻烦,你到底是何同学一个人,还是何同学的团队?


当然还有其他问题,譬如视频发的太少会拔高观看者的期待。如果这期视频只是周更或者双周更中的一期,也不至于有这么多负面评价,上一次视频是10月17日,到现在四个月了(别和我说中间还有三期与其他人合作的视频,他自己频道就是鸽了四个月)。

2021年一共发布5个视频

2020年一共发布7个视频

2019年一共发布13个视频

2018年一共发布14个视频


最后一个问题是何同学的视频里广告太多了,不是说不能接广告,这B站科技区up主接广告也有很多种:

1、某个厂家出了个新品,找up主做个评测,譬如iPhone新品评测,这种虽然是广告但只要你不尬吹我都能接受。

2、软广,何同学这个视频和之前的视频都算软广,包括影视飓风给方太卡萨帝做的视频,视频内容为甲方的产品服务,这种发多了对我们观看者来说就要扣分。

3、硬广,内容和甲方产品无关,类似小约翰的视频里强行植入拼多多,这种对我们观看者来说基本没影响,因为视频内容不是为甲方产品服务的,我们甚至会调侃“感谢甲方投放广告,这耗子才能不鸽”。

如果我关注一个up主半年,他只发了两个视频,而且都是恰饭的,那我真的很不开心。



我怀念的是:

“如果你使用的是支持面容识别的iPhone,那么每当你打开面容ID及密码,就会看到一个笑脸,那是一个来自1984年的微笑”

“五年后,速度,是5G最无聊的应用”

我怀念的是那个有人文情怀的何同学,那个同龄人何同学,我怀念的是这个时候的何同学。


user avatar   zombiewrit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何同学和其他博主最大的区别在于,他有极少数一撮粉丝特别没见识,特别烦人 而且到处出警。

这是他被批评的主要原因,没有其他原因。

何同学本身的内容其实挺正常的,我觉得一直水平还挺稳定。

两年前有人问我怎么看何同学,我说我觉得他是个很会拍广告的人,我觉得他以后会跟王自如一样toB拍广告。

我现在依然是这个判断。


user avatar   jzw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何看待,人家又不需要知乎的各位看待,微博和B站才是人家的基本盘,在知乎吐槽根本影响不了人家的根基。

反正大家都是走流量的对吧。


user avatar   ke-ke-ke-16-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离个大谱

什么叫用树莓派GPIO控制传感器容易烧掉,间接控制arduino就不容易烧掉?

不敢相信这是北邮电信的本科毕业生说的话。你水平高低我不管,你别毁谤树莓派啊....

出于对评论区杠精的尊重,分类讨论一下吧

1.如果是用GPIO驱动舵机导致树莓派被烧掉的话,即使换了arduino依然很容易被烧掉,区别仅仅在于烧掉没那么心疼了

tip:GPIO无法直接作为电源驱动舵机,一般人不会这么干的,一般是模拟PWM控制或者舵机外接电源+光耦

2.如果他是用GPIO控制传感器烧掉的,那应该是他不知道加限流电阻。

GPIO一般是推挽结构,不同的单片机/MCU的GPIO,有的内置了上拉/下拉电阻,你直接控制寄存器打开关闭即可;有的没有内置上拉/下拉电阻,这时候你就需要设计电路外置一个上拉/下拉电阻。

你没有外接限流电阻,所以你的传感器和树莓派会是被烧掉。不是传感器的质量问题,不是树莓派的质量问题,是北邮教学的质量问题。

这也不是什么高深的知识,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嵌入式编程/FPGA/物联网…任一课程的最基础知识。不是说你烧了几个单片机之后你才发现这个单片机能用,那个单片机不能用。正确的顺序是,你应该在用它之前就看他的datasheet,再去画电路,再去编程。

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可能,何同学copy了不同人的方案、电路、程序,而且没理解。

视频质量是否高、恰饭是否体面、做的东西是否有意义、是否德不配位,这些我都不管,毕竟闻道有先后。我在意的是何同学通过这个视频体现出孱弱的微机模数电基础,浮躁的研发心态,以及对树莓派、arduino的错误使用示范影响。

还是建议他还是好好补补本科基础课再混科技区吧,太浮躁了,底子太虚了…


评论区饭圈钢筋硬洗“不可能是没有共地烧掉的嘛?”“不可能是冬天静电导致烧掉的嘛?”,麻烦出门右拐喊哥哥


user avatar   zhang-yu-11-66-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Hey Siri,帮我开灯。”

“好的,灯已打开。”


user avatar   mu-yi-81-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B站的评论区,我还以为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很尬很没用。是不是我有大病,于是来知乎瞅一眼,发现还是有人跟我感受一样的。

这要做的事情不是一个遥控器,一个APP就搞定了吗?谷歌苹果小米华为的家电生态不都可以轻轻松松完成吗?电视剧空调的遥控器不是二十多年前就有了吗?

明明已经有了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堆排序,你做个视频说自己鼓捣出插入排序很牛?

明明已经有了分析力学的框架,你做个视频说自己用经典力学的方法分析刚体转动很牛?

明明已经有了微积分,你做个视频用相减的方式证明函数单调性很牛?

故意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扯一大堆有的没的就是无病呻吟,矫揉造作噻。






这算不算发现了水军……那个什么哒哒妹妹三无小号


user avatar   luv_lett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何老板这期视频, 真就欺负学生没社会经验.

回顾下视频开头:

提出需求: 何老板个人加班到晚上七点, 太阳下山, 需要离开工位开灯, 太麻烦了

然而现实是:

不管太阳有没有下山, 只要是办公状态, 办公室的灯肯定是开的

众所周知, 环境光能影响人的精神状态. 这就是为什么零售业普遍非常强调照度的重要性:

我国知名的996工地, 光照强度只会比零售业更强. 在如此强的室内光照面前, 人那点自然节律根本没法反抗.

最为可笑的就是, 一个「智能按钮」+「智能灯」+「网关」就能搞定的需求, 居然出动了机器人大军...

这东西好用到什么程度呢, 我在床头、桌面下面、沙发、餐桌乃都装了一个. 只可惜小米的 Zigbee 开关退市了, 当初只要 39 一个, 绿米的卖的稍微贵了点, 但是设计好了很多.

有人会问为什么卫生间不用装开关. 因为只要装个人体传感器、做个自动化就好了. 还能设置人离开 5min 自动关灯.


然而在视频中, 最后硬生生变成了一个扫地机人硬广, 观众看完视频浪费了十分钟人生, 厂商花了一笔不菲的推广费, 只有...

要知道这年头 Thread(开放版 Zigbee) 的 IoT 产品都上市了, 直接就能接入 HomePod mini/Apple TV 4K, 无需传统网关. 比蓝牙更低延迟、更长距离和更低耗电.

本来看到视频标题, 感觉可能还会扯一扯场景、用户行为动线之类的分析去整活, 没想到不仅没有, 全程还是停留在智能充电桌那期暴力机械+CV... 推广的产品和整活还不强相关.

最后劝何同一句: 老老实实介绍产品, 分析使用场景, 传达使用体验, 才是科技类视频的正道. 老是琢磨怎么整活让人觉得炫酷, 那只是离开主流用户.

5G 那期就是为了整活, 开的坏头.


user avatar   timosky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支视频虽然也是恰饭,思路却和上一支的“升降桌”是完全反着来的:

升降桌虽然加了很多并不实用的功能,好歹它是能唬住观众的。其中视觉效果最为强烈的部分,设计过程被隐藏起来了——后来热心观众发现是后期加的特效,哦豁,完蛋。

成龙也曾在广告中打了特效

或许是为了对相关质疑作出回应,何同学做了现在这个“电灯开关”……但,若说“升降桌”是“华而不实”,那么这个开灯方式大概就只能用“花里胡哨”“哗众取宠”来形容了。

从一开始,这个“需求”就不是真实的:上班时顺手开灯、回家时顺手关灯,很难么?再不济,搞个智能按钮无线开关,也都有现成技术摆在那里。

也因此,何同学后续所有工作,都是“为作而做”,纯粹做个样子给人看的无用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贯穿视频的线索

当然,如果单纯只是整个活,把大伙都给整乐了,最后引出带货、大家会心一笑,似也无可厚非。然而,不幸的是,这与他的人设并不相符。

不同于手工耿,何同学几乎一直以来都以“硬核科技”而非“创意”为标签。从测评各类电子产品到测评5G,再到自主研发新产品,实用性都是不可或缺的。

手工耿可以整活造娱乐产品,是因为他之前没干过一本正经的测评,没有往自己身上贴“专业”的标签。相较之下,何同学的成名史,在此刻于他更像是枷锁,限制了他作品的娱乐空间。


我在本回答开始时说,这支视频的思路和“升降桌”相反,或许是何同学对相关质疑的回应——显然,何同学正在视频里极力向观众展现“我掌握许多知识,我会玩许多花样,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不是特效”。

只可惜,对何同学而言,“真实”就意味着自砸饭碗。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何同学对5G的相关测评与现实有所偏差了,但在“5G”这个概念刚刚进入大众视野时,它还是个新鲜、神秘的概念。搭配视频呈现的“科技感”,远远高出了现实。

我们也知道了采访苹果CEO库克是何同学的自我镀金,这无法证明他已足够优秀。“我做了苹果放弃的产品”——升降桌进一步打碎了幻象,让观众看清了特效下的另一面。

“标题党”视频,与近两千万播放量

何同学是否意识到了:自己的成名,靠的是信息差、虚浮的“高大上”?越是急于暴露自己的真实能力,越难以维持现今的人设。

何同学大约的确要转型为“电子手工耿”了。受限于过往的人设与稀薄的创意,这条“转型之路”,恐怕不太好走。


user avatar   glaxyrov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谢

@sxc

邀请。非常非常感谢。

为了防止邀请我的sxc老师撤销邀请,我不得不截图。


@朱峰女士,你的答案,为了防止你进行修改,我已经截图了。没错,如你问题当中所说,礼貌是不是软弱?

当然不是。

我自问是一个普通人,在知乎得到关注多,也只是因为我勤勤恳恳,一个字一个字写得多,仅此而已。

我去咕咚网之前,当过记者,做过公关,我也不是什么名校毕业,但是我深深知道,原创是品德,是节操。做记者,报道要如实,要客观,要中立,要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

我为什么要在微信群“红包体育”里面和你抬杠,为什么要质问你,想必你已经不记得了,然而我记得清清楚楚。


我不关注你的微信号,那是有非常重要的原因的。朱峰女士,你说你没做过亏心事,那么想必在你看来,未经他人许可引用、转载他人原创的内容,不算是亏心事了。


你不记得的事情,我一点一点帮你回忆起来吧。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当你加入“红包体育”的时候,我对群主说了一句话。【我很高兴,我有不删除任何聊天软件当中聊天记录的好习惯。】


这里截图当中的日期是一直就存在的。至今我的iPhone 4S也一直在用呢,不可能改掉。


你为什么和我说抱歉,你忘了?2015年3月3日你所说的,是真的都不记得了?


当时我的反应,算是很克制的了,毕竟当着“红包体育”群里这么多人的面。

为什么我过了这么久,才再次在“红包体育”群里质问你,我想你应该明白。我知道每个人做自媒体不容易,想靠着才华变现,更加不容易,当时你肯道歉,说你会改,那么我也就得过且过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改了吗?如果你改了,你就不会不经过

@式微

同意,转载她的答案,而且还将她列为“第二作者”。

你的所谓声明,夹杂在你的正文内容当中,而不是正式开辟一个子栏目道歉,被诸多的信息噪声遮盖着,这就是你的诚意?

上述三张截图,是2015年6月17日早上8:43时截的。我现在还很怕诸多水军说我图片造假呢。下面两张图,是2015年3月3日晚上20:49时截的。那个时候,你的微信ID还没有“太阳表情”。

这个总不能说我作假了吧?



而你在面对我的质疑的时候,说了些什么话,你还记得吗?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截图的原因。

二次编辑加了些东西,就可以等同于你自己的原创,是吗?


事实证明我当初心一软得过且过,才是真的错误。


你说了“最初开时,格式内容混乱,但转载内容标明了作者”——我还是那句话:用了我的东西,问过我吗?

你说了“微信对于转载格式有了新要求后,我们也跟着学习,把之前来源不明的全部删除。之后再也没有出现不合规的转载“——来源不明?请看看截图,你自己说过的话,怎么就这么快忘了呢?”是从虎扑、知乎、直播吧很多来源的文章“,这还算是来源不明?

你说了“暴力行为冠以道德名义,缺又恰恰选择了一个认真做事的自媒体下手,无论是出于要稿费,还是炒作涨粉,都不会实现的”——暴力冠以道德的名义?我质问你,就是暴力,你不告而拿,拿了我的答案,也拿了知乎上别人的答案,这种偷窃行为,就是道德的?


另外,请弄清楚,到底谁在炒作?我只是把原文作者式微老师带到了“体育红包”群,让她自己和你说清楚,这就是炒作?式微维护自己正当权益没有成功,自己写了篇专栏,以正视听,这叫炒作?

你说了“另外。。。您在背后诽谤我的许多聊天截图我已经给了律师。我们没做亏心事,我们礼貌但不软弱,真的,用法律途径解决,只对我们单方面有利啊。但您若真的要这样苦苦相逼,请也不吝给我一个您的地址,给您去一封律师函”。


我在背后诽谤你?请把截图放出来,让知乎用户都看看,我到底怎么诽谤你了。


你没做亏心事?没做亏心事我会质问你为什么不经过我允许转载了我的内容?


说我苦苦相逼?到底谁逼谁?“咕咚-李旸”是我在“红包体育”群里的ID,那是因为之前说过要标清楚所在的企业、媒体和姓名,所以我这样写。


我再说一次: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我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我的内容;我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式微老师的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式微老师的内容。


知乎上的回答问题,是我业余时间所为,工作忙的时候我只能下班回答问题,晚上写公众号内容,或者把知乎的答案放到我自己的公众号上去。关于足球篮球的内容,和咕咚网没有一点关系,全部是我自己的业余创作。


而你,直接找到了咕咚创始人、CEO申波先生,也就是我的最高领导,去质问我的行为是代表咕咚,还是代表个人。


我在知乎的ID和个人说明写得清清楚楚,没有和咕咚有任何的关联。你没有经过我个人的允许,转载引用我在知乎的内容,被我质疑你转载了别人的内容,居然好意思说是“法律层面的诽谤”?居然还去和我供职的企业对质?


到底是谁苦苦相逼?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把知乎用户的文字答案,变成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放到视频当中去,是吗?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未经他人许可,擅自转载、引用他人在知乎的原创答案,是吗?



最后我很想问一句:你既然深知自媒体人的成长有多么不易,为什么你还要去做“未经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其他自媒体人的内容”这样的事情?


最后,是我放出的所有截图的具体信息。



我在这里声明:我是知乎用户李暘,在知乎的每一个答案,在知乎的每一篇专栏文章,不敢保证完美无缺,逻辑严密,没有错别字,但全部是我自己的原创内容,任何人未经我许可,转载、引用、抄袭我的答案,即为侵权行为。


user avatar   liu-bo-28-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我多年的体制内工作经验告诉你,用人单位所谓被举报绝对是假的,目的是骗你自己放弃,好让别人顶替,因为省属事业单位招录是由省级组织人事部门组织,有问题也应该由组织人事部门通知你,如果考录过程中涉及到受贿问题,则属于重大事件,纪委部门必然介入,不可能由用人单位调查,而且没有证据的非实名举报是没有效用的,也就是说不可能影响你的录用结果,下一步你可以再到用人单位心平气和地沟通一次,目的是录音掌握证据,然后迅速到组织人事部门说明情况,要求上岗,既便没录到音也要去,因为可能组织人事部门早就通知你,是用人单位在两边骗,到一定时间你不到岗,就对上汇报你是自动放弃,如能上岗又掌握证据,迅速向省纪委举报,不要到用人单位纪检组,至于事后穿小鞋的问题,基本不用考虑,一来铁饭碗自己不作真不是领导能拿掉的,二来只要立案这些领导基本也当到头了,三来他们已经把你当傻子了,你不维权他们会继续当你傻,苦活累活等着你,提拔重用你靠边,体制内可不是一味委曲求全就可以的。

补充一句,用人单位所谓的调查,居然你这个当事人事先不知道,不需要你配合,这个调查也太假了吧?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支付宝口碑的未来发展? 
  如何看待小米 11 取消随机附送充电器,称响应科技环保号召?暗示有新充电解决方案,可能会是什么方案? 
  社招产品经理面试,一轮面就挂,问题是出在哪? 
  用Android系统做出的游戏主机为何与XBOX、PS的游戏体验相去甚远? 
  为什么吉尔吉斯斯坦会有美军基地,没有引起中俄的强烈反弹? 
  10 万老人每天上网超 10 小时,「网瘾老人」愁坏儿女,暴露了哪些问题? 
  星巴克的「星享卡」值得购买吗? 
  我连续加班4天就快崩溃了,996的人是怎么坚持的? 
  很多电视品牌都在打4K的概念,到底什么是4k电视,实用吗? 
  人类在过去两百年中积累起来的技术红利,是否已经耗尽?技术范式是否将进入几百年的停滞期?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主火炬点燃仪式?
下一个讨论
湖南千万社保基金案曝光:「人社局干部收集近千张逝者社保卡,套取养老金 1700 多万」,如何看待此事?





© 2024-06-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