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杭州本轮疫情首发病例传播自进口咖啡机的机芯,再产生人传人,这对目前的防疫带来哪些挑战? 第2页

        

user avatar   zhuangshili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关于咖啡机机芯这事儿,下午也有很多朋友私信在问,也有各种各样的担心。这个话题我看到很多微博是引用澎湃新闻的,但是我刚才在澎湃没有找到相关报道。这里多说几点。


1. 「新冠病毒的物体表面传播」这个话题,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面已经写得非常详细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先看一下 。关于这个问题国内国外都有一些研究,结论是比较明确的,简单来说就是在非常特殊的条件下,确实存在新冠病毒通过快递/货物传播的可能,但是概率非常低。


2. 「概率非常低」的意思是,在特定条件下确实有传播可能,高频接触人员需要提高防护等级(海关工作人员和机场货运人员等),但普通人并不需要过于担心。这就好比即便你经常买彩票,你这辈子可能也很难中大奖,但并不妨碍这个世界上每个月都有人能中五百万。


3. 科研上真正要确定物传人,需要非常严格的研究,不是说检测到核酸检测阳性就完事了,甚至基因基因测序相同都不能直接断定物品就是源头,这还需要大量的细节进行佐证(比如接触时机、病毒载量、货物源头、运输时间和条件等)。而为什么需要严格的研究,因为如果做出误判,可能会让我们忽略真正的传播源,并且对相关行业会有重大影响(比如两年前的三文鱼事件)。


4. 各大期刊关于新冠病毒传播的研究非常多,在medrxiv、biorxiv等预印本网站每天也都上传大量的研究,但是至今为止我没有看到任何一项关于物传人的研究发表,包括在中国疾控中心周报(China CDC Weekly)也没有发过,这也侧面反应这类研究的难度。


这类新冠病毒物传人问题,我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正式的研究出来,以解答人们心中的疑问。


user avatar   dao-bi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直播回放地址见下,前17分钟是发布会,老实说没听到这个。

如何判断是谁传给谁呢?

平时我整理那个传播链图(比如下面这个答案里的)是无法代表绝对的感染先后关系的,只能说流调里的发现先后关系。

在一个庞杂的人群中判断感染的先后关系是一个计算题,需要代入各种条件以估算「A传B」与「B传A」各自的可能性。

比如下面这篇论文就是计算一次诺如病毒(一种无包膜单股正链RNA病毒)疫情中,人传人、物传人的传播链。

不过基于基因测序,是可以简单推算来源的。

拿到本轮疫情中来说,也就是比较机芯上和人感染的基因序列谁更接近国外毒株,基本上谁更接近,谁就铁定是传染源。人更接近,那么就是人污染了机芯;机芯更接近就是机芯传染了人。

物传人这件事基本上只有执行清零计划的国家才有可能去关注,因为发生概率真的低。

在病毒广泛传播的国家里,物传人不重要,也没必要去找。接触物体的同时肯定还接触几个阳性感染者的,他们那是谁传染的,根本不重要,也分不清。

比如曾经执行过清零政策的新西兰和新加坡,通过基因测序发现了垃圾箱和电梯可能是传染源:

PS:新加坡在2021年8月放弃清零,新西兰在2021年10月放弃的(如果记错了,欢迎指正)

不过目前杭州还没来得及上传本轮疫情的相关病毒序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蹲一个[1]

对于本题的观点

以卫生工作人员的说话习惯,估摸着不会如此斩钉截铁,因为医疗卫生中说话都不打包票。

所以这个题目可能还需要蹲一个确切的出处。

回答是否来源于机芯,除了上面提到的序列,还需要知道一个信息:

奥密克戎能够在物体表面存活多久?

日本的一项研究[2]显示,奥密克戎在环境中存活的时间延长:

  • 在塑料表面上,原始菌株和 Alpha、Beta、Gamma 和 Delta 变种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 56 小时、191.3 小时、156.6 小时、59.3 小时和 114 小时,Omicron 变体为 193.5 小时
  • 在皮肤样本上,原始版本的平均病毒存活时间为 8.6 小时,Alpha 为 19.6 小时,Beta 为 19.1 小时,Gamma 为 11 小时,Delta 为 16.8 小时,Omicron 为 21.1 小时

PS:这篇论文还未经过同行评议。

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新冠病毒在塑料和不锈钢这些光滑表面上存活时间都是比较长的。所以在机芯上的存活时间应该也属于比较久的那一款。

当然现实里病毒具体的存活时间是不太可能和实验室一样的,这还受到污染物品的病毒量、运输物品的环境温度及湿度影响(比如低温、潮湿的时候存活时间更长,所以冷链容易出事)。

参考

  1. ^ https://ngdc.cncb.ac.cn/ncov/release_genome
  2. ^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2.01.18.476607v2

user avatar   enzojz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杭州人,我对最后找到的背锅侠感到脸红

找不到就是找不到,居然机芯还能成传染源,哪年入境的机芯?这不怕是机芯自己被病人感染的吧?怎么不说是咖啡豆是源头呢?要这个机芯是19年进口的,怕不会是搞出一个大新闻,新冠源自意大利?


user avatar   erikaucy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终于不像上次信件那样一边倒的认同了………

你说信件我就勉强信了,毕竟航空运输加到货早,感染的早,时间还能对得上。但你说机芯,特别是还要接受后期使用高温处理,国际运输非冷链运输的机芯的话……以及12月上旬的病毒能坚持到现在还能突破灭活疫苗和应该有的口罩防护造成感染……

真的我觉得在不是非常确定感染源的情况下干脆就不要在发布会上扯,本来公布不公布到社会面都行,非要扯的人心惶惶的意义不大。就国内这个草木皆兵的状态在不完全确定情况的时候下结论容易造成非常没必要的混乱。

特别是这种论断如果是错误的,那么后面很少会有辟谣,即便是有辟谣也没什么人关注。希望各位说话的时候还是谨慎为好,毕竟是官方的新闻发布,不是某些自媒体瞎胡闹。

至于挑战……我就实话实说,外贸的问题不讨论,重要文件航空运输也没办法,但是基于现在个人是一步也错不得的状况,轻则群嘲重则网爆,所以在当前情况下能不海淘就不海淘吧。以及关心要不要额外消毒的大可不必操心,本来就有固定的消毒,外加上次的邮件事件之后收国际快递都要核酸了,再加消毒真的意义不大了。

以及,没事就给人扣帽子的还是记得天道好轮回会比较好。


user avatar   Tulis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之前北京邮件那事,点明加拿大了,加拿大出来回应之后这边立马改口说证据不足。

现在这波连哪国都不提了,总感觉是怕步北京之后尘。

首先,个人认为病毒溯源没那么容易,对0号病人的个人史调查存在严重依赖口述的情况。

其次,这波做的应当还是核酸检测,只能确定是否被污染过,而判断病毒是否物传人,需要测序+病毒分离培养,后者需要P3实验室,实验操作复杂,研究难度大,短期内得出结论的可能性极低。

最后,病毒在物体上存活的时间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物体上的病毒传染的几率,这需要严肃研究,而不是因为存在理论上的可能就臆断的了的。而目前我尚没有看到奥密克戎相关的研究,在看到相关研究结果之前,我仍然认为传染需要大量活体病毒直接接触这个前提。


如果是整机进口,三种可能:
1. 订单来了之后再生产;
2. 订单来了之后无存货且刚好生产出一批;
3. 订单来了之后发存货。

对于咖啡机,我个人认为前两种可能性极低。

强调是咖啡机芯,说明并非咖啡机表面,如果表面也有,没必要强调机芯。
咖啡机芯应属内部构件,在生产时带毒,如果是存货,从生产到转运再到使用,几乎不可能小于10天。

另外很多信息并未透明,是进口的咖啡机整机中机芯带毒,还是在中国组装的进口咖啡机机芯带毒,咖啡机是否经过跨国转运,如果是在中国组装的,组装地是否也要进行调查。


另外,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发现了相关品牌的机芯出现了病毒,那么在第一时间应当停止相关产品的销售。

查了一下慧而特(Welbilt)旗下的咖啡机,是CREM,然后再去某宝查了一下,销售完全没有受到影响。按理说杭州出这种事儿,下架个某宝产品不应当是近水楼台的事情?

这里面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又迟钝了,要么是怕被国际社会注意到因此不敢影响外贸。


地方有关部门发布相关消息如果不能做到透明、审慎和科学,投毒论就会甚嚣尘上,闹出国际笑话,最后很可能改变说辞,降低自身的公信力。

而如果当前的结论只是为了甩锅,那后果可能会更严重。


慧而特代理的咖啡机是瑞典进口,上海组装的

如果整机海外进口,存货的机芯不可能是8天前生产的,需要解释病毒为何能存在这么多天,超过现在任何研究的数据。

如果是直接从上海进的,要么是组装者是无症状,要么组装者接触到了瑞典带毒构件。而上海未通报过相关工厂无症状的信息,所以只可能是后一种情况。这些都需要上海某部门和瑞典出来回应一下。


又去查了一下,建业路的那家的确有装配产品的分工,那么就有可能存在在装配时发生感染。

但这只提供了一部分可能性,还是未能解释其他的质疑,例如如何在短期内完成病毒试验、建立牢固的因果链条,以及进口的时限等。


user avatar   li-yi-53-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物品传人从2020年年底开始已经好多例了,本次杭州疫情从流调看和惠尔特公司有关,需要在进口环节彻底消毒

一、2020年喀什疫情溯源

2020年11月25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吴尊友表示:

吴尊友说:“这次在新疆喀什的最重要任务就是疫情溯源,病毒不会突然从天而降,它一定是有来头、有源头的,最后查清楚了,和上海一样,是集装箱。”

“我们这次在喀什调查,第一例病人发生以后他一查就是137个病例,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判断零号病例已经不在我们所调查的病例当中了,最后我们发现零号病例就是一个装卸工,他是一个无症状感染者,他传染给他的老婆,他老婆又传染给他的丈母娘、小姨子,这样又带到了工厂,就引起了喀什这次暴发疫情。”吴尊友强调,在疫情大流行的时候,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播作用非常有限,在没有疫情的时候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就是疫情的导火索。[1]

二、深圳2022年两次疫情

1.2022年1月中旬

深圳:此前奥密克戎病例曾接触北美快递

1月17日截至17时,深圳未报告新增病例。下午6时,深圳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今年疫情的第十一场发布会,深圳市卫健委二级巡视员林汉城通报了最新的防控进展。

病例17与多地不属同一传播链!近日报告的病例17属新的独立疫情——“0115”疫情。

深圳市疾控中心对病例17进行的新冠病毒全基因组测序显示,病毒为奥密克戎变异株。这是深圳首次发现“奥密克戎”。


经国家疾控中心和广东省疾控中心比对,该病例与天津、上海、珠海和北京等多起本土奥密克戎疫情报告病例均不在一个传播链上,与深圳以往境外输入病例也不同源,与全球数据库中北美地区上传较多序列的基因组100%同源。

病例17从事境外冷冻试剂收发货工作,1月12日接触和分拆了来自北美的快递,未做个人防护,14日出现咽痛症状,15日核酸初筛阳性,不排除本起疫情由暴露于境外输入的新冠病毒污染物品引起感染的可能性。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病毒溯源正在进行中。[2]


2.2022年1月底疫情

目前,深圳市疾控中心已完成病例1的新冠病毒全基因组测序,测序结果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1进化分支)。

经国家疾控中心和广东省疾控中心比对,该病例与国内此前发现的多起本土奥密克戎疫情病例均不同源,与近期深圳境外输入病例感染的病毒序列也不同源,与全球数据库北美上传的一些基因组序列100%同源。

从流调看,深圳本次疫情的核心为深圳美冠达牙科技术有限公司


可点击“查看原图”放大或者点击2022年1月底深圳疫情

该公司从外国接单国内做假牙,也就是外国牙科医院做好齿模,发到这家公司按照齿模做假牙成品再发到国外的牙科医院。

不排除国外发送来的牙模沾染有病毒的可能性。


三、珠海境外入境物品导致疫情的可能性大

1月17日下午,珠海市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通报称,流调溯源发现,目前所有病例均在同一传播链上。基因测序与外省的境外输入关联病例100%同源。早期发病的病例从事某企业客服工作,经常接触境外入境物品。根据目前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专家研判本次疫情不排除因暴露于污染入境物品所致,进一步的流调溯源还在加紧进行中。[3]


四、北京疫情高度疑似来自邮件

北京通报海淀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溯源情况

北京市17日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通报,1月15日,北京市通报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截至目前,无新增本土病例。经过进一步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全方位的风险点位排查、采样检测、阳性货物排查和基因测序,溯源情况取得进展。

  一是病例发病前14天内均无外省市旅居史,工作期间偶尔会收发国际邮件。病例于1月13日出现嗓子痒症状,1月14日出现乏力、发热症状,1月15日肺部CT未见新冠肺炎典型表现,综合1月14日、15日、16日病例标本的核酸检测CT值的变化,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测结果,初步判断病例处于感染的早期阶段。

  二是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大数据比对,通过排查病例与各类风险人群接触史,包括入境人员、京外风险地区来京人员、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等,未发现有轨迹重合。

  三是通过排查病例发病前14天的活动轨迹,共排查18个公共风险点位,根据风险点位进行感染来源、密切接触者、高风险人群同步排查。目前已经判定密切接触者69人,均已落位管控,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采集各类风险人员标本16547人。截至目前,与病例同住及同工作的人员标本均为阴性;其他各类风险人员标本均为阴性;外环境采样共811件,除病例家庭和工作单位个人工位外环境阳性外,其余风险点位外环境标本均为阴性。

  四是对病例的冷链接触史进行排查,相关冷链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五是病例自述近期曾收发过国际邮件。对此我们进行了全面调查、采样和检测。该国际邮件于1月7日自加拿大发出,途经美国及中国香港到达北京,病例于1月11日收到邮件。病例自述,在此期间其仅接触邮件包装外表面和文件纸张首页,未接触包装内表面和其他纸张。已采集该国际邮件环境标本22件,其中包装外表面2件、内表面2件以及文件内纸张标本8件,经核酸检测均为阳性,并检测出奥密克戎变异株特异性突变位点。

  截至目前,在运输途中可能接触人员共8人,除病例外其余接触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此外,采集同一来源发往另一地点尚未拆封的国际邮件环境标本54件,检出5件阳性,其中外包装阳性1件和文件内纸张阳性4件。

  六是北京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对病例标本连夜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基因序列分析显示,病毒属于VOC/Omicron变异株(BA.1进化分支)。与北京既往病例以及近期国内外省(市)报告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均存在差异,不属于同一传播链;与2021年12月北美和新加坡等地分离的部分毒株相似度较高。

  庞星火称,综上所述,结合病例流行病学史、可疑物品样本检测结果以及病例标本的基因测序结果,不排除其经境外物品而感染病毒的可能。[4]


未拆封的国际邮件内部也呈现阳性,说明邮件没有被境内病例污染。


五、浙江宁波疫情后,发现病毒阳性布料

1月9日,据义乌发布消息:1月7日晚,浙江省一地在对一批进口布料的核酸检测中,发现阳性比例很高,存在较大疫情传播风险。为充分应对进口布料可能引起的新冠肺炎疫情,从严从紧抓好疫情防控,现就有关事项提示如下:

1.从事进口布料批发、零售和加工的市场主体,即日起暂停将进口布料运入我市。

2.2021年11月1日以来还有进口布料剩余的市场主体,请主动向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报告(电话:0579-85214316)。如隐瞒相关情况,造成疫情传播扩散的,将追究相关责任。

请广大市民不必恐慌,做到不信谣、不传谣,时刻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勤洗手、勤通风,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合理的社交距离,尽早按程序接种新冠疫苗。[5]


六、2022年1月下旬杭州疫情

1月27日,浙江省召开第一百零一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孙黎明通报,根据现有流调溯源信息研判,此次浙江发生的疫情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经省疾控部门对首发病例样本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属奥密克戎变异株(BA.1.1分支),与浙江近期发生的本土或境外输入病例病毒基因组同源性低,经与全球公开数据库比对,发现与国外采样日期为2021年12月11日的病毒序列高度同源,是一起独立疫情。在首发病例所在企业未启用的进口物料中检出多份奥密克戎核酸阳性。目前溯源工作仍在进行中,一旦有最新结果将及时公布。

2.除个别人员为主动就医发现外,其他阳性感染者均为在隔离管控的密接、次密接人员和管控的风险人群中主动筛查发现,活动轨迹由当地予以公布。

3.目前疫情主要集中在杭州滨江区,病例主要是慧而特(中国)餐饮设备有限公司的员工或与该公司有关联的人员,全省其他地市暂未发现阳性感染者。[6]


从流调看,传染源以使用进口物料的惠尔特公司为核心:

备注:73号及以后的病例没有详细轨迹,部分病例传染来源为推测

可点击看大图或点击:2022年1月下旬杭州疫情


七、其他环境传人案例

多地电梯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

01

近日,天津市在排查相关场所物品和环境样本时,发现病家所在楼宇电梯多份样本阳性。

02

前不久,成都市在对确诊病例流调时发现,部分病例并没有时空上的交集,但在他们的共同生活环境比如电梯,检测出阳性样本若干。

03

近日(2021年年底西北疫情关联),石家庄市在对一确诊病例郭某流调时发现,郭某与4天后发现病例李某前后相隔4分钟乘坐同一电梯,均未佩戴口罩,大概率在狭小、封闭空间内传播感染病毒。

04

1月17日,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气溶胶实验室研究分析了一起环境传播导致疫情暴发的实例。发生疫情酒店的零号患者(一名海外旅客)与被感染的两名酒店隔壁的快餐店员工在时空上不存在交集,没有直接的物理接触,但经全基因组测序发现他们感染的新冠病毒高度同源。分析研究发现,酒店保洁人员清扫酒店房间后无意中将海外旅客携带的新冠病毒传送到其他地方,快餐店员工在洗衣房、楼梯间等环境通过呼吸或物体表面接触的方式感染病毒。研究还发现,该酒店隔离管控多天后,封闭空间空气样品中依然检出高浓度的新冠病毒,证实了封闭空间内气溶胶传播病毒的高风险。[7]

八、物品导致疫情传播概率和疫源地的患病率(prevalence)成正比

看到了有人引用如下言论:

1.我国在2020年3月的疫情流行率极低

国内疫情发展概况:截止2020年3月31日12时,累计确诊病例数82547,现存确诊病例数3008,现存重症病例数528,累计治愈病例数76225,累计病死人数3314,治愈率92.3%,病死率4.0%。

3月下旬,现存病例是几千人的数量级,湖北省以外的病例<1000人。

即使按病例1000人计算,人群感染率约为0.00007%


2.2021年年初的印度(未开始疫苗接种)多数人有抗体

2021年1月新德里地区第五次调查样本量28000,抗体阳性率60%(也有报道说56.1%)。[8]

【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在印度第五轮针对新冠病毒的血清抗体检测中,新德里2.8万个样本中有60%被检出血清抗体阳性。据印度媒体报道,新德里约有2000万人,这意味着至少已有1000万人感染过病毒。这项数据被印媒视为抗击疫情的一大利好,认为新德里实现群体免疫指日可待,或正在走向群体免疫。


3.2022年2月的英国疫情流行率达到1%

英国东南部人口密集地区的7日累计感染率每10万人1000左右,流行率1%。[9]

部分地区7天感染率接近2%。

0.00007%和1%有可比性吗?脱离人群患病率谈传播风险有什么意义呢?


九、解决办法

1.进口物品需要严格进行消毒和核酸检测。

例如深圳入境的牙模,在制作环节可能沾染口腔内的病毒,应当在入境环节彻底消毒。

可采用辐照等方式消毒,射线可以穿透纸张,对邮件内部起到消毒效果。


2.特殊岗位闭环管理

如果进口物品不能消毒(如菌种),则接触进口物品的人员应作为重点人员闭环管理(集中居住和工作,和其他人员轨迹不交叉),每2天做一次核酸。


3.积极推进产业链本土化工作。

一方面招商引资,尽量让产业链上游企业在没有大规模疫情流行的本土生产。

马来西亚等国家存在较多劳动密集型橡胶企业,企业一直处于 工人群体感染,请病假-->生产线缺人关停-->员工痊愈,重新开工-->再次感染停工 的循环中,资本损失很大。我国企业大多数时间能正常生产,有相对优势。

另一方面推进本土供应商替代。

参考

  1. ^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0152471
  2. ^ https://mp.weixin.qq.com/s/rzxbcEfRIVPLb8cobHGnPQ
  3.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2191277935686536
  4. ^ https://china.huanqiu.com/article/46R8dWztXI0
  5.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1546482027030473
  6.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3090799258141809
  7. ^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6391638
  8. ^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1-28/doc-ikftssap1405827.shtml
  9. ^ https://coronavirus.data.gov.uk/details/interactive-map/cases

user avatar   lao-zhu-1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确认是物传人,对于我们坚持清零的防疫政策无疑会带来更大的挑战。

下一步要谨防不好怀疑的西方国家投毒!


user avatar   da-yu-4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难怪当年“千年虫”病毒那么厉害。


user avatar   zhang-qi-ling-24-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咖啡机芯传人好像还是疑似吧,还没有完全确定吧,可现在全网大规模用的这个标题,说得就跟已经坐实了似的。。。我认为有失严谨

话说咖啡机机芯到底是什么鬼?我作为一个咖啡爱好者,还开过咖啡馆,买过好几台各种类型的咖啡机……好像似乎是只有磨豆机才有机芯吧,不管怎么说,都是金属零件,虽然早就知道新冠病毒在金属表面可以存活一段时间,但这种情况感染几率应该很小很小吧,如果这次真的是机芯传人,那奥密克戎可真的有点厉害,或者说,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好巧不巧还是发生了?虽然有点质疑但如果专业人士调查之后认为是这样,那我也选择相信

还是继续等待进一步调查结果吧,如果坐实了咖啡机芯传人,那么以后不仅仅只需要防备生鲜冷藏冷冻食品,还要严格防备所有进口物品了,挑战还真是挺大


不过我看到微博上在讨论咖啡还能不能喝了,这就属实没必要了,这次怀疑物传人的咖啡机芯是机械零件直接与人接触可能导致感染,而不是咖啡传人,咖啡经过高温萃取,喝咖啡能直接喝出新冠那不可能,除非是店员感染了传给你,而绝不可能由咖啡机芯传到咖啡液里再传给你


user avatar   san-ti-19-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一名县级市进口货物防控负责的工作人员来答一答这个问题,因为外向型经济发达所以外贸进出口量比较大,进口货物的放防控压力也比较大。现在针对货物采取的是货物采样,货物消杀,人员核酸三个流程的防控。省里面一直强调的是高风险货物要这么做但是没有明确的界定标准什么是高风险,落到地方只能按照只要进口一律高风险来处理。

第一,货物采样和消毒工作。货物采样、消毒在防疫初期要求未消杀货物进行采样,如果货物已经在上一阶段进行过消杀并且能提供消毒证明那就不用重复采样和消毒了。在21年初gwy联防联控机制的指引文件中有写到。但是像进口集装箱货物也好,国际快递也罢哪怕上一阶段进行过消毒有相关证明(事实上大部分是提供不出证明的像机场消毒等)也是仅仅进行外包装的消毒,内包装同样存在隐患。按照逢进必检,层层消毒的明文要求,现在落实到实际操作过程中是不轮上一阶段是否消毒均要求采样、消毒都要做到。

第二,重点人员核酸检测。起初联防联控机制文件中要求是一周一次核酸检测(基本可以做到),后来省里面文件要求两天一次。虽然这个重点人员检测的费用是免费的但是企业中很多负责货物消杀、搬运的人员都是兼职的,你让他们一周去一次也许可行,但2天一次确实存在难度。落实到基层工作中只能压缩减少货物消杀前接触的人员,然后针对这类人进行两天一检,但总是难免漏网之鱼。

自从进口货物疫情防控工作以来我深感自己压力重大并时常感到害怕。这个怕不是指害怕掉帽子,我就是个一线工作者,我上们还有领导,领导也还有领导,真出了问题我也没啥职务好撤。我害怕的是因为某些疏漏倒是前功尽弃,说老实话看到流调人员应急到凌晨4点,采样医生汗流浃背,隔离人员春节期间有家不能回。我的工作虽然繁杂但是对比他们真的不算什么,真的不想因为某些疏漏导致他们的努力付之流水。

但是在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真的很多而且大部分无法解决。所以我看到深圳、北京乃至杭州出现进口货物传人案例不免有一种兔死狐悲之感。

第一,采样人员工作繁重,虽然第三方也能进行采样,但说老实话我们小县城没有这个条件。只能依靠各个乡镇卫生院派医生上门采样,这对于医生也好卫生院也罢是对本来就紧张的医疗资源的再一次挤压,而且为了堵住隐患逢进必检的政策导致工作量更大了,同时企业货物到了必须封存等待采样及结果出来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也增加了很多成本。

第二,消毒人员不规范,21年8月以来我们至少召开了近20场消毒的专题培训,每家企业每个乡镇都覆盖到了。但是实际过程中还是存在防护服穿脱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这个其实也能理解,企业的消毒人员都不是专业人士原来不过都是普通职工罢了,哪怕多次培训也难以保证质量。但是落实到防控中去,一旦一个环节不规范就前功尽弃,出现货物阳性就必须隔离。

第三,政策多出,缺乏统一标准。最近我看到一个文件上一条在讲要给企业减负,不能层层加码,下一条又说要从严要求,从严防控。这其实是矛盾的,上级文件很多写的笼统看似给了基层很大自决权但是因为标准不明确基层只能按照严格要求来,势必会增加很多不必要的防控成本。

第四,大数据填报缺乏主动性。作为县级市开发了专门的小程序来进行进口货物管理以及算是很先进的管理方式了。但是江苏省“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防疫模式最重要的一点还是铁脚板,虽然开发了小程序但是我一个人的铁脚板毕竟有限无法兼顾到方方面面,如果同时系统投入初期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企业不如实填报啊其实一无惩戒措施,二是难以发现,即使企业漏报也缺乏核实手段,

我个人是坚决不赞成放开的,因为我家里基础病缠身的奶奶还没打疫苗如果放开岂不是表明放弃这群本就已经走到生命晚期的人,让他们再一次经受病痛折磨。但如果持续按照现有的防控压力必会导致厌战心态和松懈心理,出现防疫疏漏。因此精准科学的防控十分有必要,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上级政策应当明确界定防控范围,像哪些需要做消杀采样,哪些可以不用做。并且如何去做,怎么属于是高风险货物。这些应当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现实工作中文件虽多,看似因地制宜给予基层充分空间,实则也是甩锅的表现,不能好坏话都说了去,要敢于担当,敢于拍板子而不是拍脑袋。

二是大数据管理需要应用起来,这个大数据的管理应当从企业需求端出发去设计去引导,这样企业才有填报的动力而不是从政府数据收集端去设计,其实很多数据真的没有必要比如进口货物的金额,有些企业是不愿意提供的,而且货物防疫措施和金额有什么关系呢。但是上级发文要求填表,我们也只能强行往下压给乡镇去问企业要。同时这个大数据程序的开发至少应该从全省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一个县级市去做,这样既不利于数据的流通,也存在很多数据壁垒。

三是要减轻企业防控成本。对于目前进口货物疫情防控,其实是没有法律支撑的哪怕企业没有按要求做好消毒,采样只要没有导致物传人那么对于主管部门来说是没有手段去惩戒的。有些防控措施做的标准企业也和我反应一个月光是疫情防控都要十几万,长此以往无法承担。我只能遗憾的告知这是政策要求必须严格落实。所以如果企业成本依旧如此之高,势必会导致有企业偷工减料,不严格防疫。因此针对整套防控流程需要进一步优化,删减掉不必要的防疫成本,最好能模板话集中处理进口货物,但是进口货物种类繁多甚至有些属于危化品,对于这类货物其实我们基层工作者也很难去界定如何处置。

以目前的国际疫情形势来看,这个防控工作势必将会是一项长期并艰巨的任务。但是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行为不成。写这些也不单单是吐槽工作,更多的是肺腑之言,一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到进口货物的防控其实存在很多难点。二也是希望我们的防控能够做好平急转换,从目前的严格要求转化为常态化的精准防控,减轻一线防疫工作者的压力。最后我坚信疫情一定会过去,真正战胜它的也必将是中国!




        

相关话题

  上海迪士尼乐园 10 月 31 日发布通知称停止游客进入,还有哪些值得关注? 
  日本新冠确诊断崖式下降,全球日增确诊下降超 50%,可能是德尔塔病毒在「自我灭绝」,疫情会自动消失吗? 
  越南发现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混合体,目前新冠病毒出现多少种变异了?对长期抗疫来说会有哪些影响? 
  印度疫情真如网图上那么严重吗? 
  鱼露到底有多不健康,孕妇吃鱼露的危害? 
  不是说传染病会越传播越弱吗?为什么新冠传播性越强的病毒杀伤力越强? 
  得了德尔塔之后,有可能再得拉姆达吗? 
  张文宏谈未来抗疫要有三个「武器」,即疫苗的充分注射、抗病毒药物和充足的医疗冗余度,如何评价这一说法? 
  3 月 10 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11 例、无症状感染者 64 例,目前情况如何? 
  如果被吸过艾滋病人血的蚊子咬了,会被传染艾滋病吗? 

前一个讨论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迎 95 岁生日,来信致谢并「向大家报个平安」,他为我们发展带来哪些变化?
下一个讨论
2 月 3 日,北京地坛医院 1 名隔离区医生确诊新冠,目前情况如何?





© 2024-05-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