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黛之争的现状是黛方全方位压制钗方,掌握红楼话语权,党同伐异,甚至发展出不喜欢林黛玉=读不懂红楼,不捧林黛玉等于黑林黛玉,夸其他角色等于黑林黛玉这种强盗逻辑。而钗党只不过是在拿出原文有理有据地反驳,就给外圈人一种党争的感觉。这主要还是怪黛方,太过于崇拜林黛玉导致这种极度的粉圈思维对其他角色极尽诋毁,受害者包括,宝钗,袭人,湘云,探春,元春,王夫人,贾母,贾宝玉,薛姨妈等
他们尽情妖魔化宝钗,美化林黛玉
林黛玉是女神,说不得碰不得的,即使提出她文中存在的缺点,粉丝也不认甚至洗白,更有甚者说你粉圈,而宝钗呢,尽情踩在脚底下,这个时候他们就不说自己是粉圈了,你说好笑不好笑
黛方如此跋扈强势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这个原因挺复杂的,我总结了几点,可能不够全面,有其他观点的可以评论区补充哦
1,历史上拥林派就是比拥钗派要强势而且善斗,从涂赢开始的,拥钗派渐渐失去话语权,而大众是谁声音大就听谁的,大家都捧林诬钗,那我也诬呗
2,近代,官方红学有意无意地歪解了红楼,并在歪解的路子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窄,把红楼梦变成了反封建反礼教的东西,林黛玉贾宝玉晴雯被拔高成反封建斗士,宝钗袭人王夫人等被扣上了封建卫道士的帽子,试问,谁会喜欢一个封建卫道士?不怕人笑话吗。教科书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直接给人物定性。120回程高本对宝钗形象的破坏也是蛮严重的。
3,部分其心可诛的红学家的观点太深入人心,比如改嫁贾雨村,绣春囊还有宝钗谋婚,薛家的金锁是假的,毒燕窝等等丧尽天良毫无人性的诬钗谬论进一步破坏了宝钗的人物形象,而且不可逆转。还有一部分影响力挺大的学者,甚至原著都不熟悉,观点也是诬钗那一套,蒋勋连宝钗选的是公主郡主侍读都不知道,说人家选妃,这种学者很多,误人子弟。更可悲的是大众太相信学者不肯自己去读书。
毒燕窝,勾引贾雨村,绣春囊,金锁造假,是拥林派搞出来的最丧尽天良的神论,简直是侮辱了曹雪芹。他要是知道自己呕心沥血写的小说被后世一群"文贼"搞成这个鬼样子,估计能气活。可惜现在仍是拥林派掌握话语权,现在为宝钗等翻案,都能被说成大逆不道,说一下林黛玉的毛病就跟踩了鼠辈的尾巴一样,气急败坏
4,87版电视剧的恶劣影响,87版就是官红出的抹黑宝钗的,尤其是后6集。我发现很多阴谋论的东西都是来自87版的。更可怕的是,读过原著的少而又少,大多数人谈的红楼都是来自87版,甚至还有87版和同人人混在一起的观点,我见过,给我惊呆了。还有网络的巨大影响,微博,抖音,b站等,为了流量无所不用其极,黑钗不余遗力
5,宫斗宅斗网络小说的影响,很多人把红楼当三角恋,两人谈恋爱一人破坏的模式,刚好死了一个另一个和男主结婚,大众普遍同情弱者,而且林黛玉确实很弱,还有病,大家更同情她了,所以把怨恨发在宝钗身上,说她是心机女白莲花,为了破坏宝黛爱情伪造金锁等等一系列脱离原文的观点就出来了,真正看过原著的人都知道这些观点没有原文支持而且逻辑不通(这种模式就是曹雪芹极力抵制的才子佳人小说模式,而很多人就是把红楼梦当成了才子佳人)可悲!
6,鬼本,这玩意儿又坏又毒
总之,宝钗等形象不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拥林派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间断的抹黑,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能正视曹雪芹笔下真实的薛宝钗形象,才是真正的读者
最后,为宝钗袭人等人正名就是为被误读的红楼梦正名!一个有山中高士晶莹雪的美誉,被作者定义为群芳之冠,金陵十二钗之首,有屈原香草美人之意象,喜欢参禅悟道,能写出螃蟹咏这样讽刺贪官讽刺世人的薛宝钗,竟然能被大众理解成那个不堪的样子,这不是误读红楼是什么?
看太多套路小说。然后只要是小说就往这个套路上套了。
鲁迅先生将《红楼梦》定义为“清之人情小说”,并且论述小说的主题道:“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而这些人每天搞人情斗小三,就把红楼梦看成斗小三的故事了。
还有就是对人际关系了解浅薄。
觉得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好,不是喜欢他,就是谄媚,完全不懂人际交往。
不论是黛玉党还是宝钗党,最根本的问题就在于拿红楼梦当甄嬛传看了。
神tm红楼拉郎配,我八辈子没见过这么辣眼睛的。居然还可以以一己好恶推测小说结局的,还可以不尊重原著伏笔和各种研究成果和脂批去二次创作的。
我现在算是知道了,如果你喜欢一个东西,你最好希望除了学术圈没人了解它。鬼知道要是出个漫画版的经济地理学,这群人会不会磕杜能和韦伯的cp。
因为那些东西把红楼梦当成了三流言情小说,简直是除了这么个“三角恋”,她们别的什么都看不懂了~
因为云读者占讨论红楼梦的大多数,他们只能用“从旁出一小丑拨乱”的路子套解,把曹雪芹最不屑的东西往他作品上死命安,名著是他们吹b的一个资本
这些人本质上是三生桃花以及知否的隐藏粉,地摊文学的大受众
薛宝钗在大众语境中是非常吃亏的存在,从清朝开始,除了跟曹公关系亲近讨论文本的密友亲朋赞美她以外,大多评论家们对她都是贬远大于褒
某阶段又扣上了封建礼教支持者的大帽子,成为阶级斗争靶子供教科书批判,刻板印象到今天还深深烙印在众人心里,以至于只要有薛宝钗不坏的观点,有些钗粉还要大为感动,甚至某些自称喜欢她的人也误以为她仅是贤妻良母属性的
舆论上的压倒性,正如很多黛粉嘲讽的薛宝钗没热度没人喜欢国民好感低,这种小众反而直接提高了真薛粉的门槛,若不具备文学审美以及不盲从的能力,是不可能get到宝钗的
所以薛粉的文一个比一个有颠覆性,如下猛药,受传统观念影响的人不听分析只看观点甚至会觉得不可思议,曾有人攻击钗粉如妙玉,多读了点书就自视清高,瞧不起这个瞧不起哪个,高傲是小众圈子的常态
贬黛玉的多是因为什么小性儿,爱哭 ,小肚鸡肠之类的刻板印象,但基本上已经被推翻的差不多,哪怕是抖音那么俗不可耐的地方,黛玉的喜爱度也是一骑绝尘的高,何况喜欢她的人也觉得那些小缺点能让她和自己有共鸣,黛玉的林言林语非常符合互联网玩梗的热潮,这些梗在路人中也火的不行,堪称红楼顶流,国民好感度很高,这种大流量也造成了她粉丝中云读者占比太多,数量与质量不成正比
林黛玉是需要极高的审美门槛才能理解,而大多数人解构的林黛玉都是把她庸俗化,往主流上拼命靠,当然他们以为那是美,而根本没有get林黛玉的艺术性在何处,那可不是傻文青嘴里的脆弱诗意活泼可爱能概括的
很多人深恶粉圈,但不可避免的事实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古往今来都一样,外界认为高贵的学者们就有为了纸片人几挥老拳的,相对而言网友这点事简直小儿科
人在涉及自己喜好的时候难免有所偏颇,粉圈话题其实是个人性话题
比如有些答主一口一个林粉薛粉,说林粉幼稚薛粉宗教,把自己择成局外人似的,可能这种口吻会让他自以为很理中客,但其实此人涉及薛林的每个回答,都会无一例外捧一踩一,并且完全否定自己喜欢的角色的任何缺点
这就属于行动上的诚实
他就属于那种特别掌握宗教教义,只要别人跟他意见不一样,不论事实如何,就直接扣上一个接受不了角色的人性,搞宗教化的帽子
就是先默认自己是对的,把别人的反对换成“粉丝不讲道理”的概念,他内心都有一种虚空的自恋,潜台词是只要否定反对我的人,我就是无懈可击的啦
就没有想过?其实你被反驳的有道理,你确实没有你想象中那么正确
由此可见,有时候骂人粉圈,不是因为你真的偏激,而是因为你的立场跟他不一样
还有些答主热爱捧一踩一,评论区却没啥人骂他搞粉圈的,那不是他不粉圈,只是因为他屁股位置符合了大多数人的心意
但关键偏心这个事吧,本来就没道理,可能人家自己理智上也知道应该怎么着,但是心情又没法控制
党争,不外如是
我真是烦透了某些大婆教和婆婆教了。
首先,“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授之事”,一个字一个字念出来,请问提问者怎么品出“袭人爬床”的?我怎么看,这也是“宝玉主动爬袭人床”
怎么,因为袭人是奴婢而宝玉是主子,所以只能是卑贱的奴婢带坏主子?清朝人曹雪芹都没你封建。
再次,有些人不知道是不是故意,混淆“主人睡丫鬟”和“主人睡通房丫鬟”两件事。丫鬟被睡不等于都能升级为通房,主人也没有义务一定要给个名份才能睡丫头。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哀,不是你们拿来嘲笑花袭人“白白被睡也混不上通房或姨娘”的素材。
丫鬟能不能拒绝?你上帝视角看到宝玉被丫鬟晴雯拒绝了不恼所以觉得可以,那我问你,薛蟠呢?孙绍祖呢?袭人又怎么能判断她身边的宝玉被拒绝以后不会生气发怒。你说晴雯拒绝就没事, 但是袭人没开天眼啊宝贝。
当然,袭人不拒绝宝玉并不是怕宝玉会给他穿小鞋或是暴力对待她,因为她就是发自内心觉得自己应该去满足主人的一切要求。同样,这种奴性是种悲哀。
我就很奇怪了,提问者含沙射影指责袭人目的不纯破坏“规矩”,既然你真心觉得这个规矩如此神圣,你的提问为什么不是“宝玉明知不能睡非钦点通房的丫鬟,为什么还要跟袭人上床”?
不要扯晴雯,不要扯别人,就大声回答为什么你会使用袭人爬床这种措辞,完全没有指责贾宝玉的意思,玩荡妇羞辱玩得开心吗?
厌女厌到这份上没意思。
至于某些回答不断渲染“王夫人知道就打死她了”,以此来指责下位者下贱,就更有意思了。各个觉得自己是凤姐王夫人,殊不知穿越回古代大概率是被夫人病中赶走的晴雯,被卖给戏子的袭人,或者被随意糟蹋的孙绍祖家的丫鬟罢了。
总之,袭人跟宝玉睡觉,是宝玉的主动要求,不是什么袭人爬床。袭人认为奴婢不该拒绝主人的要求,无论是出于那个时代的自我保护还是出于自己的价值观,都是那个时代的丫鬟很正常的想法。不管是你们幻想的王夫人打死跟宝玉睡觉的袭人,还是书里写的王夫人赶走没跟宝玉睡觉但被她认为是狐狸精的晴雯(没错,书里王夫人知道晴雯没跟宝玉睡觉,但是看不顺眼就可以赶走她,那些心心念念强调袭人坏了规矩的人怎么圆?你维护规矩,但放在那个时代,主人发落你不需要讲规矩的),在这种情节里晴雯跟袭人都是被同情的对象,而不是拿来研究“跟主人上床符不符合规矩”或者“丫鬟打扮得漂亮还留指甲还骂小丫鬟符不符合规矩”。
评论关了,行走的清朝人骂不到我。
我真是烦透了某些大婆教和婆婆教了。
首先,“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授之事”,一个字一个字念出来,请问提问者怎么品出“袭人爬床”的?我怎么看,这也是“宝玉主动爬袭人床”
怎么,因为袭人是奴婢而宝玉是主子,所以只能是卑贱的奴婢带坏主子?清朝人曹雪芹都没你封建。
再次,有些人不知道是不是故意,混淆“主人睡丫鬟”和“主人睡通房丫鬟”两件事。丫鬟被睡不等于都能升级为通房,主人也没有义务一定要给个名份才能睡丫头。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哀,不是你们拿来嘲笑花袭人“白白被睡也混不上通房或姨娘”的素材。
丫鬟能不能拒绝?你上帝视角看到宝玉被丫鬟晴雯拒绝了不恼所以觉得可以,那我问你,薛蟠呢?孙绍祖呢?袭人又怎么能判断她身边的宝玉被拒绝以后不会生气发怒。你说晴雯拒绝就没事, 但是袭人没开天眼啊宝贝。
当然,袭人不拒绝宝玉并不是怕宝玉会给他穿小鞋或是暴力对待她,因为她就是发自内心觉得自己应该去满足主人的一切要求。同样,这种奴性是种悲哀。
我就很奇怪了,提问者含沙射影指责袭人目的不纯破坏“规矩”,既然你真心觉得这个规矩如此神圣,你的提问为什么不是“宝玉明知不能睡非钦点通房的丫鬟,为什么还要跟袭人上床”?
不要扯晴雯,不要扯别人,就大声回答为什么你会使用袭人爬床这种措辞,完全没有指责贾宝玉的意思,玩荡妇羞辱玩得开心吗?
厌女厌到这份上没意思。
至于某些回答不断渲染“王夫人知道就打死她了”,以此来指责下位者下贱,就更有意思了。各个觉得自己是凤姐王夫人,殊不知穿越回古代大概率是被夫人病中赶走的晴雯,被卖给戏子的袭人,或者被随意糟蹋的孙绍祖家的丫鬟罢了。
总之,袭人跟宝玉睡觉,是宝玉的主动要求,不是什么袭人爬床。袭人认为奴婢不该拒绝主人的要求,无论是出于那个时代的自我保护还是出于自己的价值观,都是那个时代的丫鬟很正常的想法。不管是你们幻想的王夫人打死跟宝玉睡觉的袭人,还是书里写的王夫人赶走没跟宝玉睡觉但被她认为是狐狸精的晴雯(没错,书里王夫人知道晴雯没跟宝玉睡觉,但是看不顺眼就可以赶走她,那些心心念念强调袭人坏了规矩的人怎么圆?你维护规矩,但放在那个时代,主人发落你不需要讲规矩的),在这种情节里晴雯跟袭人都是被同情的对象,而不是拿来研究“跟主人上床符不符合规矩”或者“丫鬟打扮得漂亮还留指甲还骂小丫鬟符不符合规矩”。
评论关了,行走的清朝人骂不到我。
总体还是不错的,作为高一的学生来说。
但是有些不少笔画不到位,下面我圈了一些出来
这些明显是练习不够的缘故
可以多对照字帖进行一些练习,楷书练好打好基础,可以有效的提升行书的书写速度,保证在字写得快的情况下也不难看。
加油
续书又不是原著,我就顺便分析一下
第九十七回 次日,薛姨妈回家将这边的话细细的告诉了宝钗,还说:“我已经应承了。”宝钗始则低头不语,后来便自垂泪。
但是,这个并不是宝钗知道和宝玉婚事的时间,而是宝钗知道和宝玉婚事将会怎么操办的时间,这种骗婚的婚事操办方法,宝钗肯定不愿意,但是已经没有她说话的余地了,
宝钗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和宝玉的婚事呢,第八十五回就知道了
这里贾母问道:“正是。你们去看薛姨妈说起这事没有?”王夫人道:“本来就要去看的,因凤丫头为巧姐儿病着,耽搁了两天,今日才去的。这事我们都告诉了,姨妈倒也十分愿意,只说蟠儿这时侯不在家,目今他父亲没了,只得和他商量商量再办。”贾母道:“这也是情理的话。既这么样,大家先别提起,等姨太太那边商量定了再说。”
……
那黛玉留神一看,独不见宝钗,便问道:“宝姐姐可好么?为什么不过来?”薛姨妈道:“他原该来的,只因无人看家,所以不来。”黛玉红着脸微笑道:“姨妈那里又添了大嫂子,怎么倒用宝姐姐看起家来?大约是他怕人多热闹,懒待来罢。我倒怪想他的。”薛姨妈笑道:“难得你惦记他。他也常想你们姊妹们,过一天我叫他来,大家叙叙。”
既然薛姨妈愿意,不可能不告诉宝钗,从来就没有寡妇私自答应女儿婚事,对女儿根本不说一声的道理,所以在林妹妹这个生日的时候,薛宝钗已经知道自己和宝玉的婚事了。
宝钗为啥不来,不好意思见宝玉,因为她已经是要许婚的人了,更不知道怎么面对林黛玉,
然后这一回,正好在宴会上收到薛蟠被判罪的消息,
这下就算宝钗有犹豫,薛家已经彻底完了,夏金桂这个泼妇,也没留下薛蟠一点点骨血,薛蟠被流放,她肯定带着嫁妆回娘家,然后逼和离,一个被流放的罪犯,也不可能执掌族里的事情了,
宝钗嫁给宝玉是唯一的选择,薛姨妈老了还有依靠,和王夫人姐妹作伴,如果嫁给别人是很难把母亲接过来奉养的。
宝钗唯一的牵挂就是母亲,就算嫁给宝玉没什么好结果,但只能跳进去,
第八十七回 她写了一封书信给黛玉,
妹生辰不偶,家运多艰,姊妹伶仃,萱亲衰迈。兼之猇声狺语,旦暮无休。更遭惨祸飞灾,不啻惊风密雨。夜深辗侧,愁绪何堪。属在同心,能不为之愍恻乎?回忆海棠结社,序属清秋,对菊持螯,同盟欢洽。犹记“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之句,未尝不叹冷节遗芳,如吾两人也。感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曰无故呻吟,亦长歌当哭之意耳
宝钗对黛玉是歉疚的,如果她有更好的选择,她也不会嫁宝玉,但现在她更没有选择,
唯一能做的,是写一封言辞真挚的书信给林妹妹,盼望林黛玉知道真相的一日,还记得这封书信,不要怨恨自己,
(为啥我着重提这个,因为我觉得宝钗的书信,和黛玉的回歌都太有文采了,尤其是那一句“何去何从兮,失我故欢。”“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语义双关,不是高鹗能写的出来的,应该是曹公的原文,
就像某个评价说的,你看宝玉见北静王,高鹗写的跟老大爷串门一样,再看宝玉贾兰贾环第九十四回做海棠诗做的什么烂诗,因为高鹗根本没那个文采。
宝钗说“何去何从兮,失我故欢。”这意思再明确也没有,宝钗为什么说何去何从,因为她知道婚事了,你让我何去何从,你让我能怎么样呢?
“失我故欢”指的是林黛玉,这件婚事一揭露,林黛玉永远不可能成为她的朋友了。所以“搔首问兮茫茫,高天厚地兮,谁知余之永伤。”宝钗告诉林妹妹,和你的友谊破裂,将是我的永伤。
然而黛玉根本不知道宝钗是什么意思,做了四阙曲子回歌,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这句太绝了,焉字双关,一个意思是你和我的心啊相投,一个意思是你和我的心啊怎么能相投。
最后一句,“素心如何天上月!”简直和“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一个性质,写出诗人宁为玉碎的高迈。你看高鹗笔下黛玉的哭啼啼哪有这种风流态度?宝钗书信这种古人高士的楚辞味道也不是他能写出来的)
所以第八十五回就知道的婚事,知道自己只能瞒着生平最欣赏的林妹妹,你说她九十七回被加个骗婚还能有什么心理波澜?都麻木了。
千红一哭,只剩麻木。
(注:如果这封书信和回歌是曹公真笔,曹雪芹的剧情,确实有是宝钗知道婚事后,和黛玉的寄信对答,但是贾母那么疼爱黛玉,撮合宝黛的态度不可能立即变化,只可能是上面有变动,林黛玉可能另许他人,贾家没办法推辞,
而林黛玉最后一句 素心如何天上月,可能是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呐喊,
人生斯世兮如轻尘,天上人间兮感夙因。感夙因兮不可惙,素心如何天上月。
人生如轻尘,幻想置身天上人间,这简直是决绝的离世之意,说是死前绝笔都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