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跟吸毒是一个道理。
可能吸毒者还会因为顾虑自己身体强行忍着去戒毒,但如果不是自己的身体,谁又能拒绝再吸一口的诱惑呢?
1
先给大家讲下货币化棚改概念。
拆迁大家不陌生,就是为了城市规划拆掉旧小区腾出土地用以规划新的设置。
有的拆完之后盖了新楼,有的拆完之后建了马路,有的拆完之后搞了商品房,方向虽然有大致有差,但流程不算复杂。
但拆迁麻烦就麻烦在了安置问题上。
对老百姓人来讲,拆迁就意味着居住地没有了,即使是政府答应过段时间建好了给新房,老百姓原则上也是不会接受的。
一个原因是安土重迁,另一个则是觉得不经济。
底层比高层好是一方面,而且从被拆到建好需要时间,这期间被拆迁的人需要搬家麻烦不说,租房还不会便宜,正常来说老百姓是没有搬家意愿的,当然如果愿意给的平方多一些,整体就是不一样的。
这种补偿模式就是传统的“棚改”,安置房换旧房。
而另一种模式,就是政府不给安置房了,拆了房子,给拆迁户一大笔钱,让拆迁户自主决定如何使用这波钱。
这就是货币化棚改。
在这里可以考大家一个问题,一种是新房换旧房,一种是直接给钱,大家猜猜政府到底更喜欢那种安置方式呢?
按道理来讲,没有成本的新房换旧房最好,但实际上却是所有地方政府都喜欢直接把钱给到拆迁户,大家都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把钱到拆迁户,是能创造出需求的。
棚改逻辑大家都清楚,走的不过是以旧换新,当然有更换市容的要求,但也有提振消费的意愿。
对拆迁户来说,房子被扒了,他没有地方住,最好的选择就是买房,当然正常旧房换新房,拆迁户没钱也买不了,所以他们只能租。
但如果是货币化棚改,给的现钱,拆迁户房子一被扒就可以去买房,这就天然创造了需求。
对地方政府而言,旧房换新房,政府赚的是土地差价,不是很多,但如果一次性释放出很多拆迁户需求的话,这些拆迁户的购房需求会在社会形成短时间的供需失衡。
买得人多了,房子就不够用了,那么面临的就只能是涨价。
在货币化棚改模式下,拆迁户的需求维系了房地产的繁荣,带动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而恰恰房地产又是一个标准“买涨不买跌”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拆迁户的需求作为小规模杠杆能够成功拉动当地房地产上涨。
逻辑也很清晰:
政府给钱给拆迁户----拆迁户有买房需求----市面上供需出现失衡-----房价上涨-----更多人慕名来买---政府更好卖地
当然代价也很明确。
现在卖的房是透支未来的,因为征掉拆迁户的土地终归能盖出房子的,现在他们拿了钱买了,以后等房子建好的时候就没法买了。
这等于是透支未来的需求,是真正的拆东墙补西墙。
在2015年那波房地产上涨中,货币化棚改贡献了重要的作用。
2
如果把房地产市场的救市政策进行分级的话,力度差距是很大的。
房贷利率水平看上去最好,但实际影响不大,除开给到极低的贷款利率外,它是最轻微的刺激政策。
首付比例则次之,因为它实际上改变了上车难度,在零首付情况下,只要人有首付能力,有没有偿还能力都可以上车。
接下来则是两个并驾齐驱的大杀器。
限购政策和货币化棚改。
因为不同于前两者想尽办法的降低门槛,限购政策和货币化棚改是能直接改变供需关系的。
限购政策不用说,现在北京放开限购,所有人都可以买,那么全国上下的有钱人便会蜂拥而至,把北京的房地产抬到天价。
货币化棚改更不必说,在给到货币安置的时候,这就相当于凭空创造了新需求,这也会改变供需,然后带动一波上涨。
供需失衡必然带来价格冲击。
在需求大于供给的状况下,给到市场的反应一定就是涨价。
15年那波的房地产就是如此,在房贷利率下降、首付比例降低、货币化棚改、限购政策四大措施的影响下,房地产市场来了一波涨价去库存,带来了房地产神话。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郑州要走货币化棚改呢?
3
在2015年房地产暴涨之后,在中央的三令五申下,货币化棚改安置实质上已经退出了市场,因为这个政策代价太惨痛了。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货币化棚改释放出来的购房需求实际上是透支未来的。
在拆迁的时候,给到了拆迁户钱,这看起来很好对吗?
但大家忽略了一点是,如果拆迁户拿了自己这块地的补偿款去买了其它地方的房子,那么等到他这个地方的楼房建好的时候,谁又来为这些房子买单呢?
而且要注意,拆迁户给到的房款往往是按底楼层小面积计算的,但他们的土地最终会被高楼层所替代,那么这些由底楼到高楼产生出来的额外库存要怎么消化呢?
实际上,货币化棚改维系的繁荣是有代价的。
这波繁荣过后,等到下一波,房地产市场的库存就会再涨一波,而那个时候在需求已经被压榨了情况下又要怎么办呢?
想要维持这个模式,其实只有一条路。
隔一段时间,来搞一波货币棚改,然后房价还要跟涨,然后继续有人上车。
只要最后没有人愿意上车了,这个模式就崩了,这也就是现在三四线城市所面临的现实惨状了。
被货币棚改造就的虚假繁荣抬高了房价,但终究没有人能接盘。
4
看到这里大家会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样搞的代价这么惨痛,还有城市要这样搞呢?
因为大家都在赌不会在自己的手里爆。
货币化棚改最厉害的一点就在于即时效应,代价什么的都在后续,只要我现在能卖出去,我就能吃一波土地财政,我就有钱搞政绩,以后如何管我什么事?
到时候,我可能就调出去了。
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从来不是一句戏言,而是现实生活的最好反应。
这跟吸毒是一个道理。
可能吸毒者还会因为顾虑自己身体强行忍着去戒毒,但如果不是自己的身体,谁又能拒绝再吸一口的诱惑呢?
忍不了的后果是什么呢?
自然只能是地狱。
就像上次涨价去库存去掉了库存也打掉了人口一般,我总希望这次郑州能从过去吸取教育,但似乎悲剧往往也总是这样:
人类从历史里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学不到任何教训
1、真的有一个比人口结构失调严重的多的问题,让他们不惜以未来为代价去救。
2、不要高估了他们的底线,他们根本不把我们劳苦大众当自己人。
我承认,我预判错误了。
我知道今年铁定会刺激地产,但是真的没有想到会这样刺激。
大规模的货币化棚改重出江湖,真的做梦也想不到。
难不成我们真的要再走一遍2015年的老路?
乍一瞅,以为是2015年提的问题,一看问题描述,居然是这个星期的。
货币化棚改是好事,我们要往好处想。
15年开始大规模货币化棚改后,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4年几乎翻了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诞生了例如《原神》、《长津湖》等世界收入前列的文化作品。
谦受益,满招损,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虽然已经取得了伟大成就,但我们也要迈步从头越,郑州市率先再次大力推行货币化棚改,是新一轮稳增长,快增长的信号,是再一次取得伟大胜利的号角。
我们要团结在伟大胜利的号角的召唤下,多买房,多消费,多生育,不给上级添麻烦,不给偷懒找借口,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2015年取得的伟大胜利已是过去,2022,我们要为中华民族的再一次崛起而努力奋斗。
我就拿身边来说事,别的地方也不了解。坐标广东中山,三乡雅居乐开盘12000,现在6千起。港口海伦堡开盘13500,现在8000多。南区碧桂园,开盘14000,现在7000多。石歧华发首府,龙光玖月台,开盘24000左右,现在16000起。马鞍岛的楼盘更夸张,号称深中通道桥头堡,开盘34000,现在22000都可以入手。这就是买一套房还没有交楼,直接亏几十万上百万的真实情况,这就是现实。
首先我们都要搞清楚,房价是怎么支撑的。
大部分城市的房价,都不是由于刚需支撑的。都是被一种炒房的意愿,一种房价永远上涨的预期抬高的。因为觉得一直会上涨,所以买房永远不会亏,有钱就买两套,比其他投资保险。
而事实证明,房价永远上涨只是一个骗局,21年的时候,银行停贷二手房,让人们认识到了一个现实,房产根本不能算是真正的资产,就是一个收割老百姓的手段。相当于是国内最大的一种税收,你们买房了地方就有钱发工资奖金,你们不买就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大部分人把六个钱包扔进去都是做了贡献,大把挂了四五百天的二手房,连变现都困难。
炒房客是在21年的时候开始溃败的,没有了炒房客,房价完全没有办法支撑下去。大量开发商都打折出售房产,你以为他们是良心发现么,他们是没有办法。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刚需是买不起的,动不动就七八千的月供,几千块工资连月供都不够。
不降价卖给谁去?开发商连买地的钱都是借来的,不用还吗?
中山本地的刚需,在不借钱凑首付的情况下。大部分手上就有三十多万,很少部分比较好的有四五十万,能拿出六七十万首付的家庭肯定不止一套房(他们贼精绝不可能现在高位上盘)
那降低到两成首付有没有用呢?没用,因为虽然勉强上车了,房价和利率没下来,150万的房子,要多还银行20万左右的利息,不要说20万,普通人赚两万块钱都很难。虽然每个月月供再多一千多,但这三十年千万别失业,不然那几百万法拍房会有你的一份。
所以郑州推行棚改不是为了涨价,是为了防崩盘,到处是天量库存。
棚改都是拆的本地人的房子,本地人谁家缺房子,本地人谁家一块地没有几百平方。棚改了他们能大量买房,然后排队交房产税?
所以真正要做的,是降地价,降房价,降利息。
要不学嘉庆杀和珅抄家,每个地方抓几个打老虎,几百套房子的房叔房姐查一查,贪款入国库。来钱比搞棚改快多了呀。
你说80后90后已经套上了枷锁,都没有人口了,再吸一口,00后能跟你玩下去么?
反正各地陆续开始救市了,2008、2012、2015都救过,15年最狠08年其次12年其实还好。
2015年是利率降100多个bp,配合解除限购限售,配合贷款首付比例降低,配合棚改货币化。目前南昌借人才政策把限购放的非常松,大专学历随便提供个租房证明就能买房。广州苏州等多地贷款利率猛降。传出人行上海分行在会议上要求各家房贷余额必须增长。
这玩意一旦方向确定了,无论是放松,还是打压,肯定都是要见到效果为止,一副药不够就再加一副。只有那些不限购限贷,已经2成首付,利率已经低到lpr,但楼市还不行的中小城市才无药可救。什么时候我们的一二线城市,像发达国家一样2成或者1成首付零首付,贷款利率1-2%,还不涨什么时候才算到头,否则政策空间还大。
建议其他各省份城市抓紧时间跟上,老爷们的资产能不能再翻一倍,就看你们的了。
有人说这是在吸毒,其实还是有区别的。
15年搞这套,大家没拎清楚,是被哄着买。而现在搞这套,大家都门清他们是些什么妖魔鬼怪了,玩的是什么把戏了,大家都不愿意买。
但又能怎样呢,你不买,房价还是会推高,代价最终还是你来出,很多人没办法,只能主动把铁链往脖子上套,那这他们的政绩也就有了,升官发财,岂不美哉。过两年一调走,雷爆了,烂账了,弹簧压断了,与我何干,相信后来人的智慧。
官话说得再好听,土匪就是土匪。
预防小儿麻痹症的 糖丸!
太好吃了!当时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排队吃药,我一边乖乖站队一边奇怪为啥没人哭,后来到我了,吃了一颗,哇(๑ŐдŐ)b!好好吃!
当年年少无知的我还以为从此一天吃一颗……然后希望破灭……>_<
wait...這個地方不是割讓給蘇聯了嗎?現在屬於俄羅斯啊。
說話確實硬氣,一般來說俄羅斯也不會去打芬蘭,但是上趕著當小醜這不好吧...
還有,蘇芬戰爭主力不是烏克蘭人?
不會忘了和蘇聯簽的協議內容了吧?主動撕毀協議,美國也不會當你是正常人啊...要是俄羅斯先背刺也就算了,主動搞事情是瘋了?就不能悶聲發大財?
當領導人不用學歷史和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