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老艺人不识字,只能口传心授,把各地读音串一块了。
比如“代战公主”,这个名字既不文雅也不好听,为什么起这么个名字呢?原来,《红鬃烈马》这戏是从秦腔来的,公主原名“玳瓒”,秦音像普通话代站。
老艺人四处跑码头,也就互相学习各地的地方戏,又不识字,自然难免理解的不准确。代代相传,就这么传下来了。
张正芳就回忆说,校方规定,不能向老师傅请教戏词的具体释义。因为老师傅不识字,戏词都是一代代口传的,传错了也没人敢质疑,就这么一直错下去。她举例,老师教“十字街头耍大刀”,她怎么也不理解,后来才知道是“十字街头送故交”。
相声界,把“酿”读成rang,就是秀才认字读半边,繁体是“釀”。
唱曲中,偶尔的外地口音,反而增加疏离美。这样将错就错,反而保留下来。
说文读的,都是附会。北京雅言没那么多尖团音的,反而河南土话分的更清。我作为偏僻农村人,往往受不了京剧大部分著名演员尖团音不分。尤其是张派,多半的尖音都不会。
最俗不过要饭唱的“莲花落”,杨晓琼作为山东本地人,拜的师傅是安徽人,所以早期很多字是安徽用字,本地人能听懂,但从来不用的那种。
地方戏也有这个毛病,比如豫剧,还、国等,发音为环、归,其实当地根本没这个读音。六读为陆,“六部效劳三年满”,有些演员不懂,给改成“吏部效劳三年满”。“交子归无宝献”,其实原词是“交趾国(越南)无宝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