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俄乌战争会不会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开始? 第1页

        

user avatar   ning.mao.wi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知道提问者有没有拼多多。如果有,应该不会有这么搞笑的问题。就能生产巧克力、土豆泥、香肠、面包、威化的国家,也配叫世界?俄罗斯的产值还不如浙江省……它要敢叫世界,浙江叫什么?世界之王?


user avatar   Exodus_van_Gains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两大技术突破,某种意义上永久性改变了工业化社会对战争的态度:核弹和抗生素(恰恰是二战时期美国最重要的两项技术工程)。

前者,把工业化强国之间爆发战争的后果提升到了史无前例的灾难级,战争的潜在收益一落千丈;而后者,则把工业化人口的预期寿命和医疗卫生保障(反过来,这就是因战争死亡的“机会成本”)提升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在抗生素出现以前,随便得个病菌感染就送命的概率很高,相对而言,在战场上送死也不见得那么可怕。

英国作为欧洲最发达的国家,20世纪初有30%+的人无法活到40岁,而一战英国士兵的死亡率约为12%。英国1916年1月颁行的《兵役法》,入伍年龄为18-41岁;而到了1918年,年龄进一步放宽到51岁。对于三十来岁(算是中位数)的男性而言,上战场而死的概率,不见得比(之后同样长时间里的)和平年代的死亡率更高,为国而战的豪情壮志完全可以压过对死亡的恐惧。

当然,目前国际形势和地缘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有很多相似之处:

人类历史上最巨大的工业国,相当于当年的欧洲第一大工业国,从某个划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后都发展了四十多年(1871,1978),对海外市场和农矿产品的依赖度都不低,从经济角度看是世界体系的受益者。两者都有人口红利(德国的人口红利甚至都溢出到美国,以至于德裔成为美国第一大族群)和工程师红利(德国理工科教育是开山鼻祖的地位)。都一度依靠“性价比”来实现产业版图的扩张——Made in Germany最早是全球霸主(前世界工厂)强制要求的侮辱性标注。作为后发国家,都面临一个基本被瓜分完毕的世界体系,国内不少人鼓噪“入关”。出海口事实上被封锁,都有依托陆权另起炉灶的谋划——且铁路都是设想中的核心抓手。都在大力“造舰”,都和全球霸主(前世界工厂)有结构性矛盾,Pax Americana和当年的Pax Britannica和一样面临挑战。

同时,人类历史上最巨大的工业国和隔壁的前东亚第一强国有历史宿怨,前东亚第一强国对其的敌意和恐惧,一如当年法国(前欧陆第一强国)对德二的敌意和恐惧。并且前东亚第一强国仅凭自身的实力和体量完全无法抗衡人类历史上最巨大的工业国,就像法国凭自身完全无法抗衡德二。前东亚第一强国,同时也是东亚第一个陷入老龄化、少子化的大国,就和当年的法国一样(19世纪下半叶开始就受困于人口增长乏力的问题)。两者的思路也是一样的,就是借助外力——域外的“离岸平衡手”和另一个方向的更落后大国/人口超级大国,让实力远超自己的对手陷入“两线作战”

这个意义上,印度相当于低配版的沙俄,灰色牲口众多,爱侵略扩张,国内矛盾尖锐、危机四伏,印度教民族主义就像泛斯拉夫主义一样咄咄逼人(都是作为塑造国家认同+转移国内矛盾的手段)。两者都有一个某宗教背景的宿敌,人口规模对比也类似(一战前沙俄人口1.7亿,奥斯曼只有0.2亿;今天印度人口14亿,巴基斯坦人口2.2亿),且“宿敌”都和隔壁的巨型工业国是准盟友。当今的印度和当年的沙俄,都面临隔壁的巨型工业国向本国势力范围的渗透。有意思的是,隔壁的巨型工业国都谋划途经“宿敌”的铁路。

今日的世界岛腹地,有个曾经号令半个地球的没落大国,和人类历史上最巨大的工业国既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历史渊源,也有过激烈的冲突(部分原因是本阵营的主导权之争),但如今双方是准盟友,且老大哥和小兄弟的位置互换。当年的欧洲腹地,也有个曾经号令半个欧洲(哈布斯堡一度是半个欧洲的统治者)的没落大国,和彼时(一战前)的欧洲第一大工业国有民族文化方面的历史渊源,也发生过战争(也是争夺主导权),但也成为了背靠背的同盟,且老大哥和小兄弟的位置也互换。两个没落大国,内部都有事实上的国中之国——相关的势力只忠于没落大国的统治者而非忠于没落大国本身。两个没落大国,也因此都有进一步“解体”的危险

同时,在有些利益一致的场景下,没落大国和巨型工业国、更落后的人口超级大国,也能像“三皇同盟”那样,变成准同盟(比如某合作组织,比如某金属建材银行,比如今年2月24日以后)。

差异方面也是显著的:

1. 今天的印度和俄国之间几乎没有矛盾,而历史上奥匈和沙俄的矛盾是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大核心矛盾之一(从实际发生的历史进程看,可以排在第一位)。

2. 低配就是低配,沙俄一战前工业规模超过法国,整体经济实力达到德二的六成,而印度的经济体量还不到人类历史上最巨大的工业国的二成。沙俄能在1916年把德奥几乎打崩(布鲁西洛夫攻势),而印度,看不出有把人类历史上最巨大的工业国打崩的能力。

3. 德二相对于域外的“离岸平衡手”(英美及其殖民地)实力对比:整体经济实力不到后者的三成,几个关键的生产力指标,最高的也只勉强超过英美总和(还不包括大英帝国的海外部分)的四成(钢铁产量,德国1760万吨,英美3950万吨)。且背靠背的盟友产业上和自己同质化,无法提供能源、矿产、农业等方面的互补支撑。而人类历史上最巨大的工业国,经济体量相当于域外“离岸平衡手”(盎撒五眼+欧盟)的40%,几个关键的生产力指标,制造业增加值接近美国和欧盟总和,发电量占全球30%,钢铁产量占全球50%,和准盟友(能源、矿产、农业出口大国)在产业上完全互补

4. 最关(xing)键(yun)的两点:一是,人类历史上最巨大的工业国外交政策几乎完全不受国内舆论影响,完全不同于一战前的列强;二是,塞尔维亚很小,而乌克兰很大。


user avatar   liey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说俄罗斯这个国家是先天不足,那么美国,便可以称得上得天独厚。

这一点在战争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

首先它远离亚欧大陆,美洲偏安一隅,土地都是大平原,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哪怕全世界其他国家都打烂了,美国也能置身事外,高枕无忧,比如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前期美国一直是拒绝直接参战的,直到珍珠港日本抽风千里迢迢去偷袭美国,加上英国不断拱火,才让美国不情不愿的加入战场,战后全世界打成了一片废墟,唯有美国是一片安宁祥和蒸蒸日上,其他国家的重建都得依靠美国,这让美国从一个边缘国家一跃成为世界老大。

从那时起,美国就意识到,战争,尤其是世界大战,对全世界都可能是灾难,唯独对自己,是绝佳的机遇。

别说什么珍珠港911,和别国动辄尸横遍野的惨状相比,美国的牺牲实在够不上人家一个零头,但收获却是整个世界和近百年的强大辉煌,与收获相比,这点牺牲根本不值一提。

所以全世界任何国家都会害怕发生世界大战,唯有美国不怕,甚至非常乐意见到它的发生。

但俄罗斯就不一样了,它地广人稀土地贫瘠,除了石油资源其他乏善可陈,还因为曾经的红色血统遭到整个欧洲的排斥,又地处亚欧交界处,一旦爆发世界大战,它一定是主要战场,到时候打起来不论成败,自己国家一定是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可谓百无一利。

所以,俄罗斯自己,一定不希望真的爆发世界大战。

那么现在,假设你是美国,你要咋办呢?

你明知道只要战争扩大,自己目前的所有危机都将迎刃而解,且自己绝不会受到任何损失,而如果战争没扩大,俄罗斯达到了战略目的就撤了,欧洲那群老阴逼也不一定会受自己的忽悠,为了什么正义而战,反倒因为需要俄罗斯的天然气而大事化小,那这一番折腾,就成了白费劲。

这么好的机会,不会轻易出现第二次了。

美国一定会努力把握机会,但它能不能成功,现在还没有人知道,至少现在看来,虽然舆论是被煽动起来了,但是欧盟国家和俄罗斯本身还保持着相当的冷静,甚至法国还有点反水的趋势。

中国就更不用提,它比博人传还不可燃。

所以美国,还任重道远啊。


user avatar   huai-yi-zi-ji-zuo-liao-jia-lu-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俄罗斯出兵乌克兰

二,阿拉伯国家出兵以色列

三,北约下场收拾乌克兰残局。

四,4V办理第二代身份证。

五,美国封锁马六甲,同时兔子也封锁台湾海峡。

六,日本宣布修宪,改革自卫队。

七,朝鲜出兵统一半岛。

八,印度屯兵藏南。

九,巴基斯坦与印度在克什米亚开火。

十,太平洋战争爆发。

十一,华府周边一棵大树被兔子洲际导弹打中,瞬间解体。

十二,太平洋战争结束,双方没什么损失。华府损失一棵百年古树。

十三,美国宣布承认九段线,以及4V回归的事实。


user avatar   tang-ji-ke-de-54-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世界GDP排名前10都找不到的国家,有什么资格挑起三战?

美美国已经不屑于将俄罗斯作为对手了。


user avatar   liu-shu-bin-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早先答案里把基础搞错的人太多了。

一战和二战本质上是各国普遍生产过剩,于是要用战争摧毁其他国家的生产能力,并抢夺用来倾销的殖民地。除了我国的抗日战争外,各个主战场都是争夺殖民地的帝国大战。

而现今世界面临的问题是资本过剩,除了东亚外的其他地区是普遍生产不足的,于是才有虚拟货币数字艺术品等一票硬创出来的东西承接过剩资本。

解决资本过剩的方法不是摧毁而是创造,所以欧盟都一反“自由主义经济”那套经书,准备在在芯片、绿色能源和电动车上投入过万亿欧元来发展新型制造业。美国也试图用相同的竞争方向来重建制造业。更别提东亚这三个内卷国了,最小的韩国都在芯片上要砸4800亿美元,中日的数字更加天文化。

这时候你跑去摧毁别人家的东西,弄不好会帮对方制造过剩资本投资新空间、加快新创造的速度。比如川普搞的科技战,反而救了中国一大批芯片企业,给中国送来了一堆高薪高学历工作岗位。

正确的玩法就是美国正在示范的,挑高竞对的社会运行成本,让竞对剩余的资本只能用来维稳和不能用来创造。比如在乌克兰挑事后,给欧盟送去了近千万难民,把能源、粮食等价格全部打高;还要增加军费。这些额外花费会造成欧盟可在新型产业领域创造的投资大幅减少,让欧盟创造的速度慢下来。美国也就胜利了。

未来这一套肯定还会用在我国身上的,美国会继续逼欧盟日韩一齐对我国加征关税,和法国一齐抢夺我国在非洲投资的矿产资源,各种挑动我国放弃防疫、用反腐旗号干扰我们的一带一路。从进出口、社会运行、资本扩张输出三方面推高我国的社会运行成本。


user avatar   xuanj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没有核武器,可以百分之百的说第三次世界大战开始了。

但是因为有核平的存在,事情还没到一丝希望都没有的地步。

什么是世界大战?简单来说,当旧的世界秩序开始难以维系走下坡的时候,有新的列强对旧的世界秩序发起了挑战,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称之为世界大战的开端了

要理解世界大战的概念,你需要上升到全球化和世界秩序的角度。我在16年写了一篇文章,里面就已经提前预言了美帝主导的世界秩序的崩溃,而且我还预测了崩溃可能会从哪几个国家发生:乌克兰,韩国,沙特。

今天的历史进程,证明我的预测大方向还是比较准确的。原因就在于分析问题时,抓住了问题的主要矛盾。

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就是美帝所主导的全球化3.0版世界秩序的崩溃。全球化从最早的西班牙荷兰主导的全球化2.0,也就是商品贸易全球化;到英国主导的全球化2.0,也就是殖民贸易全球化;再到美帝主导的全球化3.0,也就是金融全球化(实际上在冷战前半段有一个2.5版的全球化,也就是资本产业全球化,转向发生在里根时期)。

2008年的金融危机,实际上已经标志了美帝主导的3.0版本全球化秩序开始动摇。但如果世界上没有中国这么大块头的挑战者,美帝的秩序不会动摇的这么快。

当旧的秩序开始动摇,尤其是强力的挑战者已经出现的时候,很多在旧秩序下被压抑和剥削的国家就会忍不住跃跃欲试,试图火中取栗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历史学家通常以1939年的入侵波兰为起点,但是我们如果全面的回顾二战前的历史,可以认识到,二战真正的起点,是918事变。因为918事实上意味着日本这个在凡尔赛体系下被压抑和不得志的列强,试图挑战世界秩序。1929年金融危机爆发,1931年日本就忍不住发起了满洲事变。当然这次事变具有偶然性,如果不是日本底层独走以及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这次事变并不会这么快发生。对比下另外两个法西斯国家,意大利是1934年才发动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战争,而德国第一次试图正面挑战凡尔赛体系则是1936年的进军莱茵兰。所以正常来说,日本应该是等到34~35年再开始侵华(实际上31年日本高层都反对军事入侵,奈何张学良和蒋介石这对卧龙凤雏实在是软柿子到让人觉得不捏就是暴殄天物)。

另外,1936年爆发的西班牙内战,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预演,共产国际阵营和法西斯阵营提前在西班牙隔空交了一次手。

有意思的是,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前,也有类似的剧情,那就是叙利亚内战。叙利亚内战可以说是微型的世界大战,各方势力在这里也是隔空交了一次手。更有意思的是,最终胜利的,也是试图挑战当前世界秩序的一方(俄罗斯,伊朗)。

当然,历史不是简单的重复,只是时常压着相似的韵脚。下面说一说今天和历史的不同之处。

不同之处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之下,英法作为主导世界秩序的力量,实际上相对的实力并不强。但是今天美帝作为主导世界秩序的力量,至少纸面上的实力(加上盟友的力量)比当年主导秩序的英法那可是强太多了。

不同之处二:当年针对英法殖民秩序的头号挑战者美国,与英国毕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英国对美国虽然有打压(让美国愤然退出国联)但是并没有非常针对。但是今天,美帝金融秩序的头号挑战者中国,则是和美国在种族/政体/意识形态上面都完全不同,美帝民间的敌意也是极具上升。

不同之处三:大概也是最大的不同之处,那就是核武器的存在。核武器的存在逼得列强们被迫维持表面的斗而不破,至少是不要直接撕破脸的程度。冷战时期大家的潜规则就是列强之间不要直接开打,就算有争斗也是派遣小弟上场,自己背后使劲。越南战争美帝下场了,中国苏联就在背后支援越南;阿富汗战争苏联下场了,中国美国就在背后支持阿富汗;除了古巴导弹危机,还真没有两个列强亲自上场对抗的,但是古巴导弹危机毕竟只是外交危机,不是战争。

但是这次有点不一样,俄罗斯亲自下场,正面硬撼美帝的欧洲秩序和石油美元霸权,蕴含的潜在危险性非常大。因为现在的美国和冷战时期不同,今天的欧美都已经变得非常民粹,如果在民众的强大压力下,政客有可能做出非常不理智的选择。毕竟,今天的欧美政客都是一些只看选票的虫豸,对他们实在不能有过多的期待。反过来说,如果他们不是这样的虫豸,也不至于玩脱了把俄罗斯逼得鱼死网破,反过来也把自己逼到了墙角。实际上,美国国内那些现实主义的外交大师或者学者(乔治凯南,米尔斯海默,基辛格等),全部都反对北约东扩。奈何现在已经不是冷战了,严肃的国际政治已经让位于作秀的国内政治表演,现实主义也让位于意识形态的激情。

现在俄乌战争的情况,你细究会发行是一个非常难解的问题了。如果俄罗斯情况不利,比如说大部队反被围歼,那么普京可能下台,而上台的则有可能是更加激进的皇俄,直接宣布总动员并准备使用战术核武器的那种。而反过来,如果俄罗斯进展缓慢但是推进顺利,同样也有危险,欧美的民众可能对此极其不满,并且给政客施加压力要求更加积极的介入,直到最后北约亲自下场。而如果要乌克兰和俄罗斯双方会谈成功,也同样不容易,因为条件相差过大,乌东地区是没办法解决的死结,其严重程度大概就类似于当年的阿尔萨斯洛林,双方都不能失去这里。

归根结底,每一次的世界大战,首先都是世界各国的经济形势恶化,导致了各国的国内政治极化和民粹化,而极化的国内政治会把压力转移到对外上面,各国的外交都会失去弹性——一旦你让步太多(哪怕是名义上让步),就会在国内被“天诛国贼”。这种情况下,之前那些悬而未决的地缘问题,都会被民意挨个的加热引爆——乌克兰,台湾,朝韩,以色列,这都是潜在的引爆点。以前美帝实力强大,横压一世,什么问题都能用实力压住。但是现在不行了,一方面美帝自己实力下降,另一方面出现了强力挑战者,最重要的是美帝自己的内部精神分裂,没有冷战那种战略意志和凝聚力。看看当年肯尼迪在古巴导弹危机的时候多么钢,再看看今天拜登在乌克兰问题上多么软,就可以体会其中的差别。

俄罗斯只是首倡者,后续更多的秩序挑战者还在后面。真正的关键,是看那个最大的挑战者什么时候下场。 @持续低熵 有个理论我是很赞同的,那就是台湾今天变成了美国的战略负资产。因为某种程度上,台湾成为了美帝霸权地位的标志,失去台湾会起到类似《让子弹飞》里面杀死假黄老爷的效果。偏偏台湾距离大陆的距离太近,完全处于大陆的区域拒止/反介入的能力圈中,把美国的军事力量派遣到这里支援等于是让他们去送死。所以一旦大陆武统台湾,美国就会陷入两难的局面,派兵肯定是肉包子打狗,来一个彻底的战败;不派兵那么世界霸主的脸面就扔到地上了。这一点,大陆知道,美军知道,美国上层不一定人人知道但是核心决策层肯定制度,而台湾领导层也知道,大概就是台湾民众不知道。

不过美帝毕竟没有纸面上的对台湾军事义务,虽然有一个《对台湾关系法》,但里面都是擦边球,最接近的一条是第三条的几款:

A. 为了推行本法第二条所明订的政策,美国将使台湾能够获得数量足以使其维持足够的自卫能力的防卫物资及技术服务;
B. 美国总统和国会将()依据他们对台湾防卫需要的判断,遵照法定程序,来决定提供上述防卫物资及服务的种类及数量。对台湾防卫需要的判断应包括美国军事当局向总统及国会提供建议时的检讨(应为建议)报告。
C. 指示总统如遇台湾人民的安全或社会经济制度遭受威胁,因而(应为以及)危及美国利益(的情况发生)时,应迅速通知国会。总统和国会将依宪法程序,决定美国应付上述危险所应采取的适当行动。

里面没有提到美国有协防台湾的义务,顶多说是提供各种物资,以及采取“适当行动”。什么是适当行动,我猜多半就是趁机卖点军事物资吧。(未完待续)


user avatar   mu-tian-lin-y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会。

基本秩序仍在。俄罗斯所能得到的支持不够它挑战现有秩序。

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实际上是在冲击二战后的国际秩序。但很遗憾,军事的拉胯导致俄罗斯颜面扫地,一个月中屡次提及战略威慑武器,更暴露出普的色厉内荏。搞了这么久反而从全面进攻变成了重点进攻,明显是想尽快取得进展然后“得胜还巢”。

反观欧美,目前是经济制裁为主,军事援助为辅。北约虽已提升战备等级,更陈兵周边国家,但仍未直接参战。明显还有更多选择。

有消息说普总统已经在动员预备役人员,并已对欧洲采取部分“断气”的措施,看起来,至少在占据顿巴斯地区前,他不会停。这涉及到他的权威和面子。

而泽总统也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现在即使乌克兰的上层想让步也很难,民众已经动员起来了,他们会打倒所有他们认为应该被打倒的人,无论是谁。

俄乌战争已经不可避免地走向长期化了。一场不应该发生在21世纪的残酷的局部战争。

最后,赛里斯没有明确支持俄罗斯,赛里斯一直从事情的是非曲直出发。各位孝廉请勿自误!

根据“老猫仙”的评论,是否“长期化”确实需要再观察。应该说,我个人认为战争暂时是停不下来的。

关于我的回答,我不会删去那些事后被认为需要修正的部分。我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不至于会认为自己曾经的错误认识是见不得人的东西。寻求进步,这就是我上知乎的目的。


user avatar   zhangxiu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可能性很低很低。

战争需要势力失衡——或者世界秩序已经混乱。目前,完全没有迹象。

格局:东方(中+印+俄+朝+伊朗+阿富汗)VS西方(美+加+日+韩+澳+欧),基本平衡(平衡很重要,代表不会有一个阵营愿意军事冒险)。

秩序:除俄罗斯外,基本所有大国力量都表示明确支持——包括我国。我国官方定义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严格遵守联合国宪章。而俄罗斯已经被削弱,可能会在某一个时间段,暂时退出大国行列,但是依然有一定势力,可以保留多少,要看谈判结果(国际秩序共同对挑战者的惩罚)。所以,东方阵营依然维护目前秩序

惩罚机制:经济惩罚+国际压力+孤立政策+武力威胁依然有效,甚至可以压制核武器+军事强国(俄罗斯目前改变军事目标,证明已经部分妥协)

国际调解与谈判机制:依然有效。比如中美贸易摩擦——我国表现得很好,美国未见明显对中国压制,中国反制裁策略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参考2018-2021我国经济增长指数)。中欧贸易摩擦也适用——未见双方矛盾升级。基本是有合作,有冲突,有谈判,有交流,有压制与反压制

目标:世界大部分人民都是追求幸福的生活。几乎所有国家都追求的发展和稳定

如果谈判、贸易,交流就可以解决的事情,没有人会选择打仗的。打仗是有成本的。一般参战国都是乐观的预测,认为自己会赢,持有较为乐观的态度,才会去打(俄罗斯对乌克兰)。或者,打赢收益很大。

目前,各方面的指标,都不太支持第三次世界大战。所以,我不太认可高票。此外,高票们夸张了中国和发达国家集群的矛盾——说中国和美加日韩英澳欧是你死我亡的关系,是危言耸听。可以强调她们对我们的敌视或者压制;也可以不提合作(其实合作也很多,为了反渗透,不提也可以理解的),但是没必要说你死我亡,我们会跟西方国家长期共存。

长期共存嘛,互相诋毁,互相抹黑,互相搞点儿小动作很正常;但是也要互相赚钱,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看不上,不认可,不代表一定要互相厮杀,互相放核武器,没理由一起死。


补充一点,很多人认为俄罗斯失败,则怎么怎么样。俄罗斯的失败和衰弱并不是从这次战争开始,已经连续衰弱八年了——从拿克里米亚起,就注定了这是一场高强度的对抗。对抗的领域持续到:1.国际影响力;2.金融;3.贸易;4.人才贮备;5.政府收入;6.科技升级;7.信息舆论;8.军事实力等等等

所以,从世界格局角度来看,俄罗斯发动战争是一场军事冒险,希望可以通过占领乌克兰,减轻其其他领域所遭受的制裁。很明显,已经输了,但我依然觉得东西方阵营的势力不会差距太大。中国,印度等国依然会想办法保全其俄罗斯(会有部分伤害,但是不会那么严重,更不可能出现什么被肢解,外部力量没人肢解得动核大国)。而俄罗斯以后在经济上,也会跟中国和印度捆绑的更为密切,会需要一个较长的恢复期。可能需要20-30年左右,甚至更长,发展没有那么快(参考我国的发展大概用了40年)。


补充的第二点:

评论许多知友从各个角度质疑这个答案,并且帮我补充角度,我很开心,玩知乎真的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基本没有任何脏话,也没有立场,有的都是正面,互相促进理解的讨论——这在如今的知乎社区很难得。我列举大家质疑的几个问题,并且跟大家讨论。

一、世界阵营:

知友说,这个答案里划分的世界是简单的二级阵营,这种划分方法是错误的。比如,印度凭什么进入东方阵营,就因为支持俄罗斯?可是印度对我国的对抗,和军事紧张程度,经济打击程度,在某一个时间段内,超越了跟美国的对抗。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制衡我国,无论是军事,经济,舆论等等。所以,印度是否在东方阵营,不确定。

又比如:伊朗,委内瑞拉是否在东方阵营很存疑。比如华盛顿这次为了制裁俄罗斯政府,跟伊朗和委内瑞拉都加深了联系——并且,有可能会进一步改变对她们的策略,释放她们的石油生产潜能,取消一部分经济贸易制裁,使得她们的政治站队改变。所以,他们是否真的在东方阵营,也很存疑。

回答:东西方阵营的划分是根据意识形态(参见构建主义)。为了方便理解,而暂时性的忽略了地缘政治。我本身是认可世界是多级存在,互相制约的。但是制约事态依然均衡。这次对抗,也可以看成是一种文化级平衡。既在斯拉夫文明衰弱的时候,中东的伊斯兰文明为了避免使得基督文明坐大,有倾向性的保护俄罗斯(劝俄罗斯谈判的国家都是在保护俄罗斯——因为战争一定使得俄罗斯持续性长久性的走向衰弱,且很难短时期恢复)。

二、国际秩序是否已经混乱?

答:没有。这点是确定的。国际秩序是否出现混乱的标志观察联合国以及下属组织即可(参见新现实主义)。一些协调部门,比如联合国计划粮食署,或者亚洲投资银行,比如欧佩克+,这些职能部门依然在运作,证明联合国还在发挥应该有的职能,和协调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各国协调,对话。没有国家愿意退出(包括俄罗斯也不愿意退出G20),证明俄罗斯破局失败——会被严惩。

三、俄罗斯战争是否动摇了国际秩序?

答:不知道。实话实说——看不到真实的资料,无法判断。但是美国作为国际秩序的守护者,其实力在某种程度上是衰退了。换句话说,俄罗斯政府敢发动战争,也是因为看到了美国的衰退——认为这是一个机会,所以才会采取冒险行为。但是想不到发达国家集群如此团结,反映如此迅速。

四、各种势力平衡,是否就一定不会爆发战争?

答:肯定不是。平衡,彼此牵制只是减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在国家盘算进攻时,会想到,打不过,怎么办? 但是并不一定会阻止战争。所以,我才在文章里说,第三次战争的可能很小,不是说不爆发——只是很小很小(Highly unlikely).

评论区较精彩,欢迎知友继续讨论和补充。


user avatar   zhen-hao-y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也许,我的有生之年都不会看到第三次世界大战

只要中国坚持和平,这个世界总有稳定的力量。




        

相关话题

  如果发生了世界大战,那么战争法到底还有没有用? 
  如何评价在新冷战中的中美双方表层实力? 
  为了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我们普通人可以做些什么? 
  如何用论据合理的说服一个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对瑞士无影响的人? 
  假如二战美国火力全开,能同时打败苏联和德国吗? 
  照这种国际趋势情况下,会有第三次世界大战吗? 
  能否通过委内瑞拉的内乱来引发新型世界大战,为什么? 
  现在的德国有能力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吗? 
  全世界人民可以联合起来消灭美国侵略者吗? 
  一百年内有可能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吗? 

前一个讨论
张煜被北医三院开除,大家有什么看法?
下一个讨论
这次俄乌战争最终会走向何方?





© 2024-06-2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