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文科无用论为什么在当代中国这么有市场? 第1页

     

user avatar   yue-ru-bei-zhong-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百多年是一个循环,在鸦片战争后,中国人面对世界大变局,却又不肯放弃传统的一套,于是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只学西方的技术,但文化还是中国的最好,因此要中体西用,直到甲午战争后,被日本完全超越,才会彻底反思,知道要立宪,要议会,要德先生赛先生,要马列主义,这些全部属于文科的范畴。

因此,为什么现在流行文科无用论,因为现在正处在又一个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并希望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国内问题的阶段,因此理工科吃香,输出文科类知识的人,全部被扣上了公知的脑子。


user avatar   chen-yang-90-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曾经在另外一个相似问题里回应过这个问题,觉得对这个题目同样适用

个人比较懒,所以就直接把这个答案贴过来吧,总的来说,“文科无用论”不是一个只在当代中国出现的单一的现象,它可以说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普遍化下的必然:

虽然自高中以来我一直都是纯粹的文科生,但是对于“文科无用论”,特别是中国语境内的“文科无用论”,我依然能表示充分的理解。因为虽然作为一个价值判断它的确是错的,但是作为一个社会现象或者说社会意识的存在,它是有原因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回顾历史,“文科无用论”的呼声不止局限在如今的中国,在18世纪的英国,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美国,都有类似“文科无用”的社会价值导向,而在我的专业范围内,这种价值趋向的学名叫“industrialism”(个人倾向翻译为“工业决定论”),简单来说,这种价值判断主张工业和生产部门是一个社会的基础与核心,其他社会部门或者学术部门的重要性与它们和工业部门的相关性直接挂钩。因此,在学术领域,工科赛高,自然科学也很重要,文史哲?能吃么?(PS:顺便提一句,按照这种设定,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也具有广义上的工业决定论倾向)

然而,现如今的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决定论”作为一种价值理论已经几乎无人问津,而与之相应的,发达国家的人文社科则以以前没有的姿态蓬勃发展着,反而在自然科学和工科领域,其学术领先地位正在被中国等后发国家追赶并超越着。

好的,现象介绍完了,那么,18世纪的英国,19-20世纪初的美国和如今的中国与那些相似点使得“文科无用论”一时声嚣尘上呢?关键词就是产业革命。18世纪的英国和19-20世纪初的美国发生了什么自然不必我多说,初高中的历史课里都讲过。而如今的中国也正在经历这么一次产业革命。试想一下,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老百姓,看到身边高楼大厦一天天盖起来,高铁,大桥一天天通起来,航天事业蓬勃发展,海军空军装备惊喜频出,IT业中国更是能够站在全球发展的最前沿,而伴随着这些,钱包里的小钱钱也一天天多了起来。处在这样一个因工业化带来无限财富的社会中,不相信“工业决定论”,“文科无用论”才是异类。所以,上至明文指定国家战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下至民间自发的爱国主义宣传(星辰大海党,那年那兔那些事等),满满的都是“工业决定论”的味道。所以我说,“文科无用论”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意识,它的存在是有道理的

那我为什么说作为一个价值判断,它依然是错的呢?现在我们假设,你生活的是这么一个国家,在这里,社会福利从摇篮到坟墓,衣食无忧且也有很多闲钱能让你节假日就出个国度假。但是,在这个国家,高楼大厦已经建无可建,高速铁路也已经能完全满足国家的需要。各个产业部门也已经定型不会改变,相应的,你工作的工资只会按照工龄的增长而增长,不会因为经济发展而增长,且增长幅度也已经封顶时,你还会觉得工业的地位有那么重要吗?当然不太会。但是这时,你的身边充满了各个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人群,让你开始费解“我和他们真的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吗?如果是的,可我们的文化却如此不同,那我究竟是谁?公民又该如何定义?”,同时,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你发现你们国家的富豪们满世界的吃香喝辣,然而你的工资已经十年甚至二十年没长了。你又开始费解“这样的社会根本不公平啊,可怎样的才算公平呢?都说全球化是好事,可真的是这样吗?”。这个时候,文史哲,政治,社会,人类学等人文社科的实用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当整个社会都对这类问题充满好奇且认为是十分有价值的时候,这个社会还会认同“文科无用论”吗?

因此,任何一个价值判断,特别是在一定时间段在一个社会里流行的价值判断,背后都是和社会的实际情况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当一个社会正在通过产业的升级和革命把蛋糕越做越大时,“工业决定论”必然火爆。而当一个社会的蛋糕已经大到极限,不能做得更大,而如何分蛋糕成为人们的头号关心的点时,“文科无用论”必然会不攻自破。


PS:我们学校的批判理论的二代目哈贝马斯大佬曾经在上世纪60年代出版过一本《Technik und Wissenschaft als Ideologie》(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其中有一句非常值得玩味的话

划线部分的句子直译过来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听起来是不是特别红专正,特别社会主义?但是了解哈贝马斯的人就知道他对这个命题的态度是批判性的。因为他认为,一旦科学技术仅仅是作为第一生产力而存在的话,那么它就会成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商品拜物教的粉饰者,进而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制约甚至扼杀了作为批判,审美和价值理性活动而存在的科学。而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对于表现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崇拜与追捧,是否也同我们现在的主流价值非常相似呢?这可能便是“文科无用论”的社会土壤吧。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只要放开教育市场化,最后导致的结果,都会导致大规模的文科生失业,然后进一步催生出“文科无用论”。

为什么教育市场化一定会导致文科的大规模失业?因为在定向培养制的教育体制下,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招生人数是按照社会的实际需求来进行的,即便国家不分配工作,高校毕业生想找到靠谱的工作,难度也不会太大。但在教育市场化的机制下,对于大学来说,不管文科理科,每一个专业的文凭在学历层次的意义上都是等价的,换句话说就是北大哲学系、中文系和计算机系、物理系的毕业生,都是货真价实的北大毕业生。

但这样,对于高校来讲,增设专业就必然要考虑性价比。而很显然,哪怕是一个普通的传统工科行业,专业建设需要的投入也是普通人文学科的数倍以上,那么对于高校来说,增设文科专业也就成了大势所趋。

而这不仅仅是中国这么干。国外的很多大学,特别是私立大学,在扩招时也常常增设许多文科专业。至于说毕业生最后的就业情况如何,自然不是高校该考虑的问题。时至今日,你去美国看一看的话,会发现失业的大学毕业生一多半也都是各种文科专业出身。

面对这样的现实,说出一句“文科无用”其实并不难。

只不过,如果一个人自己还觉得有点理性思维的话,就应该将社会层面的文科就业难与文科无用进行区别思考。理论上说,任何一个专业只要招生的人数够多,超出了社会的实际需要,都会导致大量的人无法就业。比如,医学算是挺好的专业了吧?古巴当年为了推行全民医疗,就培养了大量的医生,以至于古巴的很多村镇和社区医生,水平甚至不下于美国一些中小城市的水平。但在古巴,这种医生就只能在村镇就业。当然,这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古巴虽然人均GDP不高,但整体国民医疗水平和国民寿命却位于世界前列;。

而在价值判断的层面上,文科无用自然是站不住脚的。其实很多理工科的人,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双标的地方在于,他们一边说着“文科无用”,但你要问他“为什么中国科技水平与世界有差距”的时候,他们又会说中国的科研体制不行、中国的文化不行等等。即便我们不认为他们的这种归因是错的,可如果文科真的无用,为什么要往文化、体制这方面甩锅呢?苏联的解体,似乎也不是因为当年苏联的科技差劲吧?

所以,“文科毕业生难就业”和“文科无用”属于两个不同层面的判断,前者描述的是一个客观事实,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但后者作为一个价值判断,显然就忽略了在社会中生活的人从来不是被一堆机械设备所定义的。换句话说,只要你认同下面这些话,那么就可以意识文科无用论的荒谬之处:

中国的科技进步不仅需要加大资金投入,还需要科研体系的改革,加强对科研人员的人文关怀……
中国不仅要发展经济,还要提升国民素质……
中国在快速的经济成长过程中,社会福利建设存在很多不足,应当加强……
中国想要继续增长,应当进一步放开监管体系……
中国目前在法治领域仍存不足,需要进一步提升司法从业者素质,加强依法治国……

以上种种观点,实际指向的都是人文学科所关注的领域。诚然,人文科学一般都没有比较高的专业门槛,一个高中没毕业的打工者,也能吐槽两句中国的社保体系,但如果没有多年系统的学习,即便是一个中科院院士,也未见得就能对中国金融监管法案修改提出什么靠谱的建议。

最后,按照洛克的分类,世界上存在两种判断,一种是事实判断,一种是价值判断。前者指向的是自然世界的真实存在,这是自然科学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后者指向的则是人类社会这个实体,因为只有人才能对万事万物做出价值判断。在这个意义上,当一个人说出“文科无用”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在使用了人文学科的价值判断来评价文科,而这恰恰才是这个问题真正有意思的地方。


user avatar   cao-feng-ze-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文科无用论,而是绝大多数大学的文科教育无用。

其实这种观点没啥好喷的,因为确实无用。

当然话说回来,绝大多数大学的理科教育也无用,只是貌似很有用。

但是话又说回来,一年900多万大学毕业生,说出来都恐怖。大家毕业之后反正也是干销售,上课有没有用的好像也没那么大差别。

然后话又说回来了,产学研脱节也不是中国一家的毛病,大学生过剩更不是中国一家的问题。

凑合过呗,中国文科专业老公知再怎么研究吹美国,好歹也比美国文科专业那群奇行种研究gender study强吧。


user avatar   lin-xian-sheng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原因,是有三个因素导致的

第一个因素,是由于近代中国以来形成的反智的传统。

我们知道,在近代之前,中国的知识系统,就是儒家思想+史学。他是一个纯粹文科的内容,它足以应付农业文明时代的要求。但是随着近代中国出现,中国出现了自戕性的审查,也就是通过打倒孔家店,把儒家系统打倒。这一过程,理论上应该伴随着新的思想系统的建立。

但是中国走了一条歧路,这就是他通过打倒儒家,但是思想的主导权,却被分化给统治者。在传统中国,皇帝是政权的掌控者,皇帝本人尽管是高度集权的,但是对于孔子的圣人之言却不能过多干涉,这导致了政教有一种粗略地分离。

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列宁主义,他形成了现代化的异变的政教合一结构,这导致统治者成为了思想的主导者,而所有的思想从为孔子之学著述,而转向了为统治者辩护这唯一的道路。

而马克思主义本身有一种仇视理论思想的影子(马克思本人没有这样的思想,但是列宁主义是基于俄国民粹主义,而俄国民粹主义本身就潜藏着反智主义的思想),于是文科作为纯粹理论的工作就被排斥,这是导致文科无用的一个原因。其次由于马克思主义把文科视为意识形态的表达,所以从马克思那里,他就与当时的反对派论战,以至于马克思说过这样的话

 但是,你们既然用你们资产阶级关于自由、教育、法等等的观念来衡量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的主张,那就请你们不要同我们争论了。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

而马克思这番话实际上潜藏着的内容,就是我就是对的,你们根本就没有资格跟我辩论,这是一种宗教徒的思维,正如当年伊斯兰教毁灭亚历山大图书馆的时候,说过一句名言,如果里面的内容与《古兰经》相同,那么看古兰经就好了,所以该烧。而如果他与《古兰经》不一样,那么古兰经已经说了真理,因此他们是谬误,所以也应该该烧。

也就是,知识精英缺乏了可供依靠的知识体系,以及反智主义的影响。这一点不仅仅是现在,想当年焚书坑儒之中,只有占卜、医学等实用性的内容不被烧,而先秦诸子的书则是毁之一炬。

第二个因素,是理工不分导致。

由于中国自古就没有科学,纯粹的科学,是典型的理论内容,他在西方是近代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近代从求真转向了求实。中国自古只有技术,而同时西方人是凭借着坚船利炮迫使中国打开国门。所以中国人就根本不理解西方人的学术是怎么回事,大部分人只是把科学与技术混同。

于是把纯理科的内容与纯工科内容混同起来。而马克思主义尽管有反智主义的思想,但是马克思主义本身又是强调生产力的,于是在这个意义上,工科就被视为更为正面的角色。

其实我们知道,无论是苏联还是中国,都有过批判诸如遗传、相对论的闹剧,这其实暗地里说明,即使是理科,在那个疯狂的时代,也是有原罪的。

而这有一个逆向的演化,就是在前40年前,文科主要为政权服务。但是改革开放以后,为政权服务的人,往往被斥为御用学者,而被人鄙夷。但是后来又反过来,但是无论如何,作为学术的社科是依然无法被树立起来

其三个因素,是中国文科自身的问题

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由于它的历史底蕴本身就弱,文科的重视程度就不高。中国之所以历史底蕴弱,是因为中国缺乏纯粹西欧的学术底蕴,中国自古以来,教都是统治的工具。而在美国、西欧这样发展迅速的国家,往往文科的力量就弱。

由于中国文科学术系统本身就不稳定,所以文科所展现的价值,就还没有被人真正认识到。


user avatar   yirandirecto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中国的大学教育和社会需求完全脱节了。


会印尼语的不会做财务,会财务的外语不好,学工商管理的连账都不会记,学广告的不会写文案。完全就是大学为了拿财政拨款,疯狂地开新专业,招了一帮连工作经验都没有废物老师来误人子弟。


教育体系有责任,学校也有责任,老师也有责任,整个社会引导也有责任。


你说文科没用吧?其实有的专业是必须的,比如说外语。比如说外语里面还有西班牙语,印尼语,泰语,越南语。国家是必须要有这些人才的。你别看这些人学历可能不高——但是中国人不去泰国做生意吗?不去印尼做生意吗?不去越南做生意吗?


而且外交部门、移民部门,不需要会外语的人吗?


但是你光会外语你就只能当翻译。而实际上能当同声传译的没几个人,而且单纯的当翻译,你总不能一个公司去印尼开拓业务的时候,一个会计再给他配个翻译吧?一个销售也给他配个翻译?


我们经常讲复合型人才——文科专业尤其需要复合型人才。比如你会一个外语,你一定要会一个其他的东西。比如财务,比如计算机,比如法律。你不能只会外语啊?


但是我们目前的情况就是——教外语的老师也是只他妈的会外语。其他啥也不会。而外语类的高效——一般其他专业都不咋地。然后在我们国家,大学之间转学和跨专业读第二专业也非常的困难。基本上是不能转学,想读第二专业,你还得考到班里前几名。


实在是匪夷所思。


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外语和财务结合的很好。卫哲就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毕业的。上海财经大学做的也比较好。


但是还不够。因为这些学校基本只能保证英语和财务的结合,或者英语和法律的结合。但实际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国际化时代的殖民方式其实是通过跨国公司对外进行殖民,而不是通过战争。


那么你就需要大量的、既懂那个国家外语、又懂当地的法律、或者是当地的财务的人。


可是我们国家有几个学校开设了越南法呢?印尼法呢?泰国法呢?印度法呢?尼日利亚法呢?很少。而这些国家是中国企业出海最成功的国家——但是没有人才支持。


因为我们以前就是在国外创业的。极其的痛苦。妈的没有人才。


会印尼语的中国人其他全部不会。当地人懂当地法律的,不会中文,甚至英文也不好。财务更是痛苦,在国外做大生意的中国人,既要找懂当地语言的、又要懂当地财税的、又要懂中文的,而且因为跨过做生意,甚至还需要懂国际会计准则,几乎找不到,只能从华人里去找。也非常难找。


最后就只能用英语——用英语也痛苦——因为实际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并不是所有国家都说英文。而且你一跟别人说英文,别人觉得你不尊重他。


所以我都不知道中国的大学在干吗?


培养的人,完全是干不了活的。得企业重新培养一遍。可是企业已经解决了这么多的就业,纳了这么多的税。然后家长花了这么多钱去让孩子补课,让孩子读研究生,让孩子出国留学,最后什么都干不了。


比如学法语的,他去法国留学,一般学法语的都是要去非洲工作的,法国的工作机会很少的——但是你光会法语不行啊。你去那不能只说话啊。你要么得做行政,要么得做财务,实在不行得做饭,最好是懂技术——能修桥修路,懂土木,或者懂计算机是吧?但是国内学法语的几乎都是文科生——几乎除了语言什么都不会。


其实翻译的岗位并不是需要很多的。因为能派到那去的,基本都会法语或者英语。否则也不会派过去。而且日常交流其实没有那么难的。


中国的教育体系其实和美国的是不一样的——美国的顶尖大学都是私立大学,说白了就是校友捐款维持的,中国的顶尖大学都是公立大学,说白了都是企业、纳税人和财政供养的,是整个社会在承担教育成本——成本是一定要有产出的。


比如60%的财政收入靠卖地,那么这个成本最后是会转嫁给所有的人的。你就算不买房子,你也得租房子。而且开发商说白了大头的成本也是掏在地价上了。


最后大家花了那么多钱,养了一帮没用的文科生,什么也不会——这相当于给企业又增加了一重财务负担。


我就问你——你把30%的钱交上去了,然后一个大学从另一个大学招聘了一个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人去教广告,去教财务,去教工商管理,然后这个人天天在大学里每周就上5节课,每个月拿几十万,还有集资房可以买,然后教的全部是落后的知识。然后你招聘了这个学校出来的人——还得再一年花20万重新培养。


经济效率怎么上去?


很多人不知道——华为公司,中国最牛逼的研发公司,全球员工21万人,年营收9000亿,净利润700亿人民币——你是不是以为很牛逼了?


那我再告诉你——苹果公司,全球员工13万人,年营收超过5万亿人民币,净利润将近4000亿人民币——所以苹果的人效是华为的多少倍呢?可以自己算一下。而且我们都知道——华为的海思芯片已经是中国电子行业最好的芯片了——但是远远比不上苹果的芯片。苹果的芯片比高通的还要好。


苹果的高端机型是不用别人的芯片的,也不对外供给,都是自己用。


当然,有历史原因,美国工业化100多年前就完成了,我们刚完成。但绝对不只是历史原因——为什么我们的最好的企业的人效都比美国的公司低这么多?大部分公司的人效更是低的要死。为什么?


跟教育有很大关系。


因为我们国家的年轻人在考试、在补课上花了太多的时间,太多人去上没有用处的专业了,大学的老师有水平的太少了,大学设置了太多没用的专业。所以即使是像华为这种可以招聘最好人才的公司,很多时候都要重头培养一个人。


文科生太多了,外语太差了,复合型人才太少了。最后有野心的中国企业家出海的时候,招人的时候太难了。而且本来中国就是乡土情结严重,绝大部分人宁愿一辈子在老家内卷到死,都不愿意离开家——所谓父母在不远游。这个文化非常不好。


user avatar   la-la-la-la-74-13-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理科创造财富,文科分配财富。

今天的文章写的就是这句话,这句话是我思索很久以后,意识到的一个世界真相。

什么意思?

先说清楚我定义的理科和文科。

我说的理科主要是指: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工程、Mmathematics数学,统称为STEM专业。

其他算文科,比如什么法律、金融、历史、艺术之类的。

可以这样简单理解:

创造物理财富的,算我说的理科。

创造虚拟价值的,算我说的文科。

有一个现象很常见,但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在2016年8月,香港上市的雨润集团老板:毕国祥的女儿毕希熙,遇害了。

怎么死的?被英国屌丝男友打死了,家庭暴力打死了。

他男朋友什么都不是,就是一个英国底层屌丝,长得也不帅,路人脸,具有严重的家庭暴力行为。

结果呢?毕希熙被打成肋骨骨折、器官出血的状态下,死之前想的还是希望男朋友可以和她和好,而且男朋友还不是第一次暴打她了。

这是香港上市的雨润集团的千金啊,如果你要找英国男友,我们通常想象中的情节:难道不是和一个英国精英 或者 英国企业的公子 联姻吗?

毕希熙男朋友干嘛的?英国底层女性都看不上的酒吧打工仔。这个事当年在西方上了头条,我觉得这真的是有辱国格。

一个顶级的华人企业家的女儿,居然沦落如此,还是心甘情愿的,请问这是为什么?有没有和香港去殖民地化不彻底有关系?

大家想想看吧。

再比如高晓松、陈丹青这些文人,他们都是出国以后又回来的,都公开谈过出国以后的情况,直言在外国根本赚不到钱,洋人对中国文人没兴趣。

这些人是在中国发财赚钱有地位的,结果呢?他们天天在国内替西方做文化宣传,拜登说要花几亿美金搞乱中国,如果你是为了“狗粮”赚钱,我虽然不耻这种行为,但是倒也是可以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无非就是人性贪婪。

问题就是高晓松、陈丹青都是自费舔西方的啊!是赚国内的钱,免费给西方宣传。

请问这又如何理解?

再比如潘石屹,他儿子不就是涉嫌侮辱英烈被刑拘了吗?潘石屹在哪发财起家的?还不是中国,他是中国经济发展十几年最大的受益者之一,结果呢?他还不是天天跪舔制裁中国企业的美国人。

请问这又如何理解?

如果说卖国是有钱赚的话,我还能懂这些人的“犯罪动机”。结果大量的公知是自费的...这怎么说?

因为:理科创造财富,文科分配财富

就是说同样是半杯矿泉水。

理科是生产这杯水的人,而文科就是定义这杯水的人。

理科只是生产,但是生产以后,人们如何认知这杯水?那就是文科的事情了。

文科可以定义这杯水的性质,最终形成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一个人,生产了 半杯矿泉水 给你喝,这叫现实原始素材。

文科可以定义:

1、这个人是想拯救你,怕你渴死。

2、这个人只给你半杯水,是无耻之徒,太小气了。

3、这不是半杯水,而是被空气压迫占据了一半空间的水,我们要反抗空气对于水的剥削,打倒不民主的空气。

4、其实我就是想毒死你。

懂不懂?理科把实体财富创造出来了,但是却产生了一个问题,请问一个人如何看待、认知这些财富?甚至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人的认知,决定了一切,如果全世界的韭菜,都坚定不移的认为狗币值钱,那狗币就是值钱。

狗币可以换的财富,是理工科生产的。

而狗币能不能买到这些财富,就取决于老百姓的认知,而如何让老百姓认同狗币,就是文科生的力量。

这个力量可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也可以破坏实体经济,甚至可以成为武器,去毁灭一个民族。

如果一个社会,虚拟的事情占据了太多资源,那就容易脱实入虚,不好。

但是反过来,如果一个实物生产发达的社会,对虚拟的精神攻击对抗能力不强,那实物生产能力最终也会衰弱,多年发展的财富会被洗劫一空。

理工科发达的世界,实物财富总量会很多,而谁来负责分配这些财富?那就是文科生。

所以我认同央行说的,文科生不能太多,至少不应该比理工科的人多。

但是文科生不能太弱,要少而强悍,否则我们的意识形态战争就打不赢,就会出现“自甘韭”现象。

什么是“自甘韭”?是我发明的一个词汇。

早期互联网,公知攻击爱国网友为:拿了政府五毛钱的水军,简称五毛。

后来爱国网友为了反对这种污蔑,就自称自干五,意思是自带干粮的五毛。就是说,我反对你公知,是我自愿的情绪,不是因为钱。

什么是“自甘韭”?

就是高晓松、潘石屹这种人,在中国发财,也没有收美国的钱,天天自愿给美国做免费的文化宣传。潘石屹是搞企业的,美国还打压中国企业发展,你说潘石屹不是“自甘韭”,是什么?就是自愿成为韭菜。

这也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产品再好,也要会营销,否则利润就提升不起来。

美国就和米其林餐厅一样,价格完全是营销溢价。

就是说,这么一小坨东西,再怎么美味,也不至于这么贵。

但是这么贵也是有道理的,那贵在哪里?就是身份的象征,营销产生的文化认同,认为这是自己富人身份的象征,有一种高级感,哪怕吃不饱,也感觉优越感十足。

美国就是:我,美国人!民主!然后?可以给我打钱了。

你就想想看,为什么很多在美国失业混不下去的洋屌丝,可以来中国做外教,做模特?

现在大量三四线城市的外交,都是外来的洋“辣鸡”来做,很多都是美国混不下去的人,然后来到信息闭塞的中国三四线城市,就可以大赚特赚,收入可以达到当地人的好几倍。

不相信大家去新闻搜索“洋外教收入”,搜索吓一跳,太乱了!

也顺便说一嘴,大家请外教的注意点,我之前还看见过新闻,有犯罪记录的洋人来中国学校当外教,简直吓死我了。

还有洋模特的问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淘宝看见过这种宣传?

就是明明是给中国人用的产品,居然搞的洋模特,以至于成为一条产业链,解决了大量东欧穷人的就业问题...

耻辱不耻辱?如果这不是智商税,什么是智商税?

美国人拍日用品广告,会用中国模特吗?

如果不是因为我们很多人过于缺乏民族自信,崇洋媚外,会产生这个产业链吗?原本这些利润都是属于中国模特的啊!

我觉得很尴尬

如果部分人不崇洋媚外,自然中国模特崛起,因为很多人还没有走出崇洋媚外,以至于淘宝日用品洋模特遍地。

这个真是消费者的问题,就是说商家是根据消费者的喜好来变化的,如果消费者不存在崇洋媚外的喜好,商家是不会这样的。

中国是战胜国啊,我们要自信。

这些钱,本来是你的女儿可以赚的?现在给洋人赚了,公平吗?

就和新疆棉花一样,欧盟搞个良好棉花认证,我们就得白白交钱,这很不公平!

理科创造财富,文科分配财富。

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强大的工业能力,我们可以去创造世界了,但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崇洋媚外的现象?

就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成为文科强国!我们没有掌握精神世界的制高点,所以我们无法分配财富。

如果中国价值观具有吸引力,你想想看,哪怕就是一个普通中国人出国,也能去当地当模特大赚一笔,你说开不开心?

中国文化要崛起,首先我认为关键点有两点:

1、制度自信

2、民族自信

对自己制度不自信,很难民族自信,因为会总感觉别人根子上就比我们好,顶层设计比我们好,这种崇拜是需要打破了,因为已经妨碍中国人赚钱了。

西方自由主义不好。

中国社会主义好。

西方自由主义的话语权,要砸烂!别人的营销,我们要搞下去!从今天开始,就开始认为社会主义才是先进,西方自由主义是灾难。

要对中华民族自信,就是说建立美国人、西方人不优越的认知。不要看见美国就感觉好,要看见后:第一反应就是先质疑,再研究。确实好可以学,如果发现是智商税,就还给美国人。

理科上,我们离打败美国人不远了。

文科上,我们也要打败美国人,毕竟赚钱要站着赚,甚至美国人智商税,也要收一把。

敢想,才敢干,先想想,打破唯西就尊的思想禁忌,天也不会塌下来。

美国人有很多财富,也许是时候,我们要来分配一把了。

美国强大的时候,中国有潘石屹这种自甘韭。

那么为什么美国不能有中国的自甘韭呢?中国需要美国有美版潘石屹!

甚至美版高晓松!

作者:每日怡见(sxjjzj77)


user avatar   warmw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首先要把艺术性的内容创作从文科里面摘出来。

把文科的作用,非艺术创作,非理工科的区域里。

然后,文科的作用怎么说呢,比较,扭曲……


这个词我不知道用什么好,难用。

所以,还是举个例子。

我举个例子。

前两天我给领导写材料,然后领导把我说了一顿。

他说,你这个东西写的太直球了,应该这样迂回,那样包抄,然后隐射,最后舔一下大老板。

我说,那这不是放屁吗,有啥用啊,又不会让开发出来的东西变好。

我领导给我讲,写材料当然不会让开发出来的东西变好,但是能让大老板虚空想象里的东西变好。

我说,迂回包抄隐射舔一下,在我看来和直球是一个意思,为什么虚空想象就好了?

我领导捶了我一下,你傻啊,你是读理工科的,看上去一个意思,但大多数人没读过理工科啊,他们看上去不是一个意思……

我突然有点顿悟了。


这事儿还是李笑来那句话说得对。

”【】【】的共识“,

世界的本质啊……

大家都是读过中学的,

当时选文科的是哪些人,

高中生谁不知道谁啊,

有什么好装的呢……

没组成共识之前,看上去多多少少是沾点的。


user avatar   yang-si-wen-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都是民国衬托的好


user avatar   song-cheng-jun-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只是当代,清末这个思潮就占据了主流,所以后来才有赛先生的席,没有德先生的座。




     

相关话题

  为什么现代中国社会很少有罢工现象,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餐馆都没有罢工现象? 
  为什么同样是描写奢侈华美的生活,《小时代》给人很装逼的感觉,而《红楼梦》没有? 
  有哪些你看过一眼就难以忘怀的句子? 
  有哪部作品没有被影视化,让你觉得「也太遗憾了」? 
  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是源于对死亡的恐惧吗? 
  特务部队(秘密警察)是专制政权(个人独裁)的必然产物吗? 
  《楚辞》中的那一句最让你动容? 
  有哪些惊艳了你的句子推荐呢? 
  你听过哪些震撼人心的故事? 
  余光中去世,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前一个讨论
剩余价值理论是正确的吗?
下一个讨论
2022 女足亚洲杯半决赛中国女足点球大战淘汰日本女足,如何评价本场比赛?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