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2022 年目标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5.5% 左右」,释放了哪些信息? 第1页

           

user avatar   liu-shu-bin-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去年6%的目标,是给内部排雷预留的空间。今年5.5%的目标,虽然更低了,但挑战却更加艰巨。

因为去年是国际经济在疫情打击后全面恢复的1年,全球多个主要经济体快速恢复推给我国经济提供很大的助力。

而今年国际经济形式则充满了风险,主要包括三个因素:

1. 美国经济衰退:

别看拜登在乌克兰那表演的挺欢,但其实也是在悬崖边上。由于1.75万亿的法案被断,去年年底开始大批经济圈人士都认为美国今年春夏就会开始经济衰退。美国银行在1月把经济增长预期从4%下调到3.6%,而且说后三个季度还有下跌的可能。亚特兰大联储对美国第一季度增速的预测是零。

美国如果一旦进入经济衰退,全球包括中国在内都不可避免的收到影响。

2. 全球能源与粮食大涨价不可避免,地区动荡也会加剧

一些机构预测俄乌战争会让全球能源再涨25%,石油会到125美元的新高位。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战前就预测国家粮价要涨28%,而俄乌作为两个粮食出口大国开打,加上化肥原料的上涨。今年粮食价格会涨多高谁都不敢预计。

能源与粮食价格的大涨,不但会加快国际通胀,更会对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稳定造成巨大风险。

3. 欧洲国际货币明显贬值

在俄乌战争爆发后,欧元对人民币已经跌破了7,东欧几个还没加入欧元区的国家货币贬值更快。而且欧盟原本计划的芯片与新能源两大产业规划也被乌克兰牵制的耽搁下来。作为和北美东亚并列的经济第三极,欧洲的继续下滑,对我们也不是好消息。

综合下说,就是美国、欧盟和发展中国家今年都大概率会出现购买力下降的情况,我国出口量与收入都会减少。但原料却还会涨价,对挣取加工辛苦钱的经济体更加不利。

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实现5.5%增速,对国内消费潜力的激活就非常重要。但目前还缺少有效的激活措施,报告上只重点提了新能源汽车和绿色家电下乡(替换上一轮家电下乡的到期产品),理论上说这是远远不够的。


user avatar   eric3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问就业环境怎么样,大家都很悲观,乐观的人会被群起而攻之。

但要是问你自己今年能赚多少钱,没几个说自己今年要失业的,觉得自己今年要降薪的也少,基本都觉得自己要比去年赚的多,而且涨幅要大于5.5%。学校里甚至还有一堆觉得自己毕业10年就能年入百万的。

脉脉里一说互联网都觉得药丸,一说跳槽涨幅都觉得低于30%看不起谁呢。

nga职业版也是,一说大学生就业率数据坚决不信,但是很长时间才能看到一个现身说法自己找不到工作的帖子。

这种悲观叫我觉得你应该悲观,我偷偷往死里卷。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3%通胀目标,5.5%增长率。

我觉得这个目标定的高了。因为你定的目标别的国家地区也会看,他们也知道你有”完成目标“的KPI,会为了保证完成这个目标做一些妥协。

定的太高,或者说不留余量的话,会给别的国家地区挑衅空间。


user avatar   yi-li-li-ya-de-ma-ku-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随便说两句:

大家希望定的高,其实根本不是为了什么振奋士气,而是希望国家放水。这么多年了,我们几次经济下滑,靠的是什么?“铁公鸡”呗。但是你们想想,无论是当年的“万众创新,万众创业”,还是后来的“新基建”,有没有立竿见影的拉动经济?没有,因为我们制造业的国情在这,我们第二产业占大头的体系在这,你搞那些新东西,长远可能有好处,但是短期效果肯定不明显。

经过2年多疫情,去年出口实在是好,但是大家也看到了,除了出口外向型的行业好外,其他的行业都有压力了,这样下去,今年出口又面临高基数的问题,而且海外高通胀,也不放水了,怎么可能继续高歌猛进?

出口不行,消费更是一言难尽,当地产的货币幻觉消失,去年又打压了教育和互联网,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花钱。疫情反复,餐饮更是一言难尽,消费根本拉不起来。

那么三驾马车只剩下投资了。大家原本就是指望,定在6%或者更高,能释放出重新搞“铁公鸡”的信号,都喊了货币宽松快半年了,一直也看不到实际放水的动作(也就是LPR稍微调了下,然后存款准备金动了下,定向贷款鼓励了下,但是似乎没有特别明显的效果),大家希望来一针强心剂。

然后并没有,只有5.5%。为什么?老马觉得,在我们手里货币政策还有很多,财政政策也充足(财政赤字率还下降了)的情况下,中央并没有急着放水拉经济,应该是考虑到全球局势巨大的不确定性。

现在这个阶段,俄乌战争根本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可能一周,可能一个月,会不会半年?欧洲通胀已经飞了,估计年底奔着双位数去了,美国通胀也没好多少,美联储铁了心的继续锁表,鲍威尔刚表态,3月份可能加2次息。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咱们要着急自己表态,着急把手里的牌都打出去?

虽说咱们没有在美联储放水的时候跟着放,但是也没必要这时候跟着全球大通胀的节奏彻底的逆周期吧。

说白了,中央肯定发现了,经济没有想象的那么糟,或者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既然牌还多,那么就让海外的玩家先出一气儿,咱们再跟。调子定的低一些,未来也好有更多的空间去调整,不是么?

至于指望放水拉地产的,就别做梦了,之前郑州的所谓“大招”,也仅仅是鼓励一下棚改货币化,我觉得,郑州能走多远,还是个问号。河南去年确实难,尤其是郑州,洪水+疫情,可能需要些特别刺激的手段,但是绝不代表中央调子变了。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尤其是在目前,更不可能为了一时的经济增速而重走老路。能利用这几年,在全球主要玩家彻底摊牌前,抓紧把地产的包袱卸掉,就不错了。

反正我看到5.5%这个数字,我并没有感觉到多沮丧,反而有点开心,证明实际上咱们政府目光看的更远了,不唯GDP论了,而且心中很有底气。当然,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是好是坏,没必要去争,大家看着就好了。

另外,新发的文章,大家点个赞呗:


user avatar   xiao-miao-ta-huan-shi-miao-m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乎的答案没有办法看了。

我也不想说什么乐观的话,因为,但凡表现的乐观点,或者基于现实偏正面的回答都会被说成赢麻了。

我也不想做什么比烂。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看了吧,至少都知道三个判断吧,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都明白的告诉你了,从宏观角度来说22年面临的三个最大问题。去年工作会议也告诉你,该怎么应对,或者,宏观层面未来要怎么做,都是明牌。

怎么定5.5%增速预期,引发了好多惊诧,你惊诧什么,去年就告诉你了,今年你回答问题答案最好就事论事,不负责任情绪宣泄还请移步,俄乌问题下是最好的情绪宣泄处,因为你获得的消息不可能多,满可以跑火车。凡是就事论事的答案,不管正面的结论还是负面的结论都是好的,反观,有些答案,就不是那么好了。


user avatar   xie-dan-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觉5%这个坎,

和人口负增长一样,

也就是1-2年


user avatar   Exodus_van_Gains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能否/何时成为发达国家”的核心抓手,就是(中国的经济)在何种发展水平下进入低速增长的平台期——即经济增速不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特别是日韩这种发展模式和中国类似的东亚发达国家。东亚三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很像的。都是基建狂魔+制造立国,核心优势都是“人力资源禀赋”——勤奋上进、吃苦耐劳、规模庞大的世俗人口,以及由此而来的“人口红利”、“工程师红利”……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看,东亚三国的增长曲线会比较类似。

目前看,并不乐观。和各个历史时期的美国(美国是大型发达社会的天花板,最佳的参照系)对比,中国的经济表现远逊于日韩的历史同期水平。

2021年中国人均GDP是1.255万美元,而美国人均6.94万美元,中国只有美国的18%——这相当于60年代初的日本,80年代中后期的韩国,彼时的日韩仍然处于10%左右的经济高速增长期,并且后面还有10年以上的高速(8%以上的中枢)增长。

并且,更不乐观的是,今天中国的人口结构(65岁以上人口占比14%),已经相当于1995年的日本(“红利”见顶,失去的N年)、2017年的韩国(韩国人口结构在时间序列上和中国类似),彼时两者的经济增速都已经降到欧美水平、甚至基本停滞了。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在人均GDP不到美国五分之一的情况下,5%左右的增速能维持多久,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作为对比,日本从1975年左右开始,经济增速跌入5%左右的平台期,持续十多年——直到90年代初期开始进入“失去的N年”。1975年日本的人均GDP达到4670美元,已经相当于同期美国(人均7800美元)的60%,以今天的可比价换算,几乎是中国现价人均GDP的2倍。而1975年,日本的人口结构(65岁以上人口占比7.7%)相当于2007年的中国。

韩国从2003年左右开始,经济增速跌入5%左右的平台期,持续时间十年不到。而2003年韩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1.47万美元,相当于同期美国(3.95万美元)的37%。其人口结构(65岁以上人口占比8.19%)则相当于2010年的中国。

可以说,从人口结构的角度看,日韩当年维持5%增长中枢,比今后的中国要维持5%增长中枢更容易。


user avatar   wang-hai-33-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某些高票答案在胡说八道吧!

在开会前,所有主流券商首席分析师跟我路演的时候,都认为5.5%是上限,我几乎没见过说6%的,直到我使用了知乎,才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随便截几个图:




这个目标比想象得要高,根本不是太低了,几乎顶在了市场预期上限,因为据我观察主流市场观点其实是5%,唯一一个拍到5.5%以上的分析师,甚至还用到了政治意图非常强烈这样的字眼。

主要是因为去年因为疫情出口太强劲,外加房地产行业今年开年就是大幅下滑,今年稳增长压力还是非常大的,房地产如果延续前两个月的销售水平,这个产业链占比超过10%的行业、将拉下GDP增速好几个百分点:


估计基建板块和房地产板块要出重拳,大概率周一股票市场会给出答案。


user avatar   wo-bu-zuo-lian-dao-hen-duo-n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然是加大基建,不放地产啦

以上都是胡说,是之前知乎某个问题下最高赞的答案,嘲讽下而已

今年一面要加大基建,一面要降低赤字率,那就是要增加政府收入咯,经济又不好,又不能加税,那就得狠狠卖地了

所以你看去年3季度我就说了,今年一定松地产,拼命喊稳房价,房产税就不会提了…前几天大摩说今年政府目标4.5%不会刺激地产,我就觉得老外果然不懂中国政府

耐心看吧,去年房地产打得太过了,现在稍微松一下不一定可以稳定预期,预期不好依然不会有人买、没人买房就没人建房,没人买地,经济就不会好,最终只能加码刺激,然后部分库存极低的城市可能又要暴涨

哎,所以我说不合理的房地产打压政策都导致了日后的暴涨,一面限制供给一面要求降价,果然是一切数学解决不了的问题,科学社会主义就能解决,苏联笑话诚不欺我


有人说买不起?合着你以为2000年的猪肉也是10几块一斤,一倍奶茶也是30块?你买不起我就印钞给你买么,到时候人均收入从5000变成1W,顺带着个税起征点也变成1W,你看,又可以写新闻稿了,人均收入倍增,个税起征点大幅提高,又是2件惠民的实事,说买不起会崩盘的小可爱们,只能说你们年纪太小,没见过1分的硬币,对了,忘记说了,日元以前也有1分的


user avatar   xu-ze-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说结论:实际生产价值降低至少5.5%

我们的高经济增长并非来自于勤劳或是睿智,而是超高的货币发行速度+土地财政的无本万利。这两招必须一起使(超高的货币对内贬值速度必须逼迫大家买房抗通胀,同时买房需要透支未来+拼命工作,zf得到土地资金后进行再投资得以闭环),目前来看快要玩不转了。

新增m2只能撬动差不多0.5的gdp,还不及美国的1:1,说明什么呢?说明至少一半的m2,连仅仅是“参与”到实际经济的运行中都很难,说得更现实一点,这一部分m2,直接导致了各位财富的缩水(无效放水=稀释财富不会不懂吧)。

有些人要问了,那既然这样,再多放点水,国民收入额增加,地方债务压力减轻不也挺好?真实情况是已经到极限以上了。打个比方,你用一套房自住一套房抗通胀假定可以,但大家都多了一套呢?一套1000万的房子一年不涨5%就铁定是亏的,毕竟面临一个利息损失问题。另外,大部分企业实际利润就5%,你一年利润还追不上财富贬值的速度,还搞什么生产?

最后,还有层层加码的疫情防控和各种大人的拍脑袋决策。我大舅哥今天的婚礼刚被取消,就因为所在县城出现了一个密接。这已经是第二次取消了……他所在的县城,去年有1/4的时间酒店都是无法营业的。

建议以后把gdp增长和m2新增一起报道。m2要是控制在5%的增速,我相信实际gdp增长一定是负数




           

相关话题

  中国未来的绿色农业会是怎么样的??如何达成养活所有人口和绿色有机农产品之间的平衡? 
  如何看待桥水公司唱空一切金融资产?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强调,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为什么穷人往往会保持贫穷? 
  生活在当代的中国真的是所谓的“Hard模式”吗? 
  你什么时候觉得生活很难? 
  如何看待巴拿马 2022 年起将中国春节定为全国性节日?这将带来哪些影响? 
  人社部新发布「互联网营销师」职业标准,带货主播成正式工种后,为直播带货和国货发展带来了哪些机遇? 
  1 月 5 日哈萨克斯坦总统接受政府辞职,宣布两地进入紧急状态,目前当地情况如何? 
  如何看待搜狐调查稿《寻找尸体的人》一文被迫删除,第二作者(实习学生)被汕尾当地公安要挟返乡接受调查? 

前一个讨论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具有哪些积极意义?
下一个讨论
乌克兰政府是不是买办政府和傀儡政府?





© 2024-05-0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