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的补充说明里描述的那些反应完全不需要意识参与。人的意识是人神经系统产生的一项功能,这功能到底有什么用其实还是未知的,人的思考之类功能并不是意识的一部分。
提问者有个一路倒退到两千多年前的误解:
以为生物的行为总是对自身有利。
实际上生物经常胡搞毛搞、给自己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乃至弄死自己。
题目的补充说明谈到的发烧就很容易出偏。许多病原体并不在意人发烧的温度,人脑神经细胞却可能在持续高烧下大量死亡,进而杀死患者。即使抢救过来,患者的脑也可能受到当前技术无法治愈的伤害,导致终身瘫痪或智障。一部分病原体可以触发体温调节障碍,以发烧击倒患者。
如果一种可遗传性状有助于携带者产生更多可育后代,那么携带该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有概率徐徐上升,直到普及到整个种群。化学防御、趋化性、发烧之类都如此。有利性状不需要有多完美的效果,只要略有好处(例如将自己烧死或被病原体利用的概率略低于不烧时死于疾病的概率)就可能普及。操纵这些性状的分子机制无需任何程度的意志。
顺便说,提问者还以为病毒能主动接近目标。病毒并无靠近或远离特定目标的能力,它们没有驱动身体运动的部件。病毒的形状可以有助于在特定介质中定向,例如弹状病毒可以在神经纤维中被宿主细胞定向运输,那是简单的自然选择塑造——偶然形成这类形状的病毒产生了大量继承该形状的后代,形状在传代中逐步优化。
意识的事可以看看:
在个体层面,草履虫会对刺激做出反应的原因,是其细胞膜和细胞质从形状到成分具有各向异性,在不同方向上配置的跨膜蛋白种类、微丝·微管数量与结构等是不一样的,受到刺激时各方向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不均匀、刺激信号在细胞质内朝不同方向扩散的速度不一致,造成草履虫体表纤毛的摆动不一致,从而影响虫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这根本就不需要任何程度的自我意识。
在物种层面,草履虫的上述特性是长期的自然选择所塑造。在多变的环境中,偶然变异出的特征允许个体躲避不利条件、凑近有利条件的话,这种个体更有可能存活下来并将这特性遗传给后代;随着时间流逝,许多这样的特征积累起来,形成擅长对不同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种群。
这关联到“没有神经系统就不能对刺激做出反应”的古老错误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