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一个零回答。
《外国公司问责法案 HFCAA》 2020 年就在川普政府的治下签署了,法案的执行细则在 2021 年的 12 月也由 SEC 确定了。可以说,美国人按照他们的节奏在一步一步执行,立了法就没什么可商量的余地。
只是当今天事情真的发生的时候,确实打破了很多人的观望和侥幸心理。
It happens.
《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明确规定,如果 PCAOB 无法审计在美上市公司的审计底稿,这样的上市公司会被列为 Commission-identified Issuers,即「被识别发行人」。如果连续三年都是「被识别发行人」,那么在第三年后就会正式进入退市程序,从进入程序到退市,会非常快。
今天这 5 家公司,如果一直无法提供审计底稿,那么 24 年季报发布后,就进入退市。
关于 3 年的期限,还可能缩短为 2 年。美国参议院觉得「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不够给力,在 2021 年又通过了一个加强版,《加速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的 draft. 目前这个草案参议院批了,还没进入众议院表决议程中。这个草案最核心的一点,是把审查时间从 3 年缩短到 2年。
也就是说,如果到 23 年春天提交 22 年年报的时候,还在单子上,就会开启退市。
而且,在成为「被识别发行人」后,需要提交额外的披露,包括中国政府对公司的影响力以及执政党相关人员在公司任职情况等。
那么,为什么是这 5 家公司先上了名单?
只能说这 5 个兄弟的 reporting 和 IR 团队太勤奋,出年报出的早。SEC 是根据上市公司提交 21 年年报的顺序(on a rolling basis) 来确定是否是「被识别发行人」。随着其他中概股公司相继发出 21 年年报,大概率所有的中概股公司都会上榜。
中概股公司也是我国的优质资产,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概股面临大考,也是考验监管机构的智慧的时候,相信一定会有圆满的解决方案。
从纽约到北京,温暖中有泪光。愿世界和平,天佑中华。
如果前两天看到想法,忍住手没去抄底,这两天可能心情好一些。
压路机过来的时候不要在面前捡硬币。
从这次中概股大周期到现在,第一阶段是政策转向以后,市场“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既然不知道会发生什么,那么先跑为好,市场不怕确定的坏消息,怕的是不知道有什么消息。
去年一年时间,就这个长期转向的情绪宣泄得差不多了。
现在,进入了“具体怎么转向”的阶段,都在等电商佣金到底怎么调整,推荐算法到底怎么规范,等等等等。
毕竟从一条发展道路,转向另一条道路,得有路标才行。
有些行业比如互联网k12,路标上写着“此路不通”;另外一些行业则会标注类似“社会责任”,“深化硬核科技”,现在反正就是等路标上写什么。(政策)
未来还有一个重要阶段是,方向和路标都有了,这些企业走得顺不顺?也就是业绩到底能不能证明企业能够重回正轨。
也就是说需要等待政策落地后的1~2份财报,才可以确认。
当然现在有一些思路在预判谁的业绩能够率先企稳,我个人的观察是比较成熟的业务会率先企稳。
这次对5家上市公司的相关行动,阴谋论的说法是和俄乌相关,我倒更愿意从美国希望采用各种方式在加息周期引导美元回流来理解。
美联储加息缩表是一个中周期事件,但是对市场影响最大的阶段,反而是第一次加息之前到第二次加息左右。
随着加息动作不断落地,市场对美联储的想法看得更清楚,造成的影响会更快反映在股价上。
如果这是中概股退市风险提升是一个中周期,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对股价的影响会提前于真正开始退市。
上面提到抄底中概股的3个信号,财报信号出现的时间估计和这次事件的影响,和市场消化美联储加息缩表大概都在下半年开始,对稳健型投资者来说,等一等没坏处。
压路机面前捡硬币是个技术活,很容易被压在下面。
以上,供参考
不可能。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说明房地产的泡沫还不够大,不需要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