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现在与新冠共存的声音是有人带节奏吗? 第3页

                             10    11    12 

user avatar   jiang-cheng-94-43-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见过反腐新闻,某些官员会共用一个情人,

到这种官员的位置,他们想找女人找不到吗?不是的。

他们是结成利益共同体——我们都有很大缺点在对方手上。


现在为什么指责中国防疫了?

全球都防不住,你中国却防守住了。

其它国家居民怎么看他们领导人

所以有人在带节奏。



202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增长1.9%。其中,出口17.93万亿元,增长4%;进口14.23万亿元,下降0.7%;贸易顺差3.7万亿元,增加27.4%。

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21.4%。其中,出口21.73万亿元,增长21.2%;进口17.37万亿元,增长21.5%,

2022年前2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6.2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3.3%。其中,出口3.47万亿元,增长13.6%;进口2.73万亿元,增长12.9%,

你发现这3组数据,中国进出口明显迅速增长了吧,


如果其它国家生产能够稳定,你觉得中国进出口增速会这么快吗


user avatar   qing-hui-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什么样的共存?

美国与狂犬病那样的共存?我当然表示认同。

中国与狂犬病那样的共存?我当然表示反对。

这些人对于美国好的地方,不建议中国学,对美国差的地方,建议中国学。

我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一堆人说清零让他们收入变少了,日子过不下去了,这个当然是事实。

但他们有没有想过如果躺平了,收入会减少更多。

他们总是想着回到疫情之前,但躺平投降就能让病毒对人没什么影响,有这种好事,躺平的欧美国家的经济,那会好成什么样呢?

两害相权取其轻


user avatar   zhou-xing-xiao-j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真有人带节奏,那这个节奏也不完全是民间或1450,其实国家发改委这个“三个不得”比之于一两年前的“硬核防疫”,多少有点共存的味儿了。

只是国家发改委的部门KPI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卫健委的KPI是动态清零。地方政府比之于部委是小媳妇恶婆婆多,KPI函数一大堆,既要满足发改委的考核,又要满足卫健委的要求,还要面对环保、税收、安监。。。属于既要、又要、还要,另外也需要、也重要、还需要、更重要。。。。

防疫要投入资金还要经济停摆,出项增进项减,其实任何地方政府都是非常想落实“三个不得”。但一旦疫情严重,他就会被摘帽子、查底子、打棍子。相比于地方利益,自身利益甚至安危,还是比较重要,相当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

所以年初以云南为代表的,本来还想出来跟着凑热闹、带点节奏的地方政府,现在只能上边“三个不得”,他就“十个严防,六个死守”,西安防成那样,也不过是工作方法有点粗暴,工作态度还是好的。。。。。


user avatar   bobo-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结论:肯定有人带节奏,而且是有组织的带节奏

论点1:新冠病毒的致命性有所减弱,但还未到一个正常社会所能接受的范围

人类最终会因为新冠肺炎灭绝吗? - BOBO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4071

这是我前年写的答案,新冠肯定会变成与人类共存的病毒,这毋庸置疑。所以所有的人类社会也肯定会最终走向与新冠共存。

但是新冠病毒必须真的达到“普通流感的水平”才能与人类共存。否则以新冠(目前特指奥密克戎)的快速传播能力,但凡是1918大流感,甲流,禽流感等病毒的致命性水平,都是人类社会所无法接受的。


论点2:有组织的顶贴、点赞/点踩、评论和写答案

具体内容太多,我就不一个个粘了,总结几个典型的发言思路吧。

(1)全世界都如何如何,睁开眼睛看看世界吧(首先将西方扩展为全世界,然后指出中国人不了解国外情况。属于言论误导)

(2)早就是流感水平了,你得过吗?没得过就没有发言权(利用中国普通群众患病率低的信息设立门槛,类似于“不会踢球就别评论”)

(3)封,封个三十年(夸大其词、归谬误导)

(4)防疫花销大,类比2019年如何如何(把防疫和未发生疫情的情况做对比,而非将防疫和共存做对比,或者干脆把共存混淆为无疫情状态)

(5)新冠疫情死亡率比车祸都低,你不出门了吗?(将车祸致死率混淆为出门死亡率,将出门遭遇车祸设立为必然事件来跟新冠对比)

(6)从科学角度看肯定要放开,所以要共存(这与我论点1的说法相关,忽略时间进程,直接将长远的后果落实到现在)

(7)防疫会致人死亡,然后基本贴上的都是个别比较典型的案例(夸大防疫成本,大书特书因防疫造成的影响而无视共存产生的人员死亡,例如韩国3月份养老院死亡人数达2500人,这个信息根本无人讨论)

(8)假设你有个小生意,假设你是旅游业从业者等等预设立场,然后开始控诉防疫造成的不便(突出因疫情造成影响的行业和民生状况,并刻意将疫情影响归咎为防疫,同时并不分析共存后相关产业造成的影响)

(9)医院有很多科室,只有呼吸科会遭到挤兑,其他部门压根不会受到影响(无视英美医疗挤兑的情况)

(10)美股欧股很好啊,我就在xx国,经济欣欣向荣。死的人本来也活不了多久了(说这种话的我就默认他无父无母吧……)

(11)长时间的封锁与屠杀无异(这类应该是压根不了解中国的封控政策和手段)

(12)一旦你说个体,他们就谈概率(而且是需要经过查询才知道的虚假数字)。如果你谈了概率,他立马就转个体(只能挑着自己组织发放的数据来组织话术,如果被戳穿就不继续说话)

这十来条肯定覆盖不了全部的,就是我凭借记忆梳理的回复类型。而且每一类话术至少重复过3-4遍。有些完全无法引发中国人共情的言论,我都不明白为什么会在中文互联网上反复出现。

论点3:有些人,他急了

病毒会引发一系列的黑天鹅事件,也就是说一定会引发全世界的乱象。到了今年,俄罗斯已经开始出招趁机搅动世界格局。中美欧都已经被搅了进去,中国在努力的置身事外浑水摸鱼,欧洲已经深陷泥潭,美国坐收渔利。因为中国的置身事外,有些地方是很急的

(1)美国急了,本来想好的毛子动手我加息,为什么你中国要来跟我一起喝欧洲的血?就算你不掉血,你也不能抢我嘴里的肉啊

(2)欧洲急了,欧洲那是真的急。眼瞅着今年的能源粮食成本会大幅上涨,中美俄三家都是有底气的,只有欧洲被裹挟着持续放血。这种时候跑不赢衰退无所谓,只要大家一起衰退就是可以接受的。

(3)日韩台急了,美国是真的不下场不动手,那说明中国真要动手现在的东亚格局全得变。最好是尽快的给中国捅刀放血,最好能让美国爸爸缓一口气来保护我。

论点4:破窗效应

因为防控措施不够严格,很多国家的新冠已经不是不设防,而是根本防不住。他们的民众也更容易接受诸如经济衰退,人口死亡等各类不良信息。而中国的窗始终没有破,中国的普罗大众是无法接受相关信息的,打个比方,你告诉美国人今天新增确诊四五万,死亡三四百,他也许还会觉得“哦,病毒确实弱了”,但是你告诉中国人今天新增好几千无症状,三四百确诊,中国普通人就会发愁和恐慌。

所以预设“死一批人就会过去”或者“长痛不如短痛”的立场并不是一个普适化的民众立场。相对而言也就没有那么多人会以这种立场发言。


user avatar   harrison-81-7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概率不是。

近年来网络环境愈发糟糕,大家都特别爱划分阵营,二极管模式。所以一旦出现不同的声音,就直接开始扣帽子,打标签了。

大部分人所谓的共存,我想应该并不是国外那样,直接躺平。而是指最大程度的减少对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这就牵扯到一个问题,从3年前新冠出现到现在,我们的防疫手段几乎没有任何改进和进步,并且各地为了自己的zj,封控措施还在不断加码,从7到14,从14变成14+7,然后演变成为14+14。甚至还有带星号直接隔离,劝返等操作。

前两年说要修建隔离驿站,没了消息。至今仍旧是5个1,断航。仍然是高价低配的隔离酒店,仍然是票代吃饱,国人回国掏光积蓄。

这一次的上海疫情,无症状患者是绝大部分,他们仍旧需要隔离。这很好,我也很支持。但是如果在防疫的这两年,但凡上海有修建备用的隔离方舱,这一次疫情的处理,绝对比现在更加合理和高效。

现在的问题在于,疫情在不断改变,形势在不断变化,可我们的防疫措施,却过于一成不变。

新冠已经这么多年,相信它的潜伏期有多长早已被研究的清清楚楚,可是仍旧有的地方要把城市的病例,归咎于隔离了21天出来,无数次核酸阴性的人。这其中的问题,相信大家的科学素养,自有判断。

为什么现在想要共存的人越来越多?

因为人们发现,这几年的封控期间,唯一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封控。除此之外,隔离驿站,黄了!政策改进,没有!相反的层层加码,恶意返乡却愈演愈烈。

人们不是不能接受长期封控,但是人们需要看到,为了长期封控,所作出的努力。

比如各地修建防疫专用的隔离方舱,而不是高价低配的酒店。比如回国航班的改进,而不是无休止的熔断。比如更加便捷通用的健康码,而不是到一个地方,换一个小程序。等等等等……

所以问题出现了,这几年的防疫,只看到固步自封的封控,愈演愈烈的加码,而没有看到为了长期对抗疫情所作出的改善和努力。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都发出了共存的声音。

因为我们清楚的知道,对于新冠,严管肯定是正确的,有效的。但是我们也清楚的知道,我们不可能与世隔绝,我们需要与烂x一般的国外交流,贸易。国内很多的普通人,也需要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而不是所谓的灵活就业。

当我们只看到了管控,加码,吸血的隔离酒店和票代,而没有看到国内做出改进和完善的时候,我们也就迷茫了。

所以,如果想要持续的防疫,我们的防疫手段,必须要改进和完善。我们的政策管控,必须要透明且合理。

并且要让更多人,看到为了长期对抗疫情所作出的努力,而不是混乱抢菜,聚众检测和封城。

不然的话,将会有越来越的人,发出共存的声音。毕竟这几年的防疫对基层人民带来的影响,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甚至深有体会。

关于防疫,我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是支持的。我们所希望的你口中的共存,也绝不是摆烂躺平。

而是更加高效更加合理的进行管控,更加透明更加完善的制度。更具有人文关怀,更考虑到底层的人民。


——————————————————

我一直认为,知乎是一个理性讨论问题的地方。而不是动辄扣帽子,二极管站位。

如果你要做出评论,请理性探讨。

如果你在评论区留下一些不友好的痕迹,我会折叠并投诉后删除~


user avatar   ren-huan-x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在未来的某一天与新冠共存,是多数人的共识,毕竟我们和感冒流感共存了那么多年了、应该也很少有人希望永远清零下去。

只是什么时候继续清零、什么时候开始开放、怎么开放,才是最大的分歧点。

我昨天大致梳理了一下目前各方的目标、逻辑和看法,大家可以冷静下来多思考一下。


各派目标

迅速共存派:

立即放弃“动态清零”目标并打开国门,直接复用新加坡、新西兰等地经验,与世界接轨,保住经济和就业。

渐进共存派:

学习已经与新冠共存国家的经验,快速制订开放计划,在短期内(1月~半年不等)放弃“动态清零”目标并打开国门,与世界接轨,以保证经济的运行和增长。

先清再存派:

在现有条件下严格执行“动态清零”目标,等待出现特效药/特效疫苗/病毒重病死亡率不会在国内产生医疗挤兑等条件全部满足后,逐步放弃动态清零指标。先清再存派没有明确的开放时间。

严格清零派:

严格执行“动态清零”目标,等待病毒自行消亡或真正转变为流感。只有满足如上条件后才会开放。




各派逻辑

迅速共存派逻辑:

1、 目前绝大部分国家已经进入“与新冠共存”阶段,如果不快速开放国门,很可能会让国家经济增长落后、无法完成今年5.5%的增长指标、甚至让目前大量的制造业产业转移到其他已开放国家;

2、 绝大部分国家的数据显示虽然新冠病毒现有主要变种Omicron BA.2变种的感染率很高,但重症率和致死率很低,认为可接受;而且BA.2变种的R0高达12,动态清零不可能防得住;

3、 无法忍受强制清零的代价,包括但不限于中小企业的持续失血、个人自由的侵犯、封城中导致的悲剧、全城核酸检测带来的聚集传染等;同时,也认为武汉、西安、上海等封城的短时间内已经造成了事实上的医疗挤兑。

4、 认为轻症在家、重症收治,按照目前的比例不会造成现有医疗资源的挤兑;

5、 对于可能出现的大量死亡、特别是老年人死亡,认为并非不可接受的损失、尤其是从经济和养老金的角度来说,甚至认为“感冒和流感也会死很多人”。

渐进共存派逻辑:

前3点逻辑与“迅速共存”一致。

但与迅速共存派的区别是:

4、 承认目前我国不具备马上开放的条件,所以认为应该迅速制订开放的方案并予以执行,例如马上进行强制疫苗接种/不接种疫苗不予进入公共设施、开放批量在家检测工具、进口大量辉瑞特效药、进口大量mRNA疫苗等,认为依靠这些措施完整实施后,即不会导致大量医疗挤兑,进而完全开放;

5、 认为开放是大势所趋,如果现在不做好准备、那么未来万一防不住了强制破防后可能会更加狼狈;而同时,认为大量的老年人死亡可能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如果强制破防后死亡的人会更多。

先清再存派逻辑:

1、 不认为其他国家开放后我国也顺理成章应该就开放,应该结合每个国家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同时,认为其他国家的经济并没有事实上恢复,而我国经济目前事实上是在一个良性循环内,并不需要急于直接开放;

2、 赞同未来需要开放与世界接轨,但并不是现在,因为我国并不具备应对Omicron BA.2变种高达R0=12病毒的医疗条件,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等,短时间内开放的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哪怕是外国的先进技术短时间里也无法推广到全国;

3、 认为目前清零造成的问题可接受且可以改进的,例如在全国范围内分享抗疫经验、成立专职抗疫队伍等,而且每次强制封城的时间相当短、对比绝大部分地区的绝大部分非封锁时间、是非常划算的;对于自由,认为目前生命权高于自由权;并且认为动态清零可以应对BA.2变种;

4、 我国经济中制造业和相应带来的全球出口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而在动态清零下保证了制造业的开工率和出口效率,成为了经济的重要保障;而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制造业大国在开放后的开工率达到了疫情前水准;

5、 认为生命权非常重要,且我国素来以“尊老爱幼”为传统美德,无法接受大量老年人和幼年儿童死亡,必须在确保万无一失的情况下再开放;同时,病毒可能带来无法忍受的后遗症“long-Covid”,对生活质量带来较大影响;

6、 开放之后再也不可能恢复现有的清零状态,没有恢复的办法,如果未来病毒变化为更加致命的版本,那么我们就再也没有抵抗的办法。

严格清零派:

与“先清再存”的第1和第3~6的观点一致

但区别在于,严格清零派不认为我国会有与目前版本新冠共存的医疗资源,无论投入再多资源也不是现在可以实现的,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可能是一个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建设周期。

因此,严格清零派认为,必须继续执行严格清零,等待病毒自行演化到和现有感冒、流感一致的R0和重症死亡率,才可以开放。




各派对个例观点

香港最近的爆发

事实核查:

香港自2月大规模社区传播后,已经造成110万感染、7700人死亡,死亡率0.67%。香港政府已经于3月彻底放开动态清零政策,开始执行全部开放政策。

死亡人群70%以上为70岁以上老年人,且多为疫苗未接种人群;而死亡人数过多带来的殡葬业供不应求也带来了不好的社会影响。


迅速共存派:香港大量死亡的案例在于老年人群,这是因为香港老龄化过于严重、且疫苗接种率过低,是一个特例;且香港目前的死亡率正在下降,每日几十例的死亡率在可接受范围内。

渐进共存派:这是一个说明“破防后被迫放开”的完美例子,且在最初的那一波死亡后死亡率已经下降。特效药和更新疫苗引入后预期可以恢复到合理范围内,实现共存;

先清再存派:香港根本没有完善执行动态清零,漏洞百出下破防是可预期的案例,而正常执行后不会出现破防;而香港大量的老年人口死亡可以完美对应上海等大型城市的情况,大量人口的死亡是无法接受的,而哪怕是香港的医疗资源也无法避免医疗挤兑,就更别提其他国内城市;

严格清零派:同上。同时,认为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致死率更高变种,未来可能更不可知;同时,香港地区院校对于后遗症的研究、诸如睾丸减小影响生育等也是对国民未来重要的影响因素。





越南的开放与经济数据

事实核查:

越南于去年10月放开国内的清零政策、不再封城。之后确诊数量没有显著上升、但是死亡人数由于Delta变种的原因急剧攀升达到1%以上;而在Omicron BA.2变种出现后确诊数量急剧攀升、死亡率反而持续下降,当前日平均确诊14万、死亡54例,死亡率0.038%。

越南经济在21年10月开放后,第四季度经济增长5.22%、超过全年平均的2.58%;而22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5.08%,低于第四季度和全年目标6%。

同时,越南准备马上开放外国游客,且不需强制疫苗接种。


迅速共存派:在最初的Delta变种死过一波之后,死亡率已经大幅度下降、且现在已经没有了医疗挤兑;而且在充分的开放之后,经济增长已经恢复至5%,说明开放对经济有帮助。

渐进共存派:基本逻辑同迅速共存派,同时认为只要疫苗接种迅速提升之后,第一波死亡人群也是可以避免的;

先清再存派:第一波死亡人数异常惨烈,这几万人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而5%的增长率对于越南这种体量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完全不够看,且第一季度已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并且越南目前工厂的开工率不足7成,低于在严格清零期间的9成以上,实际是低于清零期间的生产效率的;

严格清零派:同上。同时,认为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致死率更高变种,未来可能更不可知;而新冠后遗症所带来的影响也超出承受范围。




韩国的疫情数量爆发

事实核查:

韩国从去年年末开始逐步放宽疫情限制,在上月取消了引以为傲的“追踪、测试和治疗”计划,并允许完整接种疫苗的游客不进行隔离进入韩国旅游。而放宽限制之后,韩国的疫情数量飙升,最高一日曾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每日确诊数量第一名,就算近日也有31.6万的日均确诊数量、328人的日均死亡数量,死亡率达到0.1%。

韩国官方给出的说法是,在致病率和重症率逐渐下降的情况下,放宽疫情限制主要是为了中小企业和个人业主的生存。

迅速共存派:0.1%的死亡率已经接近季节性流感的死亡率,完全可以接受,而韩国在放开后的中小企业、特别是济州岛等旅游业的恢复,是对韩国非常大的利好。

渐进共存派:基本逻辑同迅速共存派,同时认为只要疫苗接种迅速提升之后,目前的死亡人群也是可以缩减的;

先清再存派:韩国人口只有五千多万,每日死亡328人的比例扩大到全中国将是每日一万,绝对数量不可接受;而重症住院数量也在每日1300以上,扩大到全中国将是3.6万,很可能导致医疗挤兑。

严格清零派:同上。同时,认为韩国主要以服务业和高新科技产业为主,大型人力集中的制造业并不多,所以就算共存也不会过多影响;而我国无法复制,并且大量死亡带来的棺材不够用等新闻也是国内民众无法接受的。


新西兰从清零转向开放

事实核查:

新西兰作为曾经的“清零优等生”,在去年年末还是放开了新冠防护限制,允许外国游客进入。但开放后,新西兰仍然受到了Omicron BA.2变种的影响,仅有500万人口的新西兰日均新增1.4万例,一天数字就超过了开放前的确诊病例总数;但同时,新西兰的死亡数据仅有日均15例,死亡率也仅有0.1%。

新西兰在开放前后的经济数据尚没有明显变化。

迅速共存派:0.1%的死亡率、一天15个死亡案例,完全不是大问题,而且新西兰也是从清零到开放,是可以借鉴的经验。

渐进共存派:基本逻辑同迅速共存派。

先清再存派:新西兰是一个只有500万人口的国家,但国家面积达到了广西大小,天然就有社交距离限制;而且按照同比例到我国,确诊和死亡案例会是天文数字,完全无法接受,并且会带来医疗资源挤兑;

严格清零派:同上。同时认为新西兰是一个地广人稀的第三产业为主国家,完全无法作为中国这么一个制造业为主的国家的参照对象。


主要争议点

经济发展 vs 人命关天

其实如果我们把四种派别列在横向坐标轴上,越往左越注重经济发展、越往右越注重人命关天,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四种派别其实是均匀分布在坐标轴上的。支持迅速共存和渐进共存的派别都认为,经济发展决定着更大范围上的优先级,如果经济发展不下去那么同样也会有人死;而支持先清再存和严格清零的人则认为,人命关天,特别是尊老爱幼为美德的中国人实在无法接受大量老弱群体的死亡,而同样,再小的死亡率放大到中国的14亿人口里,就都是无法直视的天文数字。

两全其美大家自然都想,但如果只能选其一的时候,如何取舍就成了重大难题。尤其是当你成为不幸被舍弃的分子的时候。

制造业核心 vs 第三产业存亡

目前国内以制造业为核心,20年和21年时制造业带动的出口增长也是经济中最大的亮眼之处;但与此同时,旅游、餐饮、个体商户等第三产业由于各种清零和封锁而艰难度日。

偏向迅速共存的群体认为,第三产业所代表的就业群体是必须拯救的群体,而拯救的唯一方法便是共存和开放,这个也是目前西方各国所采取的方法;

而偏向清零的群体则认为,哪怕你开放后第三产业也未必恢复、反而会有可能连累制造业现在的良好态势。

在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制造业大国开放、越南等制造业国家开放后开工率低下的现状下,如果解封后制造业这个核心受到很大影响,是否也会同样影响经济?

同样的,虽然第三产业目前艰难度日,但如果开放之后大家害怕染病而不敢外出进行第三产业消费,第三产业是否仍然不会复苏?

医疗资源是否会挤兑?

偏向于共存的人们认为,结合了有效疫苗、特效药、居家分层诊疗的制度下,不会存在医疗资源的挤兑,如果出现了、只能说明上面这些没有做到位;

而偏向于清零的人们则认为,上面的这个想法太过理想,姑且不提全部实现的成本,光是农村区域的医疗资源稀缺就足够让这些地方崩溃。

理想与现实,充满了冲突。

开弓后是否没有回头箭

这可能是人类碰到过的变异速度最快的冠状病毒。从2020年到现在,由于无数人感染而形成的庞大病毒“培养皿”让病毒一路从原始毒株变异到了现在的Omicron。

而我们知道的一个常识是,病毒的变异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是完全随机的。

如果在共存以后,病毒变异出一个拥有Omicron致病率和Delta致死率的变种,我们该怎么应对?

毕竟一旦共存后,人类就再也没办法回到过去了,哪怕是我国的行政能力,也是如此。

可共存派会提出的问题便是:如果没有呢?要为了不确定性一直清零吗?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把萧条致贫者的哀嚎,当音乐来欣赏了?


user avatar   yu-kun-25-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如果不考虑执行上的可行性,国内也一起敲钟反倒是一种在舆情层面能带来可观收益的解决方式。

清零不是绝对的成功,社会依然在不断地为疫情付出代价。损失与困难都客观存在,需要得到承认,而非一味靠遮掩强压。经济上看社会面清零至今都是比放开防控更有优势的策略,舆情的愤怒更多来源于官方态度中对代价的不承认,以及人文关怀的缺失。

统计出因疫情造成的医疗资源匮乏而不幸离世的人数并不困难,而且哪怕用最悲观的预期,这数字也一定比起那些在疫情面前硬抗的国家里死于疫情的人数好看太多。做一些与敲钟类似的国家级仪式,承认阶段性的成功与付出的代价,对死者致以哀思,对为防疫而生活不便的人致以敬意与歉意。到那时民间的反响想必也不会像现在这么激烈……


user avatar   qiu-qi-han-m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的确,傻逼越来越多了。

天天喊着要共存,等到中国放开防疫,死亡人数过十万,骂政府草菅人命的八成还是这一批人。

英国共存的原因不多:

1.经济真受不了了,考虑到疫情防控前期也做的不咋地,索性直接放开,不管了,先把经济拉回正增长再说。

2.因为前期防疫不咋地,该感染的都感染过了,挺不过去的也都死的差不多了,大部分国民接受过“天然疫苗”洗礼,即便再感染死亡率也不会太离谱,完全可以接受。

3.英国好歹也是发达国家,社会福利高,人均医疗资源占有率也高,接种疫苗的比例也高,三高加之原因二做前提条件,英国有能力把控剩下的情况。

而且,共存之后也就不用再统计全国感染率和死亡率了,数据肯定好看。

再看看中国……

共存?按人家英国的比例,中国死亡人数保守估计300万起步,而作为高危人群的老龄人口,中国粗估一下能有2亿……

现在说放开防疫和病毒共存的主要理由是影响经济、生活,而且死亡率也不高了。

我真就想骂人。

死亡率不高是多低?

用14亿乘一下看看是多少,顺便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人命”。

说什么吉林才死几个,你咋不看看香港,那才是全面防控疫情之后的景象,吉林防疫工作还在做好吧。

而且,死亡率之所以低,是因为后续的医疗资源能跟上。和病毒共存之后,中国一天感染人数超过五万不过分吧,第十四天,全国医院将同时容纳70万名感染病患。

医疗资源跟得上?

世界又不是只剩新冠患者了,其他重病患者怎么办?出院,给新冠患者腾地方?

拿韩国和广东做下对比。

韩国5200万,确诊1100万,死亡1.5万。

广东1.2亿,死亡3万不过分吧,毕竟香港720万人口已经死7500+了。

中国最发达的省份,死亡超过3万……剩下23个省,5个自治区会啥模样?

真就中国人不把中国人当人看呗?

再说经济。

就问一句,感染了新冠,你是去就医还是默默坐在家里都百分百?

看病要不要花钱?

这钱国家出还是自掏腰包?

而且,你感染了新冠,老板不可能继续让你上班了吧,现在你要在家带十四天还要自掏腰包去医院看病。

英国人口6700万,现有确诊180万,换算成中国是多少?

这些人现在被感染了,不能工作,需要隔离14天,经济损失会有多大?

同比例之下,英国经济直接负增长,中国比人家发达国家多什么?况且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中国经济能直接泡沫蒸发。

中国能保证在最严的防疫力度下保证经济正增长,第一个经济复苏,证明防疫的影响远比摆烂要强。

最后说一句,新冠疫情一波三折,事实告诉我们,新冠非常可怕,每次当人类觉得事情可控时都会闹出点新花样,且等等,等它一年半载,到时候,特效药八成已经问世,疫情是否反复,英美也都探出路了。

中国如此成功的防疫,稳稳当当的落到不好吗,根本没必要去学欧美国家迫降。况且,以中国现在的“速度”,迫降绝对摔得最惨。

——————————

看到了许多反对的声音啊……

【你知道一个新冠病毒患者一天的医药费是多少吗?-哔哩哔哩】 b23.tv/vVAlzz0

可以看看这个视频,然后思考一下,一旦放开防疫,全国会有多少新冠患者躺进ICU里,其中又有多少家庭能拿出几十万的治疗费用而不破产,他们该怎么办?

靠国家?

如果国家能付得起账单,早就解封了,何苦花钱维持防疫。

再说了,中国才多少ICU床位,又有多少分布在二线城市,更别说三线甚至乡镇,这些地区一旦出现重症患者,集中到大城市治疗根本不现实,只能咬牙去硬抗。

没有核酸检测,无症状感染者全国乱跑,那还防控其他市民做什么?

香港上海长春被封,里面的人知道生活受到影响,没钱花,还不起房贷。请问一旦疫情蔓延全国,会有多少人生活受影响,没钱花,还不起房贷,甚至连病都看不起。

把新冠当流感……我得了流感扎瓶点滴或者吃点药,花个一千顶天了,而想治疗新冠起步就是这个价,是不是太金贵了一点。


user avatar   lou-chuan-ye-xue-gua-zhou-du-7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我坚决支持清零!

但是这四个字并不能代表所有,我先摆几个目前事实和经济现状。

1,现在的中国是一个高负债的国家,尤其是普通老百姓,没有车贷、房贷的恐怕是极少数。

2,现在的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极其不均衡的国家,说白了就是贫富差距大,一刀切的封城确实能断了很多人的收入。再加上百姓的实际存款、积蓄并不是太多,没有了收入,饿肚子、省吃俭用那是常有的事情。

3,现在的中国是一个极其依赖于国有银行的国家,断贷等于断命。

4,现在的中国又是一个社会福利不高的国家,人民没有了收入,在家乖乖封城,完全没有任何社会福利组织和非社会福利组织进行金钱和物质支持。

5,再加上最近这段时间对几大行业的调整,例如教培、房地产、实业很多人都下岗了,大量的灵活就业、自由职业者闲置在社会。


这个国家毕竟不是只由“士”和“商”两个阶层构成的,更多的却是“农”和“工”,这才是国家的核心力量,也是民生问题的关键所在。


我坚决支持清零,但是如果不把大部分人的经济问题给解决了,光空谈抗疫,毫无意义,而且会适得其反。




                             10    11    12 

相关话题

  如何解读英国2022年1-2月超额死亡人数数据? 
  4 月 11 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994 例、无症状感染者 22348 例,目前情况如何? 
  4 月 20 日上海新增本土「 2634+15861 」,死亡病例 8 例,目前情况如何? 
  如何看待网传上海科技大学吕鹏飞课题组春节放假规定,因疫情未返回实验室也要上交补贴和工资?真实性如何? 
  依照目前的形势,我们会和新冠病毒长期共存吗? 
  2 月 15 日香港共有 10 名确诊或初步确诊病人离世,现有 16 人情况危殆,目前情况如何? 
  8 月 1 日湖北荆州新增 2 例本地确诊,系学生情侣,与江苏淮安旅行团病例相关联,目前情况如何? 
  上海市政府表示「向全体市民由衷感谢,并诚恳接受大家批评」,后续防控有哪些方向需要关注? 
  3 月 24 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29 例、无症状感染者 1580 例,目前情况如何? 
  如何评价4月5日晚杭州来福士被封控? 

前一个讨论
现实世界可能存在像《鬼吹灯之云南虫谷》中献王墓那样的天宫而不被人发现吗?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机械键盘都不出大回车的版本了?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