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立陶宛能源部表示将不再从俄进口天然气,此举有何意图? 第1页

  

user avatar   ku-er-wo-ta-sen-l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立陶宛在能源问题上的转向,反映出了我在观察欧俄能源问题上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只注意收集已有的能源使用数据,但并不考虑其能源政策转向的空间和基础。

即使是更新到2020年的欧盟统计局数据也显示立陶宛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高达41.8%,而在原油方面的依赖高达72.6%[1],考虑到在两年之内难以做出剧烈的调整,会直观的得出结论:认为立陶宛在能源供应上与俄联邦切割是自杀行为。

但是现实却截然相反,该国具备充分的政策调整空间。根据路透社消息:立陶宛能源部长昨天(4.2)表示:该国将自本月起,不再(暂停)进口俄罗斯天然气[2]

该国铁骨铮铮的基础是2014年建成的克莱佩达(梅梅尔)液化天然气进口港[3],该港足以满足立陶宛100%的天然气需求和爱沙尼亚及拉脱维亚90%的天然气需求[4]。同时连接立陶宛和波兰的天然气输送管道(GIPL)将于今年5月投入运行[5]

从上述消息来看,由于出口自俄联邦的天然气相对廉价,该液化气码头自建成之后并未全速运转,立陶宛仍继续从俄联邦进口部分天然气。但是一旦地缘政治局势升级,立陶宛就可以迅速切换进口来源。

该国非但不会被自俄联邦的能源进口所制约,反而隐约有成为波罗的海东部液化天然气进口、加工和分销中心的趋势。这反映出一国在做好先期规划的前提下,有可能在能源问题上做出剧烈的转向,这一点必须被纳入考量。

彩蛋:克莱佩达(梅梅尔)正是二战后苏联从德国的东普鲁士地区划归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当然在这一方面我们也需要考虑到一战后建立的立陶宛共和国对克莱佩达的主权。

参考

  1. ^ https://ec.europa.eu/eurostat/web/products-eurostat-news/-/ddn-20220328-2#:~:text=Lastly%2C%20solid%20fossil%20fuels%20
  2. ^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energy/lithuania-ceasing-all-russian-gas-imports-domestic-needs-2022-04-02/
  3. ^ https://www.kn.lt/en/our-activities/lng-terminals/klaipeda-lng-terminal/559
  4.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nergy_in_Lithuania#cite_note-9
  5.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as_Interconnection_Poland%E2%80%93Lithuania

user avatar   davidts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他是在赌俄国人不敢动他。


user avatar   mai-cui-ya-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像立陶宛这种国家,它总的需求量久那么点,当然是船小好掉头。


user avatar   deng-shu-39-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美国、欧盟、俄罗斯等大国都在呈现一种收缩和防守的姿态,都在优先忙于自己疫情防控、经济危机、民粹等内部的问题。
但是这种收缩和防守反而让问题更容易出现脱线——因为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波羅迪海的小国家们反而飞扬跋扈起来。
对他们来说俄罗斯已经衰落,管不了他们。
欧盟法德还管不住他们。
就算是新老板美国都在忙自己家里事,有时也管不到他们(比如白俄罗斯的化肥)。
在这群猴子里,最活跃的莫过于立陶宛。

“历史从不重复自己,但它会押韵。”

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时,有政治家预言这将是最后一场大国之间的战争,因为随着战争在现代化和规模化的扩大,已经超越了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所成承受的极限。

当然这个断言毫无预见性,因为你如果不去试试就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

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在此后的时间里,任何一个列强都明白,大国之间的战争是后果严重的,都在竭力避免列强间直接交战,在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爆发前的半个世纪里,所进行的都是列强与小国之间战争,或者代理人战争。

既然所有的列强都在小心翼翼,那么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会爆发?

一战爆发实际上是一个很有趣的悖论,按照历史宣传学的通用说法,是奥匈帝国和沙皇俄国在巴尔干的竞争引爆了战争。

但是到了19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时候,奥匈帝国和沙皇俄国都在巴尔干呈现一种收缩和防守的姿态,都在忙于自己内部的问题。但是这种收缩和防守反而让问题更容易出现脱线——因为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巴尔干的小国家们反而飞扬跋扈起来。

对他们来说老宗主国奥斯曼土耳其已经衰落,管不了他们。新老板奥匈和沙俄都在忙自己家里事,一时管不到他们。英法德还管不住他们。

在这群猴子里,最活跃的莫过于塞尔维亚。它是1910年和1912年两次巴尔干战争的主角,成功的吞并了马其顿和科索沃。

他们渴望建立一个包括塞尔维亚、黑山、波斯尼亚、塞哥维那、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的“大塞尔维亚”。

这个计划是奥匈帝国绝对不能允许的,它不仅侵犯了奥匈固有的势力范围,而且会激发帝国内部的泛斯拉夫主义情绪,在捷克、斯洛伐克人中引起新的动乱,实际上塞尔维亚已经逐渐成为庇护各种反奥匈统治激进分子的活动的基地。

所以1908年,奥匈帝国把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正式并入帝国——这两块地从1878年就被奥匈帝国所实际控制,并驻扎军队,所以说奥匈吞并波黑实际上是一场战略防守,但是它却大大刺激了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情绪,双方紧张的局势一直维持着。接着就该我们的最佳男主角登场了。

1889年当奥匈帝国皇太子由于精神病而自杀之后,约瑟夫一世的侄子弗朗茨·斐迪南成为奥匈帝国皇储。这个奇奇怪怪的人的有着奇奇怪怪的一生经历,他到未来岳母家做客时,看上了一位侍女并甩了未婚妻,在维也纳宫廷里引起轩然大波。
他是一位自然人文主义者,热衷于打猎和保护自然环境,有一种不现实的悲天悯人情绪。在政见上他也是奇奇怪怪的,他的身边围绕着一批不切实际空想家,建议把奥地利-匈牙利二元帝国改为多民族的联邦国家,这个奇特的政见根本就不会被帝国内部处于统治地位的德意志人和匈牙利人同意。

1914年6月28日,是费迪南和他的侍女老婆的婚姻纪念日,他出身卑微的老婆的在维也纳宫廷内备受冷落,他希望到外省的萨拉热窝的访问来满足于一下妻子的虚荣心。但是如此蹊跷的是这一天也是当年塞尔维亚的“圣维特日”,1389年的这一天,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在科索沃战役中击败了塞尔维亚,开始了对他们长达四百多年的残酷统治。尤其是奥匈帝国军队刚刚举行过一次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完全有理由把这个皇储的访问看作一次个人的挑衅行为。
在萨拉热窝街头的两声枪响之后,大公和他妻子一起倒在了血泊中。
对这个蹩脚皇位继承人的死来说,老皇帝约瑟夫一世一点也没有悲伤,而是希望能利用这次“倒霉侄子之死事件”为借口,一举铲除泛斯拉夫主义和大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
奥匈以战争为威胁,要求塞尔维亚必须驱逐所有的极端组织,罢免所有参与庇护极端分子和从事反奥匈帝国宣传的政府官员,并且逮捕策划刺杀的组织成员后,交由一个由奥匈帝国专员和塞尔维亚法官组成的联合法庭审理。

塞尔维亚王国拒绝了奥匈帝国的要求,并且向他们的斯拉夫兄弟沙皇俄国求援,奥匈为了防止俄国干涉也对德国求援。
德国知道沙皇政权已经进入了风雨飘摇的困难时期,他认为俄国现在的政治状况根本就不适合对外干涉,于是大方地给了奥匈保证,一旦俄国参战,德国将援助。
但是他们不了解的是,沙俄政权不仅没有把它看做一次危机,而是看做一次挽救政权的契机。如果他们能把泛斯拉夫主义的民族情绪玩弄到一个恰到好处的水平——既能民族情绪高涨,又不引发战争,那么就让政权重新获得民众的认同。

面对德国对奥匈帝国的保证,俄国决定进行一次局部动员——沙皇的顾问们相信这一个恰到好处的反应,既体现了俄国的强硬,又不至于引发俄德两国的战争。但是他们不了解德国的史蒂芬计划,这份计划就是要在俄国进行动员之前就要采取军事行动。

德国施里芬计划是一份危险的时间差游戏,它基于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不同于德法这种现代化国家,俄国是一个军事体制和交通都都非常落后的国家,它的动员速度要远远慢于德法。如果一旦开战德国能够通过一次大胆的战术安排,在西线迅速击败法国,那么德国就有足够的时间军队重新部署在东线,以应对动员缓慢的俄军。但是施里芬计划的前提是挑战来自西线,而俄国没有完成动员。但是现在的却面对新的情况,威胁来自东线,俄国要先发起动员。

面对俄国的动员,德国也开始相应地进行局部动员,而无论是因为现实来自德国动员的威胁,还是俄法盟约的军事义务,法国也必须动员。但是一旦法国和俄国完成动员,那么两线作战的德国必然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导致施里芬计划的全面破产。

当俄国进行了一次局部动员之后,沙皇的政府认为这是一次有限的示威行动,但是德国为了应对威胁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动员。为了不再已经被挑动起来的民族主义面前示弱,俄国也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动员,他们相信这是一次比试胆量的“看谁先眨眼睛的”的游戏。

到了这个时候,德国总参谋部已经认为德国的命运已经进入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一旦俄法完成动员,那么德国在军事上将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所以立即建议德皇威廉二世进行总动员,并准备实施施里芬计划。1914年7月30日,德国下达总动员令,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德国军队就已经全部在铁路线旁整装待发。德国对俄法和比利时发出最后通牒。

对俄国的最后通牒是,他们必须立即停止动员,否则就意味着战争。对法国的通牒是,他们必须保证一旦德法发生军事冲突,法国必须宣布中立,不然就意味着德法将进行战争。对比利时的通牒是,如果德国和法国发生战争,德国要求通过他们的领土,并使用他们的运河和铁路线。同时德国还明确的告知英国,他们已经准备和俄法作战,希望英国能表明他们在战争中的态度。

到了这个时候,俄国人才明白,他们彻底把德国惹毛了。德国战争通牒在英法俄比政府内部带来的一片混乱,四国政府几乎全部停摆。但是无论怎么混乱,所有的政治家都明白这样一个事实,任何一个政府如果接受了德国这样粗野的战争恐吓,那么这个政府就不用继续混了,都会被自己的国民推翻,所以法俄比对德国的回答一律是“No”。

对于各国的反应,德国是完全有准备的,剩下的只有一个方案——实行施里芬计划,接下来是长达四年血腥的厮杀和1000万士兵的死亡。

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有的国家都认为自己没有责任,所有的措施的防御性或者预防性。英法认为是德国发动了战争,奥匈和塞尔维亚开战是始作俑者,俄国人的军事动员是造成局势恶化的根本原因。德国认为俄法的动员是导致他们采取行动的动因,任何一个国家处于多面受敌的情况,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奥匈帝国认为自己只是在防御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对自己的威胁。

对于第一个进行动员导致局势恶化的俄国来说,他们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俄国一直致力于世界和平,“倒霉侄子之死”事件发生后他们一直致力于调停,并且给塞尔维亚政府秘密施压,要他们进一步满足奥匈的要求。奥匈帝国军队逼近贝尔格莱德时,俄国还建议塞尔维亚放弃首都,然后交给大国之间谈判解决问题。至于动员预备役问题,完全是为了在国内人民面前摆出一个强硬的pose,他们还特意对和德国接壤的三个军区不进行动员,如果德国人善解人意的话应该明白俄国的意思,难道在自己家里摆pose也有错吗?

既然所有的政府都不想打仗,那么为什么最后还是打了起来?

首先,德国在战前的最后十年里,地缘形势急剧恶化了,他们被完全孤立起来,所有的大国都是他直接和潜在的敌人,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人的神经变得极其敏感,容易做出过激的举动。

其次,奥匈帝国和沙皇俄国都面临严重的国内问题,奥匈帝国国内民族矛盾尖锐,捷克人和斯洛伐克等斯拉夫人的独立运动已经威胁到了帝国完整,他们急于扑灭所有斯拉夫民族主义。沙皇政权更是处于崩溃的边缘,所以即便眼前有一条毒蛇,他也会像溺水者一样伸出手去抓它。

即便以上几点,一战也未必会如现实发生得如此残酷。德国的施里芬计划虽然没有完成预定目标,但是大体上是成功的,它占领了法国北部的大量重工业区和主要的煤炭产区,极大的重创了法国的军事工业能力。
在这一年中,德国还占东线连续在坦南堡、马祖里湖区、波兰中部、罗斯多次重创俄军,俄军损失近二百万。如果没有英国的参战,德国在开战后12到18个月内,就能彻底打垮俄国,并且强迫法国坐到谈判桌上。
正是因为英国的参战,对法国的经济支持,对德国的海上封锁,才使一战变成一场残酷的消耗战和饥饿战。

在一次大战前的最后十年里英德两国的民族主义运动都把目标指向了对方,因为“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他们都觉得互相不共戴天。这也是为什么一次又一次两国海军裁军谈判都破裂的重要原因,每次两国的舆论都在全力以赴地制造麻烦,破坏任何可以达成的协议。

德国的统治集团完全明白如果能够停止海军竞赛,那么英国就不会缔结1912年的英法协约,德国就不会陷入后来的绝对孤立局面。而英国精英们也知道,像他们这样一个老大帝国和德国这样年轻小伙子对抗是一件危险的举动,双方都有达成妥协,停止海军竞赛的愿望,并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在另一面却在两国的精英集团却不断煽动国内的民族情绪去仇视对方,这种两面派的作法是最终导致英德两国走上战争道路。

为什么双方要采用这种自相矛盾的作法?
从20世纪初的时候,随着交通和通信手段的便利,在英德这样的发达国家里,普通民众的眼界大开的同时,也要求更多非分享社会权利和经济果实。但是各国的精英阶层并不想对民众做出让步,巩固自己统治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精英们把现在的国家治理得很好,没有必要改变社会架构。

所以英 国在面对德国的挑战时,这样对自己的国民说——大英帝国非常强大,想灭谁就就灭谁,不信你们看,我们明天就灭了德国人。而德国人面对英国的遏制的时候,这样对自己的国民说——德国正在蒸蒸日上,英国正在衰退,德国干掉英国已经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其实两国精英阶级都非常清楚,一旦英德开战后果不堪设想。但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有必须这么做——通过鼓励和放任无知民众那贫瘠心灵里的狂野想象力,来满足巩固统治的需要。最后他们反而被自己鼓动起来的民族主义绑住了手脚,无法进行正确的外交行动。

最后五个大国的之间基于所谓“理性”的可以预料和控制的竞争和博弈,却往往因为一些小国的举动而失去控制,东亚的日本和巴尔干的塞尔维亚都不满足于做列强的小兄弟,要满足自己的野心。地球实在太小——容纳不了这么多民族的雄心壮志。




  

相关话题

  既然有德棍 法棍 有没有波棍存在呢? 
  白俄罗斯为什么爆发大规模游行?以及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如果特朗普还在任,面对2022年2月24日的俄乌局势,会做出怎样的应对? 
  11月10日纳卡冲突双方停火,俄罗斯、亚美尼亚等三方签署协议,俄罗斯将派遣维和部队,后续发展会如何? 
  对于电力系统方向的学生,除了传统的电力行业,将来有哪些其他的领域可以探索? 
  普京为什么不处死戈尔巴乔夫? 
  美国采集俄罗斯人生物信息,以研究为什么俄士兵更加耐寒,你怎么看? 
  俄罗斯攻打乌克兰,是不是应该得到同情和支持? 
  阿富汗为何会被称为帝国坟场?为什么英国、苏联与美国都征服不了这个又穷又弱的小国? 
  俄罗斯中介预科加入系收了我十万 我是不是被宰死了? 

前一个讨论
DIY电脑的哪一个硬件成本是最高的?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一些人特别厌恶科技化、工业化的魔幻/修真体系?





© 2024-05-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