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达克山于1768年遭到杜兰尼王朝和昆都士伯克的联军入侵,这场战争先是以巴达克山节节败退为开始,后素勒坦沙据城死守,联军因军粮短缺水土不服,又因境内锡克人叛乱,纵兵劫掠后便撤军。素勒坦沙虽恢复统治,但国家疲敝不堪,未得到清朝的军事援助又令素勒坦沙不仅内心苦闷,自身权势亦被削弱,故变得多疑猜忌,讨伐弟弟特勒巴斯,特勒巴斯向昆都士求援,昆都士伯克呼巴特遂与之前被杜兰尼王朝拥立的巴达克山伯克,也是素勒坦沙的表兄弟尼亚苏努拉一起突袭素勒坦沙,并将其打败囚禁,很快素勒坦沙就死于昆都士。这场围绕巴达克山的战争最终以尼亚苏努拉登上伯克之位而告终。
联军初次进攻巴达克山时,素勒坦沙便派出使者赴叶尔羌向清朝求助,但最终没有等来救援的清军。原因有以下几点:
1.素勒坦沙向来居功自傲,之前就多次“借清自重”。他觉得自己因杀死南疆作乱并逃入巴达克山境内的大小和卓,且向清军交出小和卓霍集占尸体,是大功一件,且被乾隆称赞为“第一西方足嘉国”。凭此,素勒坦沙认为自己完全有资格成西帕米尔高原上的霸主,数次兴兵征讨同为清朝属国的邻国。还曾占领了争议地区奇特拉尔并拥立了亲巴达克山的新君,还将邻国博洛尔伯克杀死,行为极度恶劣。遭到了清廷的严厉训斥,被迫归还了劫掠所得和争议地区。
素勒坦沙还曾向清朝借兵两万,用来征讨周边的乌兹别克人。清军使者到达巴达克山时,素勒坦沙上演了一出大show:当时巴达克山正与西南的玛沙特交战,这场战争根本就是素勒坦沙的谋划,其用意正是希望利用清朝使者的到来来慑服邻部。
素勒坦沙的逻辑是:我可是捕获了大小和卓,交出尸骸的,为此周边的信奉伊斯兰教的各部可都得罪光了,这算纳了投名状。跟那些大军一到传檄而定的地方能一个待遇吗?再说借宗主国的军队扩张也不是打我这开始的,之前的巴达克山伯克尼巴特就借过两万准噶尔兵。
清朝逻辑:朝廷取代了准噶尔在中亚的地位之后,诸部的历史纠葛一概不问,以后也不要拿这些问题来当做彼此征伐的借口,如果有新的纠纷,必须在清朝行政体制下解决。而且素勒坦沙你别老拿和卓说事,你当时不交试试?你敢吗?
因为素勒坦沙一向不老实,所以清朝方面接到他的求援之后,立刻断定这是故技重施,应该是跟昆都士交恶后怕对方复仇,借兵以壮声势。
2.清廷与西帕米尔之间的信息情报交流效率低下。清朝与中亚的交涉模式是”单点外交“,皇帝得到的情报完全仰赖于边疆官员。而边疆官员的获得情报的途径则是商人和使者,而非有意派出专人探查,所以得到的情报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也很零散,不成体系。
3.素勒坦沙得位不正。素勒坦沙的祖父米雅尔有两个儿子:帕沙和苏莱曼,伯克之位兄终弟及。素勒坦沙为帕沙长子,夺了叔叔的位,将其驱逐 。而新拥立的巴达克山伯克尼亚苏努拉则是苏莱曼的儿子,苏莱曼有四个儿子被素勒坦沙所杀。故这次复位,颇有因果报应之感。
4.清朝对于中亚地区鞭长莫及。清军在南疆能调动的资源极其有限,驻军经过增加后仍不足五千人,而回兵又不堪用。之前素勒坦沙擅自进攻博洛尔,清廷方面就有讨伐的意向,但乾隆认为“回疆兵力不足,草率出击,以薄兵进剿,反找人藐视”。因资源有限,不到紧要关头,无法做出有效回应。况且清廷也有另外的考虑:中亚各部彼此征讨就好比吃饭喝水一样频繁,如果开了派兵援助的先例,诸国今后若遇争端,都会要求清廷发兵,势必使边疆行政体系疲于奔命,虚耗有限的资源,所以行文遣使是非常“经济适用”的一种方法。乾隆也希望通过“不干涉”政策实现某种“以夷制夷”。
结合以上四点,清朝并未作出军事方面的回应。其实在一开始得知杜兰尼王朝欲染指清廷在中亚的权威时,清朝方面确实动了征讨的心思,准备先派遣使臣跟艾哈迈德沙交涉,如无果再发兵。但是联军很快撤退,素勒坦沙复位,确实让清朝方面有些没想到。清廷方面派人前去探查,怀疑阿富汗人是”佯退“,而且还批评教育素勒坦沙“以后少惹事,你不惹事人家自然不会来打你”。素勒坦沙一肚子委屈,认为清朝根本就没有遵守庇护自己的承诺,清廷直接怒斥素勒坦沙,表示以后你打得过就打,打不过我也不帮忙,被人赶跑了你爱跑哪去就跑哪儿去,我也不会管你。双方之间关系一度紧张。简单地讲就是:一开始没信,后来知道是真的了,想派兵结果危机已自行解除。
之后素勒坦沙二度丢位,尼亚苏努拉复位,这一切发生的太快,以至于清朝方面没来得及做出回应。不过这位尼亚苏努拉颇为恭顺,清朝也乐得承认他的统治。就此,素勒坦沙的故事就算彻底结束了。对于类似边疆属国的问题,以后还会有浩罕汗国让清廷继续头疼。
最后强烈推荐一下最近才出的这本马子木所著《经略西北 巴达克山于乾隆中期的中亚外交》,今天拿到之后一口气读完,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