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求助:想去美国读博士,直接申请有困难,先申请硕士读完之后再申请博士是否可行? 第1页

  

user avatar   wu-ya-66-24-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我看来,没有比较容易和比较难一说,如果你的个人背景足够强,再难申请的项目也是小菜一碟;如果你的背景不那么强甚至有不少短板,在别人看来很容易的项目,对你而言难度仍旧很高。建议题主在项目的选择上,要结合自己的个人背景和自身能力,综合考量。
我在之前的申请季,曾经成功申请到美国的药学博士,我想我的申请经历,应该可以给题主一些启发。接下来,我会详细展开。

背景简述
本科:
浙江大学,2011级,药学专业
GPA:
3.90分(均分87.5分),Ranking:4/42
GT成绩:
托福总分100分,口语单项22分;GRE Verbal 155分,Quantitative 167分,Writing 3.0分;Sub:无
科研经历:
申请时一篇挂名四作在投;曾在University of Alberta的暑期科研项目中,实习三个月
推荐信:
一封来源于本科毕业设计指导老师,一封来源于加拿大实习导师,一封来源于本科学院领导老师,还有一封来源于小老板。

申请经历
我的目标还是很明确的,大一刚入学的时候,我就已经确定想要读博了。
想要读博的原因很简单,第一个原因是药学专业本科毕业,很难找到不错的工作;
第二个原因就算是读完了本科,对工业界的了解仍旧处于皮毛阶段,有必要继续深入学习。
当时对未来的规划就是走学术道路,虽然未必会研究出多么伟大的成果,但工作环境应该会相对稳定一些,这个目标也是我当时一个较为长远的人生目标了。
不过到了后续的申请阶段,我真正了解到的教授和科研之后,还是存有一定的犹豫和疑惑的。现在我已经成功入学读博,对未来真正的方向仍旧没有确定下来,毕业后到底要不要走学术科研这条路,车到山前必有路,一切都交给时间去决定吧。
虽然本科期间有读博的想法,但并没有考虑过出国读博。因为周围并没有同学和朋友出国,会潜意识地感觉申请国外大学的PhD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只有学霸级别的人物才能申请到,和我这种小透明没有太大的关系。
大二的暑假,学院和加拿大的阿尔伯塔大学合作开设了一个暑期科研实习项目。起初参加,只是抱着一种“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并没有考虑到毕业后出国那么远,同时项目资助的额度很高,自己只需承担一部分即可,感觉这个项目还不错,就直接报了名。
那个时候我在纠结毕业后的方向问题,本科专业药学的方向有很多分支,申请博士的话,一定要明确一个研究方向,比如说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等等。
通过大三上学期的核心专业的学习,我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了一个初步的确定——偏药物化学方向。不过这个方向的一位学院教授马上就要退休了,让原本就不大的选择范围变得更小。
那时我通过一些学长学姐,了解到本校的有些药学专业的硕士,会在毕业后去港大的化学系。之前学院也有过学长学姐去新加坡国立大学深造,申请条件并不高。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意识到读博不单单可以选择本校,还可以选择出国。我把自己的想法和学院的几位老师沟通了一下,老师们的建议是:不要只盯着新加坡或者香港,可以考虑美国。
通过和老师的沟通,我确定了要去美国读博的想法,那时已经是大三下学期了。按照正常美国申博的进度来说,大三下学期应该已经考完了标化考试,但是我才开始备考。
我是从大三的寒假开始备考托福的,彼时距离下半年的申请,时间所剩无几,甚至我最开始都没有足够的把握可以攻克GRE和托福这两个难关。
大三下学期的整个学期,我的所有时间都花在了备考托福和GRE这两门考试上。5月份第一次参加托福考试,运气还是比较好的,上了100分,因为时间紧迫,所以没有二刷。10月份GRE首战,成绩也算比较满意,就这样结束了我的GT备考。
接下来,就是准备简历和个人陈述,提交网申。我的整个申请过程都处于一个匆忙的状态,一直都在赶DDL。最后申请到的结果,虽然不是特别优秀,但是这么短的时间可以申请到这个程度,我还是比较满意的。
满意归满意,还是有一点遗憾和不甘心,如果自己可以早些确定出国,预留出充裕的时间去准备的话,可能拿到的offer会更好。不过人生本来就是这样,没有那么多如果,在不完美的条件下,你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得到相对而言最好的结果。
这一路并不顺利,最后我选择出国,中间夹杂着一些偶然的因素,不过仔细想想,其实出国也是必然。

为什么要出国?
题主也是药学专业,我想你应该了解,对于生物医学圈的学生来说,早些年出国读博属于最优的选择,专业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导致只有博士学位的人才可以挤进学术圈或者找到工业界比较不错的就业机会和晋升机会。
英美一类国家的学术资源和学术水平普遍高于国内,国内有些高校的教授位也会卡海外经历这一门槛,造成很多同学都会选择出国深造。
不过近几年来看,出国的热度逐渐递减,主要原因是因为很多同学毕业后选择了转行,另谋出路。其实这一情况对生物医学圈的学生们而言,是件好事。
读博并不适合每一个生物医学圈的同学,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都很高。不过如果是铁了心要当教授搞科研,那么读博还是你的最优选择。
出国读博已经不再像早些年那样热门,很多同学选择申请国内名校的博士项目,其实国内国外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别,目前很多国内高校的实验室也不错,如果可以申请到好项目,可以选择在国内读博,还省去了备考GT考试以及准备各种申请材料的麻烦。
我不能说国外的学术环境一定比国内要好,毕竟目前国内很多实验室也有很大的进步和改善,海归人才的注入,国内的实验室也可以有不错的产出。不过总体来说,个人感觉国外的读博环境会更好一些,如果题主没有很明确的打算,换个国度体验一下未尝不可。
除去科研水平不谈,我认为国外的博士项目,具有以下的优势:
第一,国外大多的博士项目都会设有rotation阶段,也就是说第一年学生可以在多个实验室轮流工作,在全面的了解之后再确定博士生导师,在选择导师的范围上灵活度更高,可以通过不断的尝试,发现自己的科研兴趣。国内很多博士项目,入学即确定了导师和科研方向,灵活性较差。
第二,生物医学博士属于劳动密集型博士,国内很多实验室的工作日晚上和周末,默认加班,学生经常要泡在实验室里干活;国外实验室的work life balance比国内好一些,虽然晚上或者周末加班在所难免,但导师一般不会强制要求你加班。
第三,国内的实验室老板和学生,前辈和晚辈的关系还是比较等级化的,经常会出现学生帮老板干杂活,低年级的同学帮高年级的同学打杂这样的事情,新人刚到实验室基本上都会经历一个打杂的阶段;国外的实验室就自由一些,学术讨论氛围很浓郁,同时导师和学生之间会更为平等一些。
第四,国外的大学,就算是顶尖名校,通常也不会拿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当做博士毕业的门槛,如果老板同意你毕业了,普遍学生都可以顺利毕业,拿到学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国内的大学对学生都有核心期刊论文的数量要求,这个政策也可以理解,国内的大学想要保证博士生的学习质量。但是物极必反,强制的论文数量限制,导致很多同学会为了达到要求而灌水,一些本身优秀的博士反而可能会因为达不到论文指标,无法及时毕业。不得不说,在毕业这个方面,还是国外的博士项目更灵活一些。
第五,出国读博可以锻炼你的独立生活能力,一个人到陌生的国度,很多事情都要独立处理,无疑是一个极好的锻炼机会。国内的博士生活,其实就是本科的一种延续,你的生活习惯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不过还是刚刚那句话,国外的博士虽然有一定优势,但并不是所有同学都适合出国读博。我身边就有的同学,在国外读了一年博士,因为适应不了,就回国读博了。具体适不适合,还是要根据你的个人情况来分析。

关于托福、GRE的准备工作
对于GT考试的备考,网上有很多经验贴,题主可以多去论坛、网站上看看,选择适合自己的备考方法复习。
我申请的时候,排名比较靠前的大学(专排前50的大学)基本上都要求托福成绩100+,对GRE成绩没有门槛限制,不过个人建议320+,同时Writing单项3.0+。如果你的GT考试可以达到这个标准,基本上不会在申请时拖后腿。
排名稍微靠后的大学,分数可以相应地降低一些。我也见过拿着80多分的托福成绩单申请到PhD项目的,不过大学的排名应该是80名左右。
顶尖名校的申请者背景都不差,成绩高一些肯定不会错,如果达不到高分,尽量达到大部分申请者的平均水平。
近几年,因为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中国同学沉迷于GT刷分,刷很多分,一定要把托福成绩刷到110+。
对于这种现象,我感觉如果你的准备时间充裕,能拿高分自然很好。但如果这个110+的高分,是你刷了四五次才拿到的成绩,我个人感觉没什么必要。第一次拿到了105分,为了提高5/6分,浪费一个学期的时间去重新备考,倒不如把时间花在科研项目和论文上,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比那些冷冰冰的数字要靠谱得多。GRE成绩也是同理,这里不再赘述。
1. GT考试的备考建议,优先托福,然后GRE
托福的难度要比GRE低,词汇量少,常用度高。GRE词汇量大,同时有很多生僻的单词,纯粹就是为了考试而背单词。单词书前后刷3遍左右就可以了,没必要每个单词都可以做到准确默写出来,只要看到或者听到单词可以知道什么意思即可。刷完3遍,在用乱序的单词书巩固一遍。很多单词软件都有GRE和托福词库,去图书馆的路上和排队买饭这种碎片化时间,可以利用起来背单词。
2. 关于GRE Sub考试
我之前没有考GRE Sub专项考试,这个考试在申请者并不是强制要求提交的,如果提交会更好,毕竟可以证明你你在某个专项上的能力。但我认为Sub的作用有限,如果考得好,那自然是加分,但没考好的话,反而会让招生官怀疑你的能力。
如果你准备时间充裕,有额外的时间去准备Sub专项考试,而且成绩也不错,可以放到简历里。如果时间不够,或者考试成绩一般,还是别放了。

国外大学的交换或者实习经历
当下如果想申请国外大学比较不错的博士项目,具备一段海外实习或者交换项目经历,基本上成了业内尽知的隐性要求,和我同一届一起入学的中国学生,绝大部分都有国外名校的科研或者交流学习的经历,其他学生大部分都是美本的学历背景。
国外的实习和交流经历,不仅可以增强你的专业背景,同时可以让你有机会拿到国外导师的推荐信,国外导师的推荐信在申请中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
我在大三暑假的时候,参加了加拿大的阿尔伯塔大学的三个月的科研实习,当时我已经明确的申请方向,积累科研经验,进行深度科研的同时,还可以提前接触国外的学习和生活,对我来说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
除了位于NYC和LA此类大城市的大学之外,国外大部分的大学都是在小镇上的,比如说Cornell、Dartmouth这些大学。我当时实习的阿尔伯塔大学位于Edmonton,已经算是大城市了,但是和国内的北上广深还是没有可比性。
有些读博的同学入学之后发现学校周边极其不便利,无奈之下只能发展自己其他的兴趣爱好,比如说滑雪、健身,还有的同学有机会出去的时候,就去国家公园…大家在不便利的生活中,都自己找到了乐趣。建议题主在申请博士之前,搜一搜学校周边,如果是坐落于农村的话,确认自己可以接受再申请也不迟。

申请的时候是否需要套磁?
套磁这个问题,我感觉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在申请的时候几乎没有套磁,只跟一位NUS化学系的教授进行了简单的套磁,教授礼貌性地回复我“欢迎申请”,然后也就没有然后了(这里要提醒一下题主,教授每天都很忙的,忙着实验室,还要处理几百封邮件,能回复实属不易,不要过于纠结教授回复的太简单,是不是对我完全没兴趣这种问题)。不过在拿到offer之后,我倒是收到了几位教授发来的encourage to accept the offer的邮件。
我觉得礼貌性的套磁,并没有太显著的效果,很多教授都不在招生的committee里,对录取没有太大的话语权。但是如果是有针对性的学术套磁,我觉得还是有用的。题主如果对某一个教授的科研方向很感兴趣,仔细研究过后,也积累了一定的相关经验和知识,你可以考虑邮件套磁,先介绍一下你的背景,阐述你对他的科研方向的理解和想法,也可以适当提出1/2个问题,表达想要加入他的lab的想法,同时不要忘记附上你的简历。
个人感觉单纯的礼貌性套磁,不能增加成功录取的概率。美国的学术圈就那么大,很多教授都是认识的,广撒网这种行为被发现了之后,会给教授留下不好的印象。更何况,如果你在广撒网的套磁过程中和教授聊得很好,对项目本身了解不够深入,最后发现并不是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最后也没去,这也不是什么很好的做法。

Paper对申请的作用
如果你在申请的时候,手上有Paper肯定是加分的。但对于大部分申请者而言,Paper并不是简单的事情,不仅需要长远的规划,还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有点拼运气的成分。
申请时,我手里有一篇挂名的水文在投,对申请到底有多大的帮助,其实我也不知道,但有应该总比没有好吧。
如果题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一作论文,肯定会让你的简历脱颖而出。不过我感觉Paper属于锦上添花的东西,本科生很难有出色的产出,招委会的老师们也都知道,所以Paper并不是录取的主要考核标准。但对于手握Paper的申请者,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会优先考虑。
Paper作为一个附件项,如果跟我之前申请的时候一样时间不够,就没必要在Paper这件事情上过于纠结了。
但如果题主准备留学的决定做的比较早,可以争取一下。找机会进实验室,跟着导师好好做,争取在导师后续发表的某篇文章上署个名。
当然,争取Paper并不是单纯的积累经历,你可以在做实验、找资料和撰写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博士的日常生活,思考自己喜不喜欢这种学习生活,确认自己感兴趣的科研方向。
本科在读期间,我曾在药物化学合成以及天然产物分离这两个实验室做过一些基础的工作(也就是刚刚我提到的,给师兄“打杂”)。后来我老板发Paper在署名的时候,也把我加进去了,但比较可惜,我在申请的时候没有用到。
题主如果想要在简历上放Paper,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的话,有一个捷径——就是写Review文章。这样的文章不需要长期的实验作为支撑点,只需要阐述某个领域的最新进展即可。相对Paper会简单一些,也可以让自己更迅速更全面地了解一个领域。发不了Paper,也可以和老板商量,有没有发表Review文章的机会,当然难度低,自然含金量也会低一点。
申请院校(按化学专业排名)

以下是我当时在申请博士项目的一些经历,有一些项目的具体情况可能会有一些改革,题主在申请之前还是要自己去官网确认一下。
1. MSU, 1.24 SPEAK test
MSU,密歇根州立大学,虽然在知名度上不如同州的密歇根安娜堡,但在州立大学中,认可度还是比较不错的。坐落于密歇根,气候很冷。听说学校比较大,很漂亮。这所大学对国际生比较友好,有很多中国学生和黑人学生。
MSU的化学系还是很不错的,明确要求提交化学Sub单项成绩。不需要申请费,也不用送GT分数,当时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申请了。
MSU是的最先收到回复的大学,通知我参加SPEAK test——MSU出了名的变态口语考试。有两个考场,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上海,我当时参加了上海的考试。考试的人并不多,30个人左右,大部分考生都是申请化学项目的,南大当时有十几个人组团一起去的。
考试的形式就是回答十二道题目,发的试卷上有题目,耳机里也会读。不过这个口语考试和托福还是有区别的,题目读完之后,没有准备时间,需要立刻作答,同时考试全程录音。考试之前我也有一定准备,在网上自己搜了机经,提前做了一些准备。但好像网上的题目是很久之前的考试题目,和真正的考题差别很大。总体来说,MSU的口语考试我考得并不好。
2. Notre Dame, 1.20 interview, 2.05 offer
Notre Dame,圣母大学是一所天主教大学,综合排名比较靠前。这所大学在申请页面上,还有“是否对CSC资助项目感兴趣”的说明,应该和CSC的关系还不错,当时觉得应该对中国学生比较友好,就提交了申请。
圣母是我第一个收到面试邀请的大学,通过Skype面试,面试我的是个中国教授。Skype的新号不是很好,后来改成了电话面试。第一次人人面试,缺乏经验。面试之前也没有充分准备,面试过程并不是很顺利。教授在面试开始就问我研究经历,让我阐述其中一个反应的机理。之前并没有很充分的准备研究经历,突然被问到,肯定是有点慌的。教授很友好,提醒了我一下,但我仍旧没有表述得很清楚。在面试结束之后,我专门用邮件回复了详细的答案,后来收到了offer。
3. NCSU, 1.28 offer
NCSU,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也是北卡三校中我唯一申请的一所,位于北卡金三角。浙大的化学系和北卡州立的化学系有暑期交流,所以浙大化学系很多出国读博的同学,都会把北卡当成州立当成保底大学。我没有收到面试邀请,直接收到了offer邮件。
4. Colorado Boulder, 1.29 interview, 3.05 offer
Colorado Boulder,科多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位于科罗拉多的富人区,周边风景优美。这所大学的化学系还是很不错的,在了解的过程中,我对很多教授的科研方向都比较感兴趣,就直接申了。不过网申系统bug有点多,我总是不能提交申请费。第一次因为没有交费成功,被退了回来;第二次交费没有成功,申请居然消失,直接显示提交成功了。
5. ISU, 1.29 interview, 1.30 offer
ISU,爱荷华州立大学,这所大学的化学系也比较不错,因为不需要申请费,我当时就申请了。有一个缺点,就是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位于一个小镇,气候也不太好。面试形式是电话面试,面试的问题和论坛面经提到的差不多,主要是考察申请者的口语,问了家乡的一些情况。
6. NUS NGS, 1.30 interview, 3.10 offer
NUS,新加坡国立大学,应该属于亚洲的顶尖名校了,是我唯一申请的一个除美国外的其他国家的大学,一个保底名单的存在。
NGS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了吸引人才所设立的一个交叉学科项目,涉及工程和理学的相关专业,同时还和Imperial College有联合培养项目,Duke的医学有联合培养项目。博士项目学制相对较短,四年即可毕业,奖学金丰厚,每月有3200新币。
面试时间在1月30号,面试问题和网上的面经说的差不多,整体面试还是比较顺利的。
7. Vanderbilt chemical biology, 1.31 reject
Vanderbilt,范德堡大学,当时发现有和chemical biology交叉学科的项目,而不需要提交申请费,所以申了。这个项目还是很Bio的,在申请的时候我也就是试试的心态,收到拒信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8. UTSW, 2.02 interview, 2.21 offer
UTSW,是我最后选择入学的大学。起初对这个大学并不了解,单纯因为不需要申请费就申请了。后续了解之后,我发现UTSW的医学院还是很不错的,出过6位诺贝尔奖得住,包括发现胆固醇代谢的Joseph Goldstein和Michael Brown。
虽然UTSW化学系的教授并不多,但科研方向还是很实用的,同时和生物方面也有很多合作。
9. SBU, 2.04 interview, 2.11 offer
SBU,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坐落于纽约长岛。在北京、上海和南京,每年都有海面。我当时参加了南京的面试,面试地点在一家宾馆。面试官有两位教授,一位是化学系的,还有一位是材料系的,面试氛围还是比较轻松友好的。
10. OSU, 2.04 reject
OSU,俄亥俄州立大学,这所大学的化学系比较大,综合排名也比较靠前。因为审核材料时候,比较看重三围(托福、GPA以及GRE成绩),因此有“Only Score University”的外号。很早就收到了拒信,可能是因为托福分数太低的原因。
11. NUS chemistry, 2.05 interview invitation, withdraw
在2月5号的时候,我收到NUS的面试邀请,但当时已经有了别的大学的offer,就和招生官取消了面试。
12. Utah biological chemistry, 2.07 reject
Utah,犹他大学,学校的地理位置相对较偏,坐落于犹他州盐湖城。但周围有5个国家公园,风景优美。美国摩门教总部的所在地,当地很多人都信教,治安和其他地方相比会好很多。
犹他大学的biological chemistry项目是一个跨系的联合项目,每年录取名额有10个,入学第一年可以在7个系做rotation。奖学金丰厚,再加上位置偏远,生活成本低,读博期间可以省下一大笔钱。和这个项目的学姐聊过,她说她那届一共收了3个中国人,而且没有面试,直接发了offer。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我当时还感觉自己的机会很大。后来在申请季的时候,学姐跟我说今年biological chemistry项目的所有中国申请者都发了reject,但当时我并没有收到邮件提醒,我还以为自己有希望。不过后来打开邮件,发现了躺在垃圾箱中的犹他大学的拒信。
犹他大学的有机项目还是很好的,是the Accounts for Chemical Research、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以及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这三个化学杂志总部的所在地。化学系有JACS的主编Peter Stang、副主编Henry White;Acc. Chem. Res.的主编Cynthia Burrows;JOC的主编Dale Poulter以及有机方法学的新秀,发nature, science的Matthew Sigman。犹他大学的医学院也很不错。
得知化学系的DDL比较晚,同时免申请费的时候,我就直接申请了。虽然有105分的托福最低分数限制,但听说并不是特别严格。2月3号的时候,我收到了犹他大学的以为中国教授的邮件——encourage me to accept their offer,收到邮件的时候,还以为后续马上就可以拿到offer。不过过了好几天都没有后续进展,最后竟然收到了拒信。在申请中碰到了这种乌龙,我也很惊讶。
13. Pittsburgh, 2.11 reject
Purdue, 2.14 reject
Purdue,普渡大学,工科牛校的名号不需要我在多介绍什么,分析化学全美专排第一,药学院的学术水平也毋庸置疑。我当时申请了普渡的化学项目,我的一位同学申请了药学项目,最后都收到了拒信,我们俩都蛮惨的。
14. Utah chemistry, 2.18 reject
Emory, 3.11 reject
Emory,埃默里大学,有机专业的小牛校,综排也比较靠前。10月31号之前提交免申请费,不过我申请的时候已经过了,还是交了75美元的申请费。当时申请的时候,个人感觉把握还是很大的,最后还是收到了拒信。

总结
以上,就是我申请美国博士项目的全部经历了。希望题主在申请博士之前,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同时明确自己的未来规划。
博士普遍都是5年到6年的学习和研究时间,如果不是真正的热爱,能坚持下来的人很少,就算坚持下来了,这个读博的过程肯定也是极其痛苦的。
同时也要确认你是否可以接受未来会走学术道路,做学术搞科研还是比较枯燥无味的,如果题主是单纯想要找个普通的工作,是没必要花这么久的时间来读博的。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研方向申请,就算后续的晚上和周末要加班,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但最起码是自己喜欢的方向和知识,不会太累。
希望题主可以预留出充足的准备时间,全方面地提升自己,不仅硬件成绩要过关,有机会的话,软件实力也要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还是那句话,没有很难或者很简单的项目,一切都是因人而异。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大程度提升自己,争取到最好的结果。最后的最后,祝你拿到女神校的offer。

导师背景
UTSW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生物信息学博士,浙江大学药学学士。
DIY完成有机药物化学方向博士研究生申请,获得UTSW,SBU,ISU,NUS等学校全额奖学金录取。
入学后改至Bioinformatics方向。博士期间曾在互联网公司从事Data Science实习。





  

相关话题

  有机物中的生物碱腐败后会形成尸毒吗? 
  如何看待第三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标结果,仿制药企药品降幅达90%,多类国产药只要「一毛钱」? 
  中医为什么还在坚持熬药? 
  为什么经过这么多临床试验和筛选审批,还会有无效的药物流入市场? 
  罕见病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一针国内自费70万,而国外医保报销后280元,为什么会这样? 
  安乐死是真的安乐吗?还是做为旁观者来说是这样的? 
  为何抗真菌药物对于肝毒性都很大,有没有无肝毒性的抗真菌口服药物的研究? 
  网传陈薇少将给自己注射新冠疫苗,是真的吗? 
  美国硕士申请有哪些条件? 
  GPA没有很高的情况下,如何提高竞争力获得offer? 

前一个讨论
GPA比较低,院校背景不太好的大家,最后留学去了哪里?
下一个讨论
出国留学如何选择学校?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