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将凸透镜的上下两半的位置对换,所得的透镜是否等价于凹透镜?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liang-91-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可以分两步看这个问题:

1. 把凸透镜遮住一半,成什么像?跟原来一样的像,不过会变暗。

2. 两个凸透镜放并排,成两个像。

最后,各遮住一半。


user avatar   ma-chen-51-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暂定题主的背景是初中或者高中学生,首先回答你的问题。

这样的思路是否正确

如果你指的是「用模拟软件做实验来研究物理问题」的话,思路是正确的,而且是非常值得鼓励的。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任何问题最终都应当用实验去判断正误;但在初高中的条件下,很多时候没法做相关的实验,所以利用模拟软件来「做实验」就是一个很好的替代办法,因为软件是对已有理论的实现,而理论又是对现有实验的总结。

关于这道题,如果它来自高中的课本或者练习册,我认为题目本身是不妥当的。稍有常识的人都会注意到,如题所述得到的透镜与凹透镜有非常明显的不同:

凹透镜表面是一个完整的球面,而拼接透镜明显不是一个球面而是两个,并且弯曲的方向也不同,无论如何不能简单地说:拼接透镜相当于一块凹透镜。

下面我们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这样的透镜能不能成像。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所有理论基础,都可以归结为光在球面上的折射。可惜的是,球面折射本身并不一定能成像,也就是说从一点发出的光线,经过球面的折射,并不一定能够重新汇聚到一点。在两种情况下,球面会把一点发出的光汇聚到一点:一是某个特定的点(齐明点)上发出的光,不论方向被严格汇聚到一点;二是距离光轴很近的点,会把很大一部分光(近似平行的光)汇聚到一点附近,即傍轴条件。这两种情况下,球面都可以成像。一般所说的成像都是在傍轴条件下。

那么,拼接透镜是否可以满足傍轴条件呢?对于任意放置的物体,只要足够小,都可以看成是在过物体的某条直线附近,所以我们取物体和球面球心连线为光轴,就可以满足傍轴条件,因此拼接透镜是可以成像的,只不过此时光轴会有很多条。

这之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拼接透镜成什么样的像。因为懒所以就不做具体的计算了,不过可以直接看出一些大致的特点:由于球面成像与球面是否完整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可以把拼接透镜看成上下两部分;对于透镜的上半部分,是两个球面成像的问题,两个球面的球心都与透镜上边缘共线,可以先对第一个球面成像,像在物体和第一个球面球心的连线上,然后用这个像对第二个球面成像,像也在他俩的连线上;对于下半部分也是同理,所以能够成两个像,并且分居上下。

于是我们提供了理论上解决问题的方式:即是回归球面成像,通过多次球面成像来得到最终的结果;并且解决了题主的问题:的确应当成两个像,而不是「像凹透镜那样成虚像」。这个结果也与题主的模拟结果相呼应。

所以说,我支持题主的观点,即这样的透镜会成两个像,虚实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决定。对于这类问题,我们的处理方法都是适用的:即回到球面的傍轴成像规律,通过逐次成像得到最终的结果。

同时我也支持题主研究问题的方式:如果不知道如何从理论上解决,那么用模拟软件来进行初步的探索,是非常好也非常值得鼓励的方式,希望题主能够坚持下去;另外也要注意多学习一些软件背后的理论,这样才能不被软件牵着鼻子走。




  

相关话题

  在已制得金属氢的情况下能否制得金属碳、金属氮或其他非金属物质的金属态? 
  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思考方式是什么? 
  为何说从地球上移去一滴水的所有电子,地球电势将会升高几百万伏特? 
  为什么把手握成一个小洞放到眼睛上会看的更远? 
  亿万年以前光速也是现在的值吗?是否有证据证明光速不随时间变化? 
  如果像《三体》中一样集全人类之力,我们是否能在某些瓶颈领域达到质的突破? 
  根据相对论 是不是在飞机和火车什么的高速运动器里上班的人老的慢? 
  伽利略反驳亚里士多德自由落体理论的思想实验是否正确?重物在介质中下落的物理过程,是否与这一论证矛盾? 
  什么级别的部门才配备有直升机?直升机随机出动会与民航航线冲突吗? 
  我骑自行车时,边骑车边放屁,会不会起到加速作用?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微博上领养猫狗的“国际惯例”?
下一个讨论
为啥苏联当年也是联邦制却解体,而美国也联邦制却不解体。这两个联邦制有什么关键区别?





© 2025-02-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