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757年,杜甫好不容易逃出长安投奔肃宗,为什么肃宗只给了他一个八品“左拾遗”的官? 第1页

  

user avatar   shen-tu-dao-ke-d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什么叫“只”,要我写这个问题,我得用“居然”。

唐朝官位贵重,一品二品是给离退老干部的的,三品四品就能做宰相,五品是大员,六品七品也算贵官。八品确实不高,但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得上的。

读书人中了进士,再经过释褐考,才能被授官,一般都是九品的小官。只有状元榜眼探花才能去够够八品。

杜甫没有中过进士,原先只有过河西县尉的官职(从九品上),他还没去。后来还有参军的闲职就不算了。因为勤王投奔肃宗,一下提了好几级,做到了从八品上的左拾遗,这是“天子特简”的“超拔”啊。

更何况,拾遗是皇帝身边人,负责给皇帝提意见,从古至今这样的谏官都是清贵之官,再外放出去就是一方大员。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现在让你去中央办公厅当科长,还能列席政治局会议和国务会议,不仅列席,还有发言的机会。这个科长算亏待吗。

可惜杜甫先生文学才华是极高的,政务能力是极低的。没有走好这条通往宰执的金光大道。

不过,对于后人来说,一个千古诗圣和一个一时宰相,我们是不难选的。


user avatar   er-nian-ping-nu-mao-wen-l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话说到底哪位大V爸爸翻了我的牌子,怎么这个三年前的陈年老答最近突然就多赞了起来?



先给出我的结论。

唐肃宗授杜甫为左拾遗已经是一种“过蒙拔擢”的奖励行为了。

考虑到知乎上存在相当数量的知友不太能准确理解左拾遗在唐代职官体制中的重要性,我不得不在回答中对一些唐代基础职官概念做出拓展性的阐述,以方便知友们理解。所以本回答行文上可能会稍显拖沓,还请各位见谅,当然也非常欢迎熟悉唐代职官制度的知友们在评论区留言交流或者批评指正。(前提是言辞友善嗷,喷子和杠精在本回答下默认没有人权哦 )

那么我们先整理一下杜甫的仕宦履历,同时我也会将其所历正员职事官的品级和职掌一并附上,供知友们参考。

1.天宝十四载(755年)秋,杜甫授同州河西县尉,杜甫拒而未受。

这里需要做出说明,唐代的县因其有地望优劣和民户多寡的区别,使得朝廷赋予不同的县不同的行政等级和政治地位。

唐玄宗时期,朝廷依据各县地望先后,大致将县分为四类,分别是赤县(也叫京县,即是都城所治之县,一共六个,包括长安、万年、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六县,全部是都城的附郭县)、畿县(都城所辖之县,包括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所辖的县,当然这是除开赤县的)、望县(即是资地美、户口多的县,共八十五个,在唐六典的户部条下有详细名录,为省篇幅就不予列举了)、紧县(次一级的要紧县,大约有一百多个,已无法完全考订数目和名录,只有个别紧县可考)、普通县。

同时唐朝又根据各县所辖户口的多寡将各县分为上县、中县、中下县、下县

因此,行政等级高的县,其一县官吏品级相对于行政等级低的县就高。

比如说,上县的县令、主簿、县尉、县丞等官品级就比中县的要高。

同时望县的县令、主簿、县尉、县丞等官品级虽然与紧县的一致,但因望县政治地位高于紧县,所以望县的县令、主簿、县尉、县丞等官的政治地位是高于紧县的。

所以唐人也将官员由紧县平级改任为望县视为升迁。

那么我们需要知道河西县属于什么类型的县,才能确定河西县尉的品级。

河西县也就是夏阳县,是武德三年(620年)由郃阳县析置

夏阳,本河西,武德三年析郃阳置,又以河西、郃阳、韩城置西韩州。乾元三年更河西曰夏阳,隶河中,后复来属。——《新唐书卷37.志第27.地理一》

而夏阳县,则是紧县之首。

望县出于百,郑县为之最;紧县出于百,夏阳为之最;上县仅三百,韩城为之最。——《全唐文卷579.同州韩城县西尉厅壁记.欧阳詹》

根据唐玄宗开元十八年颁布的敕令,赤畿望紧等县,无论民户数量多寡,一律视为上县。

至开元十八年三月七日,以六千户已上为上县,三千户已上为中县,不满三千户为中下县。其赤畿望紧等县,不限户数,并为上县。——《唐会要卷70.量户口定州县等第例》

河西县为紧县,同时也是上县。那么河西县尉的品级就可以确定了,是上县县尉。

诸州上县,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一人,从八品下;主簿一人,正九品下;尉二人,从九品上……县尉亲理庶务,分判众曹,割断追催,收率课调。——《大唐六典卷30.三府督护州县官吏.京县畿县天下诸县官吏》

2.可能杜甫觉得河西县尉的任命并不理想,所以未接受任命,朝廷只能改授杜甫为太子右卫率府兵曹参军。

……兵曹参军事各一人,从八品下……兵曹掌亲、勋、翊三府、广济等五府武官,亲、勋、翊卫卫士之名簿,及其番上、差遣之法式。凡上番者,皆受其名簿,而咨配于率。兼知公、私马及杂畜之簿帐。——《大唐六典卷28.太子左右卫及诸率府》

杜甫作为太子亲军右卫率府的兵曹参军,看起来似乎大有前途,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知道,天宝八载(749年),李林甫请停折冲府上下鱼书,这标志着唐朝府兵制的彻底消亡。作为唐朝军事体制的府兵制虽然失去了其固有的生命力,但原有的十二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并不领折冲府)、东宫六率(太子左右监门率、太子左右内率也不领折冲府)以及各级折冲府衙署建制和官吏编制却并未罢废,只不过失去了原有的职事,大部分成为闲散人员,而旧有的官署也成了徒存名号的官署而已,其名下的各级文武职事官也随即向阶官演变。故而杜甫此时所受的右卫率府兵曹参军本质上已经没有什么重要职事了,就是个闲散官而已。

3.很快安史叛军攻入长安,杜甫弃官,在从延州北上灵武的途中为叛军抓获送至长安。至德二载(757年)四月,杜甫自长安逃归凤翔谒见肃宗。五月十六日,杜甫被拜授为左拾遗。

左拾遗二人,从八品上……左补阙、拾遗掌供奉讽谏,扈从乘舆。凡发令奉事有不便于时,不合于道,大则廷议,小则上封。若贤良之遗滞于下,忠孝之不闻于上,则条其事状而荐言之。——《大唐六典卷八.门下省》

4.乾元元年(758年)六月,房琯被贬为邠州刺史,而与之私人关系密切的严武杜甫等人纷纷被牵连外贬,杜甫因此由左拾遗外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华州是四辅州之一(同、华、岐、蒲),也同时是上州,其司功参军的品级比其他州的司功参军要高。

上州,刺史一人,从三品……司功参军事一人,从七品下……功曹、司功参军掌官吏考课、假使、选举、祭祀、祯祥、道佛、学校、表疏、书启、医药、陈设之事。——《大唐六典卷30.三府督护州县官吏.上州中州下州官吏》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相比于从八品上的左拾遗,杜甫被外放为从七品下的华州司功参军是被唐人视为贬官。

5.杜甫于不久再次弃官,辗转赴秦州,后又入蜀至成都颠沛流离了几年,至广德二年(764年)被二度镇蜀的西川节度使兼成都尹严武辟为幕僚,表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

唐代前期的检校官多为代理某官,而此时杜甫所带的检校工部员外郎只是表示假借工部员外郎的官资给他,并同时对应赐他工部员外郎这个等级应该有的绯鱼袋,他实际上既不从朝廷领取工部员外郎该有的俸禄,也不承担工部员外郎该有的职事。他只是以工部员外郎的官资来充当西川节度使幕府里的节度参谋,本质上他只是严武的幕僚。

再简单梳理了杜甫的仕宦履历和朝廷授他的历任正员职事官以后,我们可以清楚看到,除开他未曾受命的河西县尉和虚衔检校工部员外郎,剩下的三任职事官里,属左拾遗的含金量最高。

题主显然囿于官品高低的思维桎梏,严重影响了对拾遗官职的客观认识,当然这种现象并不只独题主和部分知友所有,即便是研究唐代文学的学术界,亦不鲜见。

赖瑞和先生曾经在自己的著作《唐代中层文官》中就一部分唐代文学研究者对唐代职官制度的误解进行过驳正,而举的例子,恰恰就是评价杜甫授左拾遗的问题。


接下来我就先暂时抛开官品问题,系统来讨论一下拾遗在唐代职官体制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拾遗这个职事官在唐代职官序列里的定位是谏官,而拾遗因常侍从天子身边又属于典型的“天子近臣”或“天子侍臣”,除此之外拾遗作为谏官也是每日参加常朝的常参官,同时因谏官需时刻对朝廷大政方针谏言,故而拾遗也是有资格列席入閤议事供奉官之一。

关于常参官、供奉官、入閤议事等概念请参考流惜子先辈代发的拙文针对唐代朝参制度部分(奉上链接如下)的叙述。

拾遗这种谏官,不仅由于具备多重身份定位带来政治重要性,而且其地位的特殊性导致在礼节上也不输于朝廷高级臣僚。

比如说,补阙、拾遗这种供奉官由于贵为天子侍臣,与朝廷高级官员相遇于道时,是不需要给对方让路的。当然,只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路遇礼绝百僚的宰相时,拾遗仍需要让道示敬。

比如温造任御史中丞之时,曾经与左补阙李虞在路上相遇,结果李虞按例没有回避温造,令温造大怒,命手下脊杖李虞的杂役人十下,引发左拾遗舒元褒等上疏弹劾温造。疏中提及拾遗补阙虽然官品卑微,但作为天子侍臣即使当街与御史中丞这种朝廷大僚相遇,礼节上也不须回避。反称温造虽官至御史中丞,也不过是区区法吏,无权在礼节上凌驾于身为天子侍臣的拾遗补阙之上,可见拾遗补阙的政治地位非同一般。

左拾遗舒元褒等上疏论之曰:国朝故事,供奉官街中,除宰相外,无所回避。温造蔑朝廷典礼,凌陛下侍臣,恣行胸臆,曾无畏忌。凡事有小而关分理者,不可失也。分理一失,乱由之生。遗、补官秩虽卑,陛下侍臣也;中丞虽高,法吏也。侍臣见凌,是不广敬;法吏坏法,何以持绳?——《旧唐书卷165.列传115.温造传》

而且拾遗作为近臣,能和其他朝廷高级臣僚一样享受天子召见赐食的优礼待遇。

在唐人的心目中,拾遗也是一个非常令人钦羡的官职。

在盛唐中唐的年代,唐人为仕观念里,有八类身份(被称之为八俊)尤其受到士人们的青睐,其中包括一类出身(进士或者制举)和七种职事官(校书和正字、拾遗和补阙、监察御史和殿中侍御史、员外郎和郎中、中书舍人和给事中、中书侍郎和中书令),这八类身份通常意味着士人的政治前途非常光明其中之一就是拾遗、补阙这种卑品谏官,换言之,多数人羡慕拾遗都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嫌弃拾遗太低了呢?

宦途之士,而历清贵,有八俊者:一曰进士出身,制策不入。二曰校书、正字不入。三曰畿尉不入。四曰监察御史、殿中不入。五曰拾遗、补阙不入。六曰员外(郎)、郎中不入。七曰中书舍人、给事中不入。八曰中书侍郎、中书令不入。言此八者尤为俊捷,直登宰相,不要历余官也。——《封氏闻见记卷三》

拾遗官资清贵同时还有诗为证:

官资清贵近丹墀,性格孤高世所稀。
金殿日开清凤扆,古屏时展看渔矶。
酒醒虚阁秋帘卷,吟对疏篁夕鸟归。
献替频陈忠誉播,鹏霄万里展雄飞。
——《献张拾遗》.李中

拾遗虽然只是个小小的从八品下的芝麻官,但其超然的地位和令人尊崇的形象跃然纸上。

而且从肃宗、代宗、德宗时期唐朝官员总体的迁转情况来看,拾遗、补阙是普通官员转入清官行列的重要门户,杜甫被授左拾遗意味着其政治前途一片光明。

根据孙国栋先生的研究,中唐时期,唐代中央政府的重要文官迁转途径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中唐的两条升迁快车道,一条必经左右拾遗,另一条必经监察御史。所以说杜甫被授左拾遗实际上是进入了一条升迁快车道,并不是“区区一个八品芝麻官”这么简单而已。

那么为什么身份如此特殊、职掌如此要害、礼遇如此优厚的拾遗却有着与其地位如此不相称的卑品呢?

原来这里面大有噱头。

这就要从谏官的职能定位说起。众所周知谏官职在言事,这是一项得罪人的活儿,不仅容易得罪朝廷高级官僚,甚至可能开罪于帝王。所以一般身居高位的官员多不愿意得罪人,以保住自己的政治前途。然而唐代谏官的并不只有左右补阙、拾遗,唐代的谏官还包括左右散骑常侍、左右谏议大夫,这两类谏官都属于典型的高级官僚。散骑常侍为从三品,谏议大夫为正五品上,均是朝廷的礼秩尊崇的官员,所以一般来说主要的谏诤职责也就落在了补阙和拾遗的肩上。如果补阙拾遗的品级过高,那么势必也会因为同样的原因导致谏官的谏诤职能大打折扣,因此就不能给予拾遗补阙太高的官品地位。

诚如白居易所言

臣谨按《六典》,左右拾遗,掌供奉讽谏,凡发令举事,有不便于时、不合于道者,小则上封,大则廷诤。其选甚重,其秩甚卑,所以然者,抑有由也。大凡人之情,位高则惜其位,身贵则爱其身;惜位则偷合而不言,爱身则苟容而不谏,此必然之理也。故拾遗之置,所以卑其秩者,使位未足惜,身未足爱也。所以重其选者,使下不忍负心,上不忍负恩也。夫位不足惜,恩不忍负,然后能有阙必规,有违必谏。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病无不言。 此国朝置拾遗之本意也。由是而言,岂小臣愚劣暗懦所宜居之哉? ——《旧唐书卷166.列传116.白居易传》

所以为了保证拾遗能充分发挥谏官职能,首先要慎重选任官员来做拾遗,保证其人敢于挺身而出地言事;其次人之常情,位高惜身,若拾遗品级太高,则任职者不免会因明哲保身而缄默不言,令谏官职能形同虚设。

所以为何拾遗品卑而位重,自然也就能理解了。

至于我为什么说授杜甫为左拾遗,是唐肃宗“过蒙拔擢”了的奖励行为?

理由很简单,因为按照唐朝官员的升迁常态,杜甫的仕宦资历尚不足以在至德二载(757年)授左拾遗。

我们来看几个盛唐时期官员做拾遗前历官时间。

①王维。

开元九年(721)进士及第,释褐授太乐丞,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拜右拾遗。王维花了14年的时间才做到右拾遗。

②张九龄。

长安二年(702年)进士及第,景龙元年(707年)由中书令李峤再试及第,释褐授校书郎。先天元年( 712年)九月拜左拾遗。张九龄自首次及第到拜左拾遗花了十年,从释褐为官升迁至左拾遗花了五年。

③严挺之。

神龙元年(705年)制举擢第,释褐授义兴县尉。先天初年(712年)姚崇复为中书令,引严挺之为左拾遗。严挺之自释褐义兴县尉至拜左拾遗,花了六年。

④高适。

天宝八载(749年)为睢阳太守所举,释褐授封丘县尉。天宝十五载(756年)授左拾遗,佐哥舒翰守潼关。高适花了七年才从封丘县尉迁至左拾遗。

⑤萧昕。

开元十九年(731年)博学鸿词科擢第,释褐授阳武县主簿。天宝初年复试博学鸿词科,再授寿安县尉,迁左拾遗。萧昕升至左拾遗最保守计算也花了12年。

由以上五例可以看到,一般的唐代官员,从释褐入仕到迁转至左拾遗,少则五六年,多则十余年,即便是像张九龄这样仕途顺利者,从获得做官的出身到释褐授官到迁转至左拾遗也花费了十年时间。

反过来看一下杜甫,天宝十四载(755年)年末释褐入仕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至德二载(757年)五月拜左拾遗,算下来两年时间不到,都能升至左拾遗。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恰逢安史之乱,而肃宗身旁又缺官,加之宰相房琯为杜甫布衣之交的话,以杜甫的为官资历拜左拾遗根本就不够格,所以我才说拜杜甫为左拾遗,已经是肃宗“过蒙拔擢”的奖励了。

以上。

希望能对知友们有所裨益,也不枉我拉拉杂杂说了这一大堆了。

最后,鸿茅药酒必须被惩戒。

————————————————————

经知友 @谢逸之 的指正,本回答涉及按地望对县分类的部分存在表述不当的问题。

经修改应当这样表述:朝廷考虑各县地望因素后,在普通县之上,分出了四类政治地位不同的县,分别是赤县、畿县、望县、紧县。

最后再次欢迎知友们在评论区留言指正或交流探讨。

——————————————————————

经知友 @唔 嚯emmm 的友好指正,答主对【赐绯鱼袋】的解释存在讹误,正确理解为赐绯、鱼袋,意义为朝廷赐杜甫服绯和鱼袋。

再次感谢这位知友的指正。


user avatar   zhan-dou-de-xiao-bang-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杜甫就是个废人兼烂人

我们细数一下杜甫的经历:

712年生人,家境优越,家在当地势力不小,从小被称为神童(注意这个被称为!)。

731年十九岁,参加科举,不中,遂开始游山玩水

736年二十四岁,再次落榜,继续游山玩水,快意山林,是当时出名的公子哥,经常出入酒场青楼。

747年三十五岁,再次落榜,这会慌了,开始走后门,送礼,给皇帝写赞美词尝试弄个一官半职,结果八年都没弄到一个官,期间家财散尽,生活愈加困顿。

755年,分到官职“河西尉”(县长助理,九品),嫌弃官小不肯就职,留下“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756年,分到官职“右卫率府兵曹参军”(没品),听起来很长,其实就是军队看大门的,在分到这个官职之前,杜甫的小儿子饿死了,这会杜甫不得不去了(话说回来穷到这份上,河西尉你都不去,你也是个人才)

757年,辞职,投奔肃宗,得到官位左拾遗(八品),不久就因为工作能力和智商有问题被贬到华州。

工作能力有问题有且不限于:上班时间喝酒,上班时间大哭,上班时间睡觉,拒绝处理大量公文,抱怨工作环境差然后罢工。

智商问题在于:公然踩政治红线,倚仗自己言官身份,给已经臭到家的房琯求情,基本等于公然在唐肃宗脸上拉屎,可能杜甫想红想疯了,以为能复刻一次魏征的辉煌。

可惜他的建议根本没有魏征那么精妙,唐肃宗当场就要罢免他,甚至要把杜甫关起来。幸得宰相张镐求情,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七品,别看官位上了一品,但这位置升官机会无限等于零,基本等于发配边疆劳改一辈子别回来了)

但就算此时在华州惨兮兮的,杜甫好歹还有一年70石加2100钱的俸禄,也够全家小康,还是朝廷正式编制,如果这样了却残生,也不失为一件乐事。但是。。。

759年,辞职,后成为节度参谋,虽然是虚职但是官职不小,还兼职检校工部员外郎(从六品)。

然而有趣的是,杜甫这个官是严武私聘的,根本不是朝廷正式编制,所以是个不折不扣的假官,没有退休金也没有五险一金,不知道杜工部是没整清楚,还是同意做了临时工。

764年,辞职

765年:做果农,三餐不继,靠卖水果维持收入

770年:饿死


以上全是正史,不信自己查。

杜甫除了诗写得好,生活上几乎就是个废人,在一个人均三十五当爷爷的时代,到快四十五了甚至没有过一份工作。

送了八年礼连个虚职都没有,家里孩子快饿死了还要拿着面子不去做官,最后去看大门了。

动不动就辞职,辞职来辞职去,八品辞成没品,没品辞成临时工,临时工辞成自由就业者。

一看小时候的履历,好么,三十五岁钱全靠家里的钱游山玩水,老富二代了。

还什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你三十五岁之前干嘛去了?写这个穷写那个穷,又是说自己“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又是感叹“安得广厦千万间”。

读了四十年书,给个八品官都能做到被贬谪,你还想干点啥官?

还要抱怨“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你作的么,你不瞎JB辞职能有这B事?当年去了河西尉连儿子都饿不死。

就这么个人,四十年没工作过,上一份职业是看大门的,给个八品还少么?

而且后面还干的一塌糊涂,像是个政治白痴一样在高压线上跳舞。

就这还满脑子想成为辅佐尧舜的命官。

诗是好诗,人是废人。

历史是残酷的,真相是伤人的,不信自己去查正史,杜甫这人指定有点毛病。


user avatar   xiong-zhao-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杜甫一生做过的实职官职,目前已知的,有以下四个:

  • 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职事官,从八品下)
  • 左拾遗(职事官,从八品上)
  • 华州司功参军(职事官,从七品下)
  • 剑南节度参谋(使职,无品)【1】

注1:当时杜甫在剑南节度使严武的幕府里,乃是以“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检校官,从六品上)作为本官,来充任“节度参谋”的。这是由于所有的使职都没有相对应的品级,因而需要以一个另外的“本官”来充任。这是“使职”这类官职的特点,可参见我的这个回答

这四个实职官职中,相对最重要、地位最高的一个,恰恰是题主所说的——“只给了他一个八品‘左拾遗’的官”——的这个“左拾遗”。

简单来说,现代人似乎对唐、宋时“官品并不一定能代表官职高低,尤其是官职实际地位的高低”这一事感到难以理解。然而此类情况,即便在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时期亦是多多少少存在的【2】,只不过唐、宋时相对更为常见罢了。

注2:比如汉代刺史与太守的地位同他们的官秩,在一定程度上的反差;又如明代后期科道官(言官)视外放如流放,即便他们外放一般至少会让其官品由七品升至四品(甚至更高)。

以杜甫做过的官而言,其中“左拾遗”和“剑南节度参谋”都算得上中层官职了。

左拾遗虽然看起来品级较低,但却是皇帝身边的“近臣”“侍臣”,可以与皇帝有经常性的近距离接触,因此实际地位甚高【3】。而节度参谋则是一个藩镇中的文职僚佐里排名最靠前的几个之一了,其同拾遗一样,在唐代都可谓文臣出人头地的捷径了。

注3:唐代拾遗、补阙这样的“侍臣”拥有较为超然的地位。例如“遇上官需避道”一事——只有当遇上宰相时,拾遗才需要避道。


user avatar   guan-fu-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官品不是游戏等级,简单比大小就能决定一切的啊。

拾遗和补阙这两个官职,最早设立在武则天登基那一年,主要职务是“供奉讽谏,扈从乘舆”。简单说就是皇帝身边的谏官。拾遗为从八品上,补阙为从七品上。

做官,尤其是古时候做官,能见到并且能交流的最高领导人是谁,是决定其重要性的指标之一。

就拿唐朝来说,皇帝不信任朝堂的人,于是自己雇了一堆幕僚,称作北门学士或者翰林学士。

作为皇帝的幕僚或者说智囊团,他们更接近权力中心。因为很多实际上的决策,都是皇帝和这些幕僚商议后就定下了的。

唐顺宗时期,王叔文掌权,宦官俱文珍“削去”他翰林学士这个职务时,他“见制书大惊”,因为这意味着他将无法时常入宫见皇帝了。

当然,宦官作为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也往往成为一股新的政治势力。晚唐时期,一步步获得权力的宦官最终能废立皇帝,其原因就是因为亲近皇帝,所以皇帝会把一些权力分给他们。

也就是说,和皇帝接触越多,越容易升迁,并且哪怕不升,也有机会拿到更多的实权。

再回到拾遗和补阙这两个官职上,这两个官职虽然品阶看上去低,但也是可以时常面见皇帝并且给皇帝查漏补缺提意见的。尤其“供奉讽谏”的同时,还“扈从乘舆”。扈从谁的乘舆?自然是天子的乘舆,所以他们都是天子的近臣。

杜甫在诗里面也一直以天子侍臣或者近臣自称:

比如《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中有“侍臣缓步归青琐,退食从容出每迟”。

还有《紫宸殿退朝口号》中有“昼漏希闻高阁报,天颜有喜近臣知”。

并且《腊日》一诗中写了“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什么意思呢?就是天子在腊日按惯例召见近臣并且赠送他们一种叫“口脂面药”的防冻药。杜甫作为一个八品的拾遗,因为是天子近臣,也享有此福利。诗中,他捧着用翠管银罂装的口脂面药,沐浴着皇恩,走下九霄龙庭。

当然,领个防冻药只是一个小细节,还有另外一件事可以说明其近臣身份:

《旧唐书·温造传》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作为御史中丞的温造,遇到了左补阙李虞,李虞没给他让路,他觉得对方没大没小,于是就把李虞的属下抓起来揍了一顿。于是左拾遗舒元褒给皇帝告状说:“国朝旧事,供奉官街中,除宰相外,无所回避。温造蔑朝廷典礼,凌陛下侍臣...遗、补官秩虽卑,陛下侍臣也;中丞虽高,法吏也.。侍臣见凌,是不广敬;法吏坏法,何以持绳?”

里面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拾遗、补阙这种官职属于“供奉官”,供奉官在街上除了宰相谁都不用回避。并且御史中丞虽然职位高,但还是外人,而拾遗补阙这样的供奉官,则是侍奉皇帝的近臣。

那么为什么拾遗在前文描述中似乎很尊贵的官职,只是八品呢?

白居易在《初授拾遗献书》中解释说,拾遗、补阙这种谏官是会得罪人甚至得罪皇帝的,而一个人一旦位高权重,就不敢得罪人了,所以需要这样比较低品还没那么爱惜自身的人来做谏官,这样他们才敢说,把国家的得失利弊都说出来 。这就是设置拾遗的本意。

所以说,对于杜甫这样一个右位率府兵曹参军来说,让他做左拾遗已经是浩荡的皇恩了,不犯错好好做下去,平步青云也未尝不可。当然,一般而言拾遗补阙这样的官职都是三十多岁的人在当,所以杜甫四十六岁才做上这个,确实有点晚了。

接下来再说说唐肃宗的情况:

在我们的历史教育中,中晚唐几乎是不去提及的,似乎安史之乱之后没多久就黄巢起义,然后唐朝就灭亡了。但实际上,安史之乱755年爆发,763年平定,再到878年黄巢起义中间隔了一百多年时间。

换而言之,在肃宗朝,有人来投奔就封个大官的事是不可能发生的,这是王朝末年才会出现的情况。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大唐盛世历历在目,就是两年前的事(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史之乱更像是国家得了一场重感冒,熬过去之后,国家依然还是生龙活虎的。

没人会未卜先知地意识到,安史之乱后会是后世人口中的“藩镇割据”的景象,哪怕是皇帝,也是在被各路藩镇轮番打脸后,才意识到这一点,但这也是几十年后的事了。而且就算是这样,历任皇帝上台大多也要按惯例先试图解决下这一局面,然后再在现实的毒打下选择躺平。

而杜甫投奔唐肃宗的历史背景,可能比想象的更为复杂一些,因为还涉及到唐玄宗李隆基和唐肃宗李亨之间的权力交接。

安史之乱中长安失守,于是权力中枢瘫痪,为平定安史之乱,不得不放权给地方,这也是藩镇割据的由来。这也就罢了,期间唐朝皇室内部还搞了一次内讧。

当初唐玄宗逃离长安后,和杨国忠商量着逃去四川,但途中发生了马嵬驿兵变,杨国忠被杀,杨贵妃也被缢死。

马嵬驿兵变的很大程度上也是想着逃的唐玄宗和想打仗的军队之间的矛盾,之后两者分道扬镳,太子李亨北上灵武组织平叛,唐玄宗入蜀。随后(756年)李亨在这些想打仗的军队(朔方军)的拥立下即位,于是唐玄宗被遥尊为太上皇。

你会发现,原来的那套官员班子,理论上是要跟着唐玄宗入蜀的,而杜甫投奔的唐肃宗,当时只有一个新建立的草台班子。

唐玄宗迫于形势承认唐肃宗的皇帝地位,但实际上并不愿意放权,为此他先后将自己之前任命的韦见素、房琯、崔涣、崔圆等宰相派往灵武,旨在遥控肃宗朝廷。而肃宗也因为地位并未稳固(需要唐玄宗为他背书),并且确实缺人,也同意了这一安排,但最终还是以各种名义将这些人罢免或者调任地方。

而杜甫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投奔唐肃宗。

756年7月,肃宗即位,杜甫得到消息后前往投奔肃宗,但途中被叛军抓住掳到长安。换而言之,肃宗即位后最为关键的隔段时间,他被抓了。

这一拖就拖到第二年开春,期间杜甫写下了《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而这期间,唐肃宗李亨则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757年正月,安禄山被刺杀,安庆绪即位;

757年二月郭子仪平定辽东;

757年二月十日,唐肃宗将朝廷迁到凤翔。各路勤王军队包括陇右、河西、安西、西域诸国的兵力都汇集过来,然后图谋收复长安。

757年三月,杜甫写下了春望,随后从叛军手里逃了出来,并在凤翔见到了唐肃宗。

如果把投奔肃宗看做一门生意,那么:

收益最大的时间节点肯定是肃宗在灵武被拥立之前,混个灵武元从的身份肯定会被唐肃宗更高看一眼;

其次是即位初极度缺人并且唐玄宗意见未明的时候,这时候肃宗朝廷草创并且正统性不足,有人来投奔相当于在玄宗和肃宗间站队;

再次是玄宗承认肃宗,而战局未明的时候,这时候有人来投奔说明对朝廷有信心;

再再次是肃宗迁往凤翔开始战略反攻的时候,而杜甫就是这时候来的;

再往后就是肃宗收复长安的时候了,这时候来投奔,其实跟本就不算投奔了。

可以看出,哪怕是投奔唐肃宗,杜甫也是最次的那一类,但唐肃宗依然破格给了他一个左拾遗。所以说,这种安排完全是很正常的操作。

参考资料:

赖瑞和.《唐代高层文官》《唐代中层文官》

胡平.《未完成的中兴》

王秦.《杜甫谒唐肃宗时间地点考》


user avatar   ni-cai-67-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主似乎认为左拾遗是个无关紧要的官职,但实际上,左拾遗虽然官品不高,实际上地位却可以说是很重要了。以杜甫之前并不高的地位,这个左拾遗,恰恰表明肃宗还是很欣赏杜甫来投奔自己的。

简单说一下唐代左拾遗的地位。

首先左拾遗是专门的谏官,在唐代谏官有左右散骑常侍、左右谏议大夫、左右拾遗、补阙。

其中左右散骑常侍在唐朝虽然品轶高,但是谏议作用却不大,比如在长庆年间,谏议大夫李渤就表示“据六典,常侍奉规讽,其官久不举职,习以成例。若设官不责其事。不如罢之。以省其费。”直接表示不如把常侍罢掉。

所以上谏的职责,自然由谏议大夫和补阙拾遗承担。

拾遗补阙是武则天时期设置的,而设置的目的

“记言书事,每切于旁求;补阙拾遗,未弘于注选。瞻言共理,必藉众才,寄以登贤,期之进善......补阙、拾遣之职,掌供奉讷谏,扈从乘舆。凡发令举事,有不便于时,不合于道,大则廷议,小则上封。若贤良之遗滞于下,忠孝之不闻于上,则条其事状而荐言之。”——《旧唐书·职官志二》

由上可知,这两个官职在设置之初便是专门为了承担上谏职责,故虽然品轶低,但可说是责任重大。而白居易担任左拾遗的时候,对于此官职为何品轶低却责任重,也做了非常好的解释。

大凡人之情,位高则惜其位,身贵则爱其身;惜位则偷合而不言,爱身则苟容而不谏,此必然之理也。故拾遗之置,所以卑其秩者,使位未足惜,身未足爱也。所以重其选者,使下不忍负心,上不忍负恩也。夫位不足惜,恩不忍负,然后能有阙必规,有违必谏。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病无不言。此国朝置拾遗之本意也。——《旧唐书·白居易传》

也就是说,左拾遗官品低,恰恰是为了能让官员勇于上谏,如果官品高的话,就很可能爱惜羽毛,达不到谏议的作用。

而对于谏官地位的提高,在唐朝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己亥,制:“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资治通鉴·唐纪·八》
开元十二年四月敕令。自今以后。谏官所献封事。不限旦晚。任封状进来。所由门司。不得有停滞。如须侧门论事。亦任随状面奏。即便令引对。如有除拜不称于职。诏令不便于时。法禁乖宜。刑赏未当。征求无节。冤抑在人。并极论失。无所回避。以称朕意。其常诏六品以上。亦宜准此。——《唐会要·谏议大夫》
广德二年九月二十一日。敕谏官。令每月一上封事。指陈时政得失。
永泰元年正月二十三日。敕谏官奏事。不须限官品次第。于每月奏事官数内。听一人奏对。
大历十二年四月十二日敕。自今以后。谏官所献封事。不限早晚。任封状以进。
——《唐会要·左右补阙拾遗》

而终唐一朝,补阙拾遗上谏直接指出皇上过失的例子很多,也可以说明,这个职位的设置作用还是很大的。在唐会要里,就列出了很多补阙拾遗上谏指出皇帝不足的事件。而谏官说的很多话,都不是很给皇帝面子。

神龙元年二月十四日。追赠后父韦元贞为上洛郡王。左拾遗贾受上疏谏曰:臣闻孔子曰: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其非刘氏而王,自古盟书所弃。今陛下创制谋始。垂范将来,为皇王之令图。子孙之明镜。匡复未几,后父有私,臣庸愚何知不可......臣望皇后抗表固辞。使天下知宏让之风,彤管着谦冲之德。是则巍巍圣鉴,无得而称。
景云二年。左补阙辛替否论时政上疏曰:臣请以有唐以来,治国之得失,陛下之所眼见者以言。为陛下听之。太宗文皇帝,陛下之祖,得至治之体,设简要之方,省其官,清其吏。举天下之职司,无一虚授,用天下之财帛,无一枉费。不多造寺观,而福德日至,不多度僧尼,而殃咎自灭......陛下赏之,是陛下知直言之事,有裨于国。臣今日愚言,亦当代之直,伏惟察之。
宝历元年闰七月。右拾遗薛廷老,与同僚入合奏事曰:臣伏见近日除拜,往往不由中书进拟,或是宣出,伏恐纪纲渐坏,奸邪恣行。上曰:更谏何事。拾遗舒元褒曰:近曰宫室修造太多。廷老曰:臣等职在谏官,凡有所闻,即合论奏,乞勿罪其言。上改容劳之。

在大和三年,御史中丞温造这种高官,因为看到左补阙李虞不让路不爽,而处罚了李虞,就被众人弹劾

“三年五月,左拾遗舒元褒等奏:今年四月。左补阙李虞与御史中丞温造,街中相逢。温造怒李虞不回避,遂提李虞祗承人车从,送台中禁身一宿,决脊杖十下者。臣等谨按国朝故事,供奉官行,除宰相外,无回避。今温造灭弃朝廷典故,陵陛下近臣,恣行胸臆,曾无畏忌。伏以事虽小而关分理者,不可失也,分理一失,乱由之而生。拾遗补阙,官秩虽卑,乃陛下侍臣也。御史中丞,官秩虽高,乃陛下法吏也。侍臣见凌,是不广敬。法吏坏法,何以持绳。”

综上所述,补阙拾遗这种谏官在唐朝的地位非常重要,所以,谈不上什么“只给了一个八品左拾遗”,授予杜甫左拾遗,恰恰说明了肃宗在一开始,还是很重视杜甫的。


user avatar   kuai-pao-a-ya-da-xue-sheng-l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吴蜀地广人稀呀,就像现在中国胡焕庸线以西领土占64%,人口占6%




  

相关话题

  唐朝李渊女儿平阳昭公主在唐开国战中功绩如何? 
  杜甫写了兵车行这样的反动诗歌没被杀掉? 
  在唐朝安史之乱后,做一个节度使是怎样的体验? 
  李世民最爱的女人到底是长孙皇后还是杨妃呢? 
  安史之乱后,中亚的汉人都到哪去了? 
  宋朝的人如何看待唐朝,是怀念唐朝的强大还是觉得唐朝不如宋朝? 
  历史上真正的狄仁杰是什么样子的? 
  安史之乱后,假如你是大唐皇帝,给你在位时间40年,如何才能走出困局? 
  如何看待新公布的李君羡墓志内容?与两唐书、资治通鉴记载是否矛盾? 
  武则天时期真那么不堪吗? 

前一个讨论
中国花样滑冰协会公开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选拔赛视频和小分表,从选拔赛表现来看朱易、林珊和陈虹伊表现如何?
下一个讨论
老友记里的Ross有多优秀?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