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美国基建真的很差吗,有多差? 第2页

     

user avatar   lyc-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更,实在是不理解,代表懂吗?比喻懂吗?我写的有这么难理解吗?我什么时候说帝国大厦本身就是美国的基建了?

一堆人和我杠,说盖楼不是基建你说的有问题……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理工直男线性思维?


我觉得,帝国大厦最能代表美国基建。

这是一栋建筑于90年前的摩天大楼。

曾经几十年都是世界最高建筑。

但它现在老了。

造型过时,结构厚重浪费,装潢尽管反复翻新,却依然显得陈旧。

更关键的是,它早就不是世界最高楼,而被一栋栋更新更好的大楼超越。

然而,你能因此就说,帝国大厦不行了?

它依然是世界最高楼之一,常常被新建筑拿来比较。

它依然是顶级的办公楼,坐落市中心,现代化电梯和空调运行,智能设备遍布。

它依然是世界上70%人口梦寐以求却难以达到的巅峰作品。

它依然不愧“帝国”名号。


我们可以说,我们有了超越帝国大厦的新建筑,更高,更大,更漂亮。

但我们不能说帝国大厦差。

这是对我们多年的努力的否定。


user avatar   victor-wu-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11/3/20 晚

好久没看这个回答了 我这咋突然变公知了

我真不是美吹 我吹美国干嘛啊 我中国籍,人现在也在中国呆着,而且我为啥要找个全是中国人的地方吹美国?

这回答本意也就是提醒一下很多自信心爆棚的朋友们,咱们基建够新够大够先进,但很多地方还不足,还和美国有一定差距

话说客观认识自己的问题然后进步 不是小学就应该学过的嘛?各位这都搬砖的年纪了咋还不懂呢.

我本人在国内经常开车,我们这市中心五条主干道,四条在修,而且平均两年修一次,整个城区现在都堵的要死,路也整的不成样子。前几天晚上我左转过个桥,那桥也在修,桥上划了三条道,左边两条都有逆行车,最右边那条前面堵死了... 我是真没想明白该怎么走

虽然我们这也不算啥大城市吧,但好歹也gdp全国40左右,这路都整成这样,别的三线四线城市你们就自己品吧...

然后有人说美国农村怎么怎么不好,那中国农村路很好嘛... 很多地方都是一车道好吧,两辆车迎面遇上都没法走... 离谱的很

美国其实还有一点很好,他们高速公路基本都是十车道以上,很多都是十二十四车道,十六车道的也有。整体开起来就很宽敞,体验感很好。而中国这边大部分都是六车道,有一部分八车道。不得不说,很多时候是真的堵

其实实际差距明眼人也都看得出来,讲这些差距是希望中国变得更好,也希望很多人别每天自信心太过爆棚,中国现在很好,但我们和世界第一强国还是有差距的(尽管这个差距在不断缩小)

至于那些杠精们,你们就自生自灭吧,我能扛到现在都没关评论区,你觉得我还会care你们那些话嘛...

就这样了

10/10/20 凌晨

我只分享我亲身体验过的世界

美国确实没那么差 中国也确实没那么好

我今天开车路过一条路,整条路都坑坑洼洼,能给我开吐了。而这,还是我们这座发达三线城市的一条刚修了没几年的干道。

这你让我说什么呢?

总有人在评论区说“你拍的是la,是大城市”,那你们拿来跟我反驳的 不也是大城市的基建吗?小城市,城中村,乡镇,深山里的村子,这些难道不是基建的一部分吗?而这些地方 多多少少都存在很多基建上的不足啊!

也许我们的一线大城市基建已经够好了,也许我们的二线城市基建也已经成熟了,但我们还有三线城市,四线城市,小县城,农村,山村呢?他们也需要基建啊!

而美国的小城市,农村的基建和la的平均基建水平是没有太大的差距的。我以前做义工的地方,是个黑人聚居区,很穷,但里面的房子,里面的道路,里面的学校,都修的很好呀。换到中国的城中村,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水平的呀!

各位同胞们,咱们能从客观的整体的角度看一看问题吗?


10/7/20 更新

国庆节结束了嗷,大家返程路上注意安全

挺多人想看更新的哈哈 那我就再来说一点

之前基本上都是从交通或者日常的角度来分析的,这次就来看看学校吧。

先上点我们学校的图

这是我们高中的student center(学生中心)这建筑不差吧?整体的绿化和设计都让人觉得很舒服。当然我们这是私立学校,比公立的construction要讲究一些。但是就横向和国内的各大国际学校比,这学生中心也不算丢人吧?

这是一张我们学校的航拍图。图中可见的建筑都是学校的一部分,中间部分是一个标准大小的橄榄球场(当然也是足球场);右下角是篮球馆+游泳馆+运动恢复中心;左下角是学术中心(academic center,也是大部分教室所在地)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这应该算是“五脏俱全”了吧?作为美国基建的一部分,这学校不比中国的差吧?

这是我们学校游泳馆的内景图。

标准大小的25米长泳道游泳馆,冬天有加热循环系统,外加两个跳水板

国内的国际学校游泳池有多少能有这水准的?这基建能叫差?

这是学校里的一条小路

或许有人要说,“这是美国的私立学校,是花了大价钱造的,不然怎么吸引学生花那么多钱去上学呢..."

那咱们就来看一看美国的公立高中

这些照片都是我在谷歌上直接搜索“public high school”搜到的,不存在任何的修饰(我也没拿结果里那些明显经过美化的图片过来)

这就是大部分美国公立高中最真实的样子(当然不排除有一些确实建的比较差)

应该说不比中国平均水平差吧?作为基建里很重要的一部分,美国学校是真的建的很用心,而且人家大部分都是几十上百年前就建好了。而一直到今天还能保持的这么好,足以体现美国人对基建方面的用心。

当然,美国的学校也有一些基础设施很破旧的,但请各位观众老爷不要拿那些个例在评论区跟我杠,我只谈平均水平(不然我为啥不挂全美最美高中的照片呢)

还是那句话,美国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别人基建水平确实不差,别老拿这个跟人家比 找优越感,没必要

PS:我昨天躺在我家床上,手机信号变成了E (我家不住喜马拉雅,江苏某地级市市中心)

10/1/20 更新

首先祝大家国庆节+中秋节快乐嗷

然后 我在此再次郑重声明一遍,我不是美吹!不是!真的不是!我都说了多少遍了 美国不好的地方很多!真的很多!(比如老人政治,比如表面民主,比如种族问题,比如贫富差距)但咱们这个问题是在问基建啊!(评论里居然还有人拿长城当基建跟我辩 服气) 美国基建 确实还行啊!我没觉得比中国差好嘛... 客观看待问题!谢谢各位.

9/30/20 更新

为了让亲爱的世界抬杠大赛冠军们闭上嘴,我决定再来更新一下

首先,有人跟我呛铁路线长度,飞机场,高速公路等等等等

那我们就来看看美国的铁路,机场和高速公路(以下图片来自网络)

第一,铁路

说句老实话,美国的铁路基本是用于运输物资的,一般人出行很少会选择铁路(这也是为什么美国高铁建的如此之慢)

这是别人火车的内部状态,不差吧?

这是别人的车站,美国坐车的人少,所以车站比较小,但是但这破吗?差吗?

这是别人的车站,我就想问,比中国哪个车站差了看起来?该有的东西都有,为什么一定就得说别人差呢?

这里是中美铁路网对比

可以清楚地看到,从密度上来说是类似的(这还是因为别人不依靠铁路出行),但美国的铁路分布更加平均,中国相比之下在西部地区基本上是没有铁路的(当然有地理原因限制)


再看机场

这是LAX TB航站楼的跑道实景图 这航站楼不比北京T1 T2差吧?这么多条跑道,况且这还只是其中一个航站楼。LAX有整整9个航站楼

然后这是机场内部实景,这机场建设,不比国内任何一个大型机场差吧?

或许有人要跟我杠这是洛杉矶,一线大城市。但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美国每个城市的机场建设都不会比lax差太多(还有很多大城市的机场是和lax不相上下的),不信自己去谷歌


再说高速公路

说句老实话,美国的高速公路建设的确实够方便。出口进口四通八达,而且是没有任何收费站的(这点真的,吹爆)然后整体建设方面也是很顶的好吧,起码不会有路面不平的现象...

放几张图吧还是


然后啊,还有人说美国的网信号不稳定,我就这么说吧,在美国呆了几年了,除了深山老林里没有信号以外,别的地方还没见过没信号的。况且中国信号也没那么稳定吧,很多高速公路或者高铁路过地区都没有信号的(我亲身体验,前两天在南京高架上,手机信号变成了e,中国移动的服务商)

所以别老跟我抬杠了行不行?我寻思美国基建确实不比中国差啊 要喷美国咱们能不能从别的地方入手,硬件上确实没啥可喷的。别在网上看了两篇文章就在这喷来喷去,有机会先去美国体验一下再发言好吧

-------------------------------------------原答案--------------------------------------------------

哪差了哪差了哪差了?(重要的问题问三遍)

抨击美国也要讲究实际好不好,比方说你可以骂拜登老年痴呆,说特朗普是个疯子,美国都是老人政治,自由民主只是表面的 等等等等,都是可以接受的嘛

但是基建差,这个真不至于。你要知道,别人三四十年前就已经这样了好吧。

这是湾区旁边一个博物馆

公园能算基建吧?这公园看着也不比咱们的人民公园啥的差吧?

这是洛杉矶的metro站台之一,虽然有些老旧了,但你能说这站台它差嘛...要知道,几十年前这玩意儿就建好了哎... (说句老实话,别人这基建水平确实高好吧,几十年过去了还是一样用)

图都是我自己平时拍的,或许你们要说这是la,大城市,别的大农村不像这样,but我们自己的农村基建也就一般吧.... 估计平均水平还不如人家呢...

西北西南山里还有那么多连网都没通的山村呢,咱们还是先搞好自己的再去想别人吧...

美国确确实实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你要是想从物质方面找自信,可能就有点找错地方了... 人家的硬件还是很顶的好吧,毕竟富裕了这么久了,一朝一夕赶不上的.

最后 找图不易,如果有人看的话,我就再找点[狗头]


user avatar   diabloblizzard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不看回答就在评论区里说,“你说的都是历史,现在呢?早被中国甩到后面了。”,好吧,只好在答案开头强调一下,下面说的,全都是最新的,2018年4月的状况。

详细回答之前,先总结一下美国基建的当前状态:

第一:全球最大最发达的公路运输网。高速公路总长度25万公里。

第二: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铁路货运网,总长度25万公里,代表了货运最先进水平的重载线路占70%(中国仅有加起来不到3000公里的两条线是重载)。货运成本仅有欧洲日本的一半,按购买力比较,还低于中国印度。

第三:世界最大的航空网络,亚特兰大国际机场是全世界唯一年客流量过亿的机场。年航空客流达到9亿人次,相当于全国人口的三倍。

第四:世界最发达的物流系统。发达的公路铁路航空,外加无所不在的标准化,带来的结果就是各个系统之间几乎无缝转换。玻璃大王曹德旺曾经说过,美国工人的工资是中国的几乎8倍,但是物流成本却不比中国高。

第五:世界最大规模清洁能源系统,核电站装机量世界第一,75%的发电来自于清洁能源(天然气,核电,水力)相比之下,中国的电力仅有30%来自清洁能源。美国天然气能源使用量超过中俄印三国总和。

第六:极为发达的通信网络,仅仅Verizon一家的LTE信号就覆盖了98%的人口,不仅超过中国电信的覆盖率,而且这是在美国人口密度极低的情况下达到的成果。

第七:跟中东产油国可以抗衡的能源产业。美国不仅仅有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储量,而且过去几届政府坚持的三十年的页岩油气战略终于开始结果,直接结果就是彻底摆脱了对中东能源的依赖,带来过去几年的石油价格暴跌。不仅如此,美国甚至在2016年开始出口页岩油。2017年,美国超越沙特阿拉伯成为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原油生产国,美国石油的重要买家之一就是中国。另外,美国摆脱对中东的依赖,对中国来说意味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美国终于可以把战略重心向欧洲和太平洋转移,中国必然会感觉到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中东这个火药桶勉强维持和平,全是因为美国在这个地区的警察作用。其他国家基本上都在搭顺风车。如果美国要退出,中国这个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的当务之急就是补上力量真空,维持地区稳定,不然一旦地区形势不稳,必然会造成油价飙升甚至产量大大下降。中国能不能胜任,就是一个真金白银的考验,到时候就看看战狼和厉害了我的国里面的吹的各种东西能不能兑现了。

至于很多评论说设施老了旧了,不妨给你们举几个例子。1929年建成的乔治华盛顿大桥,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年通车量超过一亿的大桥,连续保持年通车量世界第一的地位将近半个世纪,仍然状态极佳,所有的维护都是在通车状态下进行。1880年就达到里程巅峰的美国铁路,现在是世界上最大最先进效率最高的铁路货运网络,远超欧洲日本中国印度。中国从80年就开始研究建造重载铁路,四十年过去也仅仅建成了大秦,朔黄,和蒙华(在建)总长不到4000公里。而美国的重载铁路总长已经超过了17万公里。至于航空网络,就不用说了,过去70年间建的机场,仍然在高效地运行,仍然是世界最大的航空网络,而且远远把第二名甩在后面。

不仅如此,美国的基建非常平均,无论是城市郊区还是农村,都差不多。有些人,天天呆在北上广深或者江浙沪,坐坐光鲜亮丽的新地铁,骑骑共享单车,出门买菜,手机扫扫码,看着新闻联播里说美国基建怎么烂怎么烂,再看看咱们自己怎么基建狂魔, 就以为掌握了真理,劝你多出去走走,多做做独立的调研,学会用数据做判断,美国的领先,都是战略级别的,跟你们津津乐道的“新四大发明”比起来,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先不说覆盖全国的高效货运网络可以让美国工人在拿中国8倍工资的前提下仍然把成本控制到跟中国类似。就说页岩油气的意义: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车轮上的国家,通过民主共和两党将近十届政府的不懈努力,摆脱了对中东的石油依赖,实现了能源自给,这个牛逼程度,怎么评价都不过分。包括中欧日印在内的其他主要国家连想都不敢想。

对于那些人在美国,不能理解的。你在波士顿城里看到的坑坑洼洼的路面只说明了当地人民不愿意把钱花在这上面,他们认为有更重要的地方(地方财政都有当地议会批准),和整个美国的基建状态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还有一种常见的说法就是美国的基建疲于维护不思进取,那不过是新闻联播灌输给你的观点而已。1981年到2015年,美国的工人工资增长了5倍,全世界的物流成本都在升高,但是美国铁路货运成本却降低了一半,这是长期不懈优化改造的结果。80年代,美国决定研究页岩油气,这在当时看来,简直是个不可能的任务,但是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中间换了好几个总统,民主共和两党轮流执政,都没有放松这方面的努力,最后一举摆脱对中东石油的依赖,这是什么样的战略眼光和执行力?


下面详细说说.

先说公路,想象一下,假如中国全是平原,只留下广东山东四川三省的三亿人,把这些人相对平均地分散到全国各地,然后开始建国道省道,所有的国道省道设计时速至少100公里,包括新疆西藏内蒙,而且公路网密度要和现在的东部地区差不多,而且三亿人民每人一辆车,95%的人都开车上班开车买东西开车逛店参加任何日常活动,就是美国的现状。

来过美国的人就知道,美国的高等级公路密度非常大,除了保证时速100公里的interstate,还有大量的州际公路时速也在100公里甚至120公里以上。还有很多乡下公路,标示45英里实际上都开60英里(100公里)的也到处都是。美国因为平原较多,人口居住分散,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极低,一个面积和四川一样大的省,人口只有成都市那么多,是常事。人口密度低,资金密度就低,即使这样的地方也都是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在南部东南部,双向八车道的高速公路开半天没一个人影的地方也不少。人口密度高的东西海岸,挑战主要来自于车流量。作为一个车轮上的国家,几乎人人开车上班,还有大量的18轮卡车,比如东北部的95号公路上的华盛顿大桥,建成于1929年,过去连续20年每年通行一亿车次,平均每天30万。这样高强度的使用需要持续不断的维护,而所有的维护都是在对通车影响最小的情况下进行的。

上一张图感受一下美国公路网的密度。注意这并不是全部,只是纳入全国编号系统的,也就是说只有州际高速和州内高速才包括在这里面。这张图里的路段至少90%的通车时速可以达到100公里。


西欧日本跟美国没有可比性,因为他们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高,只需要建设很小的面积。美国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况,像美国这么大的国土又有美国这么大密度的公路没有第二个国家。而且美国的基建相对平均,不存在集中力量建设几个大城市的问题。

相对于公路,很多人不知道美国的铁路也很强。1890年,咱们的老佛爷还在搞洋务运动修了几百公里的铁路的时候,美国的铁路就达到了45万公里。大量的铁路为19,20世界美国经济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让铁路逐渐退居二线变成载货为主,一些不常用的线路渐渐废弃,到2018年,相比130年前,美国铁路的里程减少了一半,“只剩”22万公里,仍然稳居世界第一,是第二名(中国)的两倍。不仅里程世界第一,美国铁路的货运系统也是世界最先进的,重载线路达到70%,也就是15万公里。相比之下你知道世界铁路第二大国中国的重载线路有多少吗?只有大秦,朔黄两条线。

从比例来讲,美国铁路货运比例达到40%,在全世界主要国家最高,铁路运营成本只有日本和欧洲的不到一半,如果考虑到购买力的话,比中国和印度都便宜。这么说你可能印象不深,换一种说法,美国铁路的人工费用几乎是日本欧洲的两倍,国土面积比日本欧洲加起来都大,但是却可以做到单位货运成本只有欧洲日本的一半。1962年,美国就开行了总重量超过44000吨的重载列车。2015年,每吨货物的铁路运输价格只有1981年的一半。这些都是长期技术革新和流程优化的成果。但是因为美国的铁路客运几乎等于没有,从来也没有任何人重视过客运,所以外国人坐了新干线,欧洲的高铁,中国的高铁,跑到美国一坐火车,立刻认为美国铁路有多差,那就只是管中窥豹了。除了铁路本身,机车技术也是世界第一,咱们的青藏线因为高海拔还需要通用电气的火车头来拉,相信大家早知道了吧。

关于重载铁路的细节,这里有更专业的回答

zhihu.com/question/2745

最后说说航空,相信这个不用说了,这是美国人最常见的出行方式。美国政客最爱拿来说事的纽约拉瓜迪亚机场,又小又破,其实是因为它建的太早,1939年就开通,建在纽约市区,离曼哈顿只有5公里,根本没有任何空间可以扩建,这样一个有80年历史的小机场,每年都能服务2500万旅客,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美国航空业的发达(其实纽约三大机场每年服务旅客1.2亿人,主要都是通过纽瓦克和肯尼迪)。相反,新建的机场比如亚特兰大的Hartsfield,洛杉矶的LAX,休斯顿的IAH,就建在市郊,又大又新。亚特兰大机场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服务人次过亿的机场。如果按照旅客人次排,美国有40个机场年旅客人次超过一千万,这可是实实在在的人头,不是在互联网上敲敲键盘买东西,另外不要忘了美国只有三亿人。

很多人要来源,下面是一些截图。我找到新的会继续慢慢添加。





user avatar   jjjstc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就是这么教,这么练的啊。


user avatar   yuan-fang-qing-m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之前微博上有个lsp博主问:为什么每次做春梦都是在快要进入正题的时候就醒了?

有条评论说:系统无法加载未缓存文件

来着画画的花椰菜

我觉得元宇宙也是,在人类未真正踏入星辰大海之前,元宇宙根本做不到完全模拟真实的宇宙。

在硬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提出元宇宙的概念,基本上可以和骗投资人的钱画等号。

而且在元宇宙中完全有可能出现《赡养人类》中哥哥文明的“终产者”,里面有一切的物品都需要用户付费体验

注意! 是体验而非获得所有权

甲可能因为需要续费才能继续使用他三个星期前刚换的发型

乙会遇到像《黑镜》中“两万五千英里”的主角一样在因为没钱屏蔽广告而吵闹里入眠的窘境。

总有人宁可在狭小破旧的飞船中忍受将他的尿液循环了上百遍的饮用水和吃腻了的食物,也不愿在虚假的世界中拥有整个宇宙。

向往自由的鸟儿是关不住的




     

相关话题

  美国鸡鸭鱼肉等肉食性食品是否使用抗生素? 
  美剧中计划project和行动operation有什么区别?比如阿波罗计划,回形针行动,蓝皮书计划? 
  既然美国的普通人也能过得很舒服,为什么还有美国人愿意去吃苦搞科研? 
  Generation Y 中的“Y”应该作何解释? 
  中国在世界各处搞基建意义在哪里? 
  美国的罪犯为何不去中央商务区CBD 作案? 
  除美国外,还有哪些国家拥有满足犹太资本寄生的环境条件? 
  如何看待李光耀的言论「多元文化会毁掉美国」? 
  美国公开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会有何影响? 
  美国梦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特斯拉证实Model X 致死事故处于自动驾驶状态一事反映出哪些问题?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 Google 要赔 Oracle 88 亿?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