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电视剧《人民的名义》? 第3页

                 

user avatar   wang-da-li-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拍的挺好。

特别是,昨天在看到第七集中,

一位公安厅长,得到的评价:

而他的两位小师弟,得到的评价是:


那么问题来了,这位同一师门下的公安厅长,为啥就他老爱钻营?

其实在第五集中,就点出了原因:


反观两位纯洁的师弟:一位担任地方反贪局长的师弟,有个参加过抗日战争又当过副检察长的爹,一家人都是高素质,姐姐读大学的时候就是班长,还为当年的屌丝厅长买过双运动鞋;

另一位在反贪总局的师弟,找的老婆在中纪委,读书期间就无忧无虑,养成了爱上海子家胡吃海塞的习惯,真有个贫困的家庭,即使没有自卑的心理,也很难会有这个性格。


昨天看到这里的时候,联想这几年在本行业里的所见所闻,真是感慨万分,哪行不是这样呢?

别人就不说了,我也经历过这个阶段。本身家庭条件其实也还可以,日常吃穿很少有手紧的时候,读书时还没有太大的压力。入了行之后,可了不得了,架不住身边的同龄人有底子的太多。

每天上班时,我在琢磨着公交或者地铁哪个更划算的时候,人家在考虑今天开奔驰还是开宝马;

找地方住的时候,我在琢磨着在哪租房性价比更高的时候,人家在考虑是先买个离公司近的小房子住着方便,还是买个稍远点的大房子住着舒服;

手头紧的时候,我在琢磨着这个月的报销啥时候能发下来,发的慢了还要催着财务,人家是想起来就报一次,从不知道替公司垫了多少费用了;

朋友结婚了,我在琢磨着是把路费省出来多包点红包,还是请个假飞过去参加婚礼红包就少包点,人家是专门订个了礼服参加婚礼,婚礼前还顺带手帮着安排了场单身之夜。

我能不着急上位?我能不着急多挣点钱?我也想保持着纯洁之心,可谁TM给我安身之处啊?

直到自己因为浮躁,工作上碰了几回壁,浪费了几次大好机会,才逐渐慢慢的想通。

人家的生活消耗的是家里的积累,自己家里积累的少,就要先一步一个脚印的打好基础,否则你所透支的,总有一天会反噬回来。无论哪一行业,太想钻营的人,不是容易犯政治错误,就是容易犯经济错误。

----------------------

评论区里的部分同志,就不要瞎带节奏了,我没有表达穷是原罪的意思,只想感慨下:有些在别人眼里平常的东西,换到另一群人眼里,可能就是诱惑和压力。

--------------------------

另外,电视剧中还有一个细节,拍的也很真实:

猴子在北京的家,有位嘴很甜,三句话不离小姨夫小姨的姑娘,就住在家里帮着收拾家务,辅导孩子学习。

很贴合生活啊,别说猴子和其夫人这种京官了,很多三四五线城市的领导,他们的孩子如果没有回家走父母安排的路,很多也都在大城市生活扎根了。特别是已经有小孩子的家庭,哪需要自己花钱找保姆啊,很多远方亲戚抢着来,主要是手脚麻利的年轻小姑娘,帮着打理家务和照看小孩。小姑娘到了适婚年龄就可以回老家了,自然有人帮着安排好了稳定的工作和合适的对象。至于这边?再换一茬年轻小姑娘就好了,哪个地方领导没一大家子亲戚啊。

实话实话,猴子家就这一个还真是少的,我见过的至少都是两个起,一个收拾家务做饭,另一个专门照看小孩儿。

--------------

关于第二个细节,评论区的朋友们讨论的有很多,我再多聊几句。

达康书记家里的到底是妹妹还是保姆?

电视剧里是妹妹,小说里的好像是保姆。

这个角色的设置,我觉得两种都没毛病,但个人更倾向于电视剧的设置。

但像达康书记这种,家就安在当地,家里多少都有几口子人,机关安排或者外聘都不太现实。这种地方大员,有很多事情是不能为外人所知的,其他不说,就说谁谁到家里拜访这种事,都属于官场热衷的小道消息,更何况达康书记的家庭并不太和睦,谁会在家里招个外人?家是个放松的地方,领导再谨慎,也无法保证在家不会抱怨几句或说几句气话,更何况为官一方,再保密的地址,也架不住外面找来的人,谁不怕家里有个外人?

当然,有一些级别不低的领导,由于外调原因,家并不在执政当地,因此由机关安排或者外聘保姆,照料领导生活,也是正常现象。毕竟没有家人的地方,并不算正式的家,仅作为休憩之所。但就这样,有些领导仍然会倾向安排自己熟悉的人来照料,毕竟这是一个最需要谨慎的行业。


user avatar   licn-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哇受宠若惊,人生第一个千赞在向我招手



怕是要先学好政治啊


高中政治这都及不了格啊。


user avatar   yangdiyadid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王馥真对陈岩石的爱

以王文革为首的护厂和拆迁队的人对峙,不小心点燃了汽油烧伤了三十八个人,工会主席郑西坡给八十多岁的陈岩石打电话通知情况。

陈老穿着睡衣接起了电话,骑着电动小摩托就要赶到了现场,老伴儿王馥真担心他的身体,又知道他是倔脾气,没办法,就让他等一会儿,找辆车载他去,他却一心想着工人,完全不顾自己的年龄。

老伴拗不过,又不知道该怎么劝,只能一次一次地说“你慢点骑”、“你小心点”、“小心点”……

陈岩石是老检察长,但退休之后,就没人听他的了,还有一堆百姓在背后揣测他贪污了枉法了,一堆官员怕他连累自己升迁,远远地避开他。但王馥真甘愿做他的侦查员,为他搜集情报。

剧末,陈老因为过度操劳,在拦下绑架孩子的王文革后,于儿子陈海的床前,怀着对儿子、孙子和老伴儿的不舍,安详离世,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希望用自己的命换陈海的命【剧末,陈海确实苏醒了,陈老的愿望,实现了】

但是,这样时刻为人民,为国家,为子孙着想的陈岩石,却着实对不起自己的老伴儿,让他的妻子担惊受怕、为他忙前忙后。以他的倔脾气,一辈子也说不出几句“我爱你”,更不会有什么你侬我侬了,即便离世,也没让老伴儿看到最后一眼。

而看到去世后的老陈,王老师由疑惑

到恐慌

到哀恸

但她没有蒙头痛哭,没有哀伤昏厥,而是一个人一个人地打电话,告知陈岩石离世的讯息。没有表达对陈老的思念,没有诉说自己的哀痛,而只是要替陈老带话,但陈老真的说了么?陈老没说,陈老会说么?陈老一定会说。

注意一下打电话的顺序,分别是郑西坡(新大风厂董事长,大风厂工人代表,普通百姓)、侯亮平(忘年交,后辈,反贪局长)、沙瑞金(老班长的侄子,老友,省委书记),排名是分先后的,但如果换做普通人,一定会把顺序倒过来吧?

都说这是反腐题材的电视剧,我却看出了忠贞不渝、白头偕老、不谈回报的爱情。老一辈的故事,真让人羡慕啊,相比而言,那些呼天抢地、患难与共、海枯石烂的爱情,更像是少年人的荷尔蒙,小孩子的过家家。


user avatar   hei-sen-lin-mu-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部电视剧的大尺度已经解读的很齐全了,这里就聊聊其深度。

首先明确一点:大尺度不等于大深度。

尺度是内容的限制范围,深度是背后的逻辑层次。

例子:

关于情色——日美爱情动作片尺度够大吧,但深度远远不及欲露还休的类型片。

《人民的名义》中最能体现关于腐败的原因与治理这个问题的深度的在两个方面:


制度与道德

制度方面

1、关键词“权力的任性”

2、关键句“一把手权力过大”

3、关键桥段:易学习升任京州市纪委书记监督李达康,沙瑞金与田国富谈话“约定”了同样的监督机制。

前两者是问题,第三点是电视剧中给出的制度上的针对方法:党内监督。

关于制度层面的问题探究电视剧中是浅尝辄止的,毕竟只是相对架空的影视剧,更重要的还是尺度方面的原因。

道德层面

道德层面的表达是本剧在腐败与反腐问题上的重头,编剧导演用在以人物塑造上主要方法是:既树道德榜样,又立罪恶典型,同时在台词与形象塑造上去脸谱化。

与传统的正邪两派分明基础上的恩怨纠葛不同,《人民的名义》绝大数人物在道德与政治觉悟上是呈光谱分布的。

可以试着按照流行的阵营九宫格划分各类别部分典型角色(群):

守序善良:陈岩石、易学习、侯亮平 ——道德楷模

中立善良:沙瑞金、季昌明、李达康——原则担当

混乱善良:郑西坡、郑胜利——平民闪光

守序中立:赵东来、吕梁 、王大路——尽职守法

完全中立:大风厂普通员工——芸芸众生

混乱中立:蔡成功、王文革 ——挣扎求生

守序邪恶:孙连城、梁璐、吴惠芬 ——得过且过

中立邪恶:赵立春、高育良、高小琴——缘有所迫

混乱邪恶:赵瑞龙、祁同伟、丁义珍、程度——道德沦丧

还有更多小角色夹杂在典型分类之间,如蔡成功的司机和犹会计、检察院清洁工、汉东油气集团会计老婆等等……如此一归类,大概就能看出为什么《人民的名义》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因为人人都能在身边找到剧中的影子。

在这种真实的架构之上,就是创作者对于各类角色的戏剧性倾向处理。主要集中在守序善良、中立善良与中立邪恶、混乱邪恶,因为这两类角色基本构成反腐剧情的大部分正反两派主要参与角色。

陈岩石———好事做尽的主旋律人物

沙瑞金———新闻联播式的四平八稳

侯亮平———强行嘴遁的主人公光环

祁同伟———集万千嫌弃于一身的狗血凤凰男

高育良———家庭伦理丑闻+说服不了任何学生的教授

赵瑞龙———雇凶杀人、强奸少女,毫无半点自控力的高官二代

对于观众而言呢?

前者看着假,但现实中很容易把自己或身边人代入:没人认为自己是坏人……

而后者联系这几年的案件看着真,但放在身边又会觉得谁又会这么狗血、虚伪与无恶不作呢?

因此,这种建在真实角色光谱架构上反差就是一种宣传上潜移默化的道德暗示,比起脸谱化的说教更动人心。但是不好的一面在于又会让人着眼于道德层面的反腐,而忽视了平凡人生活中的腐败因素。

这一点关于赵立春父子间关系如何异化成腐败保护伞以及肖钢玉小市民式气的苍蝇式腐败其实更有社会深意值得剧情发掘……

综上,本剧的属于内容大尺度,有选择深度的主旋律反腐作品。尽管某些角色存在瑕疵,但贵在用一个非常现实的角色设定框架,讲诉一个理想中的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故事,赋予感召人心的力量。相信《人民的名义》将在小鲜肉与ip剧横行的今天,重开实力派反腐剧的春天。

深度与尺度是衡量所有文艺作品社会意义的重要指标。如果把社会比作大海,那么文艺作品则是海面的浪花。一个现象级的大浪汹涌澎湃时,即使其转眼间消散,也有理由相信大洋深处正涌动着更加强大的力量——人民的力量。


user avatar   ba-wang-y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人民的名义》看官场众生相(4月13日有更新,请看文末)

《人民的名义》最近有多火,不用多介绍了。有人说它是政府大院版《纸牌屋》,也有人说它是天朝版《局内人》,由此可见本剧尺度之大、斗争之烈。


可要我说,它跟两者并无太多共同之处。

《纸牌屋》毕竟摄于西方民主世界,再凶猛激烈的政治斗争,也得穿上最合身的西装、戴上最沉重的镣铐,风度翩翩之间,却备受掣肘。《局内人》则充满着小国寡民的狠劲儿,腌臜血腥的权钱色交易一股脑儿都摆在了饭桌上,吃相难看,不够雅致。

而我大天朝浸润了数千年勾心斗角欲说还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厚黑哲学,又岂是洋基异国和附属藩国能临摹得十之一二的?

《走向共和》、《大明王朝》好看,但那毕竟隔着朝代,虽然透着那股子借古喻今的味儿,但也有点皮影看戏遮遮掩掩虚多实少的不痛快。

所以感谢最高检、江苏省委宣传部、金盾影视中心、芒果台,正是这些强势部门的强强联合,才推出了这部制作精良、意味深远、节奏紧凑、直面时弊的大作,高层以之作镜鉴,官僚以之为警醒,百姓以之明教化。

而天朝中上层官场,也由此掀开一角,让我等广大吃瓜群众能够得窥一斑。

这部剧好就好在数十位官场角色,级别最低也是正处级,却是千人千面,远近高低各有不同。

在此郑重提醒:本文只是就剧论剧,仅针对虚构影视作品进行评论,不代表笔者对现实的任何意见,请勿对号入座!


赵德汉——鼠相【贪利短视型】

侯勇老师的表演已被多方褒奖有加,就不评价了,一开始震惊于一个小京官受贿两亿,随后鄙视,渐渐又对他生出一点同情来。他的人生轨迹,大概是一个寒门子弟所能达到的最高目标(天赋异禀者除外):边远地区农民出身,靠高考改变命运,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帝都某部委,半辈子谨小慎微,终于混到处长级别,运气好的话,退休前说不定能混个副厅级待遇。有人说穷苦出身的官僚比官富二代贪得多、贪得狠,但这贪婪背后,也有些许无奈——每一个山村里飞出来的凤凰男都不是单只的,他的身后也许有病重的老娘、嗜酒的父亲、不成器的弟弟、婚姻失败的姐姐……这些血亲如同跗骨之蛆般寄生在赵德汉们身上,驱使他们将手中的公权快速转化为私利。当然了,贫困的家境也造就了他们根子里的贪婪和小器——丁义珍第一次行贿,他天人交战一个月,最终还是败下阵来:五十万啊!一个农家子弟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多!接着一发不可收拾,近乎丧心病狂收下的两亿多元,一分钱没花,就这么享受着巨额赃款带来的满足感和不安感。

季昌明——龟相【明哲保身型】

如今达康书记圈粉无数,育良书记也有一批拥趸,相比之下,省检察院检察长季昌明显得那么畏畏缩缩,黯淡无光。其实跟前两人一样,季昌明也是副省级,只可惜“一府两院”远没有说得那么平等,季昌明向上受高检院管辖,在地方上又要受省委政政府、政法委领导,腾挪的空间并不大。季昌明自己也透露,汉东有两大派系“汉大帮”和“秘书派”,他两者都不是,固然能置于权力斗争之外,也远离了权力核心。他是从公诉处处长一步步干到检察长的,没有平步青云的得意,多了脚踏实地的低调,遇事讲究个八面玲珑两不得罪。第一集抓捕丁义珍,他宁可放弃稍纵即逝的机会,也要向上汇报,他有自己的算盘——丢了丁义珍可以再抓,丢了领导的信任,那可不一定再建得起来了。但他又真只是个软柿子吗?也不尽然。讨论丁义珍或拘或规,高育良征求意见,他言辞含糊,意见却很明确——还是要由检察院办案。接着到了8、9集,蔡成功不见发小侯亮平不开口,他当机立断,不再执念于安全的“回避”政策,直接让侯去询问。侯对他虽不甚恭敬,他倒是对侯处处留心指点:为免人心不稳,他建议等调令下来再办案,侯却笑他太谨慎,事实证明,季昌明料得半点不差,自命不凡的侯亮平甫一来到反贪局,就接连吃了几个明亏。谋定后动、滴水不漏,这是何等老练的政治智慧。只可惜这样的才识,大半却用在了官场的逢迎上,于国于民,都不得不叹一声可惜。

丁义珍——猪相【浮夸型】

因为剧情需要,这个围着LV腰带的出逃副市长其实很脸谱化,没什么可说的,一典型贪官而已。不过他谎称母亲患病支开驾驶员去老家时的举动很有意思,他掏出一千元钞票说这是私事要自己出油钱。


然而其时他已经东窗事发,这一个标榜廉洁的举动根本就毫无意义,那么这代表什么呢?代表在国家日益紧迫的反腐局势和自身日益腐败的双重反力作用下,某些官员的演技已经到了骗人骗己的最高境界:一方面几百万几千万侵吞着赃款,另一方面则几百元几千元地在下属和民众面前表演廉洁,甚至在窜逃前夕,还保留着这样近乎下意识的动作。

祁同伟——狗相【急功近利型】

祁同伟并不算是个塑造得特别成功的角色,作为堂堂一公安厅厅长,他站位之低顶多只能匹配派出所所长。所以他身上才会折射出许多基层污吏乐此不疲的下作事:给老干部当花匠、为前任省委书记哭坟、在旧主和新贵面前摇摆不定。所以他的这些行为并不一定是人物特质,可能是片方针砭时弊的一个投射口。另外,本文虽然不讨论后续剧情,但笔者猜测(目前看到第十集),给丁义珍通风报信的就是他——借口找李达康所以有时间缺口,丰富的反侦查经验再加上故意放水的指挥促成了丁的出逃。另外,山水集团的靠山之一也应该是他(从拆迁队的真警车可看出)。希望剧情推进后,不要被打脸吧。

李达康——猫相【聪明一世型】

简单地说,李达康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个纯粹的官僚、一个典型的政治动物。官场上,大贪官和大清官都是异类,更多的是李达康这样的“权臣”,他们没有low到只对钱、色感兴趣,也没有坏到尽干些祸国殃民的事,他们追求的只有两个字——政绩。因为只有政绩,才能让他们爬到权力的更上一层。只要掌握了这一点,他所有的前后不一就显得那么合情合理:对下,他雷厉风行、说一不二,对上也就是对沙瑞金,他拍的马屁也是那么千篇一律毫无新意。


当陈岩石只是个刺儿头老干部时,他嗤之以鼻,当知道省委书记和他关系匪浅时,他的态度立马180度大拐弯:当然,他的拐弯要比祁同伟来的巧妙来的优雅,他是靠着和陈老一起同甘共苦、对群众真挚道歉赢得了陈老的认同。

当大风厂象征发展和钉子户的矛盾时,他用尽一切手段也要把它拆除,而当大风厂变成政府和劳动群众的矛盾时,他又用尽一切手段来把它呵护。

对于某些官员来讲,人民的福利不是他从政的目标,而只是他攫取权力的过程中产生的附属品。(目前随剧情发展,达康书记已经基本洗白,本分析也显得有点那么不合时宜,但我要说的是,官场上像达康书记这样萌萌哒的书记我还没见过,更多是以政绩为生命线的现实主义者)

高育良——鹰相【老谋深算型】

纵观整部剧,大家的欲望其实一眼看得出:有的人为权,有的人为钱,有的人为色,也有人是为了公道。而高育良像是高高在上的鹰,他盘旋在权力的上空,眼神凌厉,却看不出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只知道的是,他轻易不出手,真正出手时,务求一击即中。

目前只知道的是,他的手腕相当漂亮,试举几例:第一集开会讨论丁义珍的问题,李达康态度强硬,他也不急,跟省委书记一个电话,就取得了主控权;面对滴水不漏的老党员陈岩石,他也能“君子欺之以方”,故意透露李达康对他的不屑,成功分化陈李二人;纵然祁同伟已经身在曹营心在汉,他在讨论人事的省常委会上,面对攻击祁的李达康也是针锋相对寸步不让——他倒不是多偏袒祁,只是自始至终祁是他的人,李达康在这种场合肆无忌惮批评,这口气忍下去了,气势不就没了?

也许,看不出来要什么,怕是什么都想要吧?

沙瑞金——虎相【理想型

沙瑞金未脱俗套,他和大部分反腐剧中的正面角色一样,代表着中国百姓千百年来做着的“清官梦”,这个官不仅得清,还得大。中国从古至今都很有意思,主持正义的永远不是法律,而是圣君或名臣。

陈岩石——牛相【兢兢业业型】

陈岩石作为超正面的老党员角色,本来应该会是很无趣的,但感谢编剧和白志迪老师,这位老干部塑造得十分可爱:他一身傲骨,又有些贫嘴;他平易近人,发起脾气来温度也够呛;他火眼金睛,有时又傻得可爱。正是白老师让人信服的表演,让我们想起,曾经在那样的年代,是存在着纯粹的共产党员的。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仅得其下。我倒不觉得这个角色过于理想化,只希望看这部戏的官员们能有些触动,得乎其中,就很好了。

侯亮平、陈海、陆亦可等人——人相【不可描述型】

青年演员在这部戏里不很出彩,除了演技被老戏骨们碾压外,角色也有很大限制——反贪干部一定要正气凛然,所以少了些烟火气。只不过有些细思恐极的小细节:陈海的爸爸是常务副检察长,当今的政法委书记和检察长是他爸的老部下,省委书记则是子侄辈……然后陆亦可的小姨夫是政法委书记,妈妈是个法官。

现在看来,也就侯亮平出身简单点了?

错!

请看这句。

大学一毕业就分到省检察院,一年两个月后即试用期一满就调到最高检……

打住!

全文完!

4月13日更新:4月12日,针对网传妇联怼本剧的事儿进行了调查,顺便对本剧几个女性角色做了分析,自觉也没什么越线的内容,不知道为什么涉及ZZ敏感被建议修改了。不得已,只好尽数删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捌望月的小世界”,看历史消息《人民的名义》这么红,听说还是被它给怼了


user avatar   wang-wei-lin-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十年后。

中央突然空降一位省委书记到汉东省。此时的汉东省,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侯亮平和省委常委、京州市委书记易学习正在暗暗角力,争夺即将空缺的汉东省长的位置。

新省委书记冻结了老书记沙瑞金临走前对100多名干部的提拔,仅仅提拔了一个人,这个人是带着最高检的命令,从反贪总局调到汉东省检察院任反贪局长的钦差大臣,也是省公安厅长赵东来的旧友。

赵东来在瑞草别庄款待了旧友,也试探了旧友此来的意图。瑞草别庄正是原来的山水庄园,地皮被没收充公后重新招拍挂,被一位女企业家张宝宝的宝宝集团买下,重建而成,赵东来在这里持有不少股份,但实际上,控股的大头的则是老书记沙瑞金的独子。

政法委书记侯亮平多次劝告赵东来退出瑞草别庄的股份,但赵东来不予采纳。另外,侯亮平还劝告赵东来不要冷落了发妻陆亦可,和张宝宝之间的事情不要闹得太过分,免得后院起火,坏了大事。

静水流深。谁也没有想到,一次拆迁,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点燃了一切。如同雪崩时的第一次颤抖,让一切都往无法控制的方向发展了……


user avatar   xuanj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这个电视剧连名字都是皮里阳秋的高级黑。
以人民的名义,看上去正常,你再细细品味下。
深入理解下,你会发现,剧里剧外都在透露一点:人民只是一个名义。
那么什么才是实质呢?
权力。
好事是权力干的,坏事也是权力干的,人民基本上就是个布景板。今天的好权力可能明天就变成了坏权力。好坏之分,存乎一心。谁的心?更高权力的心。

所以作者的意思很清楚了,以人民的名义,玩权力的游戏。


user avatar   zhuang-chu-sheng-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4月6日更新:


达康书记:“你追我。如果你追到我,我就让你嘿嘿嘿。”



4月3日更新:

更正一下原答案的几点,其实省委书记沙瑞金与市委书记李达康都是关注工人权益的,然而前者当时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无法顾及而后者由于陷入了对政绩的狂热追求错误地选择了进一步激化矛盾的办法,其实就是屁股的原因——脱离群众太久了,长期居于高位让他们难以设身处地地从普通的、势单力薄的工人群众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因为与吃着肉的人不一样,手里的股权与背后的工厂是工人们维权的最后保障,没有了这些,几十个几百个家庭就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工作与收入,而那些家庭里,可能有需要赡养的双亲;可能有急需上学的孩童;可能有身患绝症的至亲——而失去了工作、股权与工厂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是吃肉的人所不能理解的。说实话,先拆了工厂让工人们下岗被迫接受现状再让其走法律调节的方法正是像山水集团这样的大企业所期待的——它们有钱有时间耗的起。联想一下三星对付老回的办法:拖字诀、政府公关、媒体公关等等等等,大企业对付平民的办法有百千种,等生米煮成熟饭旧厂彻底拆除,只要跟政府打好招呼,工人们的维权自然就成了空中楼阁,这时候再收买一下媒体搞臭一下对方,则自然能给人们一种维权的工人都是刁民暴民的印象。这几步下来,大企业拿到了地皮,政府拿到了GDP,官员们拿到了政绩,而被坑害的工人呢?没有人会关心他们怎么样。所以比起那些吃肉的人,比起满地的武警,工人群众自然更愿意相信耄耋之年仍然为他们站出来的陈老。

贴上一位知友的评论,我觉得很有启发性:

“如果当初企业转制时期每一个工人都能遇到陈老这样的分配股权的负责人,下岗潮不会震荡社会这么多年。更不会在已转制的中小民营企业成批死掉后对当地经济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因为我们国家这些年各地政府的片面追求短期GDP增长而牺牲各种长远的规划与发展(比如环境)的模式,正是很多社会矛盾爆发的导火索,同样,也正是官商勾结继而腐败的根源。比如像暴力强拆这样的模式,地方政府利用黑社会来除去妨碍企业拿到土地或是迫使企业出血的钉子户,不仅一方面降低了自己的公信力,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地方群众的不满。早期协商机制的失调以及下级部门怕麻烦隐匿不报的作风导致了群众意识到只有把事情闹大、闹严重,才会引起政府的重视,如果事情闹不大,根本就不会有人去听他们的声音,不会注意到他们权益的受损。而这样做的后果也是很明显的,不断积累的矛盾终有一天会爆发,等到其演变成恶性群体暴力冲突,地方政府又得拿出大量的维稳经费以及安置费来安抚权益受损的群众——唯一的赢家则是那些行贿赂的无良企业以及收取贿赂的贪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光依靠陈老这样的有影响力的退休干部是不够的,也不是长远之道,只有把法治的意识深深普及到社会各个层面:包括政府、企业、群众,建立起一套良好的信息透明的协商机制,利用媒体大众对各方行为进行监督制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关于大风厂工人集体维权运动的本质:政商勾结的大背景下山水集团总裁高小琴与丁义珍合伙用5千万拿到了价值10个亿的工厂地皮。巧取豪夺后利用市委书记李达康求GDP心切的心理怂恿他下令强拆。


截图背景,黑帮拆迁队与公安厅内部某主任之间的通话,其中几句话充斥着一股黑色幽默。这个拆迁队队长说话比较直,当的一手好猪队友哈哈




截图2:

愤怒的群众与工人把开着从公安厅借来的真警车假扮警察的拆迁队围起来的画面(引起民愤了)。生动地展示了政府的公信力是怎么一步一步下落的。最后还是得靠陈老去给政府中的几个败类擦屁股。



以下是原答案

————————分割线—————————

看到第五集,感觉挺心酸的,纵观整个大风厂拆迁事件中众人的表现,唯一一个真正在乎被拆迁厂里工人权益问题的人只有退休的老革命——前检察长陈岩石。

省委书记沙瑞金关心的是该事件有没有死人,该怎么减小影响;副省委书记高育良关心的是陈老跟新来的省委书记的关系;公安厅长祁同伟关心的是以后要不要多接触陈老搞好关系来让自己高升;京州市市委书记李达康关心的如何利用陈老的影响力来给自己树立一个走进群众的好形象。

没有人真正在乎拆迁後如何对工人的权益进行补偿,他们在意的无不是自己的仕途、地位、政绩、人脉。如果不是陈岩石作为一个80多岁的资历够老的前检察长亲自在深夜去拦推土机,出面干涉假警察的强拆。只怕市委书记一行人一等陈岩石离开就会翻脸不认账。老爷子也不容易,年轻时候参加抗日战争扛炸药包,现在80多岁了还得去拦推土机。

嗯......现在在人民中间。

像陈岩石这样的80多岁还亲自去给群众维权做沟通重建政府的公信力,拉下脸去求自己的下属,把自己的干部房卖了把钱捐出去自己花退休金住养老院的老干部能够引起“官愤”,到头来自己当反贪局局长的儿子被人车祸暗杀,所以说有理想的老gcd人已经是一个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了;有理想的新一代嘛...

————————————————————

陈老的行为很好地阐释了什么叫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



我敬你是条汉子。















————————分割线—————————

更新一组很有意思的对比图



23333333333333

user avatar   jiang-wei-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的回答其实不是来评价这部电视剧,我是来评论对电视剧的疑问“人民在哪里?”“谁是人民?”

这部电视剧里面没有哪个角色可以叫做人民,我们的生活中、社会中也不会有哪个人可以说是人民。我们身边有老百姓,有官员、有商人、有工人、有农民,有恨人有笑人无的普通人,有仇恨腐败但又盼望有权有势亲戚的普通人,有自私自利不守规矩的普通人,就是没有“人民”。如同毛主席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那时候,很多人眼里只看见在气势汹汹的一帮穷棒子,在几个“痞子”带领下成群结队在乡间横冲直撞,把有头有脸的绅士们捆起来游街,不过是为了分绅士们的财产,到小姐少奶奶的牙床上滚一滚……可是,当毛主席写好考察报告,指出了农民革命的主要目标是长期压迫束缚中农民的封建势力、封建余孽,指出革命的主要手段是要在经济和政治上打击地主阶层,推翻封建族权、神权和男权,这时候真正的“人民”才出现在古老的中国农村社会。

人民是存在于革命语境的,就像公民在法律语境,老百姓在道德语境中,人民是群众中具有革命性、进步性的部分,是能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没有革命理论武装和革命组织的领导,那还是群氓或者暴民。大风厂工人不能叫做人民、光明区信访局的上访人不能叫做人民,郑胜利他们也只能是群众,侯亮平、沙瑞金也不是人民。但是,当所有这人些人觉醒到中国要继续改革,认识到腐败阻碍中国发展,改革就是要破除制约中国发展的旧体制、旧观念时,他们就具有了“人民的名义”。

其实第36集高育良和侯亮平的谈心就很有象征意义。高育良讲了很多道理,归结出来有三条:一是领导干部也是要讲人情的,对亲朋好友没有人情,也谈不上为人民服务;二是领导干部也是有私欲的,关键是守好底线;三是反腐败很多时候只是一派打击另一派的手段,不要被人当枪使。可以说这三条都很有道理,都很符合群众的道德观、价值观。侯亮平就一条道理:你是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必须有贪必反,有腐必抓,这就是人民的道理。除了少数腐败分子和犯罪分子,多数群众心中都有一些人民立场,但是人民的道理实在太大太重,多数普通人承担不起来,所以很多人看不到人民,认为人民不真实,受不了侯亮平,同情祁同伟。可是当你摆脱了师生立场、门户立场、亲戚立场、家庭立场、个人利益立场,自然就会见到人民的立场,见到人民。


user avatar   wu-zhe-42-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声明该内容为原创,同样内容同时发布在虎扑影视区,同为本人而已,不用再问我了。

我发现李达康的政治智慧真是太高了

明明不给赵立春办事,为什么赵立春还提拔他,就因为李达康有一个特质。

就是自己不办事,但是副手专门用那种以权谋私的官员。

这个副手就是李大康的防火墙。跟王大路正好相反,王大路是利用财务公司替他干行贿返点回扣这些脏事儿。大康是利用副手替他干以权谋私的事儿。

在常年的合作中,达康书记一定是跟赵立春有了政治默契,一旦用了某些副手,就等于告诉赵立春,我虽然不办事,你找我副手,我不阻拦,然后你还得用我这个干将来提升GDP,我能办事也不耽误你办事,双赢!这就是两个政治智慧极高的人之间的政治默契。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大康不办事,还能不被打压,也没说他忘恩负义。赵公子还管他叫哥!

这就是李达康自己不贪污,但是副手进去好几个的原因。各取所需。做李达康的副手,可以直接代替李达康来跟赵家班对接,好处大大的,能升官发财。我李达康不耽误你发财,也不给你抗雷,你出事了也牵扯不到我。

孙连成这种副手,达康书记早晚撤了他,根本用不了。

赵东来这种反倒可以,他肯定知道欧阳犯法,没准也知道丁义诊犯法,但是他不会主动告诉达康书记,因为他知道达康书记根本不想知道。你去说了,没准挨耳光,这叫不默契。

丁义诊说自己是达康的影子,就是这个意思。

达康书记的智慧在于,只要自己爱惜羽毛别让人抓把柄就行,然后弄个副手代替自己跟赵立春利益交换,达康不阻止装看不见,自然赵立春也懂了。虽然达康不办事,但丁义诊办事,只要达康装不知道,就可以实现三赢。

这也是达康不用易学习而用丁义诊的原因。

易学习没法代替达康给赵立春办事,那最后赵立春还得找自己,办了就牵扯进去了,不办就得罪赵书记了。

所以专门用丁义诊这种人,就把这个官场最难的事儿解决了,大智慧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重庆共青团关于公知的高赞评论? 
  如何看待张悬在其曼城演唱会上展示粉丝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的行为,以及她对听众意见的回应? 
  如何评价越南军队经商? 
  政治上常说的左派右派是什么意思? 
  韩国光州事件以后,为什么最终却能走向民主化,而非威权和专制社会? 
  《理想之城》拍得怎么样?看完你有什么感受? 
  如何证明言论自由的好处大于坏处? 
  为什么上层相比较而言不注重团结主体民族人民而更加注重团结其他民族? 
  大汉、大唐、大明、满清都有经典电视剧,为何知识分子最受尊重的大宋,没有经典电视剧? 
  立志从政,政治书已经倒背如流,下一步该怎么办? 

前一个讨论
相对于其他两国,为什么蜀汉的将领更容易得到人们的好感?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内容引起极度舒适的视频?





© 2024-05-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