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相比于一般的理工科,为何有些学科会经常引用早期甚至古代学者的言论、观点? 第2页

     

user avatar   joshuaty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其实部分是一个科学哲学的问题,其核心在于“知识是否是累积进步的”。

如果以这样一种知识累积进步的观念(i.e. 辉格史观或绝对主义史观)来看待思想史,那么前人的思想就都被后来人所消化吸收,我们所需要关注的就只是知识在边际上的增量。此时对以往历史的回顾,其实是以现代观点对古人思想的重述或者再组织。

这种观点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很常见,因为实证主义的范式统一了自然科学的研究,前后的学派不存在不可通约性。这样一种历史观的好处就是可以很方便地对一般读者进行科普,可以不被历史的细节所困扰。其缺陷则是在转述过程中必然会有对古人思想的删节或者篡改,这种历史叙述本质上是一种无历史的行为,把时间线都压缩到了现代这一个点。

这种历史观念特别受到萨缪尔森的推崇,进而主流经济学其实是不重视思想史的研究的,题主一开始的题设有误。

与此对立的相对主义观点,则强调了库恩所说的范式之间存在“不可通约性”,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并且只有在常规科学的研究下,知识是在边际上累积的,当范式出现革命或突变时则不是这样。所以,在各个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内,由于多种竞争性范式的存在,所有的思想都值得梳理和记录,而非只关注知识在边际上的积累,思想史的研究就特别重要了。比如在哲学中,就有“哲学研究就是哲学史研究”这样的说法。

再补充一点,在同一个研究传统内部,采用辉格史观并着眼于现实的知识积累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放眼整个思想史,考虑到竞争性范式的存在,这种做法就存在问题,相当于只考虑本传统的家谱学,而把其他的研究传统开除了出去。

看见@冷哲先生关注了这个问题,就顺手来答一下,还请指教。


不知道为什么@刘镇锐 同学屏蔽了我,我就在这里请教一下,请问在多种范式之间,应该以什么『客观』的原则来选择一个更优秀的范式?并且在此种客观原则下,只有主流的经济理论才是唯一合意的?


user avatar   hei-sen-lin-mu-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人文科学类很多领域远没有形成自然科学中各类知识紧密衔接、相互催化、相互验证的体系,而呈现一种经验主义的色彩。同时人文学科理论最大的困难就是很多理论无法得到完全的证实或者证伪。

其根本原因在于,人类认知自身的时候,认知主体与对象间无法完全向自然科学那样做到清晰严格的区分。简而言之,就是立场(利益)的影响太大,因此,人文领域的理论基本上只有建立没有推翻。

既然无法通过现实证实或证伪,那么就唯有去依靠被更多人接受、更长时间存在的理论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相关话题

  庄子真的逍遥吗? 
  一个国家在全球大范围形成价值观、文化的强势输出要具备怎样的条件? 
  如何评价有毒小说《晋烬》选择羯胡作为主角? 
  有哪些二十一世纪初(2000~2005 年)看似不靠谱的预测成真了? 
  如何评价唐朝的少数民族政策? 
  美国总统如何才能称帝? 
  哪些经历让你体会到,科学技术真的提升了我们生活的幸福感? 
  网络上会产生未来物理学家吗? 
  英国人有哪些令人敬佩或者令人恐怖畏惧的细节? 
  你所理解的马克思是怎样的人?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工厂管理那么难?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 27 岁设计师加班到凌晨猝死?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