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私募 ABS 模式存在着哪些监管套利风险?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da-li-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首先更正一个定义:

私募ABS这个称呼,其实不准确,只是业内人自己都叫习惯了,所以在新闻中出现这种错误称呼,也可以理解。准确的称呼,应该是非标准化ABS,其对应在证券交易所等场所备案、发行、挂牌的标准化ABS产品。

因为ABS产品,无论是在证券交易所,还是在其他场所发行,均为非公开发行,比如在证券交易所发行的标准化ABS产品,投资者也不能超过200家。

所以不应该用公募、私募进行产品划分,而应该用标准化、非标准化进行划分。


回到提主的问题,其实这篇新闻稿写的比较到位了,只是凌乱了点。

我来重新梳理补充下,给大家翻译翻译。


文中说的两个监管套利风险:

一是进行资本套利,二是存在发起人资产出表,但风险不真实转移的问题。

第一个资本套利的风险,发生在非标准化ABS产品的投资者身上。

银行如果按照资本管理办法,购买标准化的ABS产品,只需要按照20%的风险权重,来计算AA-及以上优先级部分的风险加权资产。

而很多非标准化的ABS产品,要么不在监管部门进行备案,要么不在银行间或者交易所市场进行信息披露和交易,除了私自在产品名称上加了“资产证券化”这几个字外,跟标准化产品一点关系都没有。

因此,银行把这些非标准化的ABS产品,认定为标准化ABS产品,按照标准化ABS产品进行资本计提,就可以少计提大量风险资本,放大杠杆,产生监管套利。


第二个风险不真实转移的风险,发生在非标准化ABS产品的发行人身上。

银行如果发行标准化的ABS产品,一般会自持各档次产品5%的份额,除了将这些自持计入表内外,其余产品在销售给投资者后,实现了基础资产的出表,风险也转移给对方,因此发行人将不再相应计提风险资本。

但非标准化的ABS产品,投资者们一般不愿购买其产品的劣后级,因此作为发行人的银行,往往会通过各种方式,去“用自己的钱买自己的产品”,从而达到这部分基础资产出表的目的。因为这个“销售”是假的,所以风险仍然留在发行人身上,真资产出表而假风险转移,产生监管套利。



那么,怎么评价这种监管套利呢?

就像父母许诺你,若每次考试都能考100分,就奖励你一包糖吃。

结果你小子,考试作弊也就算了。

为了吃糖,嫌学校考试频次太低,开始自己编考卷考自己。

结果,花了父母不少钱买糖。

自己还得了糖尿病。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金融管理部门联合约谈腾讯、度小满金融、京东金融、字节跳动等 13 家头部网络金融平台? 
  工商银行到底有多强? 
  如何看待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因出具法律意见书与事实不符、经办律师未出席会议而被证监会警告? 
  如何看待工行上海分行行长受贿一亿多元? 
  如何看待山西漳泽农商行打员工屁股事件?现在还有剃阴阳头!!? 
  商业银行内都有哪些职位和机构?一天工作的内容都是怎样的? 
  湖南建行骗贷案中,为何全套假资料可以骗走银行贷款 3000 万?可能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如何评价建行的「无人银行」? 
  新常态下中国金融监管体系应该如何防范金融风险? 
  有个人拿着自己姐姐的身份证去银行借贷款,银行通过了借款,银行的行为违法吗? 

前一个讨论
暴雪公司最近的游戏创意是否江郎才尽?
下一个讨论
国内对于保险为何如此抵触?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