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里面800多个回答,很多人吐槽保险大概都出于这种原因:想做理财,最后发现是买了保险,理财收益远不如当初被安利时的承诺,提前退保还要亏一大块。大部分消费者,其实包括大部分从业者,由于缺乏足够丰富的保险产品知识基础,通常很难从“被过度整容”的市场宣传材料中,识别是“真”理财还是“假”保险,也很容易被各种利益演示数据所迷惑。卖的说有多好多好,买的糊里糊涂就给钱埋单。
其实,关于保险跟理财,我已经写过好几篇专栏文章,都是根据自己原来在人寿保险公司从事保险产品开发和精算评估的工作经验整理的。我想要躲开保险当理财买的坑,有几件事情要搞清楚。
一、辨识“理财型”保险
什么产品是理财型保险?很多人会说:分红万能,再加上个投连险吧。其实,这三类保险准确点说,是在消费者获得保障同时,给予了一个参与保险盈余分配的机会。我认为,要更准确辨识理财型保险,更应该从保险责任的角度来看。纵观目前内地保险市场,常见的有以下三类:两全保险、年金保险和终身寿险。
(一)两全保险和年金保险
两全险和年金险应该是目前中长期理财型保险的最常见的形态,因为这两类产品均提供生存保障,有很强的储蓄属性。两全保险的净保费(总保费扣除费用部分)由危险保费和储蓄保费组成。危险保费,用于支付预期剩余寿命内的死亡赔付成本,储蓄保费则逐年累计形成“现金价值”,用于支付生存保险金。年金保险,因为只提供生存保障,我们可以认为它的净保费完全就是储蓄保费。
(二)终身寿险
终身寿险,简单而言就是不定期的死亡保险,保险公司跟你不约定期限,管到死为止。因为保终身但定期限交费的原因,在产品定价时,精算狮们需要将精算生命表各个年龄对应的死亡“危险保费”均摊到一个固定长度的交费期内,使得每年所交保险费有固定一个标准,不会随年龄而不断增加。相比交费期跟保险期间相同的定期寿险,终身寿险在同样的交费期内,需要预支很多额外的保费。这些提前预支的保费通过“现金价值”的形式储蓄起来,随着保单年度的推移越滚越大。
这三类产品,都因为有了现金价值这笔“预付款”的存在,我们有权利向保险公司要更多“回报”。这就是为什么上述三类保险通常会被设计成分红型、万能型或投连型,除了提供保障,还能参与保险业务盈余分配,获得收益。
下面,我总结常见理财型保险的具体形态,大家不妨可以对照下自己手中的保单,看是否是这个样:
1. 即期年金(普通型 or 分红型)
“交费期短、长期返还”,首次交费承保以后,立马开始生存保险金的逐年返还,生存金进入万能结算账户二次增值。
参见《关于热卖的开门红“理财型”保险的那些事》(戳一下阅读,下同)2. 两全保险(分红型) - 教育金保险
“教育金储蓄保险”,在特定年龄(年龄段)逐年给付生存金,保险期满返还保额或保费。
参见《教育金保险保得住你子女的教育金储备吗?》3. 终身寿险(分红型 or 万能型)
死亡保险金通常为“现金价值、保费以及保额三者的较大者”,可以被设计成分红险或万能险,参与保险业务盈余分配。
对于这些长期人身保险来讲,从定价角度说,除了产品形态,预定利率才是决定它们“投资价值”的关键。
参见《关于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的那些事》以普通型即期年金保险为例,在人身险费改后,目前“最慷慨”预定利率是4.025%,这是不用保监会批准、保险公司可以自由使用的最高的预定利率。另外,为了弥补在当前高经济增速下相对“收益率”的不足,保险公司还利用有保底利率的万能结算账户对生存年金做二次生息。
我认为目前这种形态的普通型即期年金保险,如果能用更低甚至为0的预定费用率,产品将更有竞争力。
二、除了了解产品,保险理财还要注意什么
(一)现金价值
现金价值是我们退保时能领回的钱,是解约金。保险公司对退保率,尤其是早期退保率非常重视的,因为过早退保对保单的利润释放非常不利。于是,多数保险公司会对早期(至少前10年)或者交费期内的现金价值进行“加点压低”,有些甚至为0,以控制退保率。
参见《关于保险“现金价值”的那些事》于是,当我们想要退保但还在交费期内,就会发现退保金远够不上已经交的保费。这才有了这个知乎问题下面很多人对保险理财的吐槽:“收益远不如理想,退保还要不回钱”。所以,投保前,建议大家一定要多关注保证的退保现金价值,重点应该关注交费期内的。而且要明白,保险理财,至少在交费期内是不能退保的,否则会有比较大程度的亏损。尤其是那些每年保费交得特别多的保险,一定要做好家庭现金流规划,别中途断供。
(二)保险理财收益及计算方法
了解保险理财实际收益情况,其实就是要去了解保险资金的实际运用情况以及真实投资回报率。在这篇文章《那些热卖的“理财型”保险,尚能饭否?》中,我已经对几家保险巨头的投资情况做了清晰的分析和比较。总结出来就是,保险公司尤其是人寿保险公司,对于投机风险是极其厌恶的,险资的投资策略也以保守、多投资于高评级低风险债券为主,长期投资回报率能稳定维持在5%-7%之间已经非常不错了。
至于保险理财收益的计算方法,这里我以分红保险为例子来说。
首先,保单红利是不确定的保险利益,我想大家无论如何都必须记住这点,过去的分红情况只能作为参考,并不是一种承诺。下面我来讲讲分红机制。分红保险原则上每年都能产生一定的经营业务盈余,这是保单红利分配的基础。按照监管规定,每年盈余至少70%应该用于当年的红利分配,那么剩下部分将进入“分红特别储备”,提供未来分红之用。
为什么要用特别储备,这其实就类似于“旱涝保收”机制,钱不能一次性分完,分红水平要相对平滑,不能一年很好、一年很差。当然,如果储备累积特别多,就可以考虑多分配。
关于分红水平与特储的关系,保监会这么规定: 分红保险特别储备的规模应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保险公司在确定本期保单红利分配方案时,应测算本期分红后的分红账户分红保险特别储备的水平。 1. 本期分红后的分红账户分红保险特别储备的规模连续2年超过该账户准备金的15%的,超出的部分应作为当期可分配盈余予以释放。 2. 在红利计算和红利分配时,分红保险特别储备可以为负。本期分红后的分红账户分红保险特别储备为负并且规模超过该账户准备金的15%的,当期保单红利水平不得超过上期保单红利分配水平。
另外,关于保单红利,我们投保前常常会听到业务员说;过去的“分红水平”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利率,例如5%或6%。其实,这种说法是很笼统的,并不能准确代表保单的实际分红水平,甚至会让大家误解:这个就是实际收益率,用它乘累已经交保费就能算出实际红利。
首先,保单分红计算并不以保费(相当于我们认为的理财本金)为基础,而是有一套由监管规定的算法,包含利差、死差和费差红利。对于占绝对大头的利差红利,我们可以简单认为当年保单红利计算以【扣除预定费用后的当年净保费 + 上年年末现金价值】为基础,乘以【当年利差分红水平 – 2.5%预定利率】计算所得。
▲ 保单分红的基础还涉及到未到期责任准备基金的计算,实际利差分红基础为【责任准备金+修正净保费】与【现金价值+净保费】的较大值。这里就不展开说责任准备金的计算过程。
所以,在早期现金价值被压低、分红险定价使用的预定费用率也并不低的情况下,在投保初期,尤其是交费期内的保单红利并不会太高,更不能简单理解为“所交保费 × 分红水平”。这也是我们选择买分红险理财,必须在长期持有保单,至少在交费期结束的3-5年以后,才能逐渐看出理财效果。
三、总结
从风险管理角度说,理财属于主动拥抱“投机风险”的行为,我们投资于各种理财工具(存款、股票、基金、债券、信托等),通过管理投机风险实现收益,但也存在没收益甚至损失的可能。
而保险,则属于转移“纯风险”的一种方式。纯风险与投机风险相对,本身是客观存在的,本身无需通过投资于理财工具去主动拥抱,纯风险只有损失或者不损失的可能,不存在获利机会,而跟人相关的纯风险就是“生老病死”。例如,投保寿险,为的就是对转移死亡对家庭带来的财务风险。投保年金险,为的就是转移因为过于长寿带来的老金金不足的财务风险。而保险加上分红、万能、投连这些形态后,通过分享保险盈余,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提高了我们转移风险的程度,实际上并不存在赚大钱的可能。
而总结保险理财,其实就这样:低风险,长期收益率略高于长期国债,同时各年之间的收益率波动小,但需要牺牲长期流动性,只有长期持有到期才能看出效果,过早退保一定会损失惨重。
最后,我想说,我并不反对大家用保险去做理财,但希望能在充分了解产品以及其理财属性后,再做决定。因为,理财本身就不是一件小事,投入很大,不做好准备,最后只能自己吃亏。能做到这些,我想被忽悠的机会应该会大大降低吧!
以上!
笔者背景:一名曾经在内地保险公司工作过的北美精算师。目前是微信公众号【保乎笔记】(ID:baohunotes)的作者,知乎专栏地址:保乎笔记 - 知乎专栏,欢迎向我的值乎提问:值乎专栏。我主讲的保险Live:知乎 Live - 全新的实时问答!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答案点赞突然上来了。统一回复一下。
首先,本答案仅限于个人观点。 其次,我所抵触的只是所谓的“理财型保险”。至于车险,交强险这种非返利分红,单纯规避风险的保险,我是支持的,自己也在买。
我在答案里也说了,你要是规避生活风险,扎扎实实的去买对应类型的消费险。比如买了车的大多数都上车险,几千块买了五十万保额的车险就算迎面硬杠宝马也不虚,车都舍得每年这么大笔花钱,到了自己和家人身上,偏偏跑去买什么遮遮掩掩的“理财型保险”、“投资型保险”、“分红险”。有的家庭坐个飞机都舍不得买几十块钱的航意险,却能拿年收入20%甚至更高比例的钱交给保险公司,去换什么“年化收益”,“X年后一次性返还”。
姑且不论这笔钱几十年内就基本相当于冻结了,一旦有个三灾六病,想提前赎回就需要承担相当大比例的损失,对应的赔付条件还往往相当苛刻……就问你们计算过通胀率和收益率的对比吗?……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你们在理财,还是保险公司拿着你们的钱在给自家理财。
最后,不要问我该买什么保险、基金、证券、国债、房产、贵金属、余额宝……本答案不对资产保值方式提供任何建议。
有人值乎问我,投资的时候怎么能不被“专业人士”忽悠。
我觉得这个问题的思路放在值乎上回答,不如整理成文字更清晰,所以一并放在这里说一说。
只针对“投资”和“理财”的角度。如果你就是要消费,请忽略本段。
1.思考一下,你真金白银的投资,变成了什么?是否是“一般等价物”?
比如你拿一万块钱去买纸黄金,一年后不想炒了,转手或脱坑非常容易,直接卖掉就可以。因为纸黄金几乎就是“一般等价物”,贵金属永远都保值,永远能卖掉,国际金价变动也不会非常大。
但如果买成理财保险,那就非常困难了,除了你自己谁会要你的保险啊?除了那一个固定的保险公司谁会给你钱啊?何况根本无法变现,又不能指望你明天就出车祸,简直期望极低。
当你的投资属于“难以变现”的类型,就意味着风险相对高,投资品越小众,价值和价格的分离就越离谱,投资前需要慎重考虑。比如前几年普洱茶炒到天价,再往前几十年君子兰炒到天价,投资品的实际价值和市场价格几乎完全分离,最后坑死了不知多少高位接盘侠。还有几年前的各种“高价回收蝎子”,“种植美国竹柳”等骗局,投资者最后都是抱着一院子的蝎子或者一河滩的垃圾竹柳欲哭无泪——真金白银换了没人要的玩意。还有所谓的“朋友圈微商”,屯了一堆卖不掉的面膜,都是一个道理,你贪人家的返利,人家贪你的本金。
2.思考一下,你投资的主要风险是什么?
领域越熟悉,风险越可控,投资保值的可能性越大。
比如在一线城市买房,在楼市泡沫尚未崩裂之前,只要没投在烂尾楼上,楼盘价位通常是随着经济增速稳定增长的,也很容易找个接盘侠稳赚一笔。
但如果投资在比特币、莱特币什么的东西上,因为国家政策还不明确,虽然有可能一时获得特高收益,但是一旦被认定扰乱金融秩序,或者相关货币市场禁入,非常有可能血崩到底。或者投资在某一新兴产业,隔了几年产业黄了,也是非常常见的事情。还有更蠢的外行贸然携巨资跳进什么古董文玩、珠宝玉石的大坑,结果哈哈哈哈哈现在可能坟头草一丈多高了吧。
换句话,完全不懂的领域,不要冒昧进入,尤其不要听利益相关人员忽悠几句就进入。特别是某些新领域,除了产业本身前景外,务必要考虑到政策和法律的风险。前几年贪便宜买“小产权房”的那群人现在可能还在上访呢。
额外说一句,如果有人致力于给你宣传什么“新型资本运营”,“政府扶持的融资新模式”,给你讲了无数白手起家的神话,号称下线好几百个,结果自己就开一个破桑塔纳,这种人有一个算一个往死里削他,削死了全算我的。
3.思考一下,投资的回报要多久?
如果投资在股市,期货,基金,乃至于余额宝等,通常可以快速变现,虽然收益不一定高,甚至还有少量亏损的风险,但是钱毕竟是活的。
但如果投资开店,买房,办厂等长期经营,或者部分超长理财,就需要考虑资金流转的问题。压着一笔钱,迟迟见不到回报,是否能坚持(甚至是在长期亏损的情况下坚持),收益是否能达到预期,都是很重要的问题。比如某些理财项目,看似回报率超高,但收益在数十年后,考虑到通胀率及漫长时间内较多的不可控因素,那个时候的钱是否还这么值钱,那时的政策是否还是这个政策,你在这个周期里是否有可能突然需要调用大量现金流,就很值得商榷了。
在处理超长期(十年以上)的投资时,眼光务必要宏观一点。当今社会潮流发展之快,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已经足够一个行业兴起和衰亡。就不说楼市变动这样的重大政策,往前看三十年,谁会料到再也没有人用胶卷摄像了,连柯达这样的行业巨头都已经宣布破产?往前看二十年,谁会料到每个家庭都能用上个人电脑?往前看十年,谁会料到智能手机及其他智能设备的潮流席卷全世界?立足当下,你所要进入的这个行业前景如何?能不能再坚挺十年?如果盲目投资,不小心进入夕阳行业,分分钟跌落一个社会阶层你信不信。
理论上,回报周期越久,风险也越高,不排除政策突然被叫停,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多年来通胀率飞上天,钱不如纸的情况。
4.思考一下,如果真的遭遇最坏情景,血本无归,是否能够承受?
要有割肉的预想,虽然多数情况下不一定被逼到这种份上,但是毕竟股市六千多点的时候谁也没想到几个月跳水到一千八。
倾家荡产甚至负债借杠杆搞投资,一旦血崩,心理素质差的估计只有跳楼一条出路。还有部分智障人士去赌球我就不说了,希望他们跑路的时候没有被放高利贷的打断腿吧。
如果这些东西都认真考虑过了,做了相应的功课,也有相应的预案或止损红线,被忽悠的风险就小了很多。
其实根本就在于,不要被所谓的“高回报”冲昏了头脑。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一个项目,回报又高,风险又小,回本又快,门槛又低——请问这种好事为什么会落到你身上?反正如果我有这种好事,我就砸锅卖铁抵押了房子偷偷的自己干,怎么可能哭着喊着求陌生人进来做?
——原答案分割线——
恕我直言,再好的业务也架不住极低的业务素质。
何况理财型保险本质上就是个投资,非要有人把它当保险用。
我讲个实事。
我妈有个闺蜜圈子,2015年初,其中一个闺蜜认识了一个保险推销员,被忽悠着买了个理财型保险。那推销员借机打入这个闺蜜圈,大肆推销业务,我妈经不起忽悠,脑子一热也买了一份,大约是个每年交1W多,30年后一次性收回60多W的险种。
她买了以后就把这事忘得差不多了,直到第二年人家通知她该续费了,她才想起来把这事告诉我。
我个人极其反感把钱投入理财型保险,坚决反对她续费。我妈听我解释了一下理财型保险的路数和通胀率,才觉得被坑了,但是还挺自信地告诉我,业务员说这个保险不做了是随时可以退全款的,跟存银行一样。
我不太信,她就给业务员打了个电话。
然后业务员告诉她,阿姨你这个只能退3000元的呀,你要退的话我给你办手续。
我妈惊诧莫名,问,不是可以退全款的吗?
业务员说,阿姨你仔细看合同,那是犹豫期可以退全款,犹豫期早就结束啦,你现在退3000很不值,还不如继续保下去。
我妈耳根子软,又跑回来跟我说,既然退款这么坑,不如我们继续保。
我说别扯了,这种理财险我宁可拿不回钱都不要继续保。
我退保态度非常坚决,我妈没办法,就把保险合同找出来了,打算拿去退。
我看了下这合同,目瞪口呆。
这个合同的一方是保险公司,另一方居然不是我妈,是我。
这合同居然是我妈拿我的资料办的,证件号是我的,个人资料是我的,只有手机号码留了我妈自己的手机号。
而且保险合同上那段“本人了解此合同的风险与收益balabala”的那段话,是业务员代签的。
我难以置信的问我妈,你当时都履行什么手续了?
她说就是拿了我的身份证复印件,拿了钱,留了个人信息,就完事了,过了几天人家业务员把合同交给了她。
她居然连买保险有犹豫期都不知道!
而这居然还是一个在业内排名不错,媒体上经常看得到广告的保险公司。
我日了狗,我拿着合同就找保险公司去了,到了营业部我把合同扔桌上,把业务员叫出来,要求退款。
业务员还是说,按照合同只能退3000。
我说去你大爷的,我现在不是跟你按照合同算钱,我是来告诉你,你这狗屁合同根本不能成立。
业务员就开始强词夺理,说当时签合同的时候都同意了。
我就问他,你的合同到底是跟谁签订的?跟我妈?为啥合同另一方是我?跟我?老子认识你是谁?
业务员狡辩说,我跟你妈妈是朋友,是她为了你好,才以你的名义签的。
我说去你妈的,你保险的从业资格怎么考的?谁给你的勇气和一个不是本人的人签了个合同?我作为名义上的合同方居然是一年以后才知道的?朋友?是朋友你连买保险有犹豫期都不告诉她?
谈崩了,他坚决不退钱。
我尼玛,你还有理了,我回头就拿着合同去他们服务部了。
去了就扔合同在前台,以非本人签订,合同不成立的理由,要求退全款。不给退我就找总公司和保监会。
先后来了N个客服安抚我,一会请到这屋谈,一会请到那屋谈。我就一句话,是不是本人签订你们心里清楚,风险知情是你们业务员的笔迹,电话号码和回访录音均非我本人。
N个客服轮流劝我,这个保险真的好,你就买了吧,我们额外还可以给你优惠政策。
去他妈的优惠政策,就你们这尿性,我宁可把钱存在银行里贬值也不买这破理财险。
客服拿我没辙,过了几天给我打电话,说保险在系统内已经生效了,实在没法给你按没投保的方式撤销,折中一下,给我算主动退保,从正式渠道退3000,剩下的7000多,由业务员以现金形式当面退我。
我同意了,和业务员约了个时间。他先后多次企图放我鸽子,直到见面的前十五分钟还在给我打电话,说他不在本市。
我告诉他,我就在保险公司楼下,如果你今天还是不能退我钱,我现在上楼去举报你。
他沉默了一会,说让我等等,他马上到。
我等了二十分钟,他到了,当面把钱给了我。
我准备走的时候,他大概非常愤怒,冲我大喊:你可以说我违规,我也可以把钱退给你,但是我告诉你,别以为你拿到钱就很牛,整个保险行业都是这样的!没有人像你那样(非常正规地)签合同!
我钱已到手,懒得理他,扭头就走了。
但是他说的话,我相信是真的。
拖过犹豫期,隐瞒不利条款、乃至于代签合同,这些手法在保险行业里存在之普遍,以至于主管者、从业者、甚至被骗的人都习以为常。我不相信保监会不知道这些,我也不相信保险公司不知道这些。
但是一批又一批的保险业务员,卖起保险来仍然有着卖安利的激情,甚至不惜坑蒙拐骗,底线比底裤都容易丢掉。
我打死不买理财型保险,除了收益率跑不赢通胀率等经济原因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从业者素质之差,吃相之难看,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怕锤子,我是原泰康人寿员工
去年6月,有一位老奶奶来新生活广场办理退保,共缴纳保费10万元,投连,保意外,15年后才可以取。现在退保现金价值能退6万多。
老人不乐意了,她本来是在银行存钱的,一个银行的员工(其实是泰康的)告诉他存这个理财,还有利息,随时都可以取,就跟存钱一样。现在她要取来给老伴治病,银行的人让她来这里取。
这里也取不了。
老人说的话无法证实,银保销售已经离职,反正就是不给退已交的保费,我内心过意不去,就悄悄告诉她
这种情况怎么样才能退。
并且,2016年8月是泰康20周年,重要时间点公司是不能出问题的,维稳第一
保险公司就只会欺负老实人
然后我就被举报,损害公司利益,全系统通报,引咎辞职。经常关注oa公告的应该知道我吧
程主管,人血馒头吃得还舒心嘛?
当一个行业受到几乎全社会各个层面的负面评价时,其原因必然会追溯到比起产品设计、营销方式更基本的因素。
对于风评恶劣的保险业,就可以从最近落马的保监会主席谈起。
2013年新闻:
“保监会主席在与保险业公众代表交流时表示,在今后一个时期,保监会将着力深化保险业的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保险业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进一步坚定行业科学发展的理念,推动行业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成为现代金融、社会保障、农业保障、防灾减灾、社会管理体系的重要支柱;
二是推进保险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建立市场化的风险定价机制、资金营运机制、准入退出机制,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三是围绕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众的需求,推进保险公司的商业模式转型,促进保险产品更加多元化,保险服务更加个性化,保险销售模式更加多样化;
四是推进保险监管改革,管住管好该管的事,不断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016年新闻:
“对于监管和风险防范方面表示,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打赢从严监管和防范风险攻坚战。对此,他提了五点要求:
保险业姓保、保监会姓监
从严从重监管,切实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监管
完善规则,推动万能险规范有序发展
狠抓源头,解决公司治理缺陷和不足
提高保险公司违法违规成本”
这两段粗看起来中规中矩,对比起来就能看出其政策倾向性了。
2013年是放松管制、开闸放水,金融保障放在第一位,激活陷入低谷的保险市场
2016年这是在金融业反腐反贪的高压下作出的表态。
在项主政保险监管的五年多时间里,除了放开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快速发展保险业务外,保险公司审批的速度也呈加速的趋势。国内各路资本玩家都在积极寻求保险牌照,以期拥有资本运作的低门槛通道。
2013-2016年,保监会批准新设立的保险公司高达51家,排队多达200多家。这与项俊波做大保险业的期望一脉相承。
这里注意一下2016年谈话中提到的“全能险”。
从保监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来看,2016年1至7月,全国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2661.38亿元,同比增长41.65%,大部分正是来源于理财型保险。万能险就是理财型保险的主力军。万能险有很多优点,除有固定投资收益外,还有不定额的分红,而且流动性强,所以销售时非常吸引人。但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就是压力和风险,逼迫保险公司必须持续寻求稳定且有较高投资价值的标的物。
上市公司股票就是极好的目标,这也是被监管体制所允许的。于是大量险资为了追求高利益进入股市,这就是那场宝万之争的大戏的发生背景。
与储户可以随时支取的且受严格监管的银行存款不一样,保险业的资金进入金融投资领域门槛要低得多。一家保险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能动用的资金足以与总资产大其数倍的银行巨头相媲美,保险牌照也因此比银行牌照更具资本含金量。这也是为什么各家保险公司要以各种方式付出极高的佣金极力推销保险特别是万能险的原因。
宝能系就用前海人寿的险资为主力做杠杆撬动数百亿资本,连续举牌顶级大蓝筹万科,直至持股25%清洗万科管理层。而这个前海人寿由于其险资大量用于资本市场,偿付能力在国内保险业倒数的同时利水平却相当高,这实际上是将风险利用监管漏洞转嫁给社会的结果。
宝能系是个浮出水面的典型,由于其霸道与私下暗箱操作的市场作风最终被证监会主席点名、被保监会处理,叫停其万能险业务、姚振华被禁入保险业十年。但这背后是大大小小的险资依旧在资本市场风起云涌。
在保监会排队等牌照的两百多家,便是200多只试图瓜分资本蛋糕的手。一旦放开那便是如同之前p2p一般的资本狂欢,最终便是中国经济的一地鸡毛。
为什么保险如此不受待见?
这么多答案描述自己与身边人被“坑蒙拐骗”,但作为银行从业人员,我也能看到其实绝大多数保险销售人员都是普通人,但在暴利与高额的佣金诱惑以及普遍的市场氛围以及上级同行的压力下,对于全国几十万从业人员而言恶与不恶是由不得自己的。
这就是高额佣金逼出的种种微观丑态后的宏观逻辑。
什么时候保险业又能真正姓保呢?应该是保险不再受大家抵制的那一天吧……
国内的房地产中介和保险销售都一个核心问题——不能解决用户的困扰。
用户需要什么?需要的是不必自己花时间精力去了解业务,能够借助专业人员的素质、渠道,获取自己需要的产品的信息,有哪些好,有哪些坏,有哪些漏洞,有哪些风险,这才是专业人士的专业技能价值所在。
而国内的房地产中介和保险销售,99%都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推销员,及时的信息和专业技能不是最主要的,所谓“口才”才是、敢于“放下面子”才是、高端一点的懂得制造“你没有保险意识是愚昧落后”的舆论才是。
滔滔不绝的鼓励用户去掏钱,却不能给予任何专业的建议。只提收益不谈风险,说得天花乱坠。当用户指着条款咨询的时候,往往一副“这不重要”的姿态搪塞。甚至连保险正本都不给看,以电话录音作为购买保险的法律文书。
就像一个医生,不去问病情、不去诊断,而是不断地吹嘘这个手术有多好,最近有多少优惠,机不可失bulabulabula……这样,能得到业绩么?能当上总经理赢去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吗?
能,最初,人们对着装整齐态度热情的业务员们是信赖的。然而,理赔时一个个合理合法白字黑字有理有据的条款一次次教会了人们一个简单的道理,你不懂合同,你轻信承诺,你法盲、你愚蠢、你贪利、你可耻。那么,我不专业、不睿智、没有远见、没有风险意识,我不是个合格的客户。所以,我不买,行吗?
===============补充线=============
一番吐槽引来百来个赞,不胜惶恐。题主提到“很好的金融产品”,我觉得这就是一个重要的症结。现在的舆论倾向于强调保险的投资性,个人觉得很多从业人员也被这个倾向带偏了。老百姓本来就对保险条文的复杂性敬而远之了,捆绑金融,让保险变得更“漂亮”,看上去一本万利,但也更让人畏惧了。相对而言,商业车险看上去就好得多——相对而言。
首先买车险的对法律条文的认知能力稍高于平均水平。其次,最重要的一点,几大保险公司的险种和条款趋同,比如盗抢险只管全车被盗,比如车损险不管玻璃单独破碎,这些都很容易了解到,这样反而更增强了人们的信任。最后,卖的比较好的车险大都不和理财产品捆绑,就那么几个险种,相对容易看懂,反而更容易让人接受一些。
所以,是保险行业的人都看不清这一点吗?我觉得不是。我一直相信,专业的不可能比业余的蠢。我斗胆猜测,保险业的大牛,其实是想做金融,做股票基金证券一样的金融,保险只是一个名头。金融产品好卖吗?不好卖,做的人太多了,虽然广大群众经过“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之类的口号洗脑,蛋糕分下来仍然没多少。赚钱吗?至少比经营保险赚钱。保险公司卖的是信用,几十年积累下来,让人们敢靠他保命的信用。这笔长期投资太大了,风险也太大了,保险公司这么有风险意识的企业,自然懂得这笔生意不划算。于是,保险成了一个“正确”的“羊头”。你有风险意识吗?你不是害怕危险所以遮上眼睛自欺欺人的笨蛋吧?那你还不来买我的理财产品?哎?好像好有道理又有哪里不对?
该买的保险不买,不该买的保险瞎买。
因为中国人买保险,不是为了规避风险,而是为了贪便宜。
为了省电费,老头老太太夏天不开空调,去楼底下银行吹风聊天。为了贪便宜,拿了银行大堂经理的食用油和锅碗瓢盆。为了赚钱,老头老太太签了大堂经理们的理财型保险,冒充儿子女儿签了字,让他们年年交钱,最后按通胀一算,吃了大亏,还取不出来。
而该买的保险,中国人从来不买。该规避的风险,中国人总是存在侥幸心理,等到真出了事儿,就赖着政府呗。
比如在美国强制购买的房屋险,中国几乎没有多少人买。结果塘沽大爆炸之后,肇事企业破产没办法赔偿,于是房屋受损的老百姓开始抗议,最后政府不得不拿纳税人的钱,以新房开盘的原价回购他们的楼房,一套一两百万,赔了十几亿,十几亿纳税人的钱啊我cao。最后房屋业主们满意了,一分钱没损失,纳税人的钱窟窿谁补?政府给你们免费当保险公司了?
绿老公还不够,还要绿国家
稍微多说两句。
其实华人在海外,尤其是欧美社会遇到的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意识不到种族的重要性。近代以前,中国基本都是处于一个“国家=天下”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很多中国人在面对近现代以威斯特法伦体系为基准形成的“民族国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概念,因而在欧美,尤其是在北美(USA/Canada)这种移民国家里生活的时候政治上十分受挫。
不管你承认也好,否认也罢,一个人在美国的社会认定更多地来自于一个人的种族(race)而非阶级(class).以我们最关心的教育为例:大学录取会很大程度上根据你的种族来决定录取标准,而不是社会阶层,更不是政治倾向。不管家境如何,只要你是亚裔,那么你就有大概率碰到录取标准的歧视问题。
在这个前提下,任何一个有智商的人都能够看出来:在美国这个大背景下,在争取自身(个人/族群)权益的过程中,种族的优先级是排在最前面的,其次才是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你在填表的时候,不会让你选你是conservative还是liberal,只会让你选你是“white",“Asian”还是“Hispanic”. 而事实上,只要一个族群能够意识到美国社会种族优先的前提下,内部的政治光谱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是优势,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犹太人。
犹太人在美国有多成功想必不用多说。但是犹太人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左翼或者右翼,而是通过在不同政治光谱上的发展,成功的让自己的种族在美国取得优势。说右翼,犹太人里面的一大票银行家企业家大家也有所耳闻;说左翼,犹太人中的囧叔,主持界传奇larry king,喜欢谈笑风生的华莱士等等都是业界传奇。这样他们右手掌控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左手掌控了舆论和传媒的力量,最终让族群取得成功。可见,以族群利益为先,则族内各个政见派系均受益;以政见利益为先,则族群分崩离析。
反观以叫兽为首的旧华“精英社会活动家“是怎么做的呢?不仅不去积极组织和联络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政治基本盘(一个越来越壮大的华人群体),反而主动地去做出例如:损害自己族群的利益以换取一小撮外部政治利益(SCA5),试图不断的分裂族群内部力量(亚裔内部细分法案)等等赤裸裸乃至荒唐可笑的背叛种族利益的行为。这种叫兽,如果不是脑子进了水,那就只能是因为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实在太差,吃枣药丸。
----------------------------
断脊之犬,狺狺狂吠。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我特别震惊,不单单是文章内容,更重要的作者身份:美国百人会会长及首个法学院院长?这样的人竟然说出如此粗鄙之语?不过回想一下,这倒是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
作为一个在美国各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的种族,作为一个平均收入和学历都远超平均线的种族,作为一个贡献了马友友,关颖珊,刘玉玲等杰出人才的种族,为什么美国华人的政治地位如此的低下?为什么华人的权益总是受到系统性的侵害和歧视?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华人,尤其是旧华人及其后代的自我认同和民族荣誉感低到令人发指?现在看来,这些旧华人中的“精英”“社会活动家”政治水准低到不堪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其实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明白,各个族群之间有竞争,有合作,也有斗争。但得到尊敬的条件只有一个:拥有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是经济力量,可以是知识力量,当然也可以是政治力量。所以这次大选华人主动出击,参与助选的行为我是非常认同的:重要的不是你站在哪一条队,而是展现能够左右选战结果的政治力量,这才是华人赖以发展的基础。相反,任何一种任凭意识形态洗脑而站队的行为都是政治水准低下的弱智行径。
其实稍微看了看叫兽的个人经历,未免有些可怜他。作为一个数次试图否认和摆脱自己华人身份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习得性无助”十有八九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在中国崛起,新华人一步步向前的大背景下,他就像一头曾经被锁链拴住的幼象,完全没有意识到力量的对比总是会转化的,而华人政治家真正的基本盘只有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旧华人的社会认知,一种貌似平等实则歧视的社会认知,只会进一步地被抛弃,最终由新华人引领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旧华人畏畏缩缩的活了一百多年,却连美国这个国家的一点基本精神都没有学到,而这些分明写的很清楚: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毕竟,大清都亡了,也请你们这些遗老遗少们滚回历史的尘埃里吧。 -------------------
原答案
这个所谓教授才真是把“歧视”二字阐释的淋漓尽致。
往乐观了想:
浅层次的乐观:求真务实,不立flag,不死要面子,争实惠而非慕虚名,肉闷在饭里吃。
深层次的乐观:欧美(尤其是美国)糟糕的疫情表现,促使国内反思西方理论(尤其是经济学)的权威性。反思构建在西方经济学基础上的某些指标(尤其是GDP)未必能准确全面衡量国家实力。再结合之前提过的“理论创新”,这可能预示着新的方向和道路。
当然,若想让乐观落到实处而非盲目乐观,需要群策群力。
我们再一次站在了历史的关口。
重新编辑一下
没想到居然有人看(好吧其实也不多哈哈哈)
我就直接把答案搬运过来吧
(ps:我是站在现在的立场讲去年发生的一些事,所以有以后来者的视角去看过去很正常好吧。而且我目前已经没做了,批评我的那些话我早就想清楚了不然我为什么要退出?有些人就别来和我杠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了OK?至于说我是编故事的,你爱信不信,不看就退出别bb,懒得解释)
先说说我自己吧:我今年19岁,坐标北京,五大艺术院校之一大一在读。(多说一句,我不学表演)
当初做夜场不是因为急缺钱,单纯就是想接触下社会,顺便挣点零花钱。上班的场子算是高端素场吧,台费600 800 1000的都有·,我是1000的那种。
我还是处女,只坐台,不出台的。去上班也就周末去一天,因为我一直坚持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一周一次,也足够我花的了。
他是我在夜场上班后遇到的第二个客人,我还记得很清楚我当天去晚了,快十点了才到。换好衣服后就在休息的地方等着妈咪带试房。大概快11点的时候,我进了他的房。他不是当晚的主客,所以我还没什么心理压力。我刚在他身边坐下,他就留了我的联系方式。
那天其他的客人和姑娘坐在正中间的长沙发上,我和他坐在一旁稍微小点儿的沙发。这就一定程度上给了我们一个独处的空间。之后整晚他也没有唱歌,也没和其他客人打扑克啊之类的。全程都在和我聊天。
公主过来给我们倒酒的时候,他说他不喝酒。我一听这话心里先偷着乐了一小下,至少今晚不会被灌酒了。之后吧,他就和我喝了一晚上的茶。
等有人开始唱歌后,灯光暗了下来,氛围一下子就暧昧了。他的手开始在我大腿上游走,我可以通过客人摸我大腿的方式猜出他是新手还是老手。他显然是属于后者。
过了一会儿他开始和我聊天,夸我鼻子好看,有另外一个客人质疑我整容的时候他说我这一看就不是整的。也是同一个客人说我胸小,他隔着裙子捏了一把后,贴着我耳根子说 他乱讲。我在我的场子是不愁没班上的那种,一般也就允许客人摸摸大腿,搂搂腰,然后牵牵手这些。敏感部位是一概不许碰。但那天遇到他,我不知道自己是着了什么魔,对于他的揩油行为,我没有反感。这件事过去很久后,我和他聊起那天晚上,他说这就是看对眼吧。
他又拿出手机给我看照片,有他出差时到过的城市,也有老婆和儿子的。看到他家人的照片时,我心里还是有一丝愧疚感的,当然是因为那次是我第二次上班,还没能完全接受这种灰色地带里人们丝毫不掩饰的兽性。我开玩笑说 你儿子真乖 长大了一定好多小姑娘围着转。他笑了笑,说 要不以后我把你介绍给他?我说 这是我第一次觉得自己老了。他儿子8岁的样子,是个小正太。
他也和我聊了我的学习,表示对我这个成绩并不差的艺术生感到有些惊讶。因为他工作的原因,接触过一些知名艺术院校的被和他同级或上级包养的女生。我说,我选择这个行业,仅仅是因为它不会占用我的课余时间,也不强制要求出勤率。
他说可以理解,有些人干这个就是单纯为了钱,也有人是为了体验生活。我觉得我算是这两者之间的那种吧。
我们聊的很好,他很自然的搂着我的腰,我顺势把头依偎在他胸前。我单身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是我很久以来第一次和一个男人靠得那么近。近到我能感受到他温热呼吸里透着的酒气,我寻思兴许是上一场饭局留下的。当时包厢里有人正唱着《往后余生》,他把我搂得更紧了。我闻到了他身上若有若无的香水味,后来我逛街时无意间闻出了他当天用的香水,不得不说人的嗅觉是很敏感的。到现在,我每每闻到有人喷那款香,我总是会想起他。
当天我真是为了他打破了我在夜场的好多底线,后来我们接吻了,也默许了他把手伸进了我的内衣。
按那个场子的规矩,客人消费完之后我们要把他们送到电梯口后才能走。我那天穿的8厘米的高跟鞋,我本身就175的个子,他是我遇到的少数几个我穿了这么高的高跟鞋还能比我略高出一点的人。到了电梯口,他又揽住我的腰,在我耳边说,以后多联系哦。又轻轻吻了我一下,这才上电梯走了。
今天再更一波~
评论区有人说为什么不去小费更高的场,我想说,在北京高场都是要用身份证办入职的。哪怕招聘的人说不会办ic卡,我心里始终不放心。但凡有点常识的都知道在这种地方绝对不能留下真实的身份信息。
下班是凌晨2点过了,我换了衣服后开始叫车。等车的时候,我一如既往地插上耳机开始听歌。12月中旬的北京,过了午夜12点,更是冷得人发抖。我体重三位数的人,居然都有种被风推着走的感觉。我上车坐下后,手机屏幕亮起,是他发来的消息“你说我不会死在你手上吧”。我笑了笑,因为实在太累,我只简单回了句“今天太累了 改天聊”来应付。然后他叮嘱了几句回宿舍了说一声之类的话。(我们学校没有宵禁,哪怕夜不归宿也行,只要不耽误上课,就没人限制我们的自由)回了宿舍后我卸了妆就立马上床睡觉了。一般情况下我下了班回去睡觉都是一着枕就睡着,但那天晚上我虽然很疲倦,但躺在床上就是不能很快睡着。
第二天我醒来大概是10点半左右,我是一个生物钟特别强大的人,睡眠时间基本固定在7-8小时,过了这个时间不管多晚睡到了点儿一定就得起来。简单吃过早午饭后我回到宿舍开始写作业,那段时间临近期末,论文一堆一堆的。
我写完作业已经是下午了,这时他又发来消息“xxx,还没起床吗”(xxx是他给我起的昵称,过于沙雕我就不写出来了)我回“我都写完作业了”。“这么努力的吗”“必须的呀”。我知道夜场绝对不是长久之计,也绝对不能被快钱蒙蔽了。我始终坚持一周只去一次,一次只进一间房。那个场子的规定是,兼职的女孩一个月如果上不满8天班,每个月就要交300的管理费。交就交呗,我反正觉得挣的已经足够了。一晚上进一间房都累得够呛,酒喝下去始终是不舒服的。我亲眼见过一晚上进了两间房的女孩喝到胃出血被送医院,也听姑娘说过自己翻台后实在喝不了了让客人不高兴结果小费都没要到。
在这里我想奉劝那些想要去夜场上班的女孩:很多人都会告诉你夜场的钱来得快,好挣。快钱的确不假,但这个钱绝对不好赚。至于为什么,我无需多言。以后我也打算更一些相关的,你看了就懂了。
后面几天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都是些日常琐碎之类的。有一次我们的对话变得相对严肃了起来,他和我聊到了婚前性行为这个话题。他先是问我在学校有没有喜欢的男生,我当时确实是有一个,但是也仅仅是暗恋。他又问,对他是哪种喜欢。我说,不知道,就是有感觉吧。他说,那你对我没感觉是吧。我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有些许惊讶,甚至感觉那一瞬间心跳都有些不一样,说不上是漏一拍,但那种感觉很奇特。我想不到该如何回应,于是我以一个非常差劲的的理由回绝了他“你是有家室的人,我不能对你产生感情”。于是我们又进行了一场关于婚外情的对话。他有提出想和我交往,但被我一口回绝掉了。那种拒绝几乎是出于本能,是基于这么多年的三观以及道德感,但这种本能让我没有做到真正审视自己的内心,这一点在后来体现得尤为明显。
下一周,我照常去上班。场子规定我们进了房之后公主要来收手机,为的就是杜绝有些姑娘光顾着玩儿手机怠慢了客人。但那天,我那间房的公主忘了这会儿事儿。当天的客人是典型的嘴上说着不要但身体诚实得很的那种,一开始选人的时候他不停地说我不好这口。是他的朋友,也是当天的主客,坚持要我留下陪他,他才“勉强”接受的。我不是那种很主动很放得开的女孩,一般客人不主动和我说话我就一言不发地坐在他旁边。他一开始也是完全无视我的存在,但几杯酒下肚后就开始动手动脚。先是摸大腿,后来一直想摸我的胸,我一直躲,或者是以敬酒或唱歌来转移注意力,实在不行了就说去厕所。如此折腾了几次后,我接着上厕所为由给他发了消息。
我问他,为什么喜欢我。他说,我给他一种初恋的感觉。我进夜场的第一天,领队就告诉过我在这里动不得感情。太多客人和女孩儿打感情牌,目的很简单,就是想不花钱。我记得知乎上另一个类似问题里,有个答主说,夜场中的低端场的女孩子很容易带走,高端场的不容易带走但是好骗。我本就是一个敏感多思的人,面对他的这些言语,我自然不可能全信。我扪心自问,承认自己确实有大叔情结。所以我寻思,我对他大概就是这样的感觉吧,怕受伤所以不敢触碰,但终归是骗不了自己的心。我应该是第一次陪他的时候就多多少少对他有点感觉了。
后来几次上班,我就像着了魔一般,每次陪客人的时候总会想起他。也很神奇,那几次公主都搞忘了要收手机。于是躲到厕所去给他发消息,成了我每次进房必做的事儿。每给他多发一次消息,我就越心不在焉。这也是我几乎没有回头客的原因之一吧,不会主动,不会说漂亮话。当然,也有不少客人想让我出台给我献殷勤。对于这种“追求者”,我拒绝了他们的所有好。因为我不想让自己觉得欠别人什么,更重要的是,一旦接受好处,我就会开始贬值。
哦对了,忘了说,我那位不是北京人,定居上海,一年全国各地到处跑。他经常跑北京和我的家乡,西南地区某省会城市。但由于他工作挺忙,我又在上学,所以我们见面的机会不多。他在临近期末考的时候还叮嘱我要好好复习,哪怕临时抱佛脚也好。我说,学习上的事儿不用你操心啦。我上学期的成绩每科都没低于85,也符合申请二等奖学金的条件。只是,国内大学申请奖学金几乎都不只是要求符合明面儿上的标准就好。简单来说,就是看你给系里充当了多久的免费劳动力,跑过多少腿儿,干过多少杂活儿。我对于这种浪费时间的事儿一向不感兴趣,所以我也懒得去申请,随缘吧,开心最重要了。
未完
20190511 更新~
这几天我看评论,发现了有和我做过一样工作的女孩,也有客人,甚至客人的家属。有些评论我一时竟不知如何回复。哎,怎么说呢,我们遇到的大部分客人都是不够当我们父亲也够当叔叔的年龄了,而且长得帅的更是少之又少。我那位,大我16岁,不过在他这个年龄段里算是有型的了。其他的客人,有着大叔的年龄但是其实上也就是糟老头的形象。加上大部分夜场女孩接触社会较早,比较精,所以和客人产生感情这种事在他们看来就是笑话。不过也没错,夜场本就是个灰色地带,撕开遮羞布尽是人们平时深藏不露的兽性和欲望。
若要问我陪客人的时候是否会对他的家庭抱有愧疚感,我说实话得分人。有些客人素质极低,灌酒还只是开始,对于这种人我巴不得他立即喝趴下我好下班走人,根本来不及愧疚。也有些规规矩矩的客人,规矩到连我手都不碰一下,我对于这类少之又少的客人是佩服的,至少他的自制力是很强的,他们甚至会主动给我聊家庭。对于他们,我说不上愧疚吧,因为确实什么都没有发生。还有就是最后一种了,也是我那位,这种客人最难应付。这种应付并不是说陪的时候难伺候,借用《色戒》的台词来说,就是陪完之后还要“像条蛇一样使劲往我心里钻”。对于他,我的情感就太复杂了。
说到《色戒》,我感觉我和他有点像没有沉重压抑的时代背景的王佳芝和易先生。我也和他聊过我这个看法,他说 小丫头说的还挺准。前不久学校因为实践周有个小长假,我便趁此机会回了老家一趟。等高铁的时候我发了条朋友圈,配图是车票。我上了车之后收到了他的消息,问我什么时候到。我说 你也在吗。他给我发来了定位,是我们那里繁华地带的一家酒店。接着问我 晚上要不要和他们一起出去玩儿。我说 到家都很晚了 到时候肯定来不起了。他又问 一晚上不回家我妈是不是要说我。我回 当然啊 估计得报警了。他这才说 好吧 你休息好了再联系。我放下手机,一边感叹他这略显老套的套路,一边竟有些期待。再往深了说,我对他的感情,大概也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其实他的套路我都能看出来,但是也许是因为情绪价值,我又很高兴并且享受与他的暧昧。
看到这里,要骂的就骂吧,骂什么我都接受,因为有些时候我也不知道我在干些什么,也觉得自己很贱。但没办法,我平时是特别理性的一个人,对于他,我确实狠不下一点心。我自我分析过,之所以会对他产生这么大的情绪依赖,或许和去年发生的一些事有关。去年六月份,就在我高考前夕,我父亲因为肝癌去世了。高三下学期一开学父亲身体就不好,医院检查出来先是直肠癌,晚期。没过多久,癌细胞就开始转移了,转移到肝的时候医生就告诉我们要开始做准备了。我一直是做好了心理准备的,但我和我的家人都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早,早到他还没看到我的录取通知书,早到他还没等到我参加高考。知道我爸生病的那一天起我就更加坚定地要考上我的理想院校,哪怕在高考前夕知道他去世的消息,我也管住了自己的情绪,高考正常发挥,艺术提前批也顺利录取。
我从小和父亲关系特别好,是建立在父女关系上的挚友。在我心中我爸就是一个完美的男人,而现在他不在了,我心中出现了巨大的感情空缺,所以在我遇到我那位时,才会对他投入那么多的感情吧。
未完
20190512晚
这几天整理思绪,写和他的故事,我也想了好多。我决定了,要和他彻底断了。不想再纠缠下去,有句话不是说, if you want to do something very wrong,you have to be very strong.现在的我还不够强大,没有哪怕有一天我们分手(这是必然)之后也能全身而退的能力。我耗不起的。祝我好运。
20190514 接着之前的更新~
(今天可能有开车的内容,没办法写到和小说一样的水平,纯属个人真实体验,勿喷)
那天下了高铁后到家已经是晚上11点过了,我简单收拾了下就洗漱睡觉了。第二天中午和家人出去吃了顿饭,回来太困了就睡了个午觉。没想到这午觉睡到了下午4点过,睡醒了我刚打开手机就看到好几条微信消息,都是他发的,还打了语音电话但我睡着了没听到。他说让我晚上和他吃个饭,我想着他既然是出差来的,就问他是我俩单独吃还是啥。他说有他两个同事。听他这么一说我是有点顾虑的,因为他之前从未带我见过他圈子里的人。本来这种事,也不能拿到明处,至少我是这么认为。接着我便回他,那你打算怎么向他们介绍我呢。他说 女朋友啊。我在这之前从未与他确认过关系,他每每提到这个事儿,我都想办法转移话题糊弄过去。但有时候聊天也确实挺暧昧,没办法,我确实是喜欢他的。我发了个捂脸的表情,然后他回,你放心不会卖了你的。然后我们又扯了一会儿别的,我最终答应去了。 他告诉我先去酒店找他,然后再一起去吃饭。
在地铁里好不容易找到的座位上,我耳边列车飞驰而过发出的呼呼声,一时竟让我有些恍惚,盯着车窗玻璃上映出的人群出了神。渐渐的,呼啸声越来越大,充斥了我的整个耳畔。知道列车到站,车厢里响起再熟悉不过的到站提醒,播音员的声音是如此温柔又如此无聊。
到站后我因为走错出口,找了好半天才找到他的酒店。找到之后,我有些忐忑地给他发了消息 告诉他我到了让他下来接我。他秒回了,这倒让我挺惊讶的,这个大忙人最慢一次回可是我中午发的消息晚上睡觉前才回。等他下来的间隙,我就着旁边停的一辆车的后视镜检查了一下妆容,把略微晕倒下眼睑的睫毛膏擦掉,又再补了一次口红。我刚把口红放回包里,一回头就看见他站在我面前,他说 镜子照够了没有呀 照够了就跟我上去。我笑笑,说 你在这儿看了多久了。他说 你那点儿小心思我还能不知道?我不再说话,他侧过头来看我,我不好意思直视他,慌忙看向别处。你瘦了 他盯了我好一会儿后说。我回 这么久没见 你怎么看出来的?别是哄我哦。
他不说话,一手揽过我的腰。走过酒店大堂的时候,前台的小姐姐很礼貌地问候,但依然流露出了一种难以描述的眼神。这种眼神大概可以翻译为——一看就知道不是原配。进了电梯,狭小封闭的空间里只有我们两人,呼吸声都听得格外清楚。我能感受到他的目光一直在我身上,这让我更加不敢抬头看他。他住的楼层并不算高,但我真是觉得在电梯里的时间如此漫长。
他就要带我去他的房间了。他会不会强迫我?或者,会不会给我下药?我内心一瞬间闪过无数顾虑。他似乎能看出我的别扭,说 你别紧张啊 不会强迫你的。我只好尴尬地笑笑。进了他的房间,我不知道要往哪儿坐,依然拘谨地站在原地。他看我这样,给我递了杯水。他说 看你怕成那样儿,都不敢正眼看我。我把杯子放在一边的书桌上。他又顺势靠近,“快让我抱一个”。他伸出双臂来抱我,从来没有人这样用力地抱过我,毫不夸张地说,我被抱得太紧以至于一瞬间竟无法顺畅呼吸。“只是拥抱而已,你那么使劲儿干嘛。”等他松开,我抓住空隙喘了口气。“从来没有人这么抱过你吧。”“确实没有。”“那就对了,我就是要做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这么抱你的人。”
我被他说得更不好意思了,不过心里的确是欢喜的,但只能一直以抿嘴笑回应他。他双手圈住我的腰,我自然地用手搂住他的脖子。他一点点向我的脸凑近,我知道他要吻我了,本能地闭上了眼睛。他的吻是炽热的,极具侵略性的,是恨不得要把我整个人吃掉的吻。
(好吧 答案被建议修改 那就删了这段开车的吧)
未完
5/20更新~
这时候,门铃响了。多半是他同事,我赶紧低头检查是不是有衣衫不整的地方。他过去开门,那位同事也很有眼力见的没有进来。我隐约能看出是个三十岁上下的女人,面容称得上姣好但不算惊艳。她简单寒暄了几句,说车已经在楼下等着了。交代完后她就先走了,他说 收拾下准备去吃饭吧。
那顿饭也就普普通通,见到了他的两个同事,一男一女。我本以为他这种明目张胆带我出去的行为,会多多少少引得他们的白眼,或者对我表示鄙夷。但后来发现是我太天真,就算心里想得有多不堪,他们也不敢表现出来,因为他是他们的上司。那位女同事特别热情,对我也算照顾,男同事嘛,规规矩矩,略有点平淡无趣。
我这个人对公众场合亲密其实是有一点抗拒的,但他带我出去根本不掩饰,就好像普通情侣出去一样,该牵手牵手,该搂腰搂腰,到后面甚至直接亲吻。加上他同事的态度与我之前想象的不同,我也逐渐默许了。和他一起走在大街上时,我有意识地观察着行人的反应。最终我发现,并不是我预想中那么多审视的目光,大多数人其实毫无反应,或许是默认了老夫少妻?也可能因为我长相偏成熟,看上去比我实际年龄大个两三岁。
那天吃饭的时候喝了大概4瓶啤酒,我酒量还行,四瓶喝下去只是微微有点睡意,意识都还很清醒。吃完饭后大概晚上9点的样子,他的两个同事提议去一家清吧,于是就找好了代驾。
等代驾来的时候女同事说想吃冰淇淋,问我们要不要一起吃。我那段时间有点长痘,所以我说我在戒糖戒奶就不吃了。他是挺想吃的,就跟我说 偶尔吃点也没事儿。他又磨了我几下,我还是答应了。但是我告诉他,我要少吃点,和他两个人吃一个。
冰淇淋买好后代驾也来了,于是我们上了车。男同事坐副驾,我们三个人坐后排。上车的时候,他让我别坐中间了,直接把我拉到他腿上坐下。那天买的冰淇淋是蓝莓口味的巧乐滋,我在撕开包装的时候突然有了点儿想法,觉得要是两个人规规矩矩地分着吃太无聊了。兴许是有点酒精的作用,没让我醉但让我更大胆了。我轻轻咬下表面的一层巧克力脆皮包含着少许冰凉的奶油,再微微抿了抿,侧过头去往他嘴里送。和他在一起,对我来说确实是很大程度上的性启蒙和开发。我在之前的恋爱里一直属于比较羞涩的类型,尤其是在与伴侣亲密接触的时候。可他不一样了,我很享受去撩拨他的过程,那些时刻我感觉我和平时的自己不一样了。有人懂我的风情,我心里自然是欢喜的。
冰淇淋具体是什么味道已经不重要了,我不是特别喜欢吃蓝莓,但是冰凉的奶油在我和他唇齿之间逐渐温热的感觉就像春药一般,令人上瘾。他的两个同事自然是看见了我们这般,但也很自然地该做什么做什么,没有让我觉得尴尬。
到了酒吧之后点了一瓶威士忌,我对洋酒不太感冒,也就是尝个新鲜。但由于当天已经喝过几瓶啤酒,几杯洋酒下肚后我开始感到有些晕乎乎的了。我再一看时间,快11点半了。为了不让我妈担心,我告诉他们我要回去了,于是开始叫车。他陪我到门口去等车,我走路有些不稳了,他一直搂着我的腰,没让我因为走不了直线而撞着人或者摔了。
我们站到十字路口旁,他双手圈着我的腰,我仰着头看着他,路灯的光照在我脸上,略微有些刺眼,于是我轻轻眯了眯眼睛。他说,你没事儿吧。我说,还好,虽然有点晕,但是意识还是清醒的。他说,你别强撑啊,不行我就送你到家门口。出于类似小孩干坏事的心理,我连忙拒绝。他说,这样看来思路确实还是清醒的。我笑笑,他吻上我,一直到我的手机振动,是司机打来了电话。我发现我这个人微醺之后接吻,那种晕乎乎的感觉似乎会消退一些,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这样。
他为我打开后坐车门,我坐好后,他又吻上我,大约半分钟吧,我实在不好意思让司机久等,这才说了晚安。
打开家门之前,我极力集中精神走好直线,以免被我妈看出什么。进门后,我也尽量少的说话,只告诉她我特别累,洗漱完就睡了,可不能让她闻出我嘴里的酒气。我洗完澡后,给他发了个消息报平安,没想着等回复趴下就睡了。实在是太困,加上酒精的作用,很快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我伴随着四肢一阵阵若有若无的无力感醒来。
未完
0528更新~
我那次回老家一共待了四五天的样子,除了刚到的那天晚上,我和他每天都见了面。一般是他早上处理完工作,然后整个下午到晚上都和我在一起。为了不让我妈起疑心,我坚持每天11:30之前回到家。
不得不说这个年纪的大叔撩起女孩子还真是套路众多,且层出不穷。每天见面都有亲热,而且每次他都能成功挑逗我以加大我们亲热的尺度。前两天除了接吻和摸xiong,我都不让他碰我下面。只要感觉到他手有动作了,我就立马推开,告诉他不让碰。他挺尊重我的,我说不要就立即停止。不过在这里被压制下去的欲望,他总能在我身体其他部位进行释放。
(之前尝试过描述细节结果被要求修改了,所以这里就不具体展开啦) 有一次他说实在憋得太难受想蹭蹭,我听了后立即损他 你以为我会信只蹭蹭不进去这种鬼话吗?他说 你相信我吧 要是我想硬上弓我早就可以的。我迟疑了一会儿,还是半推半就地默许了,但是前提是不许脱内裤。结果他真的就是蹭蹭,这让我更切身地感受到了强烈的荷尔蒙。仔细想想,这动作如此亲密,男女最私密的身体部位已经是零距离接触,但就是不突破最后一步,暧昧,像一团暗火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燃烧。
我听着他的呼吸声逐渐急促,但是说实话,他刚刚的行为真的没给我带来啥生理上的快感,不过为了不打击他,不让他失望,我还是努力配合他演出。不知道是不是我演得太逼真,反而更让他欲火难耐。他俯下身狠狠地吻上我,撕咬着我的嘴唇,力度由轻到重,直到我吃痛轻哼了一声。他依然喘着粗气,说 你帮帮我吧 我憋得太难受了。我一听这话有点慌了,有些惶恐地问 你想我怎么帮。他不说话,一把抓过我的手腕就要往他那里送。我在这之前都只在中学时代的生物课本上见过,还是仅仅是绘画版的。要让这从2D变成3D的,或者说从二次元到三次元,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抗拒。羞怯感占据了主导,我赶紧拼命地把手往回缩。但毕竟男女力量悬殊摆在那里,他还是把我的手抓过去了。我完全出于本能连喊了三声 我不要!他说 早晚都会面对的啊 没必要这么紧张。我一时语塞,眼看着我就要碰到了,我绷紧了五个手指头使了全力往反方向缩。然后磕磕巴巴地告诉他 我不会。他听了后凑到我耳边说 没关系 我教你。我知道自己肯定逃不过了,于是便放松了绷紧的手。
于是,人生第一次,我如这般亲近地感受到了一个男人燃烧的欲望。有时和他接吻,我真的会有窒息的感觉。他身上的那种激情与欲望,在我看来,与他的年龄是不相符的。也或许,中年男人,还是一个成功的中年男人,各方面的需求都会比常人要强吧。
我那是第一次以这种方式帮他,也是第一次帮一个男人解决。事实上,我并没有成功地帮到他,或许是第一次经验不足,有些怯生生的。完事儿后,他靠在床上点了一根烟。我打开电视,电视上是重播的新闻联播。我也懒得换台,把遥控器放到一边的床头柜上。那一时间,我们都没有说话,只是听着新闻联播里主持人千篇一律的说辞发呆。烟圈一层层地晕染开来,微微模糊了我的视线。我想起了王家卫电影里,有好些男主角抽烟的镜头。也是在那一刻,我似乎更深刻地体会到了那种情境下的意味:有销魂、有克制、有无奈……
未完~
有人问为啥不更了,解释下,我这段时间实在太多事儿了,期末各种ddl 下两周考完试我保证更!
2019.8.4
好久不更…
这段时间发生好多事,我甚至一度以为自己要抑郁,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不更新的原因。但还好,现在我从那段丧到不行的日子里走出来了。
说实话每次更新写我和他的故事,我的心都会再疼一次,可能我一直没能真正放下他吧。我像看电影一样回放我和他在一起的每一个瞬间,回忆是美好的,甚至我偶尔还会边想边傻笑,但之后袭来的痛苦纠结却是如山倒。其中滋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懂。
我这几天再更一波吧,这一次我会一直写到和他目前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