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开采成功? 第1页

  

user avatar   gui-zhou-la-r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下面是当年日本尝试开采可燃冰时,很多网友们跟打了鸡血似的:






日本上次开采并不算成功,气流极不稳定,而且短时间内就因为 由于泥沙堵住了钻井通道,被迫中止开采。

到了中国开采可燃冰的时候,天然气气流稳定,泥沙问题处理得不错。但看看网上的评论。。。。。各种谩骂和无脑喷,什么“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之类的环保段子,还有“第二个曹妃甸假新闻”之类的反智段子,再就是拿着央视审稿出错了的“能耗里程”说事,以彰显自己的高中化学知识(就算央视说成5亿公里,这种信口开河的错误和拼搏在前线的勘探工作者们以及可燃冰开采技术的探索有半毛钱关系吗?)


言归正传:经过能量换算后,可燃冰中烷烃(CxHy,主要是甲烷CH4)的实际储量是远大于常规油气资源的,到底是大出多少倍,不同的地质评估机构发布的结果有较大出入,比较保守的说法是陆地和海洋可燃冰储量相当于现在全球常规油气资源的2倍。若能够有效开采,对于多数人类(尤其是中国这种能源匮乏国家的人)来说,都是幸事。

而且可燃冰本身勉强算是清洁能源,从燃烧影响的结果来看,无论是碳排放量,还是硫化物、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都是远远小于煤炭、石油的。

大家最担心的问题无非就是可燃冰开采可能引发的海床崩塌、甲烷大规模集中外泄,海洋酸化等问题。

关于这些议题nature 和 science上的文章都不少,大多是持悲观态度。

然而就如特朗普(Trump)的竞选团队所认为的,nature 和 science上的某些文青学者想得太多,做得太少。他们既拿不出能够有效替代煤炭、石油的 低成本高经济性清洁能源方案,又想阻碍煤炭经济。

笔者也觉得特朗普 所代表的石化利益集团的观点太刻薄,但我竟然无法反驳。

事实就是:煤炭依赖性能源结构是中国空气污染的最大祸因,如果不能够大规模获取天然气,并且实现规模化,想全面替代煤炭是很难的,至少大规模获取天然气应该作为逐步替代煤炭的一个重要选项。

否则,北方的雾霾还会持续,就连西南城市昆明还会继续冒出 喷中国空气肮脏的 留学生(我去过杨舒平 老家昆明,那里的空气质量至少比日本东京的空气质量好,她肯定没见过东京湾西岸成片的高炉和尾气塔,这女的黑中国黑得有些过头了,黑家乡昆明简直就黑得毫无良心了)




按照现在煤炭的开采价格,动力煤发电成本甚至比核电还低,靠太阳能、风能这种高成本清洁能源,短时间内实现价格竞争力几乎不可能,长期来看就算成本降下来了,还面临电网分配技术等多方面问题,难以规模化均匀地覆盖全国。单纯靠现有的能源市场,想替代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将耗时漫长,中国人等不起。

如果从中国能源结构的改善上来讲,可燃冰的开采是有必要的。


即便从保守的商业风险管控角度出发,可燃冰的商业前景也不会低于页岩气,早期的页岩气开采也是面临成本高企、地下水污染的问题,经过技术改进,产业链规模化,上下游供应链磨合后,页岩气革命逐步爆发。(况且笔者觉得不能仅从商业风险管控的角度去揣测可燃冰商业化的未来,因为这种揣测明显低估了中国产业规划和 日本产业规划的决心。)

至于大家担心的甲烷大规模外泄等、海床坍塌等生态问题,我的看法和大家一样悲观。

可是,现实就是残酷的,日本社会和中国社会有一点是相同的——高层中都没有多少黄左、圣母,尤其是日本主流社会,圣母黄左永远被边缘化,不管日本人表面上多礼貌,其意识形态大多基于严酷的零和博弈。如果东京的雾霾像北京这么严重,那日本人宁可海底生态被可燃冰开发过程中的海洋酸化和负氧毁灭,也不愿意出现杨舒平这样的学生去美国丢人。


虽然日本对外雾霾问题没中国严重,但日本对于甲烷的需求迫切程度甚至高于中国。如果中国不去东海、南海开发可燃冰,那么日本肯定会抢先下手,很可能把钻机开到东海争议海域和南海争议海域上,而大多数可燃冰矿藏带都在争议海域上。

日本对天然气的渴望得从日本的产业境况说起了,汽车产业是日本的支柱产业,在新能源汽车路线上,丰田和本田等日本汽车巨头已经选择了与特斯拉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燃料电池(燃料还原剂来源是氢气),而以特斯拉为首的新兴新能源汽车巨头选择的是蓄电池/电容阵列路线。

下面是丰田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底部的 燃料电池装置 和 储氢罐(话说氢气存储的危险性和高能耗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天生弱点,且不说汽车储氢本身,单就加氢站、高压液化设备、加热汽化设备和氢气运输管道的大规模建设就是个高成本的麻烦事):


很快新能源汽车路线之争将成为一场世纪产业大战,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已经站到了特斯拉技术阵营一边。自从日本的半导体产业链大溃败后,日本经济的真正支柱就剩汽车产业链了,其他的都是小众市场。这场路线之战将比 当年 的 液晶 VS 等离子体 世纪之战更加激烈得多(上一轮面板世纪战争结局是韩国财团为首的液晶阵营打垮了以日本财团为首的等离子体阵营,从此奠定了三星、LG的面板霸主地位),日本已经输掉和正在输掉的战线太多了,日本科技汇总PPT上的光辉段子越来越难兑现。半导体三巨头(三星、intel、台积电)和他们持股的芯片光刻机霸主ASML打垮了日本的半导体产业链还情有可原,但新能源汽车路线战争 日本是无论如何也输不起了,否则日本的未来将和公元前2世纪的迦太基一样惨淡。(扮演罗马的会是哪个国家呢?)

氢能源燃料电池 汽车要想大规模普及,必须保证绝对廉价的氢气,而目前人类能够大规模获得氢气(H2)的唯一低成本路线就是甲烷(CH4)的裂解,与水蒸气(H2O)的氧化还原反应路线则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烷烃重整手段,理想的反应结果是1 mol甲烷(CH4)能够得到将近4mol氢气(H2),如果有谁认为1 mol甲烷(CH4)只能得到2mol氢气(H2)的,我建议他去回去把高中课本再好好读读,而“甲烷制氢”的固定成本投入就是对现有的石化裂解装置、催化剂和分离装置等等进行改造或替换,然后设计并载入新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数据库。

下面是成熟石化工业中“甲烷制氢” 两个主要大步骤的 反应 焓变 示意图(第一步反应中其实有很多细分反应步骤,这里不详细说明):



(在第一步与高温水蒸汽反应中,1mol甲烷产生3mol 氢气,第二步与高温水蒸气反应中再产生将近1mol氢气,并尽量消耗掉有毒的CO,第二步反应的转化率、耗水量和规模化程度往往是重要的技术指标,日本在这方面相比Exxon Mobil, Shell, Chevron, Total等欧美石化巨头仍然差了一截)


如果没有廉价而且稳定的氢气来源,在未来新能源汽车路线之争上,日本必输无疑,那么日本产业经济的溃败程度将远远大于 平成年间的半导体溃败,成片的僵尸企业留下的未爆弹会集中爆发。

日本人当然清楚甲烷对日本经济的重要性,日本政府之所以无限注资日本帝国石油公司(INPEX),在国际天然气价格攀高无望的页岩气时代,仍然去高位接盘各国的海上天然气田项目(offshore gas project),目的之一就是保障日本未来的甲烷(CH4)供应,至于日本油气公司盈亏与否根本不是日本智库考虑的重点,油气公司的假账做得再拙劣,日本政府也不会去管,负债率走高了大不了再由日银在二级市场注资。

先说东海可燃冰储量最大的区域——冲绳海槽:


冲绳海潮的西侧已经漫过了中国主张的专属经济区中间线,如果中方不能像建设东海春晓油气田那样在冲绳海槽西侧建立 可燃冰钻井平台,那么这片区域迟早被日本的可燃冰钻井 侵占,钓鱼岛等大片海域的局势将更糟糕,更重要的是大量的可燃冰资源就被日本吞了,而这些资源可能成为日本复苏的动力(日本产业链本身就是中国产业升级之路上的拦路虎),如果日本产业真的中兴复苏,将对整个中国的产业经济、地缘政治 甚至 国运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再说南海,可燃冰资源达到相当于等热值原油800亿吨,比中国现有的所有油气资源加起来还要多数倍。然而这些资源散部在各个南海争议海域。日本很早就和 东盟里与中国有主权冲突的国家签署了油气开采合作协议,日本将对菲律宾、越南、文莱等国提供 油气勘探、开采技术支持,岛屿发电设备,岛屿淡水分离设备,日本为其他南海申索国开发南海争议水域资源做出“巨大贡献”,在 中、日 双方 的可燃冰开采技术日渐成熟后,日本很可能按照老套路出牌,向这些南海当事国 提供 可燃冰开采技术,支撑这些国家在南海资源问题上与中国继续对抗,如果中国失去南海可燃冰开采先机,就如同上世纪70、80年代失去南海岛礁一样,未来将非常被动。

中国目前对南海的油气资源的实际控制区域有限,仅限于西沙群岛和中沙北部海域,如果中国不扩展开采区域,其他国家就会在日本的援助、唆使下挺进一步(即便没有日本挑唆,这些南海国家也经不起可燃冰资源的诱惑),你不进一步,对手就会逼着你退,缓兵之计永远都是暂时的,这就是第一岛链残酷的地缘博弈现实:



可燃冰开采,确实有诸多环境隐患,可能会引发残酷的生态结局,但是有个比可燃冰的单纯开采更残酷的情形,就是日本单方面在东海、南海争议水域直接或间接开采可燃冰,那样的后果就不仅仅是生态灾难了,而是附加上华夏民族的地缘政治灾难和产业升级障碍。


顺便再说下可燃冰开发的隐患之一——甲烷大规模溢出加速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结果是北极冰层融化,而北极冰层融化将促使北极航线商业化,俄罗斯沿岸的东北航道附近冰层将最先融化,全球航运大动脉的改变将策底改变全球地缘经济格局、海运贸易格局、地缘政治重心,受益者中就包括中国 和 日本。

下图为将对全球海洋贸易、地缘政治、地缘经济起到颠覆性作用的北极航线东北航道,只要航道上畅通无阻,将取代东亚至欧洲 的传统马六甲—索马里—苏伊士海运航线。 地缘政治重心和贸易重心将一定程度地北移。

如果从地图上看,北极航线东北航道开通后,日本的贸易航程缩短幅度得比中国还多,位于东北亚的日本收益更大,以扶余人的精致利己主义性格,他们内心当然是乐意全球气候变暖的。日本根本不怕海平面上升,因为日本的海拔足够高,日本沿海地区的平均海拔高于中国沿海地区,而且日本沿海建设的防波堤体系是相当发达的。另外,北极洋面的冰都是浮冰,融化后并不会对海平面高度造成多大影响,浮在水面上的冰融化,水平面高度不变,这是初中物理常识,(只有南极和格陵兰的陆地冰川也融化了,才会对海平面高度造成影响,但短期内不太可能融化)


(开个脑洞,说不定还会有日本右翼石油员工“下克上”,故意在开采可燃冰的过程中引爆可燃冰层,造成大规模甲烷外泄,虽然做了破坏地球生态的罪人,但却是大和民族的功臣,这种见不得光的“民族英雄”在当年的大日本帝国黑历史中太多了)

关于北极航线,大家可以参考笔者下面这篇文章:

中国开往欧洲和北美的货轮走北极航线的可行性如何? - 知乎

-------


user avatar   haox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在讨论可燃冰不稳定性的危害,我强烈怀疑它是否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增强——因为释放出来的甲烷能不能到海面都是一个问题。

我们来讨论一下,假设发生南海海底可燃冰大规模崩溃,这些甲烷分子的命运在哪里?

首先,大量甲烷会溶解在海水里。假设当灾难降临的时刻,巨量甲烷气泡上涌。但这些气泡在上升到海面的过程中,他们面临至少两个严峻的考验:其一,海水对甲烷有一定的溶解度。这个溶解度随深度增加。其二,在低于520m(Rehder et al., 2002)时,气泡边缘会重新结晶生成可燃冰。这是因为在这个温度压力下天然气水合物才是热力学稳态。事实上,D.F McGinnis等人2006年在黑海观测了一些甲烷气泡,发现从90米深的海底到海面甲烷只剩下10%。才90m啊!而我们知道这次南海开采深度是在1200-1300m。我们可以判断,绝大多数的甲烷不会在短时间内逸出海面。

图:海底甲烷气泡上涌

而对于在水体里的甲烷,迎接他们的是微生物降解。海水里溶解有氧气,而甲烷是还原性的物质。当中的氧化还原电势差,是一个可以被利用的巨大化学能量。有一种细菌专门以此为生:噬甲烷菌。氧化环境的噬甲烷菌能够直接用氧气把甲烷氧化成二氧化碳。而一次大型的灾难事件,就是他们的饕餮盛宴。这让我直接联想到了七年前发生在墨西哥湾的漏油事故,因为墨西哥湾和南海一样处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生物作用的强度应该类似。

图:英国石油公司墨西哥湾漏油事件

当年在墨西哥湾水深200-500m处检测到了一个巨大的氧亏损(Kessler et al., 2011),说明某种生物在大量吮吸氧气——

这是噬甲烷菌在疯狂的为爱情鼓掌!

这项研究表明,当年泄露的所有甲烷在几个月之内几乎被全部氧化成CO2,完全不能够离开海洋,留下了一支庞大的噬甲烷菌军队。

我们再从量级上来考虑这个问题。墨西哥湾事件按照测算释放了9.1-12.5 Gmol 的甲烷,相当于2.2亿立方米。没有找到很好的南海可燃冰储量数据,姑且用这张新闻老图看一下:

图:神狐海域可燃冰示意

神狐海域可燃冰共194亿立方米甲烷,若百分之一在崩溃事件中释放,便是1.9亿立方米,略低于墨西哥湾的量。而且墨西哥湾的微生物海同时氧化了大致等量(以耗氧量计算)的石油。同时,墨西哥湾事件中噬甲烷菌部队表现出的效率说明甲烷的释放还没有达到生物承载力。所以说,若南海发生可燃冰开采事故,大多数甲烷会被氧化

虽然很难进入大气造成温室效应,这些甲烷也会对海洋形成危害。因为甲烷被氧化成CO2,过程当中造成海水大规模缺氧,产物二氧化碳又形成海水酸化,对海域生态势必带来冲击

另一方面,海洋甲烷排放并不是罕见的事,而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对于南海,一个今年的测量表明它自然状态下每天都会释放67万立方米甲烷。(Tseng et al., 2017)而全世界的海洋排放加起来,不过是奶牛打嗝的七分之一。在大气中,甲烷的主要归宿是被羟基自由基消耗。这个过程仅仅需要八年。大气中的甲烷平衡是一个多来源的复杂系统,近几年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因为我们对这个平衡知之甚少。比方说,人类文明以来甲烷含量的总体趋势是攀升,但是1999—2003年却出现了一个诡异的暂停,原因也是众说纷纭。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可燃冰很可怕?个人觉得是很多研究想象了可燃冰在地质历史上的大型暖化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比如雪球地球的结束,比如古新世—始新世极热(PETM)。这些研究的重点主要在会不会形成“暖化——极地冰盖熔融和海底升温——甲烷释放——更加暖化”这一个全球性的正反馈上。我相信人类在局地的一些试探不会造成全球气候变化。

虽然我对开采技术不了解(感兴趣的可以移步 @Claudia的回答),但是昨天看到这个消息,非常激动!因为在实现可控核聚变之前,天然气是人类最理想的燃料,清洁,高效,安全。我国的能源结构不合理问题的解决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这个成功的背后,是中央这十几年的高瞻远瞩和大力支持:




如果您持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一些参考文献:

Possible role of wetlands, permafrost, and methane hydrates in the methane cycle under future climate change: A review
A Persistent Oxygen Anomaly Reveals the Fate of Spilled Methane in the Deep Gulf of Mexico
Methan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Western Philippine Sea

user avatar   cloudycity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好,我们距离被强温室效应和强海洋酸化引发第六次大灭绝又近了一步。

激进的人类,真的要干出蠢事吗?

  • 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数十倍;
  • 海底沉积物中广泛存在着天然气水合物;
  • 极易在稳定条件突变的情况下发生不可逆的爆发;

失稳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海底大规模滑坡、压力条件变化、温度条件变化等。

现今在北冰洋、美国东海岸都发现了因为海水升温引发的可燃冰自行分解;

1945年巴基斯坦沿海地震造成滑坡释放了一批可燃冰;

地质历史时期有非常多的可燃冰爆发记录;

其中包括南海神狐海域在11k-8k年前发生过的局部爆发和海洋酸化记录。

  • 可燃冰的开发伴随着地层中的固体物质气化释放;
  • 如果不进行物质回填势必无法长期开采:气体空腔怎么承受上覆几百米沉积物的压力?
  • 现有的回填技术是利用二氧化碳水合物,但还在试验初级阶段;
  • 二氧化碳水合物的自然或被动分解,可能会引起比甲烷释放更直接和严重的海水酸化。
  • 而采气井控压失败也会引起难以控制的喷发;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再难处理,终极办法还可以学苏联人拿个核弹炸井;

前苏联-核爆扑灭天然气井大火_机械_科技_bilibili_哔哩哔哩

但可燃冰采气却万万不可使用该终极保险:嫌泄露的不够多再帮着炸一点出来?

假如发生技术上彻底失控的井喷(墨西哥湾还算可控,苏联那个才是真不可控),怎么办?

点把火跑路吗?

  • 全球范围的可燃冰开发竞赛正在拉开帷幕,中日在第一轮得分,美俄仍在研究;
  • 相信不久以后,我们会看见俄罗斯和美国的开采队伍,在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以北的北冰洋里架起钻井平台;
  • 日本在冲绳海槽里立满井架;
  • 中国和东盟搁置争议共同愉快的开发起可燃冰;

我们距离大规模商业开采伴生的开采事故,和发生雄伟壮丽的海底甲烷大爆发还有几步远?

  • 甲烷在大气和水环境中最终都会演变为二氧化碳,增加大气和水体的二氧化碳水平;
  • 大气就不说了,说海洋吧:过高的水体二氧化碳水平会造成海洋酸化;
  • 海洋酸化会对海洋生物的碳酸盐介壳造成毁灭性冲击;
  • 同时出现的还有甲烷氧化消耗海水氧气问题,海水缺氧+酸化,结果不要更好看哦!

地质历史上最严重的海洋酸化及缺氧事件,出现在二叠纪末期:

最严重的阶段,海洋里看不见碳酸钙介壳,只有硅质骨骼。

而在二叠纪,CO2的累积慢的令人难以察觉:

以整个陆地缺少新鲜造山运动(盘古陆已形成),导致岩石风化吸收CO2能力下降为背景;

加上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活动了几十万年;

可是工业时代以来,我们造成了怎样的CO2堆积速率呢?

在速率上,人类可以得满分。

  • 海水缺钙、大气升温的地质记录同样发生在5500万年前,如下文汪品先院士所言;
  • 距今11000年前,还没完全从新仙女木期大降温缓过神的地球,
  • 以一次全世界范围的海底可燃冰爆发,开启了人类的农耕文明时代;
  • 原因可能只是简单的海水升温—甲烷释放的循环正反馈。

我们正在开启一个人类历史上全新的纪元:

海水升温已经造成各地大陆斜坡、俯冲带斜坡的可燃冰自然分解;

北极海冰萎缩正在释放深藏海底的古老陆上冻土的可燃冰;

冻土消融正在自然释放北半球陆地深层的可燃冰,沿着北极圈随处可见甲烷爆坑;

海洋酸化预计将在2050年以前降到7.9左右;

实验显示,预期中2100年的海洋酸碱度,将直接溶解大部分浮游生物的碳酸钙骨骼;

海洋食物链的初步崩溃,已经是可以在你我这代人进坟墓前遇见的事情;

然后,全球商采可燃冰的竞赛,正在吹响号角。

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可燃冰非自然释放,正指日可待。

---------------------

猜猜,这一次会送我们进入哪一个文明阶段呢?

-----------------

为避免误会,这里明确一下我的态度:

支持对可燃冰的安全开采技术进行研究,支持通过实验开采验证并积累技术,

反对在可预见的近几十年进行大规模商业化开发可燃冰;

反对包括实验性开采在内的对冻土可燃冰的开发;

大力支持发展碳捕获技术,研究人工调节CO2浓度的技术;

谨慎表示:为什么不等到碳捕获技术大规模工业化以后再动可燃冰的主意呢?

前阵子不是国内有团队做出了引人注目的CO2制油进展吗?

为什么不先找一条退路呢?

  • 中国的煤炭储量世界第三,产量第一。
  • 燃煤废气的处理技术已经可以做到CO2和水之外零排放。
  • 中国原油消耗的绝对大头是燃料油,而这中间相当一部分可以改煤或改电。
  • 发电结构可以通过加大核电、清洁火电等形式改善。
  • 需要的成本远小于开采可燃冰。
  • 需要承担的风险更是绝对远小于可燃冰意外释放的风险

别说什么没有别的路可走。

另一条路一直都有,只是没有人愿意去走。

就像小李子在自己的纪录片里所说:这需要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在思路上作出全面改变。

人们习惯性的只能看见自己自己生命尺度、数倍于自己生命尺度内的画面。

却往往忽视着来自另一群看惯了更长时间尺度的人的警告。

这很Homo。

-------------

作为地质专业人士,表达一个地学界内没有什么争议的可燃冰风险问题,竟然引来一串批评的声音。这充分说明普通公众对这一领域不了解。不知者不罪,但乱喷之前能不能先了解一下专家怎么看待可燃冰?

汪品先院士:

但是,可燃冰开采不当会有负面效应。可燃冰确实在地质历史上“闯过大祸”。5500万年前,也就是恐龙灭绝后大约1000万年,海水的升温一度诱发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大量释出,在短短几千年间大约有2万亿吨碳(相当于目前全球煤炭储量的1/5)以甲烷形式放出,温室效应大爆发。结果,全球骤然升温5℃~9℃,大洋酸度突然增高,海底缺氧,导致大量海洋底栖生物的灭绝和迁移。 所以说,可燃冰在低温高压环境下是稳定的,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会导致大量气体的释放,如果开采不当,会引起滑坡等海底重大灾害。7000多年前,挪威岸外发生300公里长的海底大滑坡,就是可燃冰释出同时发生。近来的深海考察发现,可燃冰的释放可以从海底喷出1400米高。有人猜想,百慕大“黑三角”灾难的谜底可能就是可燃冰释放…… 汪品先:可燃冰是福音书也是双刃剑

最后,不要问我要文献。这些nature上天天登的东西请自己去搜。

对全球变暖现状和危险还不那么了解的可以去看我去年年底的回答(至今还留一个尾巴没更新)

目前有什么确凿的证据证明人类活动造成了全球变暖? - 知乎

user avatar   na-yici-yang-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真正含义就是:大家都可以去那开采,至于倒底有没有开采能力,那就各凭本事了。。。


user avatar   claudia-61-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答主更新来晚了,大家久等了。更新部分主要集中在分子式,降压开采和CO2-CH4置换开采部分,也麻烦各位盆友再看一遍了。先回答下大家的疑问。

1. 水合物开采出来是什么状态?1m3里面水合物含164m3甲烷又是怎么回事?

是这样的,水合物在海底时还是固态,类似于冰,但随着开采时的降压,就会慢慢变成气态甲烷和水,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天然气。至于1m3里面水合物含164m3甲烷,就是指1m3水合物(固态)经过开采释放出来的甲烷(气态)有164m3,我们也不是直接使用可燃冰的(不排除以后技术发达了也可能),我们还是用的是天然气(甲烷气体)。

2. 如果CO2替代CH4,可能会使低层海底pH值发生变化,怎么解决?

这个我还没有看到相关文献的讨论,更多重点还是放在如何提高置换效率和实现CO2封存上。

3. 技术不成熟的乱开采是不是会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是的,所以开采一定慎之又慎,稍不注意会引起海底底层垮塌的,所以一直技术发展的很慢,毕竟现今试采到今后大规模商业化开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还是相信各位科学工作者。

4. 关于开采所可能引发温室效应加剧的问题。

是的,如果在开采过程中发生甲烷泄露,是很可能引起大规模温室效应的,这也是我们在降压开采中需要格外注意的问题,同时也在发展CO2-CH4置换开采,如果成功的话,也是可以减少温室效应的风险的。

5. 关于我国水合物分布及储量问题。

大家可以放心,尽管从那张分布图上看起来我国水合物并不是很多,但实际上我国南海的水合物储量是相当丰富的,全球水合物含量大约是2.1*10^16m3,而我国南海大约含有6.4*10^13 m3,别忘了我们还有世界面积排名第三的冻土区,那也是水合物成藏的地区。所以,南海对于我们真的来说很重要。

以下是正文部分

先马住!本科和硕士的毕业课题都是做的天然气水合物!下班回来再写!终于能在知乎上写点干货了开心开心!

不好意思来晚了,第一次写干货,经验不足,希望大家多包涵。

先说观点吧,这是中国水合物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广泛、储量丰富、能量密度高、清洁无污染,可以堪称能源界的扛把子。

1.分布广泛。天然气水合物主要是存在于冻土地区和海洋环境(深海和浅海环境均有)。98%在海洋环境,2%在冻土地区。目前全球已有116个地区发现了水合物存在的标志或实物样品,其中陆地(冻土带)38处,海洋环境78处。我国的冻土区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排名第三。青藏高原是多年生冻土带,可能蕴藏着大量的水合物矿藏。其次,就是南海地区。

2.储量丰富。天然气水合物中的总有机碳(TOC)总量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总和的两倍。


3.能量密度高。1m3的天然气水合物中含有164 m3的天然气,就是指1m3水合物(固态)经过开采释放出来的甲烷(气态)有164m3。

4.清洁污染小。这个大家都能想到的,现在所讨论的天然气水合物主要还是指甲烷水合物,开采出来的甲烷气体燃烧过后就是CO2和水,相比于传统的化石燃料,对环境友善太多。

说了这些,大家可以感受到水合物的重要意义吧。中国的水合物研究起步较晚,最早在这方面研究的还是前苏联。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他们就运用地震地球物理方法在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区内发现天然形成的天然气水合物,进而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水合物气田——麦索雅哈气田。日本在南海海槽和加拿大在马利克三角洲地区也先后有了很大进展。还好,中国近些年也算是投了很大精力在这方面的研究,2008年底至2009年初,在“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DK-1科学钻探试验孔”项目中,我国第一次成功钻取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而这次南海的试采成功,算是一个飞跃吧。

具体说下天然气水合物吧,也就是俗称的可燃冰。它是由天然气中小分子气体(如甲烷、乙烷等)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和水作用生成的笼形结构的冰状晶体,水合物表达式为MgžnH2O(其中M是气体分子,以CH4为主,n为水分子数),理论上n取5.6~5.75,但是实际n值一般为6.3~6.6。迄今为止能源界已发现三种结构类型的天然气水合物:Ⅰ型(图a)、Ⅱ型(图b)和H型结构(图c)。其中Ⅰ型主要就是我们所常见的甲烷水合物。它最不稳定,但却分布最广,主要是在深海环境,这就是我们所主要开采的。Ⅱ型相对少见一些,分布环境为浅海地区。H型最开始只能实验室合成,后来也在墨西哥湾大陆斜坡被发现其天然形态。


这里多关于水合物的结构我在解释下,图a, Ⅰ型结构水合物中含有46个水分子,它是由6个大空隙和2个小空隙形成的立方晶体结构,分子式为 8Mž·46H2O(M·5.75H2O),如果是甲烷水合物,M代表的就是CH4甲烷分子。通俗的讲,就是这46个水分子凑在一起,其中有8个空隙,而8个甲烷分子就分布在这8个空隙中,它们是以固态存在的。在开采过程中,甲烷分子就从空隙中脱离出来,变成甲烷气体,我们用作能源的也正是这些甲烷气体。

再说说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条件吧,就是低温高压外加游离水。通常情况下,天然气水合物不是以固体形式开采出来的,因为难度太大。我们所说的水合物开采,就是破坏其稳定条件,将其中的气体开采出来。针对它的形成条件——低温高压,简单说来主要开采原理就是注热和降压。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方式主要有传统开采法和新型开采法。传统型包括降压开采(也就是南海这次的开采方法)、注热开采和注化学试剂;新型开采包括CO2-CH4置换开采法和降压注热联合开采法。重点讲南海所采用的降压开采法和新型的CO2-CH4置换开采法。

降压开采法通过降低储层压力引发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最终达到开采目的。降压开采法可以间断激发,因此成本较低,可适用于大面积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降压开采法主要用于海洋环境水合物的开采。如图可见,水合物藏顶部是非渗透层,当生产井到达水合物层时,底部压力会下降,这时水合物的平衡开始被打破,水合物便开始溶解,气体便会持续产出。降压初期,压降会比较缓慢,所以产出速率比较低,但随着分解区域的增大,压降会越来越快。

在继续讲讲降压开采,开采的第一步就是钻井咯,先将井钻到水合物层去,然后就开始降压,开采水合物藏下部的自由气。通常情况下,水合物藏和气藏是伴生的,因为水合物也是低渗透层,所以可以作为气藏的盖层存在。在降压的过程中,水合物会不断的分解,产出甲烷气体,当水合物藏下部的自由气被开采完后,我们就可以关井停止开采。这时候,水合物还是在缓慢分解的,在关井一段时间以后,地层压力又会上升恢复到以前的状态,这时候又可以继续开采了,这就是上面提到的间断激发。

但是呢,降压开采法有个巨大的风险,就是前面各位答主所提到的,会破坏海底地质构造,造成海底滑坡。

再来说说CO2-CH4置换开采法,这是一种新型开采法,目前仍旧处于实验阶段。相比于降压开采法,其更具发展前景。既然是置换开采,就是用CO2将水合物中的CH4置换出来,变成二氧化碳水合物和甲烷气体。从CH4-CO2-H2O相平衡图上可以看出,图中的A、B区域均位于冰(水)-水合物-气态CO2(液态CO2)相平衡线之上和冰(水)-水合物-气态CH4相平衡线之下,说明在这两个区域的温度压力下气态CH4和固态CO2水合物可以共存,从理论上验证了使用CO2气体置换天然气水合物的合理性。同时,这也说明了在相同的温压条件下,CO2水合物的稳定性高于CH4水合物。

重点讲下那个A、B区的问题,当温度低于283K时,CH4水合物(B区)的相平衡压力在相同温度下高于CO2水合物(A区),也就是说在这个条件下CO2水合物会比CH4水合物稳定些。另一方面, 由热力学基本理论可知,化学反应在Gibbs自由能为负值时能够自发地进行。 Yezdimer等人模拟分析了不同水合物转变过程中的Gibbs自由能, 而 CH4水合物转变为CO2水合物Gibbs自由能为负值,再一次验证了置换反应的可行性。

关于整个置换过程, 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针对 I 型水合物):(1)部分CH4水合物的笼形结构遭到破坏,CH4分子得以进入气相中;(2)CO2分子占据被破坏的CH4水合物 I 型大空隙,而CH4分子则重新占据小空隙。置换就完成了。



和降压开采法相比,CO2-CH4置换开采法可以维持住海床的稳定,还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温室效应。但是,这种方法还处于实验阶段,同时,置换效率过低也是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最后再来说说我国南海水合物研究的情况吧。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海北部,并兼顾了东海海域和南海其他海域,都取得了大量的资料。不同于陆上水合物的开采,海上开采面临的问题更加棘手,包括钻井,储存,输送等。但近些年取得的进展也是很大的,2007年,在第一阶段的勘探中,广东海洋地质调查局就在神狐地区钻了8个点,其中三个点(SH2,SH3,SH7)均采集到了水合物样本。在第二阶段钻取的13个点中,又有9个点采集到了水合物样本。这里大家可以放心,我们南海的水合物含量是相当丰富的。


这是第一阶段的区域(为了怕涉及机密之类的,抹掉了经纬度,感谢@云舞空城提醒)


这是第二阶段的区域


这是第二阶段采集出来的样品图。

最后,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过程中的难度其实很大的。首先是出砂问题,比我们先试采成功的日本也面临这个问题。其次是在开采过程中,甲烷气体可能再次形成水合物,也就是我们在输送中提到的冰堵问题。除此之外,环境问题更是不容忽视的,也是大家所担心的。1)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引起的地层稳定性问题。在水合物开采特别是海洋水合物开采时要尽可能降低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对地层固结度产生的影响,这个如果CO2-CH4置换开采能进入试采阶段的话,是一个很好的解决途径。2)甲烷在开采过程中的泄露问题,如何将其对大气环境和海洋生态的影响降到最低,这是难题之一,即使是置换开采,也不能很好的解决,希望尽快有技术大大能够想到解决办法。3)开采过程中地层水的处理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减少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谢谢各位观众!暂时就更到这里,欢迎大家来讨论。有机会再补充注热开采。


user avatar   hansom-hu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有限的新闻报道看,该次试采采用了降压法。关于开采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几项技术,其余答案有简略介绍,不详细说了。简而言之,减压法、加热法通过改变物理条件使天然气从水合物中析出,也已经被其他国家成功采用过。二氧化碳置换法感觉上更为环保,但技术仍然不成熟。 日本在几年前也打了一口试验井,采用了降压法。这是一张降压法简图:


日本采用的方法是把水从储层中泵出,达到减压的目的,破坏了水合物的成藏条件。气体析出后从两旁的通道中排出表面。其余的减压方法包括了:1.采用低密度泥浆钻井达到减压目的;2.当天然气水合物层下方存在游离气或其他流体时,通过泵出天然气水合物层下方的游离气或其他流体来降低天然气水合物层的压力。 日本的技术,可参考:mh21japan.gr.jp/english

不知道本次试采中石油海洋工程公司采用了是怎样的减压方式,大家都很好奇将来是否能披露一些细节。

另外本次试采所用的钻井平台名为蓝鲸1号,中集来福士船厂建造。该船原名Frigstad shekou,沿用了新加坡Frigstad集团Frigstad Engineering的Frigstad D90式超深水半潜式平台设计方案。几年前Frigstad和中集合资成立了名为Frigstad Deepwater的子公司,采用D90设计在来福士船厂建造了平台。去年年底,大概因为新加坡一方因为低油价时间太长撑不住了,决定退出投资,所以Frigstad deepwater被中集完全拥有,并命名为CIMC Bluewhale Rig Ltd., 原来几艘平台中的一艘遂改名为蓝鲸1号。

关于一些设计基本参数,可以看这里:54.251.36.70/Frigstad_E_Read-Only.pdf 该设计在07年已经过DNV挪威船级社批准,可以说是一项很成熟的技术了。如果中集通过这一系列动作已完全吃透了这套设计方案,那对产业升级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关于蓝鲸1号的报道,很多新闻都提到了“蓝鲸1号”配置了高效的液压双钻塔和全球领先的DP3闭环动力管理系统。前者叫Dual Cylinder Rig,由美国的NOV公司提供,后者是用于dynamic positioning动力定位系统,有西门子公司提供。关于开采所使用的一些核心设备——由于是钻井船,应该和一般的油气钻井有相同之处,比如立管、防井喷系统、套管、choke&kill。鉴于整个derrick都是由NOV提供的,那估计这些设备也来自NOV, Cameron, FMC几家公司。就我所知,这些核心设备全球能制造并被市场广泛认可的目前也就这几家。新闻中所说的全球领先的设备,这一点没有问题。

毕竟在现阶段,苛求每一个核心设备国产化也不现实、不经济。能把各种核心设备、分系统整合成一个系统,也是工业能力的体现。

关于本次开采活动: 首先,此次只是试采,类比于油气行业就是打一口试验井,否则也不会用钻井平台而是直接过去安装设备了。就成熟的海洋石油开发而言,从drilling到全年production,也需要一阵子,何况水合物这种尚不成熟的技术。国土资源部的人也说预计2030年左右实现商业开发。所以国内的科研机构应该还预留了十多年的时间攻克各种难题。所以大家都还不用急,商业化还早。

另外,就使用设备而言,本次都是钻井的常规设备,蓝鲸1号也是常规钻井船,并不是专门为开采可燃冰设计的船。是否有对开采可燃冰有特殊的技术设备和专用装置,从新闻上也很难看出来。

可燃冰一般埋藏深度较浅,一般在海底下几百米到一千米,蓝鲸1号的钻井系统可以钻60,000英尺,将近20,000米。可燃冰相对于深盆气和巴西深海盐下层这种算很浅的了,最大的问题还是开采的安全和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

比如储层上的沉积层是否足够结实,减压时是否会触发突然大面积的气化,是否会泄露出来,大量开采后势必在海底地下形成空洞(就跟煤矿塌陷一样)、海底软化,而且薄薄的几百米的地层上可不是空气,而是海水。

赞成从环保评估、地质评估角度做全面的工作。如果把地下掏空了是不是要填点东西进去(所以说为什么二氧化碳置换法更为环保),如何保证天然气不从气井之外的其余地方漏出来(海底断层之类)。毕竟如果出事那是大事。不谈云舞空城说的甲烷释放引发生物大灭绝,可以想象,开发可能导致的海底软化、海底滑坡、塌陷引发地震、海啸,会在海面形成漩涡把平台吸进去,地震、海啸也会影响广东沿海。至于生物大灭绝也没必要那么危言耸听,二叠纪灭绝事件的原因学术界也有争论,但那次的海洋酸化应该是全球性的,其诱因可能是气候变化导致的海退。之前也学过点气候变化米氏旋回的东西,知道生物在地球面前的脆弱,大自然想让你完蛋还真没啥办法。但社会的发展其实也是为人类赢得了时间,在不能解决资源分配的情况下尽量做大总量,保持和平和稳定,等待科技革命,这个路线没啥问题。否则你信不信人口多了后资源不够了或者分配极度不均,在真正气候变化来临之前,人类就能用核弹、核冬天把自己作死。

我国现阶段石油的进口依赖度已经达到60%,发电也主要靠煤炭,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这几年也愈发严重,经济又要发展,可想而知对天然气这种相对清洁的能源的需求有多大。几年前中石油中石化一股脑上煤层气、页岩气,可是美国的成功经验不一定能在中国复制。从俄罗斯进口管道气终究控制权在别人,和能源安全相悖;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进口LNG,上岸价不会比管道气便宜。如果国内海域发现了大气田,在天然气水合物设备生产研发上有自己的进展,有了可靠的开发标准,环保的立法及时跟上,监督、执行能贯彻,于能源安全、拉动下游产业链、提供就业拉动GDP是大好事一件。

总体而言,本次试采是在集成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做的一次大胆尝试。作为宣传报道夸张点可以,知乎上的各位还是以理性的态度看待吧,将来能不能再有大新闻,拭目以待。


user avatar   xi-men-zi-zhong-g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外公在世的时候,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大约在90年代,他出了书,不过出书是不赚钱的,而且是花钱的,自己出的书买下5000册,然后送人。

有段时间,我家听到有出版社跑来说帮咱出书,跟卖保险一样,都当成骗子。

从在知乎上小有点名气后,我也收到了10多家出版社邀约出书。

我肯定不比我外公更出色,但是感谢知乎,我得到了更便利的环境,有机会通过分享观点,把自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职场人,打造成一个有些许名气的知友。


对等的地位

我为什么不去投稿?

因为地位是不对等的。

出版社是高高在上的评判机构,而我只是数百人,甚至数千投稿者中的一个。

出版社为什么要选我?

即使如今,我小有名气之后,和出版社在一起聊的时候,我都会发现,有些出版社,虽然认可我有近40万关注者,能写出万赞回答,但是我的思维方式他并不理解,甚至并不认可。

比如,我写过:

这些诸如“光努力没意义”,“要保持跳槽心态”,“有实力也不能涨薪”的非主流观点,很多报社的编辑是不认的。

如果我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投稿者,编辑看到这种文章或许会说:

这人是傻X愤青吗?

然后把我的稿子扔到垃圾桶里。

事实上别说我这种文笔根本不入流的写字人,就算是沈从文这样的大家,在上世纪20年代北漂的时候,投稿也是屡屡被拒,甚至到没钱吃饭的地步。

沈从文的翻身,是从认识郁达夫和徐志摩开始的。

但通过知乎这样的平台,我接触到了多家出版社,认识了很出色的志同道合的出版人(求这位出版人不要气我拖稿)。

即使是那些并不算理解我观点的出版公司,也愿意坐下来了解一下我和我的文章,原因无他,就是知乎上近40万关注者,让我有了和出版社平等对话的地位。

如果你的工作本身就是行业里顶尖的水平,比如北京三甲医院某科室主任医师,那大概率全国和你同等水平的也就不到10个人,你手里有硬技能,是不怕别人发现不了你的。

但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职场人,普通的供稿文青,你如何从众人中脱颖而出?

至少知乎给了这样一个平台。

对于我来说,知乎就是我的「郁达夫」

选择权

有一个答主提到过,供稿给别人,多是要受制于人的。

觉得你写得不够细致,或者是没有突出他们想要的内容,或者是不符合他们刊物的风格,都不得不改。

别说一个投稿人,就算是广告公司的文案专家,还不是“甲方虐我千百遍,我待甲方如初恋”。

在这种时候,我们只是刊物、客户或者出版社的生产线上的一个棋子,为人所驱使,就算是挣钱,也多半得跪着。

而有了平台则不同。

在知乎写作,给自己写字,阐述自己的观点。

如果出版社或者杂志看得上,那自然看对眼,一拍即合。看不上,至少我们也不用低声下气去求。

有这么一个写作平台,其实撮合了意气相投的写作者,也撮合了企业和知友。

我给IBM写过人工智能对于职场领域的影响的稿件。

写得很开心,IBM从头到尾都不干涉,只是提供了案例给我,而我恰恰很需要有价值的案例完善我的文章。

相比乙方文案们,我幸运多了。

前不久,有幸去 @西门子中国 分享我自己在知乎的写作历程,和西门子同仁聊起来,大家很有惺惺相惜的感觉,可能是因为我自己也是外企背景,B2B业务背景出身吧。如果是B2C业务的杜蕾斯,真不一定喜欢我的风格。

我这样写字的人,多少有点酸气,跪着赚钱,心里别扭。

个人品牌

我是写职场的,所以在职场这个领域多啰嗦两句。

未来的企业会更扁平,更平台化。人才会有更大的舞台和空间。

这对我们职场人是好事,但是需知,最好的资源,不见得能够找到最有能力的人,但很可能找到很善于打造个人品牌的人。

能力强,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你需要通过平台,告诉别人,想别人展现你的能力。

  • 如果你是有才华的舞者,你可以用抖音快手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视频效果直接有冲击力(我一直关注快手的工地小哥霹雳舞凯凯);
  • 如果你写网文,那起点中文网这样的平台,聚集了众多愿意看网文的目标受众;
  • 如果你是段子手,微博似乎是一个不错的平台;
  • 如果你声音甜美,或许可以考虑在喜马拉雅上给孩子们讲一讲睡前故事;
  • 如果你善于摄影,Ins和Pinterest是你可以考虑的方向。

而对于职场白领来说,知乎是最大的个人品牌宣传阵地,没有之一。

  1. 你的受众,也多半是同领域的专家;
  2. 你的能力,无论是销售、财务、人力资源,都比较抽象,需要用文字观点来展现;
  3. 你的观点不可能100-200字收工,你需要受众有阅读长文字的习惯。

而我从知乎一位同仁那里了解到的数据是:

知乎的人均访问时长超过1小时。

须知,相比直播、视频、音频以及图像来说,文字是最抽象,对读者理解能力要求最高的平台。

而知乎的用户愿意在这个平台上一打开就花上一个小时。

一个礼拜前参加一场B2B营销峰会,作为主讲人分享了我发展知乎个人IP的故事。

在场有化工行业领先的外企白领,有数字化行业的经理人,还有软件领域的专家……他们都对知乎充满了兴趣,感觉这里是一个能够逐渐打造个人品牌的地方。

我相信这是职场的趋势。

出版社和雇主,本质上是一样的。

想要拥有平起平坐的对话权,我们就需要打造出靠谱的个人品牌。

更不要说,知乎(互联网)的影响力远在出版社(传统媒体)之上,我的文字在知乎就有超过4000万阅读量,我自己也很庆幸,放在10年前,我根本没有这种机会。

从过往来说,我每个回答阅读量大约在5万左右。

希望看到这篇回答的三五万小伙伴们,现在立即开始,找准一个领域,开始在知乎为自己的个人品牌码字吧。

我们一起加油。


公众号:「瞎说职场」

我的职场live:

推荐更多千赞回答:

简历加薪跳槽面试性骚扰离职

职场女性 | 企业文化职业规划 | 职场潜规则




  

相关话题

  共产主义可能实现吗?如果实现,经济是什么形态? 
  山东 2021 年出生人口降至 75 万,山东出生人口连续 5 年下降 ,会造成什么影响? 
  如何评价「内战无英雄」这种观点? 
  哪个国家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第二的发达国家? 
  家里有1.1亩耕地,我应该怎样利用起来? 
  德国海军总监称「普京应该得到尊重、克里米亚半岛已经永远失去了」,随后道歉并辞职,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易中天教授摊上事了,被爱新觉罗投诉到民族委员会,怎样看?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要活得那么累? 
  美国的衰落已经无可挽回了吗? 
  李渊后来为什么没有起兵谋反干掉李世民重新当皇帝? 

前一个讨论
月入6000,要还4500房贷,却渴望每天吃日料,两者可以均衡吗?
下一个讨论
手动变速箱真的要被淘汰了吗?





© 2024-05-0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