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原答案:
大部分动物表演的对应物,如果套用到人类的话,并不是“请一个演员来表演”,应该是:
“相声艺术家于得缸先生在街上表演得好好的,突然被一群松鼠用麻醉枪打中,绳捆索绑,送到大兴安岭一个密林里。与家人、朋友统统隔绝,每天在电棒鞭子的威慑下学习爬树、埋坚果、从一根树枝跳到另一根,摔得鼻青脸肿新伤叠旧伤,还要在一圈一圈的野猪、狼、华北豹、东北虎、熊大、熊二围观中间强忍恐惧献艺。那些动物根本不知道他的工作能力如何,他应该有的社会关系,甚至于对人类这种动物的基本性质都一无所知,介绍牌上写的是‘人类,这种动物的性格按照出生时的星座分成十二种,会造一种叫飞机的东西,然后用叫做发改委的武器把它们打下来,主要食物是泡面,吃太多泡面胃里会长出蜡死掉’。有时候为了省地方,于得缸和不能瞅的金链大哥关在一个笼子里,被骑在脖子上揍,有时候为了强行繁殖,跟不认识的女人关在一个笼子里,虽然没碰过她,但因为人工授精女人还是让他当爹了,小孩从小被松鼠培养,过了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成为生活根本不能自理的哑巴。终于有一天于得缸的san值降到了零点,把担任驯人员的两个松鼠一手一个掐死了,松鼠人医准备了一支空气针。”
——————分割线——————
很多人说反对这种人与动物的直接类比。我也不认为动物具有类似人的生存权,我这段东西是一时兴起当段子写的,我并不支持“像人一样对待动物”。
如果我们纯粹把动物看作“物”,类比应该是这样的。
顾里去上大号,没纸了,她手头有一份张爱玲唯一存世的手稿,她不知道张爱玲是谁,写过什么东西,即使看了这些东西也对其价值一无所知,只是模糊地觉得这个女人好像挺有钱,然后她拿这份手稿擦了大便。
动物表演和驯养野生动物做“异宠”的行为,比如霓虹的猫头鹰咖啡厅,大多数(不能说“全部”)是跟顾里一样的。但生物具有特殊性,如果用无生物来比喻生物,这个比喻就不方便摊开来讲了。
我们说野生动物,尤其是珍稀的野生动物,是有价值的,为什么?
根据James A. Bailey的《野生动物管理原理》(Principles of Wildlife Management),野生动物的正面价值主要有以下六项:
商业价值,比如获取动物作为食物,发展观察野生动物的旅游业获取经济利益等。
娱乐价值,捕猎、观鸟等行为产生的乐趣,娱乐价值和商业价值往往是重叠的,对于旅游者来说,获得的是娱乐价值,对于发展野生动物旅游业的居民来说,是商业价值。
生物学价值,指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价值。
科学、哲学、教育价值,这个很好懂。
美学价值,这个也很好懂。
社会价值,野生动物的存在,会对当地的社会环境产生一系列连锁的影响。比如乌干达的大猩猩保护区,有一个旅游项目是“追踪大猩猩”,这样不仅促进了保护,也发展了当地的旅游业。
(原文还有一条是负面价值,即野生动物产生的危害,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人类不是不能利用野生动物,但是,有些利用动物的办法,并没有充分发挥这些动物的价值,甚至是在毁灭动物的价值。
大多数动物表演就是这样一种状况。
我前面写的段子里于得缸表演的环境,已经严重偏离了一个人类能够正常生活的环境。因为生活在畸形的环境里,他没法发挥作为一个人的价值。那些看表演的熊大熊二,看到的只是错漏百出的介绍,和于得缸几个笨拙的把戏而已,它们也无法了解人类的价值,挖着鼻孔看完,只记住了人类只是长得奇怪,会做奇怪动作的动物。
野生动物的价值,有很多是在自然环境里,或者至少在一个接近“正常”的生活环境里,才能展现出来的。
自然环境里的动物,对一切其他的生物产生影响,维持生态平衡,也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生物学价值。另外,一些特殊的、醒目的野生动物,虽然它自身在生态环境中的总量有限,但它可以成为这个生态系统的“代言人”,让更多人去了解和关心环境问题。讨论生态保护的时候,我们经常谈到保护老虎,保护大熊猫,老虎和大熊猫就是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的“代言人”,叫做“旗舰种”。
现在的表演动物,有些是从野外捕捉为主,比如宽吻海豚、逆戟鲸,有些是人工繁殖的,比如狮子、老虎。你要是从野外抓动物来表演,不用说,野外的动物肯定会减少,那么人工繁殖的呢?经过长期演化的物种,有复杂的基因多样性,这是一个储蓄了重要信息的基因库。
举个例子,美洲狮的佛罗里达州亚种(Puma concolor coryi),曾经被猎杀到接近灭绝,现在剩下的少数,只能近亲繁殖,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遗传病,现在有一个保护计划,就是不顾亚种的特殊性,让它们与别的亚种杂交。要不然,这个过度狭窄的基因库,本身就会把它们推向灭绝。
一些展示动物的地方,虽然也繁殖动物,但他们是不管保护基因库的。假如一个马戏团需要老虎,最快的办法,就是让所有能结合的老虎结合,需要的时候上人工授精,不管它们是不是亲戚,是东北虎还是华南虎。结果基因库被破坏了。要么是因为近亲繁殖而过分狭窄,要么是掺杂了外来的基因。
上面说到的,这些野生动物的价值,都是内行看门道的东西,有没有外行能看热闹的呢?也有。在自然环境下,为了生存和繁殖,动物要和众多生物非生物互动,做出各式各样复杂的行为,这是非常深邃有趣、引人入胜的,具有很高的科学和美学价值。
动物表演把动物抽离出来,饲养在一个光秃秃的铁笼或者水池里,让它钻圈、顶球,这时动物只像一堆肉,它的价值被严重地降低了。
而且野生动物野性难驯,表演环境又吵闹、不安,它本身就是一个不稳定因素,表演用动物杀死人的案例并不少见。
好的动物展示场所,应该负起科普的责任,利用动物的科学和美学价值,传递保护生态,正确利用野生动物的理念,这个过程是辛苦、复杂的,但是做到了,会有长久的利益。一味追求“猎奇”、“萌”,以圈钱为唯一目的,这种动物展示,短时间会得到很多钱,但长远看来是有损于社会,有损于人类利益的行为。
这就像一部好电影,它要有走心的剧本,有好的演技,有各式各样的创意和技巧,如果只靠小鲜肉,招引无脑粉丝吸金,虽然短时间内会得到不错的票房,但它还是一部烂片。
关于动物展示场所应该是什么样子,请参看:http://www.guokr.com/post/789349/
关于动物表演如何影响到动物的生活,从而毁损动物的价值,请参看:http://www.guokr.com/article/437914/
孙犁《黄鹂》 黄鹂系在一根木棍上,一会儿悬空吊着,一会儿被拉上来。我站住了,我望着黄鹂,忽然觉得它的焦黄的羽毛,它的嘴眼和爪子,都带有一种凄惨的神气。 “你要吗?多好玩儿!”老头儿望望我问了。 “我不要。”我转身走开了。 我想,这种鸟儿是不能饲养的,它不久会被折磨得死去。 这种鸟儿,即使在动物园里,也不能从容地生活下去吧,它需要的天地太宽阔了。 从此,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再想起黄鹂。第二年春季,我到了太湖,在江南,我才理解了“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两句文章的好处。 是的,这里的湖光山色,密柳长堤;这里的茂林修竹,桑田苇泊;这里的乍雨乍晴的天气,使我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这是一种极致。 是的,它们的啼叫,是要伴着春雨、宿露,它们的飞翔,是要伴着朝霞和彩虹的。这里才是它们真正的家乡,安居乐业的所在。 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就是它们的极致。 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
另外,关于放生的两篇文章:
过年放生真的是积德吗?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有时候,放生等于放死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反对所有换位思考的答案。
显然人类与其他动物是不平等的。我们吃肉,吃水果蔬菜,用动物植物微生物做实验;同时我们也会被寄生虫、细菌、病毒寄生。
作为一名人类,先要站在人类的立场上思考。如果动物福利有利于人类,那我们就要搞动物福利;如果没有好处,对不起,谁也不欠谁的。
所以动物福利有没有好处呢?肯定是有的。最主要的好处就是,有一部分人类出于心理承受能力的差异,接受不了与动物受到虐待。所以本着人道主义的原则,我们应该照顾这一部分人类的感情,进行适当的动物福利规定。
但是动物福利是有成本的。极少部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过差,一些人类生活必要的伤害动物的生产活动,他们也接受不了。那没有办法了,屠宰场尽量规范化,但是肉还是要吃。
马戏团这个也是一样的。表演有人爱看,创造经济效益;有人接受不了残酷的训练,那么就多花点钱改善动物的训练条件,相当于给了部分人精神损失费了。但是如果您的精神损失没有严重到整个马戏行业赔光了钱都补偿不了的程度,就不要要求禁止动物演出。
至于为什么人类会对其他物种产生同情心,希望专业人士补充。
借题发挥一下,我觉得某些人类表演,在某种程度上,也应该禁止或者有所限制 .
例如京剧,某些民间极限艺术,体操,甚至某些乐器等,哪个不是在孩子不懂事的时候父母或者教练殴打,或者是言语的压迫教出来的,而且绝大多数孩子,尤其是没有天赋的哪一部分,处于父母或教练的执念,不仅过了一个凄惨的童年,成年后也失去了未来,我觉得和那些马戏团的动物没有本质区别 .
评论区有人提及商业化竞技体育,和正常的读书学习 . 我决定这个的区别就在于,首先他们是能对社会创造价值的,每年卖的那么多门票和广告收入证明了需求的强烈 . 另外一点就是风险和意愿 . 这些行业的从业人数和某些项目相比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 此外,大多数情况也是出于孩子自己的意愿做的,某些运动可能只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所谓的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