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最高法等5部门出台的最新规定:不得强迫任何人自证有罪?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在我国并不是第一次提出,在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已经有了禁止自证有罪的规定:

第五十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外,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的操作:

“(被告人)自侦查、审查起诉至庭审中,均能稳定地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真诚悔罪,因而得以从宽处理。该四人的供述也与被告人......的原供述一起共同印证了本案上述查明的事实。犯罪事实只有一个,如果都按事实真相供述,必然会出现一致,如果有的说真话,有的说假话,则不会出现所谓的“雷同”。四人如实供述犯罪事实,既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义务,也是他们享有从轻处罚的权利。这种“有罪自认”绝不是被告人…所谓的“自证有罪”。检验一个证据的真伪,应当考察其与其他证据能否印证一致,能否证明案件事实。被告人的供述也是如此,供述稳定且与其他证据一致,能够证明本案事实,这种供述就足以采信。

(节选自(2016)鲁17刑终452号刑事判决书,上述为一审法院的意见。)

当然,我不是要说这个案件本身有什么问题,这只不过是我用关键词在案例库中随便抽出来的,这里只是为了说明一个现象:

你看,”强迫自证有罪“和”有罪自认”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受到刑讯逼供,被逼无奈认罪,和在得知可能得到从轻判决时,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而选择认罪,其中的界限到底算不算黑白分明?

--

有趣的是,上述判决书,还有一句话也能说明一些道理:

“......至于证据中有些词语例如将筹集资金称为“集资”还是“筹资”,将橡胶“促进剂”称为橡胶“防老剂”,等等,只不过是枝节性问题,并不影响本案事实的认定,也不影响本案性质的认定。”

也许,就是一个用词的枝节性问题吧,

也许,如同很多法律人所期望的一样,这不要是一个枝节性的问题,同样的话,通过法律和法规反复多说几次,多敲打几次,就能敲到脑袋里,让更多的人听进去。




  

相关话题

  一个陌生小女孩用开水泼我的狗,我打了她,我错了吗? 
  女子被指假死博关注,遭网暴后二次自杀身亡,丈夫称将追责,网暴者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造假买家通过法院用350万强买我北京三环1000万的房子,怎么办? 
  如何看待三门峡司机意外碾压视野盲区醉汉致死,被按「过失致人死亡罪」逮捕且羁押一年多? 
  广西试驾发生车祸致 4 死 6 伤,4s 店、试驾者、保险公司该承担多少责任?死者家属及伤者如何索赔? 
  从法律从业者的角度看《老炮儿》时,会关注影片的哪些情节或细节? 
  以下法律文件的真实性怎么样?存在的错误有哪些? 
  如何看待涉嫌杀死黑人男子弗洛伊德的明尼苏达警察首次出庭,案件后续将会如何发展? 
  ICU中,病人家属想要放弃治疗,医生拔了呼吸机气管,导致病人死亡,医生在法律上有错吗? 
  曲婉婷的母亲为何被羁押六年还未宣判?案情后续可能会如何发展? 

前一个讨论
难道真的是知道的越多越痛苦?
下一个讨论
你最富的好友的微信朋友圈是怎样的?





© 2025-05-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