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服务业劳动是否具有价值? 第1页

  

user avatar   minamoto-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老问题了,我随便写写吧。

关于服务业究竟具不具有劳动价值,这个问题争论了n年,我倾向于很大一部分服务业是可以带来价值的。

首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并没有充分讨论服务业的劳动价值问题,而且还认为资本家或是管理人的的所谓的管理劳动(至少对工人的监管)没有价值。

马克思本身的价值概念要用来区分有价值的劳动行为和剥削行为,而定义剥削行为对于无产阶级的斗争来说显然是极其重要的。

如果资本家监视,压榨,恐吓工人的劳动,或者说现代意义上叫做HR管理的劳动——也是具有劳动价值的,那么资本家的报酬就可以看作是其劳动的报酬,而马克思的剥削指的是对他人劳动价值的无偿占有,如果这种“管理”被视为是劳动,那由此看来,“剥削”行为就需要被大打折扣了。

而现代国民经济统计中,很多“管理”行为实际上被记入进了服务业中,而且“管理”本身和其他服务是相似的,不使得实物的形态产生变化。这样就产生了连带效应,就让人觉得“如果我们把服务业算做有价值的劳动,就岂不是把资本家的剥削也当成有价值的劳动呢?因此我们不可以承认服务业的劳动价值”。

正巧,亚当斯密也认为服务业是非生产性的劳动,斯密在《国富论》中也只以实物的生产为有价值的生产,“牧师、律师、医生、文人、演员、歌手、舞蹈家”都是非生产劳动。而马克思的《资本论》本身就是对斯密和李嘉图的一种继承,于是,很多人也理所当然的觉得马克思也是这么想的。

于是不把服务业当成一种劳动,有三个依据,第一,是如果把非实物生产当成一种有价值劳动,那么就难以区分出剥削行为来。第二,亚当斯密没有把服务业当成一种有价值的劳动,马克思是学亚当斯密的,所以自然也会是这么认为。第三,列宁以后苏联的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着重统计生产性劳动,把服务业与工农业区分开来,服务业没有产值。

但在考茨基后来编的《剩余价值论》中,记录了马克思的这样的遗稿,马克思批判斯密:“劳动的这种物质规定性同劳动作为生产劳动的特性毫无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没有提及服务业,则是因为他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在这个领域中的所有这些表现,同整个生产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可以完全置之不理。”

在马克思的那个年代,就是用服务业的货币表现——产值来说,和整个经济比起来确实也微不足道。所以马克思没考虑服务劳动的价值,只是因为当时服务业本身规模就不大,而不是因为他觉得不生产实物的劳动就是没价值的,如今社会服务业的规模显然已经非常大了,所以有必要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但是如果你把不生产实物服务也视作有价值的劳动,就不得不面临资本家的“管理”有没有价值的问题。再加上考茨基本人被列宁骂成了“叛徒”,所以这个bug长期没有被修复。

故事就先讲到这里,那究竟该不该把服务劳动视为是有价值的?如果我们硬性规定,资本家的“管理”没有价值,医生的治疗是有价值的,那么这个经济学理论的政治意图就过于明显——你这是分明是故意针对某些群体——这不是科学而是意识形态。但是如果你硬要把几乎全部的服务劳动都视为是无价值的,那么你是在说当今社会50%的人的劳动都没价值(在有些国家甚至是70%),那创造价值的人岂不反而只是社会的一小部分?劳动价值论岂不是只是个描述社会一小部分角落的东西?

再追究到根本问题上,那就是我们得给“劳动”本身下一个定义,一个人他除了每天8小时睡觉之外,他必须是要“活动的”,这活动显然包含“劳动,学习,和娱乐”,但是要怎么区分劳动和娱乐?你最终也只能强行规定到动作上,“搬砖是劳动,打麻将是娱乐。”

我对这个事情的看法,就是我们就是必须硬性给个规定,而且必须承认劳动价值论就是必须针对某些群体,就包含着一种意识形态和一系列价值判断,没错,资本家的管理就是无价值,而医生的治疗就是有价值,我们就要这么规定,就要搞你资本家,不是因为搞你资本家本身是符合“科学”的,而是因为工人本身的意识里医生就比资本家更重要。

这看上去像是很流氓,很不讲理,但如果你拿着这样的标准去审视几乎所有的政治经济学派,你会发现他们全都包含类似的意识形态,科学的经济学理论是存在的,但基本不能脱离意识形态而运作于现实。

比如,早期新古典经济学强调私有财产的交换,然而他们从来没有定义什么是“私有财产”,他们分析了土地和机器作为交换物必须要获得报酬以及计算出了会获得多少报酬,但是没解释为什么土地和机器是私有的,而阳光,空气和言论不是。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晰,但并不影响他们的理论构造,如果空气是私有的,新古典的学者一样可以用他们的理论算出空气会卖多少钱,只是如果现实中关于私有财产的范畴问题没有一个共识,那么他们的理论就无法运用。

可见,什么东西可以是私有财产的问题也不过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斗争问题,资产阶级从攫取利益的角度,会尽可能的私有化一切事物变为资产,甚至创造出本不存在的东西来进行交易,比如版权,期权和碳排放权。在本来资本主义就已经占据社会主导的情况下,为了解决外部性问题,工人或其他相关阶级也必须对其中一些创造出来的交易物进行承认。因此,事实上“私有财产”的范畴一直是个意识形态的斗争平衡问题。

同样,以目前的经济学水平来看,我们对“有价值的劳动”的范畴的定义问题也只能是个意识形态的斗争平衡问题,管理是不是有价值的劳动,这个价值怎么计算,这个问题取决于生产工人对管理者劳动的认可程度,和企业管理者在社会中的话语权,在“什么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的问题上,出现了对某些群体的针对是很正常的。

由于现代社会中从事各种服务业的人口已经占有相当的比例,团结他们对于工人阶级的斗争来说是必要的,因此有必要把他们的劳动和生产工人的劳动统一起来,认为他们的劳动具有和产业工人同质的价值。

毛主席认为,革命必须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


现代管理劳动具有两重特性,一方面,它对工人的权益产生了不利影响,如监视,支配和分化工人内部,使得工人难以团结起来。另一方面,它确实又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作用,如资源和人员匹配,明晰劳动时间有助于按劳分配等等,管理劳动的价值问题需要辩证地看。

但即便我们把“管理”也视为是具有价值的,你还会发现职业经理人的收入远低于参加管理的资本家,事实上,现代委托代理结构中,资本家完全可以把公司交给CEO,不参加管理就获得收益,而且这个收益远高于高管的工资。

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委托代理结构的出现让我们可以轻松的把“管理”和资本收益区分开来,现在,所有学派的经济学者都不会再认为资本家的收益来自于对其“管理劳动”的报酬,公司的高管——如果必须以工资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话,也不过是工人贵族,某种“高级打工仔”。

所以即便把管理劳动视为是有价值的劳动,对于现代的区分资产阶级,团结无产阶级斗争来说也是无关紧要的——但在19世纪的时候是非常紧要的,那时委托代理结构还不是主流,资本家自己会从事管理,从团结工人,明晰界限的角度来说,那时是有必要把管理开除出“有价值的劳动”行列的。

如果连管理者都可以与资本家区分开来,那么把其他服务业当成是有价值的劳动自然也对影响剥削的存在性和对剥削程度的观察没有太大的影响。

在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实际计量操作中,比如森岛通夫等人,都清楚地把服务业当作是有价值的劳动进行计量,而且各行业的以工资收入为主的管理人员也是被划分进了劳动阶层。

现在,我们有三个理由把服务业(至少是金融之外的服务业)视为是具有价值的。

1:亚当斯密只把实物视为生产性劳动,马克思批判了他的这种规定,后来从事数理马克思价值计量的学者也承认了服务业。

2:在后工业化时期,参与服务业劳动者占据了社会的极大一部分分量,你无论是要使用劳动价值论作为实证理论还是规范理论,你不可能只对社会一少部分人进行分析。

3:现代社会即便把管理劳动一并视为是有价值的,也几乎不影响对剥削和资产阶级的划分。


在苏联的MPS物质平衡体系中,服务业是不创造价值的,这种统计有一定依据,而且我认为,如果是出于对国家经济力量的分析,这种统计比起GDP来说甚至更有意义。

把全部的服务业劳动视为具有价值,对阶级和分配,工资,剥削和税收分析来说很有意义的,但对于生产力本身和国家经济实力的计算是有高度缺陷的。

简而言之,对内来说基于分配问题,我们需要把服务业的生产当成是有价值的,以团结社会劳动者改善他们的处境,而从对外竞争的角度来看,要尽量把大多数服务业的产值从国家的经济实力上排除出去。

设想,两国如果开战,出于战争运作的考虑,统计粮食的生产和武器的生产意义非凡,统计手表厂的生产能力也有意义,因为手表厂可以转化为各种武器器件的生产厂,然而之前统计的理发行业和出租车行业的产值则毫无意义,还不如直接数一数人数拉去充军。

即使是和平年代,如果你要考察国家对外的竞争力,也要尽量把服务业排除掉或者对服务业打一个折扣。

比如,美国的律师业创造万亿GDP,美国国内各厂商扯皮越严重,内斗越厉害,律师业的GDP还会增加,如果马路上撞死了一个人,短期来看GDP还会增加,因为这可是一场大官司,那个死掉的人短期的劳动产出说不定还不如打官司时候律师的律师费高。

谁会决定一个国家官司越多,扯皮越厉害,这个国家就越富强呢?双方互相撕逼也是一种劳动,按理说如果群众喜欢看他们撕逼,那么支付给他们钱是理所当然的,拿着工资专业撕逼的人和拿着工资在流水线上生产手表的人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从支付报酬和团结群众的角度来看,把撕逼当成具有交换价值的劳动,把撕逼者当成工人无可厚非。但站在富国强兵的角度来看,谁会觉得撕逼能够强国呢?

我喜欢打游戏并愿意为此付钱,不代表打游戏对于我的工作能力有帮助,对于群众来说也是如此,群体所喜好的,所需要的未见得会使得群体强大,GDP把群众的喜好的增长和实力的增长等同了起来,因此并不是真正经济力量的反映。

即便第三产业的部分对于国家强盛来说是必要的,也不代表用价格和收入来衡量他们是合理的,比如教育,付给教育集团的钱越多,就说明教育的质量越好吗?私人资本集团越是垄断教育,教育行业创造的GDP就越高,但大家都提倡尽可能的免费的教育,如果让谁出钱多谁就能进好大学,那么教育行业可以创造出天量的产值,而事实上谁都知道教育不能靠市场分配,只能靠选拔。

第一第二产业出口可以为国家赢来巨大的外汇,打开国际关系,在国际上竞争中取得优势。在危机时刻也可以保障中国度过难关(比如生产口罩和呼吸器),而第三产业的产出则往往难以出口(通讯等行业除外),只是一国内部的自嗨,这不仅在国际竞争上意义很小,而且由于没有国际统一的市场,国际间也难以比较。


出于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考虑,我们应当承认服务业的劳动价值,而出于国家经济实力的考虑,服务业的产值必须要打折扣的,而且无法用价格来衡量。


user avatar   springfiled-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unbelievable = 无法相信


user avatar   tian-ma-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unbelievable = 无法相信




  

相关话题

  如何批判经济学帝国主义? 
  为什么每次听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国歌都会感动到哭出来? 
  怎么看待责任感? 
  如何评价苏联的「斯大林模式」? 
  苏联被美国和平演化渗透时 克格勃在干什么 没有一点行动和反应吗? 
  如果说早期的社会主义是「通往奴役之路」,为什么当年的苏联那么强大呢? 
  为什么冷战期间各社会主义国家普遍热衷于发展重工业? 
  如果美国和外国势力持续几十年不断地对中国进行思想渗透,中国的后代们会做出像苏联那样的解体错误吗? 
  为什么苏联二战以后没出现像日本战后那样的婴儿潮? 
  苏联的专家学者有没有预测到会解体? 

前一个讨论
深海生物为什么可以承受如此大的压强?
下一个讨论
现在是不是吃统一方便面的大好时机?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