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史记的价值有多大?为什么现在关于史记的质疑越来越多? 第1页

  

user avatar   feng-da-67-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鲁迅对史记的评价有两句话。一般人只知道第二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是第一句是什么呢?“背春秋之义”。春秋讲微言大义,褒贬立足于大义,记录则秉笔直书,立足于信。背春秋之义,也就是写的不真。(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汉文学史纲要·司马相如与司马迁》)

换言之,史记可认为是比较硬核的历史文学作品,或者比较软的历史记录,但是不可以被认为是比较硬核的历史记录。

这就是为什么读第一手资料很重要。鲁迅对史记做出这样的评价,显然是亲口嚼过甘蔗的人,可惜更多的“美食家”则是在嚼甘蔗渣。很多人评价史记,一般都是看“广告”。书商不会告诉你鲁迅批评史记背春秋之义,而只会有选择的告诉你“史家之绝唱”。不然书不好卖。宋代以后也更加推崇有趣的史记而相对看轻严肃的汉书。到了近现代以后,由于《汉书》较多地表现了汉代官方思想,包含有太多的封建官方意识,也遭到了批评。这样《史记》就继续保持了较高地位。

我对照过史记的一些篇章,发现史记确实存在很明显的“背《春秋》之义”的问题。鲁迅说他“恨为弄臣,寄心槠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是比较正确的。

比较典型的是李广问题。《李将军列传》是司马迁《史记》里的名篇,影响很大。但是,我在研究卫青和李广事迹的时候,仔细读了读这篇文章。然后联想到《史记》其他篇章里有类似于李广的事迹。特别之处在于,同样的事迹,在李广传里就得到高度评价,在其他传记里则受到严重轻视。我曾经做过一点对比。

文字与名声——从卫青到李广 - 风大 可稍息否的文章 - 知乎

以亲制才——刘邦为什么敢于任用韩信 - 风大 可稍息否的文章 - 知乎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后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史记 卷一百九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馀,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史记 卷八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对比加粗字体的记载,二者其实说的是一件事:

戍边过程:

李广传:“匈奴日以合战。”

李牧传:“匈奴每来,出战。”

日以合战和每来必战,一样一样的。

戍边结果:

李广传:“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李牧传:“数不利,失亡多。”

连将军都有高度的战死风险,那么,士卒应该蒙受了多么沉重的损失呢?士卒损失大,就是“数不利,失亡多”的委婉讲法,一样一样的。

战后处置:

李广传:“乃徙为上郡太守。”

李牧传:“复请李牧。”

李广从军事任务重的防区撤走。替代李牧的将领也被撤走。一样一样的。

历史评价:

李广传:“李广才气,天下无双。”“以力战为名。”

李牧传:“使他人代将。”

离奇的事情发生了。李广逃离了重点防区,却得到了极高评价。而替代李牧的那位“无名氏”,连名字都没有提名字,可见历史评价之低。

两厢对照,同样的行为,在司马迁笔下却得到了不同的评价。这样我们就知道,司马迁明显偏袒了李广。同事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李广难封”。李广难封不是因为他“天下无双”但“数奇”,而是因为他就是一个放在李牧传里只能做无名氏的将领。水平不到,所以位子也不到。从记载对比就可以看出,李广虽然是个出色的将领,但是还达不到名将的层次。或者说,他只是一个“出名的将领”,而不是“超凡脱俗的军事家”。

通过阅读原始资料,尽管司马迁在李广传里的记载有问题,但是我们仍然能够通过比对客观事实,破除了一部分谬误记载造成的迷雾,抽丝剥茧捕捉到一部分真相。虽然不是说所有的真相都可以剖析出来,但是破除一部分,也足以让我们超过依旧陷在迷雾中的人。逻辑和理智,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比李广传和李牧传,我们可以确定一个事情:

司马迁不是没有亲疏远近关系的圣人,他也会给朋友说好话,甚至说得很过分。

这就告诉我们,史记在记录“近汉历史”时,公正性是比较差的。而且这种差不是因为汉朝官方政治导向影响了史记,甚至也不是司马迁的政治理念影响了史记,而是司马迁的个人感情影响了史记。

史记有问题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但是君子有节。我们得有分寸。史记有问题,这个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是不是到了直接丢掉的地步,这是值得商榷的。鲁迅就做得很好,一方面他指出史记存在“背春秋之义”的问题,另一方面他又指出史记有“史家之绝唱”的优点。不因人废事,不以偏概全,不走简单化极端化片面化的思维路线,鲁迅这种思维方式很值得我们学习。

还有就是,史记有个人感情问题在里面,并不意味着汉书就是我们可以全盘接受无脑吸纳的书籍。我们是现代人了,自有自己的价值观,不能够简单接受两千多年前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和政治理念。

没有自我,就无从学习借鉴。


user avatar   ben-l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难评价一本书的价值大小。按发行量、读者人数,还是按稿费?第一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不好回答。第二个问题倒是可以说说。

在《史记》成书之后,注解考异很多,直到现代,随着一些考古发现,还在不断纠正史实上的错误,例如根据马王堆帛书修订苏秦张仪时间顺序等等。《史记》中有些矛盾的内容是有意的,例如秦始皇的生父、赵氏孤儿等,司马迁采集不同来源的说法,都记下来。一些细节的错误,如年代、数字、地名等,也许是原始史料有错,也许是司马迁抄错了,也许是后人传抄错了,但是这类错误不影响总体价值。

对《史记》的质疑,不是越来越多,二千多年,主要的质疑翻来覆去就是那几条,只是每个时代都有人重复提出罢了,包括鲁迅的评论,也跳不出《汉书 司马迁传》最后一段,其内容是:“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也就是批评《史记》在思想上没有与圣人保持一致,是非观价值观有问题。具体来说,无非是项羽、陈涉、李广、刺客、货殖等几篇。即便如此,《汉书》还是引用稍晚于司马迁的刘向和扬雄的评价,“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说明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史记》的流传下来的内容,以及没有流传下来被删消的,如《今上本纪》,在西汉当时,都被认为是客观真实的。

其实认真读一下《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多经历些岁月,比如说现在二十几岁的人,把对《史记》的看法记下来,等到自己四五十岁时再看,很多疑问可能就真的明白了。

-------- 分割线 --------

看到一个回答,曾国藩读《史记》,认为韩信的两次战役的记载“皆不可信”,其一是攻魏豹之战,以“木罂缻”渡河;其二是斩龙且之战,以沙袋堵水。不禁感叹,曾国藩是书生带兵,不懂运动战,只会“结硬寨,打呆仗”,其推论也让人看着发呆。

我认为这两场战役的记载都是可信的,充分体现了韩信杰出的军事才能。攻魏豹的战役,类似于二战盟军的登陆法国,在加来布疑兵,主力却在诺曼底登陆。韩信在临晋隔河与魏军主力对峙,实际伏兵从夏阳渡河,典型的声东击西,绕到魏军侧后,攻击后方的安邑,引魏豹回救,然后是解放战争中常见的打援,擒获魏豹。关键是如何渡河的,罂缻都是口小腹大的容器,堵住口,就像一个浮球。每人身上绑上两个,在水不太深的河段,可以浮水过河。罂缻在古时是常见的家用器皿,难以理解曾国藩为何认为数量不多,只能让几百人渡河。

斩龙且之战,曾国藩以为沙袋堵水,下面有渗漏,旁边有溢出,起不到效果,实际不然。水深齐腰,尚可涉渡,齐胸就不行了。韩信并不用堆大坝,放水淹死楚军,只要让河水上涨一些,无法徒涉即可。原文是“龙且军大半不得渡,即急击,杀龙且”。战场的场景应该是:前一夜用沙袋堵水,下游水变浅,可以涉渡。第二天汉军渡河攻击,楚军反击时则佯装败退,引楚军渡河。待楚军小部队渡河后,放水阻断后面的大部队。要做到这些,需要高超的指挥和部队的协同,保证每个节点都拿捏准。而龙且恰巧在过河的小部队中,也是一个关键因素。韩信曾在项羽军中,想必了解一些龙且的性格特点,知道他会轻敌冒进,所以定下如此周密计划,一战成功。


user avatar   dai-zong-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确实有些许瑕疵,比如始皇帝系列,但绝大多数篇幅,确确实实担得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太史公的所有描写中,结构精妙,堪称没有一句闲笔。


举个大流量明星的例子,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韩信之死。


上来第一段:陈豨在赴任代地为国守边防之前,向重量级大佬韩信辞行。


韩信拉着他的手避开左右侍从在庭院里漫步,仰望苍天叹道:“你是可以推心置腹的人吗?我有话要对你说。”


陈豨说:“一切听将军吩咐!”


韩信说:“先生所管辖的地区,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先生又是陛下信任宠幸的臣子。


如果有人告发说先生反叛,陛下一定不会相信。


再次告发,陛下就怀疑了。


三次告发,陛下必然大怒而亲自率兵前来围剿。


与其这样,不如我为先生在京城做内应,天下就可以取得了。”


陈豨回答:谨奉教。


这段玄机不多,不列原文了,主要是为了凸显陈豨的能耐。


因为能够得到韩信的青眼是极罕见的,再从《史记》来说一下,韩信这个人,在刘邦的政治结构中是个什么分量。


他被刘邦软禁之后,一直郁郁寡欢,经常称病不上朝,《史记》是这么说的:“羞与绛、灌等列”


“羞与绛、灌等列”是啥意思呢?


“绛”是周勃,跟他没什么从属关系,但周勃在最后封赏时,仅次于曹参的万六百户和张良的万户,人家是八千一百户。


萧何被刘邦夸了一溜够,真论功时是八千户,后来增的封,才凑到了万户。


“灌”是灌婴,刘邦麾下骑军总司令,当年自己的老下级,跟樊哙、陈平都是五千户级别。


这二位,韩信嫌他们掉价。


这是他的自我定位,这算是侧面给要造反的陈豨做了烘托。


一次韩信闲来无事,去樊哙家串门,樊哙是行跪拜礼进行恭迎恭送的,并说:“大王竟肯光临臣下家门,真是臣下的荣耀。”


《史记》中的原话是:“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


韩信出门后,自嘲笑道:“唉!没想到我这辈子居然混到了同樊哙等为伍!”


韩信的自嘲,仅仅说明了他自己对自己江湖地位的认可,没啥意义。


重要的是樊哙的表现。


“跪拜”和“称臣”,这个分量实在是太重了。


樊哙是谁?


刘邦的妹夫,汉军第一先锋,战功无数,鸿门宴上是敢怼项羽的人。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位猛人从来没有过跟韩信的从属关系,自始至终都是刘邦的心腹势力。


这样一个皇帝身边的一担挑,对韩信如此态度,说明了韩信的威望之高。


这就好比樊哙虽然啥妖怪都打,但也就是孙悟空的级别,而刘邦和韩信则是如来佛祖和弥勒佛祖的级别。


《西游记》中弥勒佛祖在收他下界装佛祖的童儿时,对孙悟空说了一句话:悟空,认得我吗?


一句话,吓得孙悟空说道:弟子失回避了,万罪!万罪!


一句“认得我吗”,就把一向嘴没把门的孙悟空吓得连说“万罪,万罪。


“失回避了”是个啥意思呢?


是最高级别的恭敬。


看到大领导时,不是磕头鞠躬作揖就表明尊敬了,最高级别是你要先回避,要给领导让出地方。


领导喊你时你才能过来。


“万罪”这词从孙悟空先生嘴里说出来,不觉得落差极大吗?


弥勒佛祖在收黄眉怪时,跟对孙悟空一样,问了一句:认得我吗?





真正的牛人是从来不说狠话的!


吴承恩用了两句普普通通的话,就把弥勒佛祖的崇高地位给凸显现出来了。


太史公这也一样,他选的孙悟空,是威猛先生樊哙。


樊哙跪拜是“表姿态”,称臣是“万罪万罪”,“大王乃肯临臣”是“失回避”。


这就是此时,韩信这只被去了势的老虎的分量。


就这么重!


接下来,太史公开始继续下一段:


刘邦和韩信两个大佬有一次盘道时,刘邦和韩信坐而论道谁更能打,刘邦问韩信:“像我的才能,能统率多少兵马?”


韩信说:“陛下能统率十万。”


刘邦说:“你怎么样?”


回答说:“我是越多越好。”


刘邦笑道:“你越多越好,咋还被我拿下了?”


韩信说:“陛下不善于统领士卒而善于领导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辖制的原因。况且陛下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


原文是: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

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这段话什么分量呢?


还是要举个《西游记》的例子。


《西游记》中的最难关卡狮驼岭中,要抓最牛妖怪大鹏鸟时,如来佛祖出动了如下阵容:


三个精即驾云来赶。行者将身一闪,藏在佛爷爷金光影里,全然不见。只见那过去、未来、见在的三尊佛像与五百阿罗汉、三千揭谛神,布散左右,把那三个妖王围住,水泄不通。


过去、未来、见在的三尊佛全来了!


史上最强阵容!


最后,拿下大鹏鸟后,原文是这样的:


妖怪说:你若饿坏了我,你有罪愆!”


唯一一个被抓了还敢龇牙的妖怪,还是被佛祖抓的。


佛祖收大鹏时是这样的:佛祖不敢松放了大鹏,也只教他在光焰上做个护法,引众回云,径归宝刹。


佛祖拍孙先生时是这样的: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的把他压住。


一个是“不敢”放松,一个是“轻轻”怕给拍死。


差距体现出来了吧。


你就说这鸟能耐有多大吧!


同理比过来,天下自成一档的两位,兵仙和大龙在盘道,已经被抓进笼子的兵仙仍然可以如此傲骄的跟大龙这么说话,而且大龙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反驳。


韩信就是这只大鹏金翅鸟。


这已经不仅仅是韩信的自信问题了,侧面已经显示出来韩仙爷在江湖上的辈分有多么的高了。


这两段,是《史记》中,后面韩信要造反的重要前期伏笔。


还是那句话,太史公基本上是没有闲笔的。


《史记》中,在“樊哙称臣叩拜”和“两大佬论兵多多益善”这两段话之后,就是今天我们开篇韩信跟陈豨的那段对话了,在给陈豨抬完点儿后,就是韩信的最后篇章了。


汉十年,陈豨果反。


(果然反了)


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


(刘邦亲征了,韩信得病了。)


阴使人至豨所,曰:"第举兵,吾从此助公。


(韩信给陈豨传信了,放心打你的,我从中央帮你)


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


(韩信与家臣打算晚上用假的诏书赦免罪犯,打算靠这支力量袭击吕后和太子。)


部署已定,待豨报。


(部署已经完成,等待陈豨的消息)


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


(韩信的门客得罪韩信了,韩信囚禁他并打算杀了他)

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


(门客的弟弟向吕后告发韩信)


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


(吕后打算办韩信,怕弄不过他,于是找来了萧何)


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


(老萧给出好点子,说前方来报,陈豨一死,要办联欢会,都得来)


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


(萧何亲自骗韩信说:虽然得病了,你也得过来装装样子)


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


(韩信刚来,吕后在长乐钟室宰了韩信)


韩信就这么被干死了。


后世人们一直在怀疑,韩信为什么手握重兵时都没反,被人家软禁后却联络别人反了。


这是一个很有理有据的怀疑,毕竟造反不是打游戏,可以存档重来,你只有一次机会,而且成功率极低。


韩信此时已经没有本钱,有可能是牵强附会,被泼了脏水,找茬杀了。


而且很多人开始嘲笑韩信,打算赦免罪犯做武装力量去造反,嘚瑟多了脑子不正常了。


真的是这样吗?


没那么简单。

那么此时此刻,我们要展开一个较深入的冷门讨论了。


在古代,造反成功需要什么条件。


古代的造反,往往是两种方式。


一个是中央政变,一个是地方造反。


我们印象中的“造反”,往往是拉大旗扯虎皮占山为王的那种揭竿而起。





其实那种造反的成功性极低,成功案例必须要赶到王朝末年,在一大堆造反派中最后厮杀出一个胜出者。


在太平盛世中,地方造反的唯一成功案例是燕王朱棣篡了他侄子建文帝朱允炆。


这个的不可复制性太多了,可谓是祖孙三代齐联手打造的剧本,将来明朝我们会讲到。


综上所述,在王朝彻底崩坏没法要之前,地方造反的成功率基本为零。


因为最简单的道理就是健康的中央实际上是在以全国敌一隅,你多大的能耐也很难翻天。


代表案例就是刚刚被刘老三分红军团活活搞死的项羽。


真正造反的高成功率,其实是在权利中枢搞政变。


哪怕国家机器健康无比,也有一定几率彻底把权利中枢大脑给拿下。


虽然说几率仍然小,但比地方闹事的几率高多了。


在这里先跟大家说一个基本面:就是韩信无兵无权进中央后,从造反的成功几率上讲,并不意味着就比在全副武装的楚地低。


下面,问题就缩小成了在古代,在权利中枢搞政变需要什么要素?


首先明确一点,在权利中枢搞政变,跟在外地造反实际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地方造反说白了就是一架小机器在和中央的大马力比输出,这个好理解。


权利中枢政变,则比较复杂。


为了大家形象理解,先来简要说一下中国史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次著名政变作为参考。


司马家族咸鱼翻身的“高平陵之变”。


具体细节三国时代再论述,咱们先看司马家篡权的关键几个步骤。


第一步,司马懿奥斯卡级别的长期装死,曹爽带班子去春游。


第二步,司马师召集自己当“中护军”时培养的“死士三千”。(这个“中护军”类似于汉代的“北军”,今天的“北京卫戍区部队”的首长,具有着选拔、提拔下级武官的权利,知道为啥人家能“阴养三千死士”了吧)


第三步,政变当天,司马懿上来直奔“武库”(军火库)。


第四步,司马师(二号人物),司马孚(司马懿三弟,司马家三号人物)占领司马门,火拼掉当天的当班宿卫禁军,随后屯兵宫中,切断皇宫内外联系。


第五步,司马昭(四号人物,此时跟他哥的差距类似于)占领内宫,拿下太后拿到政治合法性。


第六步,找老同志们出来,靠着太后文件去拿下曹爽兄弟们的禁军。


第七步,陈兵洛水桥,忽悠曹爽。


这是他家的整个政变流程。


里面有几个关键。


第一,“武库”,也就是军火库,平时由少量精锐部队看守,这是重中之重。


所谓的禁军(南、北军)你别看人数多听着挺牛,但除了当天当班的担任宿卫宫禁的“中央警卫团”之外,剩下的所有禁军基本都是没有兵器的,兵器全在武库中。


里面给你下批文,你才能领兵器动武!


只要占领了军火库,外面多少人也没戏,没有铁你咋杀人?


第二步,司马门。


当时在这个地方。




在古代,控制了这里,基本上所有的政治权利就全都被你拿下了。


所有的重要印鉴玉玺,虎符等等全在这里,文件要从这里出来才生效!


在汉初,相权还大,当然会比司马懿那个时候更复杂一些,主要在此方便大家理解。


控制了这里,外面的人进不去,你要是擅闯就是杀头的罪,外面的武装只能干看着。


里面的人出不来,皇权只能被胁迫。


这是古代的“中央警卫团”的这个角色看起来实力不大,人数并不多,但极其重要的原因!


古往今来全都是皇帝最为最为亲信的人,才能干这个岗!


后面的“灭诸吕”,我们会详细讲“南军”和“北军”。


第三步,是控制里面的皇族。


司马门拿下来了,基本标志着大局已定,所以司马懿派出的是还不成器的司马昭去进宫。


最后,是派高柔等老臣拿下了没有武装的曹爽的全部禁军。


看出来古代政变的关键点排名了吗?


武器》截断政令》政令中枢》军队。


而不是绝大多数朋友想象的。


军队》武器》政令中枢》截断政令。


敲黑板了哈。


最重要的,是军火库!


只有控制军火库,你才能源源不断地武装起部队,你才能断绝别的武装跟着瞎掺和的可能。


这叫开源节流!


次重要的,是截断政令!


只有截断了政令通道你才能保证没有别的政治势力跟你瞎掺合的可能。


这叫确保政治的唯一合法性!


这两个是重中之重!


但拿下这两个关键的“杠杆支点”,却并不需要太多的人数。


此时此刻,禁军主力都让刘邦带走抽陈豨去了,看完这个,你还认为韩信的政变需要很多人吗?


这是硬件要求,看着已经很惊心动魄了,但实际上,后面才是真正重要的!


政变不是你控制了皇宫,就算成功了。


你还得是那块众望所归的料!




在帝国中枢搞政变,除了前面说的“武库”和“司马门”这种关键支点外,政变还需要一个关键要素。


威望!


这是比阴养多少死士都重要的无形因素!


威望是啥呢?


是你能完成顺利接管中央政权,并使国家机器继续衔接运转的关键因素!


司马懿站出来后,很多朝中老臣都出山来帮着政变了,当然这里有曹爽当政十年比较作的助攻,但是,这跟司马懿四朝元老的巨大威望也是有着巨大关系的!


著名虚构桥段“空城计”中有句司马懿形容诸葛亮的话:“孔明一生不弄险”。


实际上,这句话却是在真实世界中,在司马懿搞政变后,所有人心里的盘算。


“仲达一生不弄险”!


所有人觉得你这人靠谱,你这个从不弄险的老家伙豁出老命搞这一下子肯定没问题,人家才会出来。


毕竟这是杀头的罪过!


而且,这些人都是事先并没有参与政变预谋的。


每个人都是现场直播!


每个人都是被临时通知参演的!


司马家的谋国剧本,直到政变的前一天,自始至终都只有司马懿和司马师父子两人知道!


所有人在突然接到重大抉择的消息后,第一反应,永远是判断你这个人是否靠谱!


放到韩信这里也一样。


当所有的禁军看到是你司马懿派人来接管,才会认怂接受太后的临时诏书!


最后哪怕司马懿前面全都没走错,他控制了禁军后,他并没有发兵去逮曹爽,而是去骗。


他有底气去骗,是因为自身传奇的巨大威望,和如此威望下指着洛水放的那个屁,不对,发的那个誓。


司马家拿下曹家的权利中枢后,除了司马懿几十年官场生涯没涉及过的淮南战区外,剩下的荆州战区,幽州战区,关中铁票仓,都乖的很。


荆州和关中,老爷子都作为最高军政长官干了七八年。


幽州此时不重要,但平辽东时老爷子还是亲自走了一遍。


威望,是司马家侥幸得手后真正能够篡天下的关键因素!


再反过来看看韩信,韩信哪怕被去了势,但仍然具有颠倒天下的可能。


太史公的“樊哙跪拜”和“多多益善”描写说明了韩信是具有巨大威望的,除了刘邦之外,谁看见他都哆嗦的主。


再次重申一下太史公写樊哙这个人物的关键用心,这个人是被精挑细选出来帮韩信的威望站台的。


从来没有过隶属关系的皇帝妹夫,大汉军界前几名的实力担当,这么牛的人,对韩信跪拜!称臣!


别人会是个什么态度呢?


权利这东西,很多时候说白了也是信心。





当所有人都害怕你时,你就能控制住局势!


当所有人都服你时,你就很可能完成蛇吞象!


韩信的巨大威望,他的不败神话,本身就是最大的一笔资产。


虽然是无形的,但影响巨大。


再来看一下太史公关于韩信政变的部署: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


这句话信息量很大。


他有家臣。





“诈诏赦诸官徒奴”是他计划中的政变潜在力量。





“袭吕后、太子”是他的出手方向。





这里面没提武库的事,但是既然敢“袭吕后、太子”,说明已经要打皇宫和东宫了,肯定是将兵器的来源算进去了。


“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


这句话是一直被忽略的一句话。


吕后收到告密后“预召”,但已经“恐其党不就”了。


这五个字非常重要!尤其那个“党”字!


说明“舍人弟”在给吕后的告密中已经把韩信此时手中的力量告诉吕后了。


说明韩信并非此时是光着屁股!


说明韩信并非要全部指望那帮被赦免的囚犯做主力!


说明此时韩信手中也已经有像司马家那样的“阴养死士”了!


而且规模不小!


吕后觉得突然去拿下他已经不太可能了。


韩信要是孤家寡人,吕后是不会绕一大圈无可奈何的找当初他的推荐人萧何去谋划计策的!


此时刘邦又带着所有能打的嫡系出去了,韩信突然掌握中央的消息一旦传来,第二天,整个长安城就会趋向于默认。


因为根本无力反抗。


因为整个政治结构中,韩信的威望太高。


他只要手里有兵,就没人认为他会失败!


很多人会疑问,大部分将领都是刘邦封的,他们会鸟韩信吗?


看上去这是个问题,但实际上却是只要韩信控制了长安,谁的人,谁封的功臣宿将就都没什么意义了!


因为几乎所有功臣宿将的家属全都在长安!


这对于此时刘邦身边出去平叛的所有人的信心打击是毁灭性的!


曹爽当年是隐形皇帝,但他最终被什么击垮了呢?


家眷嘛!房子和地嘛!


司马懿对他的那句评价“驽马恋栈豆”其实适用于这个世界的绝大多数人!


这个时候就跟刘邦方面的威望有多高没有多大关系了!


因为人性是更现实的。


如果韩信侥幸占领中央后,刘邦前面的平叛部队在收到消息后会是什么心理状态?


还特么打什么打!


谁打的过!天下都是人家打下来的!


当初这货背着水都把赵国团灭了!如今又特么背着我们把长安包饺子了!


太吓人了!


我媳妇孩子老娘都在人家手里,还好我特么没怎么得罪过韩爷,赶紧找后路!



说了这一大堆,是为了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韩信大概率是真反了,因为所有的史书中都很确凿,并非被吕后找茬宰的。


第二,韩信的造反谋划,有一定的可行性(我并没有说很高哈),而并非当初有兵有将不反被逮起来后脑子犯病了。


最后说一下韩信的动机。


虽说韩信即便政变成功了,最终成功的可能性也不一定很大,因为还是那句概率论的话,综合实力相差悬殊。


但却是韩信最后一次拯救自己的机会!


因为刘邦绝对不会放心他这个年纪轻轻的同等威望的核武器走自己后头!


刘邦迟早会下手!


韩信在被坑多次后终于琢磨明白并极大概率也选择了“黑暗森林法则”!


韩信如果想造反,找外援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了。


必须要有一个够分量的人,将中央的大部分力量调动出去,尤其是刘邦被调出去之后,他的威望和预谋才能起作用!


就好比曹爽等曹氏重臣必须都出去打猎,司马懿才敢发动政变一样!


陈豨就是韩信选中的一个实力派。


更何况,每次刘邦走后,整个关中的实际大当家,跟他有着巨大的渊源。


萧丞相。


如果韩信政变成功后,萧丞相会怎样的态度呢?


永远不要相信人被刀架在脖子上时的话。


人性是永远禁不起考验的。


韩信政变成功后萧丞相的态度我们永远不知道了,我们只看到了萧丞相在政变之前的态度。


吕后在知道信息后,第一时间找到了萧何谋划。


为啥要找萧何呢?


她难道不知道是萧导师当初给韩仙爷按得灯转的身吗?


在生死存亡时刻,政审可是最关键的一环!


吕后是个高明的政治家,她不会不知道。


她喊萧何来,说是谋划,其实是俩意思。


既出主意又当人质!


萧何根本没得选的最终选择了站队皇家。


并不怀疑萧丞相的纯洁度,只是就事论事的说一下萧丞相的处境。


从形势角度,他人已经到吕后这了,根本没得挑。


这就好比如果韩信政变成功后,一群兵围住了萧何,让他配合国家操作系统帮他打刘邦,届时,萧丞相会做怎样的选择说啥样的话呢?


是大骂韩信臭反贼还是狂卷老流氓对不起韩仙爷呢?


真不好说!


历史长河中,时至今日,被强奸和为爱鼓掌永远只是一线之间。


狗掀门帘子,全凭那张嘴,一个人的动机永远要看当下他所经历的形势。


萧何在立场上站得稳,政治上不动摇之后,一手设局导演了干掉韩信的最终曲目。


这位秦末、楚汉的旷世兵仙起步绚丽如夏花,终了却没能洁白如冬雪。





谢幕的过程颇为屈辱。


这位传奇不仅仅生前功绩人间第一,武略天下无二,而且起点与终点,都是那么的具有对称之美。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亲手将你带上这舞台,也亲手将你接引而下。


当年的月下,这位忠厚长者对他说:跟我回去!


你是要角逐天下的人!


我一定帮你不负平生!





十几年中,你声名鹊起,威震神州,秦,魏,代,赵,燕,齐,楚,几乎一手打下了整个天下。


有吞天之能,无雄霸之志,最终全都想明白了,却也失去了最好的时机。


韩信,成为了第二个退下历史舞台的诸侯王。


刘邦后来在对陈豨战事大局已定后,返回了长安。


回来后,知道了韩信被杀的劲爆消息。


刘邦的态度:“见信死,且喜且怜之”


为什么“喜”呢?


他早晚要解决的头疼,政委帮他搞死了。


至于为什么“怜”,我相信只有刘邦自己最能体会当时的那种感觉。



《史记》中,韩信死后,太史公给出了自己的点评:


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

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

余视其母冢,良然。

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

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我去淮阴,当地人对我说:韩信当年布衣时,就志向异于常人了。


他妈死后,他没钱安葬时仍然找到了一个高处宽敞之地,将来旁边是可以安置一万家为他守墓的。


我亲自去看了看,确实如此。


如果韩信能够谦让不显摆,他于汉家的功勋是堪比周公、召公,姜子牙的!


他没能走这条路,在天下已经被统一后却决定谋逆,宗族被杀,不合时宜不应该啊!


太史公最后的评价,关键是两点。


一个是韩信最终成为兵仙,是人家生来志存高远。


一个是韩信的功勋于汉家,堪比周公、姜子牙。


秦灭,太史公把功归给了项羽。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重点是“将五诸侯灭秦”和“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在《淮阴侯列传》中,司马迁算是比较隐晦的把汉兴的一种很重要的一部分功劳算给了韩信。


毕竟谁都知道周公和姜子牙是谁。


而在《高祖本纪》中,太史公是这么给刘邦做总结的: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


说到底,非人力所及,不过是“得天统矣”。


司马迁的笔下,秦末楚汉这段波澜壮阔,一个实录的伟大史学家给出了他客观公允的最终的评价。


这样的笔法和设计,《史记》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还用怀疑他的价值吗?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2300年封建脉络的百场转折之战


user avatar   philosophy-lee-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女真人和原辽东军为主的重甲步兵(包括各种工程兵,像推盾车的)、重甲骑兵。

以蒙古人为主的冷兵器轻骑兵。

以三顺王(孔、尚、耿)军队、佟氏武装为主的汉军重炮兵。

以原辽东军火器兵为主的火器营。

全员重甲,全员骑马机动。

1、后金军的甲胄、装束、武器,与大明辽东军基本一样,这个之前我科普过,这里不再赘述。

后金、清军在关外推行剃发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战场识别。不然两边打起来,都不知道该砍谁。

2、明军的红衣炮是找葡萄牙人代工的,后金(清)军的红衣炮,才是国产的。后金的铸炮技术,原胜于同时期的明军。

明军的红衣炮,都是从澳门运过来的,后金第一次入关的时候,葡萄牙人将红衣炮运到涿州,发现了后金骑兵,葡萄牙人死活不往前走了。这时,被崇祯打为阉党的冯铨主动出资,招募家丁、乡勇,这才把这些炮运到了北京。

明军装备的红衣炮少得可怜,松锦大战中,十几万明军装备的红衣炮不足二十门,而同时期清军一年就可以造六十门。

下面为松锦大战之后,清军缴获的明军火器。

松山之战,获红夷炮5门,发熕炮2门,大将军炮146门,二将军炮737门,三将军炮1237门,行营炮200门,佛郎机33门;

锦州之战,获红夷炮7门,发熕炮1门,子母炮3门,大将军炮18门,二将军炮147门,三将军炮176门,行营炮33门,佛郎机12门;

塔山之战,获缴获红夷炮1门,发熕炮2门,大小将军炮409门,佛郎机37门;

杏山之战,获红夷炮2门,大将军炮6门,二将军炮122门,行营炮182门,佛郎机65门。

清军共缴获大小火炮3583门,其中红衣炮仅15门,佛郎机也只有百余门,其他大多数火炮都质量低劣,不堪使用。

说说后金将红衣炮国产化的过程。

孔有德投降,他在登州跟着孙元化打过工,孙元化是火炮专家,所以孔有德的几个部下,像王天相与金世祥也学习了不少火炮知识,对原理、架构都很精通,结构制造就没有问题。

然后需要解决的就是制作工艺。当时后金军中有一名汉族工匠刘汉,他精通冶铁技术,以复杂的退火、淬火程序处理火炮的不同部位,造出的铁炮接近钢炮的水准,质量已超越欧洲同时期水平。

崇祯四年,后金成功仿制了明朝的红夷炮,因满人对“夷”犯忌讳,故改称“红衣大炮”,定名“天佑助威大将军”。相较明朝的红夷炮,后金版的炮架先进,高低角可调,转向也方便,并有瞄准装置。

皇太极在八旗军设置新营“重炮军”,满语为乌真超哈,汉旗军都统佟养性任总兵官,曹振彦任教官,开始在战争中大规模使用重炮兵。

3、入关初期的清军,从人员构成上来说,是吴三桂辽东军(4万,打完李自成后约2万)+三顺王辽东军(1万)+佟氏兄弟手下零散投降的辽东军(1万)+祖大寿系辽东军(1万)+建州女真本部(2万)+努尔哈赤、皇太极掳掠的东北索伦诸部壮丁(1万)+漠南蒙古军(3万)。

以上人数为估算值,但误差不会太大,合计约11万人,原辽东军占了约半数,这就是入关前后清军的全部家当。

入关后,姜瓖的宣大军8万、河南地主武装约10万、南明江北四镇23万、左梦庚部(左良玉之子)约8万,先后投降清军。

这才让清军有了绝对的兵力优势。

而后期抵抗清军的,湖南何腾蛟,主力为原李自成大顺军的李过、高一功部;东南郑成功,主力为原海盗集团;西南孙可望、李定国,主力为原张献忠的大西军。

基本就这么个情况。


说明一下。

辽东军所谓的“军事地主制度”,就是明朝的卫所制度,即军籍即户籍,平常当地主,打仗的时候每户抽丁上阵,打仗→抢人、抢地盘→分地、种地。

努尔哈赤把这一套学来,搞出了八旗。

在清军入关前,关外最大的三股地主势力,即为吴襄系(辽西走廊南侧)、毛文龙系(辽宁半岛沿海)和祖大寿系(辽西走廊北侧)。在清军入关时,这三大系都给清军打工了,你说这得分多少地。

有很多朋友会说,人家毛文龙就占着个皮岛,怎么成地主了?

其实呢,在毛文龙死之前,东江所控制的地域甚至要大于明军在关外控制的地盘,请看下图:

图中深红色部分,即为毛文龙屯过田的地方。

所以,满洲不等于女真,八旗更不等于女真,它是一种满、蒙、汉相结合的军事贵族团体。

八旗军的主力,就是辽东军+爱新觉罗宗室+北方来的野人女真、海西女真+漠南蒙古。

上文所谓“祖大寿系”,并不是祖大寿一个人,而是一个利益集团,简单列一下辽东军投降后金军的情况。

李永芳,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游击,带500人投降;投降后金后授三等总兵官。

这位仁兄有点意思,明明是一个地道的汉人,投降后却处处满洲化,最典型的就是给他的儿子起名,请看:

三儿子,李·刚阿泰,后官至宣府总兵;四儿子李·哈什库;五儿子李·巴颜,一个汉人,官至正蓝旗二把手,后封一等昭信伯;六儿子李·呼图礼;七儿子李·胡拜;八儿子李·克胜额;九儿子李·克德。

个性不?

孙得功,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游击,开广宁城投降;投降后后金封爵封三等梅勒章京。

石廷柱,瓜尔佳氏,汉化满族人,投降前为关宁军广宁卫守备,协助孙得功开广宁城投降;后历任昂邦章京、总兵官、镶红旗汉军固山额真、镇海将军,因战功卓著,死后追封太子太傅。

金砺,汉族,投降前为辽东军武堡都司,协助孙得功开广宁城投降;投降后金后战功卓著,官至川陕总督,加太子太保,授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孔有德,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皮岛总兵毛文龙麾下参将,带3000人投降;投降后初封恭顺王,后改封定南王,顺治九年因被李定国击败,自焚而死。清廷破格予以厚葬,并追谥为武壮。

耿仲明,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皮岛总兵毛文龙麾下参将,带3000人投降;投降后初封怀顺王,后改封靖南王。顺治六年,因其私藏逃人,多尔衮追查不休,耿仲明畏罪自缢于进军广东途中的江西吉安。

尚可喜,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皮岛总兵毛文龙麾下副将,带军民万余人投降;投降后初封智顺王,后改封平南王。康熙十五年被其子尚之信逼迫而死。

祖大寿,汉族,李成梁管家祖承训之子,李家衰落后辽东最大的地主家族,吴三桂之娘舅。投降前为大明辽东军总兵,先是被围大凌河投降,再是被围锦州投降。投降后授汉军正黄旗总兵,跟随清军入关。

祖大乐,汉族,祖大寿之堂弟,投降前为关宁军副将,松锦之战后投降;投降后无记载。

祖大弼,汉族,祖承训次子,祖大寿之弟,投降前为关宁军副将,松锦之战后投降;顺治时授散秩内大臣,隶属汉军镶黄旗。

祖泽远,汉族,祖大寿从子,投降前为关宁参将,松锦之战后投降;投降后战功卓著,官至湖广四川总督,一个人管半个南方,爵位为得世职一等阿达哈哈番。

祖可法,汉族,祖大寿养子,大凌河之战中作为祖大寿的人质被扣在后金营中,祖大寿降而复叛后归降后金。皇太极对其信任有加,授汉军正黄旗副都统。后跟从睿亲王多尔衮入关,战功卓著,封为左都督,充任镇守湖广的总兵。

祖泽润,汉族,祖大寿从子,投降前为大明锦州副将;投降后战功卓著,为汉军正黄旗固山额真。

吴三凤,汉族,吴三桂长兄,投降前为辽东军参将,大凌河之战后投降;

张存仁,汉族,投降前为辽东军副将,大凌河之战后投降;投降后因其文武兼备,备受多尔衮赏识,先后任兵部尚书、直隶三省总督,爵位为一等精奇尼哈番。

洪承畴,不介绍了;吴三桂,不介绍了。

东北黑龙江流域的索伦诸部,也是八旗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雅克萨原住民,达斡尔族博穆博果尔叛逃,皇太极北伐,一次性抢回来近5000人;

尼布楚原住民,茂明安蒙古人,一千余户南下,加入后金;

索尼的赫舍里氏、沙尔虎达的瓜尔佳氏等等,之前都不是建州女真,都是从北边过来的。

真正的建州女真,能凑出一万壮丁,就顶天了。




  

相关话题

  为什么部分中国人对于明清宁可相信日本的“明亡之后无华夏”和美国的“新清史”论也不愿相信历史教材表述? 
  当年下乡是强制的吗?当年有没有人不想下乡躲过去的? 
  历史上有没有先投降后又在短时间反悔不履行条约的例子? 
  张学良真的那么不堪吗?那为什么课本要为他洗地? 
  吕后死后,到底是功臣在作乱还是诸吕在作乱。为什么周勃陈平杀了汉少帝和汉惠帝的其他儿子还能成为忠臣典范? 
  如果明朝不遇上小冰河期,结局会怎样? 
  当年的三年饥荒到底是什么导致的?或者说怎样的事情导致了三年饥荒,而三年饥荒又是怎样结束的? 
  为什么把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作为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 
  为什么项羽分封后的诸侯不是走向联合反汉而是纷纷倒向刘邦? 
  为什么明朝政治黑暗却能延续如此之久?而秦朝暴政却二世而亡? 

前一个讨论
曹操为何重用族人?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方从哲?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